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感染科临床微生物室和临床药学相关学科建设规划方案2

合集下载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是医疗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感控工作对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等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感控工作,提高感控水平,制定感控基本制度。

本制度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基本要求,具有“底线性”、“强制性”。

一、感控分级管理制度(一)涵义。

是指导和规范医疗机构建立层级合理、专兼结合、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并有效开展感控工作的规范性要求。

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的各层级主体包括:医院感控委员会、感控管理部门、临床与医技科室感控管理小组,以及感控专(兼)职人员等。

感控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医务、药学、护理、信息、总务后勤、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以及教学科研等管理部门;涉及的临床与医技科室包括全部临床学科、专业,并覆盖各学科、专业所设立的门(急)诊、病区和检查治疗区域等。

(二)基本要求。

1.按规定建立感控组织体系,结合本机构规模和诊疗活动实际,配置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感控专兼职人员。

2.明确感控组织体系的管理层级与责任主体。

管理层级有“医疗机构、感控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三级管理和“医疗机构、临床科室”二级管理两种基本模式,后者主要适用于依规定不需要设置独立感控管理部门的医疗机构。

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专(兼)职感控管理岗位。

3.明确管理体系中各层级、各部门及其内设岗位的感控职责;明确各层级内部、外部沟通协作机制。

4.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践行“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将感控理念和要求融入到诊疗活动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之中。

5.规范预检分诊工作,落实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防控措施。

将发热伴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症状,以及其他季节流行性感染疾病症状、体征的就诊者纳入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将基于特定病种、操作和技术等的感染防控核心措施纳入重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管理。

感染科发展规划

感染科发展规划

感染科发展规划标题:感染科发展规划引言概述:感染科是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负责诊治各类感染性疾病。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感染病例的增多,感染科的发展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人员培训、设备更新、科研创新、预防控制和综合管理五个方面探讨感染科的发展规划。

一、人员培训1.1 培训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1.2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提高治疗效果。

1.3 定期进行专业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保持团队的专业素养。

二、设备更新2.1 更新感染科的设备设施,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效率。

2.2 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2.3 根据科室需求,合理配置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科研创新3.1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培养科研人才,推动感染科学术研究。

3.2 开展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提高科室的学术影响力和科研水平。

3.3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预防控制4.1 制定感染科的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感染控制水平。

4.2 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控制院内感染事件。

4.3 加强感染病例的追踪和管理,防止感染病例的传播和扩散。

五、综合管理5.1 健全感染科的管理体系,明确科室职责和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5.2 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5.3 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和绩效考核,持续改进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结语:感染科的发展规划是科室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各项工作,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感染科的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感染科的健康发展。

筹备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工作

筹备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工作

筹备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工作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关于筹备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的建议:
1. 明确目标和规划:确定临床药学重点专科的发展目标、定位和特色。

制定详细的建设规划,包括人员配置、设施建设、科研方向等。

2. 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包括医生、药师和研究人员。

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鼓励学术交流和合作。

3. 建立合作网络:与医院内其他科室、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共享资源和知识,形成多学科协同的工作模式。

4. 完善设施和设备:配备先进的临床药学实验设备和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研究能力。

建立药物监测实验室、药物信息中心等相关设施。

5. 开展临床研究:积极开展临床药学研究项目,关注药物治疗效果、安全性和合理用药等方面。

参与临床试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应用。

6. 加强学术交流:组织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

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提升团队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7.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药物治疗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的药物使用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意识。

8. 持续改进和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的成效和不足之处。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专科的建设水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与修改。

感染科发展规划

感染科发展规划

感染科发展规划一、背景介绍感染科是医院中负责诊治各类感染性疾病的科室,其重要性在于提供有效的感染控制和治疗措施,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根据感染科的发展需求,制定一份感染科发展规划,旨在提高感染科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医院整体感染控制水平。

二、目标设定1. 提高感染科的科研能力:建立科研团队,加强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和探索,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 加强感染控制能力: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加强感染监测与报告,提高感染防控水平。

3. 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感染科医生和护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4. 提高患者满意度:优化感染科的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满意度。

三、具体措施1. 建立科研团队:a. 招聘具有感染病学或者相关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加强感染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b. 配备必要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c. 鼓励科研人员参预学术交流和国内外学术会议,提升科研水平。

2. 加强感染控制能力:a. 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和操作规范。

b. 加强感染监测与报告,建立感染病例数据库,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

c. 提供感染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3. 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a. 开展感染科医生和护士的培训计划,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b. 鼓励医务人员参预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提升专业水平。

c. 定期组织内部病例讨论和学术报告会,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4. 提高患者满意度:a. 优化感染科的医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b. 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和设施,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

c.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

四、预期效果1. 科研能力提升:感染科将成为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中心,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2. 感染控制水平提高:感染科的感染控制工作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感染科未来五年发展策略

感染科未来五年发展策略

感染科未来五年发展策略目标感染科作为医疗领域的重要部门,在未来五年内应制定以下发展目标:1. 提高感染病例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2. 提升感染科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3. 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和预防体系;4. 加强感染科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和合作;5. 推动感染科技术和研究的创新。

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感染科应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早期诊断与治疗- 建立快速、准确的感染病原体检测与鉴定技术,提高感染病例的早期诊断率;- 推广并培训医护人员使用新型感染科设备和工具,提高治疗效果;- 加强感染病例的跨科室协作,提升综合治疗水平。

2. 提升医护人员专业能力- 加强感染科医护人员的培训与研究,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组织定期的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会,促进经验分享和学术合作;- 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通道,激励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3. 建立感染控制和预防体系- 制定感染控制和预防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感染科工作符合相关法规和要求;- 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掌握感染疫情和趋势;- 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感染防护意识,加强宣教工作。

4. 加强协作与合作- 建立跨科室的感染科协作机制,促进病例的共同讨论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加强与临床药学、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等相关科室的合作,共同推动感染科技术和研究的发展。

5. 推动技术和研究创新- 加强感染科技术装备的更新与升级,引进先进的感染科设备;- 鼓励感染科医护人员参与科研项目,推动感染病的诊治技术创新;-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感染科技术和研究成果。

以上是感染科未来五年发展策略的提议,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感染科将能够更好地提高诊治水平,有效控制感染疫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为巩固三年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知》要求,卫生厅《2020年XX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2020 年XX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结合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实际情况,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开展"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三好一满意"等活动的重要内容,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

完善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目标通过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巩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整治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三、活动范围全院各临床科室。

四、活动内容(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院长是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

临床科室负责人科室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科室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院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科室、科主任及职工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内容及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作为各级医师、药师职称晋升、定期考核、收入分配、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感染科发展规划

感染科发展规划

感染科发展规划一、背景介绍感染科是医院中负责诊治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科室,其发展规划对于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感染科发展规划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规划。

二、目标设定1. 提高感染科的医疗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升感染科的诊疗能力,提高治愈率和康复率。

2. 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流程,加强感染监测和预防,降低医院内感染率。

3. 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团队: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升团队整体素质。

三、发展策略1. 优化设备配置:根据感染科的需求,更新和升级医疗设备,确保设备的先进性和准确性,提高感染科的诊疗水平。

2. 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感染控制技术和治疗方法,提高感染科的诊治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 建立感染控制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流程,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加强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降低医院内感染率。

4. 加强团队建设:加大对感染科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升团队整体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四、实施步骤1. 建立发展规划小组:成立感染科发展规划小组,由相关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实施感染科发展规划。

2. 调研和分析:对感染科的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了解其发展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3. 制定发展目标和策略: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感染科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确保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 实施具体措施:根据发展策略,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和实施步骤。

5. 监测和评估:定期对感染科的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发展策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五、预期效果1. 提高医疗水平: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感染科的诊疗能力,提高治愈率和康复率。

2. 降低感染率: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体系,加强感染监测和预防,降低医院内感染率。

3.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团队,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临床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临床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为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任务工时比重主要职责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备注临床查房工作60对来自医生护士病人的用药咨询进行详细解答并做好临床药师用药咨询记录日常查房过程中跟踪观察病人采纳不采纳用药建议之后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而补充完善用药建议每月完成总结报告提交组长审核组长审核后上报科室主任做好预习记录查房率80查房有记录有咨询记录用药记录完整每周1次有书面报告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流程h1药物咨询流程h2用药建议流程h3病例讨论流程h5其他临床药学工作20每月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报科室不良反应申报员参与在校生药学课程授课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完整有抗菌药物调查报告按时向监测网报告有会诊记录有讲座ppt有咨询记录科室有记录药讯每季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流程h6会诊流程h4药物咨询流程h2药剂科继续教育及培训工作流程i4岗位职责的确立人员梯队建设培训和专科化建设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发展和职业通道设计临床查房工作做好预习记录查房率80查房有记录有咨询记录用药记录完整每周有书面报告1建章立制觃范内容完善体系建设包括
第2-3年临床药师培训要求
1.熟悉本病区常见致病微生 物及耐药情况; 2.掌握各种常见感染性疾病 的临床表现、临床过程及治 疗规范; 3.掌握抗感染药物治疗感染 性疾病的疗程及终点判断; 4.当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感 染性疾病疗效不佳时,能够进 行药物因素分析以及其他影 响疗效的原因分析; 5.掌握常用抗感染药物引起 的常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和处理方法。
《美国医学会杂志》 2000年统计数据:“美 国每年有7000人死于院 内用药失误”。

据国家卫生部门的统计 ,中国每年平均因用药 失误而致死的人数多达 19万。SFDA公布了2009 年我国有638996例药品 不良反应报告。
39%处方错误: •38%错误诊断 •19%错误选择 •12%已知过敏 •6%错误频次 •4%药品相互作用 •2%错误用药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

XX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遏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四条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省卫生计生委负责全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人为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

第七条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中心和细菌耐药监测中心负责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下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本机构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二级以上的医院、妇幼保健院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以下简称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药学、医务、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药学、医务等部门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其他医疗机构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或者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第九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与技术规范;制定本机构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等相关制度并组织实施;(二)审议本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对抗菌药物的购用及需使用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采购进行监督管理;(三)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处方集、感染性疾病诊治与抗菌药物应用指南等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组织实施;(四)制定本机构和临床科室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急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感染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等管理指标,并组织考核;(五)对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监测,每月分析、评估、上报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六)对本机构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每半年分析、评估、上报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七)对本机构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

2024-2025年度感染病科五年发展规划

2024-2025年度感染病科五年发展规划

2024-2025年度感染病科五年发展规划一、前言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以及病原体变异的不断加剧,感染病科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规划旨在为感染病科的未来五年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以提升我国感染病科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研究能力。

二、发展目标1. 提升病原检测能力- 实现对常见及新发病原体的快速、准确检测。

- 引进和研发先进的病原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2. 加强感染病诊疗水平- 推广标准化诊疗方案,提高感染病的治愈率。

- 加强多学科合作,提升综合救治能力。

3. 提高感染病科科研水平- 加大科研投入,支持病原生物学、疫苗研发等领域的研究。

-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4. 完善感染病预防控制体系- 加强疫情监测,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推广感染病预防知识。

5. 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 加强感染病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 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科室整体实力。

三、实施策略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感染病科实验室硬件水平,满足病原检测需求。

- 购置先进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

2. 完善制度和管理- 制定感染病科质量管理手册,规范医疗行为。

- 建立健全感染病防控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3. 推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开展感染病相关科研项目,提高科研产出。

- 加强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提升人才素质。

4. 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参与国际感染病防控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 与国际知名感染病机构开展合作,提升科室知名度。

5.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开展感染病健康讲座,提高公众防护意识。

- 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四、预期成果1. 病原检测能力显著提升- 实现对常见及新发病原体的快速、准确检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2. 感染病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推广标准化诊疗方案,提高感染病的治愈率。

加强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

加强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

36
36
9月9日 8月18日 7月26日 6月28日 历时3月 3月18日 专家共识起 草启动会 起草完成 专家共识 草案 第1次 专家共识 意见征询 第2次 专家共识 意见征询 第3次 专家共识 意见征询 专家共识 定稿
科学管理
◦ 规范化
管理成效和患者安全的双重保障(非管理指标)

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长效机制
◦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综合管理
8
8

2014年9月21日,美国总统签署行政令,发布防治耐药 菌的国家战略(National Strategy for Combating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

山东省抗菌药物应用监测质控中心
◦ 对全省AMS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向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提交总结分析 报告
32

项目实施
◦ 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主持该项目,委托山东省抗菌药物应用监测质控中心具体负责相关 资料申报、审核,及实地现场核查,资料汇总后,报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审核批准,颁发奖 状证书 ◦ 目的:检查“山东省AMS管理策略推行计划”落实情况,在全省评选出AMS长效机制建立、运行好 的医院,在省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水平提高
加强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 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毕世文
2018年9月12日
1


通知:请各科室上报科室的医师人员名单,包括:是否执业 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职称(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9月15日下班上报。 药学人员同样上报。
2

AMS项目推行背景
◦ 2011-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 ◦ 建立抗菌药物应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索

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工作的通知区属各医疗卫生机构:为进一步加强全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根据《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10号)精神,结合《xx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工作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现就有关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总体要求(一)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当前,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

在2016年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上,细菌耐药问题被列入主要议题,并写入最后公报;在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上,世界各国对细菌耐药问题进行了讨论,成为联合国大会有史以来讨论的第四个卫生议题。

细菌耐药问题已经从卫生领域扩大到政治、经济领域。

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要从大局出发,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1 -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增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切实加强管理,严格落实要求,注重管理规范。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工作,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要求得到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重点环节管理进一步规范,把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督导检查纳入日常工作中,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要明确单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见附件1),于收到本通知后2周内完成。

(三)切实强化督导,落实管理到位,确保合理使用。

各医疗机构要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情况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点内容,加强院内督导评价,确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要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分析本机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全面推动本单位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一、前言为了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遏制细菌耐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政策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降低抗菌药物耐药率。

2. 提高医护人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

三、工作内容1. 组织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

(1)组长:由医院分管领导担任,负责全面协调、监督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2)副组长:由医院总药师担任,负责抗菌药物管理的具体实施。

(3)成员:包括临床药学、感染科、微生物科、临床科室主任等。

2. 制定抗菌药物管理技术规范,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剂量、疗程等。

3. 开展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

(1)组织抗菌药物知识讲座,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授课。

(2)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临床用药能力。

4.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

(1)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定期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了解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3)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纠正,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5.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信息化管理,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全程监控。

(1)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信息化平台,实现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实时监控。

(2)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信息共享,提高抗菌药物使用透明度。

6.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多学科合作,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水平。

(1)加强临床药学、感染科、微生物科、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协作。

(2)建立感染性疾病多学科诊疗团队,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水平。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抗菌药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管理的认识,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5.09•【文号】国卫办医发〔2018〕9号•【施行日期】2018.05.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8〕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要求,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工作要求:一、加快建设多学科抗菌药物管理和诊疗团队(一)逐步转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模式。

各地要转变管理思路,逐步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从“以行政部门干预为主”转变为“以多学科专业协作管理为主”。

通过建立多学科的专业化工作团队,开展宣传教育、技能培训、监测预警、干预指导等,持续提高抗菌药物管理水平。

(二)持续完善多学科诊疗体系。

加强感染性疾病科、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学和医院感染控制等学科建设,完善感染性疾病的多学科诊疗体系。

落实《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281号)有关要求,将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建设情况纳入抗菌药物管理评价指标。

(三)充分发挥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多学科抗菌药物管理中的作用。

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人才培养,联合使用传统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验方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能力。

积极引进临床微生物新技术、新项目。

借助医联体建设,提高区域微生物检验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区域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心,加强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满足临床微生物检验需求。

二、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重点环节管理(一)继续实施抗菌药物专档管理。

药学学科建设规划

药学学科建设规划

药学学科建设规划一、背景介绍药学学科作为医药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药学学科的研究水平和教育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药学学科建设规划势在必行。

二、目标设定1. 提升学科研究水平:通过加强科研力量建设,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推动药学学科在新药研发、药物安全性评价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2. 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优秀的教师和学者,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德才兼备的药学人才,满足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

3. 加强学科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吸引国际一流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推动学科的国际化发展。

4. 建设药学学科平台: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条件,为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a. 招聘国内外知名学者,引进高水平的药学专家。

b. 建立合理的教师培训和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c.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引导,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2. 提升科研水平:a. 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b. 建立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激励教师进行科研创新。

c. 加强与企业和医药机构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优化课程设置:a. 重新评估课程设置,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使其与行业需求相匹配。

b. 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药学人才。

4. 加强学科交流合作:a.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和合作研究。

b. 建立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c. 提供留学和交换项目,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5. 建设药学学科平台:a. 加强实验室建设,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6.19•【字号】鄂卫生计生规【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6.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湖北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鄂卫生计生规【2018】2号各市、州、县卫生计生委(局),部省属医疗机构: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工作,规范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行为,遏制细菌耐药,依据原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近年来的政策与措施,省卫生计生委组织修订了原《湖北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办法》(鄂卫规〔2012〕3号),并经委办公会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2018年6月19日湖北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行为,遏制细菌耐药,根据原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第三条省卫生计生委负责全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即:非限制使用级(一级)、限制使用级(二级)与特殊使用级(三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一)非限制使用(一级)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发生细菌耐药性几率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感染科科室发展规划

感染科科室发展规划

感染科科室发展规划
前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感染科治疗和防治方案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提高感染科诊疗水平,制定一份全面的感染科科室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目标
1. 提高感染病例的诊治水平和治愈率,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2. 加强感染控制,确保医院内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3. 建立完善的感染科诊疗和管理制度。

策略
1. 加强感染科专家团队建设。

吸纳优秀人才,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

2. 完善设备和药品供应体系,确保治疗用品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保证诊疗设备的正常运转。

3.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形成联合防控体系。

同时,加强对
患者家属和社会公众的宣传,提高公众的感染意识。

4. 建立完善的感染科管理制度,包括感染病例登记、隐私保护、数据统计分析等。

5. 推广使用感染科智能诊疗系统,提高感染科诊疗水平和效率。

总结
制定一份全面的感染科科室发展规划,有利于提高感染科的医
疗水平和防控能力。

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加强专家团
队建设、完善设备和药品供应体系、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等方面
入手,逐步实现感染科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建立以感染性疾病为主体的诊疗体系的建设方案

(完整)建立以感染性疾病为主体的诊疗体系的建设方案

(完整)建立以感染性疾病为主体的诊疗体系的建设方案
嘉祥县人民医院
建立以感染性疾病主体的诊疗体系的建设方案
我院计划在2020年以前依托目前以收治细菌真菌感染为主要疾病的感染科病区,逐步建立以感染性疾病科为主体,涵盖疑难疾病会诊、感染性疾病MDT病例讨论、医院感染控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等相关内容的诊疗体系.
感染性疾病科要落实感染病诊疗和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职责。

承担院内外各类疑难感染性疾病;参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开展感染病诊疗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和科普宣传。

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人员配备。

制定细菌真菌感染诊疗人才培养计划,分年度分步骤制订培训目标,逐步建立细菌真菌感染诊疗专业团队。

要加强医院临床微生物、临床药学、医院感染管理等相关学科建设,推行细菌真菌感染多学科诊疗模式。

积极建立细菌真菌感染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感染性疾病科要密切联系其他临床科室,协同诊疗细菌真菌感染.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多学科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祥县人民医院
加强感染科、临床微生物室和临床药学相关学科建设规划方案综合医院感染科医师应该全面发展,应该掌握所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应该具备微生物及检测相关知识,还应该学习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知识。

从疾病角度讲,感染学科讲求病因诊断、病原学诊断,感染病学的很多基本概念与其他学科是不同的。

医学学科多数按照系统来划分,但感染性疾病会出现在各个系统。

感染科医师不用担心综合医院各个临床科室都会收治感染性疾病患者。

因为其他科室医师与感染科医师的诊治思路是不同的。

对于感染性疾病诊治,感染科医师应起到指导作用。

例如,因系统疾病收治到其他临床科室的伴有感染问题的患者,可以通过感染科会诊,由感染科医师进行诊治指导。

感染科医师一定要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感染科也要在实践中发展。

因此,当务之急是感染学科和感染科医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建立基础的准入、考核以及培训制度等等,提高感染科医师的综合能力。

同时,也要更多地将临床微生物学家、抗菌药物使用专家邀请到感染病学会中,或一起组织相关学组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会、学组在大感染病概念上的水平。

此外,一定要加强培训,由学会牵头,举办全国范围的系列培训,切实提高感染科医师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从学会角度,目前看来要成立新的学会委员会难度很大,而现有感染学会的委员会中,4/5都是肝病领域专家,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虽然肝炎在过去乃至现在均在感染病学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在委员会中增加研究其他感染病(例如病原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的专家势在必行。

第二,从医院体制上来说,要保证感染科医师队伍稳定以及感染病防控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改变目前医院自负盈亏的现状。

应该从体制上着手,解除医师为了薪酬而不得不对该专业望而却步或随时想要离开的后顾之忧。

一个国家的卫生与文教水平与国民健康和文化素质息息相关,政府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而不应该由市场来调控。

第三,医院应帮助感染专业从业人员增加培训机会,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培训。

第四,感染科医师自身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尤其是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

此外,借鉴国外经验,应将感染科医师的继续教育作为强制性手段,提高继续教育学分的约束力,以切实提高感染科医师临床技能和诊疗水平。

第五,感染科医师能力的提升不能只靠理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因此,从感染科构建上,一定要设立门诊、病房、研究室等等,使医师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第六,要提高感染科医师的会诊能力。

会诊不是简单地审批其他临床科室医师抗菌药物的使用,而是要真正通过询问与检查患者,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给出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

第七,感染科医师除了要有感染性疾病诊治和临床微生物知识外,还要不断学习药学相关知识,才能全面参与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对于感染科医师来说,患者、微生物、药物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

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感染科医师能力建设和培养。

一方面,对于新进入感染科的医师,可以借鉴美国、香港的培训模式,例如,采用住院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培训的模式等,进行规范化培训,在上海已开始实行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在感染科工作的医师,除了通过参加学习班、加强理论培训外,还要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例如,可以让二级医院感染科医师到三级感染科进修,三级医院感染科年轻医师到国外学习或到国内感染病学科基础较好的三级医院交流学习。

所谓“看病”,一定要实实在在看些感染病患者,才会有能力。

落实在临床工作上,感染科要开展一系列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侵入人体造成的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临床研究工作。

落实在教学工作上,要建立真正的“感染病学”教材和教学体系,“感染病学”教材应按系统介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教学内容除肝炎外,还应包括细菌感染、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新的抗感染药物、新的耐药机制、真菌和寄生虫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发热原因待查、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等内容。

医院将加大对感染科的支持力度,考虑其专业特殊性,促进医院对感染性疾病科绩效考核的合理化,均衡综合医院感染科与其他临床科室医师的工资待遇。

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问题是保证感染性疾病专业人才质量基本条件。

临床微生物室则是医院感染科的眼睛,临床微生物室对医院感染的发生、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主动的、动态的观察监测,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认同和信赖,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临床药学,抗感染临床药师可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更全面的临床药学服务,是基层医院药学发展的重要目标。

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工作中与时俱进,满足医疗团队对临床药师的药学参与作用的期望,发挥临床药师的药学特长,利用我院HIS系统抗菌应用管理模块,将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落到实处,每月对我院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进行点评,开展临床药学,不仅要同患者交流,还要同其他医务工作者交流。

这就要求临床药师提升交流技巧,与人沟通时,一定要怀着谦虚学习的态度,明确自己在临床中学习者、协助者、沟通者的角色,抱着诚恳为患者服务的信念进入临床,并且在交流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会总结。

临床药师每月举行1次工作例会,分享心得,沟通信息、讨论疑难药历。

同时医院领导将加大对临床药学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强调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临床思维、临床路径的建立,努力打造和营造医院学习型科室。

医院规划扩充感染科床位数至80张,扩充临床微生物室从业人员数至20人,扩充抗感染临床药师至1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