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合集下载

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蓝色字体表示新增内容,红色字体表示删减内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的目的是证明采用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变更药品生产工艺或制剂组分、修订原分析方法时,需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质量控制中采用的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方法和生物学测定方法,其中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原则与化学药品基本相同,所以可参照本指导原则进行,但在进行具体验证时还需要结合生物制品的特点考虑;相对于理化分析方法而言,生物学测定方法存在更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指导原则不涉及生物学测定方法验证的内容。

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限量或定量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中药中其他残留物、添加剂等)的测定。

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查中,其溶出量等的测定方法也应进行必要验证。

鉴别试验、杂质测定(限度或定量分析)、含量测定和特性参数(如:药物溶出度、释放度等)。

验证的指标有: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在分析方法验证中,须用标准物质进行试验。

由于分析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并随分析对象而变化,因此需要视具体情况拟订验证的指标。

表1 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指标可供参考。

方法验证内容如下。

三一、专属性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能力。

鉴别反应、杂质检査和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

如方法专属性不强,应采用多种不同原理的方法予以补充。

1.鉴别反应应能区分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的化合物。

不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应均呈阴性反应。

9101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9101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9101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一、引言
当今,分析方法的验证指导原则得到了普遍重视。

它是推动分析方法
深入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指南,可以有效地指导分析师和研究者在从事分析
工作的过程中,建立和验证分析方法,提高分析过程的质量。

本文通过对
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的定义,特点,作用,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以期为分析师和研究者在从事分析工作时,更好地发挥分析方法验证指导
原则的作用。

二、定义及特点
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是指通过对分析方法连续性,鲁棒性,可行性,可比性,可靠性,可探索性,可实施性等维度,建立和验证分析方法的一
整套指导性原则。

具体而言,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要求分析方法的:(1)连续性:
分析方法的参数应该是有序的,不能有跳跃的变化。

(2)鲁棒性:应尽
量避免因为模型过于脆弱而不能根据数据做出准确的预测。

(3)可行性:分析方法应当尽可能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并能够帮助用户节约时间和成本。

(4)可比性:分析方法需要拥有比较同类产品及其他分析方法结果更优
越的评价指标。

(5)可靠性:分析方法应能够提供可靠的结果,不受外
界影响。

9101 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9101 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分析方法验证(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目的是证明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变更药品生产工艺或者制剂组分、修订原分析方法时,需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中釆用的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方法和生物学测定方法,其中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原则与化学药品基本相同,所以可参照本指导原则进行,但在进行具体验证时还需要结合生物制品的特点考虑;相对于理化分析方法而言,生物学测定方法存在更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指导原则不涉及生物学测定方法验证的内容。

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杂质测定(限度或者定量分析)、含量测定(包括特性参数和含量/效价测定,其中特性参数如:药物溶出度、释放度等)。

验证的指标有: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在分析方法验证中,须用标准物质进行试验。

由于分析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并随分析对象而变化,因此需要视具体情况拟订验证的指标。

表1 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指标可供参考。

①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

②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

③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

方法验证内容如下。

一、专属性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份(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能力。

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

如方法专属性不强,应采用一种或者多种不同原理的方法予以补充。

1. 鉴别反应应能区分可能共存的物质或者结构相似的化合物。

不含被测成份的供试品,以及结构相似或者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应均呈阴性反应。

2. 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采用的色谱法和其他分离方法,应附代表性图谱,以说明方法的专属性,并应标明诸成分在图中的位置,色谱法中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在杂质对照品可获得的情况下,对于含量测定,试样中可加入杂质或者辅料,考察测定结果是否受干扰,并可与未加杂质或者辅料的试样比较测定结果。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是对药品质量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药品品质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而药品分析方法则是用于检测和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因此,对药品分析方法的验证是确保药品质量标准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

首先,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将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从“验证药品标准对于药品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调整为“评估药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线性和稳定性”。

这一调整体现了药品分析方法验证的目标是评估方法的整体性能,包括准确性、重复性、线性范围和方法稳定性等方面的指标。

其次,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对药品分析方法验证的流程进行了调整和细化。

其中,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主要步骤包括方法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结论,其中实验操作包括样品制备、实验条件和仪器参数的设置等。

这一调整使得药品分析方法验证的过程更加明确和规范化。

另外,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修订了关于药品分析方法验证的具体技术要求。

具体要求包括验证样品的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样品溶液的制备、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标定等方面。

这些具体要求的修订与更新,旨在确保药品分析方法验证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还强调了药品分析方法验证结果的解释和报告。

验证结果的解释需要基于统计学原理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确保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验证结果报告应包括验证目的、方法和实验条件、实验数据和数据分析、结论和建议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药品质量评价和管理。

总之,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对药品分析方法验证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这一调整旨在提高药品质量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国药典》不断改进和完善药品质量标准体系的追求,以适应药品质量管理的新要求和挑战。

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法验证指导原则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法验证指导原则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法验证(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的⽬的是证明采⽤建⽴的⽅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法需经验证;在药品⽣产⼯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法进⾏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法也需进⾏验证。

在建⽴药品质量标准、变更药品⽣产⼯艺或制剂组分、修订原分析⽅法时,需对分析⽅法进⾏①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

②如⼀种⽅法不够专属,可⽤其他分析⽅法予以补充。

③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

⼀⼆、准确度准确度系指采⽤该所建⽴⽅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值接近的程度,⼀般⽤回收率(%)表⽰。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线性范围内测定试验。

准确度也可由所测定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推算出来。

1.化学药含量测定⽅法的准确度原料药采⽤对照品可⽤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供试品进⾏测定,或⽤本法所得所测定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个⽅法测定的结果进⾏⽐较。

制剂可在处⽅量空⽩辅料中,加⼊已知量被测物对照品进⾏测定。

如不能得到制剂辅料的全部组分,可向待测制剂中加⼊已知量的被测物进⾏测定,或⽤所建⽴⽅法的测定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种个⽅法测定结果进⾏⽐较。

准确度也可由所测定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推算出来。

对⾊谱⽅法⽽⾔,绝对(或定量)校正因⼦是指单位⾯积的⾊谱峰代表的待测物质的量。

待测定物质与所选定的参照物质的绝对校正因⼦之⽐,即为相对校正因⼦。

相对校正因⼦计算法常应⽤于化学药有关物质的测定、中药材及其复⽅制剂中多指标成分的测定。

校正因⼦的表⽰⽅法很多,本指导原则中的校正因⼦是指⽓相⾊谱法和髙效液相⾊谱法中的相对重量校正因⼦。

相对校正因⼦可采⽤替代物(对照品)和被替代物(待测物)标准曲线斜率⽐值进⾏⽐较获得;采⽤紫外吸收检测器时,可将替代物(对照品)和被替代物(待测物)在规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吸收系数⽐值进⾏⽐较,计算获得。

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15版药典

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15版药典
验 证 的 分 析 项 目 有 :鉴 别 试 验 、限 量 或 定 量 检 查 、原料 药 或 制 剂 中 有 效 成 分 含 量 测 定 ,以及制剂中其他成分( 如防腐 剂 等 ,中药中其他残留物、添加剂等) 的测定。药品溶出度、释 放 度 等 检 查 中 ,其溶出量等的测定方法也应进行必要验证。
回收率 % = ( C _ A ) /S X 100 % 式 中 A 为供试品所含被测成分量;
B 为加入对照品量; C 为实测值。 4 . 校正因子的准确度 对 色 谱 方 法 而 言 ,绝 对 (或 定 量 )校 正 因 子 是 指 单 位 面 积 的 色 谱 峰 代 表 的待 测 物 质 的 量。待测定物质与所选 定的参照 物 质 的绝 对校 正 因子 之 比 ,即 为 相 对 校 正 因 子 。相对校正因 子计算法常应用于化学药有关物质的测定、中药材及其复方 制剂中 多指标 成分 的 测 定 。校 正 因 子 的 表 示 方 法 很 多 ,本指 导原则中的校正因子是指气相色谱法和髙效液相色谱法中的 相对重量校正因子。 相 对 校 正 因 子 可 采 用 替 代 物 (对 照 品 )和 被 替 代 物 (待测 物) 标 准 曲 线 斜 率 比 值 进 行 比 较 获 得 ;采 用 紫 外 吸 收 检 测 器 时 ,可 将 替 代 物 (对 照 品 )和 被 替 代 物 (待 测 物 )在 规 定 波 长 和 溶 剂 条 件 下 的 吸 收 系 数 比 值 进 行 比 较 ,计 算 获 得 。 5 . 数据要求 在 规 定 范 围 内 ,取 同 一 浓 度 (相 当 于 100%浓 度 水 平 )的 供 试 品 ,用 至 少 测 定 6 份 样 品 的 结 果 进 行 评 价 ;或 设 计 3 种 不 同 浓 度 ,每 种 浓 度 分 别 制 备 3 份 供 试 品 溶 液 进 行 测 定 ,用 9 份 样 品 的 测 定 结 果 进 行 评 价 。对 于 化 学 药 ,一 般 中 间 浓 度 加人量与所取供试品中待测定成分量之比控制在1 : 1 左右,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随着药物研究的发展,中国药典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以保证药品质量的安全和有效。

近日,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发布,并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具体来说,对于药品质量标准的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做出了以下调整。

首先,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明确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灵敏度、特异性、系统适用性等方面。

而2024年版则进一步细化了这些要求,对各个要素提出了更加具体和严格的规定,以更好地保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2024年版将分析方法验证分为全面验证和局部验证两个级别。

全面验证适用于所有分析方法,其目的是对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全面的评价。

而局部验证则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对一些特殊分析方法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2024年版还对分析方法验证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进行了规范,包括实验设计、样品处理、数据分析等方面。

同时,在验证过程中要求采用合适的参考品和对照品,以增加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另外,2024年版还对分析方法验证的报告内容和格式进行了统一规定。

验证报告应包括验证目的、验证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验证结果等内容,并且要求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撰写和填报。

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结果评价和审核,并确保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靠性。

总之,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中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旨在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调整将有助于加强药品质量监管,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这也为我国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更好的参考依据,推动我国药物行业的健康发展。

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的目的是证明采用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变更药品生产工艺或制剂组分、修订原分析方法时,需对分析方法进行①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

②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

③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

一二、准确度准确度系指采用该所建立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比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线性范围内测定试验。

准确度也可由所测定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推算出来。

1.化学药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原料药采用对照品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供试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所测定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制剂可在处方量空白辅料中,加入已知量被测物对照品进行测定。

如不能得到制剂辅料的全部组分,可向待测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或用所建立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种个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准确度也可由所测定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推算出来。

对色谱方法而言,绝对(或定量)校正因子是指单位面积的色谱峰代表的待测物质的量。

待测定物质与所选定的参照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即为相对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法常应用于化学药有关物质的测定、中药材及其复方制剂中多指标成分的测定。

校正因子的表示方法很多,本指导原则中的校正因子是指气相色谱法和髙效液相色谱法中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可采用替代物(对照品)和被替代物(待测物)标准曲线斜率比值进行比较获得;采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可将替代物(对照品)和被替代物(待测物)在规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吸收系数比值进行比较,计算获得。

54. 数据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相当于100%浓度水平)的供试品,用至少测定6份样品的结果进行评价;或设计*此表源自AOAC《Guidelines for Single Laboratory Validation of Chemical Methods for Dietary Supplements and Botanicals》二三、精密度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定条件下,同一份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对9101号章节进行了调整,主要涉及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该调整旨在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以下是对该调整的详细内容的介绍。

第一部分:引言和目的该部分对该章节的目的和重要性进行了介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言: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了说明,强调该过程对药品质量控制的作用。

2.目的:明确了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确认该方法可适用于特定药品的质量标准控制。

第二部分:验证原则该部分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说明。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可行性研究:强调在进行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之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估该方法是否可以适用于特定药品的质量标准控制。

2.验证参数:明确了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应包括的验证参数,如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检测限、定量限等。

3.验证方案: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具体方案进行了要求。

包括验证规程的编制、实验条件的确定、验证样品的选择等。

4.验证结果的评估: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结果的评估进行了说明。

强调验证结果应能够满足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5.验证文件的管理: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所涉及的文件、记录和资料的管理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第三部分:验证程序该部分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具体程序进行了详细说明。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验证计划的编制:明确了编制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计划的内容和要求。

2.验证方案的制定: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方案的制定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实验设计、验证参数的选择、实验方法的确定等。

3.验证实验的进行: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实验的具体步骤和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4.验证结果的评估和分析: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结果的评估和分析进行了说明。

5.验证报告的编制:明确了编制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中国药典2020年版 9101 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2020年版  9101  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9101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分析方法验证(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的目的是证明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变更药品生产工艺和制剂组分、修订原分析方法时,需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中采用的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方法和生物学测定方法,其中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原则与化学药品基本相同,所以可参照本指导原则进行,但在进行具体验证时还需要结合生物制品的特点考虑;相对于理化分析方法而言,生物学测定方法存在更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指导原则不涉及生物学测定方法验证的内容。

验证的分析项目:鉴别试验、杂质检查(限度或定量分析)、含量测定(包括特性参数和含量/效价测定,其中特性参数如:药物溶出度、释放度等)。

验证的指标有: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耐用性。

在分析方法中,须用标准物质进行试验。

由于分析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中,并随分析对象而变化,因此需要视具体情况拟订验证的指标。

表1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指标可供参考。

表1检验项目和验证指标项目内容鉴别杂质测定含量测定-特性参数-含量或效价测定定量限度专属性②++++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①-+①检测限(LOD)--③+-定量限(LOQ)-+--线性-+-+范围-+-+耐用性++++ 1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要验证中间精密度;2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3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

方法学验证内容如下:一、专属性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能力。

鉴别反应、杂质检査和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

如方法专属性不强,应采用一种或多种不同原理的方法予以补充。

1.鉴别反应应能区分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的化合物。

不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应均呈阴性反应。

2020版《中国药典》解读一:真菌毒素分析方法验证

2020版《中国药典》解读一:真菌毒素分析方法验证

2020版药典真菌毒素分析方法验证*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20版 第四部 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一 检测限、定量限信噪比法 1. 检测限:取黄曲霉毒素标准品,不断将其稀释(逐级稀释法),按照供试品进样体积进液相色谱检测,直至信噪比为3或略大于3,此时的标准品浓度(单位为μg/mL ),乘以5除以3得到的就是检测限,单位为μg/kg 。

2. 定量限:取黄曲霉毒素标准品,不断将其稀释(逐级稀释法),按照供试品进样体积进液相色谱检测,直至信噪比为10或略大于10,此时的标准品浓度(单位为μg/mL ),乘以5除以得到的就是定量限,单位为μg/kg 。

上述计算方法获得的数据须用含量相近的样品进行验证。

应附测试图谱,说明测试过程和结果。

二 准确度回收率验证: (以黄曲霉毒素为例)称取未检出黄曲霉毒素的样品6份,每份15g ,分别加入75μL 浓度为2.6ppm 的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品,按照2020版药典《通则2351 黄曲霉毒素测定法》进行操作。

回收率计算如下:1.黄曲霉毒素B 1、G 1回收率计算公式:%1005)(-)()(111111⨯=含量样品含量加标样品回收率黄曲霉毒素G B G B G B2.黄曲霉毒素B 2、G 2回收率计算公式:%1005.1)(-)()(222222⨯=含量样品含量加标样品回收率黄曲霉毒素G B G B G B表1 样品中待测定成分含量和回收率限度三 精密度1. 重复性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的供试品,用至少6份的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或设计至少3种不同浓度,每种浓度分别制备至少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用至少9份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2. 中间精密度考查随机变动因素,如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员、不同仪器对精密度的影响,应进行中间精密度试验。

3. 重现性国家药品质量标准采用的分析方法,应进行重现性试验,如通过不同实验室协同检验获得重现性结果。

表2 样品中待测定成分的含量与精密度可接受范围关系。

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2

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2

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蓝色字体表示新增内容,红色字体表示删减内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的目的是证明采用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变更药品生产工艺或制剂组分、修订原分析方法时,需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质量控制中采用的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方法和生物学测定方法,其中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原则与化学药品基本相同,所以可参照本指导原则进行,但在进行具体验证时还需要结合生物制品的特点考虑;相对于理化分析方法而言,生物学测定方法存在更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指导原则不涉及生物学测定方法验证的内容。

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限量或定量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中药中其他残留物、添加剂等)的测定。

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查中,其溶出量等的测定方法也应进行必要验证。

鉴别试验、杂质测定(限度或定量分析)、含量测定和特性参数(如:药物溶出度、释放度等)。

验证的指标有: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在分析方法验证中,须用标准物质进行试验。

由于分析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并随分析对象而变化,因此需要视具体情况拟订验证的指标。

表1 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指标可供参考。

表1 检验项目和验证指标方法验证内容如下。

三一、专属性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能力。

鉴别反应、杂质检査和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

如方法专属性不强,应采用多种不同原理的方法予以补充。

1.鉴别反应应能区分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的化合物。

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回收率限度( %) 98 〜 101 95 〜 102 92 〜 105 90 〜 108 85 〜 110 80 〜 115 75 〜 120 70 〜 125
待测定成分含量 100%
10% 1%
0. 1 %
可 用 对 照 品 进 行 加 样 回 收 率 测 定 ,即 向 已 知 被 测 成 分 含 量 的 供 试 品 中 再 精 密 加 人 一 定 量 的 被 测 成 分 对 照 品 ,依 法测 定 。用 实 测 值 与 供 试 品 中 含 有 量 之 差 ,除 以 加 入 对 照 品 量 计 算 回 收 率 。在 加 样 回 收 试 验 中 须 注 意 对 照 品 的 加 人 量 与 供 试 品 中 被 测 成 分 含 有 量 之 和 必 须 在 标 准 曲 线 线 性 范 围 之 内 ;加 人 对 照 品 的 量 要 适 当 ,过 小 则 引 起 较 大 的 相 对 误 差 ,过 大 则 干 扰 成 分 相 对 减 少 ,真 实 性 差 。 回 收率 % = ( C _ A ) /S X 100 % 式 中 A 为供试品所含被测成分量;
中 国 药 典 2 0 1 5 年版
9 1 0 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
验证指导原则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 合 于 相 应 检 测 要 求 。在 建 立 药 品 质 量 标 准 时 ,分析方法 需 经 验 证 ;在 药 品 生 产 工 艺 变 更 、制 剂 的 组 分 变 更 、原分析方法 进 行 修 订 时 ,则 质 量 标 准 分 析 方 法 也 需 进 行 验 证 。方法验证 理 由 、过 程 和 结 果 均 应 记 载 在 药 品 质 量 标 准 起 草 说 明 或 修 订 说 明 中 。生 物 制 品 质 量 控 制 中 采 用 的 方 法 包 括 理 化 分 析 方 法 和 生 物 学 测 定 方 法 ,其 中 理 化 分 析 方 法 的 验 证 原 则 与 化 学 药 品 基 本 相 同 ,所 以 可 参 照 本 指 导 原 则 进 行 ,但 在 进行具 体验 证 时 还 需 要 结 合 生 物 制 品 的 特 点 考 虑 ;相 对 于 理 化分析方法 而 言 ,生 物 学 测 定 方 法 存 在 更 多 的 影 响 因 素 ,因 此 本指导原 则不涉及生物学测定方法验证的内容。 验 证 的 分 析 项 目 有 :鉴 别 试 验 、限 量 或 定 量 检 查 、原料 药 或 制 剂 中 有 效 成 分 含 量 测 定 , 以 及制剂中其 他 成 分 ( 如防腐 剂 等 ,中药中其 他 残留物、添 加剂等 ) 的测定 。药品溶出度、释 放 度 等 检 查 中 ,其溶出量等的测定方法 也 应 进行 必要验证 。 验 证 指 标 有 :准 确 度 、精 密 度 ( 包 括 重 复 性 、 中 间 精密 度和重现性) 、专 属 性 、检 测 限 、定 量 限 、线 性 、 范 围 和 耐 用 性 。在 分 析 方 法 验 证 中 ,须 采 用 标 准 物 质 进 行 试 验 。 由于 分 析 方 法 具 有 各 自 的 特 点 ,并 随 分 析 对 象 而 变 化 ,因 此需 要 视 具 体 方 法 拟 订 验 证 的 指 标 。表 1 中 列 出的分析 项 目和 相 应 的验证指标可供参考。 表 1

2020与2015版药典通则修订对比 9101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0与2015版药典通则修订对比 9101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注释:红色带中间横线的文字表示在2020版药典删除了的2015版内容;蓝色字表示2020版药典新增加的。

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的目的是证明采用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变更药品生产工艺或制剂组分、修订原分析方法时,需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方法验证的理由、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中采用的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方法和生物学测定方法,其中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原则与化学药品基本相同,所以可参照本指导原则进行,但在进行具体验证时还需要结合生物制品的特点考虑;相对于理化分析方法而言,生物学测定方法存在更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指导原则不涉及生物学测定方法验证的内容。

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限量或定量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中药中其他残留物、添加剂等)的测定。

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查中,其溶出量等的测定方法也应进行必要验证。

鉴别试验、杂质测定(限度或定量分析)、含量测定(包括特性参数和含量/效价测定,其中特性参数如:药物溶出度、释放度等)。

验证的指标有: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在分析方法验证中,须采用标准物质进行试验。

由于分析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并随分析对象而变化,因此需要视具体方法情况拟订验证的指标。

表1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指标可供参考。

②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

③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

方法验证内容如下。

三一、专属性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能力。

药典9101原则

药典9101原则

药典9101原则药典9101原则是指药典编制的基本原则,也是药物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药典9101原则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介绍。

一、药典的概念和作用药典是指规范药物质量和使用的权威性文献,它是药物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础。

药典的主要作用包括:1.规范药物质量标准:药典中规定了药物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和标准,为药物的生产、检验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保障药物安全和有效性:药典为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确保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促进药物创新和研发:药典不仅规范已有药物的质量标准,也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参考,推动药物创新和改进。

4.提供药物信息和指导:药典中收录了大量药物的信息,包括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用途、剂型等,为医生、药师和患者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二、药典9101原则的含义药典9101原则是指药典编制的基本原则,其中的“9101”代表了四个关键要素:1.9:权威性(Authority):药典编制应由有权威的机构或组织负责,确保药典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2.1:公正性(Impartiality):药典编制应公正、客观,不受商业利益和政治因素的干扰。

3.0:一致性(Consistency):药典编制应与国际药典标准保持一致,遵循国际通用的药物命名、分类和标准。

4.1:科学性(Scientificity):药典编制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药物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三、药典9101原则的重要性药典9101原则的制定和遵循对于药物管理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具有以下重要性:1.提升药物质量和安全性:药典9101原则确保了药典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规范了药物的质量标准,提升了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2.保障公众健康:药典9101原则的公正性和科学性确保了药物的质量控制不受商业利益和政治因素的干扰,保障了公众的健康和利益。

3.促进药物创新和发展:药典9101原则的一致性要求药典与国际药典标准保持一致,促进了药物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了药物创新和发展。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对实验工作进行充分的设计,使得 可以同时考察多个适当的验证项目,提供分析方法科学 的、综合的能力情况,比如:专属性、线性、范围、准 确度和精密度。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准确度: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回 收率(%)表示。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建立。
•精密度: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 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 示。
1、建立药品质量标准; 2、药品生产工艺变更; 3、制剂的组分变更; 4、对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 方法验证理由、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标准
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
分析方法验证的项目
鉴别试验, 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仪器或非仪器检测方法), 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的测定。 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查中溶出量等测试方法。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
•中间精密度: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 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 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如方法不够专属,应采用多个方法予 以补充 ,以获得对待测物质所需的分离能力。
范围: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 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范围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线性、准 确度、精密度结果和要求确定。
耐用性: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 程度,为把方法用于常规检验提供依据。开始研究分析方法时就应 考虑其耐用性。如果测试条件要求苛刻,则应在方法中写明。

9101-药品质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9101-药品质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0 . 0 1%
0 . 1%
二 ㊁ 精密度
品 , 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㊂ 精密度一 般 用偏差 ㊁ 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㊂ 在相同条件下 , 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 密 精密度系指 在 规 定 的 测 试 是 条 件 下 , 同 一 个 均 匀 供 试
/ 1 0 m) g g( p p μ / ) 1 0 k b g g( p p μ / 1μ g g
收率 ( %) 计 算 值 , 以 及 回 收 率 ( %) 的 相 对 标 准 偏 差
如 , 建立药典分析方 法 时 , 通 过 协 同 检 验 获 得 重 现 性 结 果 ㊂ 协同检验的 目 的 ㊁ 过 程 和 重 现 性 结 果 均 应 记 载 在 起 草 说 明 中 ㊂ 应注意重现性试验用样品质量的一致性及贮存运输中 的 环境对该一致性的影响 , 以免影响重现性结果 ㊂ 4 . 数据要求
的供试品 , 用至少测定 6 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 或设计 3 个 不 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㊂ 对于化学药 , 一般中间浓度加入量 与 中 ㊁ 低浓度对照品加入量与所取供试品中待测定成分量之 比 控制在 1 . 2ʒ1,1ʒ1,0 . 8ʒ1 左 右 , 应 报 告 已 知 加 入 量 的 , 或测定结 果 平 均 值 与 真 实 值 之 差 及 其 相 对 标 回收率 ( %) 准偏差或置信度 ( 又称置信水平 , 是指以测量值为中 心 , 在 一定范围内 , 真实值出现在该范围内的几率 , 通常情况下 置 ; 可信 限 ; 对 于 中 药 , 一 般 中 间 浓 度 信度的设定值是 9 5% ) 建议高 ㊁ 中 ㊁ 低浓度对照品加入量与所取供试品中待测定 成 分量之比控制在 1 . 5ʒ1,1ʒ1,0 . 5ʒ1 左 右 , 应 报 告 供 试 品取样量 ㊁ 供试品中含有量 ㊁ 对照品加入量 ㊁ 测定结果 和 回 ( R S D% ) 或置信度对于 校 正 因 子 , 应 报 告 测 定 方 法 ㊁ 测 定 结果和 R S D% ㊂ 样品 中 待 测 定 成 分 含 量 和 回 收 率 限 度 关 系 可参考表 2㊂ 在复杂基质 痕 量 组 分 ( <0 . 0 1% ) 和 超 痕 量 组 分 ( 约0 . 0 0 0 1% ) 及 其 多 成 分 的 分 析 中 , 回 收 率 限 度 可 适 当放宽 ㊂ 表 2 样品中待测定成分含量和回收率限度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存档
将报告进行存档,以便日后查阅和参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02
格式规范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报告, 确保内容完整、条理清晰。
结论
根据验证结果和方法学评价,得出 结论并提出建议。
04
报告审核与批准
审核
由专业人员对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内容完整、准确、规范。
批准
经过审核后,由相关部门或负责人批准报告,使其成为正式的分析 方法验证报告。
检测限和定量限
评估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以确定方法的灵敏 度和准确性。
精密度和准确度
通过实验数据评估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确保 方法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验证过程
1 2
实验设计
根据验证目的和方法选择,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数据收集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详细的数据。
3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各项参数指标。
验证结果评价
评价标准
依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或行业标准,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结论
根据验证结果,得出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结论,并给出建议或改进措施。
03 验证流程与操作
验证备
确定验证方案
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要求,制定验 证方案,明确验证目的、范围、 方法、操作步骤等。
准备仪器与试剂
根据验证方案,准备所需的仪器 设备、试剂、标准品等,确保其 准确性和可靠性。
规范性
验证过程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的要求
可重复性
验证结果应具有可重复性,以确保分析方法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的目的是证明采用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变更药品生产工艺或制剂组分、修订原分析方法时,需对分析方法进行
①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

②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

③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

一二、准确度
准确度系指采用该所建立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比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线性范围内测定试验。

准确度也可由所测定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推算出来。

1.化学药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原料药采用对照品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供试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所测定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制剂可在处方量空白辅料中,加入已知量被测物对照品进行测定。

如不能得到制剂辅料的全部组分,可向待测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或用所建立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种个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准确度也可由所测定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推算出来。

对色谱方法而言,绝对(或定量)校正因子是指单位面积的色谱峰代表的待测物质的量。

待测定物质与所选定的参照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即为相对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法常应用于化学药有关物质的测定、中药材及其复方制剂中多指标成分的测定。

校正因子的表示方法很多,本指导原则中的校正因子是指气相色谱法和髙效液相色谱法中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可采用替代物(对照品)和被替代物(待测物)标准曲线斜率比值进行比较获得;采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可将替代物(对照品)和被替代物(待测物)在规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吸收系数比值进行比较,计算获得。

54. 数据要求
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相当于100%浓度水平)的供试品,用至少测定6份样品的结果进行评价;或设计
*此表源自AOAC《Guidelines for Single Laboratory Validation of Chemical Methods for Dietary Supplements and Botanicals》
二三、精密度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定条件下,同一份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现性试验所用样品质量的一致性及贮存运输中的环境对该一致性的影响,以免影响重现性试验结果。

4. 数据要求
均应报告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或置信区间。

样品中待测定成分含量和精密度RSD可接受范围参考表3(计算公式,重复性:RSD r= C-0.15;重现性:RSD R = 2C-0.15,
其中C为待测定成分含量),可接受范围可在给出数值0.5~2倍区间。

在基质复杂、组分含量低于0.01%及多成分等分析中,精密度限度可适当放宽。

表3 样品中待测定成分的含量和与精密度RSD可接受范围*
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被测物质最低浓度或量。

一般以信噪比为3:1或2: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

3. 基于响应值标准偏差和标准曲线斜率法
按照LOD= 3.3δ/S公式计算。

式中LOD:检测限;δ:响应值的偏差;S:标准曲线的斜率。

δ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测得:①(1)测定空白值的标准偏差;②(2)标准曲线的剩余标准偏差或是截距的标准偏差来代替
4. 数据要求
上述计算方法获得的检测限数据须用含量相近的样品进行验证。

应附测定图谱,说明试验过程和检测限结果。

五、定量限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ion,LOQ)系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

对微量或痕量药物分析、定量测定药物杂质和降解产物时,应确定方法的定量限。

常用的方法如下。

1. 直观法
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试验出能被可靠地定量测定的最低浓度或量。

2. 信噪比法
用于能显示基线噪声的分析方法,即把将已知低浓度试样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出能被可靠地定量的被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量。

一般以信噪比为10: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定量限。

3. 基于响应值标准偏差和标准曲线斜率法
按照LOQ = 10δ/S公式计算。

式中LOQ:定量限;δ:响应值的偏差;S:标准曲线的斜率。

δ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测得:①(1)测定空白值的标准偏差;②(2)采用标准曲线的剩余标准偏差或是截距的标准偏差来代替。

4. 数据要求
上述计算方法获得的定量限数据须用含量相近的样品进行验证。

应附测试图谱,说明测试过程和定量限结果,包括准确度和精密度验证数据。

六、线性
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定响应值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比例关系的程度。

应在规定设计的范围内测定线性关系。

可用同一对照品贮备液经精密稀释,或分别精密称取对照品,制备一系列对照品溶液的方法进行测定,至少制备5份不同浓度的供试样品。

以测得的响应信号作为被测物浓度的函数作图,观察是否呈线性,再用最小二乘法进
行线性回归。

必要时,响应信号可经数学转换,再进行线性回归计算。

或者可采用描述浓度-响应关系的非线性模型。

数据要求:应列出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图(或其他它数学模型)。

七、范围
范围系指分析方法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要求时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