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与可持续空间结构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9月Sep .2009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RN AL OF T I ANJI N UNI VERS I TY (S OCI AL SC I ENCES)第11卷第5期
Vo.l 11 No .5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与可持续空间结构构建
袁大昌,何邕健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摘 要:在简评城市功能、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改变城市空间结构的原理。从产业结构转型对空间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可持续空间结构的主要途径:坚持在动态发展的框架下构建城市空间结构,选择与产业结构转型趋势相适应的城市空间增长模式,利用交通设施建设引导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最后,以深圳市为例,论证了产业结构转型与可持续空间结构构建的关系。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可持续空间结构;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339(2009)0520411204
收稿日期:2009204214.
作者简介:袁大昌(1965) ),男,硕士,副教授.通讯作者:袁大昌,pub0606@vi p.si n a .co m .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等相似,均属于城市结构的内容,指的是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土地使用上的反映
[1]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具有密切关系,
城市规划专业经典教材5城市规划原理6将二者关系表述为:/城市功能的变化是结构变化的先导,通常它决定结构的变异和重组。,,城市功能演变在先,城市结构变化在后,城市结构必须适应城市功能,否则将引发城市问题0
[2]
。据此可以认为,可持续的城市空
间结构至少应该满足一个基本条件,即动态适应城市功能变化对空间的要求。但城市空间结构不是被动适应城市功能变化,合理的空间结构可以为城市功能持续演进提供载体。
城市是多元功能的复合体,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则是多种功能共同推动的结果。5城市规划原理6将这些功能概括为两类:基本功能和非基本功能,前者指的是为满足本市以外的需要而服务的要素,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后者指的是为满足本市居民服务的要素,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种分类实际上就是经济学中的城市发展需求模型,即城市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的需求,这些需求将促使城市基础产业部门建立和发展,并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推动着城市不断向前发展
[3]
。在
此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也在不断演化,城市的发展就
是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和空间结构演化相互作用过程
中实现的。从这一点来看,可持续城市空间结构构建首先必须与城市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相适应。下文将具体探讨基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可持续空间结构构建。
一、产业结构转型改变城市空间结构的
原理
11产业结构转型改变城市基本功能
/转型0(Transiti o n )一词在社会经济领域已广为使用,泛指某事物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组合关系发生空间排列方式上的变化,从而使事物原
有的相对稳定的存在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4]
。产业结构转型则是指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类型的根本更替,一般情况下是从较低层次发展阶段到较高层次发展阶段的转变过程。以社会发展阶段为序,产业结构转型一般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再向多元结构演变。由于城市基本功能主要由城市主导产业决定,因此,与城市产业结构转型过程相对应,城市基本功能也将经历单一工业门类主导y 多种工业门类与生产性服务业主导y 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等多种功能共同主导的转变过程,总的趋势是由生产向生活、单一向多元转变,由此将推动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
2.城市基本功能变更通过市场竞争引起城市空间结构改变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始终受到无意识的自然生长
和有意识的人为控制两个力的作用,在后者一定的情况下,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主要由城市空间生长的自组织机制所推动。1960年代,阿隆索(A lonso)从经济学角度以级差地租原理解释了这一空间变化现象:城市土地级差收益的客观存在,必然吸引各类空间经济要素的向心集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附加值低的产业必然被附加值高的产业所排斥,从而完成特定空间的功能更替。在城市基本功能单一的情况下,这一更替过程主要发生在市中心。进入工业化后期,人类的需求结构更为多样,城市功能也趋向多元化,更替过程将以不同速度在城市的不同空间内展开,使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为一种/岛状0分布的多中心格局。但不论何种更替过程,其内在机制都是市场主导下的空间资源竞争。
二、基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可持续空间结构
构建
1.坚持在动态发展的框架下构建城市空间结构
作为城市子系统之一的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动态变化过程。当城市大系统在地域空间上不断扩张的同时,其内部功能构成也在进行着复杂的分化、组合与再组合,当各种新功能要素的聚集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时,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并且将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稳定状态。在此视角下,无论是传统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还是现代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三地带模式、区域城市结构模式和大都市结构模式,都不过是城市在特定发展时期的空间表现而已[5]。如果把这些结构模式依其出现的时间排列成连续的族谱,则可以发现,它们实际上描述了与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从封闭的单中心结构向开敞的多中心组团结构变化。可持续城市空间结构构建应遵循这一规律。
当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由静态转为动态后,它也就从刚性结构演变为一种弹性结构,从而获得了更强的外部适应性:1)当外部要素进入城市时,城市空间结构能够及时调整,以充分吸收、消化外来因素并将其转换为自我演变的潜在动力;2)当城市内部某些功能扩张或衰退时,空间结构能够及时在内部进行自我调节,维持原有空间结构秩序的完整性;3)如果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空间结构能够提供这一过程所需的空间载体。实际上,这种外部适应性就是一种/弹性0,也即一种灵活地提供不同功能发展所需空间的能力,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空间结构,并且它的弹性越大,其可持续能力就越强[6]。
2.选择与产业结构转型趋势相适应的城市空间
增长模式
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结构演变具有一致性。当某类主导产业稳定发展时,城市产业结构稳定,城市功能也处于不断充实和完善的量变阶段,空间结构具有维持原组织结构秩序化的趋向;当新兴主导产业快速增长并超过原主导产业时,产业结构进入全面转型期,城市功能也处在不断置换和转型的质变阶段,原有的空间结构与新的功能成长发生矛盾,这时的空间结构具有打破原组织秩序进行重构的趋向。但是,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空间结构的发展却具有相对滞后性,因此,为了给产业结构转型提供空间支撑,人们必须判断其演变趋势,据此对城市空间结构做出预先调控。
空间结构调控属于人类对城市空间演化过程的主动干预,是一种空间组织过程,可能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产生三种影响:一是当调控方向与产业结构转型方向一致时,可以起到优化、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二是当调控方向与产业结构转型方向相反时,将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一系列城市问题;三是调控方向与产业结构转型方向部分一致,这时的产业结构转型方向将由两种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决定。第一种情况是最优结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选择恰当的空间增长模式至关重要,这是空间结构调控的前提。
关于城市空间增长模式,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顾朝林从集聚与扩散两种作用力博弈的角度将不同类型城市空间增长图谱归纳为分散-集中-再分散的动态过程,赵燕箐从城市增长速度的角度将城市空间增长模式概括为/外溢(sp illover)0和/跨越(leapfr og)0两种模式。两种观点都将城市空间结构视为一种动态过程,但前者更侧重于空间增长规律的定性描述,而后者则从定量的角度提出了选择空间增长模式的参数:当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3%、经济增长率达到10%,并且持续25年时,空间增长模式就应从/外溢0转向/跨越0。如果这个速度为城市综合增长速度,则需要新建一个综合性的城市新区;如果这个速度为城市功能中的一(几)个单项,则需要建设一(几)个专业化的城市新区[7]。不论是综合性还是专业化的城市新区,实际上就是人们根据主导产业发展趋势,有意识地调整空间增长模式以适应产业结构转型需要的过程。
412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