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上流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给出我的答案: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平民阶层以及新富阶层相比,最核心的区别在于,他们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会自然而然地极端讲究吃、穿、用、度、住、行、礼的品质。在某些地区(比如东亚),集体文化的特点使得“张扬”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所以,这些地区的上流社会,在【衣】和【行】等有可能会被“外人”看见的方面,会保持表面上的低调。但低调绝不代表他们不注重衣和行的品质。
纵观本题所有答案,只有佐藤先生对于日本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的描述与我上面所说的相吻合。而其他人的答案,我可以明确说,都不是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的本质。
但是,仅仅给出上面这样的回答是不够的。我相信大家还等着我的解释:生理方面的原因?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我没有在开玩笑。事实上,仅仅解释【生理原因】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使本答案真正做到完善,得解释清楚两大问题:
问题1:凭什么定义:这群因为生理因素而极端讲究吃穿用度住行礼的人,是上流社会。而其他人所说的就不是。
难道就不能有别的定义方式吗?
比如说,我们定义白芳礼老人,证严法师,特蕾莎修女这样拥有崇高道德情操的人,才是真正的上流人士,又有何不可呢?
而大富豪曹德旺这样的慈善家。不仅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崇高的社会地位,还乐善好施,受人尊重,生活简朴。他并不讲究吃穿用度住行等个人的生活品质,这还分明是个优点,说明了他的艰苦朴素。他凭什么就不属于上流社会呢?
究竟是什么东西定义了上流社会?在这一点上,大家往往会想当然的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比如传承啦,血统啦,修养啦,教养啦,社交圈啦,等等等等。
就连佐藤先生也在这一点上犯了错误。比如他答案的最后一段话:
也許,新興的富人階層會極爲富有,但他們從來沒有進入過「上層社會」。因爲,「炫耀自己的財富」,和「沒有教養」一樣,是最要不得的陋習。
佐藤先生把东亚文化独有的谦逊和低调误当成了上流社会的标签。这是不对的。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那么阿拉伯世界就没有上流社会了。按照这样的标准,阿拉伯世界最显赫的沙特王室家族都不算上流社会。因为在他们的词典里,根本就没有“低调”这个词语。他们的奢靡铺张炫耀堪称世界之最。
如果有某个定义“上流社会”的标准,把佐藤先生的家族定义成上流社会,却把沙特王室家族排除在外。那这个标准显然应该被抛弃。对此,大家应该没有异议吧?
所以说,把定义搞清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的本质。但想要搞清楚它,并不是那么容易,大家都太容易想当然了。
问题2:上流社会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极端讲究吃穿用度住行礼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不搞清楚这个问题,看完佐藤先生的答案大概就是两种感觉。
向往的觉得:哇!好神秘!好有派!好高大上!行为举止就是不一般,等我有钱了,我也要做这样讲究的人。
鄙视的觉得:繁琐!矫情!做作!装逼!简直要吐了!我见过某个超级大富豪,资产XX亿,人家那么有钱,也就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没这么装逼呀!
这两种看法,其实都没能理解这种生活方式的本质:既不是装逼,不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有派,不是炫耀财富,也并没有多高贵。就是因为生理方面的原因,自然形成的而已。
接下来,请允许我试着来解释清楚这两个问题。
============================================
首先,我要把本题的讨论排除出下面两种特殊情况。
第一种情况:该群体(或阶层)是被某些标准从外部定义的。它对群体中成员来说,毫无意义可言。
比如有个学术组织,要研究身处上海行政区域内的总人口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出于这个研究目的,该组织把身处上海行政区域内的人,起了一个代号,叫做【上海人】。那么这个【上海人】的定义就只对该组织的研究有意义。而对于被定义的人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我现在在上海市内,我就是上海人;我明天去北京了,就不是上海人了;等我后天回到上海,我又成了上海人。是不是【上海人】,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第二种情况:该群体(或阶层)是自发形成的社交圈和朋友圈。它对于群体成员来说,有意义且具备社交属性。但它对于群体之外的人来说,毫无吸引力。
比如说,研究甲骨文的人,自发形成了一个学术圈子。大家在这个圈子里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和讨论,共同成长。它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和促进了大家的学术研究。如果你不属于这个圈子,你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就会比较艰难。但是,甲骨文毕竟是个小众的兴趣。这个群体对于外人来说,毫无吸引力。我们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不研究甲骨文,也能活得非常开心。我们才不想加入什么劳什子的甲骨文学术圈呢!
而我们在这里讨论【上流社会】,它就不能是上述这两种情况。理由如下:
你可以想当然的给出一些条件来定义【上流社会】,比如说“有钱却不炫耀”,立刻就被沙特王室给操翻了。你还可以继续嘴硬说“按照我的定义,沙特王室就不是真正的上流社会”,其他人也拿你没办法。但我觉得,这样一来,这整个问题的讨论就毫无意义可言了。最终将沦为各说各话,各自定义,各自装逼,各自显摆我认识XXX而已。事实上,本题的诸多答案正是这么干的。有说我认识个富豪是上流社会的,有说我认识个红二代是上流社会的,有说祖上有传承的是上流社会的,有说中国根本就没有上流社会的。反正就是给个肯定的定义来,既不证明这个定义的合理性,也不证明它的意义,更不去问问当事人怎么看。大家提到的那些富豪和红二代们,他们自己觉得自己是上流社会吗?如果是,那他们觉得自己是上流社会的原因是什么?身为上流社会的一员,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等等等等。没人说这些,没人去关心当事人的看法……
所以,如果要使这个讨论本身有意义,我们所讨论的【上流社会】就不能是第一种情况:其存在对其成员来说无意义。
我无条件假设【上流社会】并不是一个虚幻的外部定义,这个阶层本身的存在对其成员来说是有意义的,我要寻找这个意义。哪怕最终的结论是:这样有意义的上流社会不存在。但至少,我追寻这个结论的过程是有意义的。诸位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们再看看“上流社会”这个中文词汇,以及“high life”、"upper class"这样的英文词汇。虽然在定义上模糊不清,但我们仅凭望文生意就可以明确肯定,它一定是被绝大多数人向往的。它绝对不会是甲骨文学术圈那种自娱自乐,圈外人毫无兴趣的小圈子。
所以,【上流社会】也不能是第二种情况。
我为什么要在一开始排除这两种情况呢?因为我看完了本题的所有回答和评论。有很多人把纯正的血统,生活习惯的传承,家族名号的传承,良好的教育和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谦逊低调等等等等,当做是定义上流社会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以这些因素定义出来的上流社会,只会出现上述两种被排除的情况。
我们想象一下某人是北京普通白领,父母也是工薪阶层。但他祖上是民国大家,再祖上则是清朝贵族。此人有着纯正的“贵族血统”,甚至家里还传承着不少祖上的生活习惯,并保留着老祖宗的一些物品(在古玩市场上,还能卖出不老少钱呢)。但如果我们因此而把他定义成上流社会,他可能自己都会觉得搞笑。假如他答应被我们定义成“流氓”就可以拿到一万块钱的话,我估计他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反正你送我钱,我不拿白不拿。你说我是上流社会,我就真是上流社会了?你说我是流氓,我就真是流氓了?你神经病啊你!
我们再来假设:某广告公司的文员是恭亲王的直系后人。某钢厂的看门大爷,是醇亲王的直系后人。他们都为自己的皇族血统而骄傲。某天见面了,感觉比亲人还亲。在他俩的努力下,凑齐了满清十二大铁帽子王包括绿帽子王的直系后人。大家见到彼此可开心了,共同组成了一个QQ群,叫做【屌炸天の皇族后裔!】,每天在里面聊得不亦乐乎。他们确实是自发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社交圈,圈内人都有着纯正的皇族血统。但是,没有外人对这个圈子感兴趣,想要加入进来。
再说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教育程度和修养。这些东西,一个人具备了就是具备了,和什么圈子,群体,阶层无关。你定义他因此而属于【上流阶层】,对他来说毫无意义。这个上流阶层也不能带给他任何东西。所以说,这种定义完全属于文字游戏。不把他们定义成上流人士,而是定义成高尚人士,伟大人士,傻帽人士,笨蛋人士,也都可以。完全取决于定义者的心情和词汇量。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具备了这些素质的人们,为了躲避低素质的人群,而自发形成了一个“上流圈子”。该圈子对于圈外人来说,也是毫无吸引力的。粗俗的人,没有教养,不讲道德情操,一样生活得很好,他们根本就不向往什么【高尚人的圈子】
因此,纯正的血统,生活习惯的传承,家族名号的传承,良好的教育和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谦逊低调等等看上去和【上流社会】很相关的因素,由于只能导致上述两种情况,全都被排除在了上流社会的定义之外。
文科生可能会对我这样的排除法感到不习惯。如果从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文献,从各个角度来还原所谓的“贵族生活”。总会得到大致差不多的图景:良好的经济条件,崇高的社会地位,祖上的身份和血统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