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中国文化是一门广泛而深奥的学科,涵盖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众多方面,从文学、哲学到音乐、绘画等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中国文化概论的一些考试题目及答案,并解析每个答案的背后的文化意义。

一、选择题1.中国文化概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文学和艺术B. 哲学和宗教C. 历史和文化传承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解析:中国文化概论的研究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等多个方面。

只有理解了这些方面,才能全面理解中国文化。

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文化的起源?A. 商朝的建立B. 夏朝的建立C. 周朝的建立D. 元朝的建立答案:B. 夏朝的建立解析: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起源。

夏朝时期的文化传统和制度对后来的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不包括下列哪位?A. 貂蝉B. 王昭君C. 杨贵妃D. 赵飞燕答案:D. 赵飞燕解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指貂蝉、王昭君、杨贵妃和西施。

她们都以美貌著称,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与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人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地位非常重要。

文人不仅仅是指写作或从事文学艺术的人,而是指那些有文化修养和学问的人。

古代文人通过文学创作和官员的身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2.解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这个制度从隋唐时期开始,并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

科举制度使得文人士子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场,进而影响着政治、教育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三、论述题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价值。

答案: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一直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中国。

传统的道德观念、家庭价值观、尊老敬老的传统等仍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时,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艺术和哲学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持续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全面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历史演变、重要文献和传统文艺形式等内容。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A. 自由、人权B. 家庭、尊老C. 个人主义、竞争D. 社会福利、民主答案:B. 家庭、尊老2.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运动,其目的是:A. 推动社会主义建设B. 打击资产阶级思想C. 恢复传统文化价值观D. 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 打击资产阶级思想3.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传统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答案:B. 《水浒传》4. 唐伯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以其_____________而闻名。

A. 诗词创作B. 书法艺术C. 戏剧表演D. 绘画作品答案:D. 绘画作品5. 以下哪项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A. 京剧B. 芭蕾舞C. 摇滚乐D. 现代舞答案:A. 京剧二、问答题1.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家庭观念、尊老敬老、孝道、礼义廉耻等。

家庭观念和尊老敬老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对长辈的尊重。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对长辈的尊重。

礼义廉耻强调了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2.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是什么?答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根基,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同时,传统文化也在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和交流中不断发展。

许多传统文化元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解读,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持。

3.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重要的文献?答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重要的文献,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这些经典记录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化名人的思想和言行。

2003-201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汇总

2003-201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汇总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是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

“人文”指的是( C )A.自然现象和规律B.社会现象和规律C.人的文化水平D.人体花纹2.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 C )A.必要条件B.重要条件C.先决条件D.唯一条件3.一种社会文明,总有它正统的精神文化主导着该文明的( D )A.文化现象B.文化结构C.文化产品D.文化方向4.中国文化曲折演进的历史阶段是( B )A.西周B.春秋战国C.秦汉D.魏晋南北朝5.在我国历史上,南方水稻生产升至全国粮食作物产量第一位是在()A.唐代B.北宋C.南宋D.明中叶6.在历史上,七巧板是以下哪个民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A.汉族B.匈奴族C.高车部D.蒙古族7.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B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脉经》D.《素问》8.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B )A.夏代B.商代C.周代D.汉代9.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是( B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10.《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 A )A.抽象思维B.类比思维C.辩证思维D.整体思维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11.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 A )A.元始天尊B.灵宝天尊C.道德天尊D.太上老君12.中国古代学者重视讨论语言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其中提出“约定俗成”理论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13.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A.仓颉B.太史籀C.李斯D.许慎14.主张对“泰西之学”应取“欲求超胜,必先会通”姿态的学者是()A.王征B.徐光启C.李之藻D.焦循15.“全盘西化论”的代表人物是()A.孙中山B.钱穆C.胡适D.张之洞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21中国文化概论200801~201210名词简答论述

本21中国文化概论200801~201210名词简答论述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中国传统文化32.阴阳家33.重农主义34.庙会35.鬼魂崇拜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37.简述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

38.简述家族共同体主要的文化功能。

39.简述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40.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42.试述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广义文化32.儒家33.中和之美34.谚文35.“返本开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五帝至商的宗教崇拜分野。

37.我国历史传说中解释的工匠有哪三个特点?38.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点?(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3)严密的人身控制39.简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作用1.仁爱孝悌2.重义轻利3.谦和礼让4.真诚有信40.简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42.试述中国古代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规范功能。

一是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二是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三是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观念32.玄学33.本草之学34.五礼制度35.儒学文化圈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37.统一是中国自古以来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其表现有哪些?38.简述以工补农、以商求富观念的文化价值。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A; C; D; A; D; B; C; D; D; B.二:多项选择ACD; AC; ABD; ACD; ABCD.三:名词解释九州:中国古文献《尚书》中的《禹贡》篇,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以上被称作九州。

分土惟三:语出《尚书》:“列爵惟五,封土惟三。

”指的是,在中国传统的封建宗法制下,天子封土于诸侯、诸侯封土于大夫、大夫封土于士的土地分封等级制度。

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对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乾嘉学派:清代考据之学兴旺,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

因为这样的工作哦在清朝乾隆和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被称为乾嘉学派。

四:简答题1.中国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有哪些?首先,历代统治者的大兴土木所造成的对林木滥砍滥伐,导致黄土水土流失严重,流沙含量不断增大。

其次,统治阶级片面的重农思想,导致大面积的牧场被开垦为农场,自然植被破坏严重,大量的湖泊淤塞以至于消失。

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灾害更为严重。

再次,明清两代落后的治国思想及其腐败的政治,致使黄河与淮河的灾害愈发严重。

2. 分封制的历史作用有哪些?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

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统治者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同治理天下的局面。

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3. 汉武帝对匈奴的三次重要战争分别是什么?在汉武帝数十年的对匈奴战争中,重要的战役有三次,分别是: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动的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

A. 儒家文化B. 道家文化C. 法家文化D. 阴阳五行学说答案:D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的是()。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3.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

A. 礼、乐、射、御、书、数B. 诗、书、礼、易、乐、春秋C. 琴、棋、书、画、诗、酒D. 经、史、子、集、诗、词答案:A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5. 中国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诗史”的是()。

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苏轼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中,属于历史小说的是()。

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D7.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以“沉鱼落雁”形容的是()。

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8.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

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应天府书院D. 嵩阳书院答案:A9.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中,位于湖北的是()。

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园”中,位于苏州的是()。

A. 拙政园B. 留园C. 网师园D. 狮子林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是()。

A. 和谐B. 忠诚C. 孝道D. 礼仪答案:ABCD2.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

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易经》E. 《春秋》答案:ABDE3. 中国古代的“五行”指的是()。

A. 金B. 木C. 水D. 火答案:ABCDE4. 中国古代的“四书”包括()。

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E. 《礼记》答案:ABCD5.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B)A. 封闭性B. 包容性C. 排他性D. 单一性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3.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其主要著作是(A)A. 《论语》B. 《道德经》C. 《庄子》D. 《孟子》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D)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圣诞节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B)A. 秦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6.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A)A. 陆上丝绸之路B. 海上丝绸之路C. 草原丝绸之路D. 空中丝绸之路7.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个省份?(A)A. 四川省B. 陕西省C. 河南省D. 甘肃省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四部小说?(D)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B.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D.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9. 中国古代的“五岳”中,位于山东省的是(C)A. 泰山B. 华山C. 嵩山D. 衡山10.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以“沉鱼落雁”著称的是(B)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11.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部?(D)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诗经》12.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夏季开始的节气是(A)A. 立夏B. 立春C. 立秋D. 立冬1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湖南省的是(B)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应天府书院D. 嵩阳书院14.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中,位于湖北省的是(C)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1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园”中,位于江苏省的是(A)A. 拙政园B. 留园C. 个园D. 豫园1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绣”中,以“双面绣”著称的是(D)A. 苏绣B. 蜀绣C. 粤绣D. 湘绣17.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瓷”中,以“青花瓷”著称的是(A)A. 景德镇B. 德化C. 龙泉D. 宜兴1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砚”中,以“端砚”著称的是(B)A. 歙砚B. 端砚C. 洮砚D. 澄泥砚19.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曲”中,以“高山流水”著称的是(A)A. 古琴曲B. 琵琶曲C. 古筝曲D. 二胡曲2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茶”中,以“龙井茶”著称的是(A)A. 杭州B. 武夷山C. 安溪D. 黄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本21中国文化概论200801~201210单选多选

本21中国文化概论200801~201210单选多选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

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浩然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A.铁器制造B.铜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8.《古代社会》的作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斯大林D.摩尔根9.下列文献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A.《四民月令》B.《四时纂要》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10.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11.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12.下列医学文献中,以针刺疗法为主的文献是()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杂病论》13.周代官僚制度中,中央“三公”是()A.太师、太保、太尉B.太师、太傅、太保C.太师、太保、太宰D.太师、太傅、太史14.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由分封制演变而来B.周王自称“余一人”C.王位传递体现传嫡不传贤D.宗法制在秦朝建立后瓦解15.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A.丞相B.太宰C.太尉D.御史大夫16.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文化内涵指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_____人文特性_________.2.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就是"_____尧舜禅让_________",这是把天下交给贤人的远古的帝位的传递方式。

3.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在《______________》中描述了秦王朝统治者大兴土木的情景。

4.《神灭论》的作者是南北朝时候著名的无神论哲学家_____范缜_________.5.明朝有两部著名的农书,分别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宋应星的《______________》。

6.贸易古称"___贸___________",原指交易、专卖。

7.我国古代法律制度是以______________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的。

8.《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____比兴__________手法的运用。

9.对联是由古代的"______桃符________"演变而来的。

10.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国文化界开始出现"现代新儒学"思潮,代表人物是_____梁漱溟_____、熊十力。

二、判断题1.文化的两个层次为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

()2.我国古代燕齐地区盛行神仙崇拜,这与其海洋环境有关。

()3.分封制是从夏商时代就开始实施的。

()4."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四部儒家经典。

()5.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的方式就是坐商经营。

()6.我国古代的算术、代数和几何都是很发达的。

()7.道教所信奉的"太上老君"就是老子。

()8.世界上的文字分两大类: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9.中国古代皇帝的诏令是最有权威的法律形式。

()10.宋代朱熹的学说曾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1.(B)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原始巫术、行业禁忌等等,都属于()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事象D.文化观念2.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A.“世界高原”B.“世界屋脊”C.“高原世界”D.“屋脊世界”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A.第一个寒冷期B.第二个寒冷期C.第三个寒冷期D.第四个寒冷期4.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A.归宿B.过程C.发展D.资源5.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A.文化内涵B.文化外延C.文化经历D.文化结果6.《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A.郭沫若B.于省吾C.陈梦家D.徐中舒7.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A.三藩之乱B.永嘉之乱C.八王之乱D.五胡之乱8.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A.天象观B.勤农观C.占验观D.地利观9.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A.蒙古族B.匈奴族C.汉族D.高车族10.下列医学文献中,以医学理论为主的是()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杂病论》11.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张衡B.毕昇C.祖冲之D.蔡伦12.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完整宗法制的朝代是()A.夏代B.周代C.商代D.秦代13.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A.秦代B.汉代C.隋唐D.明代14.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5.宗教信仰、思维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属于()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生产生活文化16.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A.《孙子》B.《尚书》C.《春秋》D.《诗经》17.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A.孝B.仁C.义D.礼18.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A.《论语》B.《孟子》C.《礼记·大学》D.《荀子·劝学》19.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A.木结构B.左右对称C.讲究装饰D.廊柱结构20.“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A.《书》B.《乐》C.《礼》D.《易》21.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A.汉藏语系B.蒙古语系C.阿尔泰语系D.南岛语系22.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A.禁忌B.崇拜C.恐惧D.避讳23.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A.两次B.三次C.四次D.五次24.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的年份是()A.1482年B.1582年C.1682年D.1782年25.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佛家思想D.杂家思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战国B.唐代C.北宋D.明代2.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戴震B.戴震C.顾炎武D.俞樾3.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日坛B.月坛C.天坛D.地坛4.《清明上河图》的是()。

A.吴道子C.赵孟D.张择端5.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是()。

A.张衡B.沈括C.葛洪D.王桢6.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河姆渡文化时期B.屈家岭文化时期C.仰韶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7.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原始公有制时期B.家族宗亲制时期C.中央集权制时期D.奴隶制时期8.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道安B.慧远C.道生9.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10.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道家学说B.魏晋玄学C.宋明理学D.阴阳五行说11.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唐尧B.虞舜C.夏禹D.商汤12.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敦煌文化B.张掖文化C.酒泉文化D.凉州文化13.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的时间是在()。

A.康熙盛世之后B.八国联军入侵之后C.鸦片战争之后D.甲午战争之后14.首先明确提出文章为“经国之大业”的人是()。

A.孔子B.荀子C.曹丕D.刘勰15.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阶级性和哲理性B.时代性和民族性C.哲理性和趣味性D.趣味性和娱乐性1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不可胜用也。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狭义的文化又称( B )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 D )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思潮D.文化事象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 D )A.青藏高原地带B.华北平原地带C.江汉平原地带D.黄土高原地带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B )A.两河流域B.尼罗河C.底格里斯河D.幼发拉底河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 C )A.大兴水B.大兴武功C.大兴土木D.大兴文治6.司马迁的《史记》是( A )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国别史D.典志史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C )A.部落的代兴B.部族的代兴C.族群的代兴D.方国的代兴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 C )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B.夏朝史实C.商朝史实D.西周史实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 D )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耒耜经》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 A )A.栽培高粱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D.栽培水稻11.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 B )A.正东B.正南C.东南D.西南12.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 A )A.王叔和B.皇甫谧C.孙思邈D.李时珍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B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朝D.汉朝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D )A.三公九卿制B.井田制C.察举制D.分封制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 C )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A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 C )A.《礼论》B.《正论》C.《天论》D.《乐论》18.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 C )A.礿B.禘C.尝D.烝19.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 D )A.寇谦之B.丘处机C.孙思邈D.葛洪20.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 C )A.《胡腾》B.《胡旋》C.《绿腰》D.《霓裳羽衣舞》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是( D )A.孔子B.老子C.杨雄D.陆机22.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 B )A.北京话B.北方话C.南方话D.官话23.隶书的成熟期是在( B )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24.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 D )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25.现代新儒家的鼎盛时期是( A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政策的有(ABDE )A.民族政策B.文艺政策C.财政政策D.宗教政策E.语言文字政策27.《禹贡》九州中的梁州包括(AB )A.华山以南地区B.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C.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D.黄河、淮河之间的地区E.湘江以北地区28.夏人的大本营包括(AC )A.豫西B.楚西C.晋南D.鲁西E.越北29.下列各项中,属于节日饮食的有(AC )A.元宵B.米饭C.月饼D.馒头E.粥30.古代婚姻“六礼”就是婚礼的六道仪式,它们是(AD )A.纳采、问名、纳吉B.定聘、拜天地、闹洞房C.问话、拜堂、回门D.纳征、请期、亲迎E.分大小、拜舅姑、庙祭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传统32.名家33.永嘉之乱34.七巧板35.郡县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01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 A )绪论-6A.文化内涵B.文化现象C.文化事象D.文化产品2.下列各项中属于文化思潮的是( D )绪论-8A.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B.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C.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D.清代的考据学3.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属于中国气候变迁中的寒暖交错期。

这个寒暖交错期上起西周,下迄( D )1-17 A.秦末B.两汉C.唐末D.明初4.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 C )1-21A.从东南向西北逐渐移动B.从西到东逐渐移动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D.从东到西逐渐移动5.在《史记》一书中,较为全面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 C )1-26A.《滑稽列传》B.《秦始皇本纪》C.《货殖列传》D.《游侠列传》6.周人的“贱业”概念指的是( D )2-44A.农业B.牧业C.手工业D.商业7.中国古代普遍使用铁器是在( C )3-116A.夏代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8.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的人是( A )3-121A.黄帝B.伏羲C.后稷D.鲁班9.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当时与医学有关的“方技”包括“医经”、“经方”、“神仙”和(B )3-154A.“本草”B.“房中”C.“难经”D.“四诊”10.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A )4-159A.伦理政治B.强权政治C.议会政治D.民主政治11.君主专制制度脱胎于原始社会( C )4-162A.前期的禅让制B.前期的母权制C.后期的父权制D.后期的禅让制12.科举考试以考试为主要标准,其考试的主要形式是( B )4-171A.口试B.策问C.笔试D.殿试13.风、云、雷、雨神的祭祀,属于古代的( A )4-192A.天神祭祀B.地神祭祀C.人神祭祀D.四时祭祀14.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 D )5-213A.物质文化B.生产生活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15.《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全国2008年1月自考试卷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全国2008年1月自考试卷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全国2008年1月自考试卷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33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正统多元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学派特别强调工会的()A.经济职能B.民主职能C.整合职能D.阶级革命职能2.早期的雇主组织就其职能而言主要是()A.协商谈判B.稳定行业价格C.反对工会D.抵御政府3.认为其他学派提出的“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假象的学派是()A.新保守学派B.管理主义学派C.正统多元论学派D.激进学派4.我国工会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体现了工会的()A.教育职能B.建设职能C.维护职能D.参与职能5.管理者充分考虑雇员福利,实施各种计划以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培养员工对企业的献身精神,具有这种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是()A.剥削型模式B.宽容型模式C.合作型模式D.自主型模式6.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在正式组织内尽力维护好一个协作系统的理论是()A.工业心理学理论B.社会系统理论C.权变管理理论D.决策过程理论7.在我国,法律规定属于全体劳动者的法定休假日共有()A.7天B.8天C.9天D.10天8.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不能久拖不决,调解的最长期限为()A.15日B.30日C.60日D.90日9.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立劳动关系的方式主要为()A.劳动合同制B.统包统配C.市场配置D.三方原则10.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就业年龄为()A.15周岁B.16周岁C.17周岁D.18周岁11.在我国,企业拖欠劳动者最低工资,欠付1个月以内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其比例是所欠工资的()A.20%B.50%C.80%D.100%12.黄某与某食品厂签订了1年的劳动合同,但是黄某利用工作之便私吞食品销售款,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被食品厂单方解除合同,这种劳动合同的解除叫()A.过失性解除B.非过失性解除C.经济性裁员D.随时解除13.认为集体谈判主要体现为一种经济功能的学者是()A.韦布夫妇B.艾伦·弗兰德斯C.张伯伦D.库恩14.“共谋”是指()A.劳资双方以对话、协商、谈判的形式签订协议B.二人或二人以上合谋侵犯他人权益或损害社会的行为C.雇主拥有的禁止某些工会运动的法定权力,包括罢工和联合行动D.劳资双方共同签订的,禁止以个人名义参加工会及其活动15.在劳动合同的特征中,建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A.实现劳动成果B.完成劳动过程C.获取劳动报酬D.支付劳动代价16.我国法律规定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A.1人B.2人C.3人D.5人17.认为工会的存在使企业成本增加,同时也考虑工会建立绩效考核的程序与规则的要求。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文化中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以下哪一部?A.《孟子》B.《诗经》C.《尚书》D.《礼记》答案:A2. 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以下哪位?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3. 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著作《黄帝内经》主要论述了什么?A. 哲学思想B. 医学理论C. 军事战略D. 农业生产答案:B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最早被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A.《西厢记》B.《窦娥冤》C.《赵氏孤儿》D.《汉宫秋》答案:A6.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A7. 以下哪位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辛弃疾答案:D8.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什么划分的?A.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B. 月亮的盈亏C. 地球的自转D. 地球的公转答案:D9. 以下哪位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小说家?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中,哪一部是以历史为背景的?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些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A, C, D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 B, C, D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苏轼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画家?A. 吴道子B. 张择端C. 黄公望D. 徐悲鸿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京剧被誉为“国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A.生产工具
B.生活器具
C.运输工具
D.典籍
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
A.文化现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产品
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
A.西夏
B.西戎
C.西狄
D.西羌
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其重要原因是()
A.与地理条件有关
B.与气候条件有关
C.与社会条件有关
D.与生活条件有关
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孟浩然
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
A.三代文化
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
D.唐宋文化
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
A.铁器制造
B.铜器制造
C.青铜器制造
D.铝器制造
8.《古代社会》的作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斯大林
D.摩尔根
9.下列文献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
A.《四民月令》
B.《四时纂要》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10.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
A.金銮殿
B.宗庙
C.天坛
D.明堂
11.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
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
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
12.下列医学文献中,以针刺疗法为主的文献是()
A.《素问》
C.《难经》
D.《伤寒杂病论》
13.周代官僚制度中,中央"三公"是()
A.太师、太保、太尉
B.太师、太傅、太保
C.太师、太保、太宰
D.太师、太傅、太史
14.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分封制演变而来
B.周王自称"余一人"
C.王位传递体现传嫡不传贤
D.宗法制在秦朝建立后瓦解
15.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
A.丞相
B.太宰
C.太尉
D.御史大夫
16.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A.会亲友
B.家族饮宴
C.祭祖扫墓
D.散祭神
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上下与天地同流."
C."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D."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8.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
A.日崇拜
B.月崇拜
D.上帝崇拜
19.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义、礼
B.孝、悌、忠
C.礼、智、信
D.恭、敬、诚
20.唐代最有名的健舞是()
A.《绿腰》
B.《凉州》
C.《胡旋》
D.《霓裳羽衣舞》
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是()
A.孔子
B.曹丕
C.左丘明
D.陆机
22.汉代,经典通用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2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
A.赵元任
B.章炳麟
C.瞿秋白
D.钱玄同
2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
A.天台宗
B.法相宗
C.律宗
D.密宗
25.20世纪8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A.梁漱溟
B.徐复观
C.唐君毅
D.杜维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中国文化属于()
A.民族文化
B.国别文化
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D.汉民族文化
E.东方文化
27.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
A.过分追求眼前利益
B.过分追求粮食生产
C.过度拓宽湖泊面积
D.大片地围湖造田
E.土地沙化
28.庄子哲学思想的宗旨在于个体精神解放,其最高表现是()
A.逍遥
B.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
C.否认客观现实,强调超越的生活
D.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
E.兼爱非攻
29.下列各项中,属于《汉书·艺文志》所载与医学有关的"方技"有()
A.医经
B.经方
C.神仙
D.四诊
E.卜算
30.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有()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抽象思维
D.辩证思维
E.形象思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中国传统文化
32.阴阳家
33.重农主义
34.庙会
35.鬼魂崇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37.简述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
38.简述家族共同体主要的文化功能.
39.简述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40.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42.试述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