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乙炔
溶解乙炔安全使用
溶解乙炔安全使用乙炔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切割和热处理等工艺中。
然而,乙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正确使用和储存乙炔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溶解乙炔的安全使用方法。
一、储存乙炔1.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乙炔应储存在特殊设计和建造的钢瓶内,这些钢瓶通常有特殊的阀门和安全装置,以确保气体的安全。
储存容器应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并保持清洁干燥。
同时应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发现破损或老化,应及时更换。
2.选择适合的储存地点:乙炔应储存在远离火源、高温和易燃物的室外通风场所。
储存地点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远离电源设备,以防止静电火花引发事故。
3.储存标识:储存容器上应贴有标识牌,明确显示储存物质和危险性质,以及安全操作规程。
4.确保储存容器稳定:储存容器应垂直放置,必要时可以通过支架进行固定,以防止倾斜和摇晃。
二、使用乙炔1.检查设备:使用乙炔前,应仔细检查设备,确保阀门和管道连接牢固,不存在泄露情况,以及阀门操作灵活。
2.遵循操作规程:使用乙炔时,应根据操作规程严格操作,避免违规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3.防止泄漏:使用乙炔时,应确保阀门关闭严密,管道连接牢固,防止气体泄漏。
4.排除静电:使用乙炔时,应采取措施排除静电,如接地装置和静电没有积聚的操作环境等,以避免静电引发火花。
5.启动和关闭气体供应:在启动乙炔供应之前,应先打开乙炔瓶上的阀门,然后再打开调节装置阀门。
关闭乙炔供应时,则应按相反的顺序关闭。
6.避免暴露于阳光和高温:乙炔容易与阳光和高温反应,引发事故。
因此,在使用乙炔时,应尽量避免暴露于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7.隔离易燃物品:使用乙炔时,应与易燃物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止乙炔泄漏引燃其他物品。
8.监测氧气浓度:使用乙炔时应监测环境中的氧气浓度,确保氧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9.应急措施:在发生乙炔泄漏、气体火灾或其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报警,确保人员安全。
溶解乙炔不安全因素分析
溶解乙炔不安全因素分析
乙炔(C2H2)是一种高度易燃易爆气体,含氧量在2.5%~80%时有爆炸危险。
因此,在溶解乙炔时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乙炔的易燃性和易爆性
由于乙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氧气接触时极易燃烧,甚至在没有点火源的情况下也可能爆炸。
在溶解乙炔时,乙炔与水反应产生丙烯,丙烯同样易燃易爆。
如果乙炔溶解速度过快,可能会产生大量热量和气体,进而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
2.压力和温度的控制
当乙炔被溶解在水中时,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当温度升高到某个临界值时,乙炔会脱溶,并迅速释放出大量气体,同时产生强烈的热量。
因此,在溶解乙炔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3.防火和爆炸措施
在溶解乙炔时,必须具备完备的防火和爆炸措施。
例如,应采用防火隔离措施、静电接地措施等,以防止产生火花和静电放电。
此外,还应配备应急气体解毒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运行安全。
4.职业安全
溶解乙炔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需要特殊的职业安全措施。
例如,工作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手套、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以降低受伤和中毒的风险。
此外,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
严格遵守作业规程,以确保工作安全。
溶解乙炔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
在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配备应急处理设备,
以应对突发情况。
同时,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
全意识,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溶解乙炔安全使用
溶解乙炔安全使用概述溶解乙炔是一种工业上常见的气体,它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削、电焊、火烧玻璃等领域。
然而,由于乙炔是一种毒性和易爆性极高的气体,同时它的制备、储存、使用都需要高度的安全措施,因此,正确使用溶解乙炔非常重要。
溶解乙炔的危险性毒性乙炔是一种高毒的气体。
人体吸入乙炔后,可引起头痛、眩晕、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
易爆性乙炔是一种极易爆炸的气体,只要其浓度在范围内,就是非常危险的。
在空气中达到10%~76%的浓度时,只要有任何的高温、火源和电火花等刺激,就可能发生爆炸。
报警值乙炔的浓度高,同样也是危险的。
在空气中溶解的乙炔的浓度达到了3000PPM或是3%时就会触发报警,一定要引起重视。
安全使用方法使用前准备在使用乙炔前,一定要进行足够的安全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气瓶的状态:如果气瓶存放的时间太长,或者存放条件不当,则可能对瓶内乙炔的性质产生影响。
其次,还要检查乙炔管路的连接是否牢固,如果连接不好,就会造成泄露。
最后,还要检查阀门是否正常,如果阀门漏气,应及时更换。
操作过程在操作前,要对周围环境进行评估,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出现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
操作时,必须戴好防护用品,并注意防腐蚀,注意操作时不要破坏品质。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足够的通风,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
保养管理在使用结束后,要将乙炔桶保管好,注意使用过期气瓶时,不可使用。
乙炔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保养,避免损坏。
如果发现漏气,及时处理。
结语在使用溶解乙炔时,一定要高度的重视其安全性。
只有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做好安全检查,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周围的环境。
溶解乙炔充装操作规程
溶解乙炔充装操作规程
《溶解乙炔充装操作规程》
一、操作目的
溶解乙炔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气体,它在氧炔焊、激光切割等工艺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在溶解乙炔充装过程中能够做到安全、高效,确保产品质量。
二、操作流程
1. 检查设备及工具:检查溶解乙炔充装设备和相应工具,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 准备工作:清洁操作环境,摆放所需工具及防护用具,确认操作位置。
3. 检查气瓶:检查气瓶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泄露和损坏。
确保气瓶周围没有明火或明火源。
4. 连接气瓶:将气瓶与溶解乙炔充装设备连接,确保连接口处好密封。
5. 净化系统:打开净化系统,排除气瓶内部杂质。
6. 充装操作:启动充装设备,将乙炔气体加压充装至气瓶,充装完毕后关闭充装设备。
7. 检查充装气瓶:检查充装气瓶的标识、密封情况、气瓶阀门是否关闭并锁定。
8. 清理场地:清理操作场地,归还工具及防护用具,关闭设备。
三、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使用明火,严防静电产生。
2.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具,并穿着防静电
服。
3. 操作人员应熟悉气瓶操作规程,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4.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通过严格遵守《溶解乙炔充装操作规程》,可以确保溶解乙炔的充装操作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气体资源。
溶解乙炔的生产工艺流程
溶解乙炔的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乙炔溶解生产工艺流程详解乙炔,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焊接等领域。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溶解乙炔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项技术,它是一种将乙炔气体溶解在溶剂中以提高贮存和使用的安全性的过程。
然而,由于乙炔是一种易燃和易爆的气体,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一系列安全技术,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溶解乙炔生产的安全技术。
1. 设备安全:溶解乙炔的设备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首先,溶解乙炔设备应具备耐高压、耐腐蚀和可靠性强的特点。
其次,设备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如压力报警装置、温度报警装置等,以便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 操作规程: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需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并对生产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生产人员了解操作规程的内容并能够正确执行。
操作规程中应包含乙炔气体泄漏的处置方法、应急疏散的程序等内容,以应对突发事故。
3. 防火措施:乙炔是一种易燃气体,因此在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火措施,以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
首先,生产现场应设有防火墙,将乙炔生产区域与其他区域隔离开来,以防止火灾蔓延。
其次,应严格控制火源,禁止在乙炔生产区域内进行明火作业。
此外,还需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和消防器材的维护和更新。
4. 通风系统: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以减少乙炔气体积累导致的爆炸风险。
通风系统应具备足够的排风量,并配置有可靠的防爆设备。
此外,通风系统还应考虑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排放问题,确保生产现场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5. 废气处理: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其中包括乙炔及其分解产物。
这些废气具有毒性和可燃性,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
废气处理系统应设有有效的过滤和净化装置,以去除有害物质,并确保废气排放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
总之,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适当的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防火措施、通风系统和废气处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工作人员和生产设备的安全。
溶解乙炔气体分析操作规程
溶解乙炔气体分析操作规程1. 背景介绍乙炔气体作为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在生产、实验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乙炔气体的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性质,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和安全规程。
本文档旨在介绍溶解乙炔气体分析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对于乙炔气体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2. 溶解乙炔气体分析溶解乙炔气体的实验方法是通过将乙炔气体在水中溶解,然后测定乙炔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确定乙炔气体中乙炔含量的方法。
溶解乙炔气体是将压缩乙炔气体通过减压装置(例如节流阀等)进入水中,并使用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乙炔气体。
然后利用色谱法或者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分离出来的气体进行测定。
3. 操作规程3.1 设备准备准备好乙炔气体分析仪,包括气体取样器、气体道系统、色谱柱等,以及配套的玻璃设备、器皿、电子天平等试验设备。
3.2 样品制备取合适的加压釜或小试管,加入适量的纯净水,以及标准乙炔气体,通过节流阀等工具使气体以合适的速率溶于水中,当气体停止进入后,将零头乙炔气体清除。
然后将产生的溶液通过气液分离器等工具获取溶解在水中的乙炔气体。
3.3 分析准备使用提前检定的乙炔气体浓度标准溶液,使用色谱法或者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出各个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收度,并记录下其与浓度关系曲线。
获取样品后,分别在样品中生成一定浓度的乙炔气体,然后将乙炔气体在水中溶解,经过气液分离,取出溶解在水中的乙炔气体,使用上述所制备的浓度标准曲线,计算出乙炔气体的质量浓度。
3.4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化学实验安全规程,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3.5 废物处理所有废弃物品和任何有害化学物质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妥善处理。
4. 结论通过本文对于溶解乙炔气体分析的操作规程介绍,我们了解到,在进行乙炔气体的分析实验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同时注意安全工作与废物处理等方面。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
溶解乙炔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它能够高效地生产大量的乙炔气体。
溶解乙炔的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原料准备
溶解乙炔的原材料主要是乙炔液压瓶,该瓶内充满了高压的乙炔气体。
在工艺开始前,需要准备好足够的乙炔液压瓶。
2.液化
将乙炔液压瓶放入特制的液化器中,进行液化处理。
液化器会降低乙炔的温度和压力,使其从气体状态转变为液态状态。
在液化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压力,以确保乙炔有效液化。
3.分离
将液化后的乙炔与其他杂质进行分离和净化。
液化后的乙炔中可能会含有一些合成气和杂质,需要通过冷却和过滤等工艺进行分离。
这样可以获得纯净的乙炔液体。
4.存储与运输
将净化后的乙炔液体存储到专用的容器中。
这些容器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以防止乙炔泄漏和爆炸。
5.解压
将存储的乙炔液体进行适当的解压处理,使其转变成气体状态。
解压的过程需要注意控制压力和温度,以避免乙炔液体过快蒸
发或压力突然释放的安全问题。
6.利用
最后,将解压后的乙炔气体引导到需要使用的地方。
乙炔气体可以用于焊接、切割、加热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其高热值和高温特性使得乙炔在金属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总之,溶解乙炔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温度、压力和杂质含量。
合理的工艺流程和高质量的乙炔产品都是确保生产工艺顺利进行和乙炔使用安全可靠的关键。
溶解乙炔标准规范最新
溶解乙炔标准规范最新一、引言本规范旨在确保溶解乙炔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1. 溶解乙炔:指在一定条件下,乙炔气体溶解在溶剂中的混合物。
2. 溶剂:通常为丙酮或其他有机溶剂,用于溶解乙炔气体。
3. 纯度:乙炔气体在溶解乙炔混合物中所占的比例。
三、生产标准1. 乙炔的生产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规。
2. 溶解乙炔的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溶剂的纯度和乙炔的纯度。
3. 生产过程中应采用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错误。
四、储存标准1. 溶解乙炔应储存在专用的、符合安全标准的容器中。
2. 储存容器应定期检查,确保无泄漏。
3. 储存区域应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且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五、运输标准1. 溶解乙炔的运输应使用专用的运输工具,并符合国家运输安全规定。
2.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高温环境。
3. 运输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乙炔的性质和应急处理方法。
六、使用标准1. 使用溶解乙炔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 使用前应检查容器和连接设备,确保无泄漏。
3. 使用过程中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七、安全与环境保护1. 溶解乙炔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法规。
2. 应定期对生产设备和储存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环境评估。
3. 应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八、质量控制1. 溶解乙炔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定期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纯度和安全性。
九、结语本规范的制定旨在提高溶解乙炔的安全性和质量,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所有相关企业和个人应严格遵守本规范,共同维护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示例性质,具体的标准规范应根据国家或国际相关标准进行制定和更新。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及设备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及设备-11-24一、溶解乙炔旳生产措施工业上生产溶解乙炔旳措施重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用天然气(其重要成分为甲烷)裂解法。
运用甲烷为原料加热至1500~1600℃旳高温,然后迅速冷却裂解制得乙炔气;第二种是烃类裂解法。
以乙烷、液化石油气、煤油等高碳烃类为原料,经1000℃以上旳高温裂解制得乙炔气;第三种措施就是运用电石与水反应生产乙炔气。
从以上三种措施制取乙炔比较,前两种裂解法制取旳乙炔气纯度较低,裂解反应后除了产生少许乙炔气之外,尚有大量旳其他副产品(如:氢、一氧化碳及其他气体)等。
为了得到高纯度旳乙炔气还必须对裂解后旳气体进行分离提纯,因而工艺流程长、设备复杂,建厂投入资金大,较难推广。
运用电石制取乙炔气已经有悠久旳历史,并且具有工艺流程短,设备简朴,操作以便,产品纯度高,投资资金少等长处,被国内外广泛采用。
但用电石法制取乙炔气与裂解法相比生产成本要高某些。
二、溶解乙炔旳生产工艺流程溶解乙炔旳生产工艺流程有多种。
运用电石法制取溶解乙炔旳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电石水(图1)电石与水在发生器中持续反应生产粗乙炔气,通过冷却分离贮存在贮气柜中。
贮气柜内旳乙炔气经入净化器,在净化器中用化学措施除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气体,从而等到纯乙炔气。
纯乙炔气在除去水分后,进入乙炔压缩机,将乙炔气压缩至不不小于或等于2.5Mpa,压缩后旳高压乙炔气经高压油水分离器、高压干燥器清除乙炔气中旳油分和水分。
再通过阻火器进入乙炔气灌排,将乙炔气充入已加好丙酮旳合格乙炔瓶中,使乙炔气溶解在丙酮里,从而得到溶解乙炔。
充装完毕后,乙炔瓶静止一段时间,经检查合格后出厂,供顾客使用。
电石法生产旳溶解乙炔工艺流程,重要由乙炔气发生、粗乙炔气净化、乙炔气压缩、高压乙炔干燥、乙炔充灌和出厂检查等工序构成。
根据选用旳设备不一样,各溶解乙炔生产厂旳工艺流程也有较大旳差异。
目前我国溶解乙炔工艺流程重要分两大类;一类按乙炔发生器操作条件来分,另一类按乙炔气净化方式来分。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1. 引言溶解乙炔是一项常见的工业生产工艺,用于生产乙炔气体。
然而,由于乙炔气体的高度易燃和爆炸性质,溶解乙炔的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控制和管理,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包括溶解乙炔的定义、生产过程、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的安全措施。
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溶解乙炔生产的安全性。
2. 溶解乙炔的定义溶解乙炔是指将固体乙炔与特定的溶剂中溶解,产生乙炔气体的过程。
溶解乙炔通常用于工业领域,如金属切割、化学合成等。
3. 溶解乙炔生产过程溶解乙炔的生产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3.1 准备工作在生产溶解乙炔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溶剂和乙炔质量等。
3.2 加料将固体乙炔逐渐加入溶解装置中,同时加入适量的溶剂。
加料需要均匀、稳定,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3.3 搅拌和加热在加料的同时,需要进行搅拌和加热。
搅拌可以促进乙炔的溶解和反应的进行,而加热则有助于提高反应速率。
3.4 乙炔气体收集在反应进行过程中,产生的乙炔气体需要进行收集和处理。
这通常通过导入气体收集设备来实现。
4. 溶解乙炔生产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溶解乙炔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安全事项:4.1 防火防爆措施乙炔气体具有高度易燃和爆炸的性质,因此必须采取防火和防爆措施。
这包括使用防火设备、控制静电的生成和积累、保持工作环境的通风以及在必要时使用防爆设备。
4.2 安全设备监测和维护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备,如气体检测仪、防爆设备和消防设备。
同时,还需要培训工作人员正确使用这些设备。
4.3 废气处理溶解乙炔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包括乙炔气体和其他挥发性有机物。
这些废气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4.4 人员培训和意识提高在进行溶解乙炔生产前,必须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生产过程和安全措施,并提高安全意识。
溶解乙炔说明书
溶解乙炔说明书溶解乙炔的化学式为:C2H2,结构式为:CH≡CH溶解乙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而工业用乙炔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
溶解乙炔的重要用途是用于金属的焊接与切割。
一、主要性状与燃爆性1、主要性状:熔点(℃):-81.8(119kpa)沸点(℃):-83.8燃烧性:易燃易爆相对密度:0.62(水=1) 0.91(空气=1)引燃温度(℃):385 最小点火能(mJ):0.02爆炸上限%(V/V):2.1 爆炸下限%(V/V):80.02、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
3、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
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物质。
二、健康危害和急救措施1、健康危害:吸入。
具有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2、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对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注意。
3、急救措施: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三、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四、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五、公司详情公司名称:遵化市三源溶解气体有限公司地址:遵化市朱山庄道口邮编:064200电子邮件地址:syrjyq1996@ 联系电话:0315——6602555传真号码:0315——6601002 应急电话:0315——6603775。
2024年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三篇)
2024年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为加强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管理,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据国家溶解乙炔生产法规、标准,结合生产实际,特提出溶解乙炔生产企业防火防爆、生产操作、设备检修等方面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可供相关企业及人员参考。
1防火防爆安全技术1.1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必须每两年自主选择由评价资质的机构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现状进行安全评价,对提出的整改意见逐项落实整改完善。
1.2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应根据场所火灾和爆炸危险等级划定禁火区,设置明显标志,严禁烟火,严格管理。
1.3乙炔生产装置、设备及厂房的防雷设施,应在雷雨季节前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
1.4乙炔设备、管道及物料等导除静电接地装置应在设备检修后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操作人员必须穿防静电服和导静电鞋。
1.5乙炔厂(站)内设置的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应在设备检修前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
1.6乙炔厂(站)充装间设置的紧急喷淋装置,应每周启动检查一次。
1.7乙炔厂(站)的设备及管理系统除应有惰性气体(一般用氮气)置换设施外,还应有供灭火用的惰性气体设施,此两种设置可共用。
1.8在乙炔设备、管道上以及有爆炸危险厂房内动火时,经置换后用可燃气体测爆仪检测分析合格,即乙炔浓度小于0.2%(v/v)。
1.9乙炔生产的爆炸危险场所应选用不低于dⅡCT2级别的防爆电器,电器设备线路及仪控联锁装置应定期检查。
1.10乙炔生产系统设置的水封、阻火器、止逆阀等必须定期检查,保护完好。
设备管路后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必须定期校验完好。
1.11必须按《工业与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备消防器材(1211、干粉、消防栓),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和更换药剂,严禁在电石库、电石破碎间、中间电石库、乙炔加料间用水灭火。
1.12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在其排气管上必须加装熄火罩,严禁电瓶车及非岗位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
1.13严禁在生产区内用黑色金属工具敲打设备、管道。
溶解乙炔 温度
溶解乙炔温度溶解乙炔是一个常见的实验操作,可以将乙炔气体溶解在溶剂中形成乙炔溶液。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温度控制,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关于溶解乙炔的温度控制的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需要溶解乙炔。
乙炔是一种高效的燃料,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以及焊接等应用。
然而,纯乙炔有着很高的爆炸性和易燃性,极易发生事故。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常常将乙炔溶解在溶剂中,形成乙炔溶液,以减少其危险性。
然而,溶解乙炔也需要注意温度控制。
一般来说,溶解乙炔的温度应该保持在低于其爆炸温度的范围内。
乙炔的爆炸温度大约在305摄氏度至365摄氏度之间。
所以,我们应该尽量保持溶解乙炔的温度低于305摄氏度,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为了控制溶解乙炔的温度,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选择合适的溶剂是很重要的。
溶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可以在溶解乙炔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以保持温度的稳定。
常见的溶剂包括丙酮、甲醇和丁醇等。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水浴或加热器来控制溶解乙炔的温度。
将溶液放置于水浴中或加热器上,通过调节水浴或加热器的温度,可以精确控制溶解乙炔的温度。
此外,在加热时,应注意避免温度过高或突然升温,以防止乙炔溶液过热而发生爆炸。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在溶解乙炔的实验中,应该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佩戴安全眼镜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如果实验室内没有相应的设备和装置来控制温度,建议寻求专业实验设备供应商的帮助,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总而言之,溶解乙炔是一个常见的实验操作,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
为了安全起见,溶解乙炔的温度应该保持在低于其爆炸温度的范围内。
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溶剂、使用水浴或加热器来控制温度,并且需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确保溶解乙炔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溶解乙炔技术培训
发生设备安全操作
发生工序工艺条件确定 发生器的反应温度
温度高,水解反应速度快; 减小溶液粘度,利于反应进行;
温度高,乙炔损失少;
但是,反应温度也不能过高(如 85 ℃ 以上)。若温度过高: 一、是渣浆的含固量增加。 二、是温度高,容易发生溶液局部过热,严重时会产生乙炔分解爆炸,不 利安全生产。
使焊缝质量变坏
乙炔气中磷、硫杂质在焊接时可能转移到熔融处的金属中,而使焊缝质量变坏。
硫、磷杂质的危害
使分析仪器产生误差
若将乙炔气用于仪器分析,由于磷化氢的存在会使分析结果产生严重误 差。
会使催化剂中毒失效
将粗乙炔气用于有机合成工业,杂质会使催化剂中毒、失效。
乙炔净化的方法
固体净化法 固体净化法的固体净化剂,常以三氯化铁为氧化剂,氯化
三、是温度高,乙炔气体中水含量大,加重了后工序的生产负荷。
电石粒度
电石粒度越小, 电石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 水解速度也越快。
但是,电石粒度也不宜过小,否则水解反 应速度过快,使反应热不易移走,发生局 部过热而引起乙炔的热聚和分解,进而使 温度高而发生爆炸。粒度过大,则电石反 应缓慢,在发生器底部排渣时容易夹带未 水解的电石,使电石消耗定额上升。
包括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硫酸、液氯、丙酮、二甲基甲酰胺、无水氯化钙、 硅胶、氮气等。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流程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由四个生产工 序构成即:
粗乙炔气的发生;粗乙炔气的净化; 乙炔气体的压缩;乙炔气体的充灌。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发生器的操作压力要低 ; 由于工业电石含有各种杂质,乙炔气中的H2S和PH3的危害很大,
溶解乙炔气瓶使用操作规定(5篇)
溶解乙炔气瓶使用操作规定1.给乙炔管道的总干道上安装好合适的增压阀门;2.首先要检查好乙炔站内所有阀门是否关闭,压力表和用量表是否跳“零”(包括总阻火器和____个支头组头器。
3.连接好乙炔瓶至管道(准备工具备用齐全)4.首先打开两边连接车间内的总阀门,再将支杆两侧挖制阀门打开,然后依次打开各进液阀门,最后再将乙炔的开关阀门打开。
5.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厂区和车间乙炔管道的工作压力为0.02-0.15MPa,其最大流速为8m/s。
可以根据本厂自身的用量情况来增大或减小使用增压阀,其最大压力不可超过红色区域,(用量表为0,压力表在0.06MPa时的更换满瓶,以免用量过度,用坏气瓶)瓶内气体不能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一定的剩余压力。
注意事项:1.凡阀杆损坏、漆色不可、未带防护帽等地气瓶,不许使用。
2.供气点必须远离热源,并经常保持场地整洁,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____米3.供气前,应对回火器、防止器乙炔压力表等安全保护装置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工作。
4.送气时,要观察气瓶输送管道、阀门等渗漏现象。
5.供应点应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不准吸烟,不准戴沾有油污的手套。
6.下班后,要关闭供气阀和乙炔瓶阀,打扫环境,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现场。
溶解乙炔气瓶使用操作规定(2)溶解乙炔气瓶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储存设备,用于供应乙炔气体的工艺过程。
在使用乙炔气瓶之前,必须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定,以确保安全使用。
1. 检查气瓶:在使用乙炔气瓶之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气瓶是否有明显的损坏、腐蚀、刮痕或其他缺陷。
同时,还要检查阀门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漏气的情况。
2. 应用环境:在使用乙炔气瓶时,必须确保使用环境通风良好,并且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禁止在密闭的空间使用乙炔气瓶,以防止气体泄漏引发火灾或爆炸。
3. 气瓶存放位置:存放乙炔气瓶时应垂直放置,阀门朝上。
禁止将气瓶放在易燃物上,也不能放在工作区域的通道或出口处。
从气瓶到火点的距离应超过5米。
溶解乙炔安全生产
溶解乙炔安全生产溶解乙炔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技术和工业生产过程。
乙炔是一种极易燃、易爆的气体,因此在溶解乙炔过程中需要遵循严格的安全生产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溶解乙炔的安全生产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阶段在溶解乙炔前,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乙炔的危险性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操作人员必须理解乙炔的燃烧特性、爆炸极限、毒性和急性效应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在准备溶解乙炔的实验设备时,必须选择质量可靠的仪器和设备,并进行检查和维护。
确保设备没有损坏或泄漏,并确保气体散发出的温度和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此外,还应制定一份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每个步骤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规程应包括从乙炔供应到溶解乙炔的整个过程,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防止操作失误。
二、乙炔供应与储存乙炔是一种高压气体,其安全供应和储存是确保溶解乙炔过程安全的关键。
在供应乙炔前,必须确保储罐、管道和阀门等设备没有泄漏。
并对乙炔供应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储存乙炔时,必须确保储存区域通风良好,并远离明火、静电和其他可引起乙炔泄漏火灾和爆炸的物质。
乙炔储存区域应有明显的标志和警示标识,并设置防火设施。
三、操作步骤在操作溶解乙炔前,需要戴上防静电手套、防火服和安全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确保操作人员的皮肤和眼睛受到保护,以免受到乙炔的刺激或灼伤。
在开始实验前,应先检查溶解乙炔装置的正常运行。
确保设备没有泄漏、破损或其他安全隐患。
同时,还应确保操作区域没有易燃或易爆的物质。
在操作溶解乙炔时,应确保操作人员的操作动作轻柔、慢速,并远离火源或明火。
避免产生火花或摩擦,以防乙炔泄漏引起爆炸。
四、事故应急措施如果发生乙炔泄漏、火灾或其他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首先,关闭所有与乙炔供应相关的阀门,切断乙炔的供应源。
然后立即报警,并告知周围人员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在发生火灾时,可以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扑灭火焰,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对于较大的火灾,应立即呼叫消防部门进行扑救。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溶解乙炔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
本文将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介绍溶解乙炔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需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溶解乙炔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溶解装置、冷却装置、压缩装置等。
这些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和使用性能。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设备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其次,针对乙炔气体的特点,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其安全性。
乙炔气体具有易爆燃性和高压特点,因此需要对气体进行合理的储存和输送。
可以采用专用的钢瓶和管道进行乙炔气体的贮存和输送,同时要建立安全阀和压力表等安全装置,确保气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进行火源控制和防静电措施。
乙炔气体具有较低的点火能力,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严禁明火和静电产生,对于可能引发火灾的场所要采取防爆措施,如使用防爆电器设备、排除静电等。
在操作方面,安全技术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合理规划生产区域,设置合理的通风设施,保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其次,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掌握操作技能,并强化安全意识。
此外,在操作中应注意检测乙炔气体的浓度和压力,及时排除不良情况,避免发生危险事故。
此外,还要制定应急预案和事故应对措施。
即使在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措施的前提下,仍然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必须事先制定好应急预案和事故应对措施,以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减少事故损失。
在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生产企业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和环境的友好性。
总之,溶解乙炔生产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业生产工艺,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操作。
只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才能保证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稳定运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溶解乙炔标准化指南
溶解乙炔标准化指南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溶解乙炔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溶解乙炔啊,就像是厨房里的盐,平时好像不咋起眼,可真到用的时候,那可太重要啦!它可是在好多行业里都有着大用场呢!想象一下,要是没有溶解乙炔,那些金属加工的师傅们该咋办呀?就好比战士上战场没了武器,那可不行嘞!它能让金属乖乖听话,变成我们想要的形状,多神奇呀!咱在使用溶解乙炔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儿,就跟照顾宝贝似的。
要注意它的储存条件呀,可不能随随便便找个地儿就放了。
得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不然它发起脾气来可不得了!这就好像咱人住的地方,得舒服了才开心不是?还有啊,使用溶解乙炔的设备也得好好检查。
这就跟咱每天出门得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穿戴整齐没一个道理。
要是设备有啥毛病,那可就是大问题啦!可不能马虎哟!在操作的时候呢,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程来。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能想当然地乱来。
就好像开车得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不遵守规则就容易出事儿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再说说溶解乙炔的质量。
这就跟咱买东西挑好的一样,质量不好用起来可不顺手。
所以在购买的时候,可得瞪大了眼睛,找那些可靠的供应商。
可别为了省那几个小钱,买了质量不行的,到时候麻烦可就大啦!大家想想,要是溶解乙炔质量不行,用的时候一会儿出点问题,一会儿又不行了,那多耽误事儿呀!咱的工作不就没法顺利进行啦?而且呀,溶解乙炔可不是孤立存在的哟,它得和其他东西配合好才行。
这就像一场精彩的演出,每个角色都得演好自己的戏份,才能呈现出完美的效果。
咱对溶解乙炔得有足够的重视,要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它。
只有这样,它才能好好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助力呀!总之呢,溶解乙炔这玩意儿可真不简单,我们可得认真对待,好好利用它。
让它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好帮手,而不是带来麻烦的捣蛋鬼!大家说是不是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乙炔溶解乙炔GB6819-1996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0-28批准 1997-06-01实施前言本标准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1902—80(92年确认)《溶解乙炔》。
在试验方法上,对磷、硫杂质检测时,本标准规定了吹扫距离与气流大小。
取样前的释放量,本标准增加了气温高于28℃的地区,可释放乙炔充装量的15%。
本标准根据JIS K1902—80(92年确认),对GB6819-86做了一定的修改,其中在乙炔纯度的试验方法中,增加了发烟硫酸法;对磷、硫杂质的指标规定10%AgNO3试纸吹扫10s不变色,并在操作方法上明确了调节乙炔气流及吹扫距离,这样可以统一操作,提高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6819-86。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技术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吴淞化工总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三明化工总厂电石厂、广州化工厂、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联合化工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家敏、何祖楹、徐娟。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溶解乙炔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碳化钙与水作用或天然气裂解制得的粗乙炔气,经净化、压缩、干燥、溶解于丙酮中,贮存在充满多孔填料气瓶内的乙炔气。
本产品主要作为金属焊接、切割、加热的燃料气。
分子式:C2H2相对分子质量:26.04(按199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250—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7144—86 气瓶颜色标志GB13591—92 溶解乙炔充装规定劳动部劳锅字(1993)4号文《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3 要求3.1 溶解乙炔的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溶解乙炔的质量要求4 试验方法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使用符合现行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实验室用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
4.1 采样条件气瓶充气后,静置8h以上,各地区根据气温,在取样前放出乙炔气充装量的5%,在气温高于28℃以上地区,取样前可放出乙炔气充装量的15%1]。
4.2 采样方法用乳胶管联接气瓶嘴与吸收管,用溶解乙炔充分置换吸收管内的空气后取样。
4.3 乙炔纯度的测定溴素法或发烟硫酸法可任选其中一种方法。
4.3.1 溴素法4.3.1.1 方法提要乙炔与溴化钾的溴饱和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四溴乙烷,溴饱和溶液取代的体积,即为乙炔纯度。
4.3.1.2 试剂和材料a)溴化钾溶液:300g/L;b)溴化钾的溴饱和溶液:取溴化钾溶液置于具塞磨口玻璃瓶中,缓缓加入溴素,并充分振摇,使之成饱和状态,静置一天后待用。
4.3.1.3 仪器和设备乙炔气体吸收管:玻璃制,带刻度,容量50mL,刻度为100,分刻度为0.1。
结构尺寸如图1所示。
4.3.1.4 分析步骤将待测乙炔气瓶的气门与试样入口5连接,打开旋塞2及4后,慢慢打开气门,用气瓶的试样气置换吸收管3内的空气,先关闭旋塞2顺次关闭旋塞4断开气源后,迅速转动旋塞4,使吸收管内部压力与外界气压相平衡时,将溴化钾的溴饱和溶液充满吸收管的吸收液贮存处1,吸收液液面距管口处约15mm,慢慢转动旋塞2,使吸收液缓缓流入,吸收至1内的液体不再进入3内,吸收完毕。
读取3内瓶液面刻度。
此数值即作为乙炔纯度%(V/V)。
注:当吸收液的吸收能力差时,须重新配制。
4.3.1.5 分析结果的表示以体积百分数表示的乙炔纯度按乙炔气体吸收管3内液面刻度值为准,结果判定按GB/T1250中5.2修约值比较法规定执行。
4.3.1.6 允许差每瓶气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
4.3.2 发烟硫酸法4.3.2.1 方法提要采用发烟硫酸法,溶解乙炔的纯度可以从伦格·奥萨特仪器的气体量管直接读出。
4.3.2.2 试剂和材料a)发烟硫酸;b)经乙炔气饱和过的有色饱和食盐水。
1——吸收液储存处(溴化钾的溴饱和溶液);2——旋塞;3——气体吸收管(容量50mL):a——刻度100;a~b——分刻度0.1;b~d——分刻度1;d——刻度0;4——旋塞;5——试样入口图1 乙炔气体吸收管4.3.2.3 仪器和设备伦格·奥萨特吸收仪(简称奥氏吸收仪)仪器结构尺寸如图2所示。
4.3.2.4 分析步骤a)取样前按4.1要求释放乙炔气后,用球胆取样。
取样球胆用乙炔气置换数次后再取样待用。
b)水位瓶中注入200mL经乙炔气饱和过的有色饱和食盐水。
c)气体吸收管内注入发烟硫酸。
d)检查仪器的气密性。
1——气体量管(容量100mL);a——刻度100;a~b——分刻度0.1;b~c——分刻度0.2;c~d——分刻度1.0;d~e——分刻度0.1;e——刻度0;2——水位瓶(饱和食盐水);3——试样入口;4——三通;5——旋塞;6——气体吸收管(容量250mL)(三氧化硫硫酸溶液);7——促进气体吸收的玻璃细管(135只外径5.5mm,内径4.5mm的玻璃细管);8——胶管等;9——排气管图2 奥氏吸收仪三通阀4与大气相通,关闭旋塞5。
升高水位瓶2,将气体排出,饱和食盐水在气体量管1内上升至刻度100,转动三通阀4与大气隔绝,打开旋塞5。
慢慢放下水位瓶,使气体量管1内的液面慢慢下降同时吸收管中的液面慢慢升高,使液面淹没玻璃细管并做标记。
等候大约5min液面没有变化,表示气密性良好。
e)试验操作球胆与试样入口3连接,用水位瓶2内的饱和食盐水充满气体量管1后,打开三通阀4,使3与排与管9相通,慢慢打开球胆,不久即从9排出试样,逐出3与4之间的空气后,将4复原,降下水位瓶2,试样被导入气体量管1至稍微超过刻度零的位置,关闭球胆,然后,使2和1的液面对准的同时,转动4使试样慢慢地从9排出,使2的液面准确地与1的刻度值零重合,关闭4。
打开旋塞5,提升2使1中的试样完全流入充满吸收液的气体吸收管6中,试样气在气体吸收管6与气体量管1之间往返吸收数次后,降下2,使残余试样返回1中,对准1与2的液面,读1的刻度,该操作重复数次,直至读1的刻度为定值时,此数值即作为乙炔纯度%(V/V)。
注1 吸收能力下降的吸收液必须用新的代替。
2 吸收液在15℃~30℃使用。
4.3.2.5 分析结果的表示以体积百分数表示的乙炔纯度%(V/V),以吸收后气体量管液面的刻度值为准,结果判定按GB/T1250中5.2修约值比较法规定执行。
4.3.2.6 允许差每瓶气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
4.4 磷化氢、硫化氢的测定4.4.1 方法提要乙炔气中如含有磷化氢和硫化氢杂质,会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磷化银和硫化银化合物分别显黄色、棕黑色,以此显色定性检出磷化氢、硫化氢。
4.4.2 试剂和材料a)硝酸银溶液:100g/L;b)实验室用定性滤纸:30mm×40mm。
4.4.3 分析步骤将硝酸银溶液2~3滴于滤纸上,湿润面积Ø25mm左右,在滤纸湿润的情况下,迅速置于试样钢瓶的气流中,滤纸面垂直于气流,并距气门为60mm左右2],单手持滤纸一侧,气门流出的气量大小以试纸不被吹偏斜,但滤纸在气流吹动下略有抖动为准,用秒表计时,吹扫10s,以滤纸不变色为合格。
5 检验规则5.1 溶解乙炔由生产厂的技术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保证所有出厂的溶解乙炔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5.2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所收到的溶解乙炔进行检验。
5.3 如果检验结果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用两倍取样钢瓶数量的气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整批溶解乙炔为不合格。
5.4 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机构,仲裁时应完全按照本标准规定验收规则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5.5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按GB13591实施,每瓶溶解乙炔净重5~7kg(指40I型乙炔气瓶)。
5.6 溶解乙炔产品应以同时下排的气瓶为一批,并以气瓶为取样单位,100瓶以下(含100瓶)按5%的气瓶取样,大于100瓶至500瓶(含500瓶),每增加100瓶按2%的气瓶取样,500瓶以上每增加100瓶按1%的气瓶递增取样。
6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6.1 溶解乙炔的标志、标签、包装均按照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劳锅字(1993)4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6.2 凡出厂的溶解乙炔均应附有产品标签,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厂址、商标、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码、本产品标准号与合格印章。
6.3 溶解乙炔气瓶外表面的颜色、字色、字样及排列,应符合GB7144的规定。
6.4 溶解乙炔气瓶上的阀门,易熔塞等处用肥皂水检漏,各处均不得有漏气现象,否则不准出厂。
6.5 溶解乙炔气瓶的运输、贮存按国家劳动部劳锅字(1993)4号文的第七章中有关规定办理。
7 安全与其他7.1 安全事项乙炔属易燃易爆气体,使用溶解乙炔时应按劳动部劳锅字(1993)4号文件的第七章中第64条规定执行。
7.2剩余压力溶解乙炔气瓶在-5℃~35℃之间的剩余压力应符合表2。
表2 溶解乙炔气瓶的剩余压力如果检查结果不符合表2要求时,应按GB13591中5.2规定执行。
采用说明:1] JIS K1902-80(92年确认)规定“应在供试容器放出其乙炔充装量的5%之后取样”。
2] JIS K1902-80(92年确认)规定“将湿润状况下的10%AgNO3试纸搁置在样品气流中,检查在10s 以内是否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