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候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高原山地气候特点描述

高原山地气候特点描述

高原山地气候特点描述
高原山地气候是指受高度和地形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候类型,其主要特点包括:
1. 低氧分压:高原山地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氧气分压较低,导致氧气供应相对不足,容易引发高原反应,如头痛、头晕、呼吸急促等。

2. 寒冷干燥:高原山地地区气温较低,日夜温差大,且相对湿度较低,气候干燥。

这是由于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逐渐降低,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减少,导致气候干燥。

3. 强风:高原山地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容易形成强烈的风。

这些风不仅带来寒冷,还可能对植被和人类活动造成影响。

4. 日照强:由于高原山地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和吸收作用较弱,因此阳光直射地面的强度较大,紫外线辐射也较强,需要注意防晒。

5.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会发生明显的垂直变化。

一般来说,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水越少。

6. 独特的生态系统:高原山地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如高山草甸、高寒灌丛、高山荒漠等。

这些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总之,高原山地气候具有低氧分压、寒冷干燥、强风、日照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等特点,这些特点对该地区的生物、农业和人类活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分析青藏高原的气候与水文特点——地理教案

分析青藏高原的气候与水文特点——地理教案

青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和水源区之一,其气候和水文特点一直备受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分析青藏高原的气候和水文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青藏高原因其高海拔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表现出独特的气候特点。

其主要的气候特点如下:1.高海拔气候:青藏高原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高海拔气候。

因为大气随着海拔升高而稀薄,高海拔地区气温下降快,气候寒冷。

高海拔气候还表现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气压低,空气干燥等方面。

2.干旱气候: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是干旱气候。

由于过高的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原因,青藏高原主要接受西北和北部干旱地区的蒸发水分补给,而由于降水量比较低,导致青藏高原成为干旱地区。

3.季风气候:南部的青藏高原受到季风影响,夏季受到南亚季风的蒸发水分补给,而使得青藏高原南部有时期的暴雨和高温。

4.雪线气候:青藏高原海拔较高,但雨水很少,因此一年四季的补给水源都来自于高海拔的冰川和融雪。

因此,青藏高原雪线气候对水的供应至关重要。

二、青藏高原的水文特点青藏高原是人类生命所依赖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它具有以下几个水文特点:1.冰川与积雪:青藏高原的积雪和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源之一,尤其是对于亚洲内陆地区和中国西北的河流起源地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这些冰川和积雪储存了数百年来的补给水源,同时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主要河流源头的主要水源。

2.高原湖泊和草甸:青藏高原上有众多的高原湖泊和湿地草甸,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对气候和水循环也有明显的作用。

这些湖泊和湿地草甸是一些重要物种生态的良好家园,在这里,珍稀的动物和植物得到了良好的生长和繁衍。

3.河流和水面蒸发:青藏高原也是主要的河流源头之一。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都在青藏高原。

这些河流主要受到积雪和冰川融水的补给。

三、结论青藏高原是一个高海拔、干旱、季风和雪线气候的地区。

同时,它也是亚洲和中国内陆水源地和河流的主要源头之一。

高原地区的气候与生态特征

高原地区的气候与生态特征

高原地区的气候与生态特征高原地区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景观,其气候和生态特征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

高原地区指的是海拔超过3000米的地区,这些地区常常被各种气候现象所影响,形成了原始而美丽的自然生态系统。

首先,高原地区的气候与一般地区有着明显的区别。

由于高原地区地势高峻,气压稀薄,气温较其他地区冷。

寒冷的气候使得该地区的生物界限与其他地区有巨大的差异。

例如,在青藏高原,树木由于无法承受严寒的温度而变得稀少,草地成为了绝对主导的植被类型。

高原地区的气候还表现在日夜温差较大,这样的环境条件,导致了高原地区的生态系统适应能力强,独特的物种在此繁衍生息。

其次,高原地区的生态特征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第一,高原地区的特殊形态并没有截断动植物物种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虽然地势陡峭,部分生物无法通过陆地交流,但高山地区的植物和动物可以通过风、水、冰雪等自然媒介和迁徙传播,以保持物种的多样性。

例如,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南麓,人们可以看到犀牛等热带动植物。

第二,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它的生态系统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破坏。

例如,在青海湖区域,由于人为围垦湿地,湖泊水位的下降导致了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许多湖泊中的鱼类数量锐减。

第三,高原地区的生态系统脆弱,它的功能既可能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也非常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

例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灾害如泥石流、滑坡和冰川泄洪经常出现,给当地居民和植物动物带来巨大的威胁。

高原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特征不仅对人类带来了各种挑战,也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适应高原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随着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高原地区的能源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其次,研究高原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特征,可以为全球气候变化等大型环境问题提供重要的数据和范例,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挑战。

总结而言,高原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特征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这使得该地区成为了科学研究和旅游观光的热点。

大气科学与高原气候研究揭示高原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

大气科学与高原气候研究揭示高原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

大气科学与高原气候研究揭示高原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大气科学是研究地球大气现象和气候变化规律的学科,而高原气候作为大气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探讨了高原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

高原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势和气候背景,呈现出与平原地区迥然不同的气候状况。

本文将从大气层结、降水和气温等方面,论述高原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

一、大气层结特征高原地区的大气变化受到地形起伏的显著影响。

高原地区普遍存在着地面辐射冷却的现象,尤其是在晴朗无云的夜晚,地面散失的热量较多,形成冷空气。

同时,由于山脉的遮挡作用,冷空气往往会在山脚堆积,形成冷气团。

这种冷气团能够抑制对流现象的发展,使得高原地区的大气层结相对较稳定。

二、降水特征高原地区的降水情况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由于高原地区与湿润气流的交汇,常常会出现大规模的降水,形成丰沛的雨水。

此外,由于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寒冷气团上升时,冷空气密度增大,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往往会凝结为云或降水,进一步增加了降水的强度。

因此,高原地区的降水量较大。

三、气温特征高原地区的气温表现出显著的日较差和季节较差。

由于高原地区大气层的稳定性和地形复杂性,白天的辐射能量较为充足,气温逐渐升高;而夜晚由于地面散发的热量较多,导致气温骤降。

这种昼夜温差较大的现象被称为“高原地区的日较差”。

在季节变化方面,高原地区的气温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较差。

冬季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加上高原地区地面辐射冷却的作用,使得气温较低。

而夏季则受到高温和湿度的影响,气温相对较高。

这种季节性的温度变化特征,常常会影响到高原地区的生态系统和农作物种植。

综上所述,大气科学与高原气候研究揭示了高原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

大气层结的稳定性、降水量的丰盛和气温的显著日较差以及季节较差,构成了高原地区气候的典型特征。

这些特征的研究不仅对于了解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高原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我们对于高原地区气候特征的了解会更加准确和全面。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高山高原气候是指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地和高原上的气候环境。

由于地形的特殊性,高山高原气候与平原地区的气候存在明显的差别,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一、温度高山高原气候的温度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季节温差小。

由于高山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往往超过10℃,而季节性温差较小。

在高山高原地区,白天阳光照射强烈,夜晚又缺乏暖气,因此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

同时,高山高原地区的气温还受到海拔和纬度的影响,海拔愈高,气温愈低,纬度愈高,气温愈低。

二、降水高山高原气候的降水特点是降水量少、分布不均。

高山高原地区由于地形的特殊性,大气水汽的凝结和降水主要发生在山顶和山脚之间的中间地带,因此山顶和山脚地带的降水往往较少,而中间地带的降水则较为丰富。

此外,高山高原地区的降水还受到季节和纬度的影响,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纬度越高,降水量越少。

三、风高山高原气候的风特点是风向多变、风速大。

由于高山高原地区地形的复杂性,大气运动受到地形的阻挡和转向,风向多变,风速大。

同时,高山高原地区的风还受到季节和地形的影响,夏季风向多为西南风,冬季风向多为东北风,山地和峡谷地带的风速大,山顶和山脚地带的风速小。

四、辐射高山高原气候的辐射特点是辐射强度高、辐射平衡不稳定。

由于高山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日照强度高,辐射强度也相应增强。

同时,高山高原地区的山体和地表反射和辐射能量不均衡,导致辐射平衡不稳定。

总之,高山高原气候具有独特的特征,昼夜温差大、季节温差小,降水量少、分布不均,风向多变、风速大,辐射强度高、辐射平衡不稳定。

这些特征对于高山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深入了解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加强高山高原地区的环保和生态建设,推动高山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高原气候严寒

高原气候严寒

高原气候严寒1、温带大陆气候,苔原气候,高山高原气候的气候特征分别是什么?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月较差最大,主要分布地区我国西北,中亚等地区。

苔原气候,属于极地气候类型,特征就是在分布地区相对温带草原气候更靠近两极,光热严重不足,连草都不能生长。

比如西伯利亚地区。

高山高原气候就是指的高山高原条件下形成的气候。

气候区自然景观以垂直变化显著为主要特色。

2、帕米尔高原是什么气候帕米尔高原的气候条件属严寒的强烈大陆性高山气候,特别是东帕米尔的大陆性更为显著,这里冬季漫长(10月至翌年4月),在海拔3600米左右,1月平均气温-17.8℃,绝对最低气温-50℃,布仑戈尔1953年曾低达-53.3℃,7月平均气温13.9℃,最高不超过20℃,背阴处气温明显低于向阳处,且分布有永冻的盐化土。

东帕米尔因有高山阻挡西来的湿润气流,年降水量仅75~100毫米,在喀拉湖盆地更少至30毫米。

西帕米尔多东西向并行山脉,山高谷深,气候的垂直变化很大。

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团遇到山脉的阻挡,沿坡上升而冷却,在2000~3000米以上的地带,凝成浓雾,并有大量降水,高山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而谷地仅100~200毫米。

在海拔2100米处 1月平均气温-7.4℃,7月平均气温22.5℃。

3、西藏的气候特点?西藏的气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独特而且复杂多样。

气候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

气候类型也因此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有: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

冬季西风和夏季西南季风的交替控制下,西藏干季和雨季的分别非常明显,一般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5~9月为雨季,雨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90%左右。

藏南和藏北气候差异很大。

藏南谷地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8℃,最低月均气温-16℃,最高月均气温16℃以上。

(3)高原气候严寒扩展资料:西藏的地理环境:1、位置境域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地跨北纬26°50'~36°53'、东经78°25'~99°06'之间,面积120.2189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8,在中国各省区中,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居第二,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卢森堡5国面积的总和。

高山高原气候主要特点

高山高原气候主要特点

高山高原气候主要特点秦为胜.高山高原气候是由于地形地势因素,形成具有特殊性的非地带性气候,由于光、热、水随海拔而变化,而产生了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如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气候、植被、农业分布具有明显垂直变化明显。

一、高山高原气候主要气候要素分布规律:高山高原气候主要特点有:①气温和热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

在对流层内,海拔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大约是0.50C/100米;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大约是10C/100米。

在比较潮湿的山地迎风坡,基本按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到山顶,而在干燥、气流下沉的背风坡则按干绝热垂直递减率从山顶向下气温递增至山麓,因而在山区,有时会产生一种奇怪的天气现象,受干绝热递减率影响,在高山背风坡的山麓地带形成一股干燥而炎热的下沉气流,使农作物干枯或者死亡,甚至还能引起森林火灾,气象上称这种气流为焚风,称这种现象为焚风现象。

一般气温垂直递减率在一年中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山脉走向和坡向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山脉两侧的气温产生差异,并导致不同的气候现象。

阳坡气温高,变化大,阴坡气温低,变化小。

山顶和山坡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相对较小,而且有秋温高于春温的现象,山谷和山间盆地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相对较大,而且有春温高于秋温的现象。

②光照一般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光照强度一般随海拔每升高100m,增加4~5%。

③在迎风坡,降水先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在半山腰降水最多,形成最大降水高度,过了最大降水高度后,又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减少,总体上往往是迎风坡降水多,而背风坡降水少,山地地形也影响降雨量的日变化,一般山脉顶部、山坡上以昼雨为多,而河谷盆地则以夜雨为主,“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这些诗句不但是言情佳句,还揭示一种天气现象。

高山高原气候特点及其分布

高山高原气候特点及其分布

高山高原气候特点及其分布高山高原气候特点及其分布高山高原气候一般是指在大型高原和大型山地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局部气候类型。

它们分布在各大洲的高山高原地区。

下面给大家整理的高山高原气候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高山高原气候的特点高原高山气候的总体特点为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在高大山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在一定高度内,湿度大、多云雾、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

在中纬度地区的高原高原地区,如中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但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

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终年低温,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由于气候的垂直分布明显,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异常显著,它受地形地势的影响特别是海拔高度的影响特别明显。

高山高原气候表现出气温低、气压低。

自海平面起,每升高1000公尺,温度则下降大约6度。

因此,虽在度热达摄氏30度,高达4000公尺的高山,如玉山,却只有摄氏10度左右。

气压则反比。

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在标准状况下,每升高100公尺,气压降低10毫巴。

为750毫巴时,4000公尺高山顶约460毫巴。

而多露、多风是其又一明显特征。

高山上的气候在一曰之间的变化多端,无论是在夏季或冬季,经常雾涌至而将整作山陷入一白茫茫的世界里。

将四周的能见度突然间降低。

高山多风是因为高山上地形起伏相差悬殊,地面接受太阳辐射热及由於热力分配不平均,所以经常产生空气流动的现象。

又因为高山上对空气流动阻力较风大而多。

高山高原气候的分布高山高原气候一般是指在大型高原和大型山地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局部气候类型,,它们的共同点是海拔高而名之。

它们分布在各大洲的高山高原地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山地(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等),帕米尔高原及其周围地区和欧洲阿尔卑斯山,南美安第斯山,东非乞力马扎罗山地区等。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垂直变化显著。

在低纬度地区,自下而上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永久积雪带,反映出完整的垂直气候带谱。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
高山高原气候是世界上最特殊的气候之一,其特殊性主要由高山
和高原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气候环境所决定。

下面将分四个步骤
阐述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

一、地理位置
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热带、温带和寒带。

其中,热带
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温带高山气候主要分布
在欧亚大陆的高山地区和美洲的洛矶山脉;寒带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
北极圈附近的高山地区。

二、海拔高度
高山高原气候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海拔高度。

在同一地理位置的
情况下,海拔越高,气温就越低,气压就越低,气候也会越寒冷。

例如,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气温极低,人们需要穿着专业装备才能
到达山顶。

三、气候环境
高山高原气候的环境也是其特征之一。

由于高山高原的陆地面积
较小,加上隆起的地形,大气运动往往被阻碍或削弱,形成气候的
“孤立效应”。

此外,由于高山高原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弱,散热
速度慢,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四、气候类型
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为寒带和温带两种类型。

寒带高山气候主要
表现为极寒和干燥,年平均温度低于0℃。

而温带高山气候则较为温和,冬季温度较低,夏季温度又较高,气候变化多样。

此外,高山高原还
有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是温度高、多雨,常年气温在20℃以上。

总之,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气候
环境和气候类型等。

我们应该根据这些特征,科学研究高山高原气候
的发展规律,提高抗御气候灾害的能力,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高山高原
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高原山地气候的气温和降水量

高原山地气候的气温和降水量

高原山地气候的气温和降水量1、高原山地气候的气候特征高大山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在一定高度内专,湿度大、多雾、降水属多;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

中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但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

气温的年较差小,日差较大。

山地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受海拔和纬度影响。

气候的垂直分布,生物的多样性,是一个很特别的气候类型,其他气候都是受纬度的高低影响,而高原山地气候则不然,它受地形的影响特别是海拔高度的影响。

高原山地气候日温差则不超过10℃。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2、高山高原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有区别吗?这两种气候是一回事,但是标准的叫法是高山高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是一种非地带性气候,在全球各地都可能出现。

按照气候学家柯本的观点,要海拔3000米以上才算高山高原气候,这种观点被中国采用。

分析高山高原气候时,要分不同的气候带还来分析。

地理学上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来分析。

3、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是什么?最简单的回答:高寒,垂直差异明显(由于对流层大气温度是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高原海拔高,气候干燥寒冷;高原边缘及山地随海拔的变化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

4、高原山地气候和寒带气候的特点在中纬度地区的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等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终年低温,(自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最重要的有两个:“地形高”、“气温冷”。

寒带气候,是高纬度地区各类寒冷气候的总称,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等.多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和南极洲地区。

无真正的夏季,云量多,日照少,年降水量200~300毫米或更少。

在阿里索夫气候分类中相当于副北(南)极带与北(南)极带的合称。

在斯查勒气候分类中,包括副极地大陆气候(冬季漫长,夏季短促,最热月气温也在10℃以上,又称针叶林气候或雪林气候)、极地长寒气候(最热月气温在0—10℃间)和极地冰原气候(各月气温低于0℃)。

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

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

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高原地区是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不平的地理区域,其气候特征往往与低海拔地区有很大的区别。

本文将讨论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说明其对当地生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原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之一是气温的变化较大。

由于高原地区地势较高,空气密度较低,从而导致气温的逐渐下降。

冬季气温骤降,极端寒冷的天气往往是高原地区的常态。

而在夏季,由于高原地区接受的日射辐射较多,气温逐渐上升,尽管高地夏季的温度相对较高,但由于高原地区毫米数较少,因此昼夜温差比较大。

高原地区的降水量也表现出显著的特点。

由于高原地区所在纬度较高,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少,因此高原地区降水量相对较低。

尤其是在西北高原地区,由于山脉的阻挡,形成了降水探针,导致北部地区降水非常少。

而南部地区则会受到季风影响,降水量相对较多。

此外,由于高原地区地形起伏,存在着严重的干旱和多雨交替的现象。

在高原地区,风速也经常变化。

由于高原地区缺乏遮挡物,风力较大,且往往呈现着持续的风向。

这样的气候特征带来了很多问题,如沙尘暴和干燥。

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对当地生态和人类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高原地区常年低温和干燥的气候条件限制了植被的生长。

尤其是在西北高原地区,稀疏的植被覆盖使得土壤容易侵蚀,土地退化严重。

这也导致了高原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大,因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尤为重要。

其次,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也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

在严寒的冬季,人们往往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来应对极端天气,如在房屋建筑和衣物选择上下功夫。

此外,高原地区的干燥气候导致土地资源的匮乏,农业生产相对困难。

因此,一些高原地区的经济活动转向畜牧业和旅游业。

总之,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多样而独特的,主要表现为温差大、降水少和风速大等特点。

这些特征对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高原地区可能会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因此,保护高原生态系统和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将成为高原地区发展的重要议题。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高山高原是指海拔高于2000米的地区,其气候与低海拔地区有着显著的差异。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温度变化大高山高原气候的温度变化非常明显,一般情况下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

受到地形和地貌的影响,高山高原上的气温变化更加复杂,同一海拔高度不同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也很大。

例如,在青藏高原上,同一天内,海拔相差1000米的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可以达到10℃以上。

二、气压低高山高原气压普遍较低,这主要是由于高山高原上的空气密度较低所致。

当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气压的逐渐降低,空气密度也会逐渐降低,这也就是为什么高山高原上的空气稀薄,气压低的原因。

三、降水量大高山高原的气候通常比较湿润,降水量也比较大。

这主要是由于高山高原上的气温低,空气中的水蒸气相对较少,容易形成云雾,从而导致降水量增加。

此外,高山高原上的地形和地貌也会影响降水分布,例如,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由于受到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大,而北坡则相对较少。

四、风力大高山高原上的风力通常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气压差异引起的。

高山高原上的气压低,低压区周围的空气会向低压区流动,形成风。

同时,由于高山高原上的地形和地貌的影响,风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山谷中,风力较弱,而在山顶和山脊上,风力则较大。

五、日照时间长高山高原上的日照时间通常比较长,这主要是由于高山高原上的大气层比较薄,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比较强烈所致。

此外,高山高原上的气候也比较干燥,云量相对较少,也有助于增加日照时间。

综上所述,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是温度变化大、气压低、降水量大、风力大、日照时间长。

这些特征不仅对高山高原上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高山高原气候特征描述

高山高原气候特征描述

高山高原气候特征描述
高原高山气候的气候特征是:
(1)风力大,多大风、雷暴和冰雹等天气。

(2)温度日较差显著,可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高出1到2倍。

(3)降水明显地受地形影响。

迎湿润气流的高原边缘是一个多雨带,而背湿润气流一侧和高原内部,雨量较少。

(4)太阳辐射强而辐射差额小。

由于高原的海拔高度大,大气层厚度、空气密度、水汽含量和大气气溶胶含量相应减少。

所以,高原地区的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大,其中紫外线辐射强度尤为显著。

高原气候是指高原条件下形成的气候。

全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的著名高原,有中国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美国西部高原,南美玻利维亚高原和东非高原等。

由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海陆环境、海拔高度和高原形态上的差异,气候也各不相同,该气候区的自然景观以垂直变化显著为重要特色。

山地和高原气候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气温下降。

高山高原海拔较高,比低地温度较低,受地球温度分布规律的支配,海拔越高,温度下降的幅度越大,气温可减少每升高100米降低0.6℃。

2、降水量大。

山地高原地形高,多峰遍布,构成天然的雨林,所以降水量也较
大,多在1000-2000毫米以上。

3、干燥极易受热。

山地高原地形地面多山谷谷地,因其地势高低悬殊,加上较强的太阳辐射,使得大面积的土地受到热的侵袭,形成干燥而具沙漠特点的气候环境。

4、特殊的日照环境。

高原地表受太阳直射日照及漫射共同支配,漫射亮度强,进而使得日照持续时间较长,正午时看不到日影,且夜晚也有一定的光照,从而形成特殊的昼照夜照环境。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及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及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地理概况
北缘: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西 至 : 喀 喇 昆 仑 山
东 至 : 横 断 山 脉
南缘:喜玛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行政区划上包括中国的西藏、青海、甘肃甘 南州、四川阿坝与甘孜、云南迪庆州,总面积约250万 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青藏高原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纬度低、地势 高、空气密度小、太阳 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体积偏大,青藏高原形 成了冬季不太寒冷,夏 季温凉,气温年较差不 大、日较差大的高原季 风气候,降雨量比较少
青藏高原
一、青藏高原地理位置 二、青藏高原气候特征 三、藏药材
青藏高原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大部在中国西南部,包括 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 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250 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 “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
喜玛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气候特征青藏高原纬度低地势高空气密度小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体积偏大青藏高原形成了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温凉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大的高原季风气候降雨量比较少显著自然特征药物资源得天独厚天然藏药材2300种植物类2085种动物类159种矿物类50余种
藏医药文化学习资料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及气候特征
显著自然特征


藏 药 材
药物资源得天独厚
天然藏药材2300种(植物类2085种,动物类159种,矿物类50余种)。
藏药材
由于这些植物所处的生境条件
严酷,如低温、生长期长,太 阳辐射强,生境基质不稳定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高山高原是指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其高度的特殊性质,其气候独具特色。

本文将介绍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包括温度、降水、风、气候变化等方面。

一、温度高山高原气候的温度特征主要表现为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

一般来说,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会下降6℃左右。

因此,高山高原的气温变化十分显著,昼夜温差也很大。

在夏季,白天气温较高,但晚上则很可能降至冰点以下。

而在冬季,则更为寒冷,白天和晚上的温度都较低,极寒天气更是常见。

二、降水高山高原的降水量较低,但多种形式的降水现象较为常见。

例如,山地雨、冰雹、雪、霜等。

由于高山高原地形的特殊性质,气流在经过高山时会被强制上升,形成云层,进而形成降水。

此外,高山高原地区的降水往往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尽管如此,高山高原的降水对于地区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仍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风高山高原地区的风速较大,常常伴随着强烈的风暴和狂风。

这是由于高山高原地形的特殊性质所致。

在地形复杂的高山高原地区,气流会受到山体的阻挡和转向,从而形成局部气旋和风暴。

此外,高山高原地区的风向也较为复杂,常常受到地形和气压的影响,呈现出多变的特征。

四、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高山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也日益明显。

首先,温度在不断上升,高山高原地区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冰雪覆盖面积减少。

其次,降水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变化。

例如,一些高山高原地区的降水量逐渐减少,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了大幅增加的降水量。

这些变化都对高山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总之,高山高原地区的气候独具特色,其温度、降水、风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特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高山高原地区的气候也在不断变化,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特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明显,高原地区的气候也在经历着显著的变化。

高原地区泛指海拔超过3000米的地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巴它什高原、南极高原等。

这些地区位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带,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使得气候变化在这里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首先,高原地区气温升高的速度较快。

过去几十年来,高原地区的平均气温持续上升,升温速度比全球平均上升速度要快。

这可能是由于高原上空的大气压力较低,使得温室气体在这些地区更容易聚集。

升温导致了冰川融化加剧、湖泊水位上升、冻土退化等问题。

其次,高原地区降水量和降水模式发生了变化。

高原地区的降雨主要来源于季风和强烈的对流活动。

在过去几十年里,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但降水季节和强度也发生了改变。

例如,一些地区的夏季降水集中在更短的时间内,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同时,冰雪融化形成的积雪、冻土和湖泊湿地的变化对降水的分布也产生了影响。

第三,高原地区的极端气象事件增加。

气候变化导致了更频繁和更严重的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涝、暴风雪等。

这些事件给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例如,干旱导致了水资源匮乏、农作物减产,而洪涝则给农田和道路带来了严重破坏。

最后,高原地区的冰川退缩和冻土退化问题日益加剧。

随着气温升高,高原地区的冰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

这不仅导致了水资源的减少,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冻土的退化也给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为冻土是支撑这些工程的重要土壤。

综上所述,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包括快速升温、降水变化、增加的极端气候事件以及冰川和冻土的退化。

这些变化对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加强全球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并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对高原地区的影响。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保护高原地区的珍贵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

初一地理高原山地气候特征解析

初一地理高原山地气候特征解析

初一地理高原山地气候特征解析高原山地气候特征解析地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气候类型,即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是指位于高原地区的山地气候特征,它与低地气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下面将对初一地理中的高原山地气候特征进行解析。

一、海拔的影响高原山地气候的特征首先受到海拔的影响。

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变得寒冷。

这是由于海拔增加时,大气压降低,导致温度下降。

因此,高原山地气候的绝对温度通常较低。

二、降水的分布高原山地气候的降水分布特征也与海拔有关。

一般来说,高原山地气候的降水量较多,主要在山脉的 windward(风ward)一侧。

这是由于湿空气被推升至较高的海拔,冷凝形成云和降水。

然而,一旦湿空气越过山脉,降水量就会显著减少,形成rain shadow(雨阴)效应,windward(风ward)一侧是多雨的一侧,leeward(不受风向影响的)一侧是干燥的一侧。

三、温度的日变化高原山地气候的日温差一般较大,即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差异较大。

白天,阳光辐射增加,山体受热,导致温度升高。

夜晚,山体辐射热量,导致温度下降。

因此,在高原山地气候区域,人们经常经历到了晚上就感觉到了寒冷,而白天却很炎热的天气。

四、植被的分布高原山地气候中的植被分布也是非常独特的。

由于气候的寒冷和降水的分布,高原山地气候地区的植被通常呈现出具有海拔层次感的分布特征。

在较低的海拔上,一般有着低矮的草原,而在较高的海拔上,则存在着针叶林。

这是由于较低的海拔地区气温较高,降水相对较多,适宜草原的生长;而较高的海拔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多,适宜针叶林的繁荣。

综上所述,高原山地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海拔的影响、降水的分布、温度的日变化和植被的分布。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特点后,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适应高原山地的气候环境。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
高山高原是指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与低
地地区有很大的不同。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温特征
高山高原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下降。

一般来说,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会下降6℃左右。

这是因为高山高原处于大气层较薄的高空中,太阳辐射能量的吸收和散射较少,导致气温下降。

此外,高山高原的昼夜温差也比较大,白天温度较高,晚上温度较低,这也是由于大气层较薄的原因。

二、降水特征
高山高原的降水量一般较大,这是因为大气层较薄,水蒸气的密度较小,容易形成云雾和降雨。

此外,高山高原地形复杂,地形起伏大,容易形成局部气旋,加强了降水的可能性。

不过,高山高原的降水量分布不均匀,一般来说,靠近山脚的地区降水量较大,而山顶和山腰的地区降水量较小。

三、风特征
高山高原的风向和风速都比较复杂。

由于地形的影响,山顶和山腰的风速往往比山脚地区要大。

此外,高山高原地区气压变化较大,会形成地形风,即沿着山坡方向形成的风,这种风一般比较强劲,有时候会形成风暴。

四、辐射特征
高山高原地区的辐射特征也与低地地区有所不同。

由于大气层较
薄,紫外线的强度较高,容易引起皮肤晒伤。

此外,高山高原地区的夜间辐射也比较强,导致地表温度下降较快,容易形成冰雪和霜。

总的来说,高山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与低地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这些特征不仅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高原山地气候特点

高原山地气候特点

高原山地气候特点
高原山地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年平均气温较低,无酷暑高温,气温年较差小而日较差大,日照强烈等。

高原山地气候的年平均气温通常在18℃以下,比同纬度平原地区的年均温低6-10℃,如西宁(海拔2261)的年平均气温仅7.6℃,而同纬度的济南年平均气温为14℃;基多(海拔2852米)年平均气温为13.5℃,同处赤道附近的新加坡年平均气温高达27℃。

高原山地气候的气温年较差不大而日较差大,如拉萨(海拔3658米)的气温年较差为18℃左右,而同纬度的武汉、南京气温年较差为26左右℃;拉萨的年平均日较差15℃左右,而同纬度的武汉、南京为9℃左右。

由于高海拔地区空气相对稀薄洁净,杂质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少,太阳辐射强度大;如拉萨的年太阳辐射强度为每平方厘米202千卡,是中国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方之一(武汉为每平方厘米117千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气候基本天气气候特征青藏高原上空,空气稀薄且杂质少,密度仅为平原上空空气的一半,所以太阳辐射强;地面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非常显著;地形的动力和热力扰动也很多。

因此,和同纬度地区相比,青藏高原的天气气候有如下的特点:①就地面气象要素而言,以青藏高原地面气温最低,气压最低,湿度最小,风力最大;但就同纬度同高度的空间区域而言,则青藏高原地区的温度最高(夏),湿度最小(夏),气压最高(夏),风力最小(冬)。

②青藏高原是全球同纬度地带中大气极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和其他地区相比,对流云终年发展,阵性降水最多,雷暴最多,雹暴最频繁。

③高原地区中间尺度和中尺度的最多,青藏高原是最明显的天气系统产生源地。

上述特征都同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有关。

高原的动力作用包括机械作用和摩擦作用两种。

①机械作用。

冬季,西风气流经过高原时,6公里以下的迎风面,被迫明显地分成南北两支,沿地形等高线而绕流。

到达高原背风面之后,这两支西风重新汇合,形成了高原地区对流层中低空极为明显的北脊南槽的环流形势。

夏季,东风气流经过高原时,虽有分支绕流的现象,但不如冬季明显。

由于青藏高原的阻挡作用,西风带的长波槽移到高原西部时,低槽中部被阻挡和填塞,切断成南北两个短波槽,分别绕过高原,沿着高原南北两支西风东移,影响高原及其东部地区的天气。

青藏高原对大气流动的强迫爬坡作用也非常重要。

冬季,高原西坡和北坡出现爬坡气流,而东坡和南坡则为下滑气流;夏季正好相反。

因此,冬季高原西坡和北坡比东坡和南坡降水多,夏季东坡和南坡比西坡和北坡降水多。

当气压系统被迫爬越高原时,因气柱缩短而增压,这将使低压系统减弱或填塞,高压系统更加强大或发展;当气压系统移出高原时,气柱因拉长而减压,低压系统将加深或发展,高压系统则将减弱或消亡。

这就是高原以外的低涡系统(或高压系统)所以不大可能(可以)移进高原,而高原上的低涡(或高压)系统则可以(不能)移出高原又可加强(减弱)或发展(消亡)的原因。

青藏高原的阻挡所形成的大气大规模的绕流和爬流运动及其变化,对长波和,特别是对中国冬季沿海西风带长波槽的形成和演变,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②摩擦作用。

地表的摩擦作用,使高原上形成,高原侧边界所受的影响更为突出,它使接近侧边界的气流速度减小,但离侧边界较远的自由大气,流速不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侧边界附近气流的水平切变,产生了涡度。

冬季的时候,在高原北部西风侧边界里,常出现性涡旋,而在高原南部的西风侧边界里,常有性涡旋产生;夏季则不然,高原北部仍为西风侧边界,常有中尺度反气旋产生;但高原南部由于是东风侧边界,也常常产生中尺度的反气旋。

高原的热力作用可分为高原地面和高原大气的冷源和热源作用两种。

凡是把热量供给大气的高原地面称为热源;反之,则称该地面为冷源。

同样,当高原上空的大气把热量输送给四周大气时,则称高原大气为热源;反之,则称该大气为冷源。

2月至11月,高原地面为热源;12月至次年1月,作为高原主体部分的羌塘高原为冷源,其余部分仍为热源。

6月热源最强,1月的冷源最强。

但就年平均而言,青藏高原是一个热源。

4月至9月,高原大气为热源;11月至次年2月为冷源;3月和10月为过渡月份。

7月热源最强,1月冷源最强。

除雨季外,高原大气的冷源和热源中心,都在高原中部;雨季期间,由于印度阿萨姆邦地区降水而大量释放潜热,使强热源中心移至阿萨姆邦地区上空。

青藏高原热源强度在3月至4月急剧增加,从4月起,在高原东部出现了热低压,它向西和向北扩大,到了7月,整个高原为热低压所控制。

这时有两个明显的强低压中心,分别位于高原的西部和东部。

从8月以后,大气的热源强度迅速减弱。

9月,冷源在高原西北部建立,高原的冷高压首先在高原西北出现,继而迅速向东南扩大,1月达到最强,这时高原的主体部分为冷高压所盘踞。

高原大气边界层高原大气边界层指距高原地面1~2公里的层次(包括侧边界层),在这层中地面摩擦力和湍流粘性力的影响非常突出,使地面风速按指数规律随高度而变。

在这一层次里,还存在着动力性和热力性的高低压系统。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是世界上最高的边界层。

它的水平范围冬小夏大,底层大,顶层小;边界层的厚度,冬薄夏厚,冬季距地面约1公里,而夏季距地达2公里。

这个边界层使高原对大气影响的有效面积扩大了一倍,有效高度也增高了1~2公里。

这就是说,青藏高原对大气影响的有效高度,不是4~5公里,而是6~7公里,高原有效水平范围,不是250万平方公里,而是500多万平方公里。

高原季风由于高原地面和大气的冷热源作用,使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冬夏盛行风向,发生近乎相反的变换;随着风向的变化,天气系统和气候特征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青藏高原。

这种季风不仅有年际变化和日变化,还存在着14天的准周期变化。

青藏高原冬季为冷源,这时边界层里常出现冷高压,高原北部盛行西风,南部盛行东风,全高原常是干冷少降水的天气;夏季相反,青藏高原为热源,边界层里多出现热低压,高原北部盛行东风,南部盛行偏西风,全高原为湿“暖”多雨雪天气。

青藏高原冬夏季风的存在,使高原所在的经度带内,夏季的哈得来环流,改变为强大的季风经圈环流;且因为冬季高原季风的经圈环流和哈得来环流的流向一致,该地区冬季的哈得来环流显得特别强大。

高原天气系统在青藏高原特有的地形及其动力和热力作用下,形成了高原地区特有的天气系统。

如对流层高层的南亚高压、500百帕等压面上的低涡和等。

低纬度热带低压系统虽可影响高原大气,但这种情况极少。

①南亚高压。

它是夏季对流层上部全球最强大、最稳定和范围最大的高压,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绘制100百帕时发现的。

南亚高压的东西向长轴可达180个经度(上万公里),南北向的短轴可达40个纬度。

在150百帕等压面上高压最明显,高压的最强中心在青藏高原上空,属于暖性反气旋环流系统,它又称夏季对流层上部反气旋、夏季亚洲季风高压、夏季亚非季风高压、夏季100百帕青藏高压等。

在100百帕的高空,南亚高压中心的位置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位于菲律宾群岛附近,从4月起加强向西扩大,移到南海,5月移至中南半岛上空,6月移至青藏高原,7月和8月稳定在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并得到加强,9月撤离高原,向东南方逐渐移回到冬季的位置。

海陆分布是这个高压形成的基本背景,但和夏季青藏高原地区(包括孟加拉国和印度阿萨姆邦)加热以及整个带北移也有关系,它随着对流层高空高温区位置变化而移动。

进入春季之后,大陆比海洋升温快,其上空大气明显增温,高压移向大陆,又因青藏高原地区加热最明显,故往往在高原上空形成一个最强最暖的高压中心。

入秋以后,大陆降温快,海洋降温慢,海洋上空形成了相对的暖区,高压就移到了海洋上空。

夏季,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常有纬向的移动,当它在东经100以东地区时,属于东部高压型;在东经100以西时,则为西部高压型。

每逢东部高压型时,中国东部500百帕以上的高空均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长江中下游、云南和贵州一带,少雨偏旱;华北、西北和川西一带,多雨偏涝。

而当出现西部高压型时,恰恰相反,长江中下游和云南、贵州一带,多雨偏涝;华北、西北和川西一带,少雨偏旱。

青藏高原地区的对流层上空为南亚高压时,如果在500百帕也为高压区,则此地区少雨偏旱;如果500百帕高空为低压区,则此地区多雨。

南亚高压东部型和西部型的变换周期约为13~15天。

②高原低涡。

指500百帕上有闭合等高线或气旋性环流的涡旋。

这些低涡绝大多数是在青藏高原上形成的,只有极少数是从高原以外移来的。

它们大都是高原大气边界层现象,高度很少超过400百帕,水平范围约500公里左右。

低涡的主要源地是申扎和班戈湖以西附近的羌塘地区,其他如那曲、柴达木、松潘和九龙等地,虽也常产生低涡,但频数远比羌塘地区少。

低涡总是在西风带低压槽的前方形成,根据低涡中心区的温度场结构,可把高原低涡分为三种:(1)温度脊区的暖性涡;(2)温度槽区或西风带低压槽前锋区的斜压性涡;(3)低涡中心与低温中心重合的冷性涡。

按天气图资料多年统计的结果,低涡出现的频数以5月最多,平均为30.7个,6月为25.9个,7月为28.1个,8月为23.2个,9月为10.3个,从10月至次年3月,高原上就极少出现低涡。

夏季,在500百帕等压面上,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远离青藏高原,而100百帕等压面上的南亚高压为西部型,且其脊线位于北纬30以北时,高原地区的低涡很活跃,降水偏多;反之,当上述两个高压向高原靠近,南亚高压为东部型时,高原地区的低涡活动少,降水偏少。

低涡生成初期多为热低压,这时其相应的云团多由积雨云或中低组成,结构稀疏,降水量小,降水中心和暖涡中心重合;在没有冷空气入侵时,暖性涡顺着切变线东移,到达那曲附近,云结构变得紧密、色亮白,降水增大,但多消失在高原东部,很少移出高原;当有冷空气侵入时,暖性涡变为斜压性涡,云雨得到发展,雨区多在低涡中心的东南方,它可以东移到中国东部地区,并常引起暴雨和洪涝天气。

③高原切变线。

夏季,在青藏高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上的温度梯度小、风向对吹的不连续线,称为切变线。

它可分成准东西向的横切变线和准南北向的竖切变线两种。

按切变线的结构不同,又可分为:(1)在两个小高压之间生成的短小的暖切变线。

它维持的时间短,厚度小,天气变化不激烈。

(2)在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形成的竖切变线。

其北端为冷锋结构,南端为暖性结构,厚度较大,常常给高原地区带来降温强烈和降水较大的天气。

(3) 在高原北部小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和高原南部的西南气流之间形成的切变线。

其东段具有较明显的冷锋结构,西段是暖性的,高度一般只能到达400百帕的等压面上,常引起高原中东部大量降水。

高原的这些切变线,常常可以横贯整个高原。

切变线是青藏高原地区夏季5月至9月最常见的天气系统之一,它也是高原大气边界层的一种现象。

由500百帕天气图资料统计的结果表明,月平均频数为:5月37.1次,6月41.6次7月,42.4次,8月39.9次,9月25.8次。

其中以6、7月最多,冬季则很少出现。

除9月份外,在5月至8月每天的08时或20时天气图中,至少有一时次可以观测到切变线的存在。

高原切变线的形成及其维持的天气条件,同低涡相似。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对进行了一系列综合科学考察,获得了温、压、湿、风、云、降水、辐射等珍贵资料,从而在青藏高原对大气运动的作用和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天气气候特征等方面,都有了一些新发现。

随着大规模高原大气实验计划的实施,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东亚或北半球地区天气气候的异常和气候形成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多新的线索和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