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over IP配置介绍和组网建议
配置BGP
配置BGPBGP协议概述BGP是目前Internet使用最广的外部网关协议(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EGP),其提供的主要功能是在不同的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s,AS)之间交换网络可达信息,并通过协议自身机制消除路由环路。
BGP使用TCP作为传输协议,用TCP协议的可靠传输机制保证BGP的传输可靠性。
运行BGP协议的router称为BGP speaker,建立了BGP会话连接(BGP session)的BGP speakers之间被称作对等体(BGP peers)。
BGP speaker之间建立对等体的模式有两种:IBGP(Internal BGP)和EBGP(External BGP)。
IBGP是指在相同AS内建立的BGP连接,EBGP是指在不同AS之间建立的BGP连接。
二者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EBGP是完成不同AS之间路由信息的交换,IBGP是完成路由信息在本AS内的过渡。
锐捷网络的BGP协议有如下特点:●支持BGP-4●支持路径属性✓ORIGN Attribute✓AS_PATH Attribute✓NEXT_HOP Attribute✓MULTI_EXIT_DISC Attribute✓LOCAL-PREFERENCE Attribute✓ATOMIC_AGGREGATE Attribute✓AGGREGATOR Attribute✓COMMUNITY Attribute✓ORIGINATOR_ID Attribute✓CLUSTER_LIST Attribute●支持BGP对等体组●支持使用Loopback接口●支持使用TCP的MD5认证●支持BGP和IGP的同步●支持BGP路由聚合●支持BGP路由衰减●支持BGP路由反射器●支持AS联盟●支持BGP软复位缺省的BGP配置:要运行交换机的BGP ,在特权模式下,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Step5 Step6 Step7使用no router bgp 关闭BGP 。
河北NWI-E调测报告V1.0
河北BSC NWI-E调测报告V1.01.NWI-E加电在更新的GB over IP解决方案中,NWI-E作为Summit48si的替代产品已经集成在BSC 框内,但逻辑上相对独立,NWI-E内置Extreme XOS系统,BSC只负责对其供电,并不能直接对该板定义数据,网管也是分开的。
因BSC加电时NWI-E会同时启动,所以在加电前请确保两块NWI-E板的互联端口(按Solution上定的是port 9和port10)没有插线,不然会因环路导致广播风暴,进而影响到APG和CP的状态。
对此IE设计文件上也有特别说明:“Port 9和Port 10的连线由工程人员调测时负责插上”2.NWI-E调测线调测NWI-E的线一侧为2个DB-9母头(经测试只有其中一个可用),一侧为爱立信专有的20针脚母头,线体为黑色(如下图所示),由于该线缆较长并不方便携带,建议将该线缆放在BSC下方空地,供调测时使用。
3.NWI-E登录通过Console口登录到NWI-E之前,请将SecureCRT参数项XON/XOFF项打勾,出现Login 提示符后输入用户名“admin”,密码为空(password提示符直接按回车),即可进入Extreme XOS系统。
4.SCB-RP连线情况目前BSC中的SCB-RP/4板已经集SCB-RP/3和GESB于一身,除对机框供电外,还提供交换功能,机框之间通过SCB-RP/4上的端口互联就可以相互通信。
Summit48si + CP55的解决方案,GEM/eGEM间连线如下图所示:(为了清晰只画了单边连线)特点:每个GEM的SCB-RP/4都通过以太网线(灰色线体,金属母头)和eGEM的SCB-RP/4相连,然后由eGEM的SCB-RP/4出一个端口和Summit48si相连(所用的线缆一端为特制金属头,一端为以太网水晶头),这样eGEM不但可以和每个GEM通信,GEM中的GPHB 板(以前是RPP板)所承担的GB业务也可以通过eGEM的SCB-RP/4转发到Summit48si 那里。
VPN中的IP地址分配和配置方式的方式
VPN中的IP地址分配和配置方式的方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VPN(虚拟专用网络)的使用。
VPN可以提供安全、私密的网络连接,使用户可以在公共网络上进行数据传输,同时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在VPN中,IP地址分配和配置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VPN的性能和使用体验。
一、IP地址分配的原则及方式在VPN中,IP地址的分配是基于以下原则和方式进行的:1. 预留地址池:VPN服务器会预留一部分IP地址,用于给VPN客户端分配。
这个地址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预留地址池的大小直接影响到VPN可以支持的最大连接数。
2. 动态分配:VPN客户端在连接到VPN服务器时,服务器会动态分配一个可用的IP地址给客户端。
这个IP地址可以在VPN连接断开后重新分配给其他客户端使用,提高了IP地址的利用率。
3. 静态分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VPN服务器也可以通过静态分配的方式给客户端分配固定的IP地址。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长期保持连接的客户端,比如企业内部的远程办公人员。
4. 子网划分:为了更好地管理IP地址,在VPN中可以将IP地址按照子网进行划分。
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提高网络的管理效率。
二、IP地址配置的方式在VPN中,IP地址的配置是通过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进行的。
1. 服务器端配置:VPN服务器会配置一个IP地址池,这个地址池保存了可以分配给客户端的IP地址。
服务器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预留多少IP地址,并对这些IP地址进行管理和分配。
服务器端还需要配置网络路由,确保客户端可以正常访问VPN内部的资源。
2. 客户端配置:VPN客户端需要配置服务器端的IP地址和相关的网络参数。
客户端会与服务器进行通信,请求分配一个可用的IP地址。
服务器会根据配置的规则进行IP地址的分配,并将分配的IP地址通知给客户端。
客户端需要将这个分配的IP地址配置到自己的网络接口上,才能正常使用VPN服务。
阿尔卡特PCU Gb接口IP化工程实施方案
阿尔卡特PCU Gb接口IP化工程实施方案【摘要】本文通过对于GB接口IP化和帧中继方式的对比的介绍,根据相关专业的技术规范和指导意见,并且结合设备特点解决工程中实际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Gb over IP;NS-VC;NS-VL1.帧中继和IP方式组网结构的变化承载网络采用IP技术是今后电信网络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通过采用统一的IP骨干网,可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结构的简化与优化,支持组网的灵活性和传输带宽的最佳利用,从而为移动运营商节省网络投资和运维开销。
在帧中继承载方式下,Gb接口的组网方式比较单一。
同局址的BSS/PCU和SGSN之间通过E1电缆直接相连,不同局址的BSS/PCU和SGSN之间通过传统SDH传输电路实现互联。
帧中继承载方式下Gb接口的组网如图1所示。
IP的组网方式可以灵活多变,但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IP网络资源,并能够保证GPRS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扩展性以及有效地减少IP网络中的抖动和时延以保证业务的QoS,是Gb over IP网络实施前要考虑的几大要素,如图2。
根据原理性的知识,可以解决阿尔卡特设备在Gb over IP的改造中出现的问题。
2.某中心城市Gb接口IP话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根据Gb接口IP化的技术要求,某省会城市在新一期工程中对新采购设备均采用Gb IP方式与SGSN核心网设备连接。
目前现网有23套阿尔卡特PCU设备,均采用的是MXMFS9130设备。
根据相关的建设指导意见,新建的阿尔卡特PCU设备的GB接口均需采用IP的方式接入PS域的CE。
(1)阿尔卡特设备的GB接口信息与网管信息的区分由于阿尔卡特MXMFS IP接口由设备的SSW板出,现网使用的A9130版本为第十版,设备的网管信息和GB接口的数据信息出自SSW板的同一接口,技术上不能直接接入IP专网的CE。
因此需要在新建的MFS侧接入一对6850以太网交换机,单平面1GE(以太网)方式,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
Gb over IP 技术原理
Ericsson
AXE810(新平台) R12 /BYB501(旧平台)
2005 Q4
增加新的以太接口单元提供IP连 接接口,一般需要新增机框 已经具备以太网接口和内置以太 网交换机,软件升级即可
Gb over IP动态配置流程-ADD流程
SNS-ADD SNS-ACK
PCU
SGSN
SIZE,CONFIGURE流程成功,PCU和SGSN可以通过ADD流程增加本端端点; SGSN向PCU发送SNS-ADD消息,携带希望增加的本端端点; PCU检查SGSN上报的端点: 对端端点总数超过PCU可以支持的数量,回复SNS-ACK,携带此原因值 上报端点中,至少有一个已经在SGSN侧存在,回复SNS-ACK,携带此原因值 消息无上述异常,回复正常的SNS-ACK SGSN收到SNS-ACK,如果携带原因值,上报相关告警,流程结束.
U D PA/I P N S-V LII
2
U D PC/I P
N S -V C 3 (U D P A /IP 2 , U D P B /IP 3 )
3
N S-V LIV
N S -V C 4 (U D P A /IP 2 , U D P C /IP 3 )
传统Gb over FR网络中,每条NSVC链路由E1链路时隙标识 Gb over IP网络中,每条NSVC链路是由四元组标识(SGSN设备IP地址,SGSN UDP端口号,BSC设备IP地址,BSC UDP端口号)
Gb over IP动态配置流程-CHANGE WEIGHT流程
SNS-CHANGEWEIGHT SNS-ACK
PCU
SGSN
SIZE,CONFIGURE流程成功,PCU和SGSN可以通过CHANGE WEIGHT流程修改 本端端点权重; SGSN向PCU发送SNS-CHANGEWEIGHT消息,携带希望修改权重的本端端点; PCU检查SGSN上报的端点: 上报端点的权重修改,将导致信令或者数据端点权重之和为0,回复SNS-ACK, 携带此原因值 上报端点中,至少有一个在SGSN侧不回复正常的SNS-ACK SGSN收到SNS-ACK,如果携带原因值,上报相关告警,流程结束.
Gb over IP的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
B C ae Sao ot l r 基 站 控 制 器 ) C MU S B s t i C n oe , tn rl / U P X复用设备 。
(ak g o t l n , P caeC nr i 分组 控制 单元 ) S S oU t 与 G N有 以下 4
G R 话 务连接 到 S S 见 图 1 ) PS G N( a 。适合 于 G R 网络建 低 , PS 易于维护 , 符合 网络 的演进 。
地
Ta s d r rnc e s o
—
琵一
n —R 1
’ 一 一一’一一一 一 一一一 … 一◆
j■ … “
是 整合 网络 资源 、 高投资效 益 的有 效手段 。根据现 网 提
投稿 网址 ht:www.ie Eo 《 t / p/ Vd o .nI 电视技术》 3 第 6卷第 1 6期 ( 总第 3 2 ) 9 期 …
W
D 机侧 尚富余 E 板 的场合 。优点是 比较 T 1 G v r P的简介 . 4 bo e I G 接 口用于传输数据 业务 ,G N通过 G b SS b口与基站 经济 、 无需 额外 硬件 , 但需 占用一 定的 MS C交换矩 阵 资
1 现状存在 的问题 . 3 中国移动 G R 用户数量迅速增长 , PS 数据业务成线性
已经成为迫切 的需要 。为适应市 场竞争 的需要 , 提高 网
络设备利用率 , 到网络低成本 高效运营 的 目的 , 达 中国移
动集 团公 司组 织部分 省公司开展 了 G 接 口I b P化的现 网
L igu , HA G Me ig ILnh i Z N in  ̄ j
NWI设备简介与GBOIP应用
configure snmp delete community readonly all 默认的read-only community string 是“public” configure snmp add community readonly snmpread configure snmp delete community readwrite all configure snmp add community readwrite snmprw 默认的 read/write community string “private”
SE800配置模板
在CE03上启用新端口ge-3/3,与NWI01的port12连接; 在CE04上启用新端口ge-3/3,与NWI02的port12连接。 2.分别在CE03,CE04上创建Vlan1782.
3.CE03的ge-3/3的IP地址配置为192.168.25.201/29; CE04的ge-3/3的IP地址配置为192.168.25.202/29.
N W I 01
BSC83
APG
N W I 02
设备连线图
详细网络拓扑图 PS:需用visioviewer 打开
NWI配置模板
# Module devmgr configuration # configure snmp sysname JNBSC77LANA configure banner 类似于确认系统提示 默认是N/A JNBSC77LANA
NWI功能
NWI-E与SUMMIT-48SI比较
相比较SUMMIT-48SI而言,不同于SUMMIT48SI仅具有两个支持1000M的port口,NWI-E 13 个port口都支持支持1000M,同时NWI-E采用板 卡形式,可兼容现网常用的GEM及EGEM机框, 仅占一个槽位,不再需要单独的DATACOM机框, 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且和老产品不冲突。 针对济南移动JNKFQF8_BSC77,采用NWI-E系 统集成实现GB OVER IP 功能,采用静态路由方 式实现路由。
GB口IP化改造指导书
Gb口IP化改造指导书包头现状:现网8套BSC,局方网优要求数据不要有太大变动,尤其是小区参数类,通常在做IP 化改造时,首先是需要将小区GPRS上网功能关闭,然后再删除PTPBVC。
但是实际中将小区上网功能关闭后,载频信道中静态信道PDTCH全部变为普通信道,改造完成后将小区上网功能开启后,原有的静态PDTCH信道已经消失,还需要手动修改。
因而包头在实际改造中,为保持信道的不改变,小区上网功能并没有关闭,是直接删除PTPBVC,改造完成后再添加PTPBVC。
改造前准备:首先需确认要改造的BSC是否具备改造条件,如硬件单板,网线布放,及对接CE设备,都需要提前了解。
在和客户沟通后确定,改造时间,将审核后的方案提交客户审核,走客户的相关流程。
向客户征询意见,召开GB口IP化改造会议,向客户阐述改造时需客户配合的工作,及改造过程。
改造步骤:1、备份数据。
在WEBLMT-备份数据到本地2、设置单板SGSN时钟。
“是否同源SGSN时钟”改为“否”。
3、删除PTPBVC。
(这里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若局方要求数据是一致的,则不要设置小区不支持GPRS,若已经和客户协商后,事后他们同意修改,则可以设置小区不支持GPRS)先通过批处理脚本,使所有小区不支持GPRS例SET CELLGPRS: IDXTYPE=BYCELLNAME, CELLNAME="女子医院-1", GPRS=NO;然后删除PTPBVC(这里可以用脚本删除,例RMV PTPBVC: NSEI=671, BVCI=3;)4、删除NSVC数据RMV NSVC:NSVCIDX = 0;RMV NSVC:NSVCIDX = 1;RMV NSVC:NSVCIDX = 2;RMV NSVC:NSVCIDX = 3;RMV NSVC:NSVCIDX = 4;RMV NSVC:NSVCIDX = 5;RMV NSVC:NSVCIDX = 6;RMV NSVC:NSVCIDX = 7;5、删除BC数据RMV BC:SRN = 0, SN = 14, BCID = 0;RMV BC:SRN = 0, SN = 14, BCID = 1;RMV BC:SRN = 0, SN = 14, BCID = 8;RMV BC:SRN = 0, SN = 14, BCID = 9;RMV BC:SRN = 0, SN = 14, BCID = 16;RMV BC:SRN = 0, SN = 14, BCID = 17RMV BC:SRN = 0, SN = 14, BCID = 24RMV BC:SRN = 0, SN = 14, BCID = 25;6、删除NSE数据RMV NSE:NSEI = 671;RMV NSE:NSEI = 672;RMV NSE:NSEI = 691;RMV NSE:NSEI = 692;7、删除PEUa单板8、删除SGSN节点(根据实际情况删除,协商表里对接SGSN是几,一般节点就写几)9、更换PEUa单板为FG2a单板10、设置IP通信方式为设备IP:(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包头设置不了,WEB LMT上没有这个命令)SET ITFIPTYPE: GBIPTYPE=DEVIP;11、增加FG2a单板,端口类型为GEADD BRD:SRN = 0, BRDCLASS = INT, BRDTYPE = FG2a, LGCAPPTYPE = GbIP, SN = 14, RED = YES, ISTCBRD = NO, MPUSUBRACK = 0, MPUSLOT = 0;//增加单板SET QUEUEMAP:SRN = 0, SN = 14, Q0MINDSCP = 40, Q1MINDSCP = 32, Q2MINDSCP = 24, Q3MINDSCP = 16, Q4MINDSCP = 8, OAMMINBWKEY = OFF;//设置队列映射关系SET ETHPORT:SRN = 0, SN = 14, BRDTYPE = FG2a, PTYPE = GE, PN = 0, MTU = 1500, OAMFLOWBW = 0, FLOWCTRLSWITCH = ON, FCINDEX = 0, ERRDETECTSW = OFF; //设置以太网端口属性SET ETHPORT:SRN = 0, SN = 14, BRDTYPE = FG2a, PTYPE = GE, PN = 4, MTU = 1500, OAMFLOWBW = 0, FLOWCTRLSWITCH = ON, FCINDEX = 0, ERRDETECTSW = OFF; //设置以太网端口属性SET ETHPORT:SRN = 0, SN = 15, BRDTYPE = FG2a, PTYPE = GE, PN = 0, MTU = 1500, OAMFLOWBW = 0, FLOWCTRLSWITCH = ON, FCINDEX = 0, ERRDETECTSW = OFF; //设置以太网端口属性SET ETHPORT:SRN = 0, SN = 15, BRDTYPE = FG2a, PTYPE = GE, PN = 4, MTU = 1500, OAMFLOWBW = 0, FLOWCTRLSWITCH = ON, FCINDEX = 0, ERRDETECTSW = OFF; //设置以太网端口属性11、更换完后需检查单板版本是否自动加载。
SGSN网元参数详解—爱立信,中兴,华为,诺西,阿朗
SGSN 网元参数设置建议指导手册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2009年7月目次一、范围 (1)二、SGSN网元功能参数 (2)1.网元功能 (2)1.12G/3G共接入功能 (2)1.1.1功能开关 (2)1.2ARD功能 (3)1.2.1功能开关(ARD忽略或者识别) (3)1.3XUDT功能 (5)1.3.1XUDT功能开关 (5)1.3.2XUDT长消息自动触发开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XUDT长消息触发长度设置 (5)1.43GPP V3 MAP (6)1.4.1MAP版本开关 (6)1.4.2针对不同map消息设置AC版本 (7)1.5ODB闭锁 (8)1.5.1ODB闭锁功能开关 (8)1.6Iu-Flex/Gb-Flex功能 (9)1.6.1功能开关 (9)1.7direct tunnel功能 (11)1.7.1功能开关 (11)1.7.2控制接入3G DT功能(分用户、RNC、GGSN) (13)1.8实现对GGSN的负荷分担功能 (14)1.8.1功能开关 (14)1.9路径管理功能 (15)1.9.1功能开关 (15)1.9.2路径控制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3echo消息尝试次数 (18)1.10P-TMSI和P-TMSI签名的分配 (19)1.10.1功能开关 (19)1.11支持HSPA功能 (20)1.11.1功能开关 (20)1.11.2HSPA控制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Gb over IP技术
Gb over IP技术在移动网络中的应用1 引言承载网络采用IP技术是今后电信网络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通过采用统一的IP骨干网,可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结构的简化与优化,支持组网的灵活性和传输带宽的最佳利用,从而为移动运营商节省网络投资和运维开销。
目前,国内各运营商都在经历着从2G到3G网络的业务演化和迁移。
在此过程中,终端用户接入速度明显提升,数据流量也急速增长。
这些增长对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能够灵活地处理峰值流量的冲击,而且能够在需要时迅速、简单地扩容,同时还要保证电信网络的安全性和健壮性。
在这种条件下,原来基于帧中继的Gb链路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要求,在IP网络上承载Gb业务流已成为迫切的需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许多成功商用Gb over IP案例的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携手中国移动通信一起,在其GPRS/EDGE 网络上实施Gb接口IP化改造方案,仅河南移动就有15台SGSN,400多个BSC,8000多个PCU运行在Gb over IP网络中,全省共节约E1电路1000余条。
2 Gb over IP的技术原理2.1 Gb over IP接口的协议栈Gb接口位于GSM/GPRS网络中的BSS和SGSN之间,用来传送SGSN和BSC之间的信令和用户数据。
Gb over IP(3GPP TS 48.016)与Gb over FR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见图1),主要改变是在网络服务层从原来的帧中继承载改变为IP/UDP 承载,通过基于IP的路由寻址完成Gb接口的信令和数据交换。
而其上层的其他协议和应用并没有任何改变。
图1 Gb over IP和Gb over FR协议栈的比较在帧中继承载方式中,(NSEI,NSVCI)对应于存在于PCU和SGSN间帧中继承载中的永久虚连接,而在IP承载的Gb口中,(NSEI,NSVCI)则最终通过源/目标地址端口四元组(IPs,UDPs,IPdst,UDPdst)来进行标识(见图2)。
【VIP专享】中山监控Gb_over_I P维护手册(详细版)
中山监控Gb over IP 维护手册(详细版)1、BSC 侧相关指令1.1 常规指令Gb over IP 之后,原有的RRGBP 已不能使用,新的指令为:RRINP:NSEI=all;查看Gb 接口状态RRBVP:NSEI=all;查看各小区的状态同时,新增了如下指令:RRIPP:IPADDR=ALL;查看RPP 定义的所有IPRRAPP:APL=GBI;查看RPP 定义的业务地址RRAPP:APL=IPS;查看RPP 定义的通路检测地址其它相关指令:TERDI:RP=rp;进入RPP 的调测模式DBTSP:TAB=*;查看Gb over IP 相关RPP 信息1.1.1 RRINP<rrinp:nsei=all;RADIO TRANSMISSION IP NETWORK SERVICE DATARIP PORT SWEIGHT DWEIGHT RIPSTATUS 10.129.169.97 35428 1 0 OPERATIONAL 10.129.169.972158 0 1 OPERATIONALLIPIPDEVLIPSTATUS10.128.106.37 RTIPGPH-34 OPERATIONAL 10.128.106.36RTIPGPH-33 OPERATIONAL 10.128.106.35 RTIPGPH-32OPERATIONAL 10.128.106.32 RTIPGPH-29 OPERATIONAL 10.128.106.31 RTIPGPH-28 OPERATIONAL 10.128.106.28 RTIPGPH-25 OPERATIONAL 10.128.106.27 RTIPGPH-24 OPERATIONAL 10.128.106.26 RTIPGPH-23 OPERATIONAL 10.128.106.25 RTIPGPH-22 OPERATIONAL 10.128.106.24 RTIPGPH-21 OPERATIONAL 10.128.106.23 RTIPGPH-20 OPERATIONAL 10.128.106.22 RTIPGPH-19 OPERATIONAL 10.128.106.21 RTIPGPH-18 OPERATIONAL 10.128.106.20 RTIPGPH-17 OPERATIONAL 10.128.106.19 RTIPGPH-16 OPERATIONAL 10.128.106.18 RTIPGPH-15 OPERATIONAL 10.128.106.17 RTIPGPH-14 OPERATIONAL 10.128.106.16 RTIPGPH-13 OPERATIONAL 10.128.106.15 RTIPGPH-12 OPERATIONAL 10.128.106.14 RTIPGPH-11 OPERATIONAL 10.128.106.13 RTIPGPH-10 OPERATIONAL 10.128.106.12 RTIPGPH-9 OPERATIONAL 10.128.106.11 RTIPGPH-8 OPERATIONAL 10.128.106.10 RTIPGPH-7 OPERATIONAL 10.128.106.9 RTIPGPH-6 OPERATIONAL 10.128.106.8 RTIPGPH-5 OPERATIONAL 10.128.106.7 RTIPGPH-4 OPERATIONAL 10.128.106.6 RTIPGPH-3 OPERATIONAL 10.128.106.5 RTIPGPH-2 OPERATIONAL 10.128.106.4 RTIPGPH-1 OPERATIONAL 10.128.106.3 RTIPGPH-0 OPERATIONALEND使用RRINP 可以查看BSC 的Gb 口信息:NSEI :唯一标识一个BSC ;PRIP :对应的SGSN 的业务地址,对于调整BSC 和SGSN 的对应关系时,主要为修改此SGSN 地址;PRIP-PORT :规划统一使用端口“2157”;PRIP-NSSTATE :正常情况下为“ACTIVE ”;PRIP-NSSTATUS :正常情况下为“ACTIVE ”;RIP :SGSN 侧的板卡地址,BSC 通过网络自学的得到;RIPSTATUS :正常情况下状态为“OPERATIONAL ”,如果状态异常,一般为BSC 到SGSN 的路由有问题,也有可能为SGSN 对应的板卡异常;LIP :BSC 的RPP 板卡的业务地址;LIPSTATUS :正常情况下状态为“OPERATIONAL ”,如果状态异常,一般为BSC 的RPP 有问题,可尝试解闭RP (BLRPI:RP=rp; BLRPE:RP=rp;)或对RP 进行冷小启。
VPN中的IP地址分配和配置方式的方法
VPN中的IP地址分配和配置方式的方法在虚拟专用网络(VPN)中,IP地址的分配和配置是确保网络连接正常运作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VPN中IP地址分配和配置的方法,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IP地址分配的基本原则IP地址是在网络中唯一标识设备的地址。
在VPN中,IP地址分配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避免IP地址冲突:在为VPN中的设备分配IP地址时,必须确保每个设备都拥有唯一的IP地址,以避免地址冲突。
2. 网络划分与IP地址分段:为了更好地管理设备和网络流量,可以将VPN中的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络,并为每个子网络分配一段IP地址,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网络资源。
3. 路由策略和访问控制:通过设置适当的路由策略和访问控制列表,可以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及对外部网络的访问权限,保障网络安全。
二、IP地址的分配方式VPN中的IP地址可以通过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两种方式进行。
1. 静态IP地址分配静态IP地址分配是指手动为每个设备分配一个固定的IP地址。
这种分配方式适用于设备数量较少、网络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
静态IP地址分配的步骤如下:(1)确定IP地址段:根据实际需求,确定VPN中需要使用的IP地址段。
(2)为设备分配IP地址:手动为每个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并确保该地址与VPN的IP地址段相匹配。
(3)配置网络设置:在每个设备上进行相应的网络设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静态IP地址分配的优点是简单易懂,管理方便,不涉及动态地址分配的复杂性。
然而,当设备数量增多时,手动分配IP地址将变得繁琐且容易出错。
2. 动态IP地址分配动态IP地址分配是指利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自动为设备分配IP地址。
这种分配方式适用于设备数量较多、网络规模较大的情况。
动态IP地址分配的步骤如下:(1)配置DHCP服务器:在VPN中部署DHCP服务器,并配置IP 地址池、租约时间等相关参数。
(2)设备连接与地址获取:设备连接到VPN后,通过DHCP协议向服务器请求IP地址。
说说VPN中的IP地址分配和配置方式
说说VPN中的IP地址分配和配置方式在VPN中,IP地址分配和配置方式是构建虚拟专用网络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探讨VPN中的IP地址分配和配置方式,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VPN技术的运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一、IP地址分配方式1. 动态IP地址分配动态IP地址分配是指在VPN网络中,客户端在连接时临时被分配一个可用的IP地址。
这种方式通常由服务器端的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负责管理。
动态IP地址分配可以高效地管理IP资源,提高地址的利用率,同时也便于对客户端进行管理和监管。
2. 静态IP地址分配静态IP地址分配是指在VPN网络中,为每个客户端分配一个固定的IP地址。
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需要长期保持连接并具有固定身份的用户,比如企业内部员工或远程办公。
静态IP地址分配可以确保每个连接始终使用相同的IP地址,方便实施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
二、IP地址配置方式1. 集中式配置在集中式配置中,VPN服务器负责分配IP地址给客户端。
服务器端通过DHCP服务器或者手动指定的方式,将IP地址和相关配置信息向客户端发送。
这种方式适用于中小型的VPN网络,对管理员而言更加方便管理和维护。
2. 分布式配置分布式配置是指在VPN中,各个端点设备负责自主地分配和管理IP地址。
分布式配置可以提升网络的并发性和可扩展性,减轻服务器负载。
然而,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管理工作和对网络的监控和维护。
三、IP地址分配和配置的冲突处理在使用VPN时,IP地址分配和配置的冲突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决办法:1. 地址池管理通过设置一个地址池,明确规定可用的IP地址范围,避免地址冲突和IP资源浪费。
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地址池,确保IP地址的充足性和可用性。
2. 冲突检测和解决在VPN部署过程中,应该加强IP地址冲突的检测和解决机制。
通过监控系统或工具定期检查IP地址的冲突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保证VPN网络的正常运行。
GBSC面试问题总结
1.插框拨码开关含义◆机柜插框拨码开关用于设置插框编号。
◆开关状态ON代表0,OFF代表1;拨码高位对应字节高位。
◆拨码采用奇校验设置方法如下:◆先设置拨码位1~5和8;拨码位7一般设为0数出当前拨码中“1”的个数,若为偶数则拨码位6设为“1”,若为奇数则设为0。
2.BSC各个单板的主要功能GOMU为BSC的主控板,是BSC的操作维护处理中心GXPUM为BSC的主业务处理单元,单板实现BSC的核心业务处理功能GXPUT为BSC的传输处理单元,主要处理LAPD协议及MTP3协议功能GGCU为BSC通用时钟单元,为BSC提供时钟同步信号GSCU为BSC的交换控制单元,为BSC提供信息维护管理和GE交换平台GTNU为BSC的TDM交换单元,为BSC提供TDM交换功能GDPUX为GSM电路扩展处理单元,主要处理BSC的语音和数据业务处理功能GDPUP为GSM的分组业务处理单元,实现分组业务处理GEIUB/GOIUA/GEPUG等单板为BSC的ABIS口,A口,GB口提供传输功能3.BSC6000的逻辑功能模块组成TDM交换子系统GE交换子系统业务处理子系统业务控制子系统接口信令处理子系统时钟子系统4.XPU单板中CPU的划分以及功能5.基本语音业务信号流BTS—GEIUB—GTNU—GDPUX—GTNU--GEIUA—MSC6.分组业务信号流(内置PCU)BTS—GEIUB—GTNU---GDPUP—GSCU—GEPUG---SGSN7.BSC 信令流程Abis接口信令:MS—BTS—GEIUB—GSCU—XPUT—GSCU—XPUM A口7号信令链路:XPUM—GSCU—GEIUA—MSC8.Abis口光口对接需要协商哪些参数?答:光口成帧模式、帧格式以及J0和J1字节9.BSC6000容量指标10.内置PCU配置需要协商的数据及注意事项协调数据主要涉及参数:BC、NSE、NSVC、DLCI,其中最后一个参数要看各地市的情况配置内置PCU的顺序:配置SGSN节点,配置NSE,配置BC,配置SGSN时钟,配置NSVC,最后配置PTPBVC,对接的只需双方协商一致即可,其中要注意GEPUG的单板属性中的帧格式的统一。
中国移动Gb接口IP化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Gb接口IP化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A-006-2009 中国移动G b接口I P化技术规范C h i n a M o b i l e G b o v e r I P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2009-8-19发布2009-8-19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4.概述 (4)5. 网络业务功能(Network Service) (6)5.1寻址(Addressing) (6)5.2 子网业务功能(Sub-Network Servicefunctions) (7)5.3 NS负荷分担 (8)5.4 资源分配(Resource Distribution) (8)5.5 NS-VC管理 (8)6.Gb接口要求 (8)6.1 协议版本 (8)6.2 接口类型 (8)6.3 接口数量 (10)7. 性能要求 (12)7.1 QoS要求 (12)7.2 冗余备份要求 (13)8. 操作维护要求 (14)8.1 对BSC设备要求 (14)8.2 对SGSN设备要求 (14)8.3 NS-VC配置要求 (15)9.承载方式兼容要求 (16)9.1对BSC设备要求 (16)9.2 对SGSN设备要求 (16)10.后续演进要求 (16)10.1可平滑升级支持Gb Flex (16)10.2 SGSN应同时支持Gb接口和Iu-PS接口IP化 (17)11.编制历史 (17)前言本标准规定了BSC和SGSN设备的Gb over IP技术要求,供Gb IP化实现及现网应用参考。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Gb over IP业务功能描述要求,接口要求、性能要求、操作维护要求、组网、承载方式及后续演进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要求。
本标准是BSS IP化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 QB-A-004-2009 中国移动A接口IP化技术规范[2] QB-A-005-2009 中国移动Abis接口IP化技术规范[3] QB-A-006-2009 中国移动Gb接口IP化技术规范本标准由中移技﹝2009﹞239号印发。
GB口割接及调整手册
一、GB扩容事项GB扩容流程由数据室发起,BSC端负责配合。
一般在GB扩容之前,数据室会将本次扩容的相关数据通过邮件发送过来并在信息化系统上提交GB扩容流程,BSC端根据邮件里给出的数据制作DT并配合信息化系统上的相关流程进行操作。
如果数据室给的数据里,传输使用的类型为RBLT,需要根据现网进行RBLT->RTG类型的电路更改,RTG电路编号按顺序编号即可,DIP更改DT可通过DIP_CHANGE这个OPS来制作。
示例如下:传统GB扩容数据示例.xls注意:如果发现需要更改的RBLT有基站数据(STDEP打印结果config 那栏显示的字母不是NP的),则将情况反馈给无线组,待无线组把该传输的基站数据删除后再进行链路改造。
如果需要割接的网元是GB OVER IP网元,数据室那边会给出SGSN的新IP地址,按照流程,把原SGSN IP地址修改成新地址即可。
二、GB OVER IP网元扩容、割接流程Gb over IP之后,调整BSC对应的SGSN,需要在BSC侧使用指令。
1)查看BSC的NSEI和小区状态RRINP:NSEI=all;RRBVP:NSEI=all;2)Passive GB接口:RRINC:NSEI=XXX,NSSTATE=PASSIVE;3)删除原来的NSEI:RRINE:NSEI=XXX;4)创建新的NSEI (SGSN给出新的NSEI, IP地址,PORT):RRINI:NSEI=XXX,PRIP=.ff,PPORT=2157,RAT=GERAN;5)Active GB接口:RRINC:NSEI=XXX,NSSTATE=ACTIVE;6)检查Gb口状态和GPRS小区状态RRINP:NSEI=all;RRBVP:NSEI=all;三、传统GB网元扩容、割接流程1)ALLIP;检查告警;RRGBP;检查GB口状态。
2)RRVBI:NSVCI=9032 ; 闭塞GB链路3)RRNSE:NSVCI=9032 ; 删除GB链路。
GB口日常维护手册
常见故障处理
Case 4:RADIO TRANSMISSION IP GATEWAY FAULT 问题分析: IP设备到对应的内部IP网关的通信链路出现故障。当IP Device只有一个IP接口出现故障时,产生A3告警;当两 个IP接口均出现故障时,产生A2告警 问题解决: 1. 检查BSC与LAN SWITCH之间的连线 2. 查看该IP Device的状态,如端口状态,RP状态 3. 检查LAN SWITCH端口状态,如是否有误码,是否有 丢包等
9 显示当前交换机路由信息 # show iproute/ iparp 检查点:结合GB OVER IP的网络设计文档来检查路由信息的正确性
9 显示系统诊断信息 # Show diagnostics 10 显示系统使用内存情况以及CPU利用率 # Show memory/ top 11 系统软件升级或备份 Pre-upgrad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backup configuration Upgrade Secondary Image and Master Image Health Check after upgrade
起因
BSC LAN switch and SGSN之间的IP网络发生扰动
常见故障处理
Case 2:Alarm:RADIO TRANSMISSION IP GB INTERFACE FAULT, Reason:NO ACTIVE LIP 问题分析: A2 alarm raises. And RRBVP shows some cells‘ BVCSTATE in ABL state,影响PS业务 问题解决: Collect all the data described in the note,then restore gprs traffic by RRINC: NSEI= <nsei> ,NSSTATE=PASSIVE; RRINC: NSEI= <nsei> ,NSSTATE=ACTIVE; if the BVCI state is not active or stable then restart the rpp's by using TERDI:RP= =<GPH_RPs> ; /RESTART COLD; END; 如果问题没有解决,需要进一步定位故障
GPRS核心网设备的2GTD融合组网方案
GPRS核心网设备的2G/TD融合组网方案样,包括SGSN和GGSN。
为了维持当前网络运营,实现客户群体的保全和转移,逐步推进网络的升级和业务的融合,适应全方位竞争的需要,同时兼顾网络投资,发挥2G/3G“两个系统一张网络”的协同效益,实现核心网PS域的一体化建设成为最优方案。
因此现阶段中国移动在进行TD的PS域建设时未进行实体的新建,而是采用2G/TD合设方式,对原有SGSN和GGSN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网络同时支持原有2G业务及现在的3G业务。
GPRS核心网采用TD-SCDMA网与2G网络融合组网的方式,遵循中国移动现有2G网网元的组网方式。
2.1 GPRS网络结构图1为GPRS核心网设备网络结构图:GPRS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下述功能单元:(1)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执行移动性管理、安全功能、接入控制和路由选择等功能。
SGSN与HLR之间的Gr接口用于SGSN与HLR之间传送移动性管理的相关信令。
(2)网关G P R S支持节点(G G S N):负责提供GPRS PLMN与外部分组数据网的接口,并提供必要的网间安全机制(如防火墙)。
同一PLMN中的GSN之间通过Gn接口进行通信,不同PLMN中的GSN之间通过Gp接口进行通信。
(3)计费网关(CG):计费网关通过Ga接口与G P R S网络中的计费实体如G S N等通信,用于收集各GSN发送的计费数据记录。
(4)防火墙(FW):用于与外部数据网的隔离, GPRS网在与外部数据网互连的Gi接口(GGSN与外部数据网之间的接口)上应设置防火墙。
(5)域名服务器(DNS):负责提供GPRS网内部SGSN、GGSN等网络节点的域名解析以及APN的解析。
现网SGSN和GGSN均不支持TD业务。
GPRS核心网在Gn接口(GSN之间的接口)是全IP化的,而在Gb接口(基站子系统与SGSN之间的接口)则是基于FR/TDM的。
随着TD业务的推广,核心网的拓扑结构必将向如下趋势演进:端到端的IP化,网络结构的扁平化,更高的带宽,更高的吞吐量,更低的时延,更好的QoS支持,支持更多的接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2
Gb over IP配置参数
远端NSVL(IP静态配置模式)
参数:SGSN的业务IP+UDP端口号
该配置项由SGSN侧提供 一个本端NSVL和一个远端NSVL之间建立链路,形成一条承载通道。 对BSC侧来说,配置本端、远端NSVL后,两端所有NSVL自动以全互联的 方式尝试建立链接。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6
Gb over IP(内置PCU)涉及参数
配置对象 NSE PTP BVC 设备IP 配置参数 代理框号+传输协议(FR/IP) 所属NSE + BVC标识 设备IP地址
端口IP
BSC路由 本端NSVL 远端(SGSN)侧 配置 静态IP
端口号 + IP + MASK
Gb over IP(内置PCU)配置参数
端口IP介绍-2:多个端口IP之间的关系、BSC路由
GFGUG单板最多可以支持8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可以连接到IP承载网。 当Gb口要发送IP包时,如何选择从哪个端口发出去呢? BSC路由:到达一个目的SGSN需要选择的网关 有了路由,就知道将IP包发到哪个网关了。而根据该网关的网段,可
Gb over IP(内置PCU)配置参数
端口IP介绍-1 端口IP设置在GFGUG的物理端口上。而设备IP只是一个逻辑IP。
设备IP
Router
业务IP SGSN 其他 SGSN
BSC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9
静态配置 本端NSVL 远端NSVL 服务端点 -
动态配置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4
Gb over IP配置参数
信令权重与数据权重 本端、远端NSVL都需要配置权重 多个NSVL之间按权重比接收信令/数据业务。所以这个权重是要告知对端的(通
目的IP/MASK + 网关IP(下一跳) NSE + IP + UDP端口号 + 信令/数据权重 远端NSVL:IP + UDP端口号 + 信令/数据权重
动态IP
服务IP + UDP端口号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7
Gb over IP(内置PCU)配置参数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5
Gb over IP(内置PCU)介绍
IP组网示例
设备IP
Router
业务IP SGSN
BSC
端口IP
其他 SGSN
BSC6000 Gb over IP默认使用设备IP通讯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8
Gb over IP配置参数
1、SIZE流程:
预配置端点 SNS-SIZE SNS-SIZE-ACK
PCU
SGSN
• •
•
SGSN人工告知PCU一个预配置端点; PCU通过预配置端点向SGSN发送SNS-SIZE消息,携带规格信息: 最大支持的IPNSVC数目 最大支持的IP4端点数目 最大支持的IP6端点数目 SGSN检查是否支持PCU上报的规格信息: 如果支持,回复正常的SNS-SIZE-ACK 如果不支持,回复携带原因值的SNS-SIZE-ACK
设备IP 设备IP是真正做业务的IP,而端口IP、路由器、及IP承载网的作用是 在BSC的设备IP和SGSN的业务IP之间提供承载通道。
设备IP
Router
业务IP SGSN 其他 SGSN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8
BSC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5
Gb over IP配置参数
其他参数
配置项
ARP链路检测
参数
对端IP地址; 检测重试次数(缺省3次); 检测超时时间(缺省3秒); 备板对端IP地址;
说 明
建议主用端口启用ARP链路检测,备 板对端IP地址建议不用检测,备端口 使用端口物理检测。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7
Gb over IP配置参数
1. 2. 3. 4. 5.
动态配置流程介绍:
SIZE流程 CONFIG流程 ADD流程 DELETE流程 CHANGE WEIGH流程
其中,SIZE和CONFIGURE流程:双方协商配置,并将己方配置告知对方; ADD、DELETE和CHANGEWEIGHT流程:一方更改配置,并将更改告知对方。
2015-2-28
Security Level:
Gb over IP配置介绍及 组网建议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目录
Gb接口名词介绍 Gb over IP介绍 Gb over IP配置参数 Gb over IP组网建议 Gb over IP配置实例 Gb over IP改造方案
动态配置:
流程配置对端端点 有协商流程 IPNSVC
PCU SGSN
流程配置对端端点
•PCU和SGSN通过协议规定的流程协商双方支持的规格; •PCU和SGSN互相将本端端点配置通知对方,无需手工配置; •PCU和SGSN一方设备的端点配置发生变化,通过协议规定的流程自动保持信息同步;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9
Gb over IP配置参数
2、CONFIG流程:
SNS-CONFIG SNS-CONFIG-ACK SNS-CONFIG SNS-CONFIG-ACK
PCU
• •
SGSN
• •
SIZE流程成功,PCU向SGSN预配置端点发送SNS-CONFIG消息,上报己方端点信息; SGSN检查PCU上报的端点: 上报的端点数超过SIZE中的最大端点数,回复SNS-CONFIG-ACK,携带此原因值 上报端点的信令或者数据权重为0,回复SNS-CONFIG-ACK,携带此原因值 消息无上述异常,回复正常的SNS-CONFIG-ACK PCU侧CONFIG流程成功,SGSN向PCU发送SNS-CONFIG消息,上报己方端点信息; PCU检查SGSN上报的端点: 上报的端点数超过己方支持数量,回复SNS-CONFIG-ACK,携带此原因值 上报端点的信令或者数据权重为0,回复SNS-CONFIG-ACK,携带此原因值 消息无上述异常,回复正常的SNS-CONFIG-ACK
主备端口IP属于相同网段
主备端口同时保持网关可达(ARP探测) 主用端口的IP永远是配置在低槽位单板上的IP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1
Gb over IP配置参数
本端NSVL 是一个端点(协议名称:IP endpoint) 参数:设备IP+UDP端口号 该配置项在IP静态/动态配置方式下无差异 配置NSVL还需要“权重”参数,下文描述
对象 BVC(SIG BVC,PTP BVC) FR:BC IP:IP端点(设备/业务IP)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3
Gb over IP介绍
协议栈示意图
协议层 BSSGP NS FR
IP
采用IP子网与FR子网的配置差异不大,对协议层的高层没有影响。 与FR组网方式相比,IP组网方式有带宽大、投资少的优势。 Gb实现IP传输后,可同时支持帧中继(FR)和IP网络两种端到端的通信方式来实现BSC和 SGSN之间的传输。NS模块根据传输方式选择不同的上下行处理流程。 BSC6000 Gb接口不支持DSCP和VLAN功能, Gb口实现支持基于队列调度(PQ)的拥塞管理 和拥塞避免的QoS机制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20
Gb over IP配置参数
3、ADD流程:
SNS-ADD SNS-ACK
PCU
SGSN
• • •
•
SIZE,CONFIGURE流程成功,PCU和SGSN可以通过ADD流程增加本端端点; SGSN向PCU发送SNS-ADD消息,携带希望增加的本端端点; PCU检查SGSN上报的端点: 对端端点总数超过PCU可以支持的数量,回复SNS-ACK,携带此原因值 上报端点中,至少有一个已经在SGSN侧存在,回复SNS-ACK,携带此原因值 消息无上述异常,回复正常的SNS-ACK SGSN收到SNS-ACK,如果携带原因值,上报相关告警,流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