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合集下载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3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找出文章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博大的胸怀。

教学难点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

(生齐背古诗词)1、孩子们的表现自信又大方,老师为你们激情分享点赞。

不禁让老师再次想起了本单元主题是(责任与担当(出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走进毛主席的内心,去感受伟人的责任与担当,请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分成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第二部分?提炼小标题(痛失爱子)、(艰难抉择)出示课件下面我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xxx,请你为大家读一读自学提示)。

明白要求后,大家开始吧!提醒:把关于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先画出来,再在旁边进行批注。

批注完了后可以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下!二、我发现大家的批注很细致,说明你们自学很认真,老师也想来听一听,请准备好的同学举手,按照文本的顺序,看看最先找到的是哪里(一)第四段:(出示整段)1、预设:你真会读书,你会从细节描写当中用关键词句去体会毛主席难过的连饭也吃不下了。

2、预设:你还知道读人物要读人物的动作,很棒的方法3、预设: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抓住了神态描写,体会出了毛主席内心的悲痛。

4、预设:你还会通过关键词来想象画面,太了不起了。

刚才我们是抓住关键词句、动作描绘画面,看到了一位悲痛不已的父亲,此时他的内心一定非常不平静那他在想什么呢?谁能用文中句子来回答呢?是啊,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地回来了,但是这一次怎么会回不来了呢?属于人物的什么描写?(心理描写)这次怎么会......后面省略的是什么?我们要读文读句读标点,谁来补充毛主席在想什么?是的,对儿子牺牲的消息,他至今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真的回不来了,他无法承受痛失爱子的打击,所以他在心里、、、、、(读:那一次次的分离)。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基于史实的文学创作,主要描写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后,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感情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

课文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所描述的事件是发生在不同时间的。

第一部分写毛主席看到有关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电报后,心情无比悲痛;第二部分写毛主席在面对毛岸英遗骨是否归葬这一问题时,内心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最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

课文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既是父亲、又是国家领袖的真挚感情和复杂内心。

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要真正透过文字来看清人物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全面的了解毛主席这样一位伟人,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好在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编排了伟人文章,所以毛主席为国为民的优秀品格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对主席也不陌生,而透过本篇文章让学生理解毛主席在小我和大我中的取舍,对主席的伟人形象认识得更加清晰、全面,从而借助革命先辈形象点燃学生的崇敬之情,激发爱国之志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也是本节课重点突破的。

设计思路:2022 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在核心素养中文化自信是首位,旨在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的目的。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单元要素“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为学习方法引领,借助课文已有情境,引导学生不停地想象,联系已有生活经验,通过多种读书的形式,最终将情感透过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感悟毛主席与岸英之间深深的情感,感受到毛主席作为国家领导人的的伟大胸怀,使毛主席的人物形象鲜明立足于情感十足的语文课堂,最后再通过拓展更多毛主席诗词和布置作业阅读红色书籍,更能帮助同学们理解伟人情怀源于少年立大志,达到借助优秀革命文化作品,提升自身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修养的目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课让同学们体会毛主席博大的胸襟,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教学中我遵循高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故事中包含的道理。

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它常人的情感世界和超人的博大胸怀。

在本课中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宽大的心胸和务实的襟怀。

二、设计思路本组教材围绕“贲任”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讲的是毛主席得知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栖牲的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这篇课文抓住对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毛主席的内心,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本课应分为两课时。

学习重点: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三、教学目标1.找出课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五、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我们知道了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还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毛主席作为父亲那深沉而博大的父爱。

带着喜悦兴奋的语气范读题目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内探究二、学习目标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目标。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让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反复朗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增强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习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增强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1)理解课文中深层次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3)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写作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给家长听,巩固学习成果。

2.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优秀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优秀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优秀教案教案标题: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的忠义精神和忠诚观念。

2.培养学生对忠诚与责任的认识和理解。

3.通过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尊重传统文化的品质。

教学重点:1.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中国古代的忠义精神。

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忠诚与责任的关系。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教材内容和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忠诚与责任的含义和重要性。

2.如何启发学生尊重传统文化、弘扬忠诚精神。

教学准备:教材: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辅助教具:PPT、图片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学(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简单讲解和提问,引发学生对忠诚与责任的思考。

例如:你了解忠诚的含义吗?你觉得忠诚对一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是怎样的?Step 2.阅读课文(15分钟)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并划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关键词或句子。

Step 3.讲解课文(15分钟)通过PPT展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背景、主要人物和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Step 4.讨论与思考(15分钟)分组让学生互相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课文中的两个故事分别讲述了什么?2.这两个故事体现了什么样的忠诚与责任?3.你觉得忠诚与责任的关系是怎样的?4.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案例或故事可以分享?Step 5.名人故事分享(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中国历史上或现代社会上一些忠诚与责任的典型案例,并鼓励学生从中汲取教训和启示。

Step 6.思考与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讨论的内容,总结忠诚与责任的意义和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Step 7.拓展学习(5分钟)鼓励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忠诚与责任的相关知识,并提供相关书籍、电影等资源供学生自主阅读和观看。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忠诚与责任的文章,可以以课文中的故事为素材,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忠诚和责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尊重传统文化的意识。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2.“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 着。
第4页
品读鉴赏 毛主席没有说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时,
他内心很不平静,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在想毛岸英从小到大点点滴滴;在想 和毛岸英见最终一面。
第5页
品读鉴赏 “整整一天”“没有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
地吸着烟”,从这些数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毛主席尤其难过、悲痛。
第25页
教材习题答案
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语句,体会他内 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边读课文边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句子, 经过了解关键词句,设身处地地站在毛主席角度想象其心理, 体会他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第26页
教材习题答案
朗诵课文时,结合“朗诵指导”,充分体会这些语 句表示感情,同时注意朗诵时表情和语气,读好表现 毛主席内心世界语句。
从第一个句子中,体会到了毛主席希望儿子回来, 这是他作为一位父亲最真实情感。从第二个句子中, 体会到他决定让儿子葬在朝鲜时伟大胸怀。
第18页
品读鉴赏
毛岸英牺牲在异国异乡,而毛主席强忍巨大悲 痛,作出了让爱子和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一样长眠 于朝鲜决定。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最终一句话,体会其中蕴含 情感。
第19页
了解到了毛岸英从小经历坎坷,和父亲聚少 离多;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父爱。
第8页
品读鉴赏
那一次次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 这次怎么会……
从这句话中,你以为毛主席当初是一个怎样心情?
毛主席内心极度痛苦,不愿意相信儿子已 经回不来了现实。
第9页
品读鉴赏
“食指按住紧锁眉头”,你从这细微动作中 感受到了什么?

10《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0《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0《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描写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几经踌躇,最终决定将毛岸英葬在朝鲜的事迹。

课文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情感和身为国家领导人不徇私情的伟大胸怀。

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情怀",单元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以此编排了《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等4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辈们的崇高精神,体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伟大人格。

【学情分析】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不难理解毛主席失去爱子的悲痛,但本文以抗美援朝为背景时代,距离学生太远,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资料加以引导理解,才能深切体会毛主席悲痛而矛盾的内心。

于能力方法而言,四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品质等阅读方法。

承接四年级的基础,本单元对“体会人物内心”要求更具体细致,深入丰富。

【教学目标】1.聚焦第一、二部分,能找出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通过品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方法迁移,学会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3.能结合资料和抗美援朝人物故事,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教学重点】能找出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并方法迁移,学会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教学难点】能结合资料和人物故事,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教学、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引入本课1.复习旧知:课文两部分的小标题。

2.资料介绍:引入本课学习任务。

板块二感受常人情感学习任务一学生分享(1)从接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优秀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优秀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优秀教案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的】1.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全文,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深受感动的句子,感悟父亲的慈父情怀的____的无私胸襟。

3.感受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感悟*____常人的慈父情感和超人的无私胸怀。

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PPT课件2.学生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以及一家为了中国____成功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上周我们感悟到了*作为一个诗人的豪放与乐观,也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国家的气概。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7课,来感受那博大而深沉的父爱和他非比寻常的伟人胸怀。

1.揭题:青山处处埋忠骨师:一齐读课题,读——《青山处处埋忠骨》师:谁能接下一句?(1)生接下句:何须马革裹尸还。

(2)初解诗意: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句诗,然后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生:这句诗的意思应该是说:“青山上到处都可以埋骨灰,何必要用马革裹着尸体运回家乡呢?”师引导:忠骨仅仅指骨灰吗?它还指——那些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的忠义之士的骨灰。

在文中详细指的是——生答:毛岸英烈士的骨灰。

原意: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3)老师介绍:其实在古代打仗的时候,牺牲了的将士会被其他同伴用马皮包裹尸体运回故土,说明他们是用生命来报答祖国的,活着的人以此来纪念他们对祖国的奉献,彰显他们的忠心。

后来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此有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那么____借用这两句诗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读通读顺全文,考虑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看黑板,谁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文中还有些生字,我们来认一认。

请一位同学带读。

这些词语的意思你都明白吗?让舒老师来考考大家。

请同学们说出相对应的词语。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运用要点归并法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品读课文第一部分,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毛泽东失去爱子之后万分悲痛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第一部分,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杰、动作的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毛泽东失去爱子之后万分悲痛的心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理解“忠骨”1.同学们,你知道什么叫“忠骨”?志愿军烈士的遗骨2.同学们,处处是什么意思呢?(到处)忠骨+处处二多3.补充背景资料:当时回国的大概180-190万,总共有20万人,2013-2023年,10年间接回烈士的忠骨,接回了938名烈士的忠骨。

二、检索“三样”(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内心1.语言(集中):第一板块的第四自然段第二板块的第三自然段2.神态(散步各位,零碎):第一板块的第四自然段第二板块的第三和第四自然段3.动作:第一板块的第四自然段(抽烟)第二板块的第三自然段(抽象的)★首选语言切入进去,内容少,不零散。

三、体会“一声声的呼唤”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板块的第四自然段,从人之常情来看,一个父亲在呼唤自己儿子的名字,内心带有怎么的情感?(思念、悲痛、深切的爱、自责、愧疚、震惊、惊讶)2.联系原文,理解内心的情感①他是长子,没有好好爱②幼年时有一段特殊的经历,与父亲失散,妻子被杀。

③回来后,送他去苏联学习共产主义④回来后被送到了农村锻炼⑤1922年10月到1950年11月,活了28岁,1946年回国,直接去了农村锻炼,1950年参加战争,当年11月参战后等于当年牺牲。

有多少天在父亲的身边啊?所以,父亲才有那样复杂的内心。

3.加入语言和动作,升华内心情感“一声声呼唤,一根根吸烟"①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从人之常情时,在听到噩耗时去吸烟,体现人物怎么样的情感?(悲痛、缓解痛苦、无所适从、排解……)②出示相关视频。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教材分析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请示送回岸英遗体,而朝鲜方面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岐,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承、痛楚的决定。

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二、设计思路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他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目标L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彭、拟”等11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彭、德”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拟定、锹炼" 等词语。

2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3 .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刻领会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常人情感和伟人胸怀。

4 .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五、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一、出示资料,导入新课L简介毛岸英:毛岸英,毛主席的长子。

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

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房。

1936年,他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回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带着喜悦兴奋的语气范读题目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公开课获奖教案_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公开课获奖教案_1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拟、勋”等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感情世界,体会毛主席的伟人情怀。

3、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伟人情怀。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东方红》,深情导入
1、学生说自己心目中的毛泽东。

2、师评价过渡:毛主席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导入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汇报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2、扫清字词障碍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读第一封电报,悟悲痛之情
1、小组合作学习,毛泽东在听到噩耗之后的心情,并谈体会。

以学生的发言为主,师适时评价。

2、学习此刻毛主席的心理世界。

三、读二、三封电报,悟抉择之难
1、师配乐朗读这部分内容,生边听勾画出描写主席神态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2、从描写神态的句子中体会毛主席对儿子的深深的眷恋。

3、从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中体会抉择之难,进一步体会毛主席的伟人情怀。

4、毛主席做出了最终抉择“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四、拓展延伸,小结提升
1、毛主席做出这样的抉择容易吗?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2、那晚毛主席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3、此刻,你想对毛主席说些什么?
4、推荐影片书籍
板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
常人情怀极度悲痛
伟人情怀葬在朝鲜
何须马革裹尸还。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作者颇具匠心地截取了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断,反映出人物的崇高境界。

哀莫大于老年丧子,要经得起这莫大的哀痛,需要极大的意志力,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选编课文的目的:一是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走进伟人的世界,了解伟人和普通人一样有丧子之痛,又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宽广胸怀;另一方面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本来就比较陌生。

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对于主席所面临的抉择,理解起来更是困难,他们根本体会不到主席作为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的失子之痛。

为了能够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本,感受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大的风采。

我在课前专门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搜集毛岸英及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的六位烈士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设计理念:在阅读中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学会阅读。

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交流,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认真阅读,提高能力。

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感受毛主席的伟大胸怀。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结合资料,说出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了毛主席失去爱子的悲痛欲绝,知道他最终决定把岸英的遗骨留在朝鲜。

语文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一等奖

语文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一等奖

退时,被敌人杀害。 大儿子毛岸英(1922—1950),幼年同母亲一起坐过牢,解放
毛泽东是父亲,他深爱着自己的孩 子,毛泽东是父亲也是主席,他深爱着自 己的儿子,也深爱着自己的国家。悲痛中 、矛盾中,他选择了国家,这是一个平凡 的毛泽东,这是一位伟大的主席。他的爱 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 革命胸怀如海似山!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布置作业:
小练笔《那个漫漫长夜》或《那个难眠之夜》 内容:抓住视频中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 态、心理活动等,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个
难眠之夜的情景一一记录下来。
要求: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通过对毛泽东动作 、语言、心理、神态等 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人物 的内心世界。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岸英是主席的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
电文三: 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 的儿子,请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毛主席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里忠骨是——,毛主席的选择是将儿子的遗体安葬在——。
电文一:
主席勋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 。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被敌机汽油弹击中 。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电文二: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
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3、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 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鉴, 审查,看;勋,功德,功劳。勋 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多用 于政界,文界。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 样子。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运用要点归并法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品读课文第一部分,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毛泽东失去爱子之后万分悲痛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第一部分,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毛泽东失去爱子之后万分悲痛的心情。

教学过程:任务讲解本单元为五下第四单元,人文主题为:责任。

语文学习要素为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所学文本为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文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志愿军司令部发来关于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电报,毛主席看到电报后心情无比悲痛。

第二部分:毛主席在面对毛岸英遗骨是否归葬这一问题时,内心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要素以及课后题目的指引,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借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找到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通过情境对话的方式,体会其作为父亲的凡人形象,以及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人形象,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共振。

3查找资料,结合历史上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故事,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学生较为容易找到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语句,但是跨越时空、历史的断层来理解毛主席的情感较为困难,因此课堂的主要环节在补充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情境设置,以及情境对话小练笔的形式完成,以此来体味毛主席的内心活动。

在情境对话小练笔的写作和分享中,以此来补白学生经验和认知的匮乏。

以下为课堂教学主要环节环节一:结合文本特点,概括故事内容1借助“主要人物+关键动作”的方式简要概括事件第一部分为:毛主席得知爱子牺牲的消息十分悲痛第二部分为:毛主席艰难抉择后同意将毛岸英安葬在朝鲜2补充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资料3补充毛岸英的人生经历资料环节二:情境对话,写中感悟1设置三个情境,并引导学生借助文中语言、动作、神态的写作方法,尝试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毛泽东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毛主席在得知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首先,从内容上看,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伟大的领袖和父亲,在面对个人情感和国家利益时的矛盾与抉择。

文中既有对毛岸英牺牲的悲痛缅怀,又有对无数烈士牺牲的崇敬之情,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大义。

其次,从结构上看,课文层次分明,叙述清晰。

文章从收到电报开始,通过毛主席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逐步展现了毛主席内心的悲痛和挣扎。

最后,通过毛主席的决定,体现了他的伟人胸怀和不徇私情的品质。

再次,从教学方法上看,这篇课文非常适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朗读训练。

教师可以借助想象和朗读,让学生深入体会毛主席作为父亲痛失爱子的无比悲痛和面对抉择时内心的煎熬。

同时,通过对毛主席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文章的主旨。

最后,从教育意义上看,《青山处处埋忠骨》不仅是一篇具有深刻历史内涵的课文,更是一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情感教育的优秀教材。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先辈们的崇高精神,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先烈的崇敬之情。

综上所述,《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的课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理解和情感体悟能力,还可以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作为领袖和父亲的复杂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目标】借助毛主席的“常人情感、凡人纠结、伟人胸怀"任务,品读人物描写,走进毛主席内心,感受他的心路历程。

展开想象,运用描写方法表现毛主席签署电报前的内心活动。

通过“红领巾故事会”活动,感受一代伟人的家国情怀,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品读毛主席的“常人情感、凡人纠结、伟人胸怀"的人物描写方法,走进毛主席内心,并运用描写方法表现毛主席的内心活动.【教学难点】品读毛主席的艰难的抉择过程。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出课题1.“红领巾故事会”开讲:课前学习中,对单元的导读页,关注了什么?查阅了哪些资料?有什么猜想?2.爱国主题故事会分享视频资料,追寻先辈们的爱国情怀。

3.单元故事架构:课文围绕毛泽东、刘伯承、方志勉三位革命先辈,讲述他们的爱国故事。

4.引出课题:走进第一位人物——毛泽东的故事。

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创设“红领巾故事会"单元活动,借助课前学习单的结果分享,引导学生在爱国情感的激发下追寻民族精神,走进革命先辈的故事,架构单元故事结构。

】走近主席的身边回顾第一课时:谈对毛主席的印象,明晰毛主席的父亲和主席身份,提炼“常人情感”和“伟人的胸怀"追寻两封电报:通过两封电报和它传递的消息,聚焦毛主席听闻噩耗后的心情。

借助同感效应,提炼毛主席的“凡人纠结”。

架构学习任务:借助板书,引导学生关注“常人的情感、伟人的胸怀、凡人的纠结"活动任务,经历毛主席的心路历程,走进毛主席的内心。

【设计意图:借助第一课时学习中对毛主席的了解以及两封电报对毛主席内心产生的影响,设计本节课“常人情感、凡人纠结、伟人胸怀”学习任务思路。

走进主席的内心任务一: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学生先自学,再同桌互助。

品读交流:【文本之一】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青山处处埋忠骨 公开课一等奖 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 课件

青山处处埋忠骨  公开课一等奖 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 课件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 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 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 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 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体会要点:岸英 从小就颠沛流离,在 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 时间。慈父毛泽东此 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 了,老来痛失爱子, 使他悲痛欲绝。)
d.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 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 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 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 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体会要点:“青 山处处埋忠骨,何须 马革裹尸还”,这铮 铮的言语下,是毛主 席那宽阔的胸怀和那 深深的慈父之情。)
解决办法。
孙老师说,杨蕙心学习效率很高,认真执行老师 的复习要求,往往一个小时能完成别人两三个小 时的作业量,而且计划性强,善于自我调节。此 外,学校还有一群与她实力相当的同学,他们经 常在一起切磋、交流,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
谈起自己的高考心得,杨蕙心说出了“听话” 两个字。她认为在高三冲刺阶段一定要跟随老师 的脚步。“老师介绍的都是多年积累的学习方法, 肯定是最有益的。”高三紧张的学习中,她常做 的事情就是告诫自己要坚持,不能因为一次考试 成绩就否定自己。高三的几次模拟考试中,她的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资料,说说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3.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教学重难点1.从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深刻领会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常人情感和伟人胸怀。

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请同学们欣赏。

(板书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2.同学们感受着乐曲的激昂与深情,带着同样的情感齐读课题。

二、回顾旧知,把握课文内容课文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老师根据学生概括,总结出两个小标题,并板书(1)痛失爱子(2)艰难抉择二、精读课文,整体感知(一)痛失爱子1.默读课文,出示要求:(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把感受批注在旁边。

(2)小组合作交流,把自己的感受读给组员听。

2.回顾电报内容师:中南海,毛主席的卧室,写字台上放着一封电报,电报的内容是什么?3.抓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心理噩耗传来,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有什么表现呢?心情怎么样?(1)预设: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出示课件)师:这是什么描写?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带着感情再读。

(2)简介毛岸英。

毛主席一天没说话,他在想谁?预设:毛岸英,学生简单介绍毛岸英。

(3)配乐诵读,情感升华师生配乐接读:八岁的孩子独自带着弟弟,几经辗转却流浪街头,讨饭卖报,推人力车,甚至挨打,学生接读。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师:这哪里是一天,这分明是28年啊,透过这一句,我们走进了一位老父亲痛失爱子的,却无以名状的内心。

(出示课件学生读)“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字,会写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两个部分的内容。

3.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要素】
4.能理解课文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等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字,会写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两个部分的内容。

一、诗歌导入,揭示课题
1.让学生背诵本单元学的两首爱国诗《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说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2.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自由交流对课题的理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读懂“青山处处埋忠骨”背后的故事。

二、检测预习,学习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指名读,相机正音。

拟定/签字/参谋/尊重/锻炼
奔赴/特殊/眷恋/踌躇/黯然
2.出示本课中要求会写的字,学生交流难写的生字。

预设:“锻”“炼”。

(巧记字形:真金不怕火炼)
指导书写:看清结构,注意笔画,“锻”第十笔是提,“炼”的第七笔是横折钩。

三、聚焦电报,整体感知
1.学习活动一: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毛主席收到的三份电报,再用自己的话说说电报的主要内容。

(1)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其他无损失。

(2)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

(3)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要点:毛岸英牺牲——是否运回遗骨——请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2.学习活动二: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第一部分:毛主席惊悉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噩耗,悲痛万分。

第二部分:毛主席强忍悲痛,决定同意朝鲜方面将毛岸英安葬在朝鲜的请求。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相机板书:闻噩耗做抉择写批示) 3.交流初读体会。

(相机板书:痛)这份撕心裂肺的痛体现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四、布置作业
搜集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相关知识与毛岸英的生平事迹。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2.能理解课文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等含义深刻的语句。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词析句,走进内心
1.学习活动三: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心情,
抓住关键词句,在书旁作简单的批注。

2.交流点拨。

预设:
(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交流阅读感受。

从“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的表现和“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的动作,可体会到主席虽然表面未曾泪流满面,未曾撕心裂肺地呼喊,其实他的内心已如刀割,痛苦无比。

(板书:动作)
(2)“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①交流后,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与毛主席可能想到的画面,抓住“岸英!岸英!”“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体会毛主席心中掩饰不住的悲痛。

(板书:语言、动作、神态)
②引读。

教师: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

(生: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后来……)
教师: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生:“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
喃喃着)
(3)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①交流后出示: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

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②男女生分读,体会巨大的矛盾、艰难的抉择。

③小结:毛主席做出了将儿子安葬于朝鲜的艰难、痛苦的决定。

这是伟大父爱的延续,是伟人宽广胸怀的见证。

(板书:动作、神态、心理、语言)
(4)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①理解“踌躇”的意思。

(犹豫、迟疑)
②毛主席在犹豫什么?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这一签字就意味着什么?
③“黯然”是经历过悲痛后的神情,“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出他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

(板书:神态、动作)
(5)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
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抓住“打湿的枕巾”体会一位父亲一夜未眠、满怀悲痛的心情。

三、学以致用,课堂练笔
1.学习活动四:
这一夜,对于毛主席而言注定是一个难眠之夜。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拿起手中的笔,抓住作者对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表现他那一份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痛。

2.学生当堂练笔。

3.反馈交流。

评议要点:是否抓住了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表现他那一份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痛。

4.探究:作者为什么不写出来呢?
要点:留白,更能让人感受到毛主席内心的巨大悲痛。

四、理解课题,升华情感
1.(出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谁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骨。

“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

“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已经不重要了,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2.小结:丧子之痛,伤心欲绝,这是人之常情,我们看到了一位极度悲痛的寻常父亲。

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做出了将儿子安葬于朝鲜的艰难、痛苦的决定,这是伟大父爱的延续,是一位伟人的宽广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见证。

[教学板书]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闻噩耗/悲痛/常人情怀
做抉择艰难
写批示/忍痛/伟人胸怀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从第一部分的“初闻噩耗,悲恸欲绝”到第二部分“在矛盾中痛苦抉择”,字里行间透着毛主席的“痛”。

文章通过对毛主席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体现出毛主席内心之痛。

因此,本课教学,我从“痛”切入,以点带面开展教学,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感悟文本内涵和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从而突破课文重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