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总复习-阅读专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从文章标题入手,围绕作者写什么,为什 么写等问题思考。
.
考点突破
二、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1 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 准线索。
2 注意审题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 3 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
启下的语句。 ①句段作用:总领全文、呼应前文、引出下文、
承上启下 ②结尾作用:感情升华、主题深化、言有尽而意
1.照应开头或题目与开头呼应。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深化中心 升华主题。4、言尽意无穷。耐人寻味,发
人深省。
.
C.加点的词语在文中作用?做题原则是:词不离 句,句不离文,答题公式:××××等词用得好,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动作或形态(要根据文章 的具体内容去写)表现了人物……的感情。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形象生动、清新优美、富有 感染力、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委婉含蓄、准确 严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 了、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 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结合文体、 语境、修辞和具体语句选用分析)
2.结构方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欲扬先抑、 承上启下、首尾照应
无穷。
.
三、表达方式
通常会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寓情于叙,寓情 于景、寓情于议。
四、品味语言
词语的妙用 1 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 2 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3 词语的表达作用。 4 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六、表现手法
1.内容方面:托物言志、对比反衬、铺垫烘托、以小见大、虚实结合、 层层深入 借景抒情
1.开篇点题,总领全文。2.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渲染 气氛。3.设置悬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作铺 垫(埋下伏笔)。 4、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交代 内容。点明行文线索。
位于文章中间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上启下或开启下文。2.为下文作铺垫。3.对人物或事 情起对比 烘托的作用。
位于文章结尾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大致为
.
D.赏析句子:品味这句话好在什么地方?
1.抓住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赏析(如词语的妙 用 修辞方法 )2.从整个句子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所 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赏析3.答题格式一般为:(字词 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表达作用(效 果) +抒发情感(揭示道理)
E.读了本文之后给你的启示或道理
要解决这类主观性试题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条理分明。有个人的特殊见解。思想要健康,格调 要积极乐观。需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写的可适当 结合,但不可过长。
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形象生动)、排比(增 强气势)、夸张(突出特征印象鲜明)、反复(强调, 感染力强)、借代、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引用、对比(突出特
点,使鲜明)
常见写作手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烘托、 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 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 扬)。
.
散文阅读考点
指出行文思路和线索 摘录或概括文章内容及主旨 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 体会文章蕴藏的感情 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 表达阅读的感悟和体验
.
考点突破
一、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1 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 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 能利用的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3 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 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 又不漏掉答题点。
文意把握、词句理解、要点概括、内容探究、 作品感受
.
阅
小说
散文
读
议论文
说明文
.
小说(记叙文)考点 1.概括(文章)某一段的(故事情节)主要 内容。概括中心意思。(概括) 2.分析句子的含意,分析某一段的作用。 (理解) 3.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4.品味这句话在好在什么地方?(赏析)
5.分析人物形象。 (赏析)
答题即:2分答题时至少答两条。一般采用N加一格 式。
.
归纳题目的作用
(1)把握象征意义。 (2)语带双关。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文章线索。 (6)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
义后再分析作用。 (7)吸引读者、新颖。 (8 )文眼: 揭示文章中. 心。
表达方式Leabharlann Baidu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能准确 辨析)
C.问题的答案要善于从文章中找原句,原句能概括用 原句,不能概括时也要从原文中找原句进行概括整理。
.
3.解决各类型的方法或步骤【重要能力】
A.概括文章内容 压缩语段 提炼关键句子信息概括公式为:
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即:人+ 地方+时间+事件。
.
B.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位于文章开头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
F.分析人物形象
1、通过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外貌、 心理)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品质情操。 要对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分析 2;评价人物:要具体写出人物性格品质情操等, 明确表明自己对这个人物的态度(欣赏、赞美、喜 爱、敬畏等)做到客观公正。
G。补充一点:根据每道题后面的分值可按步骤
阅读专题
.
课标要求
1. 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 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 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 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 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3.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 式。 4.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 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 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 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 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6.读了本文之后给你的启示或道理。(感悟) 7.文中采用什么写法
.
解题思路
A.面对一篇记叙文首先要看题目边读边思考,初步领 会整篇文章所讲的主要内容。注意文中特殊的句子 (与题目有联系 位置较特殊 单独成段 与本文主 题相关等)
B.看下面的问题,了解所问的内容是什么,带着问题 再次阅读文章,一道题一道题的解决问题。
.
考点突破
二、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1 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 准线索。
2 注意审题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 3 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
启下的语句。 ①句段作用:总领全文、呼应前文、引出下文、
承上启下 ②结尾作用:感情升华、主题深化、言有尽而意
1.照应开头或题目与开头呼应。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深化中心 升华主题。4、言尽意无穷。耐人寻味,发
人深省。
.
C.加点的词语在文中作用?做题原则是:词不离 句,句不离文,答题公式:××××等词用得好,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动作或形态(要根据文章 的具体内容去写)表现了人物……的感情。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形象生动、清新优美、富有 感染力、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委婉含蓄、准确 严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 了、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 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结合文体、 语境、修辞和具体语句选用分析)
2.结构方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欲扬先抑、 承上启下、首尾照应
无穷。
.
三、表达方式
通常会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寓情于叙,寓情 于景、寓情于议。
四、品味语言
词语的妙用 1 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 2 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3 词语的表达作用。 4 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六、表现手法
1.内容方面:托物言志、对比反衬、铺垫烘托、以小见大、虚实结合、 层层深入 借景抒情
1.开篇点题,总领全文。2.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渲染 气氛。3.设置悬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作铺 垫(埋下伏笔)。 4、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交代 内容。点明行文线索。
位于文章中间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上启下或开启下文。2.为下文作铺垫。3.对人物或事 情起对比 烘托的作用。
位于文章结尾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大致为
.
D.赏析句子:品味这句话好在什么地方?
1.抓住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赏析(如词语的妙 用 修辞方法 )2.从整个句子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所 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赏析3.答题格式一般为:(字词 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表达作用(效 果) +抒发情感(揭示道理)
E.读了本文之后给你的启示或道理
要解决这类主观性试题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条理分明。有个人的特殊见解。思想要健康,格调 要积极乐观。需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写的可适当 结合,但不可过长。
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形象生动)、排比(增 强气势)、夸张(突出特征印象鲜明)、反复(强调, 感染力强)、借代、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引用、对比(突出特
点,使鲜明)
常见写作手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烘托、 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 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 扬)。
.
散文阅读考点
指出行文思路和线索 摘录或概括文章内容及主旨 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 体会文章蕴藏的感情 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 表达阅读的感悟和体验
.
考点突破
一、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1 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 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 能利用的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3 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 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 又不漏掉答题点。
文意把握、词句理解、要点概括、内容探究、 作品感受
.
阅
小说
散文
读
议论文
说明文
.
小说(记叙文)考点 1.概括(文章)某一段的(故事情节)主要 内容。概括中心意思。(概括) 2.分析句子的含意,分析某一段的作用。 (理解) 3.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4.品味这句话在好在什么地方?(赏析)
5.分析人物形象。 (赏析)
答题即:2分答题时至少答两条。一般采用N加一格 式。
.
归纳题目的作用
(1)把握象征意义。 (2)语带双关。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文章线索。 (6)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
义后再分析作用。 (7)吸引读者、新颖。 (8 )文眼: 揭示文章中. 心。
表达方式Leabharlann Baidu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能准确 辨析)
C.问题的答案要善于从文章中找原句,原句能概括用 原句,不能概括时也要从原文中找原句进行概括整理。
.
3.解决各类型的方法或步骤【重要能力】
A.概括文章内容 压缩语段 提炼关键句子信息概括公式为:
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即:人+ 地方+时间+事件。
.
B.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位于文章开头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
F.分析人物形象
1、通过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外貌、 心理)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品质情操。 要对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分析 2;评价人物:要具体写出人物性格品质情操等, 明确表明自己对这个人物的态度(欣赏、赞美、喜 爱、敬畏等)做到客观公正。
G。补充一点:根据每道题后面的分值可按步骤
阅读专题
.
课标要求
1. 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 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 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 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 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3.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 式。 4.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 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 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 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 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6.读了本文之后给你的启示或道理。(感悟) 7.文中采用什么写法
.
解题思路
A.面对一篇记叙文首先要看题目边读边思考,初步领 会整篇文章所讲的主要内容。注意文中特殊的句子 (与题目有联系 位置较特殊 单独成段 与本文主 题相关等)
B.看下面的问题,了解所问的内容是什么,带着问题 再次阅读文章,一道题一道题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