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微生物的营养
微生物第五章总结
嗜盐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光能所造成的紫膜蛋白上视黄醛辅基构象的变化,可使质子不断驱至膜外,从而在膜两侧建立一个质子动势,再由它来推动ATP酶合成ATP,此即为光介导ATP合成。
第二节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
一, 两用代谢途径
凡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有功能的代谢途径,称为两用代谢途径。EMP,HMP和TCA循环都是重要的两用代谢途径。如:葡萄糖通过EMP途径可分解为2个丙酮酸,反之2个丙酮酸也可通过EMP途径的逆转而合成1个葡萄糖,此即葡糖异生作用。
TCA特点:(1)氧虽不直接参与反应,但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运转(2)每分子丙酮酸可产4个NADH+H+,一个FADH2和)TCA位于一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的枢纽地位。
(二) 递氢和受氢
根据递氢特点尤其是受氢体性质的不同,可把生物氧化区分为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3中类型。
一, 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
在微生物中CO2固定途径有四条:
(一) Calvin循环:又称Calvin-Benson循环,Calvin-Bassham循环,核酮糖二磷酸途径或还原性戊糖磷酸循环。此循环是光能自养型生物固CO2的主要途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和磷酸核酮糖液激酶是本途径的两种特有的酶。本循环可分为3个阶段:(1)羧化反应(2)还原反应(3)CO2受体再生(反应式见书P130)。Calvin循环的总反应式:6CO2+12NAD(P)H2+18ATP——→C6H12O6+12NAD(P)+18ADP+18Pi+6H2O
二, 自养微生物产ATP和产还原力
自养微生物按其最初能源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对无机物进行氧化而获得能量的微生物,称作化能无机自养型微生物,另一类是能利用日光辐射能的微生物,称作光能自养型微生物。两种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生物合成的起点是建立在对氧化程度极高的CO2进行还原的基础上,而后者的起点则建立在对氧化还原水平适中的有机碳源直接利用的基础上。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介绍
营养物质:能够满足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 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物质.
营 养: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营养是微 生物维持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一种生理过程。
营养物质按照它们在机体中的生理作用不同,可以将它们区 分成六大类。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α w=Pw/Pow 式中Pw代表溶液蒸汽压力, POw代表纯水蒸汽压力。
纯水α w为1.00,溶液中溶质越多, α w越小。
微生物一般在α w为0.60~0.99的条件下生长, α w过低时, 微生物生长的迟缓期延长,比生长速率和总生长量减少。 微生物不同,其生长的最适α w不同。
c. 氧化还原电位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营养类型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营养物质能否进入细胞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①营养物质本身的性质(相对分子量、质量、溶解性、 电负性等 ②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温度、PH等); ③微生物细胞的透过屏障(原生质膜、细胞壁、荚 膜等)。
根据物质运输过程的特点,可将物质的运输方式分为
2.营养协调
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浓度合适时微生物才能生长良好,营养物 质浓度过低时不能满足微生物正常生长所需,浓度过高时则可能 对微生物生长起抑制作用。 培养基中各营养物质之间的浓度配比也直接影响微生物 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其中碳氮比(C/N)的 影响较大。 碳氮比指培养基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物质的量比值,有时也 指培养基中还原糖与粗蛋白之比。
明 胶
作氮源 极易 约25℃ 约20℃ 5%~12%
3.能源 能源:能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营养 物或辐射能
化学物质 能源谱
{
微生物学-第五章第六章
4 2
3
4
2
4. 无机盐
在机体中的生理功能主要是: 构成细胞组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是微生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一类营养物质,是构成酶活
性中心的组成部分、维持酶的活性; 调节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 电位; 供给自养微生物生长的能源物质。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指那些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而机体对这些元素的需要量极其微小的元素,通常
脂肪、磷脂 天然气、石油、石油馏分、石蜡油等
NaHCO3、CaCO3、白垩等 芳香族化合物、氰化物 蛋白质、肋、核酸等
3. 氮源 氮源物质常被微生物用来合成细胞中含氮物质,少数情况
下可作能源物质,如某些厌氧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可利用
某些氨基酸作为能源。 能被微生物所利用的氮源物质有蛋白质及其各类降解产物、 铵盐、硝酸盐、亚硝酸盐、分子态氮、嘌呤、嘧啶、脲、 酰胺、氰化物。
需要量在10-6-10-8mol/L (培养基中含量)。微量元素
一般参与酶的组成或使酶活化。
无机盐及其生理功能
元素 化合物形式(常用) 生理功能
磷
硫 镁
KH2PO4,K2HPO4
(NH4)2SO4, MgSO4 MgSO4
核酸、核蛋白、磷脂、辅酶及ATP等高能分子的成 分,作为缓冲系统调节培养基pH
藻类 C5H8NO2
原生动物 C7H14NO3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P60)
微生物的营养物:凡能满足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 动所需的物质。 微生物获得与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营养。 1. 水
2. 碳素营养源:能供给微生物碳素营养的物质, 包括无机含碳化合物和有机含碳化合物。 3. 氮素营养源:能供给微生物氮素营养的物质; 无机氮源 有机氮源 4. 无机盐:磷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等; 5. 生长因子:VB族、VC、氨基酸、嘌呤、嘧啶、生物素、 烟碱等。
第4、第5章:微生物学复习题
第4、第5章:微生物学复习题《微生物学》复习题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一、名词解释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碳氮比;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二、填空题1、微生物的营养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六大类。
2、营养物质通过渗透方式进入微生物细胞膜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
3、化能自养微生物以为能源,以为碳源,如属于此类微生物。
4、化能异养微生物的基本碳源是,能源是,其代表微生物是________和_______等。
5、固体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的、、及等方面。
6、液体培养基适用于以及的研究。
7、半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及等。
8、琼脂是配制培养基时常用的凝固剂,它的熔点是_________,凝固点是_______。
9、高氏1号培养基常用于培养;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常用于培养;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常用于培养。
10、培养基的主要理化指标通常有、、和等。
三、判断题(在括号中写上“√”或“×”以表示“对”或“错”)1、培养自养细菌的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一种有机物。
()2、异养型微生物都不能利用无机碳源。
()3、碳源对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是很重要的,它是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也是提供能源的物质。
()4、在微生物学实验室中,蛋白胨、牛肉膏和酵母膏是最常用的有机氮源。
()5、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是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之一。
()6、需要消耗能量的营养物质运输方式是促进扩散。
()7、按照所需要的碳源、能源不同,可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营养型。
()8、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对配制任何微生物培养基时都是缺一不可的。
()9、培养基配制好后,在室温下放置半天后再灭菌是不会有不良影响的。
()10、EMB培养基是一种用于分离大肠杆菌的选择培养基。
第5章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练习题(A卷)试卷部分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第5章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练习题(A卷)试卷部分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题目部分,(卷面共有66题,146.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选择(12小题,共13.0分)(1分)[1]参与微生物基团移位运输方式的体系是:A.Hpr;B.酶1;C.酶2;D.Hpr+酶1+酶2 答:()(1分)[2]微生物细胞吸收糖、核苷酸、脂肪酸和腺嘌呤等物质,通常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主动运输;B.促进扩散;C.基团移位;D.单纯扩散。
答:()(1分)[3]在鉴别性EMB培养基上,在反射光下大肠杆菌菌落呈现的颜色是:A.棕色;B.粉红色;C.绿色并带有金属光泽;D.无色。
答:()(1分)[4]培养放线菌的高氏一号培养基和培养真菌的察氏培养基属于下列培养基中的:A.天然培养基;B.组合培养基;C.半组合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
答:()(1分)[5]微生物细胞吸收无机离子、有机离子、乳糖、蜜二糖或葡萄糖,通常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基团移位;B.单纯扩散;C.主动运输;D.促进扩散。
答:()(1分)[6]根据培养基上呈现菌落颜色的不同而能鉴别大肠杆菌和肠杆菌属几种细菌的培养基是:A.Ashby无氮培养基;B.Martin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EMB培养基。
答:()(1分)[7]为避免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产物而造成培养基pH值的变化,可采用的调节方法是:A.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或不溶性CaCO3。
B.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高于或低于最适pH值;C.在配制培养基时降低或提高碳、氮源用量;改变碳氮比。
D.在培养过程中控制温度和通气量。
答:()(1分)[8]微生物细胞吸收O2、CO2、乙醇和少数氨基酸分子,通常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促进扩散;B.单纯扩散;C.主动运输;D.基团移位。
答:()(2分)[9]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促进扩散和主动运输方式最主要的差异在于:A.营养物质在运输前后均发生分子结构变化,促进扩散变化小,主动运输变化大。
第五章 微生物生长与培养
1.选择和配制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1)营养物质组成合理,浓度适当,满足菌体 生长需要; (2)在一定条件下,各原料之间不发生化学反 应,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3)粘度适中,具有适当渗透压; (4)生产中选用的原材料尽量因地制宜,以降 低成本; (5)理化性质适宜,pH、氧化还原电动势也要 满足一定的要求。
样。
在微生物培养和发酵研究中,也需要研究微生物
培养的最佳氮源
生理酸性盐:
微生物代谢后形成酸性物质的某些无
机氮源 如(NH4)2SO4
生理碱性盐: 微生物代谢后产生碱性物质的某些无 机氮源 如 KNO3 生理酸性盐和生理碱性盐具有稳定调节发酵过程中 PH的积极作用。
表 氮源对恶臭假单胞菌 NA-1 菌株生长和酶形成的影响 氮源 硫酸铵 氯化铵 蛋白胨 酵母粉 尿素 谷氨酸 肉汁 硝酸钠 生物量(mg/mL) 1.45 1.33 3.88 4.07 2.53 5.07 3.74 2.62 烟酸羟基化酶活性(unit/mL) 0.002 0.000 0.301 0.288 0.111 0.045 0.371 0.114
②液体好氧培养方法
a. 摇瓶震荡培养箱
b. 台式磁力搅拌不锈钢发酵罐
c. 工业通用型搅拌发酵罐
2.厌氧培养方法
微生物厌氧培养箱
(二)微生物纯培养与混合培养
含有一种以上微生物的培养称作混合培养。自 然环境如土壤和水中,通常栖息着的是许多不同微 生物混杂在一起的群体。 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条件下从一个单细胞繁殖得 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 研究微生物生长通常采用微生物纯培养。
成分中,可以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一般不需要 额外添加。
第5章-微生物的营养-PPT课件
第五节 培 养 基
培养基(medium) :由人工配制的,供给微生物生 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所用的营养基质 。 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则
适合微生物的营养特点 调配好培养基中各种营养成分比例
第五节 培 养 基
培养基的类型
细菌培养基:营养肉汤(nutrient broth) 放线菌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 霉菌培养基:察氏(Czapek)培养基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丧失合成一种或多种生 长因子能力的微生物。
第二节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细胞中主要组成元素:碳、氢、氧、氮、磷、硫(占细胞 干重的97%)。
第三节 物质的运输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泄代谢产物,依靠细胞膜完成
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分子大小能通过细胞膜
物质运输方式
单纯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基团转位
大量元素:硫、磷、钾、钠、钙、镁等 微量元素:铜、锌、锰、钴、钼等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主要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
P68 表5-1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某些微生物不能从普 通的碳源、氮源物质合成,而只有通过外源供给才 能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物质。 微生物所需的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
3.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
4.加富培养基(enrichment medium)
第五节 培 养 基
培养基的类型
1.固体培养基(solid medium)
2.液体培养基(liquid medium)
3.半固体培养基(semisolid medium)
思考题
1.微生物需要哪些营养物质?这些类营养物质 在微生物细胞内的作用是什么? 2.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 3.微生物有哪几种营养类型,它们的划分依据 是什么? 4.什么是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应遵循哪些原则? 5.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分为哪几种培养基?
第五章微生物营养与培养基答案
一.填空1.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_碳源___、__氮源__、__能源__、___无机盐___、__生长因子__和¬¬¬¬¬¬¬¬¬¬¬____水___。
2.碳源物对微生物的功能是__提供碳素来源__和__能量来源__,微生物可用的碳源物质主要有___糖类_、___有机酸_、__脂类_、__烃__、__ CO2及碳酸盐__等。
3.微生物利用的氮源物质主要有_蛋白质_、_铵盐_、_硝酸盐__、_分子氮__、__酰胺_等,而常用的速效N源如__玉米粉__,它有利于___菌体生长___;迟效N源如__黄豆饼粉__、__花生饼粉_,它有利于___代谢产物的形成______。
4.无机盐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是__作为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_、__维持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_____ 、_调节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__ 和_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电位和作为某些微生物生长的能源物质等_。
5.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__光能无机自养型__、__光能有机异养型__、_化能无机自养型和_化能有机异养型_。
微生物类型的可变性有利于_提高微生物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_。
6.生长因子主要包括_维生素_、__氨基酸_和__嘌呤及嘧啶_,它们对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是__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参与新陈代谢_、_维持微生物正常生长_、_为合成核柑、核苷酸和核酸提供原料__。
7.在微生物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最基本要求是__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_、_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合适_、_物理、化学条件适宜_、_经济节约_和__精心设计、试验比较_。
8.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目的通常是为了__调节培养基的pH值___。
9.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__单纯扩散__、__促进扩散__、_主动运输__和___基团移位_,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通过___主动运输__方式运输乳糖,大肠杆菌又是通过_基团移位__方式运输嘌呤和嘧啶的。
东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各章思考题
各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 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我们的朋友?2. 为什么微生物能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3.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4.微生物有哪些特点?第二章病毒1、解释下列名词:病毒粒子、前噬菌体、溶源性。
病毒粒子:成熟的病毒感染单位,病毒复制的最后阶段,在宿主脂肪体细胞、血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核内复制,形成多边形和多角形的包含体,裸露或被囊膜包裹前噬菌体:整合在宿主基因组上的温和噬菌体的核酸溶源性:温和噬菌体DNA具有整合入宿主菌染色质DNA中的特性,成为与宿主菌共生的原噬菌体,能随宿主菌的染色质同步复制而传给子代,这种特性称为溶源性。
2、什么是病毒?病毒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微生物之处?(作业1)3、简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结构。
4、试用图示说明下列名词之间的关系:病毒粒子、核芯、衣壳、被膜。
(作业2)5、病毒有哪几种对称类型?每种对称类型病毒的形态是什么?试各举一例。
6、试以T系噬菌体为例说明病毒的增殖过程。
7、病毒是一种致病因子,也是一种具有遗传成分特点的因子,病毒的这种特性有什么生物学意义?(作业3)第三章原核微生物1、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2、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3、根据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和化学组成,解释为什么革兰氏染色后G+呈紫色,G-呈红色?4、比较细菌和放线细群体培养特征的异同。
5、以产甲烷菌为例,总古细菌的特点及其与细菌的不同之处。
第四章真核微生物1、微生物由于个体微小一般都是以其群体形式进行研究或利用,这必然就要涉及到对微生物的培养。
能否找到一种培养基,使所有的微生物都能良好地生长?为什么?2、试结合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内容,谈谈在选择、配制和使用培养基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
你们在实验中是如何做的?有何体会?3、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基本特点。
第4、第5章:微生物学复习题
《微生物学》复习题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一、名词解释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碳氮比;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二、填空题1、微生物的营养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六大类。
2、营养物质通过渗透方式进入微生物细胞膜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
3、化能自养微生物以为能源,以为碳源,如属于此类微生物。
4、化能异养微生物的基本碳源是,能源是,其代表微生物是________和_______等。
5、固体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的、、及等方面。
6、液体培养基适用于以及的研究。
7、半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及等。
8、琼脂是配制培养基时常用的凝固剂,它的熔点是_________,凝固点是_______。
9、高氏1号培养基常用于培养;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常用于培养;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常用于培养。
10、培养基的主要理化指标通常有、、和等。
三、判断题(在括号中写上“√”或“×”以表示“对”或“错”)1、培养自养细菌的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一种有机物。
()2、异养型微生物都不能利用无机碳源。
()3、碳源对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是很重要的,它是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也是提供能源的物质。
()4、在微生物学实验室中,蛋白胨、牛肉膏和酵母膏是最常用的有机氮源。
()5、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是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之一。
()6、需要消耗能量的营养物质运输方式是促进扩散。
()7、按照所需要的碳源、能源不同,可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营养型。
()8、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对配制任何微生物培养基时都是缺一不可的。
()9、培养基配制好后,在室温下放置半天后再灭菌是不会有不良影响的。
()10、EMB培养基是一种用于分离大肠杆菌的选择培养基。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
有机氮
氮源
无机氮
作用:合成细胞中的含氮物质;提供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
在缺糖条件下,某些厌氧细菌能以氨基酸为能源物质:三功能营 养物 = 氮源 + 碳源 + 能源
按对氮源的要求不同,微生物可分为:
固氮微生物
利用空气中的N2合成自身所需的氨基酸及蛋白质 代表:根瘤菌、固氮蓝菌、固氮菌
渗透压与等渗培养液
渗透压:恰好能阻止渗透发生的施加于溶液液面上方的额外 压强称为渗透压。与溶液中不能通过半透膜的微粒数目和 温度有关。 指溶液中溶质 微粒对水的吸 引力
半透膜只允许 溶剂通过而不 允许溶质通过。 细胞膜
渗透压与等渗培养液
等渗:胞内外溶质的渗透压相近。 高渗:胞外溶质的渗透压 >胞内。 低渗:胞外溶质的渗透压<胞内。
(2)根据物理状态分类 1)液体培养基 定义:不加凝固剂的的液态培养基。 用途:大规模工业生产及在实验室用于不需要挑选 单克隆的大规模养菌。水处理中的废水即可以看作 液体培养基。
2)半固体培养基 定义: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2-0.7%的凝固剂形成的 培养基。 用途:常用于观察细菌的运动、厌氧菌的分离和菌 种鉴定等。
化能自养型 无机物 (化能无机营养型)
无机物
无机碳
化能异养型 有机物 (化能有机营养型)
有机物
有机碳
绝大多数细菌和全部 真核微生物
以供氢体分:
无机营养型:以无机物为氢供体。 有机营养型:以有机物为供氢体。 以生长因子的需求分: 原养型或野生型: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生长因子。 营养缺陷型:需要从外界吸收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 以取食方式分: 渗透营养型:通过细胞膜的渗透和选择吸收作用从外界吸收营 养物质。
第5章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练习题(A卷)答案部分
其他细菌无法生长,而好氧自生固氮菌可增殖,经培养后可
达到富集的目的。
3.分离方法
采用稀释法或平板划线法,从富集培养液中取菌样,置于
(4分)
Ashby固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后长出的菌落即可能为好氧自生
固氮菌。然后可以进一步鉴定确认。
[2]欲对普通变形杆菌进行运动能力的观察,应使用何种类型的培养基?培养基中琼脂的用量是多少?如何进行接种?(5分)
13.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在特异性载体蛋白质参与下,通过消耗能量(质子势、ATP
3.0
等)改变载体蛋白构象,从而使微生物能逆浓度梯度进行
营养物质运输的方式。例如细菌吸收无机离子、有机离子和乳糖、蜜二糖等。
14
能源(energy source)
可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
微生物的碳源。
11
光能异养型(photoheterotroph)
以日光为能源,CO2和简单有机物为主要碳源,以有机物
3.0
为氢供体的微生物营养类型称为光能异养型。如紫色无硫
细菌。
12.
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通过膜内外营养物浓度梯度驱动,借助于微生物细胞质膜
3.0
上底物特异性载体蛋白加速对营养物质吸收的方式,称为促进扩散。如酵母菌对糖的吸收。
不依赖任何有机营养物即可正常生活的微生物。如硝化细
3.0
菌、蓝细菌等。
9.
碳氮比(C/N)
C/N是指在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含的碳源中碳原子的摩尔数
3.0
与氮源中氮原子的摩尔数之比。
第五章 微生物营养与培养基习题及答案,DOC
第五章微生物营养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长因子:2.选择培养基(seclectedmedia):3.基础培养基二、填空题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六大营养要素是、、、、和等。
2.碳源物质为微生物提供和,碳源物质主要有、、、、等。
3.生长因子主要包括、和,其主要作用是、。
4.根据,微生物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5.根据,微生物可分为光能营养型和化能营养型。
6.根据,微生物可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营养型。
7.根据碳源、能源和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A.兼养型B.异养型C.自养型D.原养型5、化能无机自养微生物可利用()为电子供体。
A.CO2B.H2C.O2D.H2O6.用来分离产胞外蛋白酶菌株的酪素培养基是一种()。
A.基础培养基B.加富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7、固体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一般为()。
D.5%8.用来分离固氮菌的培养基中缺乏氮源,这种培养基是一种()。
A.基础培养基B.加富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9.水分子可通过()进入细胞。
A.主动运输B.扩散C.促进扩散D.基团转位10.被运输物质进入细胞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A.主动运输B.扩散C.促进扩散D.基团转位四、是非题1.某些假单胞菌可以利用多达90多种以上的碳源物质。
10.在促进扩散过程中,载体蛋白对被运输物质具有较高的专一性,一种载体蛋白只能运输一种物质。
五、简答题1.能否精确地确定微生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为什么?2.为什么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而葡萄糖通常不是生长因子?3.以伊红美蓝(EMB)培养基为例,分析鉴别培养基的作用原理。
4.与促进扩散相比,微生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营养物质的优点是什么?5.举例说明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培养基pH值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提出解决方法。
檬酸盐试验。
9.简述什么是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六、论述题1.以紫色非硫细菌为例,解释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变性及对环境条件变化适应能力的灵活性。
(NEW)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 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第3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4章 微生物的营养第5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6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第7章 病毒第8章 微生物遗传第9章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第10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第11章 微生物的生态第12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第13章 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第14章 感染与免疫第15章 微生物生物技术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柯赫提出的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是( )。
[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A.巴斯德原则B.柯赫定律C.菌种原则D.免疫原理【答案】B【解析】柯赫在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①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②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③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④配制培养基及创建了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等。
2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发明者是( )。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A.巴斯德B.柯赫C.列文虎克D.别依林克【答案】B3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A.C源B.N源C.生长因素D.A,B,C都提供【答案】D【解析】牛肉膏富含水溶性糖类、有机氮化合物、维生素、盐等,可以为微生物提供C源、N源和生长因子。
4某种生物通过产生特殊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来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为( )。
[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A.拮抗B.共生C.寄生D.捕食【答案】AB项,共生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相互有利,二者之间是一种专【解析】性的和紧密的结合,是协同作用的进一步延伸。
C项,寄生指一个种群对另一种群的直接侵入,寄生者从寄主生活细胞或生活组织获得营养,而对寄主产生不利影响。
D项,捕食指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完全吞食,捕食者种群从被食者种群得到营养,而对被食者种群产生不利影响。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习题整理培训讲学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习题整理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一、选择题1. 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A. 光能自养B. 光能异养C. 化能自养D. 化能异养2. 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3. 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A. 构成细胞物质B. 提供能量C. A,B 两者4. 占微生物细胞总重量70%-90% 以上的细胞组分是:()A. 碳素物质B. 氮素物质C. 水5. 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A. 酵母菌B. 蓝细菌C. 苏云金杆菌6. 大肠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
A. 光能无机自养B. 光能有机异养C. 化能无机自养D. 化能有机异养7. 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A. 所需能源物质不同B. 所需碳源不同C. 所需氮源不同8. 基团转位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是:()A. 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B. 需要消耗能量C. 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结构9. 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A. 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B. 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C. 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10.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生长因素)是:()A. 微量元素B. 氨基酸和碱基C. 维生素D. B,C二者11. 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A. 生长因素B. C 源C. N 源12. 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A. 单纯扩散B. 促进扩散C. 主动运输D. 基团转位13. 微生物细胞中的C素含量大约占细胞干重的:()A. 10%B. 30%C. 50%D.70%14. 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A. C 源B. N 源C. 生长因素D. A,B,C 都提供15. 下列物质可用作生长因子的是()。
A. 葡萄糖B. 纤维素C. NaClD. 叶酸16. 蓝细菌和藻类属于()型的微生物。
A. 光能无机自养B. 光能有机异养C. 化能无机自养D. 化能有机异养17. 某种细菌可利用无机物为电子供体而以有机物为碳源属于()型的微生物。
微生物学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十一授课单元一、教学目的:此章为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之一,使学生了解六大营养要素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功能和供给形式、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主要方式、选用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培养基的种类。
本教学单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六类生长要素及其功能, 掌握微生物营养类型特点.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微生物的营养与微生物发酵工业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第一节微生物的化学组成及营养要求第二节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和营养要求:重点介绍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六大营养要素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功能和供给形式。
并通过实例介绍如何根据碳源、氮源的不同筛选工业微生物菌种。
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介绍根据碳源和能源划分的四种营养类型,即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其处理重点:1. 使学生了解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六大营养要素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功能和供给形式;主要通过平时常见的培养基为例加以说明。
2. 根据碳源、能源的不同,将微生物分为四种基本营养类型:就微生物而言, 地球上几乎没有不被微生物所利用的一种物质, 但就其一类微生物来说, 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则是有一定范围的. 根据微生物对碳源、能源的不同, 可分为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两类.自养微生物靠无机营养而活, 利用二氧化碳(或碳酸盐)作为唯一或主要的碳源, 还原二氧化碳为有机物(细胞物质), 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光或无机物的氧化.异养微生物不能在完全无机物的环境下生长, 主要碳源来自有机物, 但可以固定二氧化碳, 它的合成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 例如:光能自养型:以光为能源,以CO2或碳酸盐为唯一或主要碳源光能异养型:以光为能源,但生长需要一定的有机营养物化能自养型:以无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以CO2或碳酸盐为唯一或主要碳源化能异养型:以有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依赖于有机营养物质难点:根据碳源、能源的不同,将微生物分为四种基本营养类型。
第5章营养类型和方式
有些微生物缺乏或丧失合成某种或某些氨基酸 的酶,所以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这类微 生物被称为“氨基酸缺陷型”。
大量元素:P、S、K、Mg、Ca、Na、Fe (微生物生长所需浓度 在10-3~10-4mol/L) 微量元素:Cu、Zn、Mn、Mo、Co (微生物生长所需浓度在 10-6~10-8mol/L)
一般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有:硫酸盐、磷酸盐、氯 化物以及含有钠、钾、镁、铁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元素 特殊分子结构成分(Co、Mo等)
无机元素的来源和功能
元素 人为提供形式
生理功能
P KH2PO4、K2HPO4 核酸、磷酸和辅酶的成分
S MgSO4
含硫氨基酸、含硫维生素成分
K KH2PO4、K2HPO4 酶的辅因子、维持电位差和渗透压
Na NaCl
维持渗透压、某些细菌和蓝细菌需要
Ca Ca(NO3)2、CaCl2 胞外酶稳定剂、蛋白酶辅因子、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形成
元素 碳 氮 氢 氧 磷 硫
细菌 50 15
8 20
3 1
酵母菌 49.8 12.4
6.7 31.1
— —
霉菌 47.9
5.2 6.7 40.2 — —
表4—1 微生物细胞中几种主要元素的含量(干重%)
二元素在细胞内存在形式:
上述元素主要以水、有机物、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1.有机物:蛋白质、糖、脂类、核酸、
0.025ug
根据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要存在差异,可分为:
1. 野生型(wild type) 原养型 不需要生长因子而能在基础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
2.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 由于自发或诱发突变等原因从野生型菌株产生的
五、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营养(nutrition):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营养物(nutrient):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那些能够满足微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
在微生物学中,它还包括非常规物质形式的光辐射能在内。
第一节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碳、氢、氧、氮、硫、磷——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1. 化学元素(chemical element)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等;微量元素: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等。
Eg. 细菌、酵母菌和真菌的碳、氢、氧、氮、磷、硫六种元素的含量就有差别。
硫细菌(sulfur bacteria)、铁细菌(iron bacteria)和海洋细菌(marine bacteria)相对于其他细菌则含有较多的硫、铁和钠、氯等元素, 硅藻(Diatom)需要硅酸来构建富含(SiO2)n的细胞壁。
二、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在元素水平上都需20种左右,且以碳、氢、氧、氮、硫、磷6种元素为主;在营养要素水平上则都在六大类的范围内,即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上的统一性”(一)碳源(carbon source)1. 定义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称为碳源。
微生物细胞含碳量约占干重的50%,除水分外,碳源是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物,又称之为大量营养物(macronutrients)。
碳源谱(spectrum of carbon sources):宝贵的氮源———“C.H.O.N”和“C.H.O.N.X”型,——尽量避免将之作为廉价的碳源使用。
异养微生物在元素水平上的最适碳源———“C.H.O”型微生物能利用的碳源类型大大超过了动物界或植物界所能利用的碳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核酸 包括DNA(占干重的3%)和RNA (占干重的10%)两大类,与遗传和变异有关。 5.其他化合物 包括一些维生素、生长因 素、色素和某些细菌中的抗菌素等化合物。 (二)矿物质(灰分):占干物质的3%〜10% 左右。 1.大量元素 磷、钾、硫、钙、镁、铁。 2.微量元素 锌、锰、钠、氯、钼、硒、钴、 铜、钨、镍 、硼。 它们一部分参与有机物的组成,一部分则 组成无机盐类。
三、无机盐类(mineral salts)
1.功能 (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1)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
(2)作为酶的组成成分;
(3)维持酶的作用
(4)调节细胞渗透压、氢离子浓度、氧化还原 电位; (5)某些自养微生物可利用无机盐作为能源 (氧化无机物产生的化学能)。
2.作用及来源
须人为提供
1.蛋白质(50%〜80%)
包括单纯蛋白 (球蛋白、
清蛋白)和复合蛋白(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
根据功能分:结构蛋白和储备蛋白。
2.糖(10%〜30%) 有一部分构成核糖含于核酸 中,其余为多糖,也有少数单糖。 糖类是一般微生物的重要碳素来源,除供作细 胞构造的重要成分外,也是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 3.脂类(3%〜7% ,多者可达40%) 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中。 多存在与细
第三节 营养物质透过细胞
公认的细胞质膜模型:
疏水的膜蛋白和不连续的脂双层的镶嵌结构。
脂溶性物质顺着细胞膜内外侧 一、单纯扩散(被动扩散) 浓度差转运的过程。 二、促进扩散 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 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 三、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 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 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 1.初级主动运输 度梯度, 不消耗ATP进入膜内 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 的一种运输方式。 2.次级主动运输 a.同向运输 b.逆向运输 c.单项运输 Na+ k+
作业
1.以紫色非硫细菌为例,解释微生物营 养类型的可变性及对环境条件变化适应能力 的灵活性。 2.如果从环境分离得到能利用苯作为碳 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如何设计实验? 3.设计实验利用某微生物对某一样品维 生素B12的含量进行分析。
是利用ATP的能量将Na+由细胞内泵出胞外,并将K+
Na+,K+-ATP酶系统示意图
主动运输的特点: 1.消耗能量 2.逆浓度梯度进行 3.需载体蛋白参 4.高度的特异性 5.可运送的物质:单糖、双糖、氨基酸、有 机酸、H+、Cl-、Na+、 K+等
第四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根据微生物所需要的能源、碳源的不同,将微 生物的营养类型分为四大类: 微生物营养类型(Ⅰ)
一般微生物需要的无机盐类必
微量元素及功能
在粗放的培养条件下,水和其他营养 物质中的微量元素即能满足其需要。
四、水(water)
1.功能:
(1)水是微生物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直接参加代谢反应,也是代谢反应的
内部介质和溶剂;
(3)调节细胞的温度和维持细胞膨压。
2.水的活度(water activity ,aw) 定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溶液的
这些微生物生长时大多需要外源的生长因
素。
三、化能自养微生物(化能无机型)
这些微生物的能源来自无机物氧化所 产生的化学能,碳源是CO2或碳酸盐。 硫细菌: H2S+1/2O2——S+H2O+50.1千卡 S+3/2O2+H2O——SO4=+2H++149.8 千卡 氢细菌: H2+1/2O2——H2O+56.7千卡. 铁细菌: Fe2+——Fe3++e+能量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一节 微生物的化学组成 第二节 营养物质 第三节 营养物质透过细胞
第四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第五节 培养基
第一节
微生物的化学组成
一、水分(细胞75%〜80%,芽胞40%)
1.结合水:
2.非结合水:
二、固体成分(15%〜25%,包括有机物
和矿物质两类)
(一)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氮 等4种元素组成,占干物质的90%〜97%。
牛肉膏 3g,蛋白胨 10g,NaCl 5g,琼脂 15~20g , 水 1000mL, pH 7.4~7.6
(二)按培养基的用途分: 1.基本培养基 2.富集培养基 3.加富培养基 5.鉴别培养基 4.选择培养基 6.完全培养基
7.补充培养基 (三)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 1.液体培养基 2.固体培养基 3.半固体培养基
蒸汽压(材料上部蒸气相中水浓度)与纯
水的蒸汽压(即纯水上部蒸气相中水浓度)
之比。
aw=P溶液/P纯水
P——蒸汽压
微生物生长最适aw 微生物 一般细菌 酵母菌 霉菌 噬盐细菌 噬盐真菌 嗜高渗酵母 aw 0.91 0.88 0.80 0.70 0.65 0.60
五、生长因素 (growth factor) 定义:是一类对微生物正常生活所不可 缺少而需要量又不大,但微生物自身不能用 简单的碳源或氮源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 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营养物质。不同微生
红螺细菌
化能有机异养型 (化能异养型)
有机物
有机物
氢细菌、硫杆菌、亚硝化单 胞 菌 属 (Nitrosomonas) 、 甲 烷 杆 菌 属 (Methanobacterium) 、 醋 杆 菌属(Acetobacter) 化学能 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 (有机物氧化) 乳酸菌属、真菌、原生动物
一、光能自养微生物(光能无机型)
单纯扩散的特点: 1.非特异性的吸收方式,顺浓度梯度扩散
2.营养物质不发生结构上的变化
3.速率较慢 4.无载体参与 5.可运送的物质:H2O、CO2、O2等
促进扩散的特点:
1.结构上不发生的变化 2.不消耗能量 3.速率由浓度差决定 4.需载体(透过酶)参与 5.高度的特异性 6.有“饱和效应” 7.可运送的物质:氨基酸、单糖、维生素、 无机盐、甘油等
第二节
1.概念
营养物质
一、碳源(carbon source)
凡能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
中碳架来源的营养物质称为碳源。 2.作用 构成细胞物质和供给微生物生长
发育所需的能量(异养微生物)。 3.常用碳源 糖类、醇类、有机酸、脂肪、
烃类等其中糖类是最好的碳源。生产中常用的 碳源是农副产品和工业废弃物。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Ⅱ)
营养类型 电子供体 光能无机自养型 H2、 2S、 2O H S或H (光能自养型) 光能有机异养型 有机物 (光能异养型) 化能无机自养型 H2、H2S、Fe2+、 (化能自养型) NH3或NO2碳源 CO2
有机物 CO2
能源 光能
光能 化学能 (无机物氧化)
举例 着色细菌、蓝细菌、藻类
常用的凝固剂有琼脂、明胶、硅胶等,
但理想的凝固剂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不被微生物液化、分解和利用; (2)在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 (3)凝固点的温度对微生物无害; (4)不因消毒灭菌而破坏;
(5)配制方便,价格低廉;
(6)透明度好、粘着力强。 此外,病毒、立克次氏体、依原体为专性寄生, 必须用活的细胞和组织培养。
根据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要存在差 异,可分为: 1.野生型(wild type)又称原养型 不需要生长因子而能在基础培养基上 生长的菌株。 2.营养缺陷型(auxotroph) 由于自发或诱发突变等原因从野生型 菌株产生的需要提供特定生长素物质才能 生长的菌株。
微生物与动植物营养要素的比较
动物 (异养) 碳源 氮源 能源 生长因子 无机元素 水分
二、氮源(nitrogen sourc)
1.概念 凡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或代谢产 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称为氮源。 2.作用 主要提供合成原生质和细胞其他结 构的原料,一般不提供能源。只有硝化细菌能利 用铵盐、硝酸盐作为氮源和能源。 3.来源 各类微生物以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 氮化合物合成自己的高分子化合物。 常用有机氮源: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 鱼粉、蚕蛹粉、黄豆饼粉、花生饼粉玉米浆等。 蛋白质一般不是微生物的良好氮源。
划分依据 营养类型 碳源 自养型(autotrophs) 异养型(heterotrophs) 能源 光能营养型(phototrophs) 化能营养型(chemotrophs) 电子供体 无机营养型(lithotrophs) 有机营养型(organotrophs) 特点 以CO2 为唯一或主要碳源 以有机物为碳源 以光为能源 以有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为能源 以还原性无机物为电子供体 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
a.同向运输
主动运输示意图 b.逆向运输
c.单项运输
3.基团转位
如许多糖及其衍生物在运输过程中被磷酸转 移酶系统(PTS)磷酸化,这个酶系统包括EI(非 特异性)、EII(特异性)和热稳定的可溶性蛋白 (HPr)。
大肠杆菌PTS运输系统
4.Na+,K+-ATP酶系统 泵入胞内。
Na+,K+-ATP酶的功能
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特点:任何培养基都应具备微生物所需要 的五大营养要素,且应比例适当。所以一旦配 成必须立即灭菌。
用途:促使微生物生长;积累代谢产物; 分离微生物菌种;鉴定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细 胞计数;菌种保藏;制备微生物制品。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1.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配制。 ①培养自养型微生物所用的培养基应完全是简 单的无机物。 ②培养异养型微生物所用的培养基至少需要一 种有机物。 ③就微生物各主要类群来说又各有不同。 2.注意各营养物质的浓度、配比。 3.调节最适pH。 4.根据培养目的合理使用原料。 5.对于特殊要求的培养基还要作特殊的处理。 如防沉淀可加入螯合剂等。
物需求的生长因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