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叠加晕新方法的研究方法课件
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在新疆西天山矿床深部找矿勘查中的应用

构造叠加晕建 立勘察模式
图 2 找矿勘测过程示意图
通过图 2 中的过程测试分析,共选取三处不同的区域进行测 试,最终可以得出三组分析结果,如下表 2 所示。
表 2 新疆西天山找矿勘查结果分析表
找矿勘查指标
区域 1
区域 2
区域 3
期次比率
45.78
52.18
49.37
成晕时间
0.41
0.37
0.45
=D A + ϕ − 3
2
( 4)
公式 4 中 :D 表示区带的点控目标比值,A 表示目标动态 距离,ϕ 表示规定目标距离。通过以上计算,最终可以得出实际
的点控目标比值,将这个比值设定在找矿勘查的模式之中,增强
勘查的目的性和范围性,通过构造叠加晕的定位,对具体的位置
在空间耦合的关联作用之下,西天山矿区的韧性剪切带两侧会
发生脆性变形,测量形变的角度和数据信息,计算空间等距离,
如下公式 2 所示 :
H= 2γ + 1 − ω
2
( 2)
公式 2 中 :H 表示空间等距离,γ 表示破碎范围值,ω 表
示侵蚀比值。通过以上计算,最终可以得出实际的空间等距离。
将矿床的侵蚀距离控制在 600m ~ 1200m 之间,利用空间耦合关
系系数完成矿区云基础位置的确定。
1.2 建立原生序列的构造叠加晕分带找矿模式
在完成空间耦合关系系数的确定之后,接下来,通过原生序
列来建立构造叠加晕分带找矿结构。首先,需要对矿体的近矿
晕、前缘晕和尾晕作出清晰地识别,将新疆西天山矿区的元素背
M 矿产资源 ineral resources
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在新疆西天山矿床深部 找矿勘查中的应用
构造叠加晕法预测盲矿的关键技术

构造叠加晕法预测盲矿的关键技术李惠;李上;魏江;赵佳祥;王俊;李永才;王一大;禹斌;李德亮;张国义;马久菊;孙凤舟;任曙光;刘春岚;吕明光【摘要】The structural superimposed halo method has been employed in search for blind ore bodies in more than 50 crisis mines, and the mine verification has provid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 in predicting targets and seeking for blind ore bodies. There are four key techniques in this method:①the acquisition of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the specific sampling method for the structural superim-posed halo;②the study and discovery of the axial zoning of the ore body-primary halo formed by each ore-forming process;③the rec-ognition of the superimposed structures of ore body-primary halo in structural space formed by different phases of ore-forming processes;④ the locating of the prognosti c target.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methods for studying the four key techniques are also described in this paper.%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已在50多个危机矿山深部找矿预测应用,矿山验证预测靶位取得找盲矿显著效果,其关键技术有四个:①第一手资料的获取:构造叠加晕特殊的采样方法;②研究和发现每次成矿形成矿体-原生晕的轴向分带;③识别不同期次成矿形成矿体-原生晕在构造空间上的叠加结构;④预测靶位的定位。
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研究及成矿预测概要

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研究及成矿预测(乳山金矿带示范)成果概要解决危机矿山接续资源,、除在矿区深入找盲矿外,还要在矿区外围或成矿区带找矿预测,开拓在成矿区带找矿预测的有效的新方法新技术是重要研究课题。
2009年在全国危机矿山项目办总工程师叶天竺教授热情提出“构造叠加晕找矿法不仅搞矿山深部,要配合危机矿山勘查项目,研究成矿带区域构造叠加晕预测方法,并进行成矿预测。
”并续作立项《山东乳山金矿带构造叠加晕研究及成矿预测》。
本书是2008年-2011年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以李惠为首的化探专家完成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的新技术新方法(项目编码:200799091)的续作项目-《山东乳山金矿带构造地球化学研究及成矿预测》成果。
九十年代以来李惠等在研究原生晕找盲矿理论基础上,开创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
通过近二十年(1992-2011年)的实践,不仅完善-丰富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理论,方法技术不断完善-发展-成熟,总结出了一套危机矿山深部盲矿预测的程序、工作方法及预测模型,并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新方法过去主要用于矿区深部预测,用于成矿区带还是首次,通过山东乳山金矿成矿带构造叠加晕新方法、新技术研究-预测示范,为在成矿带找矿预测,提供了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的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特殊的工作方法。
乳山金矿带(688.8 km2)主要为石英脉型金矿,严格受构造控制。
研究确定了乳山金矿带地球化学背景及其与成矿关系;收集总结乳山金矿带深部盲矿预测构造叠加晕模型已有成果,为区域预测提供了依据;研究了乳山金矿带区域构造叠加晕分布特征、五条主控矿构造走向上不同构造段叠加晕变化及35个矿床(点)的控矿构造叠加晕特征,对乳山金矿带成矿前景及找矿方向进行了三级预测。
一级预测:根据乳山金矿带的成矿元素金及伴生元素的构造叠加晕区域分布规律、富集趋势、方向,确定区域上金的主要控矿构造,找矿方向,提出远景区;二级预测:研究区带内五条主要构造的构造叠加晕特征及沿走向上的变化规律,预测五条主要构造带成矿前景,提出各构造带的有利成矿地段或部位并排序;三级预测:对区内35个矿床(点)深部盲矿进行预测。
构造叠加晕法是危机矿山深部预测盲矿的有效新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构造叠加晕法是危机矿山深部预测盲矿的有效新方法构造叠加晕找矿法是在发展原生晕找盲矿理论基础上,根据热液矿床成矿严格受构造控制、成矿成晕多期多阶段叠加特点,提出了原生叠加晕理论,研制了一套特殊的研究方法。
用原生叠加晕理论合理解释了原生晕轴向分带出现的“前尾晕共存”、“反分带”等无规律或反常现象,解决了困惑化探专家几十年的重大难题,大大提高了盲矿预测的准确性和找矿效果,是危机矿山深部预测盲矿方法研究的重大突破。
该方法先后在40 多个危机金矿山应用,都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
部分矿山验证预测靶位累计己获黄金金属量140.6 吨,潜在价值240 多亿元,延长了十几个危机矿山服务年限,保障了十几万名矿工继续就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践证明,该方法是解决矿山资源危机,预测矿山深部盲矿非常有效的新方法、新技术。
经中国黄金协会组织以翟裕生院士为首专家鉴定:构造叠加晕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构造叠加晕新方法研究》及《陕西太白金矿》、《山东蓬莱黑岚沟金矿》、《河南秦岭金矿》、《辽宁凤城白云金矿》的构造叠加晕研究及深部预测效果等5 项成果,分别于2005、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获中国黄金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表专著两部、论文60 余篇。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已入选2008 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危机矿山深部预测盲矿的新突破——构造叠加晕找矿法》。
该成果是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以李惠教授为首、禹斌、李德亮、张国义等勘查地球化学专家,河南秦岭、陕西太白、陕西东桐峪、河北金厂峪、山东乳山金矿、山东篷莱黑岚沟金矿等几十个金矿合作,为解决矿山深部盲矿预测难题而开创的新方法新技术。
构造叠加晕找矿法在云南省杨梅田铜矿床深部盲矿预测中的应用

构造叠加晕找矿法在云南省杨梅田铜矿床深部盲矿预测中的应用任良良;王润涛;张承玉;魏江;田华【摘要】云南省龙陵县杨梅田铜矿为中温热液型铜矿床,铜矿体的分布宏观上受上奥陶统第2层底部层位的控制,主要产于构造破碎带中.在系统研究赋矿地层和矿床的元素组合、成矿成晕的轴向分带及叠加特征基础上,总结了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标志;根据矿床成矿规律和探矿构造圈定有利成矿空间,结合构造叠加晕原理,在有利成矿空间上方坑道或钻孔中的前缘晕叠加部位圈定盲矿体预测靶区,并对定位预测的靶区进行工程验证.验证结果证明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热液型铜矿深部盲矿体定位预测的有效性.【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9(034)002【总页数】6页(P315-320)【关键词】杨梅田铜矿;构造叠加晕找矿法;热液型铜矿;深部盲矿体预测;云南省【作者】任良良;王润涛;张承玉;魏江;田华【作者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2;P618.410 引言热液矿床的成矿成晕往往具有多期(次)叠加的特点。
李惠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根据热液型矿床成矿成晕多与构造有关的特性,将原生叠加晕找盲矿法进一步发展为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1-3]。
应用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的理论方法已在近百个热液型金矿床及外围进行找矿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而将该方法应用于杨梅田热液型铜矿床尚为首例。
杨梅田铜矿位于云南省龙陵县,为中温热液脉状铜矿床,成矿受地层和层间断裂构造的控制。
本次研究通过系统研究赋矿地层元素组合、矿床元素组合、成矿成晕的元素轴向分带及叠加特征,总结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标志[4],并对深部盲矿进行预测,提出找矿靶位,为进一步探矿增储提供依据。
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新方法

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新方法随着矿产勘查的深入发展,针对传统的找矿方法进行改进,寻求更准确、高效的找矿预测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是一种具有广泛分布的地质构造,对于矿床的形成和矿化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其成矿预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构造叠加晕的判别和预测是成矿区找矿工作中的难点。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找矿预测方法,以求解当前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的定量特征参数,以此来识别成矿区的位置和寻找具有潜在矿产资源的区域。
一、成矿带与构造叠加晕的基本概念成矿带是指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地质构造,包括成矿区和周边非成矿区域。
成矿带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矿床和矿点,作为区域资源开发的重要汇聚地。
构造叠加晕是指成矿带内某些区域发生了多次地质构造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构造叠加,造成原本相对平稳的地层结构、岩性、构造等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形成沉积、岩浆或热液等表生或内生矿床。
由于其叠加的复杂性,因此具备很大的地质学难度。
为更准确地识别构造叠加晕的范围和形态,寻找其中的优质矿点和矿体,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地质方法的找矿预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Digital Line Survey (DLS) 数字线测数字线测是通过数字地形图和不同光谱数据的融合,提取出不同光谱染色的地物轮廓,并对其位置、形态、大小等特征进行解析与处理,得到清晰的地物分布图像。
通过对数码地图的分析,可以获得山岳地貌、河流、沼泽、钻孔等地质信息,提取出构造模拟线,用于后续的数据分析与计算。
2. Fractal Dimension (FD) 分形维数分形维数是一种描述几何体构形复杂度的数学方法,它具有嵌套性、冗余性和自相似性等特点,是描述构造叠加晕形态的有效手段。
本文采用FD算法,计算出不同区域内的分形维数,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对不同区域的维数差异进行研究,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求解出一些与构造叠加晕有关的数值特征,包括均值、方差、标准差等,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金矿床构造叠加晕预测模型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 2月上16测绘技术M apping technology金矿床构造叠加晕预测模型杨珊福(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三地质队,广西 贵港 537101)摘 要:基于金矿床的化学元素组合分析,存在前晕、近晕、尾晕三种现象。
前晕出现在矿体的上部,呈低温元素组合(Hg、As、Sb、B、F元素异常);近晕接近矿体,主要表现Au、Ag、Cu、Zn元素异常,这又是离矿体较近的缘故;尾晕出现在矿体的尾部,呈高温元素组合(Mo、Mn、Co、Bi),具有明显的热层效应。
复杂的金矿体常常出现元素组合异常,即矿体的尾部出现前晕元素组合,暗示深部存在盲矿。
关键词:金矿;元素组合;前缘晕;化学元素异常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3-0016-2Prediction model of structural superimposed halo in gold depositsYANG Shan-fu(273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igang 537101,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emical element combination of gold deposits, there are three phenomena: front halo, near halo and tail halo. The front halo appears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ore body, showing low temperature element combination (Hg, as, Sb, B, f element anomaly); the near halo is close to the ore body, mainly showing Au, Ag, Cu, Zn element anomaly, which is close to the ore body; the tail halo appears in the tail of the ore body, showing high temperature element combination (Mo, Mn, Co, BI), with obvious thermosphere effect. The complex gold ore body often appears element combination anomaly, that is, the front halo element combination appears in the tail of the ore body,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blind ore in the deep.Keywords: gold deposit; element association; frontal halo; chemical element anomaly20世纪90年代,李惠教授在深入研究原生晕轴向分带理论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热液矿床成矿理论,发现矿体具有多期多阶段性,提出了利用构造叠加晕成矿信息规律来寻找未知矿体,不仅对原生晕轴向分带出现的反常现象及反分带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而且提出了更多、更好的找盲矿的信息。
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新方法

成 矿 区带 构 造 叠 加 晕 找 矿 预测 新 方 法
李惠 , 禹斌 , 李德 亮 , 张 国义 , 马久菊 , 孙凤舟 , 李上 , 魏江, 赵佳祥 , 王俊 , 翟培
( 中国冶金地 质 总局 地球 物 理勘查 院, 河北 保 定 0 7 1 0 5 1 )
摘 要: 总结了成矿 区带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 的基础 和依 据 , 并 以山东乳 山金矿成 矿区带为预测示 范 区, 提 出了构 造叠加晕找矿 预测的新思 路 、 内容及流程 。乳 山金矿带 预测成 果显示 , 构造 叠加晕 法应用 于 区域 成矿预测 是一种 直接 、 快速 、 有效 的新 方法 。 关键词 : 金矿成矿 区带 ; 构 造叠 加晕 法 ; 成矿预测 中图分 类号 : P 6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0—8 9 1 8 ( 2 0 1 3 ) 0 2— 0 1 8 9— 0 5
构造 叠加 晕研究 , 对 该 区进行 了五 级 预测 , 即 区域 内 成矿 远景 区预测 、 5条 主要 构 造带 成 矿 远 景排 序 、 各
成 矿 区带 的地质 、 成矿 特 点是成 矿预 测 的基础 。
在预测 前 , 应广 泛 收集 区域 地 质 成矿 特 点 及 成 矿规 律 的成果 资料 , 研 究 区域 成 矿 背 景 、 控矿因素 , 特别
根据 热 液 矿床 严 格 受 构造 控 制 的原 理 , 在 构 造
带 中采 取 成矿热 液 蚀 变 叠加 样 品 , 研 究 构 造 蚀 变带
中的构造 叠加 晕 特 征 , 提 取构 造 中 的成 矿信 息 。这 不但 强化 了晕 的强 度或盲 矿 信息 , 加 大 了预测 深度 ,
而且 大大 减少 了采 样及分 析 工作量 , 比原 生晕 、 原 生 叠加 晕法 更经 济 、 快速 、 有效¨ 。
高等构造地质学叠加构造ppt课件

造形迹使其发生新的变形或遭受改造;而是作用在岩石上使其产生新
的构造变形,形成晚期构造形迹。晚期变形也会不同程度受到早期变
形影响,具有比早期变形更复杂的特点。另一方面,早期变形也会受
到晚期影响或改造。即早晚两期构造变形是互相影响的。
在晚期构造变形期间早期构造应力场和应变场已不 存在或不再单独存在,但却存在着早期形成的构造形 迹,它将与晚期构造应力场应变场及晚期新生构造形 迹之间相互影响。其中只有早期和晚期构造变形是第 一性的,并能直接观察测量。
复合构造的一般特征
1、识别复合叠加构造的存在:这是研究复合叠加构造的首要问题。 复合叠加构造是两期或多期构造变形的综合结果,其形态多种多样, 取决于许多因素,通常对一种叠加构造的综合形态或一种复合方式 的认识都是从实际地质构造现象中概括总结出来的,然后又据以指 导对同类复合叠加现象的鉴别和认识。
3、分析叠加构造的叠加机制并恢复叠加过程:
在识别了叠加构造并辨别了相对先后的情况下,这
方面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供与叠加变形有关的变形
历史。通过叠加机制的研究,把两个或两组构造以
同一先后顺序相复合时引起的多在种叠加现象联系
起来,使认识和判断能够做到利用多种构造现象进
行综合分析。叠加机制的核心是叠加变形的成因,
影响和控制复合叠加的主要因素有: 1、早晚两期构造变形的类型和性质:构造变形的
类型主要指构造变形的表现形式,即构造地质学中的 褶皱、断层、节理、面理、线理和其他大型区域构造 变形等。还包括不同机制的褶皱变形,不同力学特征 或位移特征的断层等。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构造变 形复合叠加具有不同特点并形成不同特点的叠加构造 现象。例如,晚期断层与其它早期构造复合的特点不 同于褶皱与褶皱相复合的特点。
山东三山岛—新立—仓上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特征浅析

巾 圉冶 金地 质总 局地 球物 理 勘查 院 物探 中心 合作 共
同研究 = = = 山岛 、新立 和 仓上 3个 大 型蚀 变岩 型 金矿
床的构 造叠 加晕 特 征 ,从而 建 立 了金矿 床 的构 造叠
加 晕模 式 并确定 了盲矿 预测 标 志 ,运用 构造 叠 加晕
= 山岛、 新立及仓上金矿床已有十余年的开采历史 ,
且 均 已进入 危机 矿 山之 列 ,而这 一新 方 法 的应用 必 定 为 矿 山带 来新 的 生机 。2 0 0 8年 , 山东 黄金 集 团与
端, 仅局 部 出露 地 表 , 大 部 分 被 第 四系 覆 盖 , 北 东 起 自三 山岛镇 , 南 西 至潘 家 犀子 , 两 端 延 入 渤海 , 其 南
( F ) , 次级 断 裂有 产 于 山 岛断 裂下 盘 的 N N E — N E E 向断裂 ( F : ) 。F 。 断 裂是 三 山岛一 新立 ~ 仓 L金矿 床
展, 是危机 矿 山 寻找接 替 资源 , 在矿 区深部 及其 外 围
进行 盲矿 预测 的新 方法 和新 技术 。 该 方法 已在 4 0多 个 危机 矿 山中得 到应 用 , 找矿 效果 非 常显 著 , 取得 了
3 个 矿 区地 表和 探矿 工程 巾所 见岩 浆 如下 :
( 1 ) 三 山岛金 矿 : 新 太古 代 栖 霞超 单 元牟 家 单元 片麻 状 细粒 奥 长花 岗 岩 ,主要 分 布 于 1 号蚀 变 带 的 上 盘 ;新元 古 代玲 珑超 单 元崔 召单元 中粒 二长 花 岗
均被 第 四系覆 盖 。 根 据探矿 工程 揭露 , 第 四系之 下 为
【技术推广】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矿山深部预测中的应用

【技术推广】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矿山深部预测中的应用*一、内容概述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为提高应用原生晕在矿区深部盲矿预测的准确性,国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以李惠教授为首的化探专家在研究原生晕找盲矿理论的基础上,密切结合金矿的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的特点,提出了热液矿床叠加成矿成晕理论,开创了'原生叠加晕'新方法新技术。
提高了原生晕异常的解释水平和盲矿预测效果。
先后参加并完成的三个国家攻关项目的相关专题和冶金部及国家黄金局的项目中,在首席科学家谢学锦院士支持下参加了国家攀登计划,对提交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于1998年出版了专著,陈毓院士、常印佛院士和冶金第一代化探元老欧阳宗听教授为专著写了序,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1998年以来,李惠、禹斌等又通过参加'96-914'国家攻关项目及在十几个矿山或机矿山找矿的实践,在研究思路、方法又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将原生叠加晕法又发展为构造叠加晕法-研究构造中原生叠加晕的方法。
2005年中国黄金协会组织以涂光炽院士、霍裕生院士为首的专家对'构造叠加晕方法及在矿山深部盲矿预测效果'的鉴定结论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007-2010年在完成全国危机矿山项目中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叠加晕理论,完善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方法技术,建立了六种类型金矿八种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型和四种叠加结构的综合理想模型,确定了五条盲矿预测准则。
关键是提高了预测盲矿的准确性,统计跟踪的14个金矿山验证预测靶位见矿率达80%。
取得了显著效果。
应用构造叠加晕法找盲矿取得了显著效果: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新方法已在50多个金矿、银矿、铜金矿应用,根据部分矿山工程验证,已获得金金属量270余t,铜金属量16万t,潜在价值80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山东三山岛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研究跟踪及预测效果。
三山岛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三(山岛)仓(上)构造蚀变带北端,为特大型蚀变岩型金矿。
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对资源枯竭型矿山的找矿指示

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对资源枯竭型矿山的找矿指示摘要:经过数十年的勘探与开发,我国有较多的矿山面临已探明资源枯竭,而对可能存在的深部矿体与隐伏矿体的勘探与开发则是工作程度较低。
深部矿体与隐伏矿体的找矿特征在地表的出露的不明显,传统的地表找矿方法难以把握,找矿难度较大。
近年来新兴的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在寻找深部矿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部分资源枯竭型矿山提供了新的找矿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构造叠加晕找矿;深部矿产开发;资源枯竭型矿山的开发The indication of prospecting for resource-exhausted mines by the method of tectonic superposition and halo prospectingAbstract:After decade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many mines in Chinaare faced with the exhaustion of proven resources, but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ssible deep ore bodies and hidden ore bodies is of low degree.The ore-prospec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ep orebody and the concealed orebody arenot obvious on the surface, so the traditional ore-prospecting methods are difficult to grasp and the ore-prospecting is difficult.In recent years, the new method of superimposed ore-finding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search for deep ore bodies and provided new ore-finding methods and ideas for some resource-exhausted mines.Key Word:Tectonic superimposed halo prospecting; Deep mineral exploitation; Development of resource-exhausted mines随着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的开展与矿产资源的开发,浅层的矿产资源的勘探潜力已经得到极大的释放,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浅层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中难以取得全面突破性的进展,而我国对于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却并未有所停滞。
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新方法

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新方法李惠;禹斌;李德亮;张国义;马久菊;孙凤舟;李上;魏江;赵佳祥【摘要】总结了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的基础和依据,并以山东乳山金矿成矿区带为预测示范区,提出了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的新思路、内容及流程.乳山金矿带预测成果显示,构造叠加晕法应用于区域成矿预测是一种直接、快速、有效的新方法.【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3(037)002【总页数】5页(P189-193)【关键词】金矿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法;成矿预测【作者】李惠;禹斌;李德亮;张国义;马久菊;孙凤舟;李上;魏江;赵佳祥【作者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笔者在研究和发展了原生晕寻找盲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原生晕叠加理论,开创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近20年主要用于矿山深部盲矿预测,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叶天竺教授曾提出,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矿区深部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因此应研究区域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的方法技术。
通过在山东乳山金矿带(成矿区带)的研究与示范,总结出了在成矿区带进行找矿预测的思路、方法、内容及特殊的工作要求。
结果表明,在成矿区带利用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新方法进行成矿预测是一种快速、直接、有效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适用于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重要成矿区带的成矿预测、整装勘查区成矿预测、典型矿田(床)成矿预测,并且对热液成因的金、铜、银、铅、锌、钨、锡、锑、铌、钽等有色和稀有金属矿床成矿区带的成矿预测都能有显著效果。
胶东牟乳成矿带金青顶矿床构造叠加晕研究

胶东牟乳成矿带金青顶矿床构造叠加晕研究张宇;王勇军;黄鑫;徐昌;路长勇;孔凡顺;吴兴宇【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24(15)1【摘要】金青顶金矿床是牟平—乳山金成矿带最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矿脉严格受构造控制,已探明储量为32 t,平均品位为6.44×10^(-6)。
为探讨金青顶金矿床深部成矿潜力,本文在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金青顶金矿床II号主矿体开展了构造叠加晕研究。
结果表明:金青顶金矿床II号矿体的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组合为As、Sb、Hg,近矿特征指示元素组合为Au、Ag、Cu、Pb、Zn,尾晕特征指示元素组合为Bi、Mo、Co。
II号矿体特征指示元素的分带序列由上至下为Sb→Cu、Ni→Au→Sn→W→Hg→As、Co→Ag→Zn→Pb、Mo→Bi,结合地球化学参数确定了II号矿体在-195 m、-435 m和-945 m中段深部存在金成矿作用叠加,并据此建立了II号矿体的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
综合矿脉品位等值线图、数据统计学分析、元素轴向分带序列、地球化学参数变化规律、构造叠加晕成矿模式以及井下地质现象观察分析,显示出金青顶金矿床II号矿体向深部的延伸较差,说明在深部存在矿体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因此,今后在本区开展找矿工作时,应重点关注矿区内的空白区及矿床外围。
【总页数】15页(P92-106)【作者】张宇;王勇军;黄鑫;徐昌;路长勇;孔凡顺;吴兴宇【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6【相关文献】1.从胶东东部金青顶矿床谈金的叠加成矿作用2.从胶东东部金青顶矿床论金的叠加成矿作用3.山东焦家金成矿带构造叠加晕研究及深部成矿预测4.胶东地区牟乳成矿带金青顶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5.胶东牟乳成矿带范家庄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构造叠加晕法是危机金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有效新方法

构造叠加晕法是危机金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有效新方法
李惠;张国义;禹斌;张连发;王支农;李德亮;王志远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2005(19)6
【摘要】构造叠加晕是在发展了原生晕分带理论基础上而开创的一种盲矿预测新方法、新技术.运用该方法在金矿区深部及其外围进行盲矿预测,取得了显著效果.【总页数】5页(P683-687)
【作者】李惠;张国义;禹斌;张连发;王支农;李德亮;王志远
【作者单位】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物探中心,保定,071051;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物探中心,保定,071051;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物探中心,保定,071051;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物探中心,保定,071051;中国环境地质监测院,北京,100081;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物探中心,保定,071051;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物探中心,保定,071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2.2
【相关文献】
1.高效钻探技术是加速"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探规划"实施的最有效手段 [J], 张永勤
2.对资源危机矿山——泗顶铅锌矿寻找接替资源地质工作之浅见 [J], 郜兆典;李青;蔡贺清
3.再找一个佛子冲矿——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为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纪实
[J], 黎谊锴;黄强;莫达飞
4.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寻找问题的探讨——以新疆石英滩金矿为例 [J], 李强
5.危机矿山深部找盲矿的构造叠加晕新方法研究成果 [J], 李惠;禹斌;李德亮;张国义;马久菊;魏江;赵佳祥;张强;司淑云;杨亚娟;贺容华;崔永辉;王志远;姚海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构造叠加晕新方法111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新方法李惠、张国义、禹斌、李德亮(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保定07101)摘要:介绍了构造叠加晕研究的背景、原生叠加晕法-构造叠加晕新方法,预测盲矿的构造叠加晕模式、盲矿预测准则及矿找盲矿效果。
关键词:新方法构造叠加晕找盲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中国冶勘物勘院李惠教授等在研究和发展了原生晕找盲矿理论基础上,开创了原生叠加晕新方法、新技术,九十年代末又发展为构造叠加晕新方法新技术,为危机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盲矿开创了一种经快速、直接、有效的新方法、新技术。
先后在30个黄金矿山应用,都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
1.构造叠加晕方法研究的背景原生晕方法:五十年代末,中国化探专家几乎与前苏联学者同时各自发现了“热液矿床的原生晕具有明显轴(垂)向分带”,即每个矿体都有自己的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矿体的前缘晕向上延伸达几百米,为预测深部盲矿提供了重要的直接信息─原生晕找盲矿的理论依据,开创了原生晕找盲矿新方法,取得了好效果。
但随着对原生晕找盲矿模型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在研究原生晕轴(垂)向分带、建立矿床原生晕模式时,发现了很多矿床轴(垂)向分带出现了“反常、反分带现象”,用热液矿床一次成矿或一个主成矿作用形成的原生晕分带理论无法解释,困惑了化探人员几十年,影响了应用原生晕方法预测盲矿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2.提出了原生晕叠加理论,开创了构造叠加晕新方法⑴⑵九十年代以来,李惠教授在深入研究原生晕轴向分带理论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热液金矿床成矿理论,根据金矿成矿成晕严格受构造控制、并具有多期多阶段脉动叠加的特点,研究并发现了不同期次成矿形成的矿体及其原生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及识别方法,提出了原生叠加晕理论,解决了困惑化探专家多年的难题:不仅解释了原生晕轴向出现的“反分带”“前、尾共存”(是深部盲矿的前缘晕叠加于上部矿体的尾晕的结果)等反常或认为无规律的现象,而且将这些反常现象变成了找盲矿的重要信息,大大提高了对原生晕的解释水平、盲矿预测的准确性和找矿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原生叠加晕-构造叠加晕方法
• 发展了原生晕找盲矿理论
• 独创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新方法” • 为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提供了一种经济、
快速、直接、有效新方法、新技术 • 在二十多个危机矿山找矿应用中,取得了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原生晕-原生叠加晕-构造叠加晕并用于盲矿预测的方法。
构造叠加晕新方法的研究方法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 李惠 2009
• 一、 原生叠加晕-构造叠加晕方法 • (一)原生晕-原生叠加晕-构造叠加晕方法 • (二)研究原生晕的常用术语 • 二、构造叠加晕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构造叠加晕法的关键技术 • 3.研究方法 • 4.研究内容 • 5.工作方法 • 6.分析元素及分析方法 • ⒎.矿床地球化学背景研究 • ⒏.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⒐.构造叠加晕制图 • ⒑.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摸型
1.研究思路
• 构造→单一期次成矿成晕轴向分带→不 同期次成矿成晕叠加结构
• 根据热液型金矿成晕严格受构造控制, 金矿成矿成晕具有多期阶段脉动叠加特 点→研究单一期次成矿(晕)的轴向分带 (特别是发现盲矿预测的前缘晕最佳指示 元素)→识别不同期次形成矿体(晕)叠加 结构。
2.构造叠加晕法的关键技术
• 1.研究思路 • 2.构造叠加晕法的关键技术 • 3.研究方法 • 4.研究内容 • 5.工作方法 • 6.分析元素及分析方法 • ⒎.矿床地球化学背景研究 • ⒏.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⒐.构造叠加晕制图 • ⒑.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摸型
首先掌握成矿的地质特点及成矿规律 区域和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 矿的关系及矿床成因。重点是研究控矿 因素,成矿规律,特别是矿床中矿体在构 造中赋存规律-等距性-无矿间隔,侧伏规 律-叠瓦式分布等规律,构造中有利成矿 部位(是由陡变缓(逆断层),还是由 缓变陡(正断层)部位)等等,为应用 构造叠加晕对己知矿体深部盲矿定位预 测提供依据。
纵投影及预测靶位图
10.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摸型
• ①建立矿床构造叠加晕摸式 • ②确定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标志 • ③对矿区深部及其外围盲矿预测,提出盲
矿靶位 • ④预测靶位内的金资源量
深部盲矿预测靶位圈定方法
• 据构造叠加晕长度和宽度确定预测盲矿体 靶位的长、宽,盲矿深度是根据叠加晕中 前缘晕指示元素(As、Sb、Hg)及成矿元素 Au浓度、上部已知矿体形态、侧伏规律及 无矿间隔定性确定,靶位延伸大小根据叠 加晕强度范围及上部已知矿体规模确定。
• 原生叠加晕方法:
• 研究矿体周围的原生叠加晕特征并用于盲矿预测的方法
• 构造叠加晕方法:
• 研究矿体在构造蚀变带中的原生叠加晕特征并用于盲矿 预测的方法。
1.原生晕方法找盲矿理论
• 理论依据: 原生晕的轴(垂)向分带 理论: 热液矿床成矿形成的矿体有自 己的前缘晕、近矿晕、尾晕,其前缘 晕在矿体前缘可达200-300m
7.矿床地球化学背景研究
• ⑴根据矿区背景样品多元素分析值,计算 出矿区内各种岩浆岩及脉岩、不同地层及 其不同岩性中微量元素含量(几何平均值), 并求出矿区总的背景值。
8.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⑴矿床元素组合特征及各元素的相关关系研究:计 算矿区内不同矿体(每个矿体选30-60个样品)各元 素几何平均值及各元素的相关系数矩阵
采副样:
• 1.坑道和钻孔布样同上:5-10m不等距 • 2.据金分析结果:选择Au含量相对高的样
品副样,如构造带中样品有一段10个样, Au有9个为0.01×10-6,有1个为0.03×10-6, 就要这个样品副样。
⑵单矿物采样
• 尽量采集本矿区主要金属矿物如黄铁矿、 黄铜矿等及非金属矿物,在研究不同矿物 各微量元素含量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指示 元素的富集矿物或携带矿物。
预测靶位的预测资源量方法
• 分带序列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 C、 B戈里格良法和 E、M克维雅特科夫斯基 法⑴(阮天健、朱有光,1985,地球化学 找矿,P54-58,北京,地质出版社)。
• 国内化探专家还研究了很多分带序列的 计算方法,如经验法:在矿体原生晕的剖 面图上,分别做各元素异常浓度分布图,根 据各元素浓集中心在矿体(轴)向的上、 中、下位置,确定元素的分带大致序列。
轴(垂)向分带:确定前缘晕、近矿晕、尾晕 的特征指示元素及其浓度分带标准;
• ②原生晕的轴向分带序列、地球化学参数计算 及其轴向变化规律;
• ③不同期次形成矿体--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 识别与分析;
• ④建立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式,确定深部 盲矿预测标志;
4.研究内容-3
• ⑹研究判别矿体剥蚀程度多元统计方法: 判别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的应用;
⑴构造叠加晕采样方法
③采样点布置:在所有坑道钻孔采集 坑道:垂直构造带走向按穿脉布样,穿脉
中点距2-10m不等 采样方法采样是在详细观察构造带内蚀变、
矿化叠加的基础上,采集主成矿阶段成 矿叠加部位(强蚀变或矿化部位)多点组 合样品, 钻孔岩芯:只在有构造蚀变带部位采样, 采样点距一般3-5m,样品重量300-500克。
2.叠加晕找盲矿新方法 理论依据:
⑴构造脉动控矿理论:
构造矿严格受构造控制,构造活动有脉动性
⑵多期多阶段脉动叠加成晕理论
金矿床(体)的原生叠加晕是多阶段脉动成矿 成晕叠加的结果。
不同阶段形成的矿体的原生晕在空间上叠加 形式有多种,叠加晕是非常复杂的原生晕。
• 3.构造叠加晕方法理论依据
• 热液矿床严格受构造控制,构造中矿体 的原生晕发育特点是在矿脉上、下盘不 发育,而在构造带内强度高、范围大, 特别是前缘晕在矿体前缘可达几百米。 研究构造中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及不同期 次形成原生晕的叠加结构,只在构造带 中采取有蚀变叠加样品,不但可强化晕 的强度或盲矿预测信息,而且大大减少 采样及分析工作量, 比原生叠加晕法更经 济、快速。
• ⑵组分分带:是原生晕中不同指示元素在 空间上有规律的变化现象。组分分带也就 是通常所说的原生晕分带。
⑶原生晕组分分带在空间分为轴(垂)向 分带、横向分带和纵向分带
轴向分带:原生晕沿矿液流动方向的分带,矿体 陡倾时,轴向分带与垂直分带一致,矿体近水平 或缓倾斜时,轴向分带与垂直分带不一致。主要 是在含矿热液沿构造裂隙渗流、渗滤作用过程 中形成。原生晕轴向分带是应用原生晕找盲矿 的重要研究内容。 • 横向分带:原生晕在垂直矿体走向上的分带,矿 体陡倾时,横向分带与水平分带一致,矿体近水 平时,横向分带与水平分带不一致,而与垂直分 带一致。主要是扩散作用结果。 • 纵向分带:原生晕沿矿体走向上的分带。
②不同成矿期次形成原生晕在空间上叠加结构识别 与分析。
3.研究方法
• 从已知到未知:研究金矿区已控制的金矿 体在剖面上、不同标高平面上和垂直纵投 影上的构造叠加晕特点
3.研究方法
• 在收集已有地质背景、成矿规律、控矿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工作取得第一 性地质地球化学资料,采集地球化学和 构造叠加晕样品→多元素分析→资料整 理→绘制各种地球化学和构造叠加晕图 件→综合研究:叠加结构识别→建立盲 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用模型对深 部进行盲矿预测,提出盲矿具体靶位, 预测金金属量。
⑷原生晕轴(垂)向分带的三种表达方式。
①前缘晕、近矿晕、尾晕:是原生晕轴(垂)向分 带最常用、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是原生晕找盲矿 研究的最重要内容。
• 前缘晕:原生晕中,位于矿液流动方向前锋的部分 (矿体的前缘),在矿体轴向前缘可达几百米,是预测 盲矿的重要信息和依据。
• 尾晕:原生晕中,位于矿液来源方向--矿体轴向向 深部延伸的部位或矿体的尾部。
• 近矿晕:在原生晕中,以矿体为中心,随远离矿体 元素浓度逐渐降低,即浓度带由内带→中带→外带
②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
• 是原生晕轴(垂)向分带的第二种重要 表达形式,轴向分带序列在盲矿预测中也 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 在矿体或矿床的原生晕中,按轴向由矿床 (体)的前缘晕→头→中→尾→尾晕,对 各指示元素晕强度最高位置相对排列的 顺序
4.研究内容-1
• ⑴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背景:为确定异 常下限和浓度分带提供依据。
• ⑵矿床的元素组合特征及其相关关系。 • ⑶矿床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矿体的元素组
合及其相关关系。 • ⑷矿床的地球化学轴向分带特点:地球
化学参数的轴向变化规律。
4.研究内容-2
• ⑸原生晕及其叠加晕特征: • ①单一期次成矿形成原生晕发育特点、原生晕
• ①根据矿区各元素背景值,确定异常的外、 中、内带标准。一般外、中、内带下限为 背景值的2、4、8倍或2、8、32倍。
• 有些元素含量低,为发现其在前缘晕、尾 晕的差别,可根据其含量范围确定外、中、 内带下限为背景值
构造叠加晕制图
• ②构造叠加晕图 • 构造叠加晕剖面图、 • 不同中段构造叠加晕平面图、 • 各矿体的构造叠加晕垂直纵投影图 • 构造叠加晕联剖图 • 不同中段构造叠加晕对比平面图 • 预测靶位图:几个元素综合剖面图、综合垂直
• ⑺对矿区深部进行盲矿预测,提出深部盲 矿靶位。
5.工作方法
• ⑴构造叠加晕采样方法:
• ①矿区背景样采集方法:远离构造蚀变带,采 集矿区主要围岩,即与成矿有关岩浆岩及脉岩、 地层(各种岩石类型)中不受蚀变矿化叠加的新鲜 样品;
• ②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矿体采样,在识别金矿有 几个成矿阶段形成矿体的特点基础上,分别采 集样品
(二)研究原生晕的常用术语
• ⒈原生晕的分带:包括浓度分带和组分分带两
种类型 • ⑴浓度分带:是同一组分(元素)的含量自矿化中
心或异常中心向外有规律变化的现象。原生晕浓度 分带:一般将各种元素的浓度分为外带、中带和内 带三个浓度带。外、中、内浓度带的分带标准,一般 是以本矿区各地层、岩浆岩的背景含量为基础,确定 异常下限,并考虑各元素浓度范围及变化梯度,以异 常下限的1、2、4倍,或2、4、8倍,或2、8、32倍作 为外、中、内带异常。在研究原生晕轴向组分分带 时,为突出各元素在矿体前缘晕、近矿晕、尾晕的差 异,对一些元素浓度可不按上述倍数,分为外、中两 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