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的听课反思
初中物理_第3节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应用1.气体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那么气体是不是也有压强呢?请观看一段视频学生生活在充满大气压强的环境中,却往往容易忽视大气压强的存在,因此通过一段小视频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2.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塑料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倒置过来,放开按住塑料片的手,看到什么现象?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现象:分析: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
通过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材,并在课堂上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实验成功的成就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精神。
3.从生活经验出发,你还能找到哪些例子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趣味的小实验已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而该问题再次回归生活实际,不仅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实际应用,同时给学生灌输了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想。
二、实验展开,深入探究大气压的测量观看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动画视频,我们发现大气压的数值是非常大的,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大气压的数值?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同时又说明大气压强的数值非常大。
放在中间播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实验:将玻璃杯和矿泉水瓶装满水后堵住瓶口倒插入水槽中,松开瓶盖慢慢提起,不要离开水面可以发现其中的水总是满的。
是什么托起了这段水柱呢?请你对“液片”AB进行受力分析。
分析:力或者压强具有传递性,大气压强作用在水面上,水会将大气压强传递到水的内部的各个地方,并且是等大的传递,如果以“液片”AB为研究对象,则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强和液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
实验中就是因为外界大气压大于水柱产生的压强。
如果大气压不是无限大,那么大气压托起的液柱高度总会有一个最大值,此时大气压强就等于液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测出这个最大值计算液体压强我们就可以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了(转化法)。
思考:能不能用水来进行大气压强的测量呢?引导学生思考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找寻原理,体会转化思想,同时引出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大气压强这一概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我决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
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概念的引入和解释。
在讲解大气压强之前,我首先将引导学生回顾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并解释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分子对物体表面的碰撞而产生的力。
通过这种引导,学生能够对大气压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不是孤立地看待这一概念。
我会使用生动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
例如,我会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一个高山上,感受到的空气压力较低,因为高山上的大气压强较小;而当他们下到海平面时,空气压力会增加,因为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强较大。
通过这种比较,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
我还会设计一些实际的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大气压强。
例如,我会让学生利用吸管吸水,观察水的上升高度与吸管口的高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发现,当吸管口离水面越近,水的上升高度越高,这是因为水受到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通过这种实验,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还能够亲自体验到大气压强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时,我会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空气稀薄。
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大气压强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我还会设计一些巩固练习和课堂小测验,以检验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掌握程度。
这些练习和测验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解答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通过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反思,我发现注重概念引入和解释、使用生动的例子、进行实际操作、引导思考和讨论、设计巩固练习和小测验等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
《压强》教学反思(最终五篇)
《压强》教学反思(最终五篇)第一篇:《压强》教学反思《压强》教学反思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压强》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压强》教学反思1通过对压强、液体压强的复习,学生对压力、压强、液体压强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尤其是对重难点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一是压力与重力两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二是对p=F/S与p=hg两公式的理解。
通过课堂上知识回顾与归纳,重难点突破、易混点辨析,应用练习等环节的复习,觉得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应该能会正确应用。
但通过作业反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仍将重力与压力混为一谈,不能区分,总认为无论容器形状如何,容器中所盛液体的重力等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的错误观点。
绝大部分学生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错误,值得任教者的反思。
难道是在复习时没有给讲透彻讲明白,还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清,通过进一步的问卷调查发现,错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基础较好的学生没有认真读题,马虎大意,做题不仔细导致错误,总认为压力就等于液体的重力,没有考虑到容器的形状即上大下小容器侧壁也承担了一部分液体的重力;二是基础中等的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区分清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对两个概念混淆不清,导致错误,尤其是不同形状的容器所所液体对容器底部了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三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会做,原因也很简单,上课从来没认真听讲过,作业都是抄人的,他人错也就跟上错。
针对以上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是注意培养学生的仔细、认真审的习惯,因为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前题;二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三是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多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四是在教学中多关注中等生和后进生,力争中等生通过复习能不断提高,使后进生也能学有所获,有所进步。
总之,复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才能使复习方法更加合理,成效更加显著。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学反思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对初中物理中大气压强概念的引入和深入理解。
通过反思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对大气压强的直观感受,掌握其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影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如力的概念、压强的初步理解等,但对于大气压强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可能还缺乏直观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
同时,考虑到初中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可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单位;(2)了解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气温等因素的关系;(3)通过实验,观察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4)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以退为进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知识点(如压强概念)入手,逐步过渡到大气压强的学习;(2)以点带面,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大气压强的概念,并拓展到相关知识点;(3)以动带静,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态中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4)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一览众山小,将所学的大气压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科学现象的精神;(2)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强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压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关键内容之一。
在本次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互动讨论和实验实践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压强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得出了一些反思。
首先,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仔细研读了相关教材,查找了一些相关的实例和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压强的概念。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和接受,他们对于实际应用中的压强情况缺乏直观的认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选择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如水下潜水、针尖承重等,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和实验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够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我提前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
通过观察、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压强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实践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在实验操作中,个别学生存在着过度依赖他人的情况,不够主动和积极参与。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引导学生们进行合作实验,让他们相互协作并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了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
我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回答和反馈,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解答。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我及时发现了学生对于部分概念的困惑,并进行了针对性的解答和讲解。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互动过程中,一些学生不够积极主动,缺乏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尝试采取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生们在小组内发言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总结起来,在这次《压强》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了互动讨论和实验实践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关于大气压强的教学反思
关于大气压强的教学反思
关于大气压强的教学反思
关于大气压强的教学反思
1. 引入:利用小魔术直接引入大气压强。
瓶子变瘪,瓶子周围只有空气,空气使瓶子变瘪,比较两个瓶子受大气压强的作用,应该用相同的瓶子,体现控制变量法。
2. 语言要规范,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物理量一定要带单位。
3. 演示注射器吸取水时,应该用带颜色的水,实验就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4. 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时,给学生图片展示,创设情景。
5. 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大气压与气压,学生回答问题时,抓住学生的亮点,顺着学生的问题拓展开。
6. 交待清楚托里拆利实验,让那个学生明白,不管玻璃管怎么变,但是水银槽液面和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是不变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形状,倾斜角度,水银槽内水银多少以及提压管子均无关系。
7. 分析托里拆里实验时,不妨取一个液片,水银柱对液片有一个向下的压强,大气压通过液体的`传递,给液片一个向上的作用,而液片静止不动,受力平衡。
所以大气压就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8. 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托起10.3m高的水柱,向学生说清10.3m高的概念,可以举例一层教学楼高约为3m,而10.3m大约为4层楼高,如果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在普通教室不宜操作,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水不代替水银的原因,但是得说请,任何液体都可以做次试验,只不过水银的密度是最大的,方便操作。
就着这个问题,可以再解释一下覆杯实验,纸片掉不下来的原因,若水柱的高度超过10.3m,大气压就托不住纸片,纸片会下落。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9篇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气压强教学反思9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大气压强教学反思9篇(大气压强听课反思),以供参阅。
初中物理_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七章压强第四节大气压强【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大气压的客观存在;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及其大小和单位;3、能用事例说明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大气压的客观存在和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教学准备】:学案,多媒体课件器材:吸盘胶头滴管注射器玻璃瓶乒乓球易拉罐酒精灯量筒等【教学过程】:第七章压强第四节大气压强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前需要掌握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力的平衡等知识,因此我在课前准备环节先强化一下所用到的知识,由于气体的特殊形式——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学习存在着一些思维障碍,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大气,但对大气压的存在及其作用并不清楚,学生可能对大气压强存在表现漠然,应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我设计了很多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更形象化的让学生感知大气压强。
第七章压强第四节大气压强效果分析:本节通过有趣的实验“听话的小瓶”引入新课,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让学生更形象化的感知到了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了解了其测量的方法,知道了其大小和单位。
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在实验现象分析总结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学会运用类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已能用事例说明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较好的完成了本节目标。
第七章压强第四节大气压强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对大气压强的研究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运用压强、压力、液体密度、液体压强等内容来认识的,本节可分为感知大气压的存在和特点、大气压的测量与变化三部分内容。
由于气体的特殊形式——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学习存在着一些思维障碍,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大气,但对大气压的存在及其作用并不清楚,因此让学生把握大气压的客观存在是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设计上,要用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压强》教学反思1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
"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应当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世界作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来开发与利用,发展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兴趣,鼓励学生在鲜活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通过课内和课外的交流互助,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良好习惯。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节与生活中许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验的设计上,我努力寻找学生熟悉的、现实的,学生又非常感兴趣的例子和实验,如:乒乓弧圈球、足球香蕉球、草原犬鼠洞穴的空调系统等学生迷惑而感兴趣的事例,以疑生趣,以趣激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中,先复习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知识,告诉学生液体和气体能流动,统称为流体,并提出问题:流体流动时压强是否会发生变化呢?然后让学生进行想想做做1“硬币跳高”的实验,先教师演示,再学生探究,由于效果的差异,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让自认为吹得高的学生做给大家看,启发学生猜想:可能是硬币上方空气流动时压强变小了。
布置课后实验:怎样能把硬币吹得更高、1元的硬币能否也吹过铅笔等。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再进行“吹纸片”的实验,先猜测纸片会怎样?然后进行实验,发现纸片向中间靠拢,于是得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让学生课后探究:吹的快慢不同时纸片靠拢的区别,纸张大小不同时的区别等。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直升飞机靠顶部的螺旋桨升空,固定翼的飞机顶部没有螺旋桨,它又是怎样升空的呢?秘密在机翼上。
指导学生制作机翼模型并比赛谁做的精美、谁能演示让机翼尾部升起来,最后讲解(或用课件)介绍机翼升力的道理:空气对机翼向上和向下的压强差。
最后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题1进行安全教育,题2进行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教育,指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甚至可以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小制作。
大量的实验和现象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使学生在“兴中启”、在“趣中探”,做到在兴趣中寻找规律,理解规律。
大气压强反思总结(精选13篇)
大气压强反思总结(精选13篇)大气压强反思总结篇1大气压强这节课是我参加明星教师评选精心准备的一节课。
这节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用喷泉实验引入,然后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运用探究思想,突破重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下面是我的几点反思:1、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连贯性。
大气压强概念贯穿全节,是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它是一根主线,把各部分的知识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注重前后知识间的有机渗透,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
2、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生活-物理-社会这一设计思路。
大气压强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及自然现象的联系极为密切,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规律解释现象,说明道理,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设计题的训练。
3、教学中重视了实验教学。
关于大气压强的知识,很多可通过实验观察来探究学习,虽然很多实验用专用仪器操作,但许多实验可取材于瓶瓶罐罐,并且拼拼揍揍即可完成操作、得出有关结论或验证有关知识。
在本节课教学中,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设计了大量的实验,重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当然,本节课的探究思想还没体现的淋漓尽致,教师讲的还是有点多,学生的发散思维没得到充分的发挥。
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为同学们上好每一节课。
大气压强反思总结篇2一、教学设计的分析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性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压强教学反思【精选5篇】
压强教学反思【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压强教学反思【精选5篇】压强教学反思篇11、一节课能做些什么?课后有老师提出我在和学生设计实验时怎么不考虑误差,我说:如果我再考虑误差,这节课做得到吗?很多老师在讲课时,总会发现讲的课中还很知识点没有讲到,主要是和某个教辅书上题目对应的方法或知识应该讲到。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14篇)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14篇)学校物理压强教学反思篇1“主题式教研”教学竞赛是我县老师进修学校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以解决全县中学校老师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主线,强化课堂教学、老师学习、教学讨论等项工作的实效性,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促进老师专业化进展,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物理主题式教研的内容是“如何落实《生活—物理—社会》”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教研活动,我的授课地点是抚松三中,授课内容是九班级上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压强是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它不仅贯穿本章的学习,还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础。
所以压强的概念在学校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压强的概念。
为了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本课的教学结构主要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这一板块实行了科学探究和演示的方法,努力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
其次个板块引入了压强的概念,在引入压强概念时,通过比较速度的定义方法,让同学运用比值定义法给压强下定义,让同学自主得出,以提高同学的思维力量。
第三个板块,则通过对日常事例的分析,得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使物理学科和生活结合起来,落实“生活——物理——社会”这一课题。
本课的胜利之处:1、利用在沼泽地和雪地行走的两个孩子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同学的学习爱好。
2、在猜测压力的作用效果时,让同学利用身边的物体做试验,这是后进生的强项,让他们展现一下自已的力量,增添他们的自信念,克服畏难心理,让他们感到试验就在身边,类比以前的探究试验,在此基础上降低了难度,照看了同学的差异。
3、在分析讲解压强的概念、公式时,做到由浅入深,一步步的深化,让同学很自然的接受并理解压强的概念。
4、在讲解例题时,通过让同学计算大象和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让同学深化理解压力是指力的大小,而压强是指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5、在了解人对地面的压强和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时,让同学了解人和坦克对地面的压强都是104级别的,人能走在上面不陷下去的地方坦克也不会陷下去,增加同学的生活常识,激发他们学习物理学的爱好,落实物理——社会。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地球科学教师,我一直坚信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而非简单的知识灌输。
然而,在我教授大气压强时,我自己也经常陷入仅仅传递理论知识而不是激发兴趣的惯性思维中。
这篇文档是关于我在大气压强教学中的反思和改进。
定义压强首先,我们需要对大气压强的定义进行澄清。
在传达概念时,我的教学方法通常是直接给出定义,然后解释相关公式。
但是问题在于,学生们往往无法真正理解压强的本质,也无法在脑海中形象地想象出来。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决定放弃简单地给出定义,而是通过更有说服力的例子来解释压强的概念。
例如,我将向学生展示两块面积相等的泡沫,一块直接受到大气压力而变形,另一块在顶部加上一个更大的物体后被压扁。
通过这个直观的例子,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压强的概念。
联系生活中的大气压强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一样,盲目地强调纯理论会使学生失去实践意义。
在我的大气压强教学中,我通常会如数学教师一样强调公式的运用。
当然,公式是计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单纯地强调公式会使学生忽略压强理论的实际应用。
为此,我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创造了一个联系生活中大气压强的情景。
比如,我会向学生展示海拔不同的地区气压和天气预报。
通过这种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生们将能够真正理解大气压强的相关问题,并在未来的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探究的机会独立探究是现代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发展方向。
然而,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我过于强调小组讨论,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人独立探究的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做大气压强实验时过于依赖其他同学。
因此,我决定改变这种惯性思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验的设计和执行。
我将鼓励学生们利用网络搜索等信息渠道,自己探究大气压强相关实验和应用案例,并通过课堂演示来分享自己的发现。
结论总之,在大气压强教学中,教师应该特别注意教学方式上的灵活性和启发式,让学生对大气压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实验和实际应用案例的情景,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探究能力,进而在未来的实际应用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大气压强反思范文(2篇)
大气压强反思范文教学实践后,发现与自己预设的还是有很大区别:比如:在“覆杯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硬纸片不掉下来,是不是被水“粘”住了?这是在课前没有预料到的,以后应注意此类问题的出现。
我应该设计怎样的实验去证明:纸片不掉下来是由于大气压作用,而不是被水“粘”住的?课堂中实验较多,但对实验进一步的剖析深度不够,有些同学可能还会存在一知半解现象。
虽然小实验准备的较多,但是还是不够充分。
如覆杯实验时,第一次选择的纸片不够平直,实验险些失败。
大气压强反思范文(2)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层对单位面积所施加的压力。
作为大气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大气压强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对大气压强的重要性和影响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其反思也不够深入。
本文从大气压强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对地质现象的影响等方面展开反思,探讨大气压强的重要性和应对策略。
首先,大气压强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气压强是气象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通过对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分析,可以预测和研究天气的变化情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异常事件的增多,如暴雨、干旱、风暴等,我们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和研究变得更加重要。
然而,目前大气压强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观测数据不足、预测模型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大气压强的研究和认识,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其次,大气压强对人体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体在不同的气压环境下会出现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例如,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压较低,人体会出现缺氧、头痛、恶心等症状。
而在低海拔地区,由于气压较高,人体会感觉闷热、沉重,容易出汗。
因此,了解和适应不同气压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很少关注和了解大气压强对我们身体的影响,缺乏相应的知识和应对策略。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大气压强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的研究,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切实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健康。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材分析
而后展开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及幻灯片
的展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增强学生对大气压知识
的了解;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生产、生
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大气压的测量。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能通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测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
人类生活的影响。
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
多来自他们的兴趣;
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
学生学习能 整个教学过程,所以,
力分析
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
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
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
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本课的基本教学策略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生活 教学策略选
实例使学生感受大气压确实存在;知道大气压以及大气 择与设计
压对生活的影响。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
问题的能力,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其基本 教学思路是──由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而后展开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及 幻灯片的展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增强学生对大气 压知识的了解,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这一教学理念。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液体压强是怎样产生的? 思考: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 又叫大气层。大气是否受重力?大气是否具有流动性? 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是否也有压强? 指出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具有压强,这个压强就 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与液体压强一样,大气内部 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小实验: 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 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 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 么? 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 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 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
初中八年级物理《大气压强》教学反思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本节我的设计思路是:以学生最感兴趣的魔术引入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用品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在亲切、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享受探究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动手实验活动,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对本节课反思如下:一. 对课堂教学及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1. 大气压强的开篇引入较好,我表演了一个魔术:空碗来水。
这个魔术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这时我提出:同学们要想知道这个原因,学习大气压强之后你就会明白的。
然后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更是深深吸引住了同学们,动画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问。
接着组织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做了几个小实验,学生汇报展示。
至此得出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方向。
然后组织学生至此教学的第一环节已经结束。
本环节我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这一段我做的很成功。
2. 学生分组实验这一环节存在不足,组长的分工协调的作用没有很好的体现,出现个别同学无事可做的现象,没能与学案紧密的结合起来。
学生汇报不够流畅,以至于耽误了教学时间。
我体会是:分组活动一定要事先要做好分组工作,组员中以好带差,有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同学组织演示实验,并帮助本组的同学完成实验。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尝试分组教学活动,不断积累经验、教训,达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目的。
本次分组活动的汇报工作,可以选择一个小组汇报,师生评讲,然后向同学们说明还有其他的实验方案,激发同学们课下探索的热情。
3.教学中重视了实验教学,课堂上的几个小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覆杯实验,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大气压的存在,又真切体会到了大气压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
还有学生熟悉的滴管、注射器实验更是学生体会到了大气压与生活息息相关。
我想给学生印象最深的还是马德堡半球实验,这个实验让大气压的存在事实在学生心中扎了根,成为他们永久的记忆。
这是教师任何优美华丽的词语所不能代替的,也是不能用简单的录相所能取代的。
初中物理_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及大小;2.了解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说出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规律以及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认识测量大气压强的两种气压计。
4.能应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用沸点跟气压的关系解释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感知大气压的存在;2.让学生经过观察、思考,了解大气压的大小及测量方法;3.让学生自制水气压计来探究大气压强与高度变化的关系,使学生在动手活动中发现新问题,找出新规律;4. 通过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应用,感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让学生经过探究活动,体会成功的乐趣,感受物理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大气压的存在及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及托里拆利实验及拓展。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平底烧瓶、剥了皮的熟鹌鹑蛋、热水、硬塑料杯、小纸片、水槽(内有滴入红墨水的水)、高度不同的试管等。
学生:硬塑料杯、小纸片、水槽(内有滴入红墨水的水)、饮料瓶、注射器、吸盘、塑料滴管等。
【教学过程】颈瓶吞熟鹌鹑蛋引入新课。
倒出,将鹌鹑蛋放在瓶口,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鹌鹑蛋为什么会进入瓶中呢?思考并回答:空气把它压进去,大气压的作用……[板书课题]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设计意图:激趣、设疑,引出本节课题,既使学生自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创设一种学生要学、想学的情境。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感知大气压的存在[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空气中是否也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呢?说出你的猜想理由。
回答:有,因为空气和液体一样,同样具有流动性,而且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应该也有压强。
初中物理公开课教案《大气压强》教学设计课后反思教案
初中物理公开课教案《大气压强》教学设计课后反思教案《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山东威海新都中学杨龙飞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的在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知识注入生命,把学生领到美好的学科殿堂去遨游。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创设一个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展现自我、施展创造才能、实施探究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为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物理新课改下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
我认为在物理的课堂教学应重视以下三个环节:1.创设情景。
激发探究欲望情景,它是“引线”,旨在点燃学生的思维火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结合教材,可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实验、史料、故事等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本节课中就利用实验的趣味创设情景来作“引线”,教学效果较好。
2.渗透方法。
注重科学探究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较为薄弱,这需要我们作老师适时的引导。
例如在讲到“大气压强的测定”这一环节时,小组讨论交流为实验设计开启了思维,教师在学生的交流的基础上稍加引导分析:什么时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能和大气压力相等,要获得大气压强的大小我们还需要知道哪些量等等,这样适当的点拨不仅为学生的设计带来思路,也为他们的思考问题提供了方法。
3.注重应用。
这一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升华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新旧知识的整合,知识与方法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让学生感受们到知识的价值和奥妙,对激发其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本节课的知识整合中,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测量大气压强有哪些方法?原理分别是什么?两实验中都用到了哪种科学方法?等等这些问题旨在帮助学生自己来总结两实验的异同点,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巩固本节课的知识难点。
2023年压强教学反思_7
2023年压强教学反思2023年压强教学反思1讲完《压强》这节课后,针对教学设计我仔细回顾了教学的全过程,结合评课老师的点评,有了如下的认识和体会。
一、压强是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它不仅贯穿__的学习,还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础,所以压强的概念在初中占具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压强的概念。
压力概念是学习压强概念的基础,虽然我把握住了重点和难点,但设计时轻视了对压力概念的认识。
二、本节课我利用“吞鸡蛋”实验引入新课,出人意料的结果创设出讨论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三、关于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我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动手准备实验、做实验,这是部分后进生的强项,让他们也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拉进教师和后进生的距离,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实验就在我们身边”。
类比以前的探究实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实验降低了难度,照顾了学生的差异,两种不同的方案让学生相互交流,使其从触觉、视觉不同角度认识压强。
但在施教的过程中,我给学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没有照顾到可能有不同想法的这一部分同学来进一步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探讨,以让问题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四、压强的知识学生生活中接触比较多,但对概念很陌生,我在教学中通过类比速度概念的方法让学生去归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但在施教中引导学生时,没有及时把压强就是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一联系结合探究实验进一步强化,帮助学生构建压强概念,给学生自主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由于这一缺陷,迫使教师又带领学生进一步分析归纳,用时过多。
五、关于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我从公式出发,让学生掌握一种运用公式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公式分析问题的意识。
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没有更多的时间结合实例进一步的分析、运用来巩固。
总体而言,我这堂课从设计和施使中还是突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但细节把握不够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反思
这学期我听了王利老师的很多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大气压强》这节课,王老师把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人人参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作为本节课的指导思想。
整节课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发现问题后让学生带着质疑来想办法解决。
通过分组实验、比赛、互助、讨论等一系列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中)
2.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修正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知道物理学家们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认识自然走向成功的,非常有利于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的恐惧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探究托里拆利实验和大气压得变化的探究,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体现出了自主学习的优越性。
3.本节课中王老师合理的使用了课件,突破了大气压强的计算这一教学难点,课件的运用少而精。
本节课后我对媒体的运用有了自己的看法,它绝不能代替板书和正常的实验操作,它要解决的是常规教学手段所不能或很难解决的问题。
不足之处:刘老师的表扬语言不丰富,学生有些紧张,小组发言不够积极。
本节课的容量还是偏大,造成知识零散,重点不能突出,如果分成两节来上,效果会更好。
现在的物理教学,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主动性、体验性和探究性。
如通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角色定位的一种尝试,力图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