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微专题讲解-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 内能(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全国通用)

第十三章 内能(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全国通用)

第十三章内能(高频考点精讲)考点01分子热运动【高频考点精讲】1、分子动理论:(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1)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2)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热点题型精练】1.有关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使我们直接观察到物体里分子的运动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只有液体和气体才有扩散现象D.扩散时一定是密度大的物质下沉,密度小的物质上升解: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很小,所以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

故A错误;B、扩散现象只能间接反映物体间分子的运动。

故B正确;C、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固体、液体或气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故C错误;D、不管是密度大的气体还是密度小的气体,都会向彼此扩散,扩散方向与密度大小无关。

故D错误。

答案:B。

2.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

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解: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分子的运动快,温度低时,分子的运动慢,故当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的溶液变成了红色。

答案:D。

3.在玻璃管中先注入一半红色的水,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密封后静置,30天后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液体都变红且液面下降了。

对于该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静置后酒精和水的总质量变小B.静置后混合液体的密度变小C.静置后液面下降表明分子间有空隙D.液体都变红表明只有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解:在玻璃管中先注入一半红色的水,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密封后静置,30天后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液体都变红且液面下降了。

中考物理辅导-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中考物理辅导-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中考物理辅导-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差不多上物质。

而关于物质是如何样构成的,这一古老课题,专门早就有过种种推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火”。

公元前5 世纪墨子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元前4 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可入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此后通过近2021年的探究,直到1 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和分子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

假如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

由于分子极小,因此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

通常情形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假如人数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那个数,也得用80多年。

(2)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无法直截了当观看分子的行为,但我们能够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定分子的行为。

演示实验:扩散现象(请同学们打开左边的动画进行学习)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进入对方。

同时也说明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有间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什么缘故分子可不能飞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引导学生猜想,这可能是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那个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用实验来证实。

演示实验:分子引力实验(请同学们打开左边的动画进行观看)实验证实了我们关于分子引力的猜想。

我们再进一步摸索,又会发觉新的矛盾: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之间又有引力,这两者是矛盾的,分子想互吸引最终应该相互靠紧,而不应该有间隙。

既然分子间有间隙,物体应该专门容易压缩,但事实却是固体、液体极难压缩。

《分子热运动》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PPT课件

《分子热运动》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PPT课件


L1

L2

L 3 >10r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表现与它们的 距离 有关系。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 14
5.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的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分子间距 分子间作用


有无固定很小
很大


液态
较大
较大


气态
很大
很小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典型例题
| 18
C (2019.重庆)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可怜九月初三夜,解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 成是熔化现象
典型例题
| 19
(2018•绵阳)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
C 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典型例题
| 20
(2018.常州)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C )
分子的体积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体, 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米,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比如,水分子的直径:4×10-10m。
1、扩散
|4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问题:这么多的分子,在物体内是什么状态?
我们不能用肉眼直击观察到分 子,但是可以通过宏观的现象间 接判断分子的状态---扩散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优质教学PPT1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优质教学PPT1


2.从历史的长时段看,统一的趋势是 无法阻 遏的。 从根本 上说, 它是中 华民族 发展到 一定阶 段,文 明内部 各部分 长期交 往整合 的必然 结果。 问题只 在以何 种方式 统一

3.可以设想,即使没有秦的武力,天 下也终 将归于 一体, 这也为 汉以后 的历史 实际所 一次次 证明。 无可否 认的是 ,秦王 的铁骑 确实使 这一过 程大大 简化了 。看上 去,历 史似乎 少走了 许多弯 路,细 想来却 又未必 。

1.一个要将中国归于中央集权下的专 制一统 ,一个 要恢复 天下到 六国时 代诸侯 联盟的 松散政 制。这 看上去 好像只 是一个 是否认 同统一 的历史 趋势的 问题, 现代人 常常站 在统一 的立场 上去批 判项羽 ,仿佛 只有用 铁骑扫 平了六 国的秦 王才算 是一个 民族英 雄,其 实问题 并不这 么简单 。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分子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剧烈。我们把分子无规则运动叫 做分子的热运动。
解释现象: 为什么刚炒的热菜比凉菜更容易闻
到香味?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2.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 和微观描述
四、分子动理论
长时间堆放煤的 墙角会变黑,用 笤帚扫都扫不干 净。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 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下面一些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A.金秋八月,校园里处处桂花飘香 B.将糖投入一杯水中,水变甜了 C.烟从烟囱时冒出来 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E.滴在地砖上的污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净 F.花香扑鼻 G.樟脑丸放久了变小,最后不见了 H.擦过黑板后,粉笔灰纷纷落下

1.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 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破镜难圆
3、固体液体气体中的分子间作用力的表现
固体分子间距最 小,最难被压缩, 有确定的形状。
液体分子间距居中, 较难被压缩,无确定 的形状,有流动性。
气体分子间距பைடு நூலகம்远, 易被压缩,几乎没有 作用力,有流动性。
拓展应用
1、关于分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 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优翼微课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讲课程
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
课前导入
扩散现象
空气
二氧化氮
知识讲解
一、分子热运动 1、扩散
<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 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分子间存在间隙
50ml无水酒精+ 50ml水 <100ml
2、生活中的扩散现象
炒菜时,香 味四处飘逸
2607159237@ youyicongshu100
归纳总结
一、分子热运动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二、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间距很小时,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稍大时, 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间距很远,作用力可以忽略。
更多精彩视频内容,敬请关注
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分 子很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2、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

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共26张)15 PPT课件 图文

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共26张)15 PPT课件 图文

练一练
3.“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 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没 有 相互作用的力 。
练一练
4.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 的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课堂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容易得 罪人, 实在不 是自己 的理想 型。 我又问了她前几份工作辞职的原因,结 果都是 大同小 异,不 是因为 工作乏 味,就 是同事 不好相 处,再 者就是 薪水太 低,发 展前景 堪忧。 粗略估计,这姑娘毕业不到一年,工作 却已经 换了四 五份, 还跨了 三个行 业。 但即使如此频繁的跳槽,她也仍然没有 找不到 自己满 意的工 作。 2 我问她,心目中理想型的工作是什么样 子的。 她说, 姐,你 知道苏 明玉吗 ?就是 《都挺 好》电 视剧里 的女老 大,我 就喜欢 她样子 的工作 ,有挑 战有成 就感, 有钱有 权,生 活自由 ,如果 给我那 样的工 作,我 会投入 我全部 的热情 。 听她说完,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分子热运动是物质中微观粒子——分子在热能的影响下的运动行为。

了解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热学现象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1. 分子热运动的本质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微观粒子分子在温度影响下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具有质量、体积和空间位置,并不断进行碰撞和交换能量。

热能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传递,导致物质的温度变化和热学现象的发生。

2. 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热运动的速率越快。

例如,将热水与冷水混合,热水的高分子热运动速率传递给冷水,冷水的温度上升。

3. 分子热运动与物态变化物质的物态变化与分子热运动密切相关。

在固体中,分子热运动非常弱,分子之间有较强的吸引力,无规则振动。

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增强,固体变为液体。

在液体中,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分子热运动更加激烈。

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分子热运动足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液体蒸发为气体。

气体中,分子热运动非常剧烈,自由运动且迅速扩散。

4. 分子热运动与热膨胀分子热运动与物体的热膨胀有密切关系。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子热运动引起物体体积的增大。

当物体被加热时,分子热运动增强,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物体膨胀。

这是由于分子热运动速度的增加引起的。

5. 分子热运动与热传导热传导是分子热运动在物体内部传递热能的过程。

分子热运动使得高温物质中心分子的热运动速率较快,能量传递给周围分子,逐渐向低温物质扩散。

这种能量传递方式涉及分子之间的碰撞和交换,是导热的基础。

6. 分子热运动与压力分子热运动还与物体的压力相关。

在气体中,分子热运动引起分子撞击容器壁,产生压力。

分子的撞击力越大,压力越高。

增加温度将增加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和撞击的频率,从而增加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撞击力,使压力升高。

总结: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微观粒子在温度影响下的无规则运动,与物质的性质和热学现象密切相关。

初中物理——(32)分子热运动

初中物理——(32)分子热运动

初中物理——(32)分子热运动一、分子热运动(一)分子的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二)扩散1、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分子之间有间隙。

3、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4、固体、液体、气体都可扩散。

5、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

6、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二、分子作用力(一)分子间有作用力1、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当分子间距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1)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2)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胶水粘东西: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3)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二)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三、练习题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2、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液体、固体C.固体、气体、液体 D.液体、固体、气体3、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A 蒸发现象B 扩散现象C 升华现象D 凝固现象4、寒冷的冬季夜晚,许多人喜欢用热水将脚泡一泡才人睡。

在此过程中,脚的内能变化是()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确定5、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B.炒菜时,满屋飘香C.扫地时灰尘四起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6、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7、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A.分子太多 B.分子间没有空隙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8、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是因为()A.分子之间有空隙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2)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2)
之间扩散 的实验样本(水在上,硫酸铜溶液在下),让学生观察后分析 其形成的原因。
教师演示:铅片与金片之间的扩散现象。 学生思考:气体、液体和固体相互接触时发生了什么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点拨: 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其 形成原因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本节主要讲述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力。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力是物体具有内能的基础, 学好本节知识便于学生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本节课主要是分子动理论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观点,分 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两部分内 容是下一节学习物体内能的基础。这一节课主要以实 验探究为主,引导学生观察扩散现象去间接感知分子 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用乒乓球与弹簧组成的模 型来配合讲述,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最后,让学 生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汽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培养学生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分子很小,只有通过对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分析间接去了 解,本节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物理现象,从 而领会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其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运动。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 越剧烈。 3.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 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提出问题: 引例:(1)有人把50 ml的酒精和50 ml的水混合,发现混合液 的体积小于100 ml。 (2)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达到1.0×104~2.0×104个标准大 气压时,瓶内的油能从钢瓶壁上渗出。 学生思考:以上事实共同反映了分子的一个规律,这个规律 是。 教师点拨: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提出问题: (1)分子间有引力,为什么没有把分子吸引到相互紧密接触? (2)分子之间既然有空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上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课件(共28张PPT)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上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课件(共28张PPT)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上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件(共28张PPT)(共28张PPT)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第十三章内能新课导入【想一想】“暗香来”的原因是什么?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学习目标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重难点)02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直径大小。

010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新课学习物质的构成如果把杯子打破,碎片还是玻璃。

经过多次分割,颗粒越分越小,如果不断得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特点(1)体积小(2)数量大分子非常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一滴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大约是1.67×1021个。

如果你以这样的速度喝水:一秒钟喝一口,一口吞下一亿个水分子,不停地喝下去,要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吞进肚里,需要多长时间?53万年!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罐表面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新课学习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作分子或者原子。

小结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想一想】我们打开一盒香皂、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分子热运动知识点2抽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将二氧化氮放在下面目的:使密度大的物质处于下方,从而避免重力对实验的影响新课学习此现象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扩散现象也能发生在液体之间,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静放几天,清晰的界面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将打磨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互相渗入约1mm深。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归纳和例题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归纳和例题讲解

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知识点解析:分子、原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

不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原子。

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1)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知识点解析: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

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

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4、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例如,炒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冷下来后,香味就逐渐减少了。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知识点解析: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对外表现不同。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初二物理《分子的热运动》知识点

初二物理《分子的热运动》知识点

初二物理《分子的热运动》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的热运动: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且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

3、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即分子力等于零。

4、固体很难被拉断和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气体容易被压缩,但又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6、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7、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三、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平衡距离的关系1、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2、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物理学史研究光、声、热、力、电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是自然学科的基础。

观察、实验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在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牛顿第一定律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对力学的发展和人们的认识起了重要的作用。

声音的发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不同的介质向外传播,并能被人或其它动物所听到。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发了了了乱了。

2020届中考物理学考练专题14分子运动论(含解析)

2020届中考物理学考练专题14分子运动论(含解析)

2020届中考物理学考练专题14 分子运动论专题学啥1.分子动理论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可以发生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但看不到颗粒存在。

(2)扩散的实质:(1)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称为分子热运动。

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处于平衡位置r=r0时,分子所受引力和斥力相等;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r﹥10r0,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②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③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专题考法【例题1】(2019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杯水和半杯水的比热容相等B.0℃的水没有内能C.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D.固体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答案】AC【解析】(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2)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3)根据蒸发的定义分析解答;(4)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无关;一杯水和半杯水的相比,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不变,其比热容相等,故A正确;B.因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B错误;C.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即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故C正确;D.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故D错误。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课件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课件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意义
阐明了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在热现象 中的应用,指出了在热力学过程中能 量转换的数量关系,为热力学分析和 计算提供了基础。
功、热量和内能之间关系
功的定义及计算
01
功是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计算公式为W=Fs。
热量的定义及计算
02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计算公式为Q=cmΔt。
熵增加原理的意义
揭示了自然界中不可逆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它表明,在自然界中,不可逆过程总 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比较
可逆过程
指系统经过某一过程后,能够完 全恢复原状,而不留下任何痕迹 的过程。可逆过程是理想化的过 程,实际上并不存在。
不可逆过程
指系统经过某一过程后,不能完 全恢复原状,而留下痕迹的过程。 不可逆过程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的现象,如热传导、扩散、化学 反应等。
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需要吸收热量;反之,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会放出热量。汽化与 液化过程中也伴随着能量的吸收与释放。
升华与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需要吸收热量;反之,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 会放出热量。升华与凝华过程中同样伴随着能量的吸收与释放。
势能概念及计算方法
势能定义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导致的能量变 化称为势能,通常与分子间距离 有关。
计算方法
根据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类型和 大小,可以通过势能函数计算势 能。常见的势能函数包括库仑势 、范德华势等。
不同物质间相互作用力比较
1 2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如氢键; 非极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如范德华力。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 程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讲课程
扩散现象
空气
二氧化氮
一、分子热运动 1、扩散
<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 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分子间存在间隙
50ml无水酒精+ 50ml水 <100ml
2、生活中的扩散现象
炒菜时,香 味四处飘逸
汽车加油时,周 围闻到汽油味
糖块放入咖啡 中,咖啡变甜
2、生活中的非扩散现象
破镜难圆
3、固体液体气体中的分子间作用力的表现
固体分子间距最 小,最难被压缩, 有确定的形状。
液体分子间距居中, 较难被压缩,无确定 的形状,有流动性。
气体分子间距很远, 易被压缩,几乎没有 作用力,有流动性。
1、关于分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 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雾霾(PM2.5)
细菌的运动
柳絮飞扬
3、分子热运动
热水扩散的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热运动
4、分子热运动与机械运动
类别 研究对象 影响因素
举例
机械运动
宏物体

沙尘暴、 粉笔灰四处飞扬、 雪花纷飞
分子热运动
微观分子
温度
闻到香味、 腌茶叶蛋、 堆放煤的墙角变黑
二、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B.现象: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
推测:分子之间有间隙
C.现象:两磁铁相互排斥;
推测:分子间有斥力
D.现象:两个水滴接触后会混合在一起;
推测:分子间有引力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应掌握:①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处于运动状态,不是物体 的运动;②分子之间存在间隙,间隙不是物体间的缝隙;③分子之间同时存在 引力和斥力,斥力不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分 子很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2、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
常用的探究方法。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 )
A.现象:用酱油煮鸡蛋,酱油的色素扩散到了蛋清内;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一、分子热运动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二、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间距很小时,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稍大时, 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间距很远,作用力可以忽略。
引 力
两块紧密贴合的 铅块可悬挂重物
二、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斥 力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
2、分子间距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 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分子间距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 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