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大纲护理专业
正常人体学基础2正常人体功能学教学大纲建桥学院护理系建桥护理护理系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正常人体功能学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和医学其他各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
(二)本课程的任务根据本门课程在医学护理专业的地位和对学生的要求,从护理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帮助学生掌握正常人体及各系统、器官和组织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产生原理和调节过程。
同时掌握学习人体功能学的基本技能及学习方法,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也为临床实践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理解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2、叙述某些重要生理功能产生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及其调节。
3、能对各种生理实验进行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
4、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机体结构与国内的完整统一性,使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5、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及解剖的简单应三、课程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一)了解内容:1、生理学定义2、新陈代谢的概念;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3、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的概念、特点(二)熟悉内容:1、生命基本特征2、刺激与反应的概念;刺激的类型;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表现形式。
3、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及作用意义4、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5、神经调节的概念,特点(反射和反射弧)。
6、负反馈与正反馈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三)掌握内容:兴奋性与阈值的概念;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四)实验:1、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学会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2、刺激与反应:通过实验,理解刺激与反应的概念、阈下刺激、阈刺激、阈上刺激的概念,掌握阈值与兴奋性高低的反变关系。
第四章细胞(一)了解内容1、入胞和出胞的概念、功能特点;膜的受体功能。
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概念及其形成机制;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和传导。
专业基础课-《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学时:36 学分:4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开课单位:华侨大学医学院先修课程:生物学导论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掌握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机制和调节规律对于进一步学习医学其它后续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应在生物学等课程之后开设专业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帮助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生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生理学的意义及任务,生理学与医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整体水平上全面地了解生理学研究,掌握机体内环境稳态及相关的调节方式,并训练让学生运用生理学的知识去分析和处理某些实际问题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掌握,具备从事同生物医学有关的科学活动的初步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生物体通常是指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的总称,包括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本课程主要阐述人体生理学。
人和高等动物的机体结构极为复杂,由不同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组成,它们行使各种不同的功能,如肌肉收缩、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生殖等。
各种功能活动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活动的规律,又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改变。
为维持整体生命和各系统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人体及其组成部分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能力。
此外,体内各系统和器官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又能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以维持统一的整体活动。
因此,生理学的主要内容是阐述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出的各种正常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活动的影响,以及机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和维持整体生命活动所做出的相应调节。
具体内容如下:1绪论主要包括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反馈(负反馈和正反馈)控制系统。
1. 掌握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2. 熟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3. 熟悉前馈控制系统2 细胞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细胞跨膜物质转运方式(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的概念、各自的特点和意义;静息电位、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和复极化的概念,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动作电位的概念、特点、产生机制;动作电位的触发(阈刺激和阈电位)和电压门控钠通道的三种功能状态(静息态、激活态、失活态);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过程和机制(局部电流学硕、有髓纤维的传导特点);兴奋性和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信号转导的概念;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主要的信号蛋白、第二信使、转导通路);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和特征;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的基本步骤。
《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生理学实验是面向护理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是一门独立设课实验。
生理学实验是与生理学内容相配套的实验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科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理学实验的活体解剖技术和方法以及生理学常用仪器和生理信号计算机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通过改革和加强实验课教学,尤其是整合实验课的内容,增强学生自学和实际动手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素质,为学好临床课奠定基础,为将来进行创造性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要求的护理学的人才。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逐步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生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获得生理学知识的科学方法,验证某些讲授过的生理学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和掌握部分理论内容。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严肃的态度、认真的精神、严谨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三、实验项目设置情况备注:根据专业性质及课程要求,结合实验室条件,灵活调整实验项目。
四、各实验项目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神经干动作电位3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1.学习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
2.观察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波形。
3.学习神经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
4.观测神经干在一次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5.熟悉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对生物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蛙类动物手术器械一套、蛙板、废液缸、神经标本盒、玻璃分针、棉线、任氏液、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等。
(三)实验内容1.实验室规则和实验课注意事项;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要求及学习方法。
2.学习蟾蜍捉拿的方法;破坏脑脊髓,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剥皮及分离下肢,制备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
3.学习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使用,连接电极,记录并测定动作电位的时程、幅值。
生理学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
14
2
36
讲授
演示
比较
启发
问题法
自学
说出心率与心动周期的概念,
描述心脏射血和充盈过程中压力、容积、瓣膜活动、血流方向的变化
讨论心输出量概念,影响因素。 射血分数和心指数。
简述心音产生的主要原理,比较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特点, 明确心音听诊的部位和 意义
概述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比较窦房结和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 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的区别
说出心电图的基本波形及代表意义
解释正常起搏点、窦性心律、 异位心律,决定和影响心肌细胞自律性的因素
概述心肌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决定和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因素
说出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的产生原理及生理意义
说出房室延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心肌细胞传导速度与膜反应性
解释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的概念 ,中心静脉压及其测定意义
概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产生原理。
说出阈电位的概念, 比较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特点。
说出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关键离子。
说明骨骼肌收缩的原理、过程、收缩形式。
说出受体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通过实验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
血液
1 血量和血液的理化特性
2 血浆
3 血细胞
4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4
52
讲授
自学
比较
列表
解释消化、吸收、胃的排空、胃肠激素的概念
论述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和生理作用,概述胃肠激素的主要作用
简述胃肠运动的基本形式和意义
列出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途径和主要部位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供临床、护理、口腔专业本科学生用)一、前言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之一。
通过学习生理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习医学专业的其他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生理学共128学时,其中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56学时。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生理学研究的内容。
掌握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2.掌握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
3.了解人体功能自动调控中反馈调节机制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生理学的研究的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机体内环境与稳态。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学时:2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目的要求:1.掌握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和原理;细胞膜的跨膜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机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原理;兴奋-收缩耦联和收缩的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构成;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结构概述,物质的跨膜转运。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兴奋的引起和兴奋的传导机制。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收缩耦联。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学时:8第三章血液目的要求:1.掌握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生理性止血。
2.掌握血细胞生理。
3.了解血型和输血原则教学内容:血液与内环境的演化。
血液与内环境稳态。
血量。
血液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红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
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白细胞生理。
血小板生理。
血细胞的破坏。
血液凝固。
抗凝系统的作用。
纤维蛋白溶解。
表面激活与血液的其他防御功能。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学时:4第四章血液循环目的要求:1.掌握心肌生物电、心肌特性与心脏的射血功能。
2.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概念。
3.掌握动脉血压形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微循环的生理功能以及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生理学大纲(护理专业)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诸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胃肠运动与分泌、泌尿、出汗、生殖、内分泌、行为表现等.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规律,才能理解和掌握机体异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所以生理学为后继医学学科及以后的医疗工作奠定了基础,因而,生理学的目标应该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基础学科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极大地推动了生理学研究向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深入发展和向宏观的整体水平加快扩展.在教学中,也要向学生介绍生理学重大的新成就,使学生对生理学的世界先进水平有所了解。
本教学大纲与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理学》第3版(唐四元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配套使用,适用于我校护理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本大纲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及了解三种要求,要求掌握的内容为学生必备的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内容,要求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掌握、准确表达,并能联系实际、分析综合、灵活应用;要求熟悉的内容是使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基本概念、基本过程、生理意义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能熟悉其应用范围;要求了解的内容是使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学习医学的需要,着重强调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注意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的培养,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重视从心理、社会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自学辅导、计算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建议采用笔试、口试等方法综合评定学习成绩。
生理学教学理论课56学时,各章节学时数分配见下表,生理学实验课归入《机能实验学》。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99036学分: 4性质:必修课教学学时:春、夏学期或秋、冬学期,生理学共80学时,每周授课4学时,自学4学时, 10周。
预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教材:《生理学》管茶香莫书荣主编,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第1版《机能学实验》罗自强管茶香等主编.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一、本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要求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目的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主干基础课之一,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和做好医疗护理工作的基础。
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模式、科学态度、信息处理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医学临床护理实践需要定向学习,提倡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手段,提升学习能力,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课采用录像播放与虚拟实验室实验进行。
2.本课程学习主要形式卫星实时播放课与课件自学相结合,辅以网上实时和非实时答疑、网上BBS讨论。
课件自学由学生根据教学周历表要求,自主安排学习计划。
3.课件(1)自主学习型网络课件;(2)播放型讲课课件。
4. 提供网上在线学习资源(远程教育学院生理学课程网站)。
5.其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网站()6.网上实时答疑安排:实时答疑次数实时答疑周次实时答疑时间答疑组织1 10 学院在网站上另行通知在答疑时间内,学生自行进入学院网站的课程答疑室参加答疑7.生理学学时安排周学时为8,授课10周,合计80学时。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第一章:掌握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等基本概念,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第二章:掌握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基本原理。
《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生理学/physiology课程总学时:72实验总学时:18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适用专业:针推专业五年制、护理专业承担实验室(或教研室):生理学教研室一、课程实验教学简介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生理实验课是生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理学实验教学除验证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外,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每一项教学实验内容的实施,最终使学生拓宽专业知识视野,端正科学态度,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是根据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生理学教学大纲》中有关实验课教学的要求而编写的。
根据中医院校的特点,实验课应注意突出中医特色,也注意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及内容的先进性等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过程中,应致力加强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技术既要保留传统的研究方法,更加强电生理技术,尤其是注重计算机在实验中的应用。
本大纲所列的实验项目共5项,教师应根据五年制本科生理教学计划,尽量安排实施。
二、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基本要求目的:1.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通过实验教学的开设,使学生在生理学理论课的基础上,获得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出的生命活动现象以及这些活动的内在机制,进一步阐述普遍存在的生命活动现象及其重要特征。
2.逐步提高学生对实验中各种生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逐步培养学生在科研工作中的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要求、严格的方法和严谨的作风。
基本要求:1.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及相关理论知识,写好预习报告。
2.实验中学生要认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并作好纪录。
3.实验后,学生要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
4.完成实验指导书中所提示的一些思考问题。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护理专业使用)一、课程介绍:生理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
其教学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基本实验技能,为后续医学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生理学基础。
二、课程目的:理论教学分掌握与理解两级规定。
掌握内容以黑体字表达,应重点讲授,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利于记忆,并能具体应用;理解内容未作标记,讲授时可不进行进一步阐发,规定学生记住要点。
实验教学采用学生操作与教师示教两种方式。
必作实验以黑体字表达,要尽量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规定学生独立操作,认真观察、客观统计和分析实验成果,写出实验报告;未作标记的实验,可根据各校具体状况和专业特点进行取舍,亦可补充其它实验。
对这类实验,规定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理解操作办法和环节,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成果。
三、使用阐明:本大纲中的理论课内容是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体,对护理专业提出适宜规定,其它专业可按大纲规定的规定取舍或更动。
本大纲只附有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的教学时数分派表,对教学时数的分派可酌情进行调节。
第一章细胞生理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效:单纯扩散,易化扩散(载体、通道),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作用。
2.细胞的信号转导功效:离子通道、G-蛋白、酶、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内与细胞外统计法,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极化、超极化、去极化、复极化,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阈电位,局部电位,动作电位传导的机制及特点。
4.肌细胞的收缩功效;肌丝的分子构成与特性,肌丝滑行过程,兴奋?收缩偶联,单收缩和强直收缩,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前负荷与后负荷。
第三章血液目的规定:理解血液的理化特性,血细胞的破坏及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及Rh 血型系统。
掌握血浆渗入压的生理作用。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的生理功效,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以及 ABO 血型系统。
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课程标准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生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生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重点介绍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生理功能的特点、发生机制、机体内外环境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但为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人体生理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了解一定的生理学新成就和新进展。
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掌握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神经、内分泌等各主要系统的生理活动的规律、生理特点、神经、体液调节的机制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学基本的实验手段、实验操作、研究方法。
关注生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本课程以人体解剖学、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免疫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内科护理等后续课程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学习人体生理学,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自身调节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和控制原理等。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生理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具备科学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为其它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具体目标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一)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兴奋性、内环境、反馈、负反馈的概念;2.熟悉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与特点;3.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1.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方法和水平;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3.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4.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重点:兴奋性、阈值、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和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难点:人体功能调节的控制系统。
教学建议:重点介绍兴奋性、内环境、反馈、负反馈的概念,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与特点。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前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功能的科学。
生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之一,学习生理学,不但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理学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生理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
理论课内容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
根据重要程度的差别,将理论课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
大纲中用横线标记的,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的重点内容。
大纲中规定的熟悉和了解内容,要求学生有一般概括性认识。
通过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对重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本大纲是根据我校护理学专业三年制专科生理学课程基本要求和教学计划,以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生理学》第二版为基准制定的。
生理学教学总学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52学时,实验课20学时。
理论教学时数分配表目次内容学时数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4第三章血液2第四章血液循环10第五章呼吸6第六章消化和吸收4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2第八章排泄6第九章感觉器官2第十章神经系统6第十一章内分泌6第十二章生殖2总学时52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掌握:生理学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效刺激的三个条件;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意义;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三种调节方式的特点。
熟悉:刺激与反应、兴奋与抑制、阈强度或阈值、兴奋性概念及其关系;反射、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及其意义。
了解: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三个水平。
[学习容]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习生理学的意义,学习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
人体与环境:人体体液与内环境及其稳态。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反射及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医学、护理学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医学、护理本科专业)前言本教学大纲是为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而制定的,也适用于护理本科专业。
大纲内容是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生理学》课程基本要求和近几年来召开的—系列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会议精神,结合我们多年使用全国统编规划教材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我校教学改革实际而编写的。
编写的主导思想是落实“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兼顾专业”的培养原则,体现我校本科生理学教学“加强基本理论知识,重视与临床学科及各专业知识相整合”的经验,进一步深化生理学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力度,改革和加强实验课教学,尤其是整合实验课的内容,增强学生自学和实际动手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素质,以培养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要求的本科医学人才。
因此,在内容上作了大幅度调整,删去了较陈旧的内容,增添和加强了现代生理学的新进展、新方法和分子水平的资料,使学生的《生理学》知识水平适应21世纪医学各学科、专业发展的要求。
生理学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也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
学习生理学不但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提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医学各专业实践和科研等工作打下必要的生理学基础。
生理学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应介绍相应的临床学科及各专业相关知识,达到与临床及各专业学科知识的整合,并适当介绍当前生理科学的重大科学发现及新学说、新进展,使学生对生理科学的世界先进水平有所了解。
生理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因而本大纲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
理论部分所列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除教师讲授外,还可以采取如自学、讨论和学术讲座等多种方式来进行。
大纲所列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内容是生理学的重点知识(本大纲中划横线部分),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能融会变通地应用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熟悉内容多为生理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辉映的内容,要求学生对其有明确的印象;了解内容所涉及到的往往是有关生理学的新近展和新的研究方法等,学生应该对其有所了解和认识。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5)“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9)“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13)“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6)“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7)“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0)“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 (26)“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31)“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hysiology课程编码:BASM2005学时:96 学分:6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先修课程:医用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Guyton AC, Hall JE. 主编,《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Philadephia, Saunders, 2000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
根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生理学不仅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而且是毕业后继续学习与提高的基础。
为此,生理学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能;适当介绍与三基内容相关的重要新进展,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有所了解。
要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 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能;适当介绍与三基内容相关的重要新进展,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有所了解。
2. 要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英语专业词汇,以利学生阅读英语专业书刊,并适应专业双语或部分内容全英语教学的需要。
《生理学》教学大纲(专科)
华西青羊校区生理学教学大纲(供成人大专各专业使用)前言生理学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医学课程体系基础医学课程之一。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发生机制及其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奠定必要的生理学基础。
本教学大纲所列的对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部分的目的要求是根据编写全国成人高等医学学历(专科)教育教材——《生理学》课程基本要求制定的,课程内容中,掌握内容以黑体字表示,职业助理医师《生理学考试大纲》内容用横线表示,了解内容未作标记。
本大纲中未列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
本大纲中的要求以临床医学、护理学专科为主,其他专业可按大纲规定适当取舍或更动,参考性学时范围80—100,理论课与实验课之比为4:1。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人体同环境的关系(刺激与反应,兴奋性与阈值,兴奋与抑制),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生理功能的神经、体液,自身调节。
了解生理功能的自控原理。
内容:人体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内容和方法。
兴奋性:兴奋性概念,兴奋性和刺激阈,刺激与反应;人体与环境;人体与外环境;内环境概念,内环境稳态概念及意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反射及反射弧);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自动控制:反馈的概念,正反馈、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目的要求: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兴奋的引起,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和细胞间传递的机理与特征。
了解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内容: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原理;极化、去极化、超极化的概念、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原理;兴奋的引起和阈电位,局部反应,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和特点;兴奋性在兴奋过程中的变化。
细胞间的信号转导方式及过程。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骨骼肌的收缩过程,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
生理学教学大纲-各专业100学时
南方医本科专业教学大纲生理学Physiology适用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基础医学五年制、口腔医学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五年制、医学检验(医学实验技术方向)四年制、药学四年制、护理学四年制、医学检验(临床检验方向)四年制、生物技术四年制以及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七年制等专业100学时用一、课程简介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其任务是研究人体各部分生命活动规律、产生机制及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生理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与其它课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首先掌握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等形态学知识,生理学的学习又为后续课程,如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内、外科等临床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生理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教学中应强调让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同时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它课程以及从事临床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教学中,也要向学生介绍生理学的重大新成就,使学生对生理学的世界先进水平有所了解。
本教学大纲与100学时生理学理论教学相适应,适用于我校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基础医学五年制、口腔医学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五年制、医学检验(医学实验技术方向)四年制、药学四年制、护理学四年制、医学检验(临床检验方向)四年制、生物技术四年制以及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七年制等专业学生的教学。
教学内容中划实线部分为掌握内容,波浪线为熟悉内容,其它为了解内容。
Introduction of the coursePhysiology is a science to explore the principle of life activities. Its tasks ar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rity, mechanism of life activities and the influenc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n them. Physiolo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eclinical medicine courses, which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courses.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course, students are requested to master morphological knowledge, such as human anatomy and histology & embryology, etc. And physiology is also a basic course for following courses, such as pharmacology, pathophysiology, internal medicine and surgery, etc. Teaching purpose of physiology is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ife activities of normal human beings. It should be emphasized that the basic theories,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should be grasped. Meanwhil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resolve problems should also be trained, which is necessary and useful for studying other courses and doing clinical works. Important new achievements of physiology should be introduced as well, which would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most advanced progress in physiology all over the world.This teaching outline is in step with the 100 hours of physiology theory teaching course. It is applicable to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s for specialties of clinical medicine (eight years and five years), preclinical medicine, stomatology, medical imageology, integrated traditionaland western medicine, medical probation (medical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clinical probation), pharmaceutical science, nursing, biotechnology and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seven year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etc. The teaching contents underlined by solid lines need to be grasped, those underlined by wave lines need to be familiar with, and the others need to be comprehended.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掌握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生理功能的调节,负反馈的概念。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授课对象:_____先修课程:生物学、解剖学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为后续学习病理学、药理学等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人体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熟悉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了解生理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方式。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4、肌细胞的收缩功能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耦联(二)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理化特性2、血细胞生理红细胞生理白细胞生理血小板生理3、生理性止血血管内皮的止血作用血小板的止血作用血液凝固与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系统4、血型和输血原则ABO 血型系统Rh 血型系统输血原则(三)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和心率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2、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的生理特性3、血管生理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微循环的组成和功能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4、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四)呼吸1、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肺通气的阻力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2、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气体交换的原理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过程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的运输二氧化碳的运输4、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呼吸的反射性调节(五)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般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2、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唾液的分泌胃液的分泌胰液的分泌胆汁的分泌小肠液的分泌3、胃肠道的运动胃的运动小肠的运动大肠的运动4、吸收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六)能量代谢与体温1、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能量代谢的测定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2、体温及其调节体温的概念和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机制(七)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肾的功能解剖肾血流量及其调节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滤过膜及其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4、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和保持尿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5、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6、清除率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测定清除率的意义7、尿的排放排尿反射排尿异常(八)感觉器官的功能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受器的适应现象2、视觉器官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眼的感光换能系统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3、听觉器官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内耳的感音功能听神经动作电位4、平衡感觉器官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前庭反应(九)神经系统的功能1、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2、突触传递经典的突触传递非定向突触传递电突触传递3、神经递质和受体神经递质的分类受体的分类和作用机制4、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的分类和反射弧的组成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5、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感觉传入通路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痛觉6、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7、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8、脑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十)内分泌1、内分泌与激素内分泌的概念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2、下丘脑垂体系统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腺垂体的激素神经垂体的激素3、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和生理作用甲状腺功能的调节4、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 D3 和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维生素 D3 的生理作用和代谢降钙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5、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盐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6、肾上腺髓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7、胰岛激素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8、其他激素松果体激素胸腺激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动画、视频等,生动形象地讲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生理过程。
护理专业《生理学》课程标准
《生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理学课程代码: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2/3.5适用专业:护理修订时间:2012年1月9日课程负责人:计仁军课标审批人:计仁军课程团队:计仁军、王平、张伟、段磊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1.课程定位《生理学》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属于护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系统而又实用的生理学知识,即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数据,能满足学习后续基础课和临床课所必备生理学知识的要求,适当拓展学生对现代生理科学前沿进展的知识面,注重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揭示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生理现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从事基层临床医疗、社区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动物实验常用的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参加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基础。
本课程在整个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重要作用,是《人体解剖与组织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医学遗传基础》等医学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同时为学习《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传染病护理》、《心理健康与精神护理》、《中医护理》、《社区与老年护理》、《五官护理》等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2.课程设计《生理学》是医学基础课程,课程设计以医学基础课程服务于临床专业课程为宗旨,强化教学过程中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纵向联系,与后续课程一同构成人才培养的主线,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按照护士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参照护士职业资格标准,并考虑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选取教学内容。
根据护士临床岗位工作任务,设计系统化理论及实训课程,突出临床职业能力培养。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运用“基于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模式。
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培养其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的能力及利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理学总学时:60 学时(理论40 学时,实验20 学时)开课单位:生理学教研室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三年制推荐教材:<<生理学>>,刘玲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年,第五版参考书:<<生理学>>,钟国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年,第四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医学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阐明人体的功能及完成各种功能的机理,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从事医疗、卫生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生理学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反映生理学最新进展和现代水平。
教学内容、学习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 学时)1、教学内容:(1 )学习生理学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扼要介绍生理学的对象,任务,研究方法。
着重阐明学习生理学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2 )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概念,特点兴奋性:刺激与反应,兴奋性,阈刺激,兴奋与抑制等基本概念。
重点要求:新陈代谢,刺激与反应,兴奋性,阈刺激,兴奋与抑制等基本概念。
(3 )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调节的概念和意义。
神经调节:概念,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特点;体液调节:概念,分类,特点;神经—体液调节概念;自身调节:概念,特点,反馈调节的概念,正、负反馈概念及意义;2 、学习要求:(1)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2)掌握新陈代谢、刺激与反应、兴奋性、阈刺激、兴奋与抑制等基本概念。
(3)掌握神经调节及体液调节的概念和特点;(4)熟悉正、负反馈的调节。
第二章细胞生理(3 学时)1、教学内容:(1 )细胞膜细胞膜:为“液态镶嵌模型”的双层脂质结构;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作用的概念,原理和特点;细胞的受体功能:受体概念,分类,特点;(2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兴奋性:静息电位:概念,产生原理,极化,超极化的概念;动作电位:概念,特点,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的概念,产生原理;生物电兴奋性的关系:阈电位,局部反应的概念与特点,生物电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与传导,递质的概念,兴奋传递的过程和特征;2 、学习要求:(1)掌握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的概念,原理,特点;(2)掌握受体概念,分类,特点;(3)掌握静息电位的概念及产生原理;(4)掌握动作电位的概念,原理,特点;局部反应的概念与特点;动作电位传导的原理,兴奋传递的过程。
第三章血液(3 学时)1、教学内容:(1 )体液与内环境体液:概念,总量,分布;稳态:概念,意义;( 2 )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血液功能: 血浆:化学成分,理化性质,血浆的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及意义,等渗,高渗; 血细胞: 红细胞:数量,形态和功能,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生理特性;渗透脆性和溶血,悬浮稳定性和血沉, 红细胞生成与破坏;生成部位,过程,原料 --- 铁、蛋白质,成熟因子— vitB12 、叶酸、内因子,生成 调节 — 促红细胞生成素; 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生理特性:变形运动,趋化性和吞噬作用,各类白细胞功能; 血小板:数量,生理特性,功能;促进止血,参与凝血,保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促进任维蛋白溶解;( 3 )血量,输血和血型 血量及相对恒定的意义,输血的意义和种类; ABO 血型:四种基本血型的划分及其鉴定,交叉配血实验; Rh 血型:与输血和溶血的关系;2 、学习要求:(1)掌握内环境概念及相对稳定的意义;(2)掌握血浆的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及其意义;(3)掌握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渗透脆性和溶血,悬浮稳定性和血沉;红细胞原料 --- 铁; (4)掌握白细胞总量和分类;各类白细胞的主要功能;( 5)掌握血小板数量,功能; (6)掌握凝血三个基本过程;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 7)熟悉肝素,抗凝血酶Ⅲ, vitK 的作用;; (8)了解血量及相对恒定的意义;( 9)掌握 ABO 血型:四种基本血型的划分及其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第四章 血液循环( 8 学时)1、教学内容:( 1 )血液循环途径及意义 心脏的生理特性: 非自律细胞: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五个时相及形成机理;自律细胞:浦肯野氏细胞的 4 期自动去极化,窦房结 P 细胞生物电特点,最大舒张电位; 自律性:概念,来源,形成基础,种类自律组织自律性高低,窦性心律与异位心律,影响自律性的因 素;传导途径,特点,影响传导因素; 一次兴奋后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与心肌生物电活动的关系; 心肌收缩性特点,期前收缩与代偿间隙, K + 、Ca2+ 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2 )心动周期及心脏的射血机能 心动周期和心率,心率的生理变异; 心脏射血过程: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缓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快速,缓慢充盈期 心房收缩期:3 )衡量心功能的指标 心输出量每博输出量与每分输出量,心指数等概念;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前负荷(舒张期容量)心肌收缩力,后负荷,心率,心力储备;4)血压各类血管的机能特点; 血压:概念,正常值,计量单位; 动脉血压:形成因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 影响动脉压的因素:每搏舒出量,心率,大动脉弹性,外周阻力及血管充盈度; 静脉血压和血流:中心静脉压及其意义,影响静脉回流因素;5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作用,递质与受体,交感缩血管神经; 心血管的反射调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及其意义,颈动脉体和主动脉 体化学感受性反射;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6 )组织液的生成:原理,影响因素;2 、学习要求:(1)掌握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五个时相及形成机理, 最大舒张电位;(2)掌握自律性概念,形成基础,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4)了解期前收缩与代偿间隙, K+ 、Ca2+ 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5)掌握每搏出量与每分输出量,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6)掌握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形成和特点;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的的概念,正常 范围;影响动脉压的因素;(7)掌握中心静脉压及其意义;( 8)熟悉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作用;( 9)熟悉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10)掌握组织液的生成,原理,影响因素。
第五章 呼 吸(4 学时) 1、教学内容: 呼吸概念和意义 呼吸的三个环节: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 ,气体运输和内呼吸。
( 1 )肺通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生理作用。
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原理:胸膜腔负压的成因及生理意义,呼吸过程中胸内压及肺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肺通气阻力:传导性 兴奋性 收缩性 4 期自动去极化,窦房结 P 细胞生物电特点,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弹性阻力:胸廓弹性阻力肺弹性阻力:肺表面张力肺泡弹性回缩力肺容量与肺通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肺容量和时间肺活量及其意义;气体的交换气体交换的物理学原理;肺泡,血液和组织中气体交换过程;影响肺内气体交换因素;肺泡膜的面积和厚度,肺通气/ 血流比值;(2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的运输:血氧含量,氧含量与血氧饱和度,氧离曲线的生理意义,CO 中毒,紫绀;CO2 的运输:物理溶解,碳酸氢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3 )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延髓:呼吸基本中枢脑桥:长吸中枢与调整中枢CO 2,缺O2,H +对呼吸的影响CO 2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缺O2和H+ ↑对呼吸兴奋;2 、学习要求:(1)掌握呼吸的概念及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具体过程及原理;(2)熟悉呼吸运动的调节及掌握CO2 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4 学时)1、教学内容:(1)概述消化和呼吸的概念,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的概念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消化器官的神经支配:交感,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壁内神经丛的局部反射(2 )口腔内消化唾液:性质,成分,作用,分泌调节咀嚼与吞咽:食道的蠕动(3 )胃内的消化胃液:胃粘膜的结构,胃液性质,成分,作用,酸度,盐酸分泌机制胃液分泌调节:迷走神经调节,促胃液素的调节(4 )大肠的机能大肠液的分泌:大肠运动和排便,蠕动与集团蠕动,排便反射(5)吸收吸收部位和机理:被动吸收与主动吸收糖,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的吸收,吸收的形式及机理2、学习要求:(1)掌握唾液的作用咀嚼与吞咽:食道的蠕动(2)掌握胃液成分,作用,迷走神经,促胃液素的作用,胃液分泌的头期,胃期,肠期胃肠运动: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胃的蠕动,胃的排空及抑制。
(3)掌握胰液性质,成分,作用,胰液分泌调节,胆汁的成分,性质和作用(4)熟悉紧张性收缩,蠕动与分节运动小肠运动调节,回盲括约肌的机能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2 学时)1、教学内容:(1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概念、能量来源、转化、储存和利用、食物的热价、氧化价和呼吸商的概念。
(2 )能量代谢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3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2 、学习要求:掌握基础代谢的概念、测定的意义和正常值。
第八章:肾脏的排泄(4 学时)1、教学内容:(1 )概述:排泄的概念和意义、排泄的途径。
肾脏的功能。
尿量、性质和成分。
(2 )肾脏的结构和机能皮质肾单位和髓质肾单位、近球小体肾脏的血供特点和肾血流量的调节、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和神经调节。
重点要求:近球小体、肾脏血供特点和肾血流量的调节。
(3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膜的结构和通透性滤过的原理: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率、滤过分数。
影响滤过的因素: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肾血浆流量和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重点要求:滤过膜的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率、影响滤过因素。
2 、学习要求:(1)掌握近球小体、肾脏血供特点和肾血流量的调节。
(2)掌握滤过膜的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率、影响滤过因素。
(3)掌握钠和水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分泌调节。
第九章:内分泌(4 学时)1、教学内容:(1 )概述:内分泌及内分泌系统的概念激素:概念、特点、分类、作用机理、调节、激素受体。
重点要求:激素概念、特征、作用机理、激素的调节。
(2 )甲状腺甲状腺机能障碍:甲亢、呆小症。
重点要求: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3 )甲状旁腺和甲状腺“ C”细胞CDFY/ZY-JWC-SLDG02 甲状旁腺素重点要求:他们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4 )胰岛素胰岛的细胞类型及分泌激素胰岛素: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与糖尿病的关系。
重点要求:胰岛素生理作用,分泌调节(5 )肾上腺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灭活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分泌调节束状带: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皮质酮)的生理作用分泌调节,应激反应网状带: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机能障碍:重点要求: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泌调节(6 )垂体:腺垂体生长素:生理作用,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2 、学习要求:(1)掌握激素概念、特征、作用机理、激素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