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对高校归属感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对高校归属感

研究

大学生对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广东地区高校为例

目录

大学生对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2)

——以广东地区高校为例 (2)

一问题的提出 (2)

1.1基本概念的界定: (3)

1.2调研目的与意义: (3)

1.3文献综述: (3)

1.4 已有研究不足之处 (5)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6)

三研究设计 (8)

3.1研究构想 (8)

3.1.1研究目的 (8)

3.2研究思路与方法 (8)

3.2.1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 (8)

3.2.2问卷设计过程及访谈过程 (9)

3.2.3样本的选择 (9)

3.2.4数据分析方法 (9)

3.3项目时间推进表 (10)

3.4项目预算 (10)

四结果与分析 (11)

4.1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的编制 (11)

4.2 针对问卷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基本状况的分析 (11)

4.2.1 研究对象描述 (11)

4.2.2 调查问卷问题分析 (12)

4.3 针对访谈记录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基本状况的分析 (29)

五调研结论与建议 (30)

5.1结论 (30)

5.2教育建议 (32)

5.3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33)

大学生对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广东地区高校为例

摘要: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不仅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及在校生活质量,还影响对大学生未来生活对生存背景归属感的建立。为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学校归属感,找出大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显得非常必要。纵观国内外的文献可知探究大学生对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的研究比比皆是,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上,本报告将以广东地区各层级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以及二手资料的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个人因素及学校因素。从而使大学生从个人发展上以及学校建设上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营造和谐校园。

关键字:心理契约大学生归属感双向个人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是研究上的一个热点,结合了所学知识,我们希望把学校作为一个组织的角度,用组织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心理契约论,来研究大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问题,并试图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提出解决的建议。目前,对大学生的归属感研究来看已有了很多的结论,而这些结论也给我们提供了很丰富的二手资料,我们就结合我们是大学生这一现状以及我们自身的感受,我们觉得这个研究课题是可行而且是必要的。

从大学生个人层面出发,一方面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加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愿意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上网消遣,从而减少了对社团的融入与学习时间的投入,使得社交圈子狭窄, 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 缺乏兴趣爱好,因而造成性格孤僻、情感冷漠和缺乏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学校校园环境不满意和外界对学校的认可度不高导致缺乏对学校建设的关心和对学校的认可,从而带来强大心理压力和问题行为。

从学校层面出发,学生对学校归属感减弱将影响学校的管理建设,降低学校管理水平并影响生源的招收。因此探究影响大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因素,得出增强大学生归属感的有效建议意义重大。

1.1基本概念的界定:

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它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它确实又是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

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与投入,愿意承担其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并乐于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DeVos 和Dijkstra 将学校归属感定

义为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或学校中的重要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以及与他人能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体验。

1.2调研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广东地区各层级高校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的研究,探究大学生归属感的强度以及影响广东地区大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个人因素以及学校因素,从而寻求从学生层面和学校层面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帮助学校向人性化管理迈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3文献综述: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学者Achyris发现企业内有一种影响员工行为的“心理工作契约”。随后,Levinson等学者通过对874名雇员的访谈,证实了雇员与雇主之间在书面雇佣契约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心理契约,并将其定义为雇佣双方交换关系中未书面化的相互期望。到了八十年代,为应对日益加剧的全球性竞争,西方企业纷纷通过裁员来降低人力成本,而与之伴随出现的便是员工对组织忠诚度的普遍下降。在此背景下,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问题引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

心理契约问题主要分为两大派;双向派和单向派。早期的双向观学派将心理契约看作是员工与组织之间有相互期望,而我们认为期望只是双方成功缔结心理契约的必要条件,并不等同于心理契约。心理期望演化成互相认同的心理契约,是双方感知了解对方的社会角色、文化环境或是通过暗示进行沟通的结果。1989年,出于组织不能“感知"、且在研究心理契约过程中常产生理解不一致等原因,Rousseau从个体单向视角对该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将心理契约定义为个体对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和信念。

我国对心理契约的研究起步较晚,第一篇介绍性的文章发表于1996年,迄今仅十余年。在教育领域展开研究的时间则更短,且其研究者大都沿袭国外“Rousseau学派”即单向观学派的思路和方法。

另外,国内的心理契约研究多集中在营利性的企业组织,对非营利性的高校等组织中的心理契约的研究,还基本上出于定性规范研究的思辨阶段。心理契约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毫无疑问是对于刚性文本契约的一种强有力的补充。更为关键的是,高校是以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为使命的非经济组织,学生和学校之间不存在企业中雇员与雇主的经济契约关系,便很难完全依靠规章制度来规范教与学过程中涉及双方权利义务的相关行为。为此我们认为可通过心理契约,这一隐性契约来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

综上可知,心理契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且其与文本等有形契约一样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心理契约在高校中的研究和应用十分薄弱,而对于我国处于大众化教育过渡阶段的高等教育来讲,心理契约的应用研究不失为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又有研究表明,当人们体验到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时,会更加健康与快乐;相反,归属感没有得到满足则会产生焦虑、抑郁、愤怒、悲伤等消极的情绪体验,甚至出现自杀行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所属学校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的认同和投入,作为学校的一员能获得尊重,体现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归属感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心理契约,体现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对于解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方面具有指导意义。所以我们用这个理论以及模型作为支撑提出了以下五个假设,并对于进行详细说明。

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