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教学设计

机械教学设计
机械教学设计

机械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机械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机械教学设计1

教学U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与参照物而言的;

(3)知道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3.悄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发现并提出问题:

二、总结归纳机械运动及参照物概念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1并提出问题:你怎么判断汽车、轮船、0机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通过观看此录像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明口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一个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看一看要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体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说明是运动的,反之是静止的.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2并提出问题:窗外的树木真的向后退了吗?江两岸的青山真的向后移了吗?张开伞后运动员真的上升了吗?以上的现象怎样解释呢?

通过观看此录像和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理解,当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时,“静止的物体”就会运动起来.

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选择的另一个物体为假定不动的物体,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观看录像1 (或动画).画面上的内容有:公路上有停着汽车和行驶的汽

车;码头上有停着的轮船和正在航行的轮船;飞机场上有停着的飞机和正在起飞的飞机.

学生:1、以公路边的树或楼房为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的汽车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的汽车时静止的.2、相对于岸边的码头位置改变的轮船是运动的,相对于岸边位置不变的轮船时静止的.3、相对于飞机场的候机大厅位置改变的飞机是运动的,相对于飞机场的候机大厅位置不变的飞机是静止的,.

观看录像2 (或动画).画面上的内容有:乘客座在行驶的'列车上,通过窗口看到窗外的树木风驰电掣般的向后运动;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跳伞运动员脱离飞机后自山下落,越来越快,当突然把降落伞张开时,看到张开的伞带着运动员上升.

学生:1.乘客座在行驶的列车上,通过窗口看到窗外的树木风驰电掣般的向后运动,是相对于行驶的列车窗口而言的;2.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巍巍青山两岸走势相对于漂流的竹排而言的;3.看到张开的伞带着运动员上升,是相对于没张开伞下落的摄像机而言的.

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与我们所选的参照物有关.选不同的参

照物,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就有可能不同.所以,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三、机械运动分类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3并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按照经过的路径可以分成哪儿类?

教师概括总结: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观看录像3 (或动画).画面上的内容有:汽车的直线行驶、拐弯行驶;轮船的直线航行、拐弯航行;飞机的直线飞行、空中俯冲表演等.

四、布置实践活动

通过观看电影、电视剧或观看有关机械运动的录像片,记录有关机械运动的现象,用机械运动的相对性进行解释.说明分别选择什么物体为参照物,摄像师怎样操作才出现这样的效果.

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机械运动相对性的资料,并作解释,整理一篇小报告.

小结

通过观看有关机械运动的录像,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掌握:1、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必须选择参照物,知道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3、知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课后作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物理教材40页:1、2、3

教学反馈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探索是经过某些活动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可通过设计观看机械运动录像片的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观察中思考、学习.学生课堂反应积极主动,学习轻松活波,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机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难点: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摆钟一个、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PVC架、棉线、钩码、

铁夹等。

教学过程: —、引入:

1、前儿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儿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太阳钟、水钟等。)还有很多类似的汁时方法,如:一柱香、一个沙漏等等。虽然像日畧、水钟以及燃油灯钟、

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板书课题:机械摆钟)

2、以摆作为振动系统的钟称为摆钟。通常都有报时功能,所以乂称为自鸣钟。1582?158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1656?1657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发明了摆钟。后经不断改进,沿用至今。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P68资料库中《教堂里的“摆”》,简要说明伽利略是怎样发现摆的规律的?

二、观察钟摆:

1、(出示摆钟)摆钟讣时为什么可以这么精确呢?

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讣量时间的?

2、用秒表测一测:钟摆摆动怎样算一次?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儿次?

3、集体测量一次后反馈,问: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

4、讨论:课本中的记录表为什么要让我们测三次或更多次呢?

三、观察我们的钟摆:

1、我也做了一个单摆(出示单摆),介绍摆各部分的名称。认识摆线、摆锤。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

2、学生猜测后,师带领学生集体测量三次。

3、是不是所有的单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一样的呢?老师给你提供

PVC架、棉线、钩码,你能做一个摆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