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工作丨一家日本小公司给出的答案
阿米巴经营原理
阿米巴经营原理阿米巴经营原理是由日本企业家井上义久提出的一种管理理念,它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划分为小的经营单位,每个经营单位像一个小的“阿米巴”一样,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以达到激励员工,提高效率和利润的目的。
阿米巴经营原理的核心是“利润中心”,每个利润中心都像一个小的企业,有自己的经营目标、责任和利润分配,员工们在这个小的利润中心中像企业家一样去经营,这样可以激发员工的创业精神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从而提高整体企业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阿米巴经营原理的实施需要从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首先,企业要树立“企业是员工的家,员工是企业的家人”的理念,营造相互信任、尊重和合作的文化氛围。
其次,要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让每个利润中心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自主决策权,减少中层管理的层级,提高决策的效率。
再次,要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让每个利润中心的绩效能够直接关联到员工的薪酬和晋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最后,要建立起符合利润中心特点的激励机制,让员工在实现自己利润中心目标的同时,也能分享到相应的利润。
阿米巴经营原理的实施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它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业精神,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它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灵活性,每个利润中心可以更加快速地做出决策和应对市场变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再次,它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每个利润中心都在为企业创造利润,整体上也会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最后,它还可以培养和吸引更多的创业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总之,阿米巴经营原理是一种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管理理念,它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盈利能力,是企业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一种重要管理思想。
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借鉴和应用阿米巴经营原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成功。
日企工作_心得体会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化,日企作为其中的一员,以其严谨的管理、高效的工作方式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我有幸在一家日企工作了一段时间,以下是我对日企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严谨的管理制度日企以其严谨的管理制度著称。
在日企,无论是员工还是管理层,都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从上班打卡、下班打卡,到上下班途中、办公桌上的整洁,都体现了日企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这种严谨的管理制度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培养了员工的自律意识。
二、高效的工作方式日企员工在工作中注重团队协作,追求高效的工作方式。
在日企,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为实现公司目标而努力。
此外,日企还注重员工的个人成长,通过定期培训、内部晋升等方式,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团队的整体实力。
三、独特的企业文化日企的企业文化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日企强调尊重,尊重上级、尊重同事、尊重客户。
在日企,员工之间相互尊重,形成了和谐的工作氛围。
2. 诚信:日企注重诚信,无论是在与客户合作还是内部管理中,都严格遵守诚信原则。
3. 持续改进:日企鼓励员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追求卓越。
在工作中,员工时刻保持对自身不足的反思,以实现持续改进。
4. 感恩:日企员工心怀感恩,感谢公司给予的平台和机会,努力为公司创造价值。
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日企注重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提倡“8小时工作制”,鼓励员工在下班后享受生活。
此外,日企还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体检、开展文娱活动等,以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总之,在日企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严谨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员工的自律意识。
2. 高效的工作方式有助于团队协作,实现公司目标。
3. 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充满归属感和幸福感。
4.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助于员工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一名在日企工作过的员工,我深感日企的先进性和人性化。
双因素理论 案例
双因素理论案例之答禄夫天创作[案例]尼桑汽车公司(Nissan)面临一个问题:它在日本的工厂招不到足够的工人.日本的年青人抵抗装配线工作.他们认为这种工作单调乏味、节奏太快、令人厌倦.他们宁愿从事工作环境清洁和平安的服务工作.甚至在那些想检验考试汽车业工作的年青人中, 也有30%在第一年告退.劳工充足意味着工作年夜量超时, 许多员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 周六也工作.不单员工不喜欢太长的工作时间, 管理层也因为工作时间太长带来的高本钱和雇用临时工而受到波折.尼桑公司的管理层能做些什么呢?不论提出什么解决方法, 他们都认识到这不是一个短时间问题.日自己口日趋老化.低人口出身率意味着18岁的年青人会从现在的200 万人急速下降到10年后的150万人.而且, 汽车制造商被日本政府强迫缩短平均工作时间, 以便和其他工业化国家更一致.美国卡车公司(USA Truck )面临着与尼桑公司相似的问题.阿肯色(Arkansans)的长途货运公司为固特异(Goodyear)、通用汽车等公司运输轮胎纤维和汽车部件.由于高流动率也面临卡车司机充足的问题.当新的管理层在1989 年接管公司时, 他们决定勇敢空中对这个问题.他们直接去找他们的600名司机, 征求他们对降低流动率的建议.这成为公司管理层和资深司机之间固定的季度性会议的第一次.美国卡车公司的新管理层从司机那儿获得年夜量信息.当工资高时(通常是每年50000美元或更多), 司机埋怨工作时间长——每周70个小时是很正常的——每次都要在路上花费2周—4周.司机要求反锁刹车和气动装置时, 公司装置了.当公司在阿肯色州的西孟菲斯市终点站建造了司机住宅区, 员工建议每家配置私人浴室而不要公共浴池, 公司也照办了.司机要求在漫长和横跨全国的长途运输中能有更多的时间回家, 于是, 公司增加了司机在路上的时间, 把出差时间从每星期6次减为2次.下图是通过600名司机总结出来的结果:。
有人说,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
The art of Japanese managementI.Ask the student read the new wordsII.Ask the student read the textrmation:有人说,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
此话不免有些夸张,但用来形容日本企业的“团队精神”,倒是比较贴切。
在日本,员工大多以厂为家,视企业如生命。
同事之间精诚合作,共同维护团体利益。
当企业遇到困难,大家抱成一团,同舟共济。
对此,外国人既羡慕又费解。
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
日本员工之所以忠诚敬业,是因为企业把员工视为最宝贵的资源。
日本企业的管理哲学,强调以人为本。
各大公司普遍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制度,把员工和企业的利益连为一体。
日本学者认为,上述制度好比“三件神器”,凭借它们的威力,日本企业才得以纵横天下,傲视群雄。
在欧美国家,很少有人在一家公司干一辈子。
人员流动性强、劳动力市场发达,企业可以根据需要,保持合理的员工数量,降低经营成本。
但让企业头疼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常常会被人挖走。
企业投进大把的票子,却替别人做了嫁衣裳。
另外,企业遇上萧条,辞退工人容易,但一旦生产恢复正常,想尽快凑齐人手,也并非易事。
由于实行终身雇佣制,日本的企业家就不必为此烦心。
这项制度最早可追溯到明治维新后期。
当时日本效法欧美,引进先进技术,大办工矿企业,一时间,技术工人格外抢手。
为吸引人才,一些大企业不仅开出高薪,还私下允诺,只要企业不倒闭,绝不会辞退工人。
二战后,日本企业元气大伤,想二次创业,惟一能仰仗的是人力资源,对员工终身雇佣,渐渐成了大企业的惯例。
企业给了员工“铁饭碗”,员工也会涌泉相报。
在日本,一个人若是“跳槽”,便很难再找到一份好工作。
如此一来,企业不必担心人才、技术外流,可放心大胆地把钱花在员工身上。
天长日久,这些投资又会成倍地收回。
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和员工双方更是有情有义,公司很少辞退雇员,职工也会勒紧腰带,群策群力,帮企业渡过难关。
干法我们为什么工作读后感
干法我们为什么工作读后感以前啊,我觉得工作嘛,不就是为了那点钱,每个月能按时交房租、还花呗,偶尔还能出去浪一下。
但是稻盛和夫老爷子就像个严厉又智慧的长辈,拉着我的耳朵说:“你小子,工作可没这么简单!”他在书里提到,工作其实是一种修行。
我当时就想,啥?工作还能和修行搭上边?这可有点玄乎。
不过仔细想想,还真有点道理。
你看啊,我们每天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游戏里的小怪兽一样。
有时候是和同事的意见不合,有时候是项目遇到了瓶颈,这些就像是一道道关卡。
当我们努力去克服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就像是在修炼自己的技能吗?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感觉自己像是升了一级,变得更强大了。
而且啊,工作能让我们的灵魂变得更纯粹。
这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我理解就是在工作中我们能找到那种专注的状态。
就像我有一次为了赶一个紧急的任务,一整天都沉浸在里面,连平时最爱的手机都顾不上看。
等完成的时候,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真不是吃一顿大餐能比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心思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烦心事,只想着把工作做好,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净化了一样,就像从一个满是灰尘的小角落一下子到了一个清澈的小池塘。
再说说工作中的热情。
稻盛和夫强调要对工作充满热情,像燃烧的火焰一样。
我就想起我身边那些每天都干劲十足的同事。
以前我还觉得他们是不是打了鸡血啊,现在才明白,他们是找到了工作的乐趣和意义。
我自己有时候也会有那种状态,当对一个项目特别感兴趣的时候,就会主动去加班,去查资料,想各种点子。
这个时候,工作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就像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还有啊,通过工作我们能够塑造自己的人格。
这一点我觉得特别深刻。
在工作中,我们会面临很多选择,是偷个懒还是努力干,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还是坚守原则。
这些选择就像一把把刻刀,慢慢地雕琢出我们的人格。
一个认真负责、诚实守信的人,肯定是在工作中经过了无数次这样的考验才形成的。
《干法》读后感
《干法》读后感《干法》读后感(合集15篇)《干法》读后感1《干法》一书是日本稻盛和夫经营之圣又一力作,这本书体现的工作观和《活法》完全相反,但并不矛盾,东方和西方管理理念的差别。
谁来拯救我们的工作?此刻就《干法》一书体会我自身的感想,本书前言幸福的工作法,稻盛和夫把工作当成一件幸福的事情,工作中的思考和体验,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收获,让我每一天的生活充满价值,同时工作又是万病良药,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考验,工作中体会乐趣,就向人们常说的乐在工作。
人为什么要工作?我以前的理解就是能有口饭吃,能有衣穿,能有房住,得他人认可的价值。
《干法》书中说人生的工作是最尊贵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日复一日的工作锻炼了我们的心志,提升了人性,磨砺了人的思想。
在人生中想要提高自己的信心,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不管人怎样一心思善,行善,但不知不觉仍会做出出格的举动,不能把思善,行善始终如一,努力的思善和行善,一但有了不好的念头,做了不好的事情,就要虚心的自我反省,透过自我反省的不好的念头消失在萌芽之中,每提反省,时时刻刻反省有利于提高自信心,全身贯注于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够磨练自己的灵魂,铸就完美的心灵,自己的命运必须会向好的方面转变。
如何能够真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就要改变心态,心态能改变一切是最有道理的,每一天对自己的心态的调整有利于一天的工作,无论任何事情都要向良性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把工作当成一种苦差事,与其找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现有的工作,与其追求幻想,更不如爱上眼前的工作,只要是喜欢上了,就能不辞辛苦的工作,不把困难当做困难,一心去想怎样工作,自然就会有好的收获,必须能做出成绩,有了成绩就会获得身边人的好评,你就会更加爱上自己的工作良性循环也就开始了。
挑战自己是生命中的动力,在公司每年每季度每月每周都会有销售计划和任务,前几年为了提升业绩,公司领导带头表态,如果完不成任务会如何如何惩罚自己,我相信自己能做到什么什么等等,外人看来这是一群疯子,但是我相信这是对自己的挑战,向更高目标更高理想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
励志故事:松下幸之助的观点
励志故事:松下幸之助的观点
励志故事:松下幸之助的观点
松下电器是日本相当老牌而且知名的企业,每年有无数的年轻人渴望进入松下服务。
有一次,松下预计要招聘一批基层管理人员,采取笔试和面试结合的方法,经过笔试和面试之后选出了十位佼佼者。
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发现有一位成绩特别出色、面试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轻人并未在这十个名单之中。
这位年轻人叫神田三郎,于是松下幸之助的助理即叫人复查考试的成绩,结果发现这个年轻人综合成绩名列第二名,只因电脑故障把分数和名次弄错了,于是立即叫人补发录取通知书。
第二天,公司派人转告松下幸之助的助理一个消息:神田三郎因为落选跳楼自杀了,当补发的录取通知书送到时,他已经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松下幸之助沉默了好久,助理在旁边说:“真可惜,这么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却没有为我们所用。
”
“不”,松下幸之助摇头说:“幸亏我们公司没有录用他,意志如此不坚定,容易被打败的人就算再有才华,也是成不了大事的。
”
人生哲理:
成就大事业最重要的关键不在于外在“能力”,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心理素质”。
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言:“意志不坚定,容易被打败的人就算再有才华,也是成不了大事的。
”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日企面试常见问题的答案
日企面试常见问题的答案在日企面试中,常见的问题涵盖了个人背景、技能、工作经验、动机和适应能力等方面。
下面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其答案:问题1:请简述一下你的个人背景和教育经历。
答案:我是XXX,毕业于XXX大学,获得XXX学士学位。
在大学期间,我主修XXX专业,并且积极参与了许多学术和课外活动,包括XXX社团和实习经历。
这些经历增强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并培养了我的领导才能。
问题2:请简述一下你的工作经验。
答案:在大学毕业后,我加入了XXX公司工作,担任XXX职位。
在这个职位上,我负责XXX任务,包括XXX和XXX。
我通过优化流程和团队协作来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我也参与了一些项目,其中最令我自豪的是XXX项目,我们成功地完成了XXX,并提前交付。
问题3:你对这个职位有什么样的了解和兴趣?答案:我对这个职位非常感兴趣,并且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
从我了解到的信息中,这个职位要求具备XXX技能和XXX能力,而我正好有相关的经验和技能。
我对日本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方式也很感兴趣,我相信我可以在这个职位上发挥我的才能,并且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问题4:请描述一下你所具备的技能和能力。
答案:我具备优秀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能够与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能够在团队中积极地贡献和协作。
我也有良好的组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快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我也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在高压下保持高效率和专注度。
问题5:你在过去的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答案:在我最近的一份工作中,我们遇到了一个紧急项目,面临时间紧迫和资源有限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确定了项目的优先级和关键任务。
然后,我有效地利用团队资源,合理分配工作量,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
最后,我与团队成员积极沟通,保持协作精神,共同努力完成了任务。
问题6:你对工作的动机是什么?答案:我对工作的动机是不断学习和成长。
日企五个为什么分析法
*
Why10 为什么使用人(质检部)没有反馈漏油的情况—因为反馈给采购后并没有接受并买新的,所以反馈了几次以后,就没有再反馈 Why11 为什么质检部反馈的建议采购可以不接受—因为在采购部前,质检部有弱势的一面 Why12 为什么质检部有弱势的一面—因为质检部经常存在漏检,需要采购与供应商在事后处理
车间每天都有扫不完的油
*
Why7 为什么要坚持价低采购—因为相同型号的产品,价格高了不好报销,有没完没了的调查及追问 Why8 为什么是相同型号?为什么不好报销及有没完没了的调查及追问—因为ERP混乱,油抽只有一个型号;因为最后审核采购报销的是老板娘 Why9 为什么最后审核采购报销的是老板娘—因为是典型的温州企业
*
一个错误使用5why的案例: 一个人摔了一跤
5why的分析不是随意进行的,必须是朝解决问题的方向进行分析,如果脱离了这个方向,5why就可能会走上死胡同。 例如:一个人摔了一跤,分析原因: 1、为什么摔跤? --- 因为地面滑 2、为什么地面滑? ---因为地面有水 3、为什么有水? --- 因为喝水水洒了 4、为什么水洒了? -- 因为纸水杯掉地了 5、为什么纸水杯掉地了? --因为没有杯托 6、为什么没有杯托? --因为总务小妹休息了没拿出来 7、为什么总务小妹休息了? --因为总务小妹感冒了 8、为什么总务小妹感冒了?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分析的话,你会发现离主题越来越远,要想分析出真正原因,几乎是不可能了,到头来只能是无头案。
*
5个WHY分析,又称“为什么-为什么”分析。是一种探索问题原因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连续发问5次,每一个“原因”都会紧跟着另外一个“为什么?”直到问题的根源被确定下来。
为什么?”
为什么?”
《干法》读后感
《干法》读后感《干法》读后感(通用36篇)《干法》读后感篇1又是一本稻盛和夫的著作。
加上这本书,他的书我前前后后看了大概有十来本了吧。
虽然这些书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些重复的内容,但每次看他的书,都会受到很多启发,有不少感想和收获,这本也不例外。
稻盛和夫前辈在这本书中阐述了他的劳动观和工作观。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读者们回答了这些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何在?2.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投入工作?3.在工作中设立“高目标”,并且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具体应该如何做?4.为什么说“持续就是力量”,怎样才能做到?5.怎样才能出色地工作?6.怎样创造性地工作?从书中作者对上述这些问题的解答来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真的是非常令人敬佩,十分值得学习。
同时,我感觉似乎日本人在对待工作这方面的问题上,有着很相似的认识,这本书也从一个侧面上解释了为什么日本能在二战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原因。
中国想要真正的强盛,在对待工作这件事情上,还真的应该采取稻盛先生书中所介绍的这种态度。
另外,值得一谈的是此书的阅读体验比较好,从布局、内容的组织、字体、字号、间距等方面,都可以体会到是经过用心编排的,感谢出品方“湛庐文化”。
《干法》读后感篇2干法上说,如果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忍受任何艰苦,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
我们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卡耐基也曾说过说:“除非喜欢自己所做的工作,否则永远无法成功。
”在当今社会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机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我们如果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强制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因为只有喜欢,才会用心,只有用心,才有可能成事。
而稻盛和夫在这方面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在松风工业的工作他一开始并不喜欢,也矛盾了很久,曾想过甩手走人,可是自从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事业后,他改变了心态,变得积极,变得坚定,眼睛里全是产品,心里想的全是技术,日夜与火炉和铁锅为伴,吃睡都在实验室,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办公条件极为简陋的前提下他居然用创新的土方法成功制作出了世界领先的陶瓷材料,掌握了这一举世瞩目的新技术。
日本企业文化浅析介绍日本人工作习惯(一)2024
日本企业文化浅析介绍日本人工作习惯(一)引言概述: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国家,其企业文化和工作习惯对于外界来说充满了吸引力和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对日本企业文化进行浅析,并介绍日本人的工作习惯。
正文:一、价值观和信念1. 敬业精神: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忠诚、奉献和无私的态度,对工作抱有极高的热情和敬畏。
2. 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
个人的成就被视为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3. 尊重和谦虚:日本人注重尊重他人,有谦虚的态度,不夸大个人的成就。
二、公司等级制度1. 精英和晋升:日本公司普遍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通过晋升来鼓励员工的干劲和激励。
2. 终身雇佣制:终身雇佣制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员工在公司中的稳定性和忠诚度非常高。
3. 老板和员工关系:日本企业文化中强调老板对员工的指导和照顾,员工对老板的尊敬和服从。
三、工作时间和效率1. 长时间劳动:日本人以其长时间劳动而闻名,多数员工的工作时间远超过正常工作时间。
2. 加班文化:加班在日本企业中被视为一种责任和奉献的表现,经常加班被认为是一种职业道德。
3. 高效率和效果导向:日本企业文化追求高效率和拼搏,注重结果。
四、会议和沟通1. 不拘小节的准备:日本人在开会前会事先准备充分,并注重会议过程中的礼节和规范。
2. 以团队为主导:会议中更加注重团队的共识和一致性,个人发言往往会被较少采纳。
3. 面子和暗示:日本人重视面子,往往通过暗示和间接表达来传递信息,在会议中也会体现这一特点。
五、工作生活平衡1. 自我约束:尽管日本人工作时间长,但也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个人的自我约束和自律意识非常强。
2. 兴趣和爱好:在工作之余,日本人会追求各种兴趣和爱好,以缓解工作压力。
3. 长期稳定性:日本人倾向于为了工作而牺牲私人生活,对于工作的长期稳定性有较高的追求。
总结:日本企业文化充满了独特的特点,包括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公司等级制度、长时间劳动、会议和沟通方式以及工作生活平衡等。
2-1. 156 日本工匠精神:一生只专注做一件事,质量不好是耻辱
日本工匠精神:一生只专注做一件事,质量不好是耻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在总裁办电子邮件里向全体员工转发了一篇关于“日本工匠精神”的文章,倡导每位华为人都要精益求精的做好一件事。
任正非希望每个华为人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要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
为什么长寿企业扎堆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它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
为何日本工匠能把这样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
为什么长寿企业扎堆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它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为何日本工匠能把这样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质量不好是耻辱耻辱感——质量不好就是耻辱冈野信雄,日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
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实在枯燥无味,而冈野信雄乐此不疲。
最后做出了奇迹:任何污损严重、破烂不堪的旧书,只要经过他的手即光复如新,就像施了魔法。
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灿若繁星,竹艺、金属网编、蓝染、铁器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一批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追求的匠人,他们对自己的出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手艺充满骄傲,甚至自负,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
如果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这些日本工匠(多称“职人”)会将之看成是一种耻辱,与收获多少金钱无关,这正是当今应当推崇的工匠精神。
读《干法》有感:我们为什么工作_读后感_模板
读《干法》有感:我们为什么工作_读后感_模板我们为什么工作——读《干法》有感武理圈在比较单一的海上作业环境下,读书是比较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丰富生活,还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提高自己的认知。
最近在朋友的介绍下,在听一语音书籍名为《稻盛和夫给年轻人们的工作秘籍》,因为一下子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所触动,便认真翻阅《干法》一书。
书中这位有着举世瞩目成就的老者,用最为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他从平凡到成功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为什么工作,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到底何在?我们为什么工作?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想必只要是正常的社会人都不能回避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
很多人认为工作就是为了生存,为了得到一定的薪水和假期,所以即使我们觉得工作如此枯燥而又乏味,明天醒来我们还会重复今天的工作。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中年人才会有。
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是工作的重要理由之一,这没有错。
但是,为了生活而去工作,也许一生只能劳碌奔命,成为生活的奴隶。
稻盛和夫是日本的”四大经营之圣”之一,年轻时是一名科学家,27岁时开始创业,赤手空拳在40年内创建KDDI和京瓷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65岁退休,从事13年公益事业,78岁高龄的他应日本政府恳请出任重建日本航空公司,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让日航起死回生,并为日航创造了60年来的最高利润,这个利润还是当年全世界727家航空企业的最高利润。
这个神话般的老人在总结他的人生成就时候告诫我们:正确认知工作的意义事关重大,工作不应是为了解决吃饭这个目的为出发点。
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人需要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
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是个完成自我修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部分的人生价值会实现自然、自我地转化——从脱贫到解决温饱到拥有富余生活食粮的三部曲,这就好比化学反应里附加产物,要想得到附加产物,前提是要先完成前面的化学反应。
为什么我们要工作
为什么我们要工作为什么我们要工作每天都在工作,却不知道自己这么辛苦工作是为了什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为什么我们要工作,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一、关于工作与生活我有个有趣的观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员工很少,二三十岁的外企员工是意气风发的,但外企公司40岁附近的经理人是很尴尬的。
我见过的40岁附近的外企经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说,唐骏。
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人的成功,西门子的确比国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经理比国美的老板强,甚至可以说差得很远。
而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外企公司随便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
好了,问题来了,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很高,而他们的才能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作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选择?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强干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有的是,为什么还要用你?从上面这个例子,其实可以看到我们的工作轨迹,二三十岁的时候,生活的压力还比较小,身体还比较好,上面的父母身体还好,下面又没有孩子,不用还房贷,也没有孩子要上大学,当个外企小白领还是很光鲜的,挣得不多也够花了。
但是人终归要结婚生子,终归会老,到了40岁,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药,要有人看护,自己要还房贷,要过基本体面的生活,要养小孩……那个时候需要挣多少钱才够花才重要。
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不太赞成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这在刚刚出校园的学生中间是很常见的。
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次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
要知道,有很多人甚至坚持不到终点,大多数人最后是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是跑过终点的,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
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作者:汪中求来源:《决策探索》2016年第06期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
为什么长寿企业扎堆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它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
为何日本工匠能把这样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质量不好是耻辱冈野信雄,日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
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实在枯燥无味,而冈野信雄乐此不疲,最后做出了奇迹:任何污损严重、破烂不堪的旧书,只要经过他的手即光复如新,就像施了魔法。
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灿若繁星,竹艺、金属网编、蓝染、铁器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一批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追求的匠人。
他们对自己的出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手艺充满骄傲甚至自负,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
如果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这些日本工匠(多称“职人”)会将之看成是一种耻辱,与收获多少金钱无关。
这正是当今应当推崇的“工匠精神”。
“工匠”在日語中被称之为takumi,从词义上来看被赋予了更多精神层面的含义。
用一生的时间钻研、做好一件事在日本并不鲜见,有些行业还出现一个家庭十几代人只做一件事。
产品为啥无法被模仿说到“工匠精神”,就不得不提日本一家只有45个人的小公司。
全世界很多科技水平非常发达的国家都要向这家小公司订购小小的螺母。
这家日本公司叫哈德洛克(hardlock)工业株式会社,他们生产的螺母号称“永不松动”。
按常理大家都知道,螺母松动是很平常的事,可对于一些重要项目,螺母是否松动几乎人命关天。
比如像高速行驶的列车,长期与铁轨摩擦,造成的震动非常大,一般的螺母经受不住,很容易松动脱落,那么满载乘客的列车没准就会有解体的危险。
做事做人要有悟性
做事做人要有悟性努力工作是基础,聪明工作是一个新的要求和更高的境界。
绝大多数人认为,工作量与成功是成正比的,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越多,获得的成功就越大。
但是,只有努力工作是不够的,聪明工作比努力工作更为重要。
日本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曾收到客户投诉,买来的香皂,打开一看,盒子里面是空的。
为了预防此类事情再次发生,该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发出了一台X光监视器去透视每盒刚刚生产出来的香皂。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另一家小公司,他们的解决方法是:买一台强力工程用电扇,放在输送机末端,去吹每个香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没放香皂的空盒。
美国太空总署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外太空低温无重力的情况下,太空人用墨水笔写不出字。
于是他们花了一大笔钱,研发出一种在低温无重力下能写出字的笔,当然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那么,俄国太空人则采用另一种方法:他们改用铅笔。
这是一种重要而难能可贵的能力: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智能化。
在企业中,要努力改进工作方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面对细致而繁杂的工作,更应该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跳出来,通过总结归纳,发现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努力抓住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使复杂工作简单化,从尽己之力向尽人之力、尽人之智转变,使工作卓有成效。
聪明地工作,需要创新突破,需要思考优化,需要学习进取,需要团队合作,需要工作与生活平衡。
不管是从企业的需要还是个人的发展出发,我们都应提倡聪明地工作,它包含了个人能力发挥、角色到位、工作计划、时间管理、知识管理以及个人及团队的关系等各个方面,而这一切,都围绕着企业与个人和谐共生与共同发展而展开。
要学会聪明工作。
努力与聪明并不矛盾,聪明工作是建立在努力的基础之上的,努力工作是聪明工作的前提。
努力工作是基础,聪明工作是一个新的要求和更高的境界。
聪明地工作,需要员工不断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此来提高自身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反省,不断地进行总结,将规律性的工作进行归纳和整理,使自己对工作的理解和把控能力能够尽快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以此指导今后的工作,使工作效率、工作效果产生质的飞跃,这便是真正的头脑“聪明”。
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文档5篇)
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文档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有一种执着叫工匠精神,有一种坚持叫能修不换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
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
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今天先来讲述一段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关于工匠精神的故事。
从学校毕业的那一刻起,他便与汽车维修打交道。
当年,他废寝忘食地研究汽车知识,其它同事早已下班,他还车底研究汽车的机械构造;那个年代的汽车说明书还都是纯英文的,他对自己说:“无论多难,我都得啃下来。
”后来,他下海经商事业有成,前后换了十几辆车,在自己车辆的送修过程中,面对大大小小汽车维修店的:“小病大修、过度维修、只换不修”的乱象,花了不少的冤枉钱。
作为一个身经百“骗”的车主,作为一个资深的“修车人”,他没有忘记当年的专业,心里依旧有着曾经的“技术梦”。
在身边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决定重拾旧业,与汽修曲线相约,内心重燃对汽车维修爱的火焰,正是这份情之深、爱之切,让他毅然决然地回归汽修行业,创立国内第一家“互联网+创客”的汽车维修O2O商业平台——高技修车,并定下“让百姓修车无难事”的企业愿景。
他是企业的掌门人,也是一个“修车人”,依然坚持着对技术的执着。
空闲的时间,他喜欢到维修厂帮着技师们一起解决各种汽车的疑难杂症。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诫技师:“做技术的一定要有钻研精神,车主信任我们才把车交给我们修理,要多帮客户考虑,在把车修好的同时尽量为车主省钱。
汽车故障要认真排查,能修好的配件就不要轻易换掉,实在不能修的也要跟车主解释清楚后再更换。
稻盛和夫 干法 为什么工作读后感
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和管理专家,他提出了许多创新的经营理念,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干法"。
一、干法的内涵1. 干法是一种高效的工作方式稻盛和夫认为,干法是一种高效的工作方式,他强调的是"不拖沓",即在工作中要迅速、果断地行动,不做过多的思考和犹豫。
他认为,过多的思考和犹豫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而真正的成功来自于行动。
2. 干法是一种注重结果的工作方式在干法中,稻盛和夫强调的是结果导向,即在工作中要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
他认为,过于纠结于过程只会耽误时间,而真正重要的是能否取得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 干法是一种注重效率的工作方式稻盛和夫提倡的干法是一种注重效率的工作方式,他强调的是要尽量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做出最大的成果。
他认为,高效率的工作方式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也能够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竞争力。
二、干法的优势1. 提高工作效率干法能够帮助员工迅速、果断地行动,不拖沓、不犹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不拖沓的工作方式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使工作更加高效。
2. 促进团队合作干法强调结果导向和效率,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
团队成员都能够明确目标,迅速行动,共同努力实现目标,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3. 提升个人竞争力干法所倡导的高效、果断的工作方式,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
也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把握机遇,取得更多的成功。
三、干法的应用和启示1.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灵活运用干法,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做出决策和行动的情况下,干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
2. 在团队合作中,干法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团队成员可以共同遵循干法的工作原则,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共同实现团队的目标。
3. 在提升个人竞争力的道路上,干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式。
通过学会干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果断性和行动力,提升自己的工作和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为什么工作丨一家日本小公司给出的答案几年前,一本《日本最了不起的公司》让工作者印象深刻。
在逐利已是公司本能追求的现代公司伦理之下,看到这本书里的案例及理念,如沐春风。
其中一家公司日本理化学工业公司,因其经营理念作为案例被收进这本书里而在日本走红。
该公司老板大山泰宏因此又写了一本书《我们为什么工作》,专门阐述该公司的经营理念及对待员工的态度。
以下文章为该书序言部分,原题《由认知障碍者引导的人生》。
该书中文版2012年12月由中信出版社引进出版。
后面另附书评一篇。
终极幸福日本理化学工业公司是一家只有74名员工,却专心致力于粉笔制造的一家小企业。
1956年,我作为创业者继承了父亲的经营理念。
那年我23岁,刚刚走出大学校门。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作为一个经营者,为了维持公司运营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说出来也许会令你很吃惊,我的公司有7成的员工都是认知障碍者,对他们的聘用,是从我进入公司的第三年,聘用了两名15岁的认知障碍者开始的。
但是,当时的我既不知道什么是认知障碍者,也从来没想过会雇用有身心障碍的人。
事实上,当时不过是怀有一点点同情心和“顺其自然”的想法才促使我这么做的。
这一举动是我至今最引以为豪的。
一般人可能都会认为认知障碍者的工作能力一定不如正常人,但是,我却从他(她)们身上懂得了什么才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人应该怎样生活。
时至今日,我依然感触颇深。
我从他们身上深刻认识到了“工作”的意义。
我们的工厂里面竖立着一个由雕刻家松阪节三先生亲手制作的“劳动幸福之像”,雕塑下面刻着这样的句子:先哲教育我们,人类的终极幸福有四点:被爱,被赞赏,有价值,被需要。
通过工作,我们可以得到除被爱以外的其他三种幸福。
而我相信,工作也能让我们得到那份爱。
人类的幸福可以通过工作获得。
让我发现这个简单道理的,就是这些认知障碍者。
当初,我曾经以为对他们来说,比起在工厂里辛苦工作,依靠残疾人福利制度轻松度日应该更幸福。
然而,他们并不希望如此。
这是为什么?他们总是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即使休息铃声响了也不肯放下手头的工作。
为什么他们会如此专注?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但是,有一天我终于豁然开朗了。
每当他们得到“干得真漂亮”,“你真努力”之类的夸赞时,总会高兴地连声说“谢谢”;如果听到“没你不行”时,更是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那种表情既包含着喜悦,也包含着自豪,同时,也教会了我很重要的东西。
人只有通过工作,被赞赏,被需要,才能够感受到作为人才有的幸福。
只在家庭或者社会福利制度的保护下生活是无法获得作为人的幸福感的。
这种幸福感和成就感无与伦比,他们为此而拼命工作。
对于把工作当成理所当然的我而言,根本不会意识到这也是一种幸福。
然而,即使是无意识的,“工作的幸福”也始终充满了我的内心。
这种感觉真的无可替代吗?——他们促使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而且,工作真的连“爱”都能带给我们吗?正是因着彼此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和相互鼓励,朝着目标共同努力,才会产生爱与被爱的关系。
也许他们智商不够高,但正是在他们身上,才以最纯粹的形态体现出人活着这一最根本的事实。
你听说过高僧周利盘特吗?佛教中,修行阶段最高的是罗汉,而释迦牟尼就是从十六名罗汉的弟子中挑选出来的唯一一个。
周利盘特记性不好,什么事情一听就忘,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住。
这不就是现在所说的认知障碍者吗?周利盘特有一个聪敏过人的哥哥叫摩诃盘特。
有一天,摩诃盘特对周利盘特说:“你待在这儿只会给别人添麻烦,赶快离开这儿吧。
”说完,他就把周利盘特从祇园精舍赶了出去。
释迦牟尼看到周利盘特被赶出祇园后站在门外哭泣,就告诉他:“人各有路,你从明天开始就一边念着这句话一边打扫院子吧。
”说着,释迦牟尼送给周利盘特一句“拂尘除垢”,和一把扫帚。
自此以后,周围的人看到周利盘特专心致志打扫的样子都会不由自主地合起手掌,由于周利盘特尊贵而高尚的姿态,无声即可说法,释迦牟尼把他列入了十六罗汉的行列。
每当我看到这些残疾人在工厂工作的情景,就会产生同样的感觉。
正是在他们内心所拥有的周利盘特般无声说法的引导下,我才一直努力工作到今时今日。
父母的深切关爱我雇用残疾人已经有50年了。
这期间,企业也有经营困难的时期。
那时,我们并不局限于粉笔制造这一主要业务,还涉足了诸多业务,总算是坚持下来没有裁员。
此外,为了寻找新的出路,我们还积极投身新产品的开发。
这虽然是作为经营者理所应当的责任,但最重要的是,我是为了他们才这么做的。
不只是他们。
他们的父母也深深影响了我。
新入职的认知障碍者进公司一段时间后,我时常会接到“他今天一个人去上班,请多多关照”这样的电话。
家人每天早晨跟在后面看着他去上班,担心他们独自去上班会不安全。
这样的早晨,我也在不安地盼着他们准时走进公司。
终于等到他们了,听到他们“早上好”的问候,我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下来,拍着他们的肩膀鼓励道:“一个人来上班了啊,你也能独当一面了。
”有时候我也会无意中看到一个人来上班的孩子身后悄悄跟着的母亲,她们躲在电线杆后面,目送孩子进入工厂。
这样的深切关爱令我十分动容。
我们公司第一名认知障碍者职员叫林绯沙子,她的母亲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乐观热情,令我难忘。
作为认知障碍者的母亲,她承受着难以言表的辛苦,可她性格开朗,一点儿也看不出辛苦的样子。
也许是受母亲性格的影响吧,绯沙子也是一个笑容甜美、平易近人、深受大家喜爱的女孩子。
她工作努力,在公司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有一天,林绯沙子下班时高兴地告诉我说,昨天她的母亲做了红小豆饭。
我问她为什么,她害羞地笑着说,因为昨天受到了公司的表扬,所以母亲把住在附近的亲人都叫来一起吃红小豆饭,所有人都对自己表示了祝贺。
这时,我笑着告诉她:“继续努力,再获得表扬的话,就又能吃到红小豆饭了哦。
”当时,我并不知道林绯沙子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是母亲一个人拉扯4个孩子长大成人。
而且,林绯沙子的姐姐也是认知障碍者,从残疾人学校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工作,但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对于有着如此经历的母亲来说,林绯沙子能够顺利工作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啊。
一想到用“红小豆饭”鼓励女儿的母亲的良苦用心,我的心里就涌起一阵暖意。
说实话,认知障碍者在民间企业就业比身体残疾者更难。
所以,他们的父母肯定急切希望有公司能给孩子工作机会,我们也努力继续雇用认知障碍者,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们这么做本是想守护他们的家庭幸福,可真正的受益者却是我们自己。
多亏了他们,不善经营的我才能把公司开到现在。
请珍视“工作的幸福”就这样,靠着多方帮助,日本理化学工业步入了正轨。
此外,自从2008年3月坂本光司先生所著的《日本最值得珍惜的公司》介绍了我们公司之后,报纸、杂志和电视等媒体开始热切地关注我们。
感到欣喜和吃惊的同时,我也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是我们的公司”。
2008年11月,我参加东京电视台《坎布里亚宫殿》节目之后,收到了许多观众的来信。
令我印象颇深的是,有半数以上的来信都来自白领上班族。
这其中的很多人都是看了认知障碍者勤奋工作的样子后,开始思考自己“工作的意义”的:“认知障碍者工作的样子让我深受感动。
”“我们会对工作产生这样的感觉吗?”“四种终极幸福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追求。
”“终极幸福是日本正在失去的宝物。
”也有人在来信中坦承了“自己麻木的内心”。
这些信件也让我产生共鸣。
通过关注近几年来的新闻,我总觉得整个社会已经迷失了“工作”这个词的真正意义。
例如近年来日本公司纷纷采取的“辞退合同工”的手段。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公司为了生存不得不这样做,可一想到那些失去工作的人,我就很难受。
而保住了饭碗,员工也不得不每天忧心忡忡,生怕明天被裁员的就是自己。
即使是在工作时,他们也会常常怀着不安的情绪吧。
此外,越来越多的30岁左右的上班族患上了抑郁症。
为什么正值盛年的他们不仅不幸福,还总是烦恼呢?而他们的家人也一定深受其苦。
也许,正是因为感觉到“工作的幸福”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的公司吧。
我总是觉得日本社会目前的工作环境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是不是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工作的出发点?是不是有必要试着侧耳倾听一下“无声的说法”?这个时候,我被认知障碍者所引导的人生,以及日本理化学工业所取得的进步,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大家的帮助……出于这个想法,我就冒昧地总结出了这本小册子。
我认为,公司就是带给员工“工作的幸福”的场所。
当然,为了生存,公司一定会考虑利益问题,但是,如果坚持“利益第一”而将“工作的幸福”弃之不顾的话,公司就会失去长远发展的潜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工作的幸福”。
书评:年初时,我读到了一本叫做《我们为什么工作》的书,作者是日本的大山宏泰先生,日本理化学工业股份公司的会长。
这是一本6万字的小书,讲述了一家50年历史的老厂,生产粉笔,70%的员工是认知障碍者。
大山先生说,他相信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工作,是幸福的。
”因为,人们的终极幸福来自于四点:“被爱,被赞赏,有价值,被需要”。
而通过工作,我们完全可以获得这些幸福。
你大概会猜接下来要读到的将是一段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你猜的没错,很感人,但不是因为你以为的原因。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大山先生的粉笔厂聘用了几位认知障碍者。
本来也只是抱着“同情心”才聘用他们的大山先生,也曾经以为比起在工厂里辛苦工作,“依靠残疾人福利制度轻松度日”应该更幸福。
结果,这些残障伙伴并不如此认为。
他们总是目不转睛,兢兢业业的做好每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即使休息铃声响了也不肯放下手头的工作。
一位重度行动障碍症患者K君,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无法长期工作。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回去修养一阵。
即便如此,他总是坚持好一点了就再来;如果发病了再回去。
反反复复持续了5年多,才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为何要这么认真和坚持?曾经的大山先生,也一直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直到有一天,他豁然开朗:每当残障伙伴得到“干得真漂亮”,“你真努力”之类的夸赞时,总会高兴的连声说“谢谢”;如果听到“没你不行”时,更是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工作,带给了他们“作为人才有的”幸福。
这种幸福,在那种家庭看护或者福利庇养的环境里,是无法获得的。
正是因为这种幸福感与成就感,他们才拼命的工作。
从这一刻起,大山先生坚定了一个决心:要把日本理化学工业打造成以认知障碍者为主要员工的企业。
那么,这些残障工作人员“幸福”了,会不会让其他的健全工作者造成不便而“感受不到工作的幸福”呢?会不会因此而影响一个企业的效率,反而让这样的工厂生存不下去呢?大山先生的企业,并不是一家不知名的小作坊,而是日本最知名、品质最高的化学企业之一。
换句话说,他们并不是靠“残疾”来获取客户的同情,而是以“不亚于别人甚至超过最高标准的”产品,来获得包括世界品牌先锋(Pioneer)公司在内的更多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