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_刘少治

合集下载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油气藏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哈11井区为例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油气藏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哈11井区为例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油气藏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哈11井区为例刘星旺;张保涛;祁才吉;马刚;王宏亮;刘策【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4(021)003【摘要】哈拉哈塘地区是塔里木盆地北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区.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大量的油气资源被发现,但也出现油水分布关系复杂、油气藏特征及主控因素不明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开发.以哈拉哈塘油田哈11井区为例,对其油气藏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哈11井区分为哈11和哈12共2个缝洞带,哈11缝洞带整体上出油,钻井成功率高,高产井较多,而哈12缝洞带钻井成功率较低,低产井和水井所占比例较大.对研究区的断层、构造、地层、流体性质变化特征以及储层类型等分析表明,其油气成藏受断层、构造位置和储层类型控制.虽然哈11和哈12缝洞带具有相似的构造、地层和流体性质变化特征,油气相态均为未饱和油藏;但哈11缝洞带主要受控于北西向早—中加里东期大型走滑断层及其伴生小型断层,而哈12缝洞带主要受控于北东向早—中加里东期大型走滑断层及其伴生小型断层,且构造位置和储层类型也对油气具有控制作用.【总页数】4页(P24-27)【作者】刘星旺;张保涛;祁才吉;马刚;王宏亮;刘策【作者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4;长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1;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1【相关文献】1.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凹陷东西两侧海相稠油地球化学特征:以LG7井和DH1-6-9井稠油为例 [J], 廖泽文;张绿惠;杨楚鹏;张海祖;王铜山;卢玉红2.塔里木盆地深层走滑断层分段特征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以塔北地区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走滑断层为例 [J], MA Debo;WU Guanghui;ZHU Yongfeng;TAO Xiaowan;CHEN Lixin;LI Pengfei;YUAN Miao;MENG Guangren3.断溶体油气藏成因、成藏及油气富集规律——以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塔河南岸地区奥陶系为例 [J], 丁志文; 史涛; 左超; 李阳; 汪如军; 陈方方; 阳建平; 朱忠谦; 杨志敏; 孙晓辉; 鲜波; 李二鹏4.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超深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特征与控制因素 [J], 孙崇浩;朱光有;郑多明;赵宽志;胡方杰5.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复杂油气藏特征及其成藏机制 [J], 朱光有;刘星旺;朱永峰;苏劲;王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成果与勘探方向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成果与勘探方向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成果与勘探方向田军【摘要】自1989年4月10日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成立以来,在塔里木盆地前陆区库车坳陷、台盆区碳酸盐岩和台盆区碎屑岩3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勘探成果,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28.8×108t当量,成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建成中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30年勘探实践中,对前陆区库车坳陷、西南坳陷,台盆区碳酸盐岩、台盆区碎屑岩油气地质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库车坳陷、台盆区和西南坳陷三大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储盖组合、构造样式、圈闭类型和油气藏模式.塔里木盆地剩余勘探潜力大,下一步要继续精细勘探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塔北隆起西部碎屑岩、塔北—满西奥陶系一间房组,发现落实规模储量;要加大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北部构造带侏罗系,台盆区奥陶系深层、寒武系盐下,西南坳陷山前等领域的研究和勘探力度,实现接替领域的战略突破.【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9(040)001【总页数】11页(P1-11)【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成果;勘探潜力;勘探方向【作者】田军【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盆地面积56×104km2,是一个由古生界克拉通盆地和中—新生界前陆盆地组成的大型叠合复合盆地[1-2],按构造单元可划分为四隆五坳9个一级构造单元和38个二级构造单元(图1)。

盆地内自下而上发育元古界—新生界,最大厚度超过10 000 m,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

自1950年中苏合作协议签订开始至1984年35年期间,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经历了“五上五下”的曲折历程,发现了依奇克里克、柯克亚和雅克拉3个油气田,对盆地地质结构、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规律等方面有了初步认识。

1985年南疆石油勘探公司成立,该公司于1987—1989年在轮南低凸起中生界、轮南低凸起奥陶系和英买力低凸起奥陶系先后获得重大突破,拉开了塔里木盆地大规模油气勘探的序幕。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志留系上倾尖灭圈闭油气成藏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志留系上倾尖灭圈闭油气成藏

个 鼻 凸 构 造 。后 者 是 在该 区 发现 的可 能 具 有 类 似 含 油 特 征 的 一 种 新 的 圈 闭类 型 。 关 键 词 : 气 圈闭 ; 留系 ; 河 油 田 ; 里 木 盆地 油 志 塔 塔
中 图分 类 号 : l 2 3 TE 2 .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r s r o r we e c n l d d 2 t p s o a d t n p i i c u r p e i ti i ra n t e r g o :a eev i r o c u e . y e f s n s o e u d p p n h o t t a x s n S l i n i h e i n u )
塔 里 木 盆 地 塔 河地 区 志 留 系上 倾 尖灭 圈 闭油气 成 藏
郭 倩 蒲 仁 海 杨 林。 孙 国峰 朱 李 , 宪 波 , , , , 楚
(. 家大 陆 动力 学 重点 实验 室 , 北 大 学 地 质 学 系 , 安 70 6 ; 1国 西 西 1 0 9
2 中 国 石 化 西北 油 田 分 公 司研 究 院 , 鲁 木 齐 . 乌 801) 3 0 1
olfo i o h nc n o miy n e f c t e r o f r us a d iu in; h n e t e o ii tl r m an i lw s n t e u o f r t it ra e bewe n Ca b ni o n S l ra e e c h rg n sil e i s ds u so .Ba e n c r ic s in s d o o e,lg i g a d s imi a a。t e d t o g n n es c d t h ae,t co i n r p f a u e f t e W e lS1 - e t nc a d ta e t r s o h l 2 2 1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是重要的油气资源区。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是该地区的主要油气
田之一,其油气运移过程十分重要。

志留系古油藏主要位于塔中-塔北地区的塔河和塔西地区。


地区的层序主要由嵌套的古河道和湖泊沉积构成,以及具有一定的海相沉积。

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主要在两个阶段中发生:第一阶段是成岩作用,第二阶段是过程成藏。

在成岩作用阶段,岩石发生压实、水化作用和热化学作用,使岩石中的有机质发生热裂解,产生的烃类物质逸出岩石并在孔隙、裂缝等处聚集形成初级油气。

在这一阶段中,热流分布是油气运移的重要因素,热流较高的地区,油气运移速度也较快。

同时,岩相结构、孔隙度、渗透率等是油气运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良好物性的岩石可以促进油气运移。

在过程成藏阶段,初级油气会随着区域地质变化,如构造变形和地表侵蚀,发生迁移并最终被聚集在古构造中,形成成熟的油气田。

这一阶段中,区域地质构造是影响油气运移的关键因素。

当界面构造发生位移时,油气就会被迁移至新的聚集区域,形成新的油气聚集带。

综上所述,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
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热流分布、
岩相结构、孔隙度、地质构造等。

对这些因素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油气勘探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于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

关于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

关于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塔中地区位于中国塔里木盆地北缘,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石油勘探开发区。

在这一地区,志留系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志留系地层是石油勘探开发中的重要目标层系,对其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该地区的地质特征,也对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志留系地层在塔中地区主要发育了从下至上的志留系地层包括马五段、马四段、马三段和马二段。

在这些地层中,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研究成为了地质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这些地层的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地层的沉积特征,揭示地质历史和构造演化,为进一步的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塔中地区的志留系地层中,研究者们对其沉积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志留系地层在塔中地区主要由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其中碎屑岩主要发育于陆相地区,碳酸盐岩主要发育于海相地区。

通过对这些岩相的研究,可以揭示古地貌和古气候的特征,为识别储层和预测油气藏的分布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研究者们在志留系地层中还开展了层序地层的研究。

通过对地层的层序地层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地层的沉积演化和地层内部的空间变化规律,为研究沉积环境和预测油气藏的储集规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进行志留系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

野外地质调查和野外取样是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地层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取样,可以获取地层的详细信息,为后续的实验分析提供了样品支持。

研究者还采用了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地质力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通过对地层的物性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地层的沉积特征和储集条件。

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成控因素与展布规律

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成控因素与展布规律
g e d . e s u t r i o o i ta s a d l w—mp i d t cu a a sc n r l h ae z i — s z i h d — s i a f l s T t c u a l h lgc r p n h r l t o a l u e s u t r t p o t e P o o c Me o oc y r t r lr ot l o
c b nac r a o c umu ai n. lis u c n lisa e d na i a c lto Mu t・o r e a d mu t—tg y m c c umu ai n e l rs r or mo i c to d lt lto — a y e e v i d f ain a ae r i n
维普资讯

5 天热气肚
20 0 7年 1 2月
第2 8卷
第 6期
OL& e Se O O Y I A E L G
文 章 编 号 :2 3—9 8 2 0 )6— 6 3—1 05 95(07 0 0 9 0
塔 里木 盆 地 大 中型 油 气 田成 控 因素 与展 布 规 律
Absr c T o ma in a d diti ut n o i a d g sp o si h rm sn i o l ae d c nr l d by t a t: he fr t n srb i foln a o l n t eTa i Ba i sc mp i td a o tol o o c n e ma y f co s T e diti ut n o o r e r c sa d t e rt e a v l to e e i e h l e d srb to fol n a t r . h srb i fs u c o k n h i r le ou i n d tr n st e p a iti u in o i o h m m n n a f l s whl e c l n e i n s a e e v i— a o k c mb nai o to etc d srbu i a d g e d , i x e e tr go a e s a d r s r orc p r c o i t n c nr lt e v ria iti t n s i e l l n o h l o o i a a . re a d sa l n e t d p e h g s a d p lo lp s wi o g t r e e o me t h soy. d fol nd g s La g n tb e i h r e a o ih i l n ae so e t l n —e h m d v lp n itr a n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古生界油气成藏体系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古生界油气成藏体系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古生界油气成藏体系刘克奇;刘玉魁;敬兵;杨喜峰【摘要】油气成藏体系是地表以下含油气的自然系统,它包括了形成油气藏的一切必要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之间有效的配置结构,其中的元素是烃源岩、输导体系和圈闭.塔中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成藏体系的烃源岩、输导体系和圈闭均为分离状,都属于三位成藏体系,但前者的油气来源单一(单源),后者的油气来源多样(多源),故两者分别被称之为塔中早古生代单源三位成藏体系和塔中晚古生代多源三位成藏体系.烃类流体主要来源于塔中北斜坡烃源岩,烃类流体沿不整合面和志留系砂岩层侧向运移,再沿断裂向上运移,分别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成藏体系提供油气.【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04(025)006【总页数】4页(P599-602)【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油气成藏;分析【作者】刘克奇;刘玉魁;敬兵;杨喜峰【作者单位】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94;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木采油厂地质所,吉林,松原,1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塔中低凸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北与满加尔凹陷、南与塘古孜巴斯凹陷、西与巴楚低凸起、东与塔东低凸起相接。

东西长约300 km,南北宽约160 km,面积约4.8×104km2(图1)。

它分为塔中Ⅰ号断裂构造带、塔中北坡及中央断垒带三个构造单元。

塔中地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除了缺失侏罗系和大面积缺失震旦系外,寒武系至古-新近系均有分布。

寒武系主要为一套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下奥陶统以白云岩为主,中上奥陶统在塔中Ⅰ号断裂南北两侧岩性存在显著差异,断裂以南发育台地碳酸盐岩沉积,以北则发育盆地相的砂泥岩建造。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探讨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探讨

东河砂岩一起成为未来塔里木勘探的热点领域
1 沉积 与 分 布 特 征
天山构造域演化历史 的多阶段 性和复杂性_ , 3 J 导致了塔里木陆块 内部盆地叠合 的复杂性 . 留纪 志
在天山构造域 的地层发育是非史密斯层序 壳向准噶尔微陆块 、 中天 山微陆块俯冲形成包容
志留系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 目的层系 之一.0 4 20 年塔河油田南部盐下志 留系在沙 17 1 井 中途测试获可动正常原油 , 实了塔河南盐下也存 证 在碎屑岩勘探层系以及发现未经破坏的古油藏 的可 能性 .94年塔 中 l 井志留系获工业油流 , 19 l 实现 了 该盆地志留系油气勘探的突破_ ,0 2 1 2 0 年塔 中 l7 J l 井在志留系获得百吨以上 的高产油流 , 上交探 明石 油地质储量 3 3 0 t因此 , 留系的勘探潜力及 0 ×1 , 志 其石油地质意义再次引起 了石油勘探家的关注 . 同 时, 在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油藏的发现 , 使得在盆地 范围内寻找两个层系中有利的储层发育带和油气藏 成为除碳酸盐岩储层外 又一重要勘探方向. 里木 塔 盆地志留系主要分布在沙雅隆起和塔 中地区 目 2. 前, 塔中钻遇志留系的井有 11口, 中 4 0 其 4口有沥 青显示 , 3 4口有荧光级以上显示 . 在塔 中地 区, 5 有 口 井获得工业油气流, 5口井获得低产油气流 , 显示 了良好的油气勘探前 景. 随着塔里木 油气勘探的深 入以及勘探技术的提高, 留系的油气潜力将会与 志
下而上分为 4 个岩性段 , 下砂岩段是盆地 内著名的沥青砂分布层位 , 构成三套储盖组合 . 志留系具
有近源聚集油气的优越条件 、 良好的储集岩发育背景、 多种 圈闭类型和 多期成藏的特征 . 志留系油 气勘探 的主 攻领域 应在 轮 南地 区、 哈拉哈 塘 周缘地 区、 河 油田 南部 、 雀 河斜坡 、 中隆起 北斜 环 塔 孔 塔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志留系上倾尖灭圈闭油气成藏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志留系上倾尖灭圈闭油气成藏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志留系上倾尖灭圈闭油气成藏郭倩;蒲仁海;杨林;孙国峰;朱李;楚宪波【摘要】塔河地区S112-2井于2005年在古生界碎屑岩中获得了高产油流,但由于其位于石炭系与志留系之间的不整合面附近,上下岩性接近,所以油层属于石炭系、东河砂岩还是志留系一直存有争议.该文通过对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综合研究,确认了S112-2井油藏的时代、构造与圈闭特征,认为该区志留系存在2种砂岩上倾尖灭圈闭:一种是舌状上倾尖灭圈闭,即砂体顶面为单斜,但尖灭线朝北上倾方向呈舌状突出;另一种是鼻凸上倾尖灭圈闭,即尖灭线平直,没有出现向北突出的舌头,但砂体顶面为一个鼻凸构造.后者是在该区发现的可能具有类似含油特征的一种新的圈闭类型.%High-yielding oil flow was found in Paleozoic clastic rocks in WellSl12-2 of Tahe region in 2005. The oil flow is on the unconformity interface between Carboniferous and Silurian; hence the origin still remains discussion. Based on core, logging and seismic data, the date, tectonic and trap features of the Well Sl12-2 reservoir were concluded. 2 types of sandstone updip pinch out trap exist in Silurian in the region: a)tongue-shape ones, with monocline at the top of sandbody and pinchout line leading to the north; b)nose-shape ones, with nose-shape structure at the top of sandbody and straight pinchout line. The noseshape ones are new trap types which may have similar oil-bearing features in the region.【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1(033)002【总页数】5页(P120-123,128)【关键词】油气圈闭;志留系;塔河油田;塔里木盆地【作者】郭倩;蒲仁海;杨林;孙国峰;朱李;楚宪波【作者单位】国家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国家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国家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国家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2塔河油田(图1)的主要产层为奥陶系一间房组岩溶灰岩,但在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和三叠系砂岩中也获得了一定的储量和产量。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
1.4 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
2010 年在麦提南部发现玉北大型油田,2013 年 在麦盖提南部发现皮北油田。2011 年在巴楚隆起发现 了巴探 5 奥陶系油气田,2015 年又发现石炭系油气田
2 油气分布规律
2.1 古生界油气分布规律 油气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古斜坡、区域性不整合、
断裂带 ( 如图 2 所示 )。 2.2 中新生代前陆盆地油气分布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方向;资源潜力
0 前言
塔 里 木 盆 地 面 积 达 56×104 km2。 经 过 50 多 年 曲 折 的 勘 探 历 程, 证 明 塔 里 木 盆 地 油 气 资 源 十 分 丰 富。 其 中, 石 油 资 源 量 120.65×108 t, 天 然 气 14.7×1012 m3。特别在 1984 年 9 月,塔北沙雅隆起的 沙参二井,实现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首次重大突破后, 迎来了中石化、中石油和科教部门到塔里木进行油气 勘探大会战的新局面。到目前为止,共发现油气田 30 多个。其中,大型油气田 12 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 储量 约 23×108 t, 天然气 2×108 m3。塔 里木盆 地已 成为我国第一大天然气区和油气储产量快速增长的地 区 [1-3]。本文主要论述近期油气勘探重大进展、油气分 布规律、油气资源潜力及下步勘探方向,对当前和今 后的油气勘探和科学研究有重要指导作用。
油气主要分布在前陆盆地的逆掩带、断褶带和斜
c
c
c
c
c
c
c
c
c
c
c
ભς
ભ ભϭ

๖ ಗ





䊤 䮳


䭬‫ٸ‬㟼
䭬 ࣯ς

关于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勘探方向的探讨

关于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勘探方向的探讨

关于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勘探方向的探讨
谢德宜
【期刊名称】《天然气地球科学》
【年(卷),期】1993(4)4
【摘要】本文在初步总结多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分区块、按领域探讨了该盆地的含油气性与油气远景,认为要坚持在古隆起和古斜坡上找寻大、中型油气田,并指出塔北隆起仍为最现实的区块。

巴楚隆起和麦盖提斜坡有条
件成为又一油气聚集带,而满加尔坳陷和其它大多数区块的石油地质因素不利于找
寻大、中型油气田。

【总页数】5页(P1-5)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油气田;勘探方向
【作者】谢德宜
【作者单位】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8
【相关文献】
1.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探讨 [J], 金晓辉;闫相宾;张哨楠;马晓娟
2.塔里木盆地油气富集规律的新认识与大型油气田勘探方向 [J], 金之钧
3.塔里木盆地大油气田勘探方向 [J], 康玉枉
4.塔里木盆地"山前油气富集成藏"与大油气田勘探方向——论山前油气富集 [J],
李丕龙
5.珠江口盆地惠州26-6大中型泛潜山油气田勘探发现及成藏模式 [J], 田立新;刘杰;张向涛;刘军;代一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成藏控制因素及勘探思路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成藏控制因素及勘探思路
1 N 0 2C i eo u x la。、I o321 h aPt l m Ep r l ’ n re otn
油气藏 分析 , 无论是构造 、 岩性 油气藏 , 是地 层 、 还 物 施 风 险勘 探 。 性 以及受 多种 因素控制 的复合 型油 气藏 ,它们的 成藏
D I 0 3 6 / . s 1 7 -7 0 .0 2 0 .0 O :1 .9 9 ji n.6 2 盆地下古生界成藏控制因素及勘探思路
易士威 杜金虎 杨海军 李 君 李 勇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河北 省廊坊市 0 50 ;2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 1 607

大 批油 气 田 ,展 现 出塔里木 盆地 下 古生界 巨大 的勘 化的多期性 [。 2 塔里木 古生界海 相盆地 本来就存在 源一
探潜 力和 良好 的勘探前 景[ 。本文从 塔里 木盆地 下 凹的不对 应 , 1 5 经过 后期 的多次 改造 , 种不对 应性更加 这 古生 界独特 的 石油地 质特 征 出发 ,总结塔 里木 盆地 下 的明显 。 今 的 凹陷 区并不一 定是烃 源岩 的发育 区 , 现 而 古生 界油 气成藏 和富 集 的控制 因素 ,提 出针对 塔里 木 非 凹陷 区也许正 是有效 烃源岩 的发 育区 。 这和 东部 中、 盆 地下 古生界 的勘 探思路 。
系和奥 陶系两套优质烃源 层[ , 6 具有丰富的油 气资源【 】 9 ] 。
塔里木 古生 代时不是一 个统一 的盆地[】 地的不 2, o盆
发 育不 同成 因的大 型古隆起 、 斜坡 、 不整 合面 以及大 型 统 一性 造成 烃 源 岩发 育 的 多元性 和 热体 制 的 多样 性 。 的 断裂构 造带 , 发育 的礁滩 体 、 白云岩在 古岩溶 等建设 烃源岩热演化的开始, 内外部条件就存在明显的不同, 性成 岩作 用下 , 形成 良好 的储 集相 带 , 为油 气的 聚集成 烃源 岩的 岩性及 所形 成的沉 积环 境 ,有机 质类 型和丰 藏提 供 了有利 条件[ 。 目前 已发现 了塔 河特大 型油 度以及所处的热环境等都存在差异。而塔里木盆地复 1 0 田以 及以哈 拉哈 塘 、 买 力 、 中 、 田河 等为代 表 的 杂的 多期构 造运 动造成 了盆 地古 生界 的残 留性和 热演 英 塔 和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其地质条件复杂,埋藏量大,潜力巨大。

塔中-塔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丰富,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区。

此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首先,油气在地质构造作用下聚集。

此地区是塔里木盆地的前缘构造带,属于复杂的断裂构造带,是区域内最主要的碎屑岩沉积区,厚度较大,受热作用影响较大,沉积环境复杂。

受到断裂构造控制,该地区各种地层之间存在明显的抬升和凹陷现象,使得不同地层的石油保持高度的分布差异。

因此,在不同的构造带中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藏。

其次,油气在地层运移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

该地区地处较远离陆地的深水环境,因此地质构造和海洋环境对油气富集及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层中的水力作用和温度变化都会对油气的运移和保存造成重要的影响。

经过长时间的排列和浸润,已经转化为干酪根的有机质会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产生热解和聚合反应,逐渐形成可燃性物质,使它们迁移到较佳的储存相当面积,并聚集为持续的油气藏。

最后,多次变质、降雨、渗流会造成油气的再运移和聚集。

地下水的流动会对岩石中的油气运移产生很大影响,有助于石油的再运移和重聚集,而雨水和渗流则影响着石油形成和储存的地质环境。

在这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志留系古油藏油气运移具有多样性和时域特征。

总之,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地质构造、沉积环境、水力作用、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油气在地下逐渐聚集、再运移和重聚集,最终形成了较大的油气藏。

这对于该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及精细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志留系油气成藏机理初探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志留系油气成藏机理初探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志留系油气成藏机理初探
吕修祥
【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
【年(卷),期】1997(019)004
【摘要】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是在早加里东期的早奥陶世末期沉积隆起背景上,形成我加里东期的早古生界残余古隆起。

该区广泛的志留系沥青砂岩形成于油气运移聚集过程中而非油气成藏以后。

志留系捕集油气经历了油气聚集-破坏-再聚集的复杂过程。

志留系的有利油气聚集区是塔中低凸起的西北倾没部位。

【总页数】4页(P328-331)
【作者】吕修祥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志留系油气成藏模式初探 [J], 赵风云;吕修祥;杨海军;李
宇平;邬光辉
2.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地层水与油气关系 [J], 薛会;张金川;王毅;卞昌荣;王敏
3.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潜山区陶系油气成藏条件 [J], 汪伟光;喻莲
4.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中古43井区碳酸盐岩油气属性分布特征及成藏模式 [J], 汪文基;韩杰;庞雄奇;潘文庆;吴美珍;张敏
5.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 [J], 孙龙德;李曰俊;江同文;杨海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成藏地质条件与油气勘探前景(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成藏地质条件与油气勘探前景(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成藏地质条件与油气勘探前景(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王清华;唐子军;赵福元;朱永峰;李辉【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09(030)002【摘要】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分布面积大,油气显示丰富,是寻找大油气田的重要领域.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地层岩性油气藏已成为志留系主要的找油方向,目前获工业油气流的层位主要集中在柯坪塔格组上段.有效储集层主要为形成于潮坪、滨岸及三角洲环境的石英含量大干65%的砂岩.海平面升降变化造成的多次海进、海退旋回,有利于多套储盖组合及地层岩性圈闭的形成.凹陷腹地可能存在保存较好的原生古油藏.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期烃类的再次充注,形成塔北不整合遮挡和塔中地层超覆等非构造油气藏,油气勘探前景广阔.【总页数】3页(P168-170)【作者】王清华;唐子军;赵福元;朱永峰;李辉【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41【相关文献】1.海西运动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中的意义(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J], 李启明;蔡振忠;唐子军;周勇;胡剑峰;李保华;吴敏2.新构造运动对塔里木盆地油气的控制作用(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J], 徐汉林;江同文;顾乔元;张小芳;吴敏3.塔里木盆地二叠纪大火成岩省发育的时空特点(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J], 陈汉林;杨树锋;厉子龙;余星;罗俊成;何光玉;林秀斌;王清华4.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侏罗系沉积特征与构造演化——以若参1井为例(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J], 罗俊成;孙雄伟;琚岩;李明和5.从东西伯利亚看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碳酸盐岩勘探前景(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J], 吕修祥;白忠凯;付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里木盆地塔中Ⅲ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带

塔里木盆地塔中Ⅲ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带

第37卷第4期2019年8月Vol.37No.4Aug.2019 DOI: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76文章编号:1000⁃0550(2019)04⁃0868⁃10沉积学报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塔里木盆地塔中Ⅲ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带孙东1,潘建国1,胡再元1,杨丽莎1,周俊峰1,韩杰2,李闯1,房启飞1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2.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摘要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古生界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探讨其成藏主控因素对碳酸盐岩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塔中Ⅲ区油气成藏规律复杂、难以有效拓展的难题,从构造断裂发育演化对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储层后期改造以及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影响入手,明确了受断裂挤压抬升控制的高能相带是岩溶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塔中Ⅲ区广泛发育台内高能滩和台内缓滩;北东向走滑断裂体系羽状破碎带和斜列叠置破碎带是储层最为发育的区域;关键成藏期古构造控制了塔中Ⅲ区古生界油气由北向南的运移路径,鼻状构造区油气运聚有利。

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盖层展布特征、储层分类预测结果和实钻油藏特征进行了成藏有利区综合评价,指明了塔中Ⅲ区下步勘探有利方向。

关键词高能相带;断裂破碎带;古构造;油气成藏;碳酸盐岩;塔里木盆地第一作者简介孙东,男,1977年出生,高级工程师,油气地质综合研究,E⁃mail:sund@中图分类号P618.13文献标志码A0引言碳酸盐岩油气田在世界大中型油气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实践中也不例外。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碳酸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生储盖空间配置优越[1],相继发现了塔中、塔河、轮南、英买力及哈拉哈塘等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藏。

但碳酸盐缝洞储层非均质性强[2],加之构造变动剧烈,导致油气分布规律较为复杂[3⁃4]。

塔里木盆地塔中4油气藏精细解剖

塔里木盆地塔中4油气藏精细解剖

塔里木盆地塔中4油气藏精细解剖摘要:一定幅度的构造圈闭是捕获油气的必要条件。

由圈闭发育史来看,从石炭纪末至今,塔中4CIII油组构造圈闭幅度虽有很大的变化,但自始至终保持了完整的构造圈闭形态,这是塔中4CIII油组油藏随历经多期调整破坏而最终仍能捕获聚集油气的先决条件。

晚期断裂活动是CI和CII油组油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塔中油田;地质条件;油气源中图分类号TE112 文献识别码A塔中4油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新疆且末县境内,区域构造位置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断裂带东端,东接塔中1号构造,西连塔中9号构造。

塔中4油田包括塔中402、塔中422和塔中401三个井区,井区间以断层或鞍部相接,其中塔中402井区是生产油气的主力井区。

塔中4油田1992年发现,发现井为塔中4井。

1995年1月投入试采,1996年8月正式投入开发,1997年开始进入高产稳产阶段,建成200万吨产能。

主力开发单元塔中402井区CIII油组1997年12月进行单井试注,1998年7月全面投注,注水方式采用边部和轴部相结合的底部注水;从投注到2005年底,经过多次注水调整,目前进入稳定注水阶段。

至2008年底,塔中4油田三个油组开发探明储量3834.4万吨。

1997年产量创历史新高(170万吨)之后,产量逐年下降。

2008产油41.33万吨,综合含水74.3%。

至2008年底,已累计产油1431.57万吨。

1地层条件1.1地层概况塔中4油田目的层为石炭系。

塔中4钻遇的地层有:新生界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中生界白垩系、三叠系;上古生界二叠系、石炭系;下古生界志留系、下奥陶统。

缺失侏罗系、泥盆系、和中上奥陶统。

就目的层而言,从下至上分为8段:CⅢ油组东河砂岩段(包括均质砂岩段和含砾砂岩段)、下泥岩段、CⅡ油组生屑灰岩段、中泥岩段、标准灰岩段、上泥岩段、CⅠ油组砂泥岩段和含灰岩段。

1.2圈闭特征塔中4油田构造整体为受一组南倾逆断裂控制的呈北西-南东走向的长轴背斜群,断裂分布在构造北翼,主断裂不是一条断层,而是由二至三组断层组合而成的断裂系,断层一般断开二叠系以下地层,断距一般为40~100m,塔中421井附近断距最大,可达210m,向东西两个方向断距逐渐减小。

塔里木库车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塔里木库车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塔里木库车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田作基;张光亚;邹华耀;李启明;皮学军【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01(028)005【摘要】库车前陆盆地在古生代被动陆缘和中生代陆内坳陷基础上发育,属于新生代陆内前陆盆地,内部发育多条东西向断裂带,最重要的构造样式是背斜和断层相关背斜,白垩纪末形成构造雏形,库车期-西域期定型.库车含油气系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优越的成藏条件,已发现克拉2特大型气田等8个油气田,不同构造带具有不同的成藏机制和成藏模式,需要采取不同的勘探策略.克拉苏构造带深、浅构造垂向变异显著,必须加强深层天然气藏的勘探,可以兼探浅层;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之依南地区勘探的重点应是寻找凝析气和湿气等天然气藏;依奇克里克背斜带应主要寻找背斜和断背斜型凝析油、黑油油藏;塔北轮台断隆带主要应寻找断背斜型凝析油气藏.图7参7 (田作基摘)【总页数】5页(P12-16)【作者】田作基;张光亚;邹华耀;李启明;皮学军【作者单位】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江汉石油学院;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3【相关文献】1.塔里木盆地塔中4油田油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J], 刘克奇;苏振阁2.焉耆盆地博湖坳陷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J], 姚亚明;刘池阳;何明喜;陈建军3.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缘油气成藏过程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J], 肖冬生;杨占龙4.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西部奥陶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动态成藏过程 [J], 赵永强;云露;王斌;耿峰;李海英;顾忆;刘永立5.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于奇探区三叠系油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J], 周文斌;旷理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陈元壮;刘洛夫;陈利新;赵素平;李超;霍红【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年(卷),期】2004(29)4【摘要】运用含氮化合物咔唑类探讨塔中、塔北地区在第一期成藏时志留系油气藏的烃类的运移方向 ,为建立古油藏成藏模式 ,预测原生油气藏分布提供依据 .研究表明 ,塔中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主要来源于满加尔凹陷的中、下寒武统烃源岩 ,向西南—南的方向首先进入塔中志留系 ,然后沿不整合面或顺储层从北西向南东和从北东向南西 2个方向向志留系在塔中地区的尖灭线附近运移 .塔北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也主要来自满加尔凹陷的中、下寒武统烃源岩 ,首先向北西方向进入塔北隆起的志留系。

【总页数】10页(P473-482)【关键词】含氮化合物;咔唑类;油气运移;古油藏;志留系;塔里木盆地【作者】陈元壮;刘洛夫;陈利新;赵素平;李超;霍红【作者单位】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相关文献】1.利用咔唑类化合物研究油气的运移——以塔里木盆地环阿瓦提凹陷志留系古油藏为例 [J], 刘洛夫;霍红;李超;赵素平;陈元壮;陈利新;郭永强;李燕;李双文2.地球化学参数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 [J], 吕修祥;杨海军;王祥;韩剑发;白忠凯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潮坪沉积中的遗迹化石 [J], 施振生;朱筱敏;王贵文;钟大康;张新培4.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志留系层序地层 [J], 苗清;傅恒5.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石炭系油气运移和聚集特征——以对塔中4号构造原油非烃地球化学研究说明 [J], 吴章武;张敏;张俊;冯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3)
摘要: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主要发育四套储盖组合,油 气 藏 类 型 主 要 有 构 造 油 气 藏、地 层 遮 挡 油 气 藏、构 造 - 岩 性 油 气藏、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四种;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主要为构造演化、沉积储层 及 保 存 条 件;综 合 构 造、沉 积 演 化 及 储层和已知油气藏分析认为塔里木志留系有三种潜在的油气藏类型:地层超覆 岩 性 油 气 藏、不 整 合 遮 挡 油 气 藏、沥 青 砂 遮 挡 油 气 藏 ,并 指 出 了 下 步 有 利 勘 探 方 向 。 关 键 词 :塔 里 木 盆 地 ;志 留 系 ;储 盖 组 合 ;油 气 藏 ;主 控 因 素 ;勘 探 方 向 中 图 分 类 号 :TE112.31 文 献 标 识 码 :A
1 区域地质背景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主要为一套陆源滨浅海相碎 屑岩沉积,分布十 分 广 泛,在 满 加 尔 凹 陷、阿 瓦 提 凹 陷及其周缘和柯坪地区均有钻遇(图 1)。塔 里 木 盆
地志留系残存厚度 变 化 较 大,在 北 部 坳 陷 满 加 尔 凹 陷东部地层厚度最大,可达1 500 m 以上,阿瓦提凹 陷最厚 也 在 1 000 m 以 上,其 他 地 区 厚 度 通 常 在 几 十 到 数 百 米 不 等 ,总 体 上 具 有 西 薄 东 厚 的 特 点 。
上封闭能力盖层,具 有 很 好 的 封 堵 油 气 的 能 力。 而 塔北志留系顶部不整合面之上石炭系角砾岩段和白 垩系泥岩段也具有很好的封盖能力。 2.3 储 盖 组 合 特 征
上述四套泥岩与下伏砂岩构成了四套区域分布 的储盖组合:柯坪塔 格 组 下 段 泥 岩 与 奥 陶 系 铁 热 克 阿瓦提组砂岩;志留 系 顶 不 整 合 面 之 上 石 炭 系 角 砾 岩段和白垩系泥岩段 灰 色 泥 岩 与 柯 坪 塔 格 组 上 3 亚 段 砂 岩;塔 塔 埃 尔 塔 格 组 下 段 红 色 泥 岩 段 与 柯 坪塔格组上1亚段砂岩。志留系的油气勘探主要围 绕着这四套储盖组合展开。
塔 里 木 板 块 在 志 留 纪 为 克 拉 通 内 坳 陷 ,具 有 “两
图 1 塔 里 木 盆 地 志 留 系 分 布 范 围
隆 夹 一 坳 ”的 地 貌 格 局 。 志 留 系 逐 层 向 隆 起 区 超 覆 , 志留纪末的早海西 运 动 使 隆 起 进 一 步 发 展,致 使 志 留系普遍遭受剥蚀,由北向南剥蚀量逐渐减小 。 [1-2] 志 留 系 自 下 而 上 划 分 为 :柯 坪 塔 格 组 、塔 塔 埃 尔 塔 格 组、依木干他乌 组。 柯 坪 塔 格 组 底 部 陆 棚 暗 色 泥 岩 主 要 分 布 在 塔 北 及 柯 坪 地 区 ,向 塔 中 地 区 超 覆 尖 灭 , 在塔东地区相变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柯坪塔格组 上部在塔北和柯坪 地 区 为 滨 岸 相,在 塔 中 以 潮 坪 相
为主夹滨岸相。塔塔埃尔塔格组下段主要分布在柯 坪、塔北和塔中地 区,向 塔 东 相 变 成 潮 坪 相 砂 泥 岩; 塔塔埃尔塔格组上段以潮坪相为主。依木干他乌组 以红色泥岩为主,广泛 分 布 在 柯 坪 - 巴 楚 - 塔 中 西 部一带,为潮上泥坪沉积 。 [3]
收 稿 日 期 :2012-11-14 作者简介:刘少治,高级工 程 师,1968 年 生,1992 年 毕 业 于 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地 球 物 理 勘 探 专 业 ,现 从 事 石 油 地 质 综 合 研 究 工 作 。
刘少治等.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5·
2 储盖组合特征
2.1 储 层 特 征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的油气显示主要集中在柯坪
塔格组上段,柯坪塔 格 组 上 段 砂 体 累 计 最 大 厚 度 可 达 60~130 m。 塔 北 地 区 为 滨 岸 相 砂 体 ,塔 中 、巴 楚 地 区 为 潮 坪 相 形 成 的 砂 坪 及 潮 汐 水 道 砂 体[4],而 塔 东地区则发育三角洲砂体。塔东地区主要是岩屑砂 岩 ,向 西 至 塔 中 、塔 北 及 柯 坪 地 区 砂 岩 中 石 英 含 量 有 所 增 加 ,成 分 成 熟 度 变 高 。 砂 体 纵 向 上 叠 置 ,横 向 上 连片。由于沥青对 储 集 层 的 破 坏 作 用,现 今 志 留 系 有效储集空间以残 余 粒 间 孔、次 生 溶 蚀 孔 和 裂 缝 为 主,孔 隙 喉 道 细 - 中。 石 英 岩 屑 砂 岩 孔 隙 度 一 般 12.6% ~16.0%,渗 透 率 一 般 为 (100~1 000)× 10-3 μm2,属中孔中渗储集层,主要分布在塔中北 斜 坡 及 塔 北 地 区 ;而 岩 屑 砂 岩 的 孔 渗 性 能 差 ,孔 隙 度 为 6%~12%,渗透率仅为(0.2~16)×10-3 μm2,该 类 储集层主要分布 在 塔 东 地 区。 一 般 来 说,碎 屑 岩 有 效储 集 层 (孔 隙 度 大 于 9%,渗 透 率 大 于 2×10-3 μm2)保 存 条 件 是 埋 藏 深 度 小 于 4 500 m,碳 酸 盐 胶 结物含量小于10%[5]。因 此,英 南、维 马 构 造 带、志 留系沉积前古隆起及陆相与海相环境的过渡带可能 存在较好储集层。 2.2 盖 层 特 征
·6·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2013年 第2期
图2 塔中地区 L5340地震剖面
喜 山 期 ,中 上 奥 陶 统 生 油 岩 开 始 成 熟 ,志 留 系 又 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成藏期。新近纪的构造运动主要 表现在对塔北隆起 的 油 气 藏 进 行 了 破 坏 和 调 整 (油 气 藏 可 能 由 北 向 南 调 整 ),对 塔 中 的 影 响 较 小 。 3.2 优 质 储 层 分 布 控 制 油 气 的 横 向 连 片
志留系柯坪塔格 组 下 段 (暗 色 泥 岩 段)、柯 坪 塔 格组上2亚段(灰 色 泥 岩 段)、塔 塔 埃 尔 塔 格 组 下 段 (红 色 泥 岩 段 )及 塔 北 志 留 系 顶 部 不 整 合 面 之 上 石 炭 系角砾岩段和白垩系泥岩段具有较好的封盖条件。 暗色泥岩段主要分布于塔北及满 加 尔 地 区,厚 约 60 ~160.5 m。泥岩具 有 岩 性 纯、含 砂 量 低、泥 岩 厚 度 大的特点,如英买2井及草湖1 井均超过 100 m,总 孔 隙 度 在 20% 以 下 ,有 效 孔 隙 度 小 于 1% ,其 突 破 压 力值 较 高,即 使 Ⅱ 类 盖 层,其 突 破 压 力 也 多 在 10 MPa以上,Ⅰ类 盖 层 中 可 高 达 25 MPa以 上 。 [1] 灰 色泥岩段在阿瓦提凹陷和草湖凹陷发育浅海陆棚沉 积 ,在 塔 中 地 区 发 育 潮 坪 相 潮 上 带 泥 质 沉 积 ,泥 岩 单 层 厚 度 大 ,单 层 最 大 厚 度 可 达 60 m,泥 地 比 值 高 ,最 高可达80%。 红 色 泥 岩 段 是 一 套 分 布 稳 定 的 区 域 盖层,塔中地区志留 系 已 发 现 的 沥 青 砂 岩 和 其 他 油 气显示段几乎全部分布在红色泥岩段之下。该段以 棕、棕褐色泥岩为 主,夹 薄 层 浅 灰 色 粉 砂 质 泥 岩,塔 中 地 区 厚 29~109 m,向 北 有 增 厚 的 趋 势 ,泥 岩 突 破 压 力 为15~25 MPa(饱 和 水 )。 综 合 评 价 表 明 ,红 色 泥岩段封闭性指数大部分地区大 于 10,属 于 中 等 以
受沉 积 相 带 的 控 制,储 层 的 岩 石 学 类 型 及 储 层 物性有很大的差别,好 的 储 层 主 要 为 前 滨 微 相 的 石 英砂岩(塔北的英买 和 哈 得 18C 地 区)、中 上 临 滨 的 细砂岩;潮坪相的 潮 汐 水 道、砂 坪、砂 坝 细 砂 岩 及 辫 状河三角洲前缘相的细砂岩。这些砂岩储层可达到 Ⅳa(孔 隙 度 5% ~10%;渗 透 率 (1~10)×10-3 μm2)以上级别,尤其前滨石 英 砂 岩 及 潮 汐 水 道 和 砂 坪等储层 可 达 到 Ⅱa(孔 隙 度 15% ~25%;渗 透 率 (50~500)×10-3 μm2)~Ⅲa(孔隙度10%~15%; 渗透率(10~50)×10-3 μm2)。
二叠纪末(晚海 西 期)为 现 存 油 藏 主 要 成 藏 期。 塔 中 局 部 逆 冲 推 覆 ,再 次 形 成 构 造 圈 闭 。 一 方 面 ,在 塔 中 、阿 满 过 渡 带 ,重 新 活 动 的 断 裂 再 次 沟 通 了 寒 武 系 源 岩 ,上 奥 陶 系 源 岩 也 进 入 成 熟 期 ,再 次 形 成 志 留 系 油 藏 ;另 一 方 面 ,晚 加 里 东 ~ 早 海 西 期 保 存 下 来 的 原生油气藏也遭受 破 坏 调 整,部 分 油 气 运 移 至 石 炭 系有利圈闭。
志留系主要发育海相碎屑岩及辫状河三角洲沉 积 ,在 平 面 上 满 加 尔 凹 陷 南 部 的 满 南 地 区 、东 部 的 满 东地区及北部的草湖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 积 ,其 余 的 广 大 区 域 发 育 海 相 碎 屑 岩 沉 积 ,海 相 碎 屑 岩 沉 积 相 主 要 以 滨 岸 相 、潮 坪 相 和 浅 海 陆 棚 相 为 主 , 滨岸相自塔中和塔北两大隆起向盆地内依次发育前 滨 、中 上 临 滨 和 中 下 临 滨 三 种 亚 相 ;潮 坪 相 由 两 大 古 隆向盆地方向依次 发 育 潮 上 带、潮 间 带 和 潮 下 带 三 种亚相。纵向上柯坪塔格组下段和上4亚段主要发 育滨岸相沉积,而柯萍 塔 格 组 上 1~3 亚 段、塔 塔 埃 尔塔格组及依木干他乌组主要为潮坪相沉积。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2013年3月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第27卷 第2期
文 章 编 号 :1673-8217(2013)02-0004-05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刘 少 治 ,孙 国 忠 ,熊 冉
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志 留 系 油 气 成 藏 影 响 因 素 众 多 ,其 中 构 造 演 化 、 沉积储层、保存条件 等 因 素 对 志 留 系 油 气 成 藏 起 主 要控制作用。 3.1 构 造 运 动 对 油 气 成 藏 和 破 坏 起 主 导 作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