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
(1)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生态学的意义。

(2)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概念。

(3)生态因素的概念。

2.理解:阳光、温度和水对动植物的影响。

3.掌握
(1)种内关系——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2)种间关系——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观察电教媒体展示的内容或创设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媒体展示的生物现象分析、表述,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学习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树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2.通过学习环境因素对生物有影响,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1.学习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学习方法。

2.学习掌握新概念的方法:明确概念的含义,并将类似概念加以区别。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通过观察,归纳生态因素的概念。

(2)理解阳光、温度和水对动植物的影响。

(3)理解寄生、共生、竞争和捕食的概念。

(4)明确寄生与共生的区别,捕食和竞争关系生物间个体数量的变化。

2.难点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归纳生态因素的概念。

(2)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明确寄生与共生的区别,了解捕食和竞争关系生物间个体数量的变化。

3.疑点
(1)菱的水面上和水中叶片形状不同的原因。

(2)阳光、温度和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种”的概念辨析。

4.解决办法
(1)投影展示不同环境中生物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生态因素的概念。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已有知识理解阳光、温度和水对动植物的影响。

(3)投影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的概念。

(4)教师举例帮助学生了解“种”的分类含义。

(5)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归纳辨别阳光、温度和水对植物分布的景响。

(6)学生完成巩固练习,根据反馈信息,教师个别辅导或集体答疑。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
谈话法,即以学生观察、阅读、分析、理解为主,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五、教具准备
根据学校设备条件,需展示内容可以用挂图、标本;可以用明胶片制成投影片,利用光学投影仪投影;也可以将挂图、标本或拼图等通过视频投影仪直接投影;还可以将有关内容制成CAI课件,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本节课前可以准备以下内容:课时目标(文字)、生活在沙漠上的仙人掌(图像)、生活在淡水中的菱(图像)、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图像)、生活在海水中的海豚(图像)、田里的水稻和林下的三七(图像)、某海湾海水中的藻类植物(图像)、鲫鱼(实物)、针叶林和阔叶林、热带雨林(图像)、极地狐和沙漠狐(图像)、荒漠植物与热带雨林(图像)、课堂练习题(文字)。

六、学生活动设计
1.观察多种环境中的生物的投影画面,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出生态因素的概念。

2.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投影由已知到未知,理解阳光、温度和水对植物的影响。

3.归纳总结阳光、温度和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4.完成巩固练习。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通过投影使学生逐步了解本课时的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
①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生态学的意义
②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概念。

③ 生态因素的概念。

(2)理解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和水对动植物的影响。

(3)掌握阳光、温度和水对植物分布的不同影响。

2.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训练表达能力,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3.德育目标
(1)树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2)培养生态意识。

4.方法目标
(1)学习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2)学习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2、3、4教师掌握,不必展示给学生)
(二)整体感知
无机环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与下一节课有机环境(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相对应。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了解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生态学的意义。

教师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如鱼生活在水中),要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物质和能量,因而受到环境的限制;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如蚯蚓的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疏松)。

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生态学。

生态学代表生物学的宏观发展方向。

生态学的研究与人类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随着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被大量破坏,粮食不足,能源短缺,这些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它们的解决都离不开生态学。

2.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了解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投影:生活在沙漠上的仙人掌。

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茎肉质、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叶退化成刺,表面有蜡质。

师生共同分析其原因:沙漠干旱的环境影响了仙人掌的形态和生理,也使不耐旱的生物不能生存,也就是影响植物的分布。

投影:生活在淡水中的菱。

提示学生观察其叶的形状:长在水面上的较宽大,且叶柄长短不同,不会互相重叠;长在水中的呈羽毛状。

教师问:这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思考:都有利于增大与阳光接触的面积,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照射,与水中光照相对不足的环境相适应。

羽状细叶还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可见,水的环境影响了叶的形态。

投影: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

学生观察其特点:穴居土壤中,以地上植物落叶为食。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蚯蚓适应环境的特点: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体表有刚毛和粘液,适于在土壤中运动;其消化系统的结构也适于消化植物的枯枝落叶等。

投影:生活在海洋里的海豚。

学生观察会发现:它以水中小鱼、乌贼、虾、蟹等为食,其身体特点适于水中运动。

教师问:从以上这些现象以及我们常见的动植物生活的现象中我们会发现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思考、分析、归纳、总结,有的能作如下回答: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环境中,生物种类差别很大;无论生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都要受到各种因素(如沙漠中的水,水中的光照情况等)的影响。

师生共同归纳出生态因素的概念,生态因素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

分析得出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边归纳边板书)。

3.理解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和水对动植物的影响,提高阅读能力、训练表达能力,树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学会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方法。

(1)阳光:
教师问:阳光对植物最重要的是什么?
启发学生联系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有关知识回答: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因此,阳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非常明显。

教师发动学生举一些他们熟悉的例子。

在陆地上有些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常见的水果、蔬菜、农作物,有的则在密林下层的阴暗处才能生长得好,如人参、三七等。

(不提出阳生植物、阴生植物的概念)
投影:田里的水稻和林下的三七。

在海洋里,离海面越深,光照越弱,植物种类也有差别。

投影:某海湾海水中的藻类植物。

引导学生观察:浅水处生长了很多绿藻,稍深处则有很多褐藻,再深一些则生长了很多红藻。

教师指出:海面下200米是阳光能够到达的极限,200米以下的区域植物难以生存。

其次,日照时间的长短对植物的开花时期也有影响。

有些植物开花需较长时间的日照,只在春末夏初开花(师生举例,略);有些植物开花需要较短时间的日照,在秋季开花,如“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菊科植物;还有些植物对日照时间的长短要求并不严格,可以在不同季节开花,如月季。

教师问:阳光对动物又有哪些影响呢?
出示鲫鱼,学生观察,背面颜色较深,腹面颜色很浅(“鱼肚白”),教师指出这跟阳光的影响有关,阳光能够影响动物的体色。

阳光还影响动物的视觉。

如鸡,到了夜间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乡村有“鸡摸眼”的说法;而猫头鹰在夜间却有很好的视力。

日照时间的长短对动物的繁殖活动有影响,如鳟鱼的生殖器官要在短日照的刺激下才能成熟,常在12
月产卵。

阳光还能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有人做过试验:蚜虫培养在连续光照或连续无光照的条件下,产生的个体大多没有翅;培养在光暗交替的条件下,产生的个体大多都有翅。

有些动物有趋光性,如夏天电灯附近总有蛾类活动。

有的昆虫对紫外线很敏感。

可以据此设法诱杀这类农业害虫。

(2)温度: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酶的作用受温度的影响。

温度能够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新陈代谢,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温度过高过低都能影响甚至破坏酶的活性。

因此,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是有限的。

尽管宇宙中温度变化幅度极大,但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是很窄的,一般是-2—50℃左右。

各种不同的生物,世世代代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对环境的温度有一定的适应,故不同生物有自己最适合的环境温度。

一般是20—25℃,但各种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也不同。

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受温度限制,植物呈地带性分布。

投影:针叶林和阔叶林、热带雨林。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寒冷地带的森林中,针叶林较多;温暖地带,阔叶林较多;热带森林树木,枝叶繁茂,形成热带雨林。

从果树分布来看,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都是受温度的限制。

温度对动物也有影响。

投影:极地狐和沙漠狐。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温度能够影响动物的形态。

极地狐尾短、耳朵、鼻端小,可以减小身体的表面积,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失。

温度对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有明显的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P·235第一段,结合实际可再举出一些鸟类迁徙、鱼类的季节洄游的例子。

(3)水:
引导学生回忆:水是细胞和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因此水也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

动物缺水比缺少食物的后果更严重。

动物在允许喝水的情况下不进食所能生存的时间,比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生存的时间长得多。

一个地区一年中的降水总量和雨季分布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投影:荒漠植物与热带雨林。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干旱的沙漠地区,只有少数耐干旱的(动)植物生存;而雨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却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四)总结
结合板书总结,引导学生发现阳光、温度和水对植物的分布都有影响,但有什么不同呢?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
阳光对植物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温度影响植物呈地带性分布;水分限制陆生植物分布。

(五)布置作业
(当堂完成,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个别辅导或集体答疑。


1.课本P·239复习题。

2.对植物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空气
3.下列现象,温度起主导作用的是
A.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 B.海藻分布在水深200米以上海域
C.仙人掌的叶片变成了刺 D.三七在密林暗处才能生长好
4.海藻类植物的垂直分布受什么生态因素的影响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参考答案:2.C;3.A;4.A。

(六)板书设计
第七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因素:形态、生理、分布等
(一)非生物因素
1.阳光: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
(1)植物:生理、分布
(2)动物:体色、视觉、繁殖活动(日照)、生长发育、生活习性
2.温度:酶的活性
(1)植物:分布
(2)动物:形态、生活习性
3.水:影响生物生存
(1)植物:分布
(2)动物:
八、参考资料
1.3000米深的海底还有生物吗?海水对阳光具有吸收功能,在2000—3000米深的海底,无疑是没有一缕阳光的,按理说那里不该有生物生存了。

但事实却相反,1977年,法国科学家乘坐“阿尔2”号深潜艇在太平洋的加拉帕斯群岛海域,在距海面3000米深,水温高达250℃的热泉口发现5个生物群落:有粉红色的鱼、白色的螃蟹,以及成千上万棕色的贻贝和巨大的白蛤等。

在火山口,一大片巨大的蠕虫在一根高达4米的竖管状顶端摆弄着松软的鲜红色羽毛状的东西。

类似的发现还有1979年4月,加利福尼亚湾外侧海底,2500米深处,水温高达350℃的热泉口附近也有成千上万的红色大蛤、管状蠕虫、螃蟹、藤壶等生物。

为何在3000米深的海底还有生物生存呢?科学家从海底采取的海水样品有一股臭鸡蛋味发现了其中奥妙。

原来海底热泉水从地下带上来许多硫酸盐,硫酸盐在高温高压下变成了硫化氢,硫化细菌将其氧化的同时取得能量,并以此能量将CO2和水合成有机物,从而大量繁殖起来,小动物以细菌为食物,大动物又以小动物为食,它们形成一条不依靠阳光而依靠地球内部的热量和物质的特殊食物链。

2.为什么“橘生淮北变成积”“橘与枳,在植物分类学中,都属芸香科的果树。

但橘为柑橘属植物,枳为枳属植物。

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利用枳作砧木,橘作接穗,嫁接繁殖橘苗了。

橘只能耐-9℃以上的低温;而枳能耐-20℃的低温。

当人们把枳作砧木、橘作接穗嫁接培育枳苗,从淮南移到淮北,由于橘树忍受不了淮北冬季低于-9℃的低温,橘树地上部分冻死,而地下部分的枳砧却安然无恙。

当次年春暖花开时,砧木树上的不定芽萌发长成了枳树,过几年就开花结实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原因即此。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与学生观察、阅读、表述、练习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根据学校设备条件准备:课时目标(文字),淡水中的鱼(图像),雪松与黑松(图像),蚂蚁搬家(图像),家鸡打斗(图像),地衣横切面(图像),木头上的白蚁(图像),菟丝子(图像),蛔虫与人,虱、蚤与猪(图像),冬虫夏草,噬菌体与细菌(图像),寄生、共生关系示意图,共生与寄生的区别表(表格),草原上鹰抓兔、追蛇的情景(图像),竞争、捕食关系示意图,共生、竞争、捕食生物的数量坐标曲线关系图,课堂练习题(文字)。

六、学生活动设计
1.结合投影回忆童年观察到的蚂蚁搬家,家鸡争斗等情景。

理解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的含义。

2.观察生物间关系的投影画面,阅读教材中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的概念,区分和明确概念的含义。

3.完成巩固练习题。

七、教学步骤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投影)
1.知识目标
(1)了解“种”在分类上的意义。

(2)理解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3)掌握种间关系——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2.能力目标培养概念的辨析能力,提高归纳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培养生态意识。

(2)培养爱护环境的情感。

4.方法目标
(1)学习联系自身实际理解新知识的方法。

(2)学习掌握新概念的方法:明确概念的含义并将类似概念加以区别。

(2、3、4教师掌握,不向学生展示。


(二)整体感知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影响,生物间也互相影响,生物既受无机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同种或不同种生物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了解“种”在分类上的意义。

生物因素是生物生活的有机环境,是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共存的其他生物,这些生物有的是同种生物,有的是不同种生物。

生物与环境中生物因素的相互关系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是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的关系,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

什么是同一种生物,什么是不同种生物呢?
师生共同回忆生物分类的知识,分类单位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明确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教师举例结合实物或投影帮助学生理解:大鲤鱼、小鲤鱼都是鲤鱼,同是一种鱼。

大鲫鱼、小鲫鱼都是鲫鱼,也是同一种鱼;鲤鱼与鲫鱼是不同种鱼。

雪松是一种,黑松也是一种,雪松与黑松是不同种。

平常听说的鱼、松树等指的是一类生物,每一类包括很多种生物,鸟、蛇、猫、鼠、竹等都是一类生物,不是指一种生物。

2.理解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提高归纳能力。

生物在种内关系上,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

投影蚂蚁搬家、家鸡争斗的情景。

有的学生可能曾观察到并能表述:夏天,蚂蚁成群由低处向高处搬家,有十几只领路,有些殿后,中间许多蚂蚁协同搬运食物,队伍井然有序。

如将领头的一只捉走,则领头的十几只四处搜寻一番,重新推举一只领头,继续前进,其间队伍不会散乱。

这是种内互助的情形。

农村学生都观察过并会表述:一群鸡中,如只有一只公鸡,则母鸡间有时会打斗;如有几只母鸡、两三只公鸡,则公鸡间经常在争食或其他情况下争斗,有时甚至很激烈。

这是为争夺食物或配偶而发生的种内斗争。

学生回忆以上情景,再阅读教材内容,理解种内互助与种内斗争。

师生共同总结:种内互助现象非常常见,这些生物常过着群聚生活。

像蚂蚁这样个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个体间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蜜蜂的分工合作生活方式)。

而鱼类、麻雀等则没有明确的分工,在一定场所一起寻找食物。

以课本上麝牛御敌的例子说明种内互助对动物捕食或御敌都是有利的。

再分析:同种生物生活相似的,需求相似。

因此,当食物生存空间相对不足时,就会因争夺这些条件而发生争斗。

鲈鱼在食物缺乏时会以本种幼鱼为食;蝌蚪过度繁殖,肠道排出的有毒物质增多会杀死幼小蝌蚪;繁殖时期动物为争夺雌性个体而争斗;喜阳植物长势差者将被淘汰死亡,由此说明种内斗争在生物界也是普遍存在的。

问:种内斗争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呢?种内斗争能使失败者受害甚至死亡,故对生存只会有害不会有利。

但斗争的胜利者往往是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个体,是同种的优胜者,它们能得到比较充分的生活条件,长得更好,因此,繁殖的后代多,这对提高种族的品质是有利的。

因此,无论是种内互助还是种内斗争,都有利于物种的生存。

3.掌握种间关系——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概念,提高观察能力,训练归纳、表达能力,培养爱护环境的情感,学习掌握新概念的方法。

教师问:一定自然区域内,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是否也存在着种间互助和种间斗争呢?
(1)理解掌握共生、寄生的概念:
① 共生:
投影:地衣横切面。

学生观察了解:地衣是一类特殊植物,由真菌和藻类共同组成。

藻类: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较弱;真菌: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能力较强,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投影:木头上的白蚁照片(有的学生在旧房拆迁现场看到过腐败的木柱基部有白蚁活动的情景),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白蚁能摄取木纤维,但不能消化;白蚁消化道中有一种鞭毛虫能分泌水解纤维素的酶,但不能摄取木纤维。

二者也是互利互惠的。

学生观察思考后,自己归纳共生的概念。

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两种生物的这种共同生活关系即为共生。

②寄生:学生阅读教材,投影菟丝子,蛔虫与人,虱、蚤与猪,冬虫夏草,噬菌体和细菌,说明寄生现象普遍存在于植物间,病毒和细菌间,而且有的寄居在人体内,有的寄居在体表。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的现象。

投影,师生共同归纳填写
(2)理解、掌握竞争和捕食的概念:
③竞争:
结合教材讲解培养大、小草履虫的实验,注意指出大、小草履虫是不同种的生物,并非是同一种生物中大的叫大草履虫,小的叫小草履虫。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竞争的概念。

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教师启发学生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庄稼和杂草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④捕食:
投影:草原上鹰抓兔、追蛇的情景。

学生观察,教师指出鹰与兔、鹰与蛇之间的关系即为捕食关系。

再总结: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教师指出:捕食关系以箭头“→”表示,如a→b表示a是被捕食者,b是捕食者。

(四)总结:1.师生共同总结
投影:
2.生物受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五)布置作业(课内完成,以检查目标完成情况)
1.课本P·240二、2。

2.下列实例属于种内互助的是
A.雄啄木鸟为占巢而斗 B.亲鸟用昆虫饲喂雏鸟
C.松树林的自然稀疏 D.带鱼成群的索饵洄游
3.下列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A.噬菌体侵入细菌的体内 B.蜜蜂成群地向敌害进攻
C.桉树自毒以减少其数量 D.鲈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
4.下列种间竞争最激烈的是
A.菟丝子与大豆 B.草鱼与鲫鱼
C.水稻与稗草 D.狼与羊
5.木匠蚁和一种蝶类幼虫共同生活在一起。

蝶类幼虫以植物为食,其分泌物是木匠蚁的食物。

木匠蚁则为蝶类幼虫杀灭各种天敌,否则蝶类幼虫不能存活24小时以上,那么木匠蚁与蝶类幼虫的关系是A.寄生 B.竞争 C.共生 D.捕食
参考答案:2.D 3.C 4.C 5.C
(六)板书设计
(二)生物因素
1.种内关系
(1)种内互助(2)种内斗争
意义:利于物种生存
2.种间关系
(1)共生(2)寄生(3)竞争(4)捕食:a→b
八、参考资料
1.水稻和稗草的竞争水稻和稗草同时生长,而且需要相似的环境条件,但稗草生长和发育比水稻快得多,它的强大根系掠夺了水稻所需要的养料,并在水稻开花前结实。

稗草成熟的种子能很快地散落到土壤中,第二年又继续发芽,生长,如不设法清除这类稗草,将使水稻明显减产。

2.动物的防御行为有些群体生活的生物,当同种生物的某一个体遇到危险时,会通过释放激素的行为来报警,“通知”群体中其他个体,起到尽量保护种群的作用。

如:
(1)通过分泌某种化学物质。

如受伤的鱼能产生一种物质,警告其他个体,尽快逃避或隐蔽。

蚜虫被食时会发出一种外激素,使其他个体四散逃避等。

(2)通过行为以示警告。

如鹿闪动白尾巴报警。

警卫鸟展开尾羽或飞羽报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