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PPT)机电一体化技术-2.2 精密机械技术-1

合集下载

机电一体化技术 PPT

机电一体化技术 PPT
(6) 减少在制品库存量 ( 7) 投资高 、风险大 ,开发周期长 、管理水平要求高。
FMS动画.wmv
示教盒: 可手动有线遥控机器人
“机电一体化 ” (mechatronics)一词在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日 本 。它取英文单词mechanics (机械学)的前半部和electronics (电子学)的后半部分拼成一个新词 , 即机械电子学或机电一体化
(8) 航空 、航天 、国防用武器装备等。
4. 电子化汽车
70年代前后 , 实现了充电电压调整器和点火装置的电路集成化 并研制成功了燃油喷射的电子控制装置。
70年代后期 ,美国和日本先后开发了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 ,用 于计算最佳点火时间 ,控制执行其点火动作 ,大大提高了汽车的 性能。
80年代以来 ,相继开发出了: 电子控制化油器 、 电子控制自动 变速器 、 电子刹车控制装置 、防滑装置 、 自动稳速控制装置 、 电 子仪表 、 电子自动刮水器 、排气污染的电子控制器 、集中报警系 统 、发动机诊断系统等。
(1) 工业 ,如:数控机床 、机器人 、 自动生产设备 、FMS 、CIMS 无人化工厂等;
(2) 运输 、包装及工程 , 如: 电子化汽车 、数控包装机械 、数控 运输机械及工程机械设备等; (3) 储存销售 , 如: 自动仓库 、 自动称量 、销售及现金处理等;
(4) 社会服务性 , 如: 自动化办公机械 、医疗与环保及公共服务 自动化设备 、文教 、娱乐用机电一体化产品等; (5) 家用 , 如: 洗衣机 、炊事自动化机械等; (6) 科研及过程控制 , 如: 测试设备 、信息处理设备等; (7) 农 、林 、牧 、渔 , 如: 现代农业生产控制装置等;
计算机与信 息处理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PPT课件

《机电一体化技术》PPT课件

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
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
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
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
2021/6/10
33
1.7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2 模块化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 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 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 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这需要制定各项标准, 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由于利益冲突, 近期很难制定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 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显然,从电气产 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带来的好处可以肯定,无论 是对生产标准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企业还是对生产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规模化将给机电一体化 企业带来美好的前程。
3. 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 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 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 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2021/6/10
11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CNC
位置,速 度反馈
位置,速度 检测单元
电机
2021/6/10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组成
机械 部件
12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品设计和制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后,即可投入大
批量生产。
2021/6/10
27
1.6 机电一体化对机械工业的影响
1 提高性能、扩展功能
今日的数控机床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威力,运用 时间序列分析和精度创成等理论建立数学模型。 已有可能实时预报包括随机误差在内的机床误 差,然后自动校正,从而达到前所未有的精度。 采用对阻尼进行预报,一旦接近临界值时就自动 调整切削用量,这又可能出现永不颤振的机床, 保证很高的生产率和良好的加工表面。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件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件

伺服系统
总结词
伺服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实现精确控制的重要部 分。
详细描述
伺服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实现精确控制的关键部 分之一,它能够根据控制信号调整执行机构的运动轨 迹和位置,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伺服 系统通常由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和控制器等组成, 具有快速响应、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在机电一 体化系统中,伺服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精确控制 的场合,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
0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 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与机电一体化的结合
01
人工智能技术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提供智能化决策和 控制能力,提高系统的自主性和适应性。
02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优化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 和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3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用于故障诊断和预测,提高机 电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位、稳定运行以及节能降耗等目标。
系统总体技术
总结词
系统总体技术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整体协 调和优化的关键,涉及系统总体设计、集成 与优化等方面的技术。
详细描述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系统总体技术主要用 于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整体协调和优 化,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它涉及到系 统总体设计、模块化设计、可维护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等方面。通过系统总体技术,可 以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协调,提高系统的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总结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如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智能家居等 。
详细描述:在制造业中,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 典型应用,通过引入计算机数控系统,实现了高精度、 高效率的加工。在自动化生产线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用 于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此外,机器人技术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 用之一,可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搬运、装配、检测等环节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人工成本。在智能家居领域 ,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 理,提高生活品质和便利性。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件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件

1.1.1 机电一体化的概念机电一体化,也称机械电子学,是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在以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

1.2 功能构成和要素构成产品的目的功能是通过其内部功能来实现的。

机电一体化系统要实现其目的功能,一般需要具备五种内部功能,即主功能、动力功能、计测功能、控制功能和结构功能。

其中,主功能是实现系统目的功能直接必需的功能,它表明了系统的主要特征;动力功能是向系统提供动力、让系统得以运转的功能;计测功能和控制功能的作用是根据系统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使系统正常运转;结构功能则将系统各要素组合起来,进行空间配置,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1-3所示。

可见,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与其五种内部功能相对应,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动力源、机械本体、执行机构、检测与传感装置、控制与信息处理装置。

各部分之间通过接口相联系。

1.机械本体:系统所有功能元素的机械支持结构,包括机身、框架、机械连接等,它实现系统的构造功能。

2.动力源:向系统提供能量,并将输入的能量转换成需要的形式,实现动力功能3.检测与传感装置:检测与传感装置是检测部分的核心,包括各种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电路,用于对产品运行时的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进行检测,提供进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实现计测功能。

4.执行机构:包括机械传动与操作机构,在控制信息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功能。

5.控制与信息处理装置:根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以及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运行和决策,对产品运行施以相应的控制.实现控制功能。

相关技术一. 机械技术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主功能和结构功能,往往是以机械技术为主实现的。

在机械与电子相互结合的实践中,不断对机械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使现代机械技术相对于传统机械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材料、新工艺、新原理、新机构等不断出现,现代设计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满足机电一体化产品对减轻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和刚度、改善性能等多方面的要求。

机电一体化技术(1)幻灯片PPT

机电一体化技术(1)幻灯片PPT
机电一体化技术(1)幻灯片 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开始 前页 后页 结束 20212/50/2213/5/23
第二章 机械系统设计
生产加工过程监测
切削力传感器,加工噪声 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 器、红外接近开关传感器 等。
开始 前页 后页 结束 20212/50/2213/5/23
密歇根大学数字化工厂
流程工业设备运行状态监控
扬子石化50MW热电机组监测系统
在电力、冶金、石化、化阳 统工逻等电流厂程30工0M业W中汽,轮生机产组监线测上系 设备运行状态关系到整个生产线荆流门电程厂。2通00常MW 建机立组2监4小测时系统在
组成:
见右图
大带轮4
电动机1 V带3
轴板7
小带轮2
开始 前页 后页 结束 20212/50/2213/5/23
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
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计划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

程 序
技术设计阶段
技术文件编制
开始 前页 后页 结束 20212/50/2213/5/23
对所设计的机器需求情况进行充 分调查分析,明确机器功能及约
齿轮9
排气阀4 气缸体1
凸轮7
工作过程:
活塞下行,进气阀打开,燃气被 吸入汽缸
活塞上行,进气阀关闭,压缩燃气
点火后燃气燃烧膨胀,推动活塞 下行,经连杆带动曲轴输出转动
活塞上行,排气阀打开,排出废气
开始 前页 后页 结束 20212/50/2213/5/23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件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件

机电一体化产品实例介绍
机电一体化自动化设备
自动化生产线,可以通过机械臂、传送带、视觉系统等多种手段完成产品的加工、装配、检 测工作。
机电一体化物流设备
如机场行李传输设备、智能物流分拣设备等,在物流场景下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机电一体化医疗设备
如医疗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看护床等,为现代医学世界带来了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应用领域
机电一体化技术广泛应用于 汽车、机床、工业自动化设 备、机械制造等众多领域, 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高效率、 更高精度、更低成本的解决 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组成部分
机械结构设计
机电一体化设计的基础,包括机 械元件的设计、结构设计和材料 选择。
电控系统设计
传动系统设计
控制机械系统运动和操作的核心, 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微控制器 等关键元器件。
的结构和参数设计,并优化系统的控制策
略和运行效率。
5
产品概念分析
基于用户需求、市场调研、公司战略等因 素,对产品的基本特性、市场定位和业务 模式进行分析和确定。
传动系统设计
根据产品的应用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出 传动系统的布局、选型和参数等详细信息, 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
感知系统设计
根据传感器数据和产品应用需求,选型/制 造感应器,通过机器视觉技术进行边缘分 析,确保产出完美的产品。
《机电一体化技术》PPT 课件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现代工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这项技术,将会在工 业领域带来巨大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
定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通过对机 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 制技术的融合应用,实现机 械设备的高效、自动化的生 产过程。
发展历程

精密机械技术专项课程PPT课件( 143页)

精密机械技术专项课程PPT课件( 143页)
由于传动部件直接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精度、 稳定性和快速响应性,因此,应设计和选择满足传 动间隙小、精度高、低摩擦、体积小、重量轻、运 动平稳、响应速度快、传递转矩大、谐振频率高以 及与伺服电动机等其他环节的动态性能相匹配等要 求的传动部件。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基本要求。
2.2.1 机械传动机构的基本要求
2)高速化。产品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与机械传动部 件的运动速度相关。因此,传动机构应能适应高速运 动的要求。
3)小型化、轻量化。随着机电一体化系统精密化、高 速化的发展,必然要求传动机构的小型化、轻量化, 以提高运动灵敏度(快速响应性)、减小冲击、降低能 耗。为了与微电子部件微型化相适应,也要尽可能做 到使传动部件短、小、轻、薄。
3)螺母转动、丝杠移动。如图3,该形式需要限制螺母移动和丝 杠的转动,由于结构较复杂且占用轴向空间较大,故应用较少。
4)丝杠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如图4,该传动方式结构简单、 紧凑,但在多数情况下使用极不方便,故很少应用。
5l距可20)离获)差两为得动段较S传螺=小动n纹的×方,位(式其l1移,0旋-S如向。l2图0相因)5,同此。如。,该果当此方两丝方式基杠式的本2多丝转导用杠动程于上时的微有,大动螺可小机距动相构不螺差中同母较。的1少的(,如移则l1动0、
机械传动机构的基本要求
1)系统传动部件的静摩擦力应尽可能小,动摩擦力 应是尽可能小的正斜率,若为负斜率则易产生爬行, 精度降低,寿命减小。
• 因此,要求较高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经常采用低摩擦阻力的 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承部件,如采用滚珠丝杠副、滚动导向 支承、动(静)压导向支承等。
2)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与支承刚度,如
2.1.3 精密机械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特点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设计与传统的机械系统设计 一样有传动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只是由于机 电一体化的特征决定了在机械系统设计过程中有 它自身的特点。 • 1)机械传动设计的 精密机械传动机构

机电一体化技术(全套411页PPT课件)

机电一体化技术(全套411页PPT课件)

1.3 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概況
1.3.1國內外機電一體化發展狀況 • 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 • 20世紀60年代以前為第一階段,也可稱其為“萌
芽階段”。 • 70年代至80年代為第二階段。稱其為“蓬勃發展
階段”。 • 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為第三階段,稱其為
“智能化階段”,機電一體化技術向智能化新階 段邁進。
1.1 機電一體化的基本概念
• 1.1.1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功能構成及定義 “ 機電一體化”一詞(Mecharonics)在20世紀 70年代起源於日本。它取英語Mechanics(機 械學)的前半部和Electronics(電子學)的後 半部分拼成一個新詞,即機械電子學或機 電一體化。
1、機電一體化的定義:
5.機電一體化的特點
• 1)、體積小、重量輕; • 2)、速度快、精度高; • 3)、可靠性高; • 4)、柔性好(由於可編程,容易增加新的
功能具有很好的擴展性)。
6.機電一體化系統的組成
• 機電一體化系統由資訊處理與控制部分(計 算機)、能源(動力源)與執行元件(如電 動機)部分、機械本體(機構)、檢測部分 (感測器)等四個子系統組成。
按照指令將電信號轉換成流體或機械能, 驅動機械部分進行運動。執行裝置可分為 電動、液壓和氣動執行裝置三大類。 • 電動執行裝置:各種電機; • 液壓執行裝置:液壓油缸、液壓馬達; • 氣動執行裝置:氣缸、氣動馬達。
(3)、感測器(檢測要素)
• 將被測對象的狀態、性質等轉化為一定的 物理量或者化學量的裝置。近年來傳感器 幾乎都是將被測量轉換為電信號,主要用 於回饋控制。
• 因此,系統必須具有以下三大“目的功能”: 變換(加工、處理)功能、傳遞(移動、輸送)功

第2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2.1-2.2

第2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2.1-2.2

12
机械传动系统的特性
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系统应具有良好的伺服性能, 要求机械传动部件应有足够的制造精度,满足快 速稳定和高效的要求,还应使机械传动部分动态 特性与执行元件的动态特性相匹配。 机械传动系统的主要特性有: 转动惯量 阻尼 刚度 间隙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13
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过大的不利影响:
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与支承刚度,以减小结构的 弹性变形
通过刚度、质量和摩擦系数等参数的合理匹配得到 适当的阻尼比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9
常用传动机构及其传动功能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10
传动机构的发展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要求传动机 构不断适应新的技术要求: 精密化 高速化 小型化和轻量化
6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7
2.机械系统设计要求 机电一体化中的机械系统应满足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以达到伺服系统的设计指标: 1.高精度 2.动作响应快 3.稳定性好
3. 设计内容 机械本体设计
无间隙、低惯性、低振动、低噪声和适当阻尼比的要求
机械传动设计
机械传动的控制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11
传动机构的设计内容
包括系统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方面 估算载荷 选择总传动比,选择伺服电机 选择传动机构的形式 确定传动级数,分配各级传动比 配置传动链,估算传动链精度 传动机构结构设计 计算传动装置的刚度和结构固有频率 做必要的工艺分析和经济分析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Ek
1 2
Jerwk2
∵ E Ek

Jerim 1m i(w vik)2jn 1Jj(w w kj)2

机电一体化PPT2

机电一体化PPT2
图 例
特点:简单,具有短路保护
2016/6/4
9
2.1.3采用接触器直接点动控制
点动控制:
按下按钮,电动机运行; 松开按钮,电动机停机,一般在调试时使用。
动作描述及组成
图 例
特点:实现电动机短时转动。
2016/6/4
10
2.1.4采用接触器直接连续控制
连续控制:
按下起动按钮,电动机运行;松开起动按钮,电动 机继续运行;按下停机按钮后,电动机才停止运行。
主电路、控制电路分开; 图形、文字符号符合标准;
方法:轴坐标标注法,横坐标标注法。
2016/6/4 5
1.2.1电气原理图2
主电路:包括从电源到电动机的电路, 是强电流通过的部分,用粗线条画在原 理图的左边。 控制电路:是通过弱电流的电路,一般 由按钮、电器元件的线圈、接触器的辅 助触头、继电器的触点等组成,用细线 条画在原理图的右边。
2016/6/4
44
7.1.1经验法-注意问题3
防止寄生电路 具备必要的保护环节
短路保护 过流保护 过载保护 漏电保护
2016/6/4
45
7.1.2逻辑设计法
逻辑设计法是利用逻辑代数来设计电气控制 线路,同时也可以用于线路的简化。 电气控制线路中的接触器、继电器等电器元件 线圈的通电和断电、触点的闭合和断开看成是 逻辑变量。 线圈的通电状态和触点的闭合状态设定为 “1”态;线圈的断电状态和触点的断开状态 设定为“0”态。
1.1.2 基本原则和表示方法
基本原则:
分为主电路,控制电路; 图形,符号,文字采用标准画法; 按钮,触点按原始状态画出其触点;
电气控制线路包括:
电气原理图、 安装接线图、 电器布置图

机电一体化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机电一体化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1. 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
1 .4.5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流程 各种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研究、开发、生产
及销售的过程各有其自身特点,归纳其基本规 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流程如图1-6所示。
目录
第1章概论 1. 1机电一体化的定义 1.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构成 1. 3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 1.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 1.5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下一页
第2章机械技术 2.1概述 2.2机械传动 2.3支承部件 2.4导轨副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目录
第3章自动化控制技术 3. 1自动控制技术概述 3. 2 PID控制技术 3 .3模糊控制理沦 3 .4计算机控制系统 3. 5先进控制方法简介
取代法就是用电气控制取代原系统中机械 控制机构。这种方法就是改造旧产品开发新产 品或对原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常用的方法。如用 电气调速控制系统取代机械式变速机构,用可 编程序控制器取代机械凸轮控制机构、中间继 电器等。这不但大大简化了机械结构和电气控 制,而且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质量。这种方法 是改造传统机械产品的常用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
1 .4. 2机电一体化系统开发的类型 1.开发性设计 开发性设计是一种独创性的设计方式,在 没有参考样板的情况下,通过抽象思维和理沦 分析,依据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设计出系统原 理和制造工艺。开发性设计属于产品发明专利 范畴。最初的电视机和录像机、中国的“神舟 一七号”航天飞机都属于开发性设计。 2.适应性设计 适应性设计是在参考同类产品上一的页基下础一上页 ,返回 主要原理和设计方案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
1. 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
1 .4. 4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所谓的系统设计,就是用系统思维综合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精密机械技术
2、机械传动系统的特性
(1)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的影响 转动惯量的计算
(2)阻尼 (3)刚度 (4)传动精度
传动系统的误差分析 减少传动误差的措施
2.2 精密机械技术
3、滚珠丝杠螺母传动
滚珠丝杠螺母副
滚珠丝杠螺母副是直线运动与回转运动能相互转换的 新型传动装置。
一、 工作原理与特点
具体精度项目分三类:行程偏差和行程变动量、跳动 和位置公差以及性能检验项目。
滚珠丝杠螺母副特点
摩擦损失小,传动效率高。 运动平稳无爬行。 可以预紧,反向时无空程。 磨损小,精度保持性好,使用寿命长。 具有运动的可逆性。 不能自锁,特别是用作垂直安装的滚珠丝杠传动,会因部件的自
2.2 精密机械技术
基本功能 传动机构
丝杠螺母 齿轮
齿轮齿条 链轮链条 带、带轮 杠杆机构 凸轮机构 蜗轮蜗杆 间歇机构
形式 √ √ √


运动的变换 行程 方向

√ √ √√

速度

√ √ √ √
动力的变换 大小 形式
√√ √



2.2 精密机械技术
1)机械传动机构的基本要求 采取的措施 (1) 减少摩擦阻力 如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静压丝杠螺母副、滚动 导轨、静压导轨和塑料导轨。 (2) 提高传动精度和刚度、消除传动间隙 传动精度和刚度主要取决 于丝杠螺母副、蜗轮蜗杆副及其支承结构的刚度。传动间隙主要 来自传动齿轮副、蜗杆副、丝杠螺母副等 (3) 减小运动惯量 传动元件的惯量对伺服机构的启动和制动特性都 有影响。在满足部件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执行部件 的惯量。 (4)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与支承刚度;丝杠预紧; (5)选择最佳传动比(china-machine),提高分辨率,降低等效转 动惯量,缩小反向死区误差; (6)改进支承结构,提高刚度,减小振动和噪声
2.2 精密机械技术

(2) 快速响应性
即要求机械系统从接到指令到开始执行指令 指定的任务之间的时间间隔短,这样控制系统才 能及时根据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下达指令 ,使其准确地完成任务。
(3) 良好的稳定性
即要求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不受外界环境的 影响,抗干扰能力强。
2.2 精密机械技术
1、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组成 组成:丝杠 螺母 滚珠 滚道(回珠器) 螺母座
精度等级
滚珠丝杠副根据使用范围及要求分为七个精度等级, 即1, 2, 3, 4, 5, 7, 10级,1级最高,依次递减。在数控机 床上,X坐标可采用2, 3或4级,Z坐标可采用3, 4或5级。
滚珠丝杠副可分为定位滚珠丝杠副(P类)和传动滚珠 丝杠副(T类)。
2.2 精密机械技术
2、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机械系统设计要求 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通
常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提出以下要求:
(1)高精度 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尤其是机电一体
化产品,其技术性能、工艺水平和功能比普通的 机械产品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机电一体化机械 系统的高精度是其首要的要求。如果机械系统的 精度不能满足要求,则无论机电一体化产品其它 系统工作怎样精确,也无法完成其预定的机械操 作。
从螺纹的顶上回到A点。螺纹每一圈形成一个钢珠的循环
闭路。回珠器处于螺母之内,称为内循环。
其结构紧凑,定位可靠,刚性好,返回滚道短,不易 发生滚珠堵塞;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较困难,不能用于 多头螺纹。
三、滚道法向截面的形状
(a)单圆弧型面 (b)双圆弧型面
单圆弧滚道形面成形比较简单,而且 易于得到较高的加工精度,但接触角不易 控制,它随初始间隙和轴向力大小而变化, 因而其传动效率、承载能力和轴向刚度均 不稳定。
在丝杠和螺母上都 有半圆弧形的螺旋槽, 当它们套装在一起时便 形成了滚珠的螺旋滚道 。螺母上有滚珠回路管 道,当丝杠旋转时,滚 珠在滚道内既自转又沿 滚道循环转动。
螺母
滚珠 丝杠
滚珠 回路
图2-1滚珠Biblioteka 杠工作原理图滚珠丝杠螺母副是数控机床中回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常 用的传动装置。它以滚珠的滚动代替丝杠螺母副中的滑动, 摩擦力小,具有良好的性能。
重而自动下降,当向下驱动部件时,由于部件的自重和惯性,当 传动切断时,不能立即停止运动,必须增加制动装置。 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二、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循环方式
常用的循环方式有两种:滚珠在循环过程中有时与丝杠 脱离接触的称为外循环;始终与丝杠保持接触的称内循环 。
1.外循环
插管式 回珠器
图2-2 外循环方式
2.2 精密机械技术
2.2.1 机械系统概述
1、机械系统的组成 包括引导和支承执行部件的导轨、丝杠螺母
副、齿轮齿条副、蜗杆蜗轮副、齿轮或齿链副及 其支承部件等。
传动部件: 1)、线性传动:齿轮、丝杠螺母、蜗轮蜗杆 2)、非线性传动:连杆机构、凸轮机构 支承部件:导向支承、旋转支承 轴系: 机架:
插管式 回珠器
每一列钢珠转几圈后经插管回珠器返回。插管式回珠
器位于螺母之外,称为外循环。
外循环结构制造工艺简单,其滚道接缝处很难做得平 滑,影响滚珠滚动的平稳性,甚至发生卡珠现象,噪声也 较大。
2. 内循环 B
C D 反向回珠器
A A
D
B
C
图2-3 内循环方式
钢珠从A点走向B点、C点、D点然后经返向回珠器4
2)设计内容: (1) 机械本体设计 线性传动部件 非线性传动部件 间歇传动部件,等等
(2) 机械传动设计
2.2 精密机械技术
2.2.2 机械传动机构
1、机械传动机构概述 常用的机械传动部件包括:
螺旋传动 齿轮传动 同步带传动 高速带传动 各种非线性传动等
双圆弧滚道能保持一定的接触角,传 动效率、承载能力和轴向刚度比较稳定, 螺旋槽底部不与滚珠接触,可容纳一定的 润滑油和脏物,以减小摩擦和磨损,但砂 轮成形较复杂,不易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
2.2 精密机械技术
2)机械传动机构的发展
精密化、高速化、小型化
3)机械传动机构的设计内容
传动机构的设计任务包括系统设计和结构设计: (1)估算载荷 (2)选择总传动比,选择伺服电动机 (3)选择传动机构的形式 (4)确定传动级数,分配各级传动比 (5)配置传动链,估算传动链精度 (6)传动机构的结构设计 (7)计算传动装置的刚度和结构固有频率 (8)做必要的工艺分析和经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