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说明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估标准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估标准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估标准一、教学的指导思想1.教学思想先进。

能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教学,一切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改革意识强。

正确处理教与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多维。

含盖小学科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

2.目标明确、具体。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三、教学内容.1.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2.灵活处理教材,.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深浅适度、容量适中。

3.注重科学与生活的结合。

4.课堂教学无科学性错误。

四、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面向全体学生,问题启动得当。

2.重视双基教学,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重视学生探究活动,展示学生探究的过程,信息反馈及时。

3.正确进行演示实验,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4.教学环节组织有条理、有层次,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

五、教与学的方式1.改变单一、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够运用科学探究等多种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教与学的方法适合教材特点和孩子的认知规律,体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过程。

2.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个人及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发挥。

3.学生人格受到尊重,学生讨论、回答问题、交流质疑得到鼓励,师生交流平等。

4.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六、教师素质1.教态自然,精神饱满,普通话标准。

2.语言科学i表达准确,生动、简捷、有条理。

3.--教师知识面宽,教学技能娴熟,演示实验效果好,驾驭课堂能力强。

4.板书设计科学、合理,字体美观、大方。

七、教学效果1.课堂气氛活跃、宽松、融洽、和谐。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思维活跃,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探究兴趣浓。

2.学习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以激发,能力培养扎实有效,学习目标得以落实,学习效果好。

3.全面落实教学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到发展。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估标准量化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评估标准一、教的方面教的主体一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面向学生生命发展的未来,与学生一起共同创造学生的精神生命。

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1、教学结构体现问题探究的四个阶段,一,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二,教师组织“活动推进”,学生“自主探究”,三,教师“点拨互动”,学生“建构结论”,四,教师“联系生活”提问引导,学生“拓展应用”科学知识。

整个教学结构明确,思路清晰。

(7分)2、体现学生是探究主体的课程理念,学生课堂活动时间至少20分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参与面大。

(7分)3、教师语言规范准确,实验操作规范科学,引导自然恰当,指导有效到位,无知识性错误。

教师非语言行为有利于教学。

(7分)4、教师提问有效,理答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认真倾听,引导学生模糊或错误的认识,肯定精彩之处,对课堂生成能准确把握及时引导。

参与到学生探究活动中。

(7分)5、教学材料的选择典型有效,材料的数量充足,材料呈现时机自然恰当,多媒体的使用能帮助到学生探究、理解。

(7分)6、学生学习状态积极主动,情绪饱满,敢于发言,质疑有根据,有所发现,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

(7分)7、在小组活动中,愿意合作交流,每个学生都承担探究任务,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

在合作的同时,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7分)8、探究活动中,学生猜想有根据,探究方法灵活多样,方案严谨,观察细致,记录客观。

(7分)9、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学生探究自由轻松,师生、生生互动,语言流向多维。

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提出问题”阶段,学生对问题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自主探究”阶段,学生能投入,“建构结论”阶段,学生有顿悟,有发现时的喜悦,“拓展应用”阶段,学生有自信。

(7分)10、学生有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学生思维发展脉络清晰。

(7分)11、根据课标要求,运用多样化评价形式、工具、方法,对教学目标达成度进行检测和评价。

当堂检测内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合格率达到90%以上(10分);1 / 280%以上学生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能够用习得方法(原理)解决问题(10分),在人文与科学精神方面学生有不同程度的体验(10分)。

小学科学课堂评分标准

小学科学课堂评分标准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学校
授课教师
班级
课题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结果
改进建议
目标设置
10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难易适度的核心素养目标(5)
.5
4
3
2
1
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有层次性,可操作,可检测⑸
5
4
3
2
I
秋子安排
IO
教学密度适中,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突出重难点的指导,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安排合理、高有创新性(5)
5
4

2
1
探究实践能力得到提高(5)
5
4
3
2
1
树立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⑸
5
■1
3
2
1
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5)
5
4
3
2
1
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5)
5
4
3
2
1
等级
优(p2=85)R(84>p≤75)合格
(743p≤60)
总分
总体评价:
5
4
3
2பைடு நூலகம்
1
围绕目标达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螟听学生,关注学生忠维发展(5)
5
4
3
2
1
教学器材充足有效,媒体资源适宜,教学方法恰当⑸
5
4
3
2
I
能进行及时、积极的评价和反馈(5)
5
4
3
2
1
教师赫
教学语言精炼准确,提问恰当,反馈合理(5)
5
4
3
2

科学评价标准

科学评价标准
2、目标多样,能合理体现新教材、新标准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标准。
3、目标恰当,符合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0
9
8
教材处理
1、准确的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确立“用教材教”的观念。
2、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抓住重点,揭示本质,不生搬硬套。
3、注重有机地整合科学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等次
得分
A
B
C
教学思想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2、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愉快、和谐、有序、融洽的教学环境。
15
14
13
教学目标
1、目标明确,能明显地体现于教学全过程中。
5、坚持教学的开放性,尊重学生人格,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有异议。
25
22
20
学习状态
1、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2、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合作交往愉快,有丰富的信息联系与反馈。
3、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问难,表达独特见解,有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4、学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行为与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均有良好的发展和提高。
4、师生课前教学准备充分,教具、学具等物品直观典型、可靠实用。
15
13
10
过程与
方法
1、教学环节灵活多样,运用有效使用教具、学具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3、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充分体现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过程。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
教学目标
- 确定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适切性
- 目标的清晰度和可衡量性
- 目标与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发展相匹配
教学内容
- 教材选择和使用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 与学生现实生活和经验相关性的程度
- 扩展学生知识和理解的能力
教学方法
- 合适的教学方法使用和灵活性
- 在探究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的教学氛围
教学过程
- 教学步骤的合理性和连贯性
-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策略和手段
-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的方式
教学资源
- 使用恰当的教学资源和媒体
-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应用的程度
- 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教学效果
- 学生研究兴趣和参与度的提高
- 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发展和提升
- 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评价结果
以上评价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以符合不同学校和教育环境的需求。

同时,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对教师的指导和反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 注意:以上内容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供参考使用,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指导进行调整和确认。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说明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说明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说明第一篇: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说明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说明为积极贯彻省教育厅“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意见,无锡市教育局决定从课堂入手,全面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深入开展“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活动,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方法与策略,以顺应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这套课堂评价标准是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有效教学”实施进程中的三项核心指标:(1)有效果,追求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一致性;(2)有效率,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3)有效益,追求单位教学成本上的教学效果。

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出发,结合《小学科学》课程性质,我们提出来了这套《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一、评价项目本套评价标准主要关注五个项目:教学的科学性、教学的主体性、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的创造性、教学的民主性等。

二、具体指标(一)教学的科学性:科学性是科学教学的首要特征,也是科学教学需要关注的核心。

在解读教材、组织教学形式、处理教学行为等各个环节上,都要遵循科学性原则。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吃准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能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善于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内容施以最佳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易于接受,科学认知。

其具体指标主要表现为:1、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准确合理,并在实施过程中积极促进“三个维度”的达成。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教学方向和引领,它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同时,也在教学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因此,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

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关注三个方面:(1)确定和实施“三维目标”。

这是依据课程内容制定的目标,即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文本素材,生成教育和教学资源,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立体式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设计体现了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并能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和综合运用其他教学方式和策略。
5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5
语言表达清晰,神态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演示操作和书写规范、板书效果好。
5
能够有效应对课堂中生成的突发情况,有效地驾驭课堂。
5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环境。
积极参与表达与交流活动。在交流中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在交流中勇于质疑互动;在交流中重视证据。
15
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观察、实验、考察、制作等方面的任务。
5
有科学记录本并自主认真进行科学学习记录。
5
教师
教的
行为
(50分)
能够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基础制定全面、具体和可以实现的三维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授课教师教学内容《》课型班级时间年月日
评价项目
具体要素
权重
得分
学生
学习
行为
(50分)
学习兴趣浓厚,全神贯注听讲,思考问题积极。
10
观察和实验等搜集证据的活他人合作;在合作中能够积极承担相关任务,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10
5
综合描述
总分
5
能够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结构的观察和实验的材料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
5
能够正确解读教材;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客观条件,以及教学目标,对教材设计进行有效改进和完善。
5
在学生深究学习获得新知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很好地发挥组织和引领的作用,能够给予学生“适时”和“适度”的帮助和指导。
10

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学习
条件
(1)学习环境的创设:做好教学准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教学具的准备要齐全。
10分
(2)学习资源的处理:较好的运用课内外、网络、以及生成性资源。
学习活动指导
(1)能准确地把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教学方式逻辑性强,知识的传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法指导明了,易被学生接受,无科学性错误。
20分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的教学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运用恰到好处,引导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
学生
活动
(1)教师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平等、民主、合作、融洽。师生、生生多向交流,形成互动,共同发展。
20分
(2)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学生广泛参与、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3)设计出具有启发性、发展性的提问,创设出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的环境,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尝试解决生活中小问题,深入地探究问题。
课堂
气氛
(1)课堂气氛的宽松程度:气氛宽松,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小组合作氛围好。
10分
(2)课堂气氛的融洽程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引发了学生尝试解决、探究问题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
项目
评价要点
权重
教学
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情况,对本班的学生了解,并进行学情分析,确定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并根据不同的科学课课型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特长、兴趣等,设计不同的学生活动形式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合理有效。
教学
效果
(1)目标的达成,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第二节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第二节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 (五)避免强求统一,允许保留意见
评课希望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但如果出现意见分歧也无 关紧要,应允许个人保留意见。学术研究要发扬民主,不 搞少数服从多数,更不能采用行政手段“统一认识”。
拓展活动
• 1.观摩课堂实录后,大家评一评。
• 2.利用课余时间到附近的小学去与科学老师 交流怎样评课。
• (三)沙里淘金,寻找特色法
这种分析法可能采取综合的,也可能采取单项的。 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沙里淘金,千方百计寻找执教 者的教学特点或教学风格。
• (四)以果溯因,揭示规律法
所谓揭示规律法,就是评课者以一节课成与败的 效果,去探寻产生的原因,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 东西。
三、提高小学科学评课质量的注意事项
• (三)尊重授课教师,要听取意见
评课中听取授课教师的意见很重要。所以有时授课教师 对评课者的评改进行解释、说明、甚至争辩都是必要的。 但必须坚持以理服人和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 (四)避免一刀切,要一分为二
凡是都没有100%的对错。分析课一定坚持一分为二的原 则,要避免说好,十全十美;说差,一无是处。必要时, 评课的人可向评课者提出2+2的评课方法要求。
(三)“150分量化”评价标准: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 (一)整体入手,综合评析法 整体入手,
所谓综合评析法就是指评课对一节课从整体上做 出全面、系统、综合性评价, 出全面、系统、综合性评价,通常做法是先分析 后综合。 后综合。
• (二)化整为零,单项评析法 化整为零,
单项分析法就是评课者从自己观察中, 所谓 单项分析法就是评课者从自己观察中,体会 最深,感触最大,认识最明显的地方, 最深,感触最大,认识最明显的地方,选择一个 角度,或侧面来进行评课。 角度,或侧面来进行评课。

课堂评价标准(小学科学)

课堂评价标准(小学科学)
2、学生知识内化明显,掌握一定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有创新意识与行为。
10
教学
方法
方法灵活,形式多样,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
10
教学
媒体
1、选择恰当,效果突出
2、操作熟练
10
教师
素质
1、思维活跃,勇于创新
2、教态亲切、大方,语言精炼
3、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课堂语言规范、科学,驾驭课堂能力强。
10
,思路清晰,有改革创新意识。
2、环节设计合理,意图明确,过渡自然。
3、时间分配合理。
10
教与学的关系
导作用
教师的主
1、组织严密,形式多样,活而不乱
2、能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3、面向全体,提供足够探究时间与空间,重视教学的延续性。
10
探究
主体参与
1、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探究欲望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
授课
教师
课题
听课
教师
评价
目标
评价要求
分值
得分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必须符合《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学生接受能力,深浅合适,容量适中,切合实际,针对性强。
2、突出能力目标,有创新意识。
3、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分层次教学思想。
10
教学
内容
1、内容正确,容量适中,由浅入深。
2、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材,引入的教学辅助材料恰到好处。
10
教学
效果
1、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气氛热烈,思维活跃
2、树立正确的科学关。
20
听课
教师
寄语
得分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1. 课堂目标与安排
- 清晰明确的研究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 合理的课堂安排,包括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

2. 教学内容与方法
- 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经验相联系的教学内容。

-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展示、实验、观察等。

3. 学生参与与互动
-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合作实验等。

- 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教师教学组织与引导
- 教师清晰的教学思路和组织能力。

- 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5. 课堂氛围与管理
- 良好的课堂氛围,包括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和良好的学生行为管理。

- 能够有效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和管理课堂秩序。

6. 教学资源与环境
-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包括整洁的教室、安全的实验室等。

7. 学生研究成果与评价
- 学生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有效的评价和反馈。

- 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

8. 课堂安全与健康
- 确保课堂教学安全,包括实验操作安全和学生人身安全。

- 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救护措施。

以上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用于评估教学质量和指导教学改进。

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价项目:1.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本班学生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研究条件,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2.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原有经验,根据不同的科学课型和学生个体差异、特长、兴趣等,设计不同的学生活动形式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合理有效。

3.研究环境的创设:做好教学准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教学具的准备要齐全;较好地运用课内外、网络、生成性资源等研究资源。

4.教学方式逻辑性强,知识传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法指导明了易被学生接受,无科学性错误。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与探索。

5.教师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平等、民主、合作、融洽。

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学生广泛参与、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设计具有启发性、发展性的提问,创设出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的环境,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尝试解决生活中小问题,深入地探究问题。

6.课堂气氛宽松,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小组合作氛围好。

培养了学生自主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引发了学生尝试解决、探究问题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7.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学生有了研究兴趣,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上,学生能积极寻求途径,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师精神饱满,积极引领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

教师具有雄厚的知识储备与引起学生研究意向的能力,语言生动,具有启发性。

教学机智、敏捷、果断,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恰当地辅助课堂教学。

总分:100分。

小学科学学科优质课评分标准表

小学科学学科优质课评分标准表

小学科学学科优质课评分标准表1. 整体评分标准- 在课堂教学中,内容充实、有深度、有针对性。

- 教学目标明确,与课堂内容相适应。

-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 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教学安排合理,时间充足,能够完成教学目标。

- 教学资源充足,使用合适的教具和多媒体设备。

2. 授课内容评分标准- 课堂内容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易于理解。

- 内容丰富,有重点,分布合理。

- 难度适中,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水平。

- 内容准确,科学性强,符合教材要求。

- 课堂呈现方式多样,注重启发思考和实践操作。

3. 教学目标评分标准- 目标明确,与学生现有知识和技能相衔接。

- 目标具体,能够评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目标合理,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目标具有一定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4. 教学方法评分标准- 方法灵活多样,包括讲授、讨论、实验、观察等多种形式。

- 方法针对性强,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研究需求。

- 方法引导性好,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 方法交互性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5. 教学过程评分标准- 过程设计合理,符合科学学科的教学规律。

- 过程有层次,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

- 过程简洁清晰,条理分明,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理解。

- 过程有足够的练和巩固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评分标准- 手段多样,包括黑板、幻灯片、实验器材等。

- 手段应用恰当,能够增强教学效果。

- 教学工具充足,能够满足不同教学需求。

- 使用的教学工具现代化,能够引导学生接触科技。

7. 教学评价与反馈评分标准-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包括作业、考试、小组合作等形式。

- 评价内容全面,能够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

- 评价准确性高,能够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 反馈及时,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和提高。

以上是小学科学学科优质课评分标准表,希望能够对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课堂评价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课堂评价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课堂评价一、引言课堂评价是指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的活动。

科学是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方法、常见的评价技巧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法观察评价是一种直接观察学生实际表现来进行评价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生的上课态度、注意力集中情况、对问题的回答等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通过观察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2. 随堂测试评价法随堂测试评价是通过给学生进行小测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出示一些和这些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解答这些问题,并进行评分。

这种方法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测试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提高。

3. 课堂活动评价法课堂活动评价是通过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时的表现进行评价的方法。

小学科学课堂通常进行一些实验、观察、讨论等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的积极性、合作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4. 作业评价法作业评价是通过对学生平时完成的作业的评价来进行评价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和答题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

作业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记忆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技巧1. 评价合理性课堂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置合理、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和内容。

评价指标要明确具体,评价内容要和教学目标相对应,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指向《课标》的一个具体目标 水平1:自己认为指向了新《课标》,但没有阅读《课标》上的相关条目;  水平2:仔细阅读了新《课标》上的相关条目,基本理解了其含义;  水平3:能准确阐释新《课标》中的条目,并意识到它在概念图中的位置。

 2、能把新《课标》中的条目转化为本节课学生能够学习的具体概念 水平1:没有转化的意识,只把《课标》中的条目当作本节课的目标;  水平2:有转化的意识,但转化后的阐释还不够准确;  水平3:将《课标》中的条目转化成了恰当的学生能够学习的具体概念。

 3、把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可以分层评价的描述 水平1:没有分层评价的意识;  水平2:把学习成果进行了基本的分层;  水平3:把学习成果变成了容易操作的分层评价表。

 二、教学材料 准备适宜的教学材料: 水平1:教学材料较少,不足以支持学生的探究;  水平2:教学材料比较丰富,学生可以选择,能基本支持学生的想法;  水平3:把教学材料进行了很好的结构(如摆放位置、分类等),对学生的探究有很大的启发和有力的支持。

 三、教学过程 1、引发学生探究动机 水平1:有提问的意识,但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或问题不具有开放性。

  水平2:能提出学生感兴趣的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参与活动,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

  水平3:提出的问题不仅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参与,而且具有递进性,既能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又能把学生引向要探究的主题。

 2、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引发、支持和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水平1:一步步告诉学生怎么做,或演示给学生看;  水平2: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但提不出适宜的关键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  水平3:能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核心概念展开调查和探究(观察和实验)。

 3、能引导学生运用证据进行解释和交流 水平1:对学生使用的证据不够重视,只让少数学生发言; 水平2:重视和支持学生在解释中使用证据,请出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  水平3:能引导学生使用证据形成解释,并灵活使用大组、小组、集体等多种适宜的组织方式,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科学课评价标准

科学课评价标准

小学科学课课堂教学评价量化标准
学校班级授课教师课题授课时间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
姓名
评价项目指标细则 A
教学目标1.目标符合课程标准总体目标
2.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
3.有效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探究问题
10 6 4
教学内容1.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
2.重组并丰富教材实例,增强探究欲望
3.探究内容组织安排合理,抓住探究关键点
20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1.注重诱导,有充分自学、讨论、交流机会
2.根据学生、教材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3.直观教学(实验演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恰当
4.板书工整美观、设计科学合理
20
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
3.能对学生得出的结论给出合理的建议
4.调控学生的讨论方向、时间、深度
5、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指导
20
学习过程1.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2.学生有收集信息,解释、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的过程
3.学生能根据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作出回答
4.学生通过比较其它解释来评价自己解释
5.学生交流和讨论各自提出的解释
6.学生在探究活动之后,有总结、评价的过程
10
师生互动1.教学氛围平等、民主、宽松
2.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
3.学生兴趣、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得到激发
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4.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教态自然大方、富有感染力
10
教学效果1.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知识)
2.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能力)
3.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
10
综合评价

总分。

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5
4
3
2
教师素质
1.教学理念先进,学科基础知识扎实,技能熟练,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强,有创新精神。
15
5
4
3
2
2.仪表端正、大方、教态亲切、自然,受到学生的喜欢和尊敬。
5
4
3
2
3.普通话好,语言生动、风趣、精练、具有启发性,书写规范、工整。
5
4
3
2
教学
效果
1.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性、积极性高,思维活跃。
15
5
4
3
2
2.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热烈,师生情绪轻松、快乐。
5
4
3
2
3.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扎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知识等方面有良好发展,行为表现有明显进步。
5
4
3
2
得分
15
5
4
3
2
2.观点、知识、方法、技术等无科学性错误。
5
4
3
2
3.内容综合性好,形式活泼,体现多元教育价值。
5
4
3
2
教学活动
1.面向全体学生,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关注特殊学生学习。
40
5
4
3
2
2.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是教学的主体活动,活动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生动活泼,深入扎实。
5
4
3
2
3.实施发展性评价,师生的评价活动针对性强,效果好。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标准说明
权重
等级与分值
A
B
C
D
教学
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 知识掌握
- 学生对于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 学生能否准确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 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观察能力
2. 实际应用
- 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 学生能否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
- 学生对于现实世界中科学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3. 创新思维
- 学生对于科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 学生能否提出新颖的科学问题和实验设计
- 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拓展和应用能力
4. 实践能力
- 学生能否独立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
- 学生对于科学实验安全和仪器使用的掌握程度
- 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5. 团队合作
-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和贡献程度
-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分工和任务完成能力
6. 课堂表现
- 学生对于科学课堂的积极参与程度
- 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 学生对于科学问题的提问和讨论能力
以上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评价指标来评估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表现和能力。

同时,这些标准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科学学习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林口县小学科学学科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原则(征求意见稿)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旳价值原则,对课堂教学诸原因及发展变化进行旳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教学评价应以课程原则为根据,从全面培养学生旳科学素质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旳评价体系。

一、教学提议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旳过程。

科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积极学习旳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等,获得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停提高探究能力。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旳教学行为,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积极学习旳关系,重视启发学生积极思索;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探究活动旳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旳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发明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运用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旳学习素材;关注学生旳个体差异,有效地实行有差异旳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足旳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旳地区,要尽量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

(一)重视科学探究旳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必须发明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旳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查自己旳想法,逐渐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

探究活动旳设计应当符合小学生旳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旳事物出发,联络生活实际,设计学生爱慕旳活动,倡导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材料进行探究活动。

同步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旳培养,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引导他们积极思索问题,自己设计试验,重视思索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旳关系。

由此培养学生旳思维能力,逐渐形成质疑、反思旳科学思维习惯。

在教师指导下旳学生探究活动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旳活动。

无论何种形式,关键要体现科学探究旳思想和基本特性。

有些探究活动只包括了探究旳部分要素和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说明为积极贯彻省教育厅“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意见,无锡市教育局决定从课堂入手,全面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深入开展“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活动,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方法与策略,以顺应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这套课堂评价标准是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有效教学”实施进程中的三项核心指标:(1)有效果,追求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一致性;(2)有效率,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3)有效益,追求单位教学成本上的教学效果。

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出发,结合《小学科学》课程性质,我们提出来了这套《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一、评价项目本套评价标准主要关注五个项目:教学的科学性、教学的主体性、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的创造性、教学的民主性等。

二、具体指标(一)教学的科学性:科学性是科学教学的首要特征,也是科学教学需要关注的核心。

在解读教材、组织教学形式、处理教学行为等各个环节上,都要遵循科学性原则。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吃准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能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善于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内容施以最佳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易于接受,科学认知。

其具体指标主要表现为:1、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准确合理,并在实施过程中积极促进“三个维度”的达成。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教学方向和引领,它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同时,也在教学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因此,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

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关注三个方面:(1)确定和实施“三维目标”。

这是依据课程内容制定的目标,即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文本素材,生成教育和教学资源,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立体式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提出的发展目标,也是制定“三维目标”的基础。

教师在备课或教学行进中,要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和思维梯度,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避免因过高或过低的教学目标而出现的低效或无效状态。

(3)要注重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生成出一种科学思想或科学精神,并即时把这种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认知观,这是一个人科学素养的核心品质。

2、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要准确、深刻,把握教材内容的思想精髓,理清文脉,抓住主题。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线路清晰,探究有序,理解准确,紧扣主题。

充分体现教材内容的功效和价值。

师生信息传达简洁明了,准确清楚,切忌含混不清,或粗糙模糊,要能够用科学规范的表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概念的内涵。

3、善于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并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化解重点,克服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达成较高的认知目标。

4、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善于将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将静止的物象动态化,尽量使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

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加强与科学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帮助解决科学教学中很难完成的技术问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效果和实践体验,并有效化解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教学的主体性:主体性教学是当前新课改的方向,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

主体性教学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主体性发挥得如何,决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体现学生自我发展的程度和效果。

因此,教学的主体性是衡量科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具体表现为:1、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在这里,教师的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活动开展、问题设计等方面,都要面向全班的每一个学生,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同时,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担当课堂的主角,从而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研究。

2、教师的教学要注重学生个体指导和个性的发挥,激发每一个学生自主探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独立的思考和自我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里,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活动和想法,适时进行必要的鼓励和启发,满足学生的探究期望和学习要求,把每一个学生的探究热情和个性潜能充分地调度出来,不断实现自我探索,自我超越,达成较高的自我探究效度。

3、课堂上,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教学进程中,对某个或某些活动的设计,老师变指导性参与为参与性指导,淡化指导职能,强化参与意识。

学生提出研究方案,只要是合理的,教师不作干预,只可作为一名活动的参与者,也拿出自己的方案,让学生在众多方案自我诊断和比较后,自行决定选用哪种方案。

老师在学生的方案实施中,积极参与活动,并即时提供智力支持。

4、学生主体性发挥得究竟如何,我们需要关注三个方面:一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二看学生的自我发展程度;三看课堂气氛。

在保证学生积极参与,主体参与活动的同时,我们需要关注活动的效度。

一节学生主体性课堂,有时也会出现盲动的自主,混乱的自主,无序的自主,这种“主体性”大多背离教学主题,活动效果低下。

为此,主体性课堂仍需教师适时调控课堂,引领教学航向,让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始终围绕本课的教学主线进行。

(三)教学的实践性:与一般的人文课程和数理课程不同,科学教学注重实证物证,一切需要用事实说话。

科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继而不断在现实世界中寻求相关的素材和依据,对出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科学学习需要借助物质形态,实践性是科学学习的物质属性,也是科学探究的本质特征。

所以,科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的广泛与深入,体验的丰富和深刻,是开展科学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

1、实验是科学教学在室内的一种实践形式。

科学课大多是在室内进行的,因此,实验是科学教学中一种最常用的学习方式,需要精心组织,深入开展。

鉴于实验活动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实验具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首先,教师的演示实验,要在全班比较突显的位置进行,教师所用的器具一般要比分组实验材料大,操作时,要讲清要领,明晰步骤,规范操作,并产生明显的实验效果。

让演示实验具有较大的辐射性和感召力。

学生分组实验,要备齐相关的实验材料,注意实验材料出示的层次性和结构性,以防材料的混乱和实验的无序。

学生所用的材料要规范,不得随意选用,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同时,在实验之前,要学生在充分的观察和互动中,明确实验要求和操作要领,以便有序实验,有效开展。

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走进学生实验,关注每个小组的活动,有针对性地给予即时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2、学生实验要备齐实验材料,实验前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验要求,掌握实验要领,并在实验中加强指导,规范操作。

3、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讨论和活动时空。

学生的探究活动要有充足的时间作为保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选取材料,实验操作,互动交流,观察记录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探索和研究,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中得到收获和成功。

所以,有实验就要有时空,教师要让学生在实验中把实验做深做透,把问题研究到足够的深入、细致、有效。

4、本课时的实验要在本堂课内完成,一课时的内容要在一堂课内学习完成,既不落在下节课,也不要借助课外实践来弥补。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并对教学环节和相关的教学组织形式删繁就简,突出主旨,以简洁的教学致胜。

坚决杜绝形式化的课外拓展性实践,避免因缺乏教师指导而出现的应付性活动。

(四)教学的创造性: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科学的最大魅力也来自创造。

相对于其他学科,科学是一门最具创造性的学科,科学学科的创造性决定教师的教学也要具有鲜明的创造色彩。

教师的教材处理、内容呈现、环节设计、方法运用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创意和独到之处,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致盎然。

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视点、方案设计、物象观察等方面有独特的思考和探究路径,收到鲜明的效果和不一样的体验。

课堂上,师生互动,柳暗花明,新意迭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致。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1、教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地解决问题。

教师的一切组织和设计,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积极地去感知物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教学中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首要条件。

需要老师在教学处理和设计上,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并使问题的解决过程富有情趣,使学生易于发现问题,乐于寻求问题。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创造就是一种求异,一种创新,保护学生的求异和创新思维,就是课堂创造性的集中体现。

课堂上,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关注视角,于是就会出现不同的想法和认识,对此,教师要予以保护,并有意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

让学生在自我的认识线路上,进行有滋有味的探究,品味自我实现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教师要善于创设发展性的问题情境,并着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空间,让学生放飞想象,舒展个性,进行开创性的认知和探索。

3、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多样的学习方式,使教学效果更具实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出新,使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通过方法的不断变换,以一种新鲜的视听去感召学生,时时扣动学生的心弦,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路上兴味不减,积极求索。

同时,教师要在教学方式的不断出新中,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应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多侧面立体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不断提高科学学习素养。

(五)教学的民主性:民主是师生交往与相处的最佳状态,也是促成教学优质高效的必要条件。

只有民主的课堂,只有在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做到充分的自主和自觉,潜在的资源和个性才会得到充分发挥。

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也才会主动走近教师,亲近教师,愿意和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师生关系走向和谐。

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才会引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感应,并主动和老师一起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的民主性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教师的语言亲切自然,热情而有感染力。

要使学生愿意走近教师,教师必须要有亲和力,给学生以亲切感和亲近感。

教师的语言和教学行为要处处关注学生,呵护学生,要和颜悦色,春风化雨。

学生成功时,为学生而高兴,并真诚期待更高的目标。

学生受挫时,为学生鼓劲加油,并热情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