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
第13课 中国统一大业导学案

第13课中国统一大业学习目标1、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内容和影响。
2、把握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及意义。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4、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5、重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预习导学不看不讲1:“一国两制”构想(1)问题提出:由来于台湾问题(2)提出时间、人物: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3)提出目的:实现祖国统一(4)“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5)意义:①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②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④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1987年,中葡两国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回归根本原因:综合国力的提高、一国两制的构想。
3、统一大业必将实现(1)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在实质上的不同: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香港、澳门问题是: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2)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合作探究不议不讲【探究问题一】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发生过怎样的变化?1、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被迫割占台湾予日本,台湾与大陆分离。
2、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中国。
3、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到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
【探究问题二】中国成功收回香港、澳门主权的原因1、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这是收回香港、澳门的根本原因。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关键。
3、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奠定了群众基础。
第12课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导学案

第12课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2、一国两制的概念3、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4、香港和澳门的回归5、解决台湾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6、实现祖国统一的意义二、互动提高(预备铃响,小组长检查)1、“一国两制”的构想———邓小平(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人民政府制定了的祖国方针。
此后不久,把上述方针概括为。
(2、)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其基本内容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意义:一国两制的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现实,体现了高度的,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2、香港、澳门的回归(1、)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
年月日中英两国政府政权交接仪式如期举行。
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2)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的。
年月日,澳门回归祖国,同时成立。
(3)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构想的成功实践,极大地推进了祖国统一的进程,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问题)(1、)1995年初,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这八顶主张,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思想这是我国对台的基本方针。
(2、)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局面正在形成。
三、合作与探究1、联系所学知识,说说香港、澳门为什么会被英国、葡萄牙占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了什么。
四、能力拓展1、读下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1)图一、图二分别是我国哪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示意图?(2)图片反映我国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科学构想是?简述这一构想的内涵。
四、巩固提高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概括为“一国两制”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2、“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A、1997年7月1日1999年7月20日B、1997年12月20日1999年7月1日C、1997年12月1日1999年7月20日D、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3、下列适合实践“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地区有()①新疆②西藏③香港④台湾⑤澳门A、①③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和使命,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
一、导入1. 通过播放祖国统一的宣传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认为维护祖国统一为什么重要?请同砚们畅所欲言。
二、进修重点1. 祖国统一的意义: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欲望。
2. 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和使命:每其中国人都有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和使命,要积极参与维护祖国统一的工作。
三、进修内容1. 祖国统一的历史:通过简要介绍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割裂,让学生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2. 祖国统一的现状:介绍当前我国面临的维护祖国统一的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维护祖国统一。
3. 维护祖国统一的方式: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的多种方式,如爱国主义教育、法律认识教育等。
四、教室互动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平时生活中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并向全班汇报自己的想法。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维护祖国统一的场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教室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深刻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性,每其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使命去维护祖国统一。
希望同砚们能够牢记这一使命,积极参与到维护祖国统一的工作中去。
六、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维护祖国统一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收集一些维护祖国统一的案例,整理成一份小册子,分享给同砚们。
3. 背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爱国情感。
希望同砚们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牢记祖国统一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愿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维护祖国统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海峡两岸的现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论从史出、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港澳回归的庄严气氛,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国家统一意识,并让学生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以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重点及难点】重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难点:认识“一国两制”理论和祖国完全统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基础知识部分,了解掌握“一国两制”等相关的内容。
合作探究“一国两制”理论和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意义。
【自学归纳,落实基础】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背景:内战后,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的。
2、过程(1)酝酿: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宣布采用统一祖国的方针。
(2)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伟大构想。
3、含义(1)前提:(2)内容①大陆实行。
②,实行。
4、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回归(1)条件○1“”构想的提出。
○2后,社会主义的发展。
(2)过程○1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双方同意以协商解决香港问题。
○2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中英联合声明,规定了香港回归的日期。
○3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
(3)意义○1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2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原因(1)海峡两岸实现真正。
(2)中国共产党“,”方针的推动。
(3)迫于形势被迫作出回应。
2、表现(1)年元旦,大陆停止炮击,倡议两岸直接“”。
(2)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及交流。
导学案:祖国统一大业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学习目标:1、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主要史实的,理解港澳回归的意义。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树立祖国完全统一必将实现的信念。
自主探究乐园:(“自主学习,你最行!”)1、请大声朗读教材P75前三段大字完成下面问题:(在课本中标出你的答案)(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目的、时间、提出者(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及其含义(3)“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意义:2、巩固练习(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在()A. 20世纪60年代B. 20世纪70年代C. 20世纪80年代D. 20世纪90年代(2)“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前提是()A.“一个中国” B.“一中一台”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3)“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
一国两制决策好!统一的号角响起来”歌词中的“一国两制决策”的提出者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1、请同学们阅读75页—79页,完成下列问题:(1)年双方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于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年双方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于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年月 _____日,中国国家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4)年月日,中国政府宣告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特别行政区。
(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2、练一练(你是最棒的,加油!)(1)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指()A. 西藏自治区的成立B. 香港回归祖国C. 海峡两岸关系缓和D. 澳门回归祖国(2)1997年7月1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的人是()A. 邓小平B. 杨尚昆C. 江泽民D. 胡锦涛(3)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成功回归祖国的是()①西藏②香港③澳门④台湾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请同学们阅读79页—81页所有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快乐合作共同探究)(1)1979年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发展怎样?(2)祖国大陆和台湾实现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当前严重阻碍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不利因素有哪些?(4)谈谈你对两岸关系的认识随堂小测(我们的目标是全对,你要细心啊!相信自己!)一、选择题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最主要目的是()A.早日实现祖国统一B. 建设社会主义C. 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D. 解决国际争端2、下列事件标志着彻底结束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是()A. 新中国成立B. 香港回归祖国C. 西藏和平解放D. 澳门回归祖国3、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领域不断扩大开始于()A. 20世纪50年代B. 20世纪60年代C. 20世纪7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4、下列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目前处于分裂状态B. 台独势力和外国干涉是实现祖国统一的主要障碍C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D.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手段是采取和平方式二、材料题材料一:1984年,邓小平曾跟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的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
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1、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2009高考上海单科)“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2009高考上海单科)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A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B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C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D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3、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A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 .海峡两岸实现“三通”C .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D .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4、“目前,英国驻香港总领事柏圣文(Stephen Bradley)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到,让他感受最深的是香港的不变——回归十年,繁荣不改。
”香港回归十年,繁荣不改主要得益于A .香港政治经济基础好B .有利的外部环境C .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D 、香港人的勤劳5、下面两幅图片都反映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它们的共同点是香港举行升旗仪式纪念回归5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①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 ③都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具有独立实体的性质④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造成诗人离愁别绪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行 B.台独势力C.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 D.冷战格局7、右图为1992年“汪辜会谈”的历史照片。
【范文】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一国两制”【学习难点】海峡两岸的关系【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一国两制”的形成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过程:《》的发表,宣布采用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79、1)提出了“”的伟大构想(20世纪80年代初)2.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香港、台湾实行3.意义:“、”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探究活动二:“一国两制”的实践二、香港、澳门的回归.香港的回归(1)中英会谈,邓小平提出可以用“”方案解决香港问题(1982)(2)中英签署了关于的联合声明(1984)(3)年月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雪洗百年国耻2.澳门回归:年月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探究活动三:海峡两岸关系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背景:(1)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解放台湾方针(2)台湾当局:迫于形式采取了一些措施(1987年开始)2.表现:(1)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2)“海基会”、“海协会”相继成立,并达成“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的一次(3)中共书记会见国民党主席,重申“九二共识”(XX)(4)两岸直接、、终于实现(XX)3.发展的阻力:【合作探究,能力提高】教材P103页学思之窗【知识网络】【巩固练习】()1.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一诗中写到“……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A.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问题B.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c.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对立D.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势力的破坏()2.中国政府第一次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A.《告台湾同胞书》中B.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c.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D.《中美联合公报》中()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在A.1997年12月20日B.1998年7月1日c.1999年12月20日D.XX年7月1日()4.我国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c.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D.“一国两制”构想被各方接受()5.在“一国两制”构想中,台湾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A.设立特别行政区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6.XX年,率团访问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是A.马英九B.宋楚瑜c.连战D.江丙坤【课堂反馈意见】附:课堂相关资料:.香港问题的由来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

《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2)、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3)、了解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歌曲、学生自学、读书指导、讨论,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港澳回归的事实,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一国两制”的前提下才能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
重点难点:重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难点:“一国两制”的含义【自主学习】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解决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一国两制”的提出(1)提出者:___________。
(2)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3)最早是为解决__________________问题而提出来的。
(4)含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境内,大陆实行__________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______________制度。
二、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1)_______年,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2)_______年____月___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____正式成立。
2.澳门回归(1)______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2)_______年___月___日,澳门正式回归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____正式成立。
【师生探究】: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什么重大意义?【自主学习】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整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的四件史实。
课堂练习配练。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掌握维护祖国统一的意义和方式;3.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导学内容:1. 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从古代到现代,中国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经数百年的分裂与统一,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祖国的大一统。
但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台湾、西藏、新疆等地的问题成为了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议题。
2. 维护祖国统一的意义: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和历史责任。
只有维护祖国统一,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团结。
3. 维护祖国统一的方式:通过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同时,也要采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台湾、西藏、新疆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
三、导学活动:1.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维护祖国统一的意义和方式;3.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交流归纳共识;4.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份维护祖国统一的行动计划,包括提出具体措施和目标;5. 学生进行展示,评选最佳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导学评价:1. 学生对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2. 学生能够理解维护祖国统一的意义和方式;3. 学生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维护祖国统一的行动计划;4. 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和责任感。
五、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祖国统一主题的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爱国情怀;2. 鼓励学生参与祖国统一相关的志愿活动,实践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3. 鼓励学生撰写文章、绘制漫画等形式,表达对祖国统一的热爱和支持。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不仅增强了对祖国统一的认识和理解,更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和责任感。
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

学习过程: 二、梳理小结 时间、提出者: 一、自学质疑: 一国两制 出发点: 1、阅读第一部分——“一国两制”构想,划出“一国两 内涵: 成 制”构想的时间、提出者、出发点、内涵、评价。 功 2、阅读第二部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划出香港、 评价: 祖 实 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意义。 国 践 3、阅读第三部分——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划出祖国统一 统 大业必将实现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 香港澳门 香港: ( )年( )月( )日, 一 三、达标检测 回归祖国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大 1、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日, 业 的回归耿耿于怀,她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 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创造” 。这一“天才的创造”是指( ) 意义: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2、 “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成 功实现这一伟大构想的( ) 统一大业 A.台湾、深圳 B.香港、澳门 必将实现 有利条件: C.深圳、澳门 D.香港、台湾 3、 1999 年 12 月 20 日, 我国政府对下列哪一地区恢复行 不利因素: 使主权( ) A.香港 B.钓鱼岛 C.台湾 D.澳门 4、展望 21 世纪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和平统一的基 础和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D.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主备人:
教学随笔
审核人:
个备人:
使用时间:
页码:第
课型
_ 页
学生姓名:
教学随笔
学习内容: 13 祖国统一大业 学习目标:1、 识记“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内容和影响。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史实和意义。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史实。 学习重点: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史实和意义。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课前延伸】新中国三大民主制度及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主要的成就分别是什么?【导入新课】从全国山河一片红说起【学习目标】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
【学习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及意义。
【学法指导】本课以祖国统一为主线,因此要从祖国统一的历史渊源、祖国统一的方针策略、祖国统一的实践成果、祖国统一的前景四个方面分析。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背景:(1)年,退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的状态。
(2)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宣布采用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3)年9月,叶剑英发表的谈话,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2、提出:(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的伟大构想。
内容:在内,大陆实行制度,港、澳、台湾实行制度。
(2)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知识点二、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回归的条件:(1)“”的构想。
(2)以后,有了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程:(1)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
(2)年12月,中英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3)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3、澳门问题的解决: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知识点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议两岸直接实行、、。
2、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的状态终于被打破。
3、1990年,台湾成立。
同年,祖国大陆成立。
4、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一、导入祖国统一是每一其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今天我们将进修有关维护祖国统一的知识,了解为什么要维护祖国统一,以及我们每个人可以如何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性;2. 掌握维护祖国统一的基本知识;3. 能够谈论自己为维护祖国统一所做的尽力。
三、进修内容1. 为什么要维护祖国统一?2. 如何维护祖国统一?3. 我们可以为维护祖国统一做些什么?四、进修过程1. 为什么要维护祖国统一?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我们要维护祖国统一,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保障人民的幸福安康。
2. 如何维护祖国统一?(1)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备;(2)坚决反对割裂国家的言行;(3)加强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和睦相处;(4)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认识和民族自豪感。
3. 我们可以为维护祖国统一做些什么?(1)进修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认识;(2)积极参与爱国活动,传播正能量;(3)关注国家大事,支持国家政策;(4)珍爱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尊严。
五、教室讨论1. 你认为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性是什么?2. 你认为自己可以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什么贡献?3. 你认为如何加强民族团结有助于维护祖国统一?六、作业1. 写一篇关于维护祖国统一的读后感;2. 思考自己可以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什么实际行动,并在下节课分享。
七、小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一其中国人的责任,我们要牢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备,加强民族团结,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尽力奋斗。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为维护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

祖国统一大业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
”本课教材讲述的是“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及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本课内容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大政治问题,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它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课标所提出的三维培养目标。
因此,本课内容在整个专题乃至整个历史模块教学中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学生已初步了解古代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葡萄牙侵占澳门,荷兰、日本等国侵略台湾,英国割占香港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台湾问题的大致情况。
因此有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设计,自主探究,充分体现新课程要求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特色,学生走进历史,神入历史,与历史人物对话。
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做到:(1)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其特定的含义,理解其为什么能成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理论构架。
(2)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认识我国对台的方针。
(3)分析我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分析目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有哪些因素。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归纳学习“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形成和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利用图片、文字等情境资料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材料等活动,获得历史知识,得到能力锻炼,培养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团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一国两制”是我国党和政府根据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内外形式的重大变化而提出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2)认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能收回港澳的决定因素,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信念。
(3)通过港澳回归的实践,认识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是全体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增强早日和平统一台湾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深刻内涵;“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台湾问题的现状。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其特定的含义。
2、知道港、澳、台问题的由来,能够正确认识我国对台的方针。
3、会分析我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能够说出目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祖国。
学习难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一)、目的:为早日解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二)、基本内涵:在的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香港、台湾实行。
(三)、过程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宣布采用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简称三通)。
真正实现三通是在2008年。
2、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发表《关于回归祖国,实现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3、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的构想。
(四)、“一国两制”提出的伟大意义①大发展:是邓小平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②大贡献:为解决国际争端与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式;③大促进: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二、“一国两制”的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一)、香港的回归1、香港问题的由来:(1)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让给英国。
(3)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即到1997年。
2、过程(1)、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香港问题,邓小平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
导学案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意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教学重点】祖国统一大业的不断推进(“一国两制”,港澳回归)【教学难点】1.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2.“一国两制”是怎样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1949年,国民党逃到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进入对立状态。
在国民党统治期间台湾的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一国两制”就是考虑到台湾的历史情况,不仅保持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知预习:1. ”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1997年7月1日,中国对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3.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4. 问题问题和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5.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确立了采用解放台湾的思想。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人民政府逐步把__________________确定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_三,问题探究1.(讨论)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的由来分别是什么?2. “一国两制”内涵是什么?3. 材料: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上的千秋功业。
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江泽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成立庆典上的讲话》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4. 我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四.检测与反馈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针对哪一问题提出,又首先在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A、香港、澳门 B、香港、台湾 C、台湾、澳门 D、台湾、香港2.我们的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A、主权归属不同B、经济政策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D、外交方针不同3.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统一是全民族的共同愿望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D、“一国两制”构想为各方接受4.就性质而言,台湾问题不属于()A、恢复行使主权问题B、实践“一国两制”的问题C、爱国统一战线问题D、和平统一祖国问题5.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②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③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④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20世纪20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掌握维护祖国统一的方法和途径;
3. 增强爱国情怀,尽力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导学内容:
一、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国家的根本大业。
祖国统一不仅干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更关乎每一其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和尊严。
只有祖国统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民族的长治久安。
二、维护祖国统一的方法和途径
1.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备,不容任何割裂势力干涉和破坏;
2. 加强民族团结,增进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维护祖国统一;
3. 坚持一其中国原则,推动两岸干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4. 增强国防实力,确保国家安全,捍卫祖国统一的根本利益。
三、增强爱国情怀,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1. 珍爱祖国,热爱祖国,为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2. 积极进修国家政策法规,增强国家认识和责任感;
3. 参与祖国统一的实践活动,为实现祖国统一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导学案练习:
1. 你认为祖国统一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祖国统一如此重要?
2. 你认为维护祖国统一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你能举例说明吗?
3. 你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增强爱国情怀,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导学案延伸阅读:
1. 《习近平:中国人民有坚定决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 《祖国统一,我们在行动》
通过本次进修,置信同砚们对于维护祖国统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珍视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让我们共同尽力,为实现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导本节课将围绕着“维护祖国统一”这一重要主题展开学习。
祖国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牢记在心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深入了解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重要意义及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为维护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知识回顾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中国的领土不断发生变化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使命?请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找出你们的答案。
三、新知讲解1. 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历史上,中国曾经发生过分裂和割据的时期,领土遭受到外来侵略和瓜分,因此祖国统一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184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等一系列战争,最终在1949年取得了新中国的成立,但台湾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
2. 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问题,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使命。
只有实现祖国统一,才能保障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祖国统一还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3. 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为维护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维护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我们要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锤炼意志,坚信祖国统一的必然性;其次,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珍视祖国的法律和法规,遵纪守法,维护国家的法制权威;最后,我们要积极参与祖国统一进程中的各项建设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和统一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四、知识拓展请同学们查找资料,了解近年来中国为维护祖国统一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包括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解放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果等,并做一份简要的报告。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重要意义及我们每个人应该为维护祖国统一贡献力量的方式。
教师用 22课 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编订:审核:历史教研组【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②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
③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汪辜会谈”;江泽民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八项主张。
④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
【知识重点】通过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知识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上的运用。
【知识储备】(课前知识梳理)(要求看书完成并准确记忆)【自主学习】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酝酿:1979年元且,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98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
3、基本内容:“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它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4、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一项大胆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内容、影响。
2.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主要史实,理解港澳回归的意义。
3.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习重、难点
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
难点: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
一、预习案
1.20世纪80年代初,从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2.“一国两制”的含义:在统一的的前提下,大陆实行制度,香港和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长期不变。
3.香港回归: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年月
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4.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年月
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5.中国政府提出了用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首次把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概括为“”,所以对台方针概括为八个字:。
二、探究案
(一).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回忆初一和初二上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香港和澳门是怎样一步步被殖民者占领的?
2.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问题的由来?
3.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由来有什么不同?
(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构想
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最早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
2.“一国两制”提出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三).统一之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末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港澳回归有何意义?
2.港澳的丧失和回归给我们什么启示?
(四).统一之望-----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1.祖国大陆和台湾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阻碍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拓展延伸:祖国统一匹夫有责,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三、课堂小结:
四、训练案
1.“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A.香港回归祖国B.澳门回归祖国C.台湾问题的解决D.西藏和平解放
2.当我们重新吟诵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澳门》中的诗句:“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你记得澳门回归祖国是在哪一年吗?【】
A.1984年
B.1987年
C.1997年
D.1999年
3.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
4、“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提出这一构想的出发点是【】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D.反应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5.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A.1997年7月1日
B.1999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7年12月20日
6.1997年,香港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洗雪了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耻辱。
香港从此摆脱了【】
A.英国殖民统治
B.法国殖民统治
C.美国殖民统治
D.葡萄牙殖民统治
7.下列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
B.打破了海峡两岸人为隔绝的局面
C 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D.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8.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五.作业:绩优学案第44页到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