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第三讲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传播时代; 2.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
媒介; 3.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技术的
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4.跨国界传播的日常化; 5.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国策。
邹理
15111070170
zouli0627@163.com
第三讲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
史与发展
第一节 人类传播的演进
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气味
发光
超声波 声音
动作
(二)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与人类传播相比,动物传播具有局限性。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诞生根本标志。 语言有以下特性: 1.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2.具有无限的灵活性。 3.发音的经济性。 4.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人们还可以上网浏览国外的网站从另一 角度了解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这是互 联网较之电视和广播更独特的地方。
关于“窄播”与“广播”
著名电脑文化研究者吉尔德把两者的差异,即大众 性媒介与个人性媒介的差异比喻成火车、公共汽车和私 人小汽车(或出租汽车)的差异,由于有众多的乘客, 公共汽车不可能充足满足每个人的特殊需要,每个人的 具体要求都潜在地构成对他人需求的限制。这样一来, 公共汽车只能满足类似“最大公约数”这样一种需求,也就 是说,电视的“广播”必然要限制人们的特殊需要。而提供 各种专门化内容的频道却仅仅只是多开辟了几条公共汽 车线路而已,还未能让观众坐上供自己差遣的“出租车”。 而连上互联网络的电脑就是这样一辆任自己意愿,想上 哪就上哪的私人小汽车。
约翰.古登堡
生于1400年,逝于1468年,是一名德国酒类鉴赏 家和冶金学家,在欧洲压榨萄葡或湿纸所用的立式压 榨机的基础上,改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印刷机。古登堡 通常被认为是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机的第一人。 1450 年古登堡在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 活字排版,1456年用手摇印刷机印刷了200本《圣 经》,带来书籍和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并且他的印刷 方法很快传遍了欧洲。
20世纪90年代进入第三阶段。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代 表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和阿尔温.托夫勒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人 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 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农民
工人
职员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著作《第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农业革命(告别原始的渔猎时代) 第二次浪潮是工业革命(群体化 标准化 同步化 集中化 大型化 集权化) 第三次浪潮,正在经历的信息革命(多样化 个性化 小型化)
(三)信息社会的经济结构特点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 为核心的信息和知识产业。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信息 的生产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 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 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四、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从媒介普及的角度,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 分为两个阶段:初级信息化阶段与高度信息 化阶段。初级信息化阶段(20世纪50—80年代中期) 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以后) 特点是: 1.大众媒介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
纸莎草,阿拉伯音译为“伯尔地”, 是尼罗河三角洲生长的一种类似芦苇的 水生莎草科植物,属多年生绿色长秆草 本,切茎繁殖,叶呈三角,茎中心有髓, 白色疏松。茎端为细长的针叶,四散如 蒲公英。纸莎草茎部富有纤维,把硬的 外层除去后,里面的芯剖为长条,彼此 排列整齐,连接成片就可以造纸。后来 成为地中海地区一种通用的书写材料。 纸莎草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古埃及人对纸莎草十分崇拜,把它 当作北方王国的标志。
(一)信息爆炸
是指媒介发达带来的社会信息绝对量 的增加,它主要体现为人类拥有的信息 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的 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信息爆炸的 直接结果是其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 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 推动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二)什么是信息社会
(二)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
1. 口语传播时代
语言起源于何时,尚无明确答案。 语言的出现与社会的形成是同步发生的。
语言媒介的优缺点
语言是最初始的媒介、最重要的媒介,而且也是最基本的 媒介。 语言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局限性。
①人体的能量的限制,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和范围内 交流;
②信息流传的精确性不够; ③记录性差,难于保存和积累。
电子媒介具有的里程碑的意义
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了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 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 系统。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大脑的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 了体外化的过程。 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 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 IT人类进化图
二、媒介发展的30年法则
是指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未来研究所 所长保尔·萨佛提出的关于媒介发展的理 论。他认为,在过去5个世纪的人类传播史 中,新技术、新媒介取代旧技术、旧媒介 的速度(如果可以取代的话),并不如人 们想象得那么迅速、那么顺利。它往往至 少需要30年的时间,即所谓的“30年法 则”。
三、信息社会及其经济特点
2、尽管技术的进步对媒介的演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但是技术不是决定媒介发展的根本力量。技术对媒 介的影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因 此,不能孤立地看待技术在媒介演进中的角色。应该承 认,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信息传递需求,是媒 介演进的根本决定要素,正是这种需要,推动着人类不 断改进技术,并迅速应用于媒介领域,从而不断提高人 类控制和传播信息能力。
(三)技术在传媒的形态变化中的作用
1、对传媒形态的变化而言,技术扮演着核心的推动 作用。没有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有媒介形态与功能的 不断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和技术 水平极其低下,人类只能凭借体语和简单的信号进行信 息传递。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和文字得以发明,这促 成了人类传播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变革,即信息可以借助 文字进行编码并传布久远。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 明,更为人类传播提供了简便的载体,并为信息的大规 模复制和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性。近代科学技术的发 展,促成了电子媒体的诞生,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 提升了。随着卫星和互联网的出现,信息可以在全球范 围内快速流动,人类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以时间 压缩空间成为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特征。
人类正式语言产生于公元前4万年,等于晚上23:00; 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相当于晚上23:53′; 宋朝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为23:59′4″,仅差 午夜56″; 1838年发明的摄影为23:59′48″,仅差午夜12″; 无线电发明在23:59′53″,仅差午夜7″; 广播电台1919年的出现仅差午夜6″; 1926年电视发明在23:59′55.5″,仅差午夜4.5″; 而卫星传播等最新的传播媒介都是在最后“一、二 秒”钟出现的。
埃及纸草画
阿拉伯人发明了昂贵的羊皮纸
<神役> 索兰迪 亚大陆 羊皮纸 地图
蔡伦
植物纤维纸
早在1800多年前(公元105 年)我国就发明了造纸术。它是 由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
新的造纸术的方法是用树 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作 原料,先把它们捣碎,再放在水 中浸成纸浆,最后把纸浆放在旧 竹帘子上,摊成薄片,漏掉水 分,等干燥后,留在细帘子上 一层薄片纤维,便是纸张了。这 种纸在当时很受人们的欢迎,因 为它既轻又便宜,携带方便。
散氏盘 西周历王时期重器
汉字的传播功能
汉字具有一种超时空的功能。 对中国人的思维起着定势的作用。 汉字是我国古代一切诗歌,词曲,散文, 对联,相声以及书法艺术等形式产生的土 壤。 。
3. 印刷传播时代
印刷媒介的产生需要有两大硬件:纸张和印刷机。 人类曾经使用过的书写材料:泥板、木版、纸莎草、羊皮纸、中国人发明的 纸张 关于纸张:
二、人类传播的演进
(一)美国传播学奠基人威尔伯·施拉姆的生 动比喻
(二)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
(三)技术在传媒的形态 变化中的作用
(一)美国传播学奠基人威尔伯·施拉姆的生动比喻
如果人类历史100万年作为一天计算,那么这“一 天”的“一小时”就等于41666年,“一秒钟”就等于115年。 那么人类的原始语言产生于公元前10万年,相当于这 一天的晚上21:33′;
●印刷媒介包含两层意思,即印刷术和印刷品,前者是 技术层面的东西,后者是社会层面的东西。 ●印刷传播时代是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等一系 列事物的生成相一致、相同步的。 ●约翰.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术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批 量复制成为可能。 ●西方传播学界常把古登堡将机械技术运用于印刷的 1456年,称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 ● 19世纪30年代,大众型的廉价报纸,每份仅以一便 士的价格出售的“便士报”,首先在美国创办。此后,廉 价报纸发展迅速,很快在西方其他国家中普及。此外, 书籍、杂志、广告事业也得以发展。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激光照排,电脑编辑和网络传 输应用在新闻编辑出版领域。
第二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美国传播学家哈特把在历史上依此出现的媒介系 统分为三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
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 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 。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 摄影等等。 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 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等。
百度文库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的创造不同 于语言,一个是 自然的过程,而 另一个是人为的 过程。 文字起源于绘 画,即所谓“书 画同源”,最初 的文字都是从绘 画演变而来的, 如象形字。
文字是继语言之后的第二种媒介,第一套 体外化符号系统。 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使信息在 空间上传之和时间上传之久远。
比尔.盖茨:信息高速公路对我们文化的转变就象古 登堡的印刷术极大影响中世纪文化一样,极大影响我们当 代的文化。
专家称美国恐怖事件加速互联网成为主流媒体
恐怖事件可以说成了互联网发展史上的 一个分水岭,人们对信息的渴求非常强 烈,而互联网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 求。正像一位上网者所说:“真正的新闻 就在这里。不可能有更迅捷的消息了, 因为我看着它发生。”
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1、印刷媒介对现代文明的发展起到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现代文明也为印刷媒介提供了广 阔的用武之地。
4. 电子传播时代
电子媒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 一切依靠电流传播信息的媒介;狭义专 指公共性的媒介,传播学里通常用的是 狭义。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时代已经发生了三 次飞跃:一是20世纪初的广播,二是20 世纪中的电视,三是20世纪末的网络。
印刷术在我国的隋唐时期已见端倪, 7世纪唐代, 出现了雕版印刷。至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而臻于 成熟。
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
1045年毕升发明 在 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 印,用火烧硬后,便成 活字。排版前,先在置 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 搀和纸灰的松脂蜡,活 字依次排在上面,加 热,使蜡稍溶化,以平 板压平字面,泥字即因 着在铁板上,可以象雕 版一样印刷。
网络传播
信息传播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发展,使用计算机 网络传播。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 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
计算机为媒体的传播的崭新特点:无可比拟的时效 性和全时性;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和开放性;传播过程的 双向性和交互性;传播方式的虚拟性;传播形态的多媒 体化;传播环境的个性化 。
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 源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资源,整个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 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20世纪50—70年代是第一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信息 经济的增长和信息产业的崛起。
20世纪80年代进入第二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信息的 生产与分配成为社会的主导,形成了面向整个社会的由 多种媒体组成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的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