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燃料燃烧综合实验报告(3篇)

燃料燃烧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料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燃料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研究不同燃料燃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 评估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热效应和环境影响。

二、实验原理燃料燃烧是指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光和物质的过程。

燃烧反应的基本形式为:燃料 + 氧气→ 热量 + 光 + 二氧化碳 + 水。

本实验通过对比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分析影响燃料燃烧的因素,如燃料种类、氧气浓度、燃烧温度等。

三、实验器材1. 燃烧装置:包括酒精灯、蜡烛、煤油、木炭等燃料。

2. 氧气发生器:用于提供氧气。

3. 温度计:用于测量燃烧温度。

4. 热电偶:用于测量燃烧过程中的热效应。

5. 数据采集器: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检查实验器材,确保其完好无损。

将燃料分别装入酒精灯、蜡烛、煤油、木炭等燃烧装置中。

2. 燃烧实验:将燃烧装置分别点燃,观察不同燃料的燃烧现象。

记录燃烧过程中的火焰颜色、燃烧温度、燃烧时间等数据。

3. 氧气浓度实验:将氧气发生器放入燃烧装置中,观察氧气浓度对燃烧的影响。

记录燃烧过程中的火焰颜色、燃烧温度、燃烧时间等数据。

4. 燃烧温度实验:使用温度计和热电偶测量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5. 热效应实验:将热电偶插入燃烧装置中,测量燃烧过程中的热效应。

记录热效应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6. 环境影响实验:观察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颗粒物,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燃烧现象观察:不同燃料燃烧时,火焰颜色、燃烧温度、燃烧时间等存在差异。

例如,酒精灯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燃烧温度较高;蜡烛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燃烧温度较低。

2. 氧气浓度对燃烧的影响: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充分,火焰颜色越亮,燃烧温度越高。

3. 燃烧温度实验:燃烧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先升高后降低,燃烧峰值温度与燃料种类、氧气浓度等因素有关。

4. 热效应实验:燃烧过程中,热效应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燃烧峰值热效应与燃料种类、氧气浓度等因素有关。

燃烧的化学探究实验报告

燃烧的化学探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现象的基本特征,掌握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2. 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燃烧的现象,分析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3. 深入理解燃烧反应的热效应,认识燃烧反应的放热性质。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火焰、光、热等现象。

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为: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点火源。

在实验中,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现象,分析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进一步了解燃烧反应的热效应。

三、实验器材1. 实验室常用器材:酒精灯、火柴、镊子、酒精、烧杯、试管、玻璃棒等。

2. 实验试剂:木炭、硫磺、磷、铁丝、酒精、稀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木炭燃烧现象(1)将木炭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火焰、光、热等现象。

(2)用镊子夹取木炭块,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燃烧现象。

2. 观察硫磺燃烧现象(1)将硫磺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火焰、光、热等现象。

(2)用镊子夹取硫磺块,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燃烧现象。

3. 观察磷燃烧现象(1)将磷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火焰、光、热等现象。

(2)用镊子夹取磷块,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燃烧现象。

4. 观察铁丝燃烧现象(1)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观察现象。

(2)用镊子夹取铁丝,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燃烧现象。

5.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不同物质的燃烧过程,总结燃烧反应的热效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木炭燃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光较弱,热较微。

将木炭块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加剧烈,火焰呈红色,光和热都较强。

2. 硫磺燃烧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光较强,热较微。

将硫磺块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加剧烈,火焰呈黄色,光和热都较强。

3. 磷燃烧磷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白色,光较强,热较微。

将磷块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加剧烈,火焰呈白色,光和热都较强。

4. 铁丝燃烧铁丝在空气中加热至红热时,光和热较强,但火焰不明显。

空气燃烧的小实验报告(3篇)

空气燃烧的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空气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探究不同条件下空气燃烧的现象和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空气燃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与可燃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光和气体。

实验中,我们利用酒精灯燃烧酒精作为可燃物,观察空气燃烧的现象。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酒精灯、酒精、集气瓶、玻璃棒、镊子、酒精棉、火柴、计时器、温度计。

2. 实验材料:酒精、空气。

四、实验步骤1. 将酒精倒入集气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2. 用镊子夹住酒精棉,蘸取少量酒精,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3. 将燃烧的酒精棉放入集气瓶中,观察空气燃烧的现象。

4. 记录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内酒精燃烧的时间和温度变化。

5. 分别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如改变酒精浓度、集气瓶大小、酒精棉大小等,观察并记录现象。

五、实验现象1. 酒精棉燃烧时,集气瓶内酒精迅速燃烧,产生火焰和烟雾。

2. 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内温度逐渐升高。

3. 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集气瓶内酒精逐渐减少,火焰逐渐变小。

4. 在不同条件下,实验现象有所不同。

六、实验数据1. 酒精燃烧时间:5分钟2. 集气瓶内温度:最高温度约50℃3. 酒精浓度:5%4. 集气瓶大小:500ml5. 酒精棉大小:直径约1cm七、实验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空气燃烧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

2. 酒精浓度、集气瓶大小和酒精棉大小对燃烧现象有一定影响。

3. 酒精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内温度逐渐升高,说明燃烧产生热量。

4. 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集气瓶内酒精逐渐减少,火焰逐渐变小,说明燃烧过程中可燃物逐渐消耗。

八、实验结论1. 空气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2. 酒精燃烧可以产生热量和光,是一种常见的燃烧现象。

3. 实验结果与实验条件有关,不同条件下实验现象有所不同。

九、实验讨论1. 如何提高空气燃烧的效率?2. 如何利用空气燃烧为人类提供能源?3. 空气燃烧对环境有何影响?十、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空气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火焰燃烧小实验报告

火焰燃烧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火焰燃烧的基本原理。

2. 观察火焰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现象。

3. 探究燃烧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火焰燃烧是化学反应的一种,主要是由可燃物与氧气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的。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火焰的燃烧现象,分析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从而了解火焰燃烧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器材1. 酒精灯2. 火柴3. 火焰温度计4. 玻璃杯5. 铁夹6. 烧杯7. 量筒8. 滴管9. 水盆10. 记录纸和笔四、实验步骤1. 将酒精灯点燃,观察火焰的燃烧现象。

2. 用火焰温度计测量火焰温度,记录数据。

3. 将玻璃杯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火焰在玻璃杯内的燃烧现象,记录数据。

4. 用铁夹固定烧杯,将酒精灯放置在烧杯底部,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在烧杯内的燃烧现象,记录数据。

5.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倒入水盆中,将酒精灯放置在水盆中,观察火焰在水中的燃烧现象,记录数据。

6. 用滴管向火焰中滴入少量水,观察火焰的变化,记录数据。

7. 在不同条件下重复实验,对比分析实验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酒精灯火焰温度:约800℃2. 火焰在玻璃杯内的燃烧现象:火焰被玻璃杯包围,燃烧面积减小,燃烧速度减慢。

3. 火焰在烧杯内的燃烧现象:火焰在烧杯底部燃烧,燃烧面积增大,燃烧速度加快。

4. 火焰在水中的燃烧现象:火焰在水面上燃烧,燃烧面积减小,燃烧速度减慢。

5. 向火焰中滴入水后的现象:火焰瞬间熄灭,随后重新点燃,燃烧速度减慢。

六、实验结论1. 火焰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主要是由可燃物与氧气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的。

2. 火焰燃烧过程中,燃烧面积和燃烧速度受实验条件的影响。

3. 在实验中,火焰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现象有所不同,说明燃烧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火焰燃烧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火焰燃烧实验的操作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火焰的燃烧现象,如何记录实验数据,以及如何分析实验结果。

燃烧实验报告单

燃烧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燃烧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人员:XXX、XXX、XXX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条件。

2. 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现象,分析其燃烧特点。

3. 掌握燃烧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和光的过程。

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

可燃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和光。

实验材料:1. 可燃物:木材、纸张、蜡烛、酒精、汽油等。

2. 氧气:空气中的氧气。

3. 点火源:火柴、打火机等。

4. 实验器材:实验台、酒精灯、燃烧匙、秒表、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是否齐全。

2. 将可燃物分别放在实验台上,用燃烧匙进行点燃。

3. 观察并记录不同物质的燃烧现象,包括火焰颜色、燃烧速度、热量释放等。

4. 使用秒表记录燃烧时间,使用温度计测量燃烧过程中温度变化。

5.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

实验结果:1. 木材燃烧时,火焰颜色为黄色,燃烧速度较慢,热量释放较多。

2. 纸张燃烧时,火焰颜色为红色,燃烧速度较快,热量释放较多。

3. 蜡烛燃烧时,火焰颜色为黄色,燃烧速度较慢,热量释放较少。

4. 酒精燃烧时,火焰颜色为蓝色,燃烧速度较快,热量释放较多。

5. 汽油燃烧时,火焰颜色为黄色,燃烧速度最快,热量释放最多。

实验分析:1. 木材、纸张、蜡烛、酒精和汽油均为可燃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燃烧。

2. 火焰颜色与可燃物的化学成分有关,不同可燃物燃烧时火焰颜色不同。

3. 燃烧速度与可燃物的燃烧热和氧气供应量有关,燃烧热越高、氧气供应越充分,燃烧速度越快。

4. 热量释放与燃烧热有关,燃烧热越高,热量释放越多。

实验结论:1. 燃烧实验可以观察到不同物质的燃烧现象,了解其燃烧特点。

2. 燃烧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燃烧的基本原理和条件。

3. 在进行燃烧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结论(3篇)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燃烧的条件。

2. 验证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温度对燃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通常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温度。

本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这三个条件对燃烧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可燃物:酒精、纸张、棉花等。

2. 助燃物:氧气、空气等。

3. 点火温度:打火机、酒精灯等。

4. 实验器材:实验台、试管、烧杯、玻璃棒、酒精灯、打火机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温度分别放置在实验台上。

2. 分别进行以下实验:(1)可燃物实验:将酒精、纸张、棉花等可燃物分别放置在试管中,用打火机点燃,观察燃烧现象。

(2)助燃物实验:将酒精、纸张、棉花等可燃物分别放置在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点火温度,观察燃烧现象。

(3)点火温度实验:将酒精、纸张、棉花等可燃物分别放置在实验台上,用打火机加热至不同温度,观察燃烧现象。

3.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可燃物实验:酒精、纸张、棉花等可燃物在点火温度下均可燃烧,说明可燃物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2. 助燃物实验: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酒精、纸张、棉花等可燃物燃烧更加旺盛;在空气条件下,燃烧现象相对较弱。

这说明助燃物对燃烧有重要影响。

3. 点火温度实验:酒精、纸张、棉花等可燃物在点火温度下均可燃烧,但随着点火温度的升高,燃烧现象逐渐减弱。

这说明点火温度对燃烧有影响。

六、实验结论1. 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温度。

2. 可燃物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助燃物和点火温度对燃烧有重要影响。

3. 在实际生活中,要确保燃烧过程安全,需严格控制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温度。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火灾事故。

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场地,回收实验材料。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验证了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温度对燃烧的影响。

燃烧实验报告

燃烧实验报告

燃烧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燃烧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现象,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实验材料:火柴、蜡烛、乙醇、无水醋酸、木炭、镁带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室环境: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并将易燃物品放置在安全的位置。

2. 点燃火柴和蜡烛:将火柴头磨燃后,观察火焰的形状和颜色。

点燃蜡烛后也进行同样的观察。

3. 进行液体物质的燃烧实验:将一小部分乙醇倒入容器中,点燃乙醇并观察燃烧现象。

再进行无水醋酸的燃烧实验,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结果。

4. 进行固体物质的燃烧实验:将一小块木炭点燃并观察其燃烧过程。

随后进行镁带的燃烧实验,观察其燃烧产生的明亮光芒。

实验结果:1. 火柴点燃后,火焰呈现黄色,形状稍微呈扁平状。

2. 蜡烛点燃后,火焰呈现黄色,形状为红色的锥形。

3. 乙醇燃烧时,火焰呈现蓝色,形状为垂直上升的柱状,火焰较为明亮。

无水醋酸燃烧时,火焰呈现蓝绿色,形状较小且较不明显。

4. 木炭燃烧时,火焰呈现橙红色,形状较大,但火焰高度相对较低。

镁带燃烧时,火焰呈现明亮的白色,形状呈闪烁状。

实验分析:燃烧是化学反应中一种常见的过程,常涉及氧化和还原等反应。

实验中我们观察了不同物质的燃烧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火焰的颜色和形状:不同物质燃烧时,火焰的颜色和形状各有不同。

这是因为燃烧时,物质中的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气体,气体在高温下进一步氧化反应而发生燃烧。

不同物质燃烧产生的气体组分不同,导致了火焰颜色的差异。

火焰形状的差异主要是由燃烧气体周围空气流动情况所决定。

2. 燃烧时产生的光亮:镁带燃烧时会产生明亮的光芒,这是因为镁是一种亮度很高的金属,其燃烧过程放出的光亮较强烈。

而其他物质燃烧时,火焰发出的光亮相对较弱,多为暗红或者蓝色。

这是因为产生的火焰并没有很高的温度,没有达到足够的能量激发物质发出明亮的光亮。

3. 燃烧剧烈程度的差异: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镁带的燃烧剧烈程度较高,火焰较大且能够持续一段时间。

燃烧的原理实验报告(3篇)

燃烧的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包括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等。

2. 掌握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3. 通过实验观察燃烧现象,加深对燃烧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放热反应的过程。

燃烧的必要条件包括:1. 可燃物质: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等。

2. 氧气:助燃剂,通常指空气中的氧气。

3. 热量:点燃可燃物质,使其达到着火点。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可燃物 + 氧气→ 燃烧产物 + 热量三、实验用品1. 可燃物质:木材、纸张、汽油等。

2. 氧气:空气。

3. 热源:酒精灯、打火机等。

4.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温度计、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可燃物质,放入烧杯中。

2. 用酒精灯或打火机点燃可燃物质,观察燃烧现象。

3. 记录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观察燃烧产物的颜色、状态等。

4. 对燃烧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如测定燃烧产物的质量、热量等。

5.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燃烧原理。

五、实验现象1. 燃烧时,可燃物质发出火焰,并伴有热量释放。

2. 燃烧产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其颜色、状态等因可燃物质不同而异。

3. 燃烧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直至可燃物质完全燃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2. 燃烧产物的颜色、状态等因可燃物质不同而异。

例如,木材燃烧产生烟雾和灰烬,汽油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和少量水。

3.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燃烧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直至可燃物质完全燃烧。

七、实验结论1.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放热反应的过程。

2. 燃烧的必要条件包括可燃物质、氧气和热量。

3.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蜡烛燃烧实验报告的结论(3篇)

蜡烛燃烧实验报告的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分析蜡烛燃烧的原理,并验证蜡烛燃烧产物的性质。

二、实验原理蜡烛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石蜡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热量和光能。

本实验通过观察蜡烛燃烧现象,分析火焰分层及温度分布,验证燃烧产物,进一步了解蜡烛燃烧的原理。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酒精灯、烧杯、澄清石灰水、玻璃棒、温度计、秒表等。

2.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观察火焰分层现象。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澄清石灰水,将玻璃棒靠近蜡烛火焰,观察石灰水变化。

(3)将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现象。

(4)记录蜡烛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5)熄灭蜡烛,观察蜡烛残余物。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火焰分层现象: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

外焰温度最高,颜色最亮;内焰温度次之,颜色较暗;焰心温度最低,颜色最深。

2. 石灰水变化:将玻璃棒蘸取澄清石灰水靠近蜡烛火焰,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3. 烧杯内壁现象:将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4. 温度变化:记录蜡烛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发现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

5. 熄灭蜡烛现象:熄灭蜡烛后,观察到蜡烛残余物。

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石蜡熔化,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冷却过程中凝结成固体,形成蜡烛残余物。

五、实验结论1. 蜡烛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石蜡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 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

3. 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冷却过程中凝结成固体,形成蜡烛残余物。

4. 蜡烛燃烧过程中,热量和光能被释放出来。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蜡烛燃烧现象的观察,验证了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原理,了解了火焰分层及温度分布,为后续化学实验奠定了基础。

燃烧实验实验报告

燃烧实验实验报告

燃烧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燃烧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习燃烧的基本原理;2. 观察燃烧现象及其与氧气浓度、可燃物性质的关系;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和光的现象。

燃烧过程受氧气浓度、可燃物性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烧杯、试管、导管等;2. 试剂:蜡烛、白磷、红磷、木炭等。

四、实验步骤1. 氧气浓度对燃烧的影响:(1)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烧杯中,观察燃烧现象;(2)逐渐向烧杯中注入空气,观察蜡烛燃烧的变化。

2. 可燃物性质对燃烧的影响:(1)将白磷和红磷分别放入试管中,观察燃烧现象;(2)将木炭点燃,放入烧杯中,观察燃烧现象。

3. 燃烧产物的观察:(1)将燃烧后的蜡烛吹灭,观察烧杯内壁的现象;(2)将燃烧后的白磷和红磷的试管倒置,观察试管内壁的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氧气浓度对燃烧的影响:(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稳定,火焰明亮;(2)向烧杯中注入空气后,蜡烛燃烧更旺,说明氧气浓度对燃烧有促进作用。

2. 可燃物性质对燃烧的影响:(1)白磷燃烧产生浓烟,火焰较小;(2)红磷燃烧产生较少烟,火焰较大;(3)木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无烟产生。

3. 燃烧产物的观察:(1)蜡烛燃烧后,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2)白磷燃烧后,试管内壁有白色固体附着,说明白磷燃烧产生了固体产物;(3)红磷燃烧后,试管内壁有红色固体附着,说明红磷燃烧产生了固体产物。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燃烧的基本原理,并观察了燃烧现象及其与氧气浓度、可燃物性质的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氧气浓度对燃烧有促进作用,不同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和产物也有所不同。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和烫伤;2.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避免可燃物接触火源;3. 实验后要妥善处理燃烧产物,避免污染环境。

八、实验报告撰写日期:XXXX年X月X日九、实验拓展1.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可燃物进行燃烧实验,观察燃烧现象;2. 研究燃烧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燃烧的影响。

燃烧学实验报告_完整(3篇)

燃烧学实验报告_完整(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掌握燃烧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2. 学习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燃烧现象,验证燃烧原理。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热量、光和气体。

燃烧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点燃、燃烧和熄灭。

燃烧反应可表示为:可燃物 + 氧气→ 热量 + 光 + 气体燃烧过程中,可燃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根据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三、实验器材1. 燃烧瓶:用于进行燃烧实验。

2. 燃烧匙:用于取放可燃物。

3. 铁架台:用于固定燃烧瓶。

4. 火柴:用于点燃可燃物。

5. 温度计:用于测量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6. 秒表:用于记录燃烧时间。

7. 可燃物:如蜡烛、木材、纸张等。

8. 氧气瓶:用于提供氧气。

9. 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

10. 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实验环境的安全性。

2. 在燃烧瓶中加入适量的可燃物,如蜡烛。

3. 将燃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确保稳定。

4. 使用火柴点燃可燃物,观察燃烧现象。

5. 使用温度计测量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记录数据。

6. 观察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

7. 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燃烧过程中的规律。

8. 实验结束后,熄灭燃烧瓶中的火焰,清理实验器材。

五、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1.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燃烧产生火焰、热量和光。

2. 燃烧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达到一定温度后火焰稳定燃烧。

3.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六、实验结论1.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热量、光和气体。

2. 燃烧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达到一定温度后火焰稳定燃烧。

3.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

小学燃烧实验报告总结(3篇)

小学燃烧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为了让学生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我们开展了“燃烧实验”这一实践活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使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过程以及燃烧产物,从而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 通过观察和记录,分析燃烧产物的性质。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原理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通常需要以下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观察燃烧现象,从而了解燃烧的原理。

四、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蜡烛、酒精灯、火柴、烧杯、水、酒精、石灰水、玻璃棒、试管、镊子等。

2. 实验工具:酒精灯、酒精、火柴、试管夹、玻璃棒、镊子等。

五、实验步骤1. 观察蜡烛燃烧:点燃蜡烛,观察火焰的颜色、形状和高度,记录燃烧现象。

2. 探究燃烧条件:分别将蜡烛放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观察燃烧现象的变化,分析燃烧条件。

3. 燃烧产物分析:将燃烧后的蜡烛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观察燃烧产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记录现象。

4. 实验现象记录: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燃烧现象:蜡烛燃烧时,火焰呈现黄色,高度约为10cm,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

2. 燃烧条件:在温度较高、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蜡烛燃烧更旺盛。

3. 燃烧产物分析:燃烧后的蜡烛在水中溶解,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燃烧产物中有碳酸盐类物质。

4. 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七、实验结论1.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需要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2. 燃烧条件对燃烧现象有较大影响,温度越高、氧气越充足,燃烧越旺盛。

3. 燃烧产物中有碳酸盐类物质。

八、实验收获与反思1.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了解了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掌握了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燃烧实验报告范文

燃烧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和条件;2. 掌握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 通过实验观察燃烧现象,探究燃烧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光和热的过程。

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点火源。

本实验通过观察蜡烛燃烧现象,探究燃烧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三、实验用品1. 实验器材:蜡烛、火柴、酒精灯、烧杯、镊子、玻璃棒、集气瓶、水槽、澄清石灰水、滴管、试管等;2. 实验药品:石蜡、酒精、澄清石灰水等。

四、实验步骤1. 点燃蜡烛,观察火焰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2. 将镊子伸入火焰中,观察镊子上的变化,如温度变化、颜色变化等;3. 将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珠,并记录现象;4. 将烧杯从火焰上方移开,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记录现象;5. 将酒精灯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6. 将玻璃棒蘸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伸入酒精灯火焰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并记录现象;7. 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用滴管向集气瓶内滴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并记录现象;8. 将蜡烛熄灭,观察熄灭后的现象,如白烟的产生等。

五、实验现象及分析1. 蜡烛燃烧时,火焰呈现黄色,形状呈锥形,大小逐渐增大;2. 镊子伸入火焰中,镊子表面温度升高,颜色变红;3. 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4. 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5. 酒精灯燃烧时,火焰呈现蓝色,形状呈锥形,大小逐渐增大;6. 玻璃棒蘸取澄清石灰水伸入酒精灯火焰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7. 集气瓶滴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集气瓶内含有二氧化碳;8. 蜡烛熄灭后,产生白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石蜡蒸气。

六、实验结论1. 蜡烛燃烧时,可燃物质(石蜡)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受热熔化,形成蒸气,进而参与燃烧反应;3. 燃烧实验中,可通过观察火焰、烧杯内壁水珠、澄清石灰水的变化等现象,判断燃烧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燃烧学实验报告

燃烧学实验报告

燃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燃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燃烧反应与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熟悉火焰的形成与特性。

二、实验原理:1、化学反应:燃烧的本质是化学反应,将燃料与氧气进行混合后,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物质,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化学反应方程式:C3H8 + 5O2 → 3CO2 + 4H2O2、物理反应:燃烧过程中伴随着明火和热场的形成,其中明火是由燃料与氧气混合后,到达自燃温度时,分解产生的任何可燃气体混合物和空气混合物,在火源的作用下,接触温度高于燃烧温度时,形成的高温高速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

3、燃烧反应与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燃烧反应会受到燃料的热值、化学成分、比表面积和自燃温度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验设备和燃料,将燃料加入燃烧器中,并使氧气进口接入适当的位置。

2、开启氧气进口和燃料进口,开始实验,观察明火的形成和火焰的特性。

3、调节氧气进口和燃料进口的大小,观察明火和火焰的变化,记录下不同氧气进口和燃料进口下的明火高度、明火颜色和火焰长度等数据。

4、关闭氧气进口和燃料进口,结束实验。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明火高度和颜色的变化:随着氧气进口量的增加,明火高度会增加,颜色也会由深红变为黄色,最终变为蓝色。

2、火焰长度的变化:随着燃料进口量的增加,火焰长度也会增加,但当燃料进口量过大时,火焰长度反而会减小。

3、火焰特性的变化:随着氧气进口量的增加,火焰变得更亮,形状更饱满,但当氧气进口量过大时,火焰会变得更稀疏,甚至熄灭。

五、实验结论:燃烧反应会受到燃料的热值、化学成分、比表面积和自燃温度的影响。

当氧气进口量适当时,燃烧反应正常进行,产生的火焰亮丽、体积大;但氧气进口量过大或过小时,燃烧反应破坏,火焰体积小、形状稀疏、高度低。

六、实验感想及建议: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燃烧反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了燃烧反应与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熟悉了火焰的形成与特性。

蜡烛的燃烧的实验报告(3篇)

蜡烛的燃烧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了解蜡烛燃烧的原理。

2. 掌握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成分,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3.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蜡烛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主要成分石蜡在点燃后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燃烧过程中,蜡烛受热熔化,燃烧产生光和热,同时产生气体和灰烬。

三、实验用品1. 蜡烛:白色、黄色、红色等不同颜色的蜡烛各一支。

2. 火柴:用于点燃蜡烛。

3. 烧杯:用于收集燃烧产生的气体。

4. 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5. 滤纸:用于过滤燃烧产生的灰烬。

6. 镊子:用于取用蜡烛和灰烬。

7. 秒表:用于计时。

8. 实验记录表: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 将不同颜色的蜡烛分别点燃,观察其燃烧现象。

2. 记录蜡烛燃烧时火焰的颜色、形状、高度和燃烧时间。

3. 用烧杯收集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和气味。

4. 将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5. 用滤纸过滤燃烧产生的灰烬,观察灰烬的颜色和状态。

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成分及对环境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蜡烛燃烧时,火焰呈黄色或白色,火焰高度约为10-15厘米,燃烧时间约为1小时。

2. 燃烧产生的气体为无色、无味气体,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3. 燃烧产生的灰烬为黑色粉末,经过滤纸过滤后,灰烬质量约为蜡烛质量的1/10。

4. 分析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成分及对环境的影响:蜡烛燃烧产生的主要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过量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水蒸气对环境无影响。

六、实验结论1. 蜡烛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主要成分石蜡在点燃后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 蜡烛燃烧时,火焰呈黄色或白色,燃烧产生的气体为无色、无味气体,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3. 蜡烛燃烧对环境有一定影响,过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燃烧科学实验报告

燃烧科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探究燃烧的条件,掌握灭火的方法,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就会发生。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蜡烛、火柴、酒精灯、酒精、棉球、玻璃杯、水、水彩笔、剪刀、胶带等。

2. 实验试剂:酒精、水、二氧化碳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蜡烛燃烧现象,记录火焰颜色、高度、形状等。

2. 在蜡烛火焰上滴加少量酒精,观察火焰变化。

3. 用剪刀剪下一小段棉球,蘸取少量酒精,点燃棉球,观察火焰燃烧现象。

4. 在蜡烛火焰上覆盖一个玻璃杯,观察火焰变化。

5. 用水彩笔在玻璃杯上画上图案,观察火焰变化。

6. 在蜡烛火焰上喷洒二氧化碳,观察火焰变化。

7. 将酒精灯点燃,用玻璃杯罩住火焰,观察火焰变化。

8. 用剪刀剪下一小段棉球,蘸取少量水,点燃棉球,观察火焰变化。

9. 将蜡烛熄灭,用胶带封住蜡烛火焰,观察蜡烛是否会重新点燃。

10.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燃烧条件及灭火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蜡烛燃烧现象,火焰颜色为黄色,高度约为5cm,形状为锥形。

2. 在蜡烛火焰上滴加少量酒精,火焰颜色变为蓝色,高度增加,燃烧更旺。

3. 用剪刀剪下一小段棉球,蘸取少量酒精,点燃棉球,火焰颜色为蓝色,高度约为2cm,形状为锥形。

4. 在蜡烛火焰上覆盖一个玻璃杯,火焰逐渐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5. 在玻璃杯上画上图案,火焰颜色和形状无明显变化。

6. 在蜡烛火焰上喷洒二氧化碳,火焰迅速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7. 将酒精灯点燃,用玻璃杯罩住火焰,火焰逐渐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8. 用剪刀剪下一小段棉球,蘸取少量水,点燃棉球,火焰迅速熄灭,说明水可以灭火。

9. 将蜡烛熄灭,用胶带封住蜡烛火焰,蜡烛不会重新点燃,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10.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燃烧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燃烧演示实验报告

燃烧演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和了解燃烧现象。

2. 探究燃烧的条件。

3. 学习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物质在氧气存在下,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光和热的过程。

燃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实验用品1. 可燃物:蜡烛、酒精、木材、纸张、棉线等。

2. 助燃物:氧气。

3.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铁夹、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秒表等。

4. 实验材料:沙子、水、肥皂水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蜡烛燃烧现象(1)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的颜色、形状、大小、温度等。

(2)将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

(3)将湿润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

2. 探究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①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②将蜡烛放入水中,观察蜡烛是否燃烧。

③将蜡烛放入沙子中,观察蜡烛是否燃烧。

(2)助燃物①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②将蜡烛放入氧气瓶中,观察蜡烛是否燃烧。

③将蜡烛放入氮气瓶中,观察蜡烛是否燃烧。

(3)温度①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②将蜡烛放入冰水中,观察蜡烛是否燃烧。

③将蜡烛放入热水中,观察蜡烛是否燃烧。

3. 观察燃烧实验现象(1)观察蜡烛燃烧时火焰的颜色、形状、大小、温度等。

(2)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光、烟雾等。

(3)观察不同条件下蜡烛燃烧的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蜡烛燃烧现象(1)火焰颜色:蜡烛火焰颜色为黄色。

(2)火焰形状:蜡烛火焰呈圆柱状。

(3)火焰大小:蜡烛火焰大小与蜡烛大小成正比。

(4)火焰温度:蜡烛火焰温度较高,可达几百摄氏度。

2. 燃烧条件探究(1)可燃物: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在水中、沙子中不燃烧。

(2)助燃物: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在氮气中不燃烧。

(3)温度:蜡烛在冰水中不燃烧,在热水中燃烧。

3. 燃烧实验现象观察(1)火焰颜色、形状、大小、温度等均与蜡烛燃烧现象一致。

(2)蜡烛燃烧时产生热量、光、烟雾等。

燃烧的实验报告

燃烧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条件。

2. 掌握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3. 分析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得出燃烧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可燃物就会发生燃烧。

三、实验器材1. 燃烧匙2. 火柴3. 铁夹4. 酒精灯5. 红磷6. 白磷7. 硫磺8. 玻璃片9. 水盆10. 烧杯11. 烧杯夹12. 研钵13. 研杵14. 秒表15. 针筒16. 镊子17. 记录本18. 钢尺四、实验步骤1. 将红磷、白磷、硫磺分别研磨成粉末状。

2. 将研磨好的红磷、白磷、硫磺分别放入燃烧匙中。

3. 使用酒精灯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白磷、硫磺。

4. 观察燃烧现象,并记录燃烧时间。

5. 将燃烧后的物质放入烧杯中,用针筒将氧气注入烧杯,观察反应现象。

6. 将燃烧后的物质放入水盆中,观察反应现象。

7. 将燃烧后的物质放入研钵中,用研杵研磨,观察反应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磷燃烧:红磷在空气中自燃,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燃烧时间为5秒。

将燃烧后的红磷放入烧杯中,氧气被消耗,燃烧匙内的红磷逐渐减少,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将燃烧后的红磷放入水盆中,观察到燃烧后的红磷沉入水底,说明燃烧后的产物不溶于水。

将燃烧后的红磷放入研钵中研磨,观察到研磨后的红磷呈粉末状,说明燃烧后的产物为固体。

2. 白磷燃烧: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燃烧时发出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燃烧时间为3秒。

将燃烧后的白磷放入烧杯中,氧气被消耗,燃烧匙内的白磷逐渐减少,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将燃烧后的白磷放入水盆中,观察到燃烧后的白磷沉入水底,说明燃烧后的产物不溶于水。

将燃烧后的白磷放入研钵中研磨,观察到研磨后的白磷呈粉末状,说明燃烧后的产物为固体。

3. 硫磺燃烧: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燃烧时间为7秒。

将燃烧后的硫磺放入烧杯中,氧气被消耗,燃烧匙内的硫磺逐渐减少,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化学实验室燃烧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室燃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现象的基本特征;2. 掌握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 学习燃烧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4. 理解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光。

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现象,了解其燃烧特性,从而掌握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酒精灯、酒精、燃烧匙、石棉网、铁架台、铁夹、秒表、温度计、烧杯、试管、量筒等。

2. 试剂:酒精、硫磺、镁条、磷、铁丝、蜡烛等。

四、实验步骤1. 酒精燃烧实验(1)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2)用燃烧匙夹取一小块酒精,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燃烧,观察燃烧现象;(3)记录酒精燃烧的温度、时间等数据。

2. 硫磺燃烧实验(1)点燃酒精灯,将硫磺放在燃烧匙上,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燃烧;(2)观察硫磺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温度、时间等数据;(3)熄灭酒精灯,将燃烧后的硫磺收集起来,称量其质量。

3. 镁条燃烧实验(1)点燃酒精灯,将镁条放在燃烧匙上,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燃烧;(2)观察镁条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温度、时间等数据;(3)熄灭酒精灯,将燃烧后的镁条收集起来,称量其质量。

4. 磷燃烧实验(1)点燃酒精灯,将磷放在燃烧匙上,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燃烧;(2)观察磷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温度、时间等数据;(3)熄灭酒精灯,将燃烧后的磷收集起来,称量其质量。

5. 铁丝燃烧实验(1)点燃酒精灯,将铁丝放在燃烧匙上,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燃烧;(2)观察铁丝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温度、时间等数据;(3)熄灭酒精灯,将燃烧后的铁丝收集起来,称量其质量。

6. 蜡烛燃烧实验(1)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温度、时间等数据;(2)熄灭蜡烛,将燃烧后的蜡烛收集起来,称量其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酒精燃烧实验:酒精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燃烧温度约为600℃,燃烧时间为2分钟。

燃烧条件学生实验报告(3篇)

燃烧条件学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燃烧的条件;2. 了解可燃物、氧气和温度对燃烧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氧化反应,放出热量和光。

燃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可燃物:物质具有可燃性;2. 氧气: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 温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实验器材1. 酒精灯;2. 火柴;3. 金属片(铁、铜等);4. 玻璃片;5. 玻璃管;6. 水槽;7. 温度计;8. 可燃物(如纸片、木材等);9. 计时器;10. 气球。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环境安全;2. 将金属片放入玻璃管中,观察金属片是否燃烧;3. 在金属片上放置少量纸片,观察纸片是否燃烧;4. 将玻璃管倒置,使金属片露出水面,观察金属片是否燃烧;5. 用酒精灯加热金属片,观察金属片是否燃烧;6. 将气球充满氧气,将金属片放入气球中,观察金属片是否燃烧;7.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属片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说明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2. 纸片在金属片上能燃烧,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是燃烧的必要条件;3. 金属片在水中不能燃烧,说明温度是燃烧的必要条件;4. 金属片在加热后能燃烧,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的必要条件;5. 金属片在充满氧气的气球中能燃烧,说明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

六、实验结论1. 燃烧需要满足可燃物、氧气和温度三个条件;2.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的必要条件;3. 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事故;2. 实验器材要妥善保管,防止损坏;3. 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分析结果要客观。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使我们对燃烧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在3.8~5.2L/h之间,再选2~4个不同燃气流量点,重复6.中的实验内容。
8.关闭燃气和空气阀门,整理试验现场。
5.实验数据记录
序号
黄尖
预混火焰
回火
吹脱
燃气
空气
燃气
空气
燃气
空气
燃气
空气
流量(L/h)
流量(L/h)
流量(L/h)
流量(L/h)
1
13.2
30
2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40
9
30
9
50
2
18
60
19.2
8.关闭燃气和空气阀门,整理试验现场。
5.数据记录与处理
火焰形式
丙烷流量
空气流量
扩散火焰
400ml/min
10L/h
预混火焰(黄尖)
400ml/min
40L/h
纯预混火焰
400ml/min
100L/h
6.实验结果
在丙烷流量不变的条件下,空气流量的变化会使火焰形式发生改变。
实验二本生灯法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测定
4.实验步骤
1.开启排风扇,保持室内通风,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对人员的危害。
2.起动压缩空气泵,直至压气机停止工作,保证储气罐有足够的空气量。
3.打开空气(进气)总阀,按要求设定预混空气定值器压力(定值器已预先调整好,勿需学生调整)。
4.开启液化石油气开关阀,使燃气管充满石油气,然后打开燃气(进气)总阀。
100
9
20
12
100
3
24
100
13.2
50
22.8
200
4
30
150
6.数据处理
气/燃比
黄尖
预混火焰
回火
吹脱
2.27
5.83.
3.33
5.56
3.33
5.21
2.22
8.33
4.17
3.79
8.77
5
7.实验结果
实验四静压法气体燃料火焰传播速度测定
所属课程:《燃烧学》实验人:陆寅骅实验日期:2015年5月22日
实验一Bensun火焰及Smithell法火焰分离
所属课程:《燃烧学》实验人:陆寅骅实验日期:2015年5月13日
1.实验目的
1.观察Bensun火焰的圈顶效应、壁面淬熄效应及火焰外凸效应;燃料浓度对火
焰颜色的影响;气流速度对火焰形状的影响等各种火焰现象。
2.了解本生灯火焰内外锥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仪器及器材
本生灯
喷口内径11.2mm
上海长玻玻璃仪器有限公司
石英玻璃管
内径9.2mm
上海长波玻璃仪器有限公司
点火枪
BDP-250
韩国大陆制罐
数码相机
D5000
NIKON
3.实验原理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是燃料燃烧的基本参数。测量火焰传播速度的方法很多。本试验装置是用动力法即本生灯法进行测定。
正常法向火焰传播速度定义为在垂直于层流火焰前沿面方向上火焰前沿面相对于未燃混合气的运动速度。在稳定的Bensun火焰中,内锥面是层流预混火焰前沿面。在此面上某一点P处,混合气流的法向分速度与未燃混合气流的运动速度即法向火焰传播速度相平衡,这样才能保持燃烧前沿面在法线方向上的燃烧速度(图7),
4.实验步骤
1.开启排风扇,保持室内通风,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对人员的危害。
2.开启空压机,使空压机上压力表达到0.4MPa。保证储气罐有足够的空气量。
3.按实验原理系统图,检查并连接好各管路,装上I号长喷管(内径7.18mm),并套上支撑环架及I号玻璃管。
4.打开空气(进气)总阀,按要求设定预混空气定值器压力(定值器已预先调整好,勿需学生调整)。开启液化石油气开关阀,使燃气管充满石油气,然后打开燃气(进气)总阀。
本生灯
喷口内径11.2mm
上海长玻玻璃仪器有限公司
石英玻璃管
内径9.2mm
上海长波玻璃仪器有限公司
点火枪
BDP-250
韩国大陆制罐
数码相机
D5000
NIKON
3.实验原理
预混合燃烧即动力燃烧,其机理是燃气与燃烧所需的部分空气进行预先混合,燃烧过程在动力区进行,形成的火焰称之为Bensun火焰。当燃料和空气流量调节到化学当量比时,本实验台上即能出现稳定的Bensun火焰,其内锥为蓝绿色的预混火焰(内锥表面呈白色),外锥为淡黄色的扩散火焰。同时能观察到火焰的圆形顶点效应、壁面淬熄效应及火焰外凸效应。改变可燃气的混合比,可以观察到火焰颜色的变化。当空气浓度较低时,扩散火焰占主要部分,反应不完全炭颗粒被析出,火焰呈黄色;空气浓度增大后变成预混火焰,反应温度高,完全燃烧,火焰呈蓝色。富燃料的Bensun火焰可以用Smithell分离法进行内外锥分离。Bensun火焰及Smithell火焰分离现象如图1所示。
6.缓慢打开预混空气调节阀,使空气流量指示在150L/h左右。再打开燃气调节阀,使燃气流量指示在3.8L/h左右,用点火器在喷管出口点火。
7.根据液化石油气火焰的稳定性曲线,预先估计制得各种混合比所需的空气和燃料流量,以避免燃料百分比数过于接近而影响曲线的绘图。
8.缓慢调节空气和燃气流量,当火焰稳定后,用测高仪测得火焰内锥高度。
所属课程:《燃烧学》实验人:陆寅骅实验日期:2015年5月20日
1.实验目的
观察预混火焰的回火和吹脱等现象,测定预混火焰的稳定浓度界限。
2.实验仪器及器材
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空气压缩机
BX-2025
福建巨霸机械有限公司
丙烷气罐及丙烷气
MS-12.2L
江苏民生高压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玻璃转子流量计(空气)
过量空气系数(即空气消耗系数) 对火焰燃烧温度 的影响见图3所示,预热空气温度 对火焰燃烧温度 影响见图4所示,过量空气系数 对火焰传播速度 影响见图5所示。
图6静压法测定气体燃料火焰传播速度试验台示意图
1.空压机;2.LPG罐;3.燃气阀;4.燃气流量计;5.空气流量计;6.引射管;7.温度计;8.稳压筒;9.可燃气进口端;10.空气压力表;11.燃气压力表;12.预混空气定值器13.石英玻璃管14.点火枪
测量状况不少于6种,为减少测量误差,对每种情况最好测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5.实验数据记录
序号
燃气测量值
空气测量值
折算流量
总流量qv(ml/s)
燃气体积
百分数
气体流速 (cm/s)
火焰速度 (cm/s)
α(︒)
压力(bar)
流量(ml/min)
压力(bar)
流量(L/h)
燃气(ml/s)
空气(ml/s)
2.实验仪器及器材
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空气压缩机
BX-2025
福建巨霸机械有限公司
丙烷气罐及丙烷气
MS-12.2L
江苏民生高压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玻璃转子流量计(空气)
LZB-6
上海天川仪表厂
玻璃转子流量计(燃气)
LZB-3WB
上海天川仪表厂
空气及燃气压力表
ZB-Y-60
上海正保仪表厂
空气压力定值器
AR-2000
即 (1)
式中:us-混合气的流速(cm/s);α-火焰锥角之半。
或 (2)
式中:qv-混合气的体积流量(L/s);h-火焰内锥高度(cm);r-喷口半径(cm)。
火焰高度h,可由自制简易测高仪测出。
4.实验步骤
1.开启排风扇,保持室内通风,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对人员的危害。
2.启动压缩空气泵,直至压气机停止工作,保证储气罐有足够的空气量。
3.按试验原理系统图,检查并连接好各管路,装上II号长喷管及冷却器(出口直径10.0mm),接通循环冷却水;罩上有机玻璃挡风罩,稍开冷却水阀,确保冷却器中有少量水流过。
4.打开空气(进气)总阀,按要求设定预混空气定值器压力(定值器已预先调整好,勿需学生调整)。开启液化石油气开关阀,使燃气管充满石油气,然后打开燃气(进气)总阀。
3.按试验原理系统图,检查并连接好各管路,装上II号长喷管及冷却器(出口直径10.0mm),接通循环冷却水;罩上有机玻璃挡风罩,稍开冷却水阀,确保冷却器中有少量水流过。
4 .调整自制简易测高仪,使测高仪的不锈钢箭头对准火焰内锥。
5.打开空气(进气)总阀,按要求设定预混空气定值器压力(定值器已预先调整好,勿需学生调整)。开启液化石油气开关阀,使燃气管充满石油气,然后打开燃气(进气)总阀。
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空气压缩机
BX-2025
福建巨霸机械有限公司
丙烷气罐及丙烷气
MS-12.2L
江苏民生高压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玻璃转子流量计(空气)
LZB-6
上海天川仪表厂
玻璃转子流量计(燃气)
LZB-3WB
上海天川仪表厂
空气及燃气压力表
ZB-Y-60
上海正保仪表厂
空气压力定值器
AR-2000
浙江三正气动有限公司
5.缓慢打开预混空气调节阀,使空气流量指示在150L/h左右。再打开燃气调节阀,使燃气流量指示在3.8L/h左右,用点火器在喷管出口点火。
6.调节(增加)空气流量,使火焰内锥出现黄尖,记录火焰发烟时的燃气和空气参数。再增加空气流量,使管口形成稳定的Bensun火焰,记录圆锥火焰的燃气和空气参数。然后缓慢调小空气流量,待形成平面火焰时,记录燃气和空气参数。管口形成平面火焰为回火的贫富燃料线界限。缓慢增加空气流量,待火焰被吹脱时,记录燃气和空气参数。上述各种现象时的燃气和空气压力及流量记录于表一中。
浙江三正气动有限公司
本生灯
喷口内径11.2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