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地黄汤临床治验举隅
犀角地黄汤临床应用体会
.
90 .
C n e o n of n or ati n n hi es J ur a1 I f m o o TC M
S . 1 V .1 No 9 ep 20 2 o1 9 .
微 血 管 、 围 神 经 的 并 发 症 , 出现 四 肢 麻 木 疼 痛 、 力 下 降 。 周 可 视 药 用 水 牛 角 、 赤 芍 、 生 地 黄 、麦 冬 、 牡 丹 皮 、 玄 参 清 热 养 阴 生 津 ; 黄 芪 、 木 瓜 、 大 黄 、瓜 萎 、 桂 枝 益 气 化 痰 活 血 、 通 络
A T 8 。继 续 服 药 调 理 后 痊 愈 。 S 6U
温经 止痛 ;炙甘 草调和诸药 。诸 药合 用共奏清热养 阴 、活血
凉 血的功效 。
按 :黄疸有阳黄 、阴黄 、急黄之不同, 虽性质不 同, 轻重有
别 ,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可 互 相 转 化 。 般 来 说 , 黄 预 后 良好 ; 但 一 阳 急 黄 邪 入 心 营 、 耗 血 动 血 , 后 多 不 良。 至 于 阴 黄 , 阳 气 渐 复 , 预 若
剂 , 次 2 0m , 每 0 L 2次 / 。2 d后 热 退 , 调 整 用 药 , 以西洋 参 d 后 加
用生脉散, 一补、一清 、一敛, 起到了固养正气的作用 ;加郁金 、 茵陈、栀子、白茅根等予以清热利湿 退黄 。诸药相合, 对辅助正 气 、清热凉血养 阴、益气利湿退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3 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
属于急黄, 治疗不及 时将危 及生命。其病机为饮酒后湿热蕴积 阳 明, 久而化热 , 热伤血络, 故见鼻衄 、齿衄 、皮肤瘀斑 ;舌 苔 脉象均属实热之象 。乃脏腑热 盛, 血热气逆, 迫血妄行, 治疗应
犀角地黄汤临床治验举隅
犀角地黄汤临床治验举隅
田永明;李玉会;范丽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8(033)001
【摘要】犀角地黄汤始见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发扬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为温病热入营血证凉血散血之剂,实一剂良方、名方.但近年来囿于部分成见,主要是寒温门户之思维定式,临床应用中将该方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急危重症,并累经犀角禁售之劫,其应用有所偏颇、局限,笔者认为该方临床应用可遍及多个学科,即使换犀角为水牛角,亦可获一定疗效,今试撰文结合病例以图正之.
【总页数】2页(P115-116)
【作者】田永明;李玉会;范丽
【作者单位】项城市中医院肿瘤科河南项城466200;项城市中医院医政科河南项城 466200;项城市中医院肿瘤科河南项城4662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犀角地黄汤治疗皮肤病临床举隅
2.犀角地黄汤儿科临床运用举隅
3.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乳糜血尿治验举隅
4.陆江涛运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皮肤病经验举隅
5.王邦才运用犀角地黄汤加味异病同治验案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仲瑛教授对犀角地黄汤的发展与应用刘菊妍
周仲瑛教授对犀角地黄汤的发展与应用南京中医药大学96级博士研究生刘菊妍顾勤周仲瑛教授业医五十余载,精于医道,勤于实践,善治心、肝、脾、肺、肾等多脏器多系统疾病,尤其在疑难急症和心肺疾病方面有深厚的研究和造诣。
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聆听指点,获益良多。
本文仅就周师在理、法、方、药及临床上对犀角地黄汤的应用与发展作一浅述,供同道参考。
1 阐发病机,不拘外感,提出“瘀热血证”论因血热与血瘀互相作用形成的瘀热型血证,在古典医书中并无系统论述,仅散在于讨论热病及血证的有关章节中。
张仲景首次述及“瘀热”一词及其证治,《伤寒论》128条所论抵当汤的证治,即为外邪循经入里,深入下焦,与瘀血相搏而致得“蓄血”证,法取破下逐瘀,使瘀去热散病解。
晋《小品方》创芍药地黄汤疗“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之,内瘀有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者,此主消化瘀血”,《备急千金要方》所载犀角地黄汤的组成,功效及主治均与之同,书中明确指出“犀角地黄汤……消瘀血方”。
嗣后被历代医家推崇为凉血散瘀的经典方剂。
细究犀角地黄汤的主治证偏重于“伤寒及温病”等外感病邪所致病证,而忽视内伤诸因素。
周师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纵然六淫化火,疫毒入侵,热毒炽盛,搏血为瘀可致“瘀热”互结,但内伤久病,气火偏盛,逆乱脏腑,湿热痰瘀,壅塞脉道,热郁血瘀,戕伤血络而致“瘀热”出血在临床则更为多见,且常是内伤诸疾病程迁延,病势多变,病情复杂的主要原因。
鉴于目前许多学者将“瘀热”这一病机纳入“瘀热相搏”证,周师指出“瘀热”所致的病证多端,临床可见高热、血证、疫斑、昏迷、疫黄、症积、厥脱等,如仅以瘀热相搏一证统之,恐有外延过大,内涵不清之嫌,治疗亦缺乏针对性,为此,周师主张在“瘀热血证”门下列若干分证,如瘀热血溢证、瘀热阻窍证、瘀热水结证、瘀热发黄证等,从而使“瘀热”的不同病机、病证特点具体而明确,更利于辨证施治,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犀角地黄汤主治病证的病因病机内容。
犀角地黄汤加味为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2例临床观察
对照组 给 予 卤米 松乳 膏 ( 澳 能)外 涂 治疗 ,2次 / 日;观察 组在 上 述 基 础 上 ,再 给 予 犀 角 地 黄 汤 治 疗 ,
周 、2周 及 4周 的 银 屑 病 皮 损 面 积 与 严 重 度 指 数
( P AS I )评分 ] ,以此 进行 临床 疗 效 评 估 。疗 效 指 数 一 ( 治 疗前 P AS I 积 分 一治疗 后 P AS I 积分 )/ 治疗 前
E 2 ] 李炫 谕 , 李晔. 凉血 消 银方 治疗 进 行期 寻 常型 银屑 病 4 9例 E J ] . 中 国实 验 方 剂 学 杂 志 , 2 0 1 4 , 2 4 ( 1 O ) : 2 2 5 — 2 2 8 .
法 分 为观察 组 和对 照组 各 4 2例 ,两 组 患 者 一 般 资 料 比较 均无 统计 学差异 ( P>0 . 0 5 ) ,具有 可 比性 比较 ,a P< O . 0 5 。
4 体 会 中 医学 认 为 ,银 屑 病 的 发 生 发 展 和 “ 血 ” 紧 密 相
显著 消退 ,疗效 指数 为 6 0 ~8 9 9 / 6 ;有效 :痒 感 等 自 觉症状 部 分消失 ,皮 疹部 分消 退 ,疗 效 指数 为 2 O ~
5 9 % ;无效 :痒 感 等 自觉症 状 ,皮 疹 等无 消 失 或 恶化 加重 ,疗效 指数 < 2 0 。
[ 4 ]F i n l a y AY,Kh a n G K. D e r ma t o l o g y L i f t Qu a l i t y I n d e x ( D L Q I ) 一 a s i mp l e p r a c t i c a l me a s u r e f o r r o u t i n e c l i n i c a l u s e E J ] .
加味犀角地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犀角地黄汤的功效与作用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疾病的困扰,那么面对疾病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遇到疾病应该怎么办?又要如何调理?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种中药方剂加味犀角地黄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下哦。
【处方】犀牛角2钱,生地黄5钱,丹皮2钱,白芍3钱,滑石4钱,酒黄芩5钱,炒栀子4钱,竹叶1钱,木通3钱。
【功能主治】鼻衄。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再以复元散闻之。
【各家论述】犀角地黄汤已是寒凉之品,又加栀子清上焦之热,酒芩清血中之热,滑石清六腑之热,木通、竹叶引诸热从小便出,热去血不妄行,而鼻衄自止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四【处方】犀角、牡丹皮、生地、大黄、赤芍。
【功能主治】阳证将解,衄血不尽,或阳热已深,吐血不尽,留在上焦,为痰血结胸,手不可近,但漱水不欲咽,喜忘如狂,大便黑,小便自利。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处方】犀角(磨,无以升麻代),生地黄1钱5分,芍药6分,桔梗6分,当归6分,陈皮6分,甘草3分,红花3分,牡丹皮(去骨)8分。
伤寒烦躁,漱水不下咽,属上焦有瘀血者。
【用法用量】方中犀角用量原缺。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处方】犀角、生地、白芍、丹皮、枳壳、黄芩、桔梗、陈皮、百草霜、香附、甘草。
【功能主治】血热伤络,乱其常度,逆行而吐,或鼻衄常出,形成倒经。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处方】生地、丹皮、白芍、连翘、丹参、防风、川连、柴胡、牛蒡。
疹毒热甚,口鼻出血,目赤胬障,呕吐蛔虫,烦躁口渴,口疮牙疳,狂乱谵语,大便秘结,便血粪黑者。
【用法用量】上药先煎去滓,再以水磨犀角汁入药煎1沸,温服。
【摘录】《治疹全书》卷中【处方】犀角、牛子、荆芥、甘草、防风、升麻、桔梗、麦冬、生地、黄连。
【功能主治】壮热,口疳。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九【处方】犀角、生地、赤芍、丹皮、蒲黄。
【功能主治】虚劳内热,痰中夹血。
【用法用量】加灯心30寸,荷叶1大张,煎汤代水。
【摘录】《理虚元鉴》卷下【处方】犀角(镑)、生地黄、芍药、牡丹皮、麦门冬、黑山栀仁(炒黑,韭菜根自然汁吃透)各等分。
老中医:一剂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犀牛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
方歌: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质绛,凉血散瘀病可痊。
方义:本证多由热毒炽盛于血分所致,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主。
心主血,又主神明,热入血分,一则热扰心神,故身热谵语;二则破血妄行,血不循经,血溢脉外,故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三则热毒耗伤血中津液,血变粘稠,运行受阻,成瘀故见舌绛。
方中苦咸寒之犀角,凉血清心解毒,为君药。
甘苦寒之生地,凉血滋阴生津,一助犀角清热凉血止血,一恢复已失之阴血。
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故为佐药。
犀角地黄汤用法用量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替)30g,生地24g,芍药12g,丹皮9g。
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水牛角镑片先煎,余药后下。
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加减:若见蓄血,喜忘如狂者,邪热与血瘀互结,加大黄、黄芩,以清热逐瘀,凉血散瘀;郁怒而加肝火者,加柴胡、黄芩、栀子以清泻肝火;热伤血络,破血忘行之出血,加白茅根、侧柏炭、小蓟以凉血止血。
犀角地黄汤的功用主治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证。
1. 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2. 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绛红,脉数。
3. 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运用:本方用于热入血分证。
临床应用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身热谵语,舌红绛,脉数为辨证要点。
犀角地黄汤的禁忌
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顾锡镇教授应用犀角地黄汤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经验
● ’ 。
广西 中医学 院学报
・ ・ 5
!临 床 报 道 ; ●
●
H . ・ . 1 ・ 4 ・ ◆ _ h _ ◆ _ ◆
÷
顾锡镇 教授应用犀角地黄汤治疗 急性脑 出血 的临床经验
张金 霞
( 浙江 中 医药大 学附属 第三 医院 , 江 杭 州 300 ) 浙 105
肢肌力 V级 , 张力正 常 , 肌 右侧 上下肢 肌力 Ⅲ级 , 张力正 肌 常, 右巴 氏征 ( ) + 。头颅 C : T 左侧基 底节区脑出血 , 出血量约 l 。舌脉 : 5m1 舌质 红 , 苔黄 , 脉弦细。诊 断 : 急性脑 出血 。人 院
是瘀 ”“ 有余则 为火 , 、气 血有余则 为瘀 ”“ 性炎上” 、火 的论 述 ,
关键词 : 顾锡 镇 ; 角地黄 汤; 出血 ; 犀 脑 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 : 2 56 R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8 7 8 (0 2 0 — 0 5 0 10 — 4 6 2 1 )2 0 0 — 2
顾锡镇教授现任江苏省 中医院神经 内科主任 ,从 师于周
瑛教授 的观点 , 也认 为无论外感 、 内伤 , 其病证 从“ 热” 瘀 论者
认为急性脑 出血 的基本病机 是血分瘀热 。邪热迫血妄 行 , 致 使血不循经 , 出脉外而发生 ; 溢 且血分热毒耗伤血 中津 液 , 血
因津少而浓稠 , 运行涩滞 , 聚而成瘀 。从病 因来说 , 由于急性 脑出血来势凶猛 , 在脑 , 病位 符合火邪 “ 火热之邪炎上 ” “ 、 易生
校勘本[] 2 。古代多用于外感 温病和血证 的治疗 , 近代 医家结
1 , 花l , 0g菊 0g 石决 明3 , Og川牛膝 1 , 5g炙甘草3g 。每 日l , 剂 水煎服 。3 剂后 患者头痛减轻 , 神清安宁 , 大便正常 ;周后头 l
顽固性湿疹治验
植物南五味子的干燥根(别名南五味子根)。
写木香、广木香、南木香、云木香均付木香,写川木香付川木香,写红木香、南五味子根均付红木香2.5 北沙参、南沙参与粉沙参: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南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杏叶沙参或华东杏叶沙参的根(别名空沙参)。
粉沙参为伞形科植物明党参的干燥根。
写北沙参、生北沙参均付北沙参,写南沙参、空沙参均付南沙参,写粉沙参付粉沙参。
2.6 紫花地丁与黄花地丁: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长咢堇菜或戟叶堇菜的干燥全草(别名地丁草)。
黄花地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蒲公英)。
写紫花地丁、地丁草均付紫花地丁,写黄花地丁、蒲公英均付蒲公英2.7 棉萆薢与粉萆薢:棉萆薢为薯蓣科植物棉萆薢或福州薯蓣的干燥根茎(别名川萆薢、萆薢)。
粉萆薢为薯蓣科植物粉萆薢(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
写棉萆薢、川萆薢、萆薢均付棉萆薢,写粉萆薢付粉萆薢3 小结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正确与否,是影响调剂质量的重要因素。
处方书写的规范及正确规范的调剂,是确保临床用药质量,提高药物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日常的配方过程中,一旦出现处方应付混淆使用,可能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反而会出现不良反应,后果非常严重。
我们应把住中药质量关,把住调剂质量关,合理应用中药,确保调配的药剂安全有效。
本文所述的几组饮片,希望广大调剂人员应引起高度警惕,防止此类差错的出现。
4 参考文献[1]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S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S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收稿日期 2010-03-24顽固性湿疹治验郑 慧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200052关键词 顽固性湿疹 犀角地黄汤 医案 姚某某,女,17岁。
2008年12月初诊。
患者出生3个月后颜面部出现密集细疹,色红,瘙痒。
某院诊断为“婴儿湿疹”,予外用药涂敷,未见改善。
犀角地黄汤临床应用体会
医学杂志,2000,(9)∶1~2.42 赵天豫,等.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J ].光明中医,2002,(5)∶12~13.43 王燕丽1从脾胃论治Ⅱ型糖尿病[J ]1河北中医,2000,22(9)∶685.44 陈兴泉1养阴益气治疗Ⅱ型糖尿病66例[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21(5)∶12~13.45 李仁柱1益气化瘀法治疗Ⅱ型糖尿病318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师杂志,2001,3(7)∶539~540.46 田进1从痰瘀论治糖尿病[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9,18(1)∶17~18.47 朱喜英,等1浅议糖尿病从痰瘀论治[J ]1甘肃中医,2000,(6)∶12.48 林晨1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性糖尿病35例[J ]1福建中医药,2000,31(4)∶12~14.49 陈兆修,等1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近20年概况[J ]1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1)∶76~77.50 刘铜华,等1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途径[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3)∶69~71.51 徐放明,等1中药治疗Ⅱ型糖尿病研究进展[J ]1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1)∶65~66.52 尚文斌1浅论糖尿病痰湿之辨治[J ]1江苏中医,1998,19(7)∶39.(收稿日期:2004-05-09)治验集萃中医辨证结合灌肠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830002) 姜 德 过敏性紫癜是侵犯皮肤、粘膜或其他器官的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
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尤以肾脏损害最难恢复,它与其他肾炎的不同处,关键仍在于风、热、瘀,根据不同的证候,临床可分为4型。
1 风热夹瘀型皮肤紫癜,斑色鲜红,多如锦纹,略觉瘙痒,肉眼血尿或显微镜血尿,常伴腹痛便血,关节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以祛风凉血、化瘀止血。
黄礼明运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
黄礼明运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作者:陈明贵等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7年第5期【摘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为临床特点。
黄礼明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程中强调血分热毒、热伤血络的病机,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治则,运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黄礼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犀角地黄汤;临床经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特征( 缺乏任何原因包括外源性或继发性因素) 性疾病[1]。
黄礼明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20 余年,在中医药治疗ITP 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笔者有幸跟随黄老师学习,受益匪浅,对其治疗思想有所领悟,现将黄老师运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ITP 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根据ITP 临床特征,可将其归属于祖国医学“紫癜病”“血证”、“发斑”、“葡萄疫”、“肌衄”等范畴。
黄礼明教授在临床诊治本病的过程中主要以临床症状为辩证基石,发现大多数患者以皮下有出血点、瘀斑、瘀点、皮肤潮红、口干、口苦等症状就诊,结合舌脉,发现舌质红偏暗,有瘀斑,脉细涩或数。
因此,黄礼明教授认为本病乃瘀血夹热毒致病,将血热始终贯穿本病的治疗过程中,故在治疗本病过程中强调血分热毒、热伤血络的病机,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治则。
《景岳全书》曰:“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
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
盖动者多由火,火盛则逼血妄行”。
黄礼明教授强调瘀血既是出血的病理产物,又是出血的病因,同时日久化热,瘀血常夹热毒而存在,因此,治疗本病过程中需兼顾瘀血及热毒,应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法。
2 运用犀角地黄汤的理论依据犀角地黄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原方由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组成,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热伤血络、蓄血留瘀、热扰心营而设[2]。
温病条辨——犀角地黄汤
温病条辨——犀角地黄汤温病条辨下焦篇:二十、时欲漱口不欲咽,大便黑而易者,有瘀血也,犀角地黄汤主之。
邪在血分,不欲饮水,热邪燥液口干,又欲求救于水,故但欲漱口,不欲咽也。
瘀血溢于肠间,血色久瘀则黑,血性柔润,故大便黑而易也。
犀角味咸,入下焦血分以清热,地黄去积聚而补阴,白芍去恶血、生新血,丹皮泻血中伏火,此蓄血自得下行,故用此轻剂以调之也。
犀角地黄汤方(甘咸微苦法)干地黄(一两)生白芍(三钱)丹皮(三钱)犀角(三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青龙试注:本方来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吐血门犀角地黄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大便黑、面黄,消瘀血方。
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上四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喜妄如狂者加大黄二两,黄芩三两。
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但根据方不须有所增加。
通过孙思邈描述大家可以看出本方用于伤寒化热,或者温病热邪入营血,导致各种吐血出血证。
具体表现大便黑,面黄,其作用可以消瘀血。
方后加减喜妄如狂加大黄黄芩清热攻下,属于加减法。
那么从伤寒论来看热邪入里影响神志如狂描述有桃核承气汤,严重可以抵挡汤,然后此两方属于攻瘀,非消瘀之方;《瘟疫论》云:初则昼夜发热,日晡益甚,既投承气,昼日热减,至夜独热者,瘀血未行也,宜桃仁承气汤。
服汤后热除为愈,或热时前后缩短,再服再短,蓄血尽而热亦尽。
大势已去,亡血过多,余焰尚存者,宜犀角地黄汤调之。
这里吴又可用于攻瘀之后,瘀血发热,未尽血亏不易再攻,改犀角地黄汤消瘀,他是尊孙思邈之意。
因此可以看出本方消瘀同时还能补血滋阴,其中生地作用出一药两用,消瘀补血。
叶天士医案:陈夜热。
邪迫血妄行。
议清营热。
犀角鲜生地丹皮白芍青龙试注:夜热入血分迫血旺行,有吐血迹象,因此给与犀角地黄汤,是学习吴又可经验。
尹环口燥裂而痛。
头面身半以上。
发出瘾疹赤纹。
乃阳明血热。
久蕴成毒。
刘渡舟时方集锦——犀角地黄汤案
刘渡舟时方集锦——犀角地黄汤案展开全文1:温病伤阴案某,男,12岁。
患温热病,日久失治,温热之邪下伤肝肾之阴。
证见:午后潮热如焚,睡则呓语呢喃,面色枯白,身体赢瘦,饮食不进,哭而无泪。
病已至此,其父母认为无望,束手待毙。
其亲戚有周君者.与先生为友,力请诊治。
切其脉来细数而任按,舌红形如石榴花。
视其两目之神不败,口虽干而齿不枯。
童子元阴未漓,病虽危而犹可活。
为疏:生地30克,玄参18克,麦冬18克,生甘草6克、丹皮6克,广犀角6克,竹叶6克。
嘱药煎两次,分四次服之,每四小时服一次。
服--剂后,竟酣然熟睡而呓语停止,午后潮热有所减轻。
又服两剂,则鼻有涕,眼有泪,此乃津液复生,阳热之邪渐退之兆。
于上方中再加玉竹14克,龟板24克,阿胶10克(烊化)。
又服三剂,大见好转,身热已退欲食米粥,大便由秘变易。
治疗仍主甘寒滋阴增液之法,而坚持不懈,计用生地至六斤,玄参、麦冬至四斤以上,治疗约有一月,其病方愈。
周身皮屑脱落盈掬,顶发已秃,家人扶之下床,两腿振振欲擗地,站立不稳。
温病伤阴之证,临床虽不鲜见,如此例之重者、则确属罕见。
【按语】温热邪气,失治误治.每易传至下焦,劫伤肝肾之阴。
患儿身体赢瘦,面色枯白,哭而无泪,反映了伤阴耗液之重·正气虽伤.但温热之邪反盛,午后潮热如焚,呓语,舌绛,脉数、·派热入营阴之象昭然若揭。
所幸患儿目尚有神,齿尚不枯,脉尚任按,病虽危而阴气未致竭尽,尚有一线可生之机。
审时度势,当务之急,必须以大剂甘寒咸润之品救其欲竭之元阴,佐以清营凉血之品,以制温热之肆虐。
方用加味增液汤,制大其剂,壮水增液。
生地补而不腻,壮水制火;玄参苦咸微寒,能启肾水上潮于天;麦冬能补心阴,润肺胃,通脉络。
化生甘霖雨露,则苗勃然兴之矣。
三药合用,甘寒增液,咸寒滋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另加竹叶、生甘草、丹皮、犀角清营凉血,败毒以解温热。
取少量频服之法,以使药力相续,津液渐生也。
2:精神病案廖××,女,19岁,大学生。
中医医案——急性血小板减少症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犀角地黄汤治愈肌衄病案:叶某,女,23岁,已婚。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3天前周身出现散在紫斑,逐渐增多,伴有头昏心慌,纳差乏力,便溏色黄,3天后出现鼻衄。
停经3个月。
血小板2万/mm3,西医诊断为急性血小板减少症。
诊查:舌红有紫泡,脉滑数。
辨证:肌衄,乃邪热伏于营分,迫血妄行。
治法:治以清热凉血,滋阴降火,仿犀角地黄汤意。
处方:水牛角30g 生地30g 玄参30g 白芍15g 龟板20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知母10g 侧柏炭10g 仙鹤草10g 阿胶10g 3剂因病情危重,须防血脱之变,并输血200ml。
二诊:精神好转,鼻衄停止,紫斑渐减。
前方加羊蹄15g,丹皮6g。
三诊:服上方药4剂,诸症渐平,面潮红,舌质嫩红,乃营血余热未尽,原方续进7剂。
四诊:诸症虽平,但偶有心慌,舌质偏红,脉细,一派阴伤未复之象。
“炉烟虽熄,防灰复燃”。
处方:水牛角30g 丹皮6g 阿胶10g 白芍10g 石斛10g 墨旱莲10g共住院20天,症情均愈,血小板升到6.7万/mm3,痊愈出院。
按语本例急性血小板减少症,皮肤粘膜广泛性严重出血,血小板计数仅2万/mm3,病情危笃,中药采用清热凉血、滋阴降火大法,仿犀角地黄汤化裁。
连服药3剂,霍然血止,继服则使血小板上升到6.7万/mm3,说明中药不仅止血力卓,且能提高血小板数量,再配用输血、补液等支持疗法,使能奏效更速。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184-185,谢昌仁医案。
谢昌仁,1919年生。
江苏省南京市人。
主任中医师。
出身于中医药世家。
1935年考入南京国医传习所学习中医,5年毕业后又随其父、南京名中医谢浩如深造,颇得心传,1942年悬壶于南京。
1956年调南京市中医院内科工作,定为副主任医师,任内科主任。
1962年晋升为内科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擅长内科杂症。
犀角地黄汤皮肤病治验三则
犀 角 地 黄汤 皮 肤 病 治 验 三 则
张志 荣
山西省临 汾市尧都 区中医院 ,山西 临汾 0 4 1 0 0 0
【 摘
要】 犀角地黄汤为临床常用经典方剂 , 其 在皮肤病 治疗 中亦收效 明显 。笔者 以验 案三则 为 引 ,浅述运 用犀角
地黄 汤治疗皮肤病 的心得。
中国民族 民间医药
2 0 1 7年 1 月第 2 6卷第 2期 C h i n e s e J o u n r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 2 0 1 6 , V o 1 . 2 6 , N o . 2
收稿 日期 :2 0 1 6—1 0—2 6
患 者 ,女 ,l 6岁 ,2 0 1 5年 5月 就 诊 。患 者 于 l O天 前 突 然 发 现 双 下 肢 有 大 小 不 等 紫 红 色 瘀 点 , 逐 渐 增 多 ,遂 来 就 诊 。诊 见 :双 下 肢 皮 肤 可 见 密 集 成 片 分 布 的 紫 红 色 瘀 点 、瘀 斑 ,压 之 不 退 色 , 皮 损稍 高 出皮 面 ,表 面 光 滑 ,无 腹 痛 及 关 节 红 肿 、 疼 痛等 症状 ,尿 常 规 检查 有 微 量 镜 下 血 尿 , 口渴 , 二便如 常 ,眠 差 ,舌 质 红绛 ,舌 苔 薄 黄 ,脉 数。 中医诊 断 :葡萄 疫 ,证 属 :血 热证 ,治 以 :清 热凉 血 、止 血 消 斑 。方 选 :犀 角 地 黄 汤 加 减 。 生 地 炭 3 0 g ,赤 芍 、丹 皮 各 1 5 g ,水 牛 角 1 0 g ,玄 参 1 5 g , 紫草 1 5 g ,茜 草 1 5 g ,白茅 根 3 0 g ,槐米 3 0 g ,仙 鹤 草1 5 g ,地榆 炭 1 5 g ,荆 芥 炭 1 0 g ,金 银 花 炭 1 5 g , 大蓟 1 5 g ,小 蓟 1 5 g ,藕 节 1 0 g 。每天 1剂 ,水 煎分 两次 服 用 ,服 药 7剂 后 ,二 诊 紫 红 色 瘀 斑 明 显 消 退 ,遗有 色 素 沉 着 斑 ,舌 质 红 ,舌 苔 黄 ,脉 数 , 去生 地 炭 、地 榆 炭 、荆 芥 炭 、金 银 花 炭 ,加 生 地 3 0 g 、 白术 1 5 g ,茯 苓 l O g 、当归 1 5 g ,继 服 7剂 , 三诊 未见 新 的 出 血 点 ,复 查 镜 下 血 尿 消 失 ,舌 脉 同前 ,去 大蓟 、小 蓟 、藕 节 ,继 续 服用 7剂 ,皮 损 消失痊 愈 。 体会 :紫癜是 因血热雍盛兼感毒邪 ,风热与血 热相博,雍盛聚毒,迫血妄行 ,以致血溢脉络 ,瘀 滞 凝聚而 发斑 。方 中犀 角 以水 牛 角代 替 ,水 牛 角清 营凉血,清热解毒。生地清热凉血,滋养 阴液 ,紫 癜重 时用生地 炭取 “ 血 见黑 则止 ”之 理 ,增强 止 血 功效。赤芍、丹皮泄血中伏热 ,凉血散瘀 ] ,紫草、
犀角地黄汤加减在各型皮肤病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摘 要: 雷头风 是指 头痛 时 自觉雷鸣之 声 , 病起病 迅若 雷霆之 速 , 本 头胀 痛 , 中如 雷鸣 、 晕 , 头 面起 疙瘩 肿块 , 头 眩 或 或肿痛 红赤 , 恶寒壮 或 热。本病 临床 所见 不多 , 发病后 症状 较重 且 易反 复发作 , 但 患者 多非 常痛苦 。本文 旨 提供 笔者使 用升麻 汤加味 治疗此病 的一 些经验 。 在 关 键词 : 升麻 汤 ; 雷头风 ; 治疗
以滋 阴 ; 方选 犀 角地 黄 汤加 减 。处 方 : 牛 角粉 ( 包先 煎 )板 蓝 水 另 、 根、 白鲜皮 、 山药 各 3g女 贞 子 、 0, 石决 明各 2 g生 地 黄 1g牡 丹 0, 5, 皮、 槐花 、 大青 叶 、 莲草 、 蜕各 1g 每 天 1 , 煎 , 3次服 。 旱 蝉 0。 剂 水 分 服药 6 后 , 剂 上半 身 皮 疹 红 色 趋 淡 , 痒 减 轻 , 下 肢有 少 数 新 瘙 双 发 。继 服 前方 6剂 , 损 消失 痊 愈 。 皮 按 : 案 及 因 血热 , 感 风 邪 , 本 复 内外 合 邪 , 毒凝 结 , 于 肌 热 郁 肤, 闭塞腠 理 而发病 。 治疗 以清 热凉 血解 毒 , 疏风 止 痒为 主 。方 以 水牛 角 、 生地 黄 、 丹皮 、 花 、 青 叶 、 蓝根 清热 解 毒 凉血 。现 牡 槐 大 板 代 医学认 为 , 风热疮 可 能与 病 毒感 染 有关 , 故用 大 青 叶 、 蓝 根抗 板 病毒 治疗 ; 斑及糠 秕样 鳞 屑 均为 阴液 损伤 的征象 , 病 学有 “ 红 温 留 得一 分 阴液 , 多一 分 生机 ” 训 , 用 二 至丸 固护 阴液 ; 便 之 故 荆芥 、 蝉 蜕 疏风止 痒 ; 白鲜皮 、 决 明清 热解 毒 , 湿止 痒 。 观 全方 , 石 燥 纵 配伍 合理 , 收佳效 。 故
犀角地黄汤临床应用举隅
犀 角地 黄 汤 临床 应 用举 隅
宋天诚
( 口县 高观 中心 卫 生 院 , 庆 城 口 4 50 ) 城 重 099 [ 中图分 类号 ] 2 97 [ R4 . 文献 标识码 ] [ B 文章 编 号 ]04— 84(08 0 10 2 1 20 )4—22—0 5 2 犀角地黄汤源于 《 急千金要方》 原方 由犀角 、 备 , 生
犀角地黄汤临床应用举隅实用寸医药杂志2008j0翟al0fpracticaltradm0nalciinesemedicine2oo8vo124no4犀角地黄汤临床应用举隅城口县高观中心卫生院重庆城口405909中图分类号r24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080425202犀角地黄汤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方由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组成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热伤血络蓄血留瘀热扰心营而设
服 9剂 , 黄疸退 净 , 至今未见复发。
红绛 、 苔黄黑 , 证属热入营血 。叶天士 云 : 入血就 恐耗 “ 血动血 , 直需凉 血散血 。 用犀 角地 黄 汤凉血 散血 加人 ” 参以固守元 气 , 气随 血脱 , 防 贝母 以化 痰涎 , 服后 烧退
血止 , 取得 明显疗效 。 2 过敏性紫癜 陈某 , ,2岁 ,05年 3月 1 女 1 20 2日初 诊。 四肢 内侧 反复出现皮下瘀 点 , 瘀斑 , 红紫相间 , 压之不褪色, 并伴有 皮肤瘙痒、 腹痛及黑便数次 , 在他处诊治 l 0余天 ( 诊断用 药不详) 无效。诊时精神痿靡 , 面色潮热 , 口干咽燥 , 舌质 红绛苔黄少津 , 脉象细数 。四肢 内侧可见皮下瘀点瘀斑 、 红紫相间、 压之不褪色 , 四肢大关节肿胀疼痛 , 走不便 , 行 曾呕吐咖啡样物及黑便 数次 , 小便 黄。在县人 民医院诊 断为过敏性紫癜 。证属热毒入 营灼伤脉络 , 治宜 清热解
犀角地黄汤临床运用举隅_赵明华
余症减轻,但大便3d未行,食欲不佳。
后改用陈夏六君汤加生白术、杏仁、白芍。
2剂便通症除。
4 泄 泻阳虚之体,饮食生冷,损伤中阳,致使脾胃失降失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大肠传导失司而成泄泻。
症见:泄泻,轻者溏泻,日数行,重则水泻,日10余次,腹痛,肠鸣,或伴有呕吐,或有寒热,舌淡,苔白滑,脉弦迟。
治用生姜泻心汤温中补虚,散寒涤饮止泻。
苏某,男,50岁。
患者素体阳虚,常因饮食不慎而泄泻。
今因天热食凉,多食冻西瓜,使泄泻复作,大便泻下如水,日行五六次,心下痞硬,腹痛肠鸣,口淡不渴,无寒热,无呕吐,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滑,脉迟而弦。
西医诊断:慢性肠炎急性发作;中医诊断:泄泻,证属太阴虚寒,寒湿内侵。
法当温中补虚,散寒涤饮止泻。
处方:生姜15g,半夏12g,干姜12g,人参12g,甘草10g,大枣4枚,黄芩3g,黄连3g。
2剂。
患者服药尽剂而平。
嘱其常服补脾益肠丸善后。
5 痢 疾痢久脾虚中寒,若饮食生冷,可致寒湿不化,滞留肠中,正虚寒盛,肠失温养,形成虚寒痢疾。
症见:下痢稀薄,带有白冻,腹痛。
里急后重,食少,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腻,脉沉滑弱。
治用泻心汤温中补虚,散寒涤饮止痢。
郑某,女,26岁。
患者罹痢疾日久,时发时止,今因食海鲜而复发。
下痢稀薄,带有白冻,腹痛,里急后重不甚,时有肠鸣,舌淡,苔白腻,脉沉滑而弱。
西医诊断:结肠炎;中医诊断:痢疾,证属中焦虚寒,湿邪阻滞。
法当温中补虚,散寒涤饮止痢。
处方:生姜15g,半夏12g,干姜12g,人参12g,甘草10g,大枣4枚,黄芩6g,黄连3g,木香10g,厚朴10g。
2剂。
病人服药后,大便转实,不带白冻,日行1次,腹痛、里急后重、肠鸣皆除,脉缓,腻苔有退象。
嘱患者日后忌生冷,戒海鲜,常服补脾益肠丸、理中丸善后。
6 小 结生姜泻心汤主治之胃肠病,其中有脾虚感邪内陷而成寒热互结之心下痞,又有饮食不洁致寒热错杂、互阻中焦之呕吐,有寒邪客胃之胃痛,也有中焦虚寒、寒湿内停之泄泻、痢疾等。
犀角地黄汤加味临床运用点滴
意义 上说 明水牛 角 与犀 角 的药 理 作 用 、 能 主治 相 似 功 的可 能性 也 大 H 。故 现 代 医 家将 水 牛 角 代 替 犀 角 应
用于 临床 。笔者在 学 习期 问观察犀 角地 黄汤 加味 治疗 急性 型特 发性 血 小 板 减 少 性 紫 癜 (T ) 三 叉 神 经 瘤 IP 、 术后 高热 等疗效 显著 , 现介 绍如 下 。 1 急性型 特发性 血小 板减 少性 紫癜 孔 某某 , , 男 1岁 5个 月 , 2 0 于 0 7年 1 2月 5 日就 诊, 其母 代 诉 , 者 一 周 前 因感 冒后 突 然 出 现 全 身 瘀 患
味药组 成 , 用 清 热 解 毒 , 血散 瘀 。汪 昂 日: 血 属 功 凉 “ 阴 , 静, 本 因诸经 火迫 , 遂不 安其位 而妄 行 。犀 角大 寒 , 解 胃热而 泻心火 , 药 酸寒 , 阴血 而 泻肝 火 , 丹 皮 芍 和 牡 苦寒 , 泻血 中伏火 , 地黄甘 寒 , 生 凉血 而滋水 , 以评诸 经 之僭逆 也 。 历 代 医 家 认 为 其 为 治 疗 热 入 血 分 证 之 主 ”
现代 药 理 证 明 , 鹤 草 含有 仙 鹤 草 素 、 生素 K 仙 维 等, 能促 进血 小板 生成 , 加速 凝 血 而 达止 血 作 用 ; 生
・
8 8’ 4
光 明中医2 1 00年 5月 第 2 5卷 第 5期
C G M Ma 0 0 V l 5 5 J MC y2 1 . o 2 .
【 案 医话 】 医
犀 角地 黄汤 加 味 临床运 用 点 滴
张敏 河 南 中医学院 ( 州 4 0 0 ) 郑 5 0 0 关键词: 犀角地黄汤;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三又瘤术后高热
中医《方剂学》清热剂(清营凉血)——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中医《方剂学》清热剂(清营凉血)——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一、组成犀角一两(1.5~3克)、生地黄八两(30克)、芍药三两(12克)、牡丹皮二两(9克)。
二、用法上药四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现代用法:水煎,犀角磨汁和服)。
三、歌括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可治,热入营血服之安。
四、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五、主治1.热伤血络。
吐血,衄血,便血,溲血等。
2.蓄血留瘀。
善忘如狂,漱水不欲咽,胸中烦痛,自觉腹满,大便色黑易解等。
3.热扰心营。
昏狂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
六、方解本方主治诸症,有因热伤血络,迫血妄行者,阳络伤则血从上溢而为吐血、衄血;阴络伤则血从下溢而为便血、瘦血;外溢肌肤,则见发斑成片热甚则斑色紫黑。
有因离经之血留而为瘀者,乃见漱不欲咽,胸中烦痛,大便色黑而易解。
故本方以犀角清心、凉血、解毒为主;配生地一以凉血止血,一以养阴清热。
芍药、丹皮既能凉血,又能散瘀。
本方配伍特点是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正如叶天士所说:“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方用散血的意义,一是离经之血残留;更有热与血结成瘀,故有此配伍方法。
本方后注:“喜忘如狂者,加大黄、黄芩”。
热与血结留蓄下焦,故加用苦寒清泄里热,所谓“甚者先平”,使其瘀热速消。
清营汤与本方相比,前者是在清热凉血中伍以清气之品,以使入营之热转从气分透解,适用于邪初入营尚未动血之证;本方着重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是用治热动血分之证。
主证不同,邪留浅深有别,这是两者的不同之点。
七、文献摘录(方论)吴谦等:“吐血之因有三:曰劳伤,曰努伤,曰热伤。
劳伤以理损为主;努损以去痕为主;热伤以清热为主。
热伤阳络则吐,热伤阴络则下血,是汤治热伤也。
故用犀角清心去火之木,生地凉血以生新血,白芍敛血止血妄行,丹皮破血以逐其瘀。
此方虽曰清火,而实滋阴;虽曰止血,而实去瘀,瘀去新生,阴滋火熄,可为探本穷源之法也。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案医话】
犀角地黄汤临床治验举隅
田永明
1
李玉会
2
范丽
1
摘要:犀角地黄汤始见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发扬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为温病热入营血证凉血散血之剂,实一剂良方、名
方。
但近年来囿于部分成见,
主要是寒温门户之思维定式,临床应用中将该方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急危重症,并累经犀角禁售之劫,其应用有所偏颇、局限,笔者认为该方临床应用可遍及多个学科,即使换犀角为水牛角,亦可获一定疗效,今试撰文结合病例以
图正之。
关键词:犀角地黄汤;血热;凉血;中医药疗法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8.01.051
文章编号:1003-
8914(2018)-01-0115-02作者单位:1.项城市中医院肿瘤科(河南项城466200);2.项城市中
医院医政科(河南项城466200)
犀角地黄汤来源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畜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组成: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
右四味呋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喜妄如狂者,加大黄二两,黄芩
三两,
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但依方不须加也。
发扬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时欲漱口不欲咽,大便黑而易者,有瘀血也,犀角地黄汤主之。
邪在血分,不欲饮水,热邪燥液口干,又欲求救于水,故但欲漱口,不欲咽也。
瘀血溢于肠间,血色久瘀则黑,血性柔润,故大便黑而易也。
犀角味咸,入下焦血分以清热,生地黄去积聚而补阴,白芍去恶血、生新血,牡丹皮泻血中伏火,此蓄血自得下行,故用此轻剂以调之也。
我们目前的方剂学将其临床应用定位于:黄色肝萎缩、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等属血分热盛者,其中传染病、急重危症、晚期疾病者多,而目前的感染性疾病、急危重症多为现代医学的阵地。
累世良方,升华于温病经典,荣幸列于方剂教材,幸大哉,然不幸亦大哉!临床应用中,怀寒温学派之见者,目之为温病一方,遗弃不用者不少;科班出身者,囿于教材,冠一高名:忽略犀角地黄汤作为一首重要方剂,在治疗疑难
顽疾中,有其独特的优势[1]
的事实,而将此诚治疑难、急危重症之应该广泛推广的古良方、名方束之高阁,且该方又遭遇犀角禁售之劫,若一剂良方从此成为传说,岂不令人扼腕叹息。
笔者临床应用中,遵照药典悉将犀角改为水牛角,在常见病中,亦获一定疗效,不揣寡陋,希翼与方家共赏。
1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学“肌衄”“发斑”范畴,其病因
病机多由于外感六淫,饮食劳倦,禀赋不足,脾胃亏虚,
以致热伏于内,毒蕴于中,壅遏脉络,迫血妄行,血从肌肤腠理溢出
[2]
,舌质红、苔黄,脉数,法宜活血凉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舌苔厚腻可加薏苡仁、白芷,咽痛加金银花、
桔梗,鼻塞加藿香、龙胆草、辛夷。
杨某,男,10岁,冬日来诊,因平素学习任务繁重,过食辛辣,偶感风寒,出现斑疹初起色鲜红,逐变为紫
暗,散在分布,压之不退,作痒,双下肢多见,基本对称,关节肿痛,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数。
给予水牛角15g ,生地黄、赤芍药、牡丹皮、蒲公英各10g ,白茅根、生槐花各10g ,秦艽10g ,草果30g ,薏苡仁30g 。
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药渣添开水煮15min ,熏洗、
泡脚,配合抗过敏西药,注意饮食调护、勿劳累,7剂下肢关节疼缓解,皮疹见消退,
30剂皮疹未见明显反复,再巩固30剂后痊愈,改为2天一剂持续1月后,停药观察。
2逆经
女性逆经,亦称倒经,是指妇女在月经来潮前1 3天或正值行经时,出现周期性的衄血,以鼻出血最为常见,临床多见于20 35岁的年轻女性[3]。
赵某,女,
28岁2016年5月27日初诊。
症见鼻衄,
经量多8年,加重2周,伴周身乏力、口舌生疮、舌质暗、苔黄燥裂、脉沉数有力,查血色素90g /L 、血小板107ˑ109/L ,凝血功能正常。
辨症属血热迫血妄行。
治以清热凉血、散瘀止血。
犀角地黄汤加味:水牛角15g ,生地黄30g ,牡丹皮10g ,白芍10g ,泽泻10g ,炒栀子10g ,大黄碳6g ,三七粉5g ,地榆炭10g ,日1
剂,水煎服,5剂显效。
连服,42剂,衄血未见复发。
3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属“骨痹”
“虚劳”“血证”等范畴[4]
,
症可见高热不解、鼻衄等出血症状,口干、气促、·
511·光明中医2018年1月第33卷第1期CJGMCM January 2018.Vol 33.1
骨骼酸痛等,舌绛起刺,脉细数[5]。
孔某,女,58岁,2015年11月初诊。
症见发热,鼻衄,胸背部疼痛,咳嗽,咯吐黄黏痰3月,截瘫1周,伴乏力、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数,查血色素80g/L、血小板72ˑ109/L,经骨髓细胞学、血清蛋白电泳及尿本周蛋白测定,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辨症属血热妄行。
治以清热凉血、清热解毒,配合胸椎局部病灶放疗,6-Mv3D-CRT D
T
40Gy/20f,并马法兰+波尼松方案化疗2周期以行肿瘤综合治疗,中药选方犀角地黄汤加味:水牛角30g,生地黄15g,牡丹皮10g,白芍30g,鱼腥草30g,浙贝母10g,威灵仙10g,日1剂,水煎服,7剂鼻衄见效。
连服,50剂,放疗顺利完成,停化疗,除胸背部偶不适外无明显症状,随访9个月,无明显进展,截至发文时患者存活,病情基本稳定。
4糖尿病合并神经衰弱
糖尿病多为中医学“消渴”范畴,基本病机阴虚内热,神经衰弱,郁证多见,气郁化火证不少。
田某,男,23岁,有糖尿病史两年,婚后其妻连产1子1女两个孩子,又兼其哥哥生活、事业成功,该患者生活压力较大,口苦、口渴、失眠、颈部疼痛、腹泻、极臭,偶大便带血,色红,胃胀诸症反复发作,查空腹血糖11.2mmol/L,舌红,苔黄腻,少津,脉细弱,辨证阴津不足,气郁化热,入血,给予犀角地黄汤合葛根芩连汤7剂,兼情志疏导,除便血外诸症均减,查体:可见内痔,纤维结肠镜未见明显异常,书上方加荆芥炭、槐米各10g,7剂,诸症均不明显,未调整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达目标值,继续给予原方7剂巩固疗效。
5肺癌并肺脓肿
肺癌,阴虚毒蕴者不少见,久病入血伤及血络,兼外感诱发,合并肺脓疡,热毒侵袭,病情会进一步加重。
付某,男,62岁,久嗜烟毒,11年前因咯血经纤维支气管镜诊为左肺下叶鳞状细胞癌,经行紫杉醇加顺铂化疗3周期并中药治疗,一度10年肿瘤尚稳定,但6月来反复咯血,经多西他赛加顺铂化疗6周期,仍咯血时有反复,1月来,咳嗽,咯大量脓痰带血,血色鲜艳,发热,舌红绛,苔薄黄,脉弦数,在当地人民医院常规抗感染治疗,病情加重,来我院查胸部CT平扫加增强示:左肺下叶肺癌进展,左下肺脓肿,左肺上下叶炎症,读片整个左肺肺窗均呈棉花球样改变,给予犀角地黄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合并常规抗生素药物应用,5剂后症状缓解,但有乏力、胸闷状况,加用生黄芪托里消疮,7剂后症状缓解,连服用14剂复查胸部CT,肺部炎症基本消散,肺脓肿脓液排出,肿瘤变化不大,症状基本消失,建议继续行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局部放疗,配合中医治疗,患者本人拒绝继续治疗,自动出院。
6讨论
温病大家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云:“入血就恐耗血动血,只须凉血散血”,实开凉血散血之大法。
结合以上5个病案,其病机均可见血热,疾病谱可涉及内、外、妇、儿及肿瘤科,非仅仅为温热病、传染病及急危重症设方,如辨证确切,异病同治,则可用犀角地黄汤。
我们临床中血热之证,实非仅仅见于温病外感疾患,其实内伤杂病,如血证,现代医学为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疾患,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可见到血热症候,发热、出血、感染,其症候表现与犀角地黄汤证合拍。
赵绍琴老先生关于血液病辨证谈到,先天之精与骨髓的生成有直接关系,若胎儿在孕育期间,母体内热过盛或罹患热病,热毒内着于胎,蕴蓄不散,便可深伏于胎儿精血骨髓之内,为日后白血病发生奠定了内在基础[6],将其应用于临床可收到实效。
至于中医伤寒、温病学派的分歧,其实我国医学自脱离于上古祝由巫术开始,经《黄帝内经》中医理论的集结,《伤寒杂病论》经方、辨证论治思想的成熟,《备急千金要方》盛唐方药兴盛,至温病学说的成熟,本身是医学发展的连续过程,犀角地黄汤及其凉血治法本为其丰硕成就之一,以寒温目之,而限制成熟经验理论的应用,窃以为有失偏颇,现代医学肇始于内科,后来外科、介入等诸学科日新月异,大家临床中总不至于因自身是外科大夫,善于机器人、腹腔镜手术操作,而弃抗生素和止血药物不用;古方、今用同理易于明辨,兹不赘述。
综上所述,犀角地黄汤临床用途甚为广泛,只要辨证准确,有是证则用是药,经适当加减常可获良效。
参考文献
[1]张敏.犀角地黄汤加味临床运用点滴[J].光明中医,2010,25(5):848-849.
[2]卢晓.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80例[J].陕西中医,2008,29(10):1326-1327.
[3]黄涛.犀角地黄汤加味治妇人逆经证[J].黑龙江中医药,2006,35(3):27.
[4]郝敬全,刘璇,雷秋红,等.中医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5):137-138.
[5]郭飘婷,吴晴,王松坡.张镜人教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5,10(10):1549-1550.
[6]赵绍琴.赵绍琴内科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7-299.
(本文校对:曹胜雁收稿日期:2017-08-22)
·
611
·光明中医2018年1月第33卷第1期CJGMCM January2018.Vol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