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中的课程改革与创新

高等教育中的课程改革与创新

高等教育中的课程改革与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迁,高等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个信息爆炸和知识更新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要求。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必须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和创新。

首先,高等教育中的课程改革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合作精神。

而现在的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实践、研究和合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例如,一些高校在课程中引入项目制学习,让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团队合作和研究,以解决实际挑战和提升实践能力。

其次,课程改革也需要与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相结合。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课程安排应该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和技术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高等教育课程应与之相应调整,增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此外,课程改革还应注重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融合。

传统的高等教育往往以学科为划分,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问题和挑战往往是多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的。

因此,课程改革应鼓励学科间的合作与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些高校在教学中开设跨学科课程,让学生能够跨越学科界限,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

最后,课程改革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实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和智能学习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教学。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扩大教育资源的传播范围,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例如,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推行在线教育,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课程,并参与线上讨论和互动,实现自主学习和远程合作。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 项目背景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是针对当前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旨在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 项目目标2.1 教学理念创新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和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2.2 课程体系优化对河北省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和重构,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打破学科壁垒,提高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2.3 教学方法创新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4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撑。

3. 项目内容3.1 教学理念创新研究开展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创新研究,深入探讨和研究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教学理念,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座谈会,通过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总结和分享教学理念创新的经验和成果。

3.2 课程体系优化研究重视对河北省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和优化,开展跨学科融合研究,推动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改革,鼓励教师开发和设计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课程,提高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3.3 教学方法创新实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试验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等,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3.4 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制定和实施师资队伍培养计划,通过组织教师培训班、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4. 项目成果与影响4.1 成果展示与推广结合项目的研究和实践成果,组织举办展览、学术会议等形式的活动,向社会推广和展示项目成果,吸引更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和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中来。

高校教学改革实践(3篇)

高校教学改革实践(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校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改革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1.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从“教”转向“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

2. 强化素质教育高校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

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元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连贯、深入地讲解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教学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1)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学生视野。

(3)虚拟仿真技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

三、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课程体系质量1. 紧跟时代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提高课程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2. 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合理课程结构(1)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重复教学。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开设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1.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策略以及实践案例,旨在为高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1.1 社会发展需求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传统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2 科技进步推动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远程教育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1.3 国际竞争压力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纷纷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课程改革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2.1 优化课程结构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2.2 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前沿知识。

2.3 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4 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3.1 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打破学科壁垒,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3.2 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和在线学习。

3.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引进优秀人才,优化师资结构。

3.4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案例4.1 某综合性大学的课程改革实践该校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报告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报告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报告一、引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创新而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探索。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实践的研究,探讨相关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背景当前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高等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通过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教学改革实践的目标和任务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实践主要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教育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

具体任务包括制定教育改革的规划和政策、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推广教学新技术和方法、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等。

四、教学改革实践的方法与策略1. 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通过实际情境的还原和模拟展示,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教学方法。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 倡导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某个具体项目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式。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推行交互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输送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5. 促进教学科研的融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五、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与影响通过对各高校教学改革实践的调研和评估发现,教学改革实践在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同时,教学改革实践的推广和应用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引领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与实践在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与实践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创新和实践高等教育,使其更好地符合社会需求,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本文将着眼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与实践,探讨如何促进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培养更多具有适应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培养多元化人才,促进创新在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传统的高等教育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及技能培训,但在当今社会,只有知识和技能还不够,更需要有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多元化的人才,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多元化的人才?一方面,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他们的视野。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创新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加强教育与企业的合作,提升学生的能力高等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也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和就业互动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理解企业的运营方式和文化,从而更好地把握就业机会。

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适应企业需求的教育和培训,为社会贡献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推动教育机构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伴随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已经开始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为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推动教育机构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可以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效率,丰富教育形式。

通过在线教育、混合式教育等新模式,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更加灵活的学习和教学。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教学系统等应用,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教育更加符合学生需求。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道德培养是一切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教学创新改革(3篇)

实践教学创新改革(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我国高校实践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实践教学模式落后、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创新改革势在必行。

二、实践教学创新改革的意义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创新改革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改革,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2.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教学创新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跨学科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3.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实践教学创新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教学。

4. 优化资源配置实践教学创新改革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整合校内、校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实践教学创新改革的策略1. 创新实践教学内容(1)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如,针对新兴产业,开设相关实践课程,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2)引入企业案例、实际项目,使实践教学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改进实践教学模式(1)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3)实施导师制,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提高实践效果。

3. 优化实践教学资源(1)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利用率,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条件。

(2)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

高等院校第二课堂的创新实践与改革——以嘉兴南湖学院为例

高等院校第二课堂的创新实践与改革——以嘉兴南湖学院为例

高等院校第二课堂的创新实践与改革——以嘉兴南湖学院为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实体结构的转型,对大学生应用性、适用性及创新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成效显著,满足了学生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学习需求。

本文以嘉兴南湖学院为例,围绕内容架构、管理机制、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科学规划第二课堂内容架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嘉兴南湖学院对第二课堂的改革,铺设实现教育价值回归、增值、实践育人的路径。

关键词:第二课堂;评价体系;育人机制一、第二课堂建设的现状随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提出了“以本为本”教育价值回归的呼唤【1】。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挖掘潜能、开发智力、重塑人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第二课堂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育人环节。

在深化应用型人才教学及改革中,第二课堂的设计原则,应遵从内容丰富多彩、导向明确清晰、形式声势浩大,实现教育价值回归,使学生在心灵上得到启迪【2】。

嘉兴南湖学院在第二课堂在设计中,划分出五大模块(自学课程、思想修养课、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课、素质拓展课、科技创新课),实施有效管理过程、拓展特色内容、精细评价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作有效衔接,强化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搭建课内外相结合、显隐性学分互补的培养机制【3】。

促进和加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不断优化与改革第二课堂对实践教学的育人模式的探索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就嘉兴南湖学院第二课堂而言,第二课堂的聚焦与精力投入不足、教育内容及架构有待完善、管理机制与保障体系不够系统深刻、评价系统不合理等,不能充分发挥其育人优势。

二、第二课堂现存的主要问题第二课堂诞生于20世纪,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是教育界内的新生力量,起步晚、不成熟,虽然,各高校在其培养学生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举措(3篇)

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举措(3篇)

第1篇一、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1. 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应包括理论教学、实验、实习、实训、设计、创新创业等环节,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 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应占总学时的30%以上,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践教学活动。

同时,可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二、创新实践教学方式1. 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形式应多样化,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创新创业等。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设计等实践活动。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效果。

3. 企业实践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践。

企业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现状,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优化实践教学资源1. 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应建设一批具有行业特色、技术先进、设备齐全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应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2. 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库实践教学资源库应包括实验指导书、实验视频、案例库、课件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

同时,实践教学资源库应定期更新,确保资源的时效性。

3. 建设在线实践教学平台在线实践教学平台应提供实验、实训、设计等在线实践教学资源,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线实践教学平台还应具备互动交流功能,方便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

四、强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1. 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实践教学师资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 引进企业实践专家与企业合作,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践指导。

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改革(3篇)

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改革(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进行改革。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正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重要途径。

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迫切要求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增强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需要在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中,实践教学能力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改革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高等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理念滞后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理念滞后,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实习基地等。

部分高校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发展。

3.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合理部分高校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措施1. 转变实践教学理念高校应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 加大实践教学资源投入政府、高校和社会应共同加大对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实践教学条件,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教学设计创新实践(3篇)

高校教学设计创新实践(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教学设计创新实践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校教学设计创新实践。

一、创新教学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创新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转变角色,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高校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创新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3. 强调终身学习。

在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终身学习成为人才成长的必备素质。

高校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创新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

在创新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创新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提前发布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4.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创新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同时开展线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创新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

在创新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背景近年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

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基地之一,在高等教育领域也积极推动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河南省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因此,河南省开始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项目目标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和实践,深入了解当前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改革措施,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能力,助力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项目内容1. 教育理念创新项目将针对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进行研究和创新。

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理念的借鉴,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本地区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并开展相关实践探索。

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评价制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将重点研究和改革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现有课程设置和内容的评估,建立符合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同时,项目还将研究并引入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资源,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 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将探索和创新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入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项目还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环境和资源,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4. 师资队伍培养项目将重点培养高等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

通过举办教职工培训班、教学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项目还将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教学人才,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素质。

项目成果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适合本地区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并在部分高校进行实践;2.优化河南省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3.探索和创新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效果;4.培养高等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普通高等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普通高等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普通高等教育的创新与改革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普通高等教育是指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改革。

本文将就普通高等教育的创新和改革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深入了解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

一、普通高等教育创新与发展的现状普通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普通高等教育的短板。

首先,传统教育模式存在问题,大量的课堂讲解和读书笔记的抄写,并没有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课程设置不够符合实际需求,很多专业的课程设置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步伐,给学生从事相关行业带来不便;最后,人才培养方式单一,缺少分层次培养和注重学生个性特点的教育理念等。

二、普通高等教育创新与改革的思路针对普通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1、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兼顾不同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市场变化,将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解决问题能力。

2、人才培养方式分层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将培养人才的目标贴近实际需求,注重人才的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培养,重点培养应用型、专业型的人才,以适应不同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多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建立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需要建立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从监测、评估和反馈三个角度,对教学的质量、课程建设和教育质量进行切实监督和改进,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三、普通高等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影响普通高等教育的创新和改革将对国家、社会和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深入改革,高等教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教学的需要,有关部门决定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旨在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下面将就此项目的立项进行详细探讨。

1. 项目背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手段滞后、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关部门决定开展此项目。

2. 项目目标该项目旨在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适合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新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人才培养。

具体目标包括:(1) 深入研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问题,明确改革方向和重点。

(2) 探索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创新,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提升。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4) 加强与社会的通联,调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 项目内容该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1)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现状调研: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教学方法创新:针对不同学科和专业,通过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3) 课程设置调整: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课程设置与时代需求相适应。

(4)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实践,提高教学水平。

(5) 与社会通联:加强与相关企业、机构的通联,调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4. 项目意义该项目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另也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5. 项目实施该项目将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实施。

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3篇)

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3篇)

第1篇一、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

企业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实践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2.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实践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3.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实践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1)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特点,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

(3)拓展实践教学形式。

结合线上线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实验、实习、实训、项目研究等。

2.创新实践教学内容(1)与时俱进,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融入实践教学。

(2)加强实践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实践教学的科研含量。

(3)注重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的结合。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3.改革实践教学方式(1)强化实践教学指导。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2)采用多元化实践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虚拟仿真、网络教学等,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注重实践教学评价。

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1)拓展实践教学基地。

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

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

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需求。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需要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

一、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首先体现在教学方法上。

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提倡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

通过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教学和跨学科课程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加强与完善高等教育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的加强与完善是变革与创新的重要方向。

学校应该与企业、社会机构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实践等机会。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跨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发展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还需要进一步推动跨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跨学科的能力和素质需求日益增加。

学校应该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和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培养他们具备多学科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创新科研与学术交流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不仅体现在教学上,还体现在科研与学术交流方面。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同时,学术交流也是促进变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还要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多是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创新人才。

在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中,学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点(3篇)

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点(3篇)

第1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点,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然而,传统的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

因此,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二、实践教学教学目标的改革创新1. 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传统的实践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而改革创新后的实践教学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 从“单一目标”向“多元化目标”转变实践教学教学目标应从单一的技能培养向多元化目标转变,包括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实践教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1. 从“学科知识”向“跨学科知识”转变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应从单一的学科知识向跨学科知识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例如,在工程类实践教学课程中,可以引入人文、经济、管理等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应从理论教学为主向实践教学为主转变,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四、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1. 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应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从“单一实践”向“多元化实践”转变实践教学方法应从单一的实践形式向多元化实践形式转变,包括实验、实习、实训、项目研究等。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摘要:当前,高等教育正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致力于探索高等教育教学的路径和策略。

本项目将通过调研、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的全面提升。

本文对该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路径和策略一、背景介绍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目前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日益显著,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应运而生。

二、项目目标1.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案例。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化。

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高等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提供政策建议和指导。

三、项目内容和方法1.调研和调查。

通过对校企合作、新兴学科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调研和调查,了解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理论探讨和研究。

通过对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改进高等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3.实践活动和案例研究。

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和案例研究,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四、项目成果1.研究报告和论文。

项目成员将根据研究成果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并在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

2.政策建议和指导。

项目组将根据研究成果提出有关高等教育教学的政策建议和指导,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3.教材和教学资源。

项目组将编写教材和开发教学资源,提供给高校教师参考和使用。

五、项目未来发展1.加强项目团队建设。

通过招聘和培训,提高项目团队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

双校区教学模式创新实践(3篇)

双校区教学模式创新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校区分布日益广泛。

在这种背景下,双校区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

本文将探讨双校区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分析其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双校区教学模式概述双校区教学模式是指高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校区之间进行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模式。

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单一校区的局限,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双校区教学模式的优势1.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双校区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两个校区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实验室、图书馆等,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这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模式创新双校区教学模式有利于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如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

这种模式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发展多样化双校区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和发展空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校区和专业,实现个性化发展。

4. 校际合作与交流双校区教学模式促进了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校的整体实力。

三、双校区教学模式的挑战1.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双校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可能存在不均衡现象,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2. 教学管理难度加大双校区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管理的复杂性,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

3. 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双校区教学模式可能导致教师队伍流动性加大,影响教学稳定性。

4. 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双校区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可能引发心理适应问题。

四、双校区教学模式创新实践1.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高校应建设双校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师资、课程、图书等资源的在线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2. 教学模式创新实践高校可以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0·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1.(10).13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年第 10 卷第 13 期
情, 从而更了解自己的专业 , 也更热爱自己的专业, 为自身发 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 班导师向学院申请为学生开放 所有教学科研资源, 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团队和实验室中 , 同时, 班导师还带队参加全国 、 省 去 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 市级等各种科技竞赛活动 , 给予学生更多大胆创意 、 实践、 创 新的机会和平台。 2. 2006 级通信与信息类实验班同时还实行导师制 。 优 化导师的人员选聘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 。 要坚持政 治强、 业务精、 纪律严、 作风正的标准, 把思想素质好、 业务水 平高、 奉献精神强、 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 、 具备相关 学科专业背景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人员选聘到导师队 伍中。 在班级建立之初, 确定了 10 位导师, 尽职尽责、 加强 坚持每月与学生见面一次以上 , 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 指导, 交流。班导师和导师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分阶段 、 分层次的 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科研引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 , 培养学 生的学习意识, 就业意识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 引导学生 构建知识结构, 确立发展方向, 尽早进入科研团队和实验室 ; 班导师和导师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 度, 从专业应用的角度给予学生建议 , 帮助其更好的了解本 专业、 本行业,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技活动和竞赛 , 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 应用自身的一些经验和学识向 学生传授为人处事的道理 , 及时掌握学生动态, 培养学生良 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 。 ( 二) 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加强班风建设。2006 级实验班 《构建和谐班集体行动措施 》 , 组建时就制定了 支部成员都以 此为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 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创新 , , 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 操作性强的制度。 从生活到学习, 从寝室到课堂, 严于律己, 团结合作, 为该班级各项工作的顺 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1. 学风建设制度。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做到三无 ( 无旷 课、 无迟到、 无早退) 诚信做人, 诚信考试。 2. 年级干部责任到班制度 。 参加班级活动中, 更深地了 解年级同学。 3. 班级流动笔记本制度。 笔记本在寝室间传递, 同学们 在生活上、 学习上遇到的问题都可倾诉在其上 , 让全班同学 共同来关心、 理解和解答。 4. 班级集体自习制度。集体上自习, 互帮互助。 5. 成立 “一帮一” 互助小组和兴趣小组。 通过同学之间 使全班同学在思想上、 学习上、 工作上共同进 的团结互助, “一个都不能少 ” 。 同时根 步, 真正实现了大学奋斗历程中的 据学生兴趣爱好分为科技 、 英语、 写作等小组, 提供良好的氛 围促进个性发展。 6. 定期班级会议制度。每三周一次例会, 团支委总结工 作, 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同学之间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 。 7. 寝室文化建设制度。 该班级非常注重营造寝室良好 班级所有活动都会先在寝室展开讨论 , 如党员寝室、 雅 氛围, 室设计大赛、 有奖征文、 诗歌朗诵赛、 创业计划大赛、 数模竞 赛等等。 8. 班级活动透明制度。 班级工作一律公平、 公正、 公开, 调动每位成员积极性, 增强班级凝聚力。 五、 结语 经过四年的发展培养, 在个人发展、 科技活动以及社会 ,
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 、 兴趣爱好和在校表现等 , 选择自 己的主修课程和发展方向 。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进入实验 室, 加强与老师的沟通、 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将理论运用到实 , , 践中去 才能更全面深刻的了解通信行业 具备一定的业务 能力。 三、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2006 级实验班的教师采用聘任制 , 主要考察教师的教学 水平、 科研能力和工作责任心 。 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 全 面提高人才培养综合质量的形势下 , 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 , 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 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 避免单一的教 学形式。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 尤其是实验班学生, 接收新 思想和新事物的能力更强 , 在实验班的教学上必须废除灌输 型的应试教育, 这种方式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 力, 应推行启发式教学模式 ; 根据各学科的特点, 采取课堂内 外相结合, 通过形象的案例等方式形成互动 , 倡导学生为主 体, 教师为主导的交互性学习模式 ,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 学生自己手中。其次, 避免一本教材的束缚。 由于知识更新 “滞后 ” 这就使教材内容同知识的发展形成 的现 速度的加快, 象将经常存在。因此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能满足培养学 生所必需的。应多引导学生学习, 多给学生推荐参考书, 让 学生开阔视野, 拓宽思路, 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允许学生有 自己的观点。例如: 学生的形势政策课, 每次课教师都抽出 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主动上台谈自己喜欢的话题 , 既活跃了课 堂气氛, 又可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结合现在的社会问题 , 提出自己的观点,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 以及解决问题的 能力,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 。 四、 教学管理建设 ( 一) 实行 “班导师 + 导师 ” 的双导师制度, 强化教学管 理, 共促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培养综合素质强、 基础知识扎 , 实和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优秀人才 能使更多学生向更 “班 高层次人才发展, 在 2006 级通信与信息大类实验班实行 导师 + 导师 ” 的双导师制度, 以确保实验班的教育质量和教 学效果。 1. 班导师实验班班导师定期给学生集中 , 采用多种形式 与学生交流、 沟通。 班导师和同学们交流近期的学习和生 活, 给广大学生分享做人做事的道理 , 讲解学习的方法, 介绍 通信行业发展现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最新的科技前沿, 激发同学们的科技热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年第 10 卷第 13 期
高等教育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探讨
□周晓霞 李学勤
【摘
要】 本文从高校教育教学中人才培养模式 、 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和改革 , 提出教育的中心应该是培 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
【关键词】 教育创新; 教育改革; 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 周晓霞, 李学勤,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等教育逐步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进入 因此在大众化培养的同时如何为国家培养一批 大众化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 具有社会竞争力的 是社会赋予学校的一种 。 90 , 职责 从上世纪 年代以来 国内外许多知名高等院校围 绕怎样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 并作了 大量积极的探索。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而言 , 在课程体 、 , 系结构的整合 综合素质的培养 特别是怎样加强基础理论 和实践教学, 使学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 以及切实可行、 有 效的整体培养方案和方法等方面是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的问 题。 一、 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的新形势下 , 探索如何因材施 教地培养综合素质强、 基础知识扎实和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 力的优秀人才的方案、 方法和培养过程的管理机制 。 结合培 养过程着重在课程体系 、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实 践教学、 学生人文素质、 科学素质和科技能力培养 、 学生管理 等诸方面进行探索, 尝试改革。 本文以笔者所带 2006 级的 班级为例进行探索和改革 。2006 级通信与信息类实验班共 2 个班级, 共 58 人。经学生本人申请、 学院审核及学校考试选 拔产生。 二、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培养创新人 才, 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创造条件 。 学校首先改变教育观 “以人为本” “培养具有创 念为先导, 提出了 的教育新理念, 和 , “知识、 新精神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 的培养目标 能力、 素 质” 综合发展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 。2006 级实验班不断的思 考和探索, 加强顶层设计, 提出了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 , 增 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导向性和整体性 。 因而实施“因材施 教, 自主学习, 综合发展” 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科交 , 、 叉 加强课内与课外 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不断推进学习的自 2006 级实验班按照一级 主化、 高效化培养机制改革。 首先, 学科平台设置专业基础课 , 制定了更为科学的培养方案 。 在 培养方案中注重在课程体系结构 、 知识结构等方面突出通信 与信息的学科特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 前两年重点是加强 各类基础学科的学习, 包括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等, 同时着重 加强学科基础实验教学 ; 后两年着重继续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 其次, 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