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与造纸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伦与造纸术略考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关于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当今便有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他就是造纸术的发明者;第二种意见认为西汉初期已经用纸代替竹木简,蔡伦只是造纸术的革新者。现在看来,第二种意见是正确的——因为,早于蔡伦2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就已经有用于书写的麻纸。
在纸张出现以前,人类曾经使用过许多材料来写字记事。我们的祖先最初是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叫做甲骨文;商周时期,人们又把需要保存的文字铸在青铜器上或刻在石头上,叫做钟鼎文、石鼓文;到了春秋末期,人们开始使用新的书写记事材料,叫做“简牍”,“简”就是竹片,“牍”就是木片。把文字写在竹片、木片上,比刻在甲骨、石头上,比铸在青铜器上要方便得多、容易得多。可就是连篇累牍十分笨重。当时也有用绢帛做书写材料的,故《墨子》曰:“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但是绢帛价格昂贵,一般人是用不起的,就连孔圣人都说:“贫不及素。”这里的“素”指的就是绢帛。汉代一匹绢帛(长约10多米,宽不
及1米)的价格就相当于720斤大米。
伴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祖先不断的寻找新的可以书写的材料,最终发明了理想的书写材料——纸。
我国造纸术的发明,长期以来一直都归功于东汉时期的宦官蔡伦。这是因为《后汉书.蔡伦传》明确记载:“自古书契多编竹简,其用縑帛者谓之纸。縑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之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
自此,人们常把蔡伦向汉和帝献纸的那一年——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作为纸诞生的年份。蔡伦也因此而被奉为造纸祖师,差不多所有产纸的地区都为他塑像造庙。他的故乡湖南耒阳县,元朝曾重修蔡伦庙;在他的墓地陕西洋县龙亭铺(蔡伦于114年被封为龙亭侯)也建有祠庙;日本等国的造纸工人也奉蔡伦为“纸神”。蔡伦受到国内外人们的纪念和崇敬,蔡伦发明造纸术似乎也成定论。
但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实践,动摇了千余年来盛行的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说法。
首先是1933年,黄文弼先生在新疆罗布泊汉
代烽燧遗址上发现一片古纸——这是一片麻纸,长约40厘米,宽约100厘米,纸面可清晰见到麻;在同一遗址中还发现了汉元帝元年(公元前48年)的木简。因此该纸当为西汉时期的文物,比‘蔡伦造纸术’的公元105年早了一个半世纪。
其后是1957年,在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再次出土了比新疆罗布泊的纸还要早一个世纪的西汉初期古纸,而且有数十页之多,经科技史专家潘吉星教授的研究和分析化验,确认此灞桥纸主要由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所制成。
在这以后的1973年甘肃居延汉代金关遗址、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颜村汉代窖藏中叶分别出土了西汉时的麻纸;再后来是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附近的放马滩古墓葬中出土了西汉初年文、景二帝时期(前179——前141年)的绘制了地图的古麻纸。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1990年,在敦煌甜水井西汉邮驿遗址中发掘出了多张古麻纸,其中3张纸上还书写有文字。
以上事实有力的证明了: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发明了造纸术,而且当时造出的纸已经可以用于书写文字和绘图,这比蔡伦造纸早了两三百年的历史。
东汉蔡伦虽然不是纸的最早发明者,但是他改进了造纸技术。蔡伦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他认为:扩大造纸原料的来源;改进造纸技术;提高纸张质量;就可以使纸张为大家所接受。
蔡伦首先使用树皮造纸。树皮是比麻类丰富得多的原料,可以使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树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胶、蛋白质远远要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要比麻类难度大。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技术。西汉时期利用石灰水制浆,东汉时期改用草木灰水制浆。草木灰水含有较大的碱性,有利于提高纸浆的质量。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把他在尚方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很赞赏他的才能,马上通令天下采用。这样,蔡伦的造纸方法很快传遍各地。
蔡伦的贡献就在于使皮纸生产在东汉发展起来。
麻纸和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于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的发展。至晋代(4世纪)时候,纸已经正式取代帛简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蔡伦在促进麻纸和皮纸生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虽然不是造纸术的最初发明者,但是作为技术革新者和组织推广者的历史地位
应该还是可以肯定的。
金菊子
2013.02.28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