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背景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 秋。这一年,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 司参议官,再返建康(今南京)。
❖ 辛弃疾有“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之英雄 本领。 平生以英雄自称、以功业自负、以气节 自许。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十年, 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 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 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 激昂的抒情词。
供恨,玉簪螺
簪般峭立,有的如螺髻般回旋, 向我呈献出无限的愁苦和怨恨。
髻。落日楼头, 在落日斜照的赏心亭上,在孤
断鸿声里,江南 雁的哀鸣声中,流落江南的游
游子。把吴钩看 子站在楼上瞭望。我仔细把吴
了,栏杆拍遍, 钩宝刀看过,把亭上的栏杆拍
ຫໍສະໝຸດ Baidu
无人会,登临意。遍,但没有人能领会我登高望 远抑郁苦闷的心情。
取,红巾翠袖, 什么人唤得那穿红着绿的
揾英雄泪?
温情女子,来揩拭英雄留
下的眼泪?
整体感知
思考:
1、词中哪句话或哪个词与题目相照应? 2、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无人会,登临意 上阕:登临所见所感(侧重写景)
下阕:登临所想 (侧重抒情 )
15
1.思考: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学习目标
1.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词人 的情感。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题目解说
“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 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 东吴、东晋、宋、齐、梁、 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 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
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 (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2、自由朗读(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要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落日 楼头的孤寂悲凉,更要读出栏杆拍遍的苦闷 悲愤,要读出壮志难酬的痛苦。
译文
楚地的天空辽远空阔,千里弥
楚天千里清秋, 漫着清爽的秋气,浩荡的江水
水随天去秋无际。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遥
遥岑远目,献愁 望远处起伏的山岭,有的如玉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 掌握生字读音; • 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 充满感情的朗读 ; •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的意思。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 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 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江南游 子。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无人 会,登临意。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 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
(1)辛弃疾字 幼安 ,号稼轩 ,山东 济南人,南宋 时期爱国词人,其词抒 写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与 苏轼 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 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收复中原,并常常带着辛弃疾 “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 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 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21岁参加抗金义军 曾经是踌躇满志的意气风发少年,不久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 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 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
文武双全辛弃疾
•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 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21 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 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 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 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 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 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 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 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 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译文
不要说鲈鱼如何鲜美,
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
休说鲈鱼堪脍, 吹遍大地,张季鹰回到故
尽西风,季鹰归 乡没有?求田问舍的许汜,
未?求田问舍, 恐怕会羞于见到雄才大略
怕应羞见,刘郎 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流
才气。可惜流年, 去,我为这风雨飘摇中的
忧愁风雨,树犹 祖国而忧愁,光阴虚度,
如此。倩何人唤 连树木都这样老大了。请
此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 忧愁和愤恨。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 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 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 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 诗人见如此壮美的远山,又是 秋高气爽之时,为何诗人说远 山在“献愁供恨”?
• 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有哪些特点?
开篇写景,但这景意境是宏大壮阔的。 大家想象一下:遥看辽阔无边的楚天之 下,千里弥漫清爽秋气,横无际涯的秋 色,浩浩汤汤的滚滚长江流向天边,秋 色无边无际 。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此三句写什么?诗人的情感如何?为 何如此呢?
登水
建龙
康吟

辛 弃

疾亭
铁板铜琶继东坡 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 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 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 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 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
休说鲈鱼堪脍(kuài),尽西风、季 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 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 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 诵读
1、听读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语气和情 感的把握)
❖ 遥岑(cén) 玉簪(zān) 螺髻( jì) ❖ 鲈鱼(lú) 堪脍(kuài) 揾英雄泪(wè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