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和今后的意见

合集下载

关于广州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的报告(共五则)

关于广州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的报告(共五则)

关于广州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的报告(共五则)第一篇:关于广州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的报告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报告中文摘要:本文结合近期试行的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阐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的必要性及其环境管理现状和问题,分别提出了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的环境管理对策,最后整合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环境管理原则以及提出了各个国家的参考案例。

中文关键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环境管理广州实行垃圾分类首日举步维艰中国国内首部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规定--《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4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广州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同时也标志着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垃圾分类工作在中国大中城市的正式展开。

但是,实行首日的效果却不甚理想,由于配套设施不足、市民意识不深刻、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广州的垃圾分类之路举步维艰。

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以下称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而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渣土,但不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我国垃圾产生量逐年上升,2001年清运量1.18亿吨,仅有60%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处置,无害化处理的不到六分之一。

废旧家用电器、建筑废弃材料、报废汽车和废旧轮胎等回收和安全处置的问题日益突出。

露天堆放垃圾会产生硫化物、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滋生病源微生物、蚊蝇和老鼠,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严重危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

垃圾围城、垃圾爆炸也严重危害了居民生命健康、生活和工业生产。

垃圾污染和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急需解决的四大环境问题。

垃圾分类收集中的环境管理试点城市(广州)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是提高垃圾环境管理水平的重大举措。

垃圾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填埋垃圾。

我国对垃圾环境管理实行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原则。

垃圾分类收集既提高废品回收率又便于危险废物单独处置。

广州市同德街道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广州市同德街道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毕业论文题目:广州市同德街道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部:学习中心:专业:入学时间: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论文完成日期: 年目录摘要 (1)引言 (2)一、广州市同德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 (2)二、广州市同德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存在的问题 (3)(一)公众参与程度较低 (3)(二)执行过程监管不足 (3)(三)执行工具缺乏协调性 (4)(四)政策执行成本高效果不佳 (4)(五)垃圾回收利用率较低 (4)三、广州市同德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5)(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理念落后 (5)(二)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不完备 (6)(三)执行目标的群体较为特殊 (6)(四)公共政策执行的消极环境 (7)(五)政府垃圾分类体系内容规定不合理 (7)四、解决广州市同德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存在问题的对策 (8)(一)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加以宣传 (8)(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政策 (9)(三)积极调动政策执行群体的积极性 (9)(四)改善公共政策执行的环境 (10)(五)提高政府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内容合理性 (11)结论 (11)参考文献 (13)摘要广州市已经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多年,经历了试点、修正调整、完善执行效果等多个发展阶段,并且创建了与广州市经济发展、环境卫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但是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公众参与度低、执行过程监管不足、执行工具缺乏协调性、政策执行成本高效率低、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

本文主要以广州市同德街道为例,对街道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与之适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有效改善广州市同德街道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构建绿色环保发展战略,构建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同德街道;垃圾分类;问题;对策引言近几年来随着广州市同德街道城镇化和经济的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生活垃圾产量也在激增,甚至有的城区出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

广州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总结

广州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总结

广州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总结
近年来,广州市政府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和政策措施,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在广州市的推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广州市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首先,广州市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包括电视广告、户外
宣传牌、社交媒体等,覆盖了广大市民群体。

通过这些宣传手段,市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广州市政府利用社区和学校资源,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通过组织垃
圾分类知识讲座、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等,让市民和学生们亲身参与其中,增强了他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

此外,广州市政府还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处罚和曝光,提高了
市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

同时,政府还鼓励和奖励垃圾分类的积极行为,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说,广州市政府在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也要看到,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宣传力度不够、市民参与度不高等。

因此,希望广州市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同时,希望广州市政府能够加强对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宣传策略,提高宣传效果。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信在广州市政府和市
民的共同努力下,垃圾分类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建设美丽广州贡献力量。

番禺垃圾分类工作总结报告

番禺垃圾分类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近年来,番禺区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垃圾分类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番禺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二、工作成效1. 全区177条村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

番禺区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两网融合点投放点”的基本模式基础上,综合考虑农村区域面积、人口分布、人员组成等因素,探索采取符合农村实际的设施建设方式。

如在以大龙街新水坑村为代表的大型农村实行区域网格投放点定时定点(流动收运车)”收集方式,在以石碁桥山村为代表的中型农村实行两网融合点投放点”收集方式,在以新造镇曾边村为代表的新农村实行多个小型两网融合点”收集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体系形成。

番禺区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工作的同时,还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体系,打造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样板村84条。

3. 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通过精细化运输处理生活垃圾,番禺区实现了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4. 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

番禺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垃圾分类的文明意识精准输入到群众心中,形成了人人齐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做法1. 强化组织领导。

番禺区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

2. 完善政策法规。

番禺区制定了一系列垃圾分类政策法规,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推进设施建设。

番禺区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两网融合点投放点”模式,并根据不同地区特点,优化设施布局,提高分类收集效率。

4. 加强宣传引导。

番禺区通过举办各类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 强化监督管理。

番禺区建立了区-镇街-村三级垃圾分类督导检查机制,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常态化监督。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对策——以广州大学城小谷围街道为例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对策——以广州大学城小谷围街道为例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对策文/蒋冬梅 梁婉彤0 引言“垃圾多、分类难”是广州长期存在的垃圾处理问题。

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提出的深层生态主义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使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治疗方法是事倍功半的,只有彻底改变人们原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一样,要想取得显著的效果,就必须改变人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

由于广州大学城小谷围街道在解决“垃圾多、分类难”的问题上具有典型性,在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问题及对策时,对该街道进行个案分析。

1 现状近十几年来,广州大学城小谷围街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目前,该街道由贝岗、穗石、南亭、北亭4条原始村落组成,除了居住着村民,还涌入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虽然经过改造,村落环境比以前有了改善,但是垃圾处理依然是难题。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广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并在市内各街道、各社区试行收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制度,开展绿色社区的评比活动。

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发布和制度的建立,为小谷围街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依据。

然而,通过走访观察和调查发现,该街道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出现了三方面的问题。

1.1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尚浅,自觉性低调查发现,该街道办在每个垃圾投放点都放置了绿、蓝、黑3种颜色的垃圾桶,分别收集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且每个垃圾桶的前面都有相应的标识说明。

但从垃圾桶中的垃圾来看,居民们并没有按要求分类投放垃圾。

走入巷内可发现,住在离公共垃圾桶较远的居民会直接把垃圾袋堆放在家门前,等待环卫工人经过时清理,而垃圾袋里的垃圾也是没有经过分类的。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过半居民认为该街道的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甚至不知道有垃圾分类的要求;在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方面,相当一部分居民尽管知道需要进行垃圾分类,但仍不清楚具体该如何分类;在个人垃圾分类方面,大多数居民并没有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只是偶尔收集可出售的废品。

广州垃圾分类行动实施方案

广州垃圾分类行动实施方案

广州垃圾分类行动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垃圾分类作为一种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大城市,也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动广州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制定了广州垃圾分类行动实施方案。

一、目标。

广州垃圾分类行动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提高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二、实施步骤。

1.宣传教育。

垃圾分类工作的第一步是宣传教育,广州将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社区宣传、学校宣传等多种途径,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重要性,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2.建立分类收集点。

广州将在各个社区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点,方便市民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同时,还将建立可回收物回收站和有害垃圾收集点,方便市民投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

3.加强监督管理。

为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广州将加强对垃圾分类收集点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对违规投放垃圾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提高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程度。

4.推动资源化利用。

广州将积极推动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建立合理的回收体系,提高可回收物的回收率,减少资源的浪费,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5.加强技术支持。

广州将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引进先进的垃圾分类处理设备,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保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广州垃圾分类行动的顺利实施,广州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预期效果。

通过广州垃圾分类行动的实施,预期将有效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

广州垃圾分类行动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广州市政府对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负责任态度。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穗府办[2011]41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穗府办[2011]41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正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穗府办〔2011〕41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大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力度,化解生活垃圾产量不断增长和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及省市有关规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意见:一、深刻认识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近年来,我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运网络体系日趋完善,城乡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但当前我市人口迅速增加,生活垃圾量随之快速增长,而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面临“垃圾围城”危机,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社会稳定。

各区、县级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强力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思路与对策

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思路与对策

1广州生活垃圾生成与处理的现状分析1.1生活垃圾产生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近年来,随着广州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广州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到2008年,全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估测为18000t,经过一定的分捡、分类回收后,进入终端处理的约12000t,其中,中心城区是生活垃圾产生的主体区域,约占全市垃圾生成总量的七成左右。

1995年-2009年,中心六区日产生活垃圾年均增长率为4.6%,日垃圾产生量从2875t 大幅提升至8148t。

见图1。

图1广州市1995年-2009年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增长情况据有关统计,在进入终端处理的生活垃圾构成中,餐厨垃圾、塑料及橡胶、果叶、纺织物、废纸等可回收利用品种占据主体地位,合计占比95%以上。

1.2生活垃圾现状处理能力和容量接近饱和目前,广州生活垃圾处理主要以填埋为主,全市垃圾填埋所占比重高达90%以上,其中:中心城区垃圾填埋与焚烧处理的比例为87.50:12.50,见表1。

由于容量所限,兴丰和番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将于2012年填满封场。

由此可见,在生活垃圾生成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垃圾现状处理能力却趋近极限和饱和。

从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现状来看,除了兴丰卫生填埋场和李坑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外,其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多数不达标并且基本接近饱和状态,见表2。

如果不新增垃圾处理设施,到2012年,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只有李坑焚烧发电厂一期和二期合计3000t的处理能力,缺口约9000t。

表1 2008年广州生活垃圾日处理量t/d表2广州市十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现状1.3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主要由回收市场和垃圾分拣者完成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较早。

2004年,由广州市环卫局主编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标准》,由国家建设部作为国家行业标准颁布实施。

随后,市环卫局又印发了《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方案》和《垃圾分类标志和分类方法》,将生活垃圾分可回收物、大件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等5大类。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意见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意见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09•【字号】穗府[2012]24号•【施行日期】2012.07.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意见(穗府〔2012〕24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我市“12338”战略部署,构建幸福和谐广州,加快新型城市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市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彻底破解垃圾产量快速增长、设施建设滞后、处理结构不合理、资源回收无序、产业链不健全带来的垃圾处理难题,市政府决定以全民垃圾分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垃圾处理工作。

为此,特提出意见如下:一、指导思想垃圾处理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系统工程,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和有效载体。

垃圾分类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先分类、回收减量,到无害化焚烧、填埋和生化处理”的技术路线,以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动员、产业集聚”工作原则,树立“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理念,培育公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行为规范,建立整套完善的垃圾管理体系,改革与新型城市化发展不相适应的作业方式和环卫模式,高效、长效解决垃圾处理难题。

二、工作目标落实市人大2012年002号决议实施方案,2012年底前,配备分类投放所需垃圾桶,向全市居民派发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在12个区(县级市)城镇全面推开城市垃圾分类;2015年底前,基本实现全民垃圾分类,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处理整套工作体系,形成垃圾分类处理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分别达到生化处理不低于3000吨/日,焚烧发电处理规模达到1.2万吨/日-1.5万吨/日,实现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资源化回收率达到4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5%,城市垃圾填埋、焚烧处理量在2010年基础上人均减量10%。

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广东

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广东

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广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已经成为了困扰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垃圾分类作为一种环保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纳并实施。

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也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下面,我们将就广东省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进行介绍和分析。

首先,广东省在垃圾分类方面的政策措施非常具体和有力。

从2019年开始,广东省就出台了《广东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的范围、分类标准和分类管理办法。

此外,广东省还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包括奖惩措施、宣传教育和设施建设等,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其次,广东省在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了解,广东省已经在各地建设了一大批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箱、垃圾分类中转站和生活垃圾处理厂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垃圾分类的便利性,也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外,广东省在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包括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垃圾分类主题宣传片等,提高了广大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同时,广东省还积极引入了垃圾分类志愿者和社区垃圾分类管理员等,加强了垃圾分类工作的社会参与性。

最后,广东省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地方的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滞后,导致了垃圾分类工作的不便利性;另外,一些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因此,广东省在今后的垃圾分类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设施建设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广东省在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希望广东省能够进一步加大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设施建设和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为建设美丽广东作出更大的贡献。

南沙垃圾分类调查情况汇报

南沙垃圾分类调查情况汇报

南沙垃圾分类调查情况汇报南沙区作为广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垃圾分类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为了解南沙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情况和实际执行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垃圾分类调查。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希望了解南沙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对垃圾分类政策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以及实际执行垃圾分类的情况,为南沙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南沙区居民对垃圾分类政策有一定的认知,知道应该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他们普遍认为垃圾分类是一项必要的环保举措,对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细则不够清晰,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分类,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混淆。

同时,也有一部分居民出于便利性考虑,对垃圾分类工作持消极态度,导致垃圾混合投放的情况依然存在。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应加强对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

其次,应加强对垃圾分类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垃圾分类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投放和收运系统,提高垃圾分类的实际执行效果。

综上所述,南沙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较高,对垃圾分类政策也持支持态度,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推动南沙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此问题,采纳我们的建议,进一步推动南沙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南沙区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州市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和对策研究

广州市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和对策研究

广州市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和对策研究第79期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第三组广州是一座拥有16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2.55万吨(包含终端处理设施处理量和资源回收量),“垃圾围城”一直是困扰广州超大城市治理中的重大难题。

早在1999年广州就开始倡议居民实施垃圾分类,2000年被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开始探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2009年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引发较大争议,为更好地解决垃圾处理难题,广州全面推广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广州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超大城市特点和广州特色的垃圾分类道路。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内国外城市经验和广州实践表明,广州的垃圾分类处理还处于初步阶段,全面推广实施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坚持不懈、可持续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广州城市治理的一个长期课题。

为此,我们先后走访了市城管委、越秀区城管委、北京街,在实地考察和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此报告,以期能对促进广州市垃圾分类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广州市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一)广州市垃圾处理的基本情况作为超大城市,广州每天消耗大量资源,以食品为例,每天广州消耗2.3万头猪,140万只鸡,大米5000吨,青菜8000吨,食盐和糖360吨。

城市生活生产活动产生了垃圾数量庞大,日产垃圾约2.5万吨。

2016年广州共清运处理生活垃圾688.35万吨,日均1.88吨,处理动物尸骸和废弃肉制品约3500吨、粪便23.7万吨、医疗废物2.22万吨;再生资源回收约245万吨。

目前广州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使用的垃圾焚烧厂两座,在建垃圾焚烧发电厂5座,现有垃圾焚烧设施处理垃圾能力只有3040吨,大量垃圾处理依然以填埋为主,而垃圾填埋场处于严重超负荷运转。

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垃圾数量的不断增长,既有垃圾处理能力和垃圾产量严重不匹配,是广州垃圾处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面临的现实困境。

“垃圾围城”成为了广州城市治理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推进垃圾分类成为解决垃圾处理的最佳选择。

广东垃圾分类工作总结报告

广东垃圾分类工作总结报告

广东垃圾分类工作总结报告尊敬的领导:今年以来,广东省垃圾分类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团队以科学、系统的方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探索前行,取得了以下成果:一、宣传教育成效显著。

我们成立了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小组,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向全省的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意义。

我们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地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讲座,举办了垃圾分类技能大赛,发放了宣传资料和宣传品,增强了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改变了长期以来的乱扔乱倒垃圾的行为。

二、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垃圾分类需要依托完善的垃圾分类设施。

我们在各个社区、学校等公共场所建立了分类垃圾桶,配备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收集容器,方便市民投放。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修建了一批垃圾分类处理中心,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处理效率。

三、多元合作共治成效明显。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市民共同参与。

我们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垃圾分类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与社区签订垃圾分类治理合同,共同承担垃圾分类的各项工作和责任。

与市民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行动,组织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指导和督促工作。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与市民投放行为之间的不协调。

即使建立了垃圾分类设施,但有些市民依然不按规定进行投放,导致分类效果不佳。

二是宣传教育力度还需加大。

垃圾分类是一个持久的工程,需要长期宣传教育的持续推进。

三是监督管理措施有待加强。

对于违规乱扔乱倒垃圾的市民,我们要加强监督管理,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为了进一步推进广东省垃圾分类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二是加快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提高投放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加强职责落实,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形成多部门共同协作的合力。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和今后的意见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和今后的意见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和今后的意见一、我市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基本情况。

从垃圾的总体结构来看,我市垃圾主要包括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

在生活垃圾中,建筑的余泥渣土和家庭装修的零星余泥主要被回填利用,广州目前工地日产余泥渣土41000立方米,日产家庭装修垃圾300吨;绿化和水上垃圾由园林部门进行堆肥作植物基质,每天处理约100吨;宾馆、酒楼产生的餐厨垃圾每天约1000吨,基本上由酒楼自行回收变卖处置,主要用作养猪饲料,部分经地下作坊非法加工成潲水油重新供应给餐饮企业。

其它可回收再利用的生活垃圾经过垃圾拣拾者、环卫工人、家庭分拣,交由废品收购站分类回收、出售给企业进行资源再利用,约160万吨/年。

余下部分每天近万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收集、运送填埋场或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垃圾分类流程示意图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市生活垃圾日产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从2004年起每年约递增5%,2008年达到日产9776吨(此数据为进行填埋和焚烧处理的数字,即分类回收后的数字),人均日排放量为0.85公斤。

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终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和焚烧发电两种方式。

据分析,进入终处理场的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占35%、果叶占17%、塑料及橡胶占21.3%、纺织物占13%、纸占9%、砖瓦占2.6%、玻璃1.2%。

其中,餐厨垃圾、果叶、塑料及橡胶、纺织物等可通过分类后进行综合利用的约占87%。

(二)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做法。

1、制订定了垃圾分类标准和方式。

2004年,我局主编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标准》,由国家建设部作为国家行业标准颁布实施。

随后,我局又印发了《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方案》和《垃圾分类标志和分类方法》,将生活垃圾分可回收物、大件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和其它垃圾等五大类。

2、深入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群众参与度逐步提高。

重点在学校、小区开展了普及性宣传,介绍垃圾分类新标准和分类方法。

发达国家地区垃圾分类经验以及对广州的启示

发达国家地区垃圾分类经验以及对广州的启示

发达国家地区垃圾分类经验以及对广州的启示摘要:“垃圾围城”已迫在眉睫,垃圾分类是缓解垃圾围城、解决末端处置土地紧缺、推动资源再生利用的根本途径。

本文介绍了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一些发达国家地区在垃圾分类方面较成功的经验,以及对广州垃圾分类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对策;广州一、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也不断增加,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于2010年已达到约3.52亿吨,居世界首位[1-2],2016年广州全市生活垃圾日均处理量约1.88万吨。

“垃圾围城”成为许多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垃圾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伴随着诸如地下水污染等的二次污染风险[3]。

焚烧和填埋永远赶不上垃圾增长的脚步,垃圾分类才是缓解垃圾围城、解决末端处置土地紧缺、推动资源再生利用的根本途径。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从2011年4月起就正式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相关的办法与规定也陆续出台。

但是,现有的垃圾分类政策体系大多数是暂行的规定,真正上升至法规层面的较少。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制度缺乏行政强制力与执行力,目前尚不足支撑治理工作的高效运转[2]。

广州市生活垃圾强制精准分类的样板小区数量不多,广州市城管委于2017年8月2日公布了首批100个开展生活垃圾强制精准分类的样板小区。

广州市仍然有大部分小区没有进行垃圾分类。

大部分垃圾处理厂只能粗略分拣,但是,由于垃圾处理量大、成分复杂,难以分清。

部分机关单位也没有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再者由于拾荒匠仅将可卖的部分如铁制品、纸张、玻璃瓶等回收,而把含铅、镉、汞等重金属的电池、聚氯乙烯塑料等有害垃圾丢进垃圾箱,对城市土地、地下水和空气造成污染。

广州现有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水平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白白地浪费掉大量的可回收物,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未得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

二、发达国家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验(一)德国德国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如《废物分类包装条例》、《废弃物处理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与废弃物处理法》等,并强化配套相关实施条例[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和今后的意见一、我市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基本情况。

从垃圾的总体结构来看,我市垃圾主要包括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

在生活垃圾中,建筑的余泥渣土和家庭装修的零星余泥主要被回填利用,广州目前工地日产余泥渣土41000立方米,日产家庭装修垃圾300吨;绿化和水上垃圾由园林部门进行堆肥作植物基质,每天处理约100吨;宾馆、酒楼产生的餐厨垃圾每天约1000吨,基本上由酒楼自行回收变卖处置,主要用作养猪饲料,部分经地下作坊非法加工成潲水油重新供应给餐饮企业。

其它可回收再利用的生活垃圾经过垃圾拣拾者、环卫工人、家庭分拣,交由废品收购站分类回收、出售给企业进行资源再利用,约160万吨/年。

余下部分每天近万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收集、运送填埋场或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垃圾分类流程示意图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市生活垃圾日产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从2004年起每年约递增5%,2008年达到日产9776吨(此数据为进行填埋和焚烧处理的数字,即分类回收后的数字),人均日排放量为0.85公斤。

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终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和焚烧发电两种方式。

据分析,进入终处理场的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占35%、果叶占17%、塑料及橡胶占21.3%、纺织物占13%、纸占9%、砖瓦占2.6%、玻璃1.2%。

其中,餐厨垃圾、果叶、塑料及橡胶、纺织物等可通过分类后进行综合利用的约占87%。

(二)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做法。

1、制订定了垃圾分类标准和方式。

2004年,我局主编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标准》,由国家建设部作为国家行业标准颁布实施。

随后,我局又印发了《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方案》和《垃圾分类标志和分类方法》,将生活垃圾分可回收物、大件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和其它垃圾等五大类。

2、深入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群众参与度逐步提高。

重点在学校、小区开展了普及性宣传,介绍垃圾分类新标准和分类方法。

涌现了一批环保志愿者组织和企业,如分类得公司、万绿达公司、树华环保公司等。

一些学校、社区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如芳村花园小区、高尔夫花园、花城湾畔、芳村小学、五羊小学等。

3、在部分小区、学校、公共场所、主干道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

几年来,共投放了约7000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

创建了36所垃圾分类示范学校、560所绿色学校、14个示范社区、109个绿色社区。

重点推进了大件木质垃圾、一次性软包装回收的工作。

其中,大件木质垃圾每月可回收约3000吨;环卫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开展软包装收集活动,每年回收量达到600吨。

4、主要依托废品回收市场来进行垃圾分类。

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市生活垃圾主要依靠废品回收市场实现分类收集。

垃圾分拣主要由垃圾拣拾者、环卫工人、家庭等来完成,分拣出来的废弃物通过废品收购站收运后交由利废企业处理利用。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垃圾拣拾者队伍从业人员约10万多人,废品收购站及临时性的收购点约5000个(其中有登记注册的2160个),每年约480万吨废弃物被回收利用,其中含生活垃圾160多万吨。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终处理量为279万吨,其中,填埋处理247万吨,焚烧处理32万吨。

按照填埋处理70元/吨、焚烧处理140元/吨计算,填埋处理费用为1.73亿元,焚烧处理费用为4480万元,合计生活垃圾处理费为2.18亿元。

目前,每年分类回收生活垃圾160多万吨,按目前的处理方式计算,需填埋处理费用1亿元,需焚烧处理费用2240万元。

如果再加上每吨约80元/吨的运输费用,则还需1.28亿元。

也就是说,这160万吨生活垃圾由于被分类分拣没进入终处理,而节约了处理费用2.5亿元。

这还不包括人工收运成本和运输设备折旧等费用。

(三)垃圾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指导垃圾分类的科学理念缺失。

没有形成源头减量的理念。

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今年1月才正式实施,目前,循环经济理念和节能减排意识尚未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考虑末端处理较多,对垃圾的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认识不足。

2、垃圾分类尚处无序状态。

目前,垃圾分类回收主要由废品回收市场自发运行。

政府缺乏对垃圾分类的统一的规划,垃圾的收集、运输、再利用和终处理等环节脱节,未能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对废品回收系统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监管,行业的自发运行存在着盲目性,容易造成环境的两次污染,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也直接导致了垃圾分类不彻底、资源再利用率低。

3、垃圾分类的设施缺乏。

垃圾收容器配置率严重不足,全市的垃圾分类容器配置率仅为5%。

废品回收站(点)缺乏统一规划、布点。

餐厨垃圾、农贸市场垃圾、大型的分捡中心等专业处理设施尚未建立,不能有效地进行二次分类。

现有垃圾运输工具不能达到分类运输的要求。

街道、社区的中转分类收集设施选址困难。

废品利用处理企业分布在广州周边地区,运输和处理成本高,终端产品利用率不高。

4、指导垃圾分类的立法滞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没有形成相应的配套法规,缺乏对企业、群众的合理约束。

由于全社会尚未形成垃圾分类的自觉行为习惯,仅仅依靠社会宣传动员来推动垃圾分类,显得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5、全民宣传教育不够。

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尚未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政府的主导宣传力度不够,公共媒体的支持度远远不够,全市性的社会宣传氛围没有形成。

全市垃圾分类在学校的覆盖率仅为10%,在社区的覆盖率不到5%,离国外先进城市的标准有较大差距。

二、国内外垃圾分类的经验国际上通常把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分为粗分类和细分类。

粗分类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主要是大类粗分,路边回收。

即将生活垃圾简单的分类为办公垃圾(纸张废品比较多),餐饮垃圾(有机垃圾比较多)、居民垃圾等,由居民分类收集送至路边分类投放。

专业公司从路边收集点统一收集后,集中采用机械化再次分拣。

细分类以日本为代表,推崇循环经济和源头减量理念,依靠立法强制推动,制定实施了完备的垃圾分类法规体系。

日本的垃圾分类从回收到最终处理几乎完全由政府负责,垃圾细分类多达几十种,而且要求全民参与,居民按标准细分,采用定时、定点和定类的方式由专业公司分类收集利用。

各国垃圾分类大多具有以下特点:(1)法制健全,管理科学。

各国重视垃圾分类立法。

基本上做到了对各种垃圾分类具有严格明晰的规定和指引,同时对违反垃圾分类的行为处罚相当严格。

政府在垃圾分类中的主导作用十分明显,社会参与程度非常高。

(2)设施完善,投放方便。

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设施比较完备,而且布点合理,具备人性化的特点。

如在日本,垃圾分类设施配备到各个小区,种类达几十种,同时严格要求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在超市等大型公共场所专门设立废弃物等回收点。

(3)垃圾资源化产业成熟完备。

在发达国家,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形成企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垃圾产业体系,有的城市甚至已实现了垃圾的零排放。

(4)重视宣传教育。

国外大多数国家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从小学开始就开展全民普及教育。

垃圾分类手册发放到户,各种宣传资料在公众场所随处可见。

总的来说,国外的垃圾分类经过了几十年的漫长过程逐步成熟。

我国总体上处于垃圾分类起步阶段。

北京、上海两市基本是按照源头粗分原则分“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其它垃圾”三类。

两市都在大力推广居住小区的垃圾分类,并鼓励社区和机团安装厨余垃圾机就地单独处理餐饮垃圾。

目前上海有450个小区、北京有1827个居住区推行了垃圾分类。

广州的垃圾分类工作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完善的市场体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今后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紧紧围绕建设“首善之区”的任务,抓好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以街道(社区)为中心,规范物资回收系统的建设和管理,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市场化运作、法制化监管”的管理机制,建设“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垃圾循环利用模式,在全社会推行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主要目标: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力争到2014年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80%以上,资源回收率达到30%。

用2年左右在学校、社区,5年左右在全市普及生活垃圾分类。

一是建立指导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机构。

垃圾分类是城市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配合协作。

建议市政府成立生活垃圾减量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任组长,由环卫、经贸委、供销社、环保、法制、城管、教育、共青团、宣传、规划、国土、工商、税务、公安、消防等部门组成。

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二是做好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从源头抓好垃圾分类、减量,是世界各国最重要的经验之一。

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实现节能减排,切实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总量,是当务之急。

这项工作需要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参与,但必须由政府来主导,由强制性的法规制度保障实施,并由政府研究出台相关的奖励措施。

三是建立和规范废品回收体系。

废品回收是当前最具广州特色、也是行之有效的垃圾分类方式,推进垃圾分类必须抓好废品回收系统的规范建设。

建议采用“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以所在街(镇)为主,并联合城管、工商、环保、环卫、公安、消防等部门加强行业整顿,建设一批规范的废品回收站(点),逐步淘汰不符合条件的回收站(点),力争5年内完成回收站(点)的规划布点建设,建立起以街道社区的网格化的废品回收体系。

四是积极推进街道、社区的垃圾分类普及工作。

要在现有试点基础上,总结推广经验,创新分类方式,推动实施垃圾分类全民行动计划,在各区(县级市)、街(镇)和社区普及垃圾分类。

同时,应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市市容环卫局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牵头协调,负责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规划及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垃圾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将垃圾分类纳入城市管理目标。

积极筹建餐厨垃圾回收处理厂。

加强对余泥渣土的综合利用。

(本文资料由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局提供)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