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加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建设,以镇
江西省公务员《申论》真题与参考答案
2017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与参考答案注明:以下申论试题材料均来源于网络,试题内容可能存在偏差。
给定资料材料1“十二五”时期,江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全省经济总量在2011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2015年达到1.67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由2010年的2.31%提高到2015年的2.47%;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21253元提高到2015年的36724元,同期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百分比由69.5%上升到74.4%,提高了4.9个百分点。
按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计算,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3140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5898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收入分组标准,从2012年开始,江西从中等偏下收入社会进入到中等偏上收入社会。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情况看,如果按照全国人均GDP(57000元,2010年价)的目标,实现了小康目标值的58.9%;按照江西经济总量自身翻一番的目标,实现了小康目标值的82.3%;如果按照《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十三五”经济发展年均8.5%的预期目标,到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提前实现翻番。
材料2新型城镇化是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平台,关系现代化全局大战略。
当前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适应人口流动的新形势,优化城镇格局。
作为欠发达的地区,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许多农村人口虽然仍从事农业生产但就近生活在城镇,而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吸引着饱尝“大都市病”之苦的都市人逆城市而居。
因地制宜地加快发展一批文化旅游、科技创业、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生态移民、边境口岸特色小镇尤为必要,也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缓解和解除盲目城市化出现的农村村落衰落和空心化问题。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截至201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6.1%,城市人口有7.7亿。
据2014年的统计,中国共有661个城市,1.9万个镇,2.2万个乡,“镇”和“乡”的数量远远大于“市”。
解读特色小镇
解读特色小镇价值中国2016-08-14 19:30:14阅读(1850)评论(0)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解读特色小镇一、特色小镇概述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
改革突出‘试验’。
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
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
政策突出“个性”,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需要资金引导,土地支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项目带动,加快建设;创新体制,激发活力;夯实责任,严格考核五项措施并举。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既不同于行政建制镇,也与各类产业园区有明显区别,是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服务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新形式,显现出“特而精、聚而合、小而美”的独特魅力。
特色小镇的关键在“特色”。
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需对“特色”的内涵和外延有十分清晰的认识。
什么是“特色”?从本义讲,“特色”是事物本身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即独有性、排他性。
城镇特色是由城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定而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这些环境因素包括历史、人文、地理、交通、气候、产业等。
特色小镇的特色,与我们平常说的城镇特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在于,特色小镇的特色同样有赖于其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区别在于,特色小镇的特色,其侧重点在于产业特色、功能特色。
特色何以成镇:社区共同体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建设——基于上海市Z_特色小镇的田野考察
【经管新视野】收稿日期:2023-02-14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不确定性研究的社会学转向及其体系建构”(项目编号:22ASH02)作者简介:于俭(1982-),山东威海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乡社会学。
特色何以成镇:社区共同体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建设———基于上海市Z特色小镇的田野考察于俭(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200241)摘要:特色小镇建设是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模式。
目前,学界更多从产业集群理论、田园城市理论、增长极理论、城市更新理论去探讨这一现象,而从社会学角度讨论的较少。
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建设模式和发展路径都与社会学社区理论紧密相连,并且创建了社区发展的一种新的理想类型。
不同于传统产业园,建设特色小镇的关键在于特色产业的社区化,即在打造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将之拓展成为包含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在内的“社区共同体”。
由此而言,社区共同体建设至关重要,是特色得以成镇的关键。
基于此,文章选取上海市Z 特色小镇作为案例展开田野考察。
研究发现,基于特色文化的价值共同体、基于公共生活的治理共同体以及基于关系互动的情感共同体是推进特色小镇社区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这种新的区域发展类型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特色小镇;价值共同体;治理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3)07-0083-07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培育发展特色小镇成为当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2016年以来,国家及各省份密集发布特色小镇政策并开展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特色小镇出现爆发性增长。
但是,特色小镇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未能以文化、居民、信任等形成共同支撑特色小镇持续发展的生命力,难以实现在一个集聚的空间范围内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
湖北省特色小镇政策的执行问题和对策——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分析
湖北省特色小镇政策的执行问题和对策 ——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分析发布时间:2021-12-27T07:45:25.484Z 来源:《文化时代》2021年第4期作者:赵雨潇[导读] 摘要:运用史密斯模型,对湖北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执行问题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湖北省特色小镇政策存在本身政策设计实践性不强、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不足、政府统筹规划能力有待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低、行业人才资源短缺、中小型企业活力激发不足等问题。
基于此,建议从深入地方实际、健全政策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社会力量,完善质量评价、加强内外监督等方面着手,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
赵雨潇三峡大学湖北宜昌 443000摘要:运用史密斯模型,对湖北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执行问题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湖北省特色小镇政策存在本身政策设计实践性不强、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不足、政府统筹规划能力有待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低、行业人才资源短缺、中小型企业活力激发不足等问题。
基于此,建议从深入地方实际、健全政策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社会力量,完善质量评价、加强内外监督等方面着手,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特色小镇;政策执行;史密斯模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加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
可见,湖北省特色小镇建设对当地统筹城乡布局、完善城乡发展空间、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有着重要作用。
为有效推进特色小镇政策的实施,亟需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理论模型与研究思路史密斯(T·B·Smith)政策执行模型指出,政策执行过程中有四个主要变量: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这四种变量存在互动关系,其系统运动的方向决定了一项政策执行的结果。
最新-特色旅游小镇调研报告范文
最新-特色旅游小镇调研报告范文特色旅游小镇调研报告范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本人帮大家整理的特色旅游小镇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特色旅游小镇调研报告1 特色旅游旅游小镇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供给侧改革的新载体,是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手。
近年来,来安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整合多方资金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环境不断提升。
到2020年,计划打造林桥苗木花卉风景区,杨郢乡风电科普区,仰山村桃文化旅游度假区、红色教育度假区、汊河都市休闲度假区、耘泰慧谷农事体验观光区等六大旅游聚集区,促进区域板块要素资源融合,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
一、来安县特色旅游小镇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县积极开展大旅游的发展理念,引导和鼓励一批中心镇、特色镇因地制宜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舜山镇、杨郢乡、半塔镇、张山镇、汊河镇为聚集区,以产业融合、突出乡村旅游和乡村美食为核心内容,以国家级、省级生态镇、景观名镇、优秀旅游乡镇为引领的特色旅游小镇发展新格局。
目前,我县初具雏形的特色旅游小镇主要有:舜山镇、杨郢乡、半塔镇、张山镇、汊河镇、大英镇、雷官镇等。
1、空间特色鲜明,旅游聚集区带动特色旅游小镇蓬勃发展。
空间上,全县以六大旅游聚集区为核心,初步形成了“两城四带六区”的空间布局。
聚集区内拥有3个AAA级以上旅游景区、2个三星级旅游饭店、30余个星级农家乐,6个旅游森林人家,聚集区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已成为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增长点。
依托各地历史、文化、区位、交通、资源、环境、产业等基础和优势,以大景区为核心,带动周边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具有较强人口和产业聚集能力的特色旅游小镇快速发展。
持续推进交通建设及提质活动,全面提升了乡镇可进入性,南京一小时都市圈、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初步形成,为特色旅游小镇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乡村振兴规划地方特色定位
乡村振兴规划地方特色定位乡村振兴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以及促进乡村社会发展。
然而,由于我国乡村地域广阔、资源分布不均,要实现全面振兴需要因地制宜、因村定策。
本文将探讨乡村振兴规划中地方特色定位的重要性,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人文地域特点每个乡村都有自身的独特人文地域特点,这些特点包括地域文化、历史传承、民俗风情等。
在乡村振兴规划中,要充分发挥这些特点的优势,提炼地方文化元素,以建设特色村庄为目标,打造与众不同的乡村形象,吸引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农业优势资源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发展,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农业优势资源。
有些地方适宜发展种植业,如水稻、果树等;有些地方适宜发展畜牧业,如养猪、养鱼等。
在规划中定位地方特色,既要发挥农业优势,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又要合理规划农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资源乡村振兴要求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态环境资源。
有些地方山清水秀,适合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有些地方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湖泊、湿地等,适合开展休闲农业、渔业等。
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环境,发挥其独特的吸引力。
四、人口资源和人才培育乡村振兴需要充分发挥当地人口资源和培养人才。
在一些地方,由于人口外流,人口减少,使得乡村面临着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
要通过制定产业规划、鼓励人口返乡、引进人才等措施,解决人口问题,确保乡村经济持续发展。
五、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而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不同。
有的地方交通不便,缺乏电力、水源等;有的地方基础设施较为发达,但仍需完善。
在规划中要从基础设施的角度考虑,合理规划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的运输和通讯便利性。
六、产业定位和升级乡村振兴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产业基础和潜力。
有些地方适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特色农业观光等产业;有些地方有优质的资源,适宜发展旅游业、特色小镇等产业。
工作研究:推进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
推进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特色小镇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是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国特色小镇建设要结合各地区的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有机融合,力争把特色小镇建设成实践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平台。
1. 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做特做强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历史文化等客观因素,因地制宜确定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构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在差异定位和领域细分中构建小城镇大产业的格局,真正做到产业兴镇、特色立镇。
第一,科学定位产业发展方向。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大城市周边具有区位优势的卫星城,要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和产业转移,重点培育成为休闲旅游、商贸物流、智能制造、金融服务、科技教育的专业特色镇。
对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要立足资源禀赋,深挖地域文化,围绕优势资源和历史文脉定位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发展成为连接农村与城市、带动周边发展的中心型小城镇。
第二,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
深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加强产业配套合作,打造“研发创新—加工制造—销售配套服务”完整化的价值链条,扩大产业价值链中的利润空间,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将高端产品推向全国和世界市场,提高地区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能力。
加强上下游资源交流,建立上下游企业利益共享机制,推进产业链协同共赢。
第三,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体系,科学确定城镇核心区域,构建绿色发展的空间管制、空间治理和空间考核体系,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
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推广清洁能源、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不断提升发展的绿色含量,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绿色发展的排头兵。
第四,打造开放经济微型样板。
实现特色小镇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进产业经济、生态环境、交通网络、旅游资源的一体化联动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特色小镇,并将其作为拓展对外开放影响力的新名片。
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 号 (
〔2020〕33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年 月 日 2020 9 16
(八)完善产业配套设施。 着眼特色小镇主导产业发展所需,健全公共性、平台性产业配套设施,惠及更多市场主体。 完 善智能标准生产设施,提供标准厂房和通用基础制造装备,降低投产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健全技术研发转化设施,发 展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科研成果中试基地。 健全仓储集散回收设施,完善电子商务硬件设施及软件系统。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 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发展定位为前提,以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为重点,促 进产城人文融合,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规范管理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为扎 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抓手,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支撑。 (二)基本原则。 遵 — —— 循规律、质量第一。 立足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客观实际,遵循经济规律、城镇化规律和城乡融合发展趋势, 不下指标、不搞平衡,控制数量、提高质量,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因 — —— 地制宜、突出特色。 依托不同地区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适合什么发展什么,合理谋划并 做精做强特色小镇主导产业,防止重复建设、千镇一面。 市 — —— 场主导、政府引导。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引导市场主体扩大有效投资,创新投资运营管理方式,更好发挥政 府公共设施配套和政策引导等作用,防止政府大包大揽。 统 — —— 一管理、奖优惩劣。 把握发展与规范的关系,实行正面激励与负面纠偏“两手抓 实 ”, 行部门指导、省负总责、市 县落实,强化统筹协调和政策协同,防止政出多门。 二、主要任务 (三)准确把握发展定位。 准确理解特色小镇概念,以微型产业集聚区为空间单元进行培育发展,不得将行政建制镇和 传统产业园区命名为特色小镇。 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区位布局,主要在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周边等优势区位或其他有条件 区域进行培育发展。 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发展内涵,发挥要素成本低、生态环境好、体制机制活等优势,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新平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空间、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支点、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新载体。 (四)聚力发展主导产业。 聚焦行业细分门类,科学定位特色小镇主导产业,提高主导产业质量效益,切实增强产业核 心竞争力。 错位发展先进制造类特色小镇,信息、科创、金融、教育、商贸、文化旅游、森林、体育、康养等现代服务类特色小 镇,以及农业田园类特色小镇,打造行业“单项冠军”。 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环节,吸引先进要素集聚发展,助推产业基 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方案
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方案培育建设特色小镇,是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
扎实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能级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和省《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总方向,更加突出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集约发展,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高能级产业集群和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特色小镇多元功能融合和区域联动发展,构建有利于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发展模式、生态系统和体制机制,全力打造具有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特色小镇,为全国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样板。
二、基本原则尊重规律、注重实效。
立足经济发展阶段和客观实际,遵循经济规律、城镇化规律和城乡融合发展趋势,不搞平衡、控制数量、提图质量。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合理规划特色小镇并做精做强主导产业,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坚持市场化运作,创新投资运营管理方式,引导市场主体扩大有效投资,更好发挥政府公共设施配套和政策引导等作用。
以人为本、绿色低碳。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融合产城文旅智功能,走节能低碳发展之路,促进特色小镇生活宜居、舒适、便捷,防止形象工程。
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累计创建省命名特色小镇30个以上,建成千亿级特色小镇3个以上300亿级特色小镇3个以上,百亿级特色小镇10个以上,税收收入超10亿元特色小镇10个,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类特色小镇占比达70%以上,规上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达8%以上,高新技术为主的特色小镇实现软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等指标3年翻番。
基本建成产业竞争力强、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功能布局合理的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体系。
四、重点任务(-)提升产业集聚能力1以示范应用延长产业链。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新要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作者:包洁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第1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是对乡村振兴的集中论述,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业农村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基于当时我国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的科学判断,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要求,党的十九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出发,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也提出二十字总要求。
相比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把生产发展升级为产业兴旺,就是要引导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加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把生活宽裕升级为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稳定的生活收入来源,生活水平有更大提高;把村容整洁升级为生态宜居,就是把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维护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到乡村建设当中;把管理民主升级为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要以高效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维持公平正义,保持农村牧区社会稳定;重提乡风文明,意味着新时代乡风文明不仅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注重吸纳现代文化,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这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把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升级为城乡融合发展;把农业现代化拓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些新的表述、新的概念,反映出乡村振兴内涵更丰富,目标更高远。
如果说前二十字为的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话,那么后二十字要的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准确把握小城镇节点作用促进乡村振兴
准确把握小城镇节点作用促进乡村振兴作者:鲍家伟徐勤贤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4年第01期小城镇居于城尾乡首,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乡村,是县域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关系加速演变,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向县城转移成为大趋势。
在此过程中,小城镇发展出现明显分化,地位作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
要尊重我国城乡发展规律,科学研判小城镇演变趋势,因势利导推动小城镇发展,有效发挥小城镇连城带村的节点作用。
一、大多数小城镇发展潜力不足普遍观点认为,建制镇即小城镇。
1978年全国仅有建制镇2173个,且以县城关镇和工矿镇为主。
1984年11月,我国适当放宽了建制镇设置标准,撤乡设镇步伐加快,建制鎮数量迅速增长。
2002年8月,国办印发《关于暂停撤乡设镇工作的通知》,自此建制镇数量保持在2万个左右。
2022年底,我国建制镇(不含城关镇)19245个,镇区承载了全国20%左右的城镇常住人口。
近年来,与县城关镇、中心镇发展势头强劲相比,大多数小城镇产业支撑、就业吸纳、人口集聚、服务供给等存在明显短板,逐步呈萎缩态势,与地方部门和学者普遍反映的小城镇功能退化、政策弱化、地位虚化的问题大体一致。
究其原因:一是人口持续流出导致小城镇人气不足。
一方面,小城镇人口加速向建制镇以外的城市和县城转移。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2022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2010—2022年,全国建制镇(不含城关镇)数量由16774个增至19245个,镇区常住人口从1.66亿人增至1.85亿人,但镇区常住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从24.75%降至20.11%,镇区平均人口从0.99万人降至0.96万人;全国县个数从1633个降至1481个,但县城常住人口从1.39亿人增至1.56亿人,占县域常住人口比重从19.24%增至23.98%。
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一、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通过开发特色小镇,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乡村,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游客的增加将带动当地饭店、农家乐、手工艺品店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新的创业和就业机会,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当地政府增加了旅游税收,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促进当地产业升级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中还发挥着促进当地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
特色小镇的建设将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激活乡村生产力。
通过挖掘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如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等,可以带动当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当地产业的转型发展。
特色小镇还可以为当地政府提供更多的产业发展合作机会,引进更多的投资和技术,促进当地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三、改善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特色小镇的发展为乡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特色小镇带动了农村旅游业和当地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特色小镇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来到乡村,促进城乡人口的流动,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四、带动乡村经济增长五、促进文化和生态保护特色小镇的发展也为当地的文化和生态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特色小镇的建设将促进当地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
特色小镇的发展也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使当地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保护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态环境。
为了更好地发挥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应该加大对特色小镇的政策支持和投入,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提高特色小镇的社会影响力。
特色小镇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公众参与和社会支持,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已撤销),环境保护部(已撤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7.12.04•【文号】•【施行日期】2017.12.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
特色小城镇是拥有几十平方公里以上土地和一定人口经济规模、特色产业鲜明的行政建制镇。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以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有些地区甚至存在政府债务风险加剧和房地产化的苗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现就规范推进各地区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发展产业特色鲜明、服务便捷高效、文化浓郁深厚、环境美丽宜人、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探索。
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机制,着力培育供给侧小镇经济,努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路子,防止“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
坚持因地制宜。
专题71:时事背景之乡村振兴(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71 时事背景之乡村振兴【时事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并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中国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故而,振兴乡村显得尤为重要。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总体要求,就是坚持农村优先发展,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乡村的发展必然要有兴旺发达的产业支撑,只有在乡村实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发挥优势,形成居于市场竞争力又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乡村才能有活力,经济才能大发展;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充分科学合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祛除乡村生活陋习,治理美化乡村生活环境,真正使乡村成为山清水秀、天高云淡、风景如画的充满希望的田野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弘扬乡土气息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尚,使整个乡村社会更加互助发展,乡邻和睦,乡风文明。
【拓展练习】一、单选题2018 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我国实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完成下面小题。
1.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传统二元城乡关系体系下,乡村地区持续衰落,“乡村病”问题突出。
下列属于“乡村病”的是A.生产要素地域差异化B.乡村人口明显老弱化C.农村住宅日益奢华化D.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化2.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
该目标体现的地理内涵是A.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B.推动乡村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C.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建设宜居乡村D.因地制宜开发资源促进产业发展【答案】1.B 2.A【解析】1.生产要素地域差异化本是城乡之间的差异,A错误。
干部网络学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休闲旅游胜地(下) 100分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休闲旅游胜地(下)课程的考试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1. 特色小镇发展的推广阶段是()。
A.2014年-2015年B.2015年-2016年C.2016年至今D.2003年2. 根据本讲,特色小镇的发展阶段不包括()。
A.探索阶段B.计划阶段C.成型阶段D.酝酿阶段二、多选 ( 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1.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五大核心要素包括()。
A.景观吸引B.居民生活C.服务配套D.农业生产三、判断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1. 田园农业游面对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
正确错误2. 科普观光园针对的对象是农业工作者,中、小学生。
正确错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休闲旅游胜地(下)王琪延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三、我国乡村旅游的十大问题第三个问题,我讲一下,我国乡村旅游的十大问题。
简单讲一下,我们国家现在现存的有哪些问题。
第一,规模小,应该讲我们大多数地方还处于个体户状态,都是规模很小,包括在北京,也一样,你不要以为就是挺好,北京有些地方也都是零散的个体户,这种形式也非常普遍,规模小。
第二,档次低。
实际上这包括不仅仅吃,也包括住的,床,那个桌子,椅子,非常非常简陋。
我有一次去怀柔,我去帮助,应该讲北京市政府让我们帮助它提升一下,这么一个咨询活动,我去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我说为什么你们的小桌这么小啊?他说桌子大了之后,他会在屋里呆的比较久,其实他不希望你在屋里呆着,这样消磨他的产品,消磨他的床啊,椅子,你看想的这么小气,这个就说明我们的档次很低。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的意见
1.总体要求(略)2.主要目标推进1000个左右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
到2020年,在1000个左右小城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100个左右小城镇率先达到美丽城镇要求。
到2022年,300个左右小城镇达到美丽城镇要求,其他小城镇达到美丽城镇基本要求。
到2035年,美丽城镇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省小城镇高质量全面建成美丽城镇。
3.重点任务(1)实施设施提升行动,实现功能便民环境美一是深化环境综合整治。
深入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三改一拆”行动,积极打造美丽民居、美丽庭院、美丽街区、美丽社区、美丽厂区、美丽河湖和美丽田园等,建设园林城镇、森林城镇、森林乡村,推进“一村万树”行动。
二是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
倡导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模式),积极推进各类交通方式“零换乘”接驳,增加停车泊位供给,完善近距离慢行交通网,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因地制宜发展水运交通。
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和美丽公路。
三是推进市政设施网络建设。
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合理配建停车设施。
全面提升供水水质,保障供水安全。
因地制宜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建制镇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加强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系统建设。
推进“厕所革命”。
加强防洪排涝能力建设,保障防洪安全。
四是提升城镇数字化水平。
坚持多用数据、少用资源,加强城镇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推进“城市大脑”向小城镇延伸。
提高5G网络城镇覆盖率、4K/8K超高清承载能力,推广智慧广电建设。
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
推进平安乡村、智安小区建设和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
(2)实施服务提升行动,实现共享乐民生活美一是提升住房建设水平。
有序开展镇中村、镇郊村改造。
城镇建成区严格控制新建单家独户的农民自建房。
大力提升住房市场供给品质,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住房供需平衡、职住就近平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美丽乡村建设ppt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 工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等
产业,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议宜居宜业新时代美丽乡村
感谢观看
全面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议宜居宜业新时代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目录
1
规划背景 和总体要求
2
构建乡村 振兴新格局
3
加快农业 现代化步伐
4
发展壮大 乡村产业
5
建设生态宜 居美丽乡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议宜居宜业新时代美丽乡村
规划背景和总体要求
规划背景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 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 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合理布局生活空间: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增强城镇 对乡村的带动能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 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加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以镇带村、以 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
严格保护生态空间:通盘考虑城镇和乡村发展,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 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布局,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 形态。强化县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引导约束作用,科学安排县域乡村布局、资源利用、 设施配置和村庄整治,推动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
巩固和完善农 村基本经营制度
1
壮大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
2
发展新型 农村集体经济
2024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
2024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____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1.1 背景特色小镇是指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地域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通过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商业、居住等功能的小型城镇。
特色小镇建设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本方案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需要,以推动特色小镇建设为指导,制定了____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
1.2 目标1) 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特色小镇群,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就业机会。
2) 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小镇,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3) 提升特色小镇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
4) 加强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5) 健全特色小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特色小镇长期发展。
二、工作内容和措施2.1 特色小镇选址和规划1) 选址阶段对全市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发展潜力、资源禀赋、交通便利性等因素,确定特色小镇的选址。
2) 规划阶段编制特色小镇的详细规划和布局,包括产业布局、建筑形态、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
2.2 产业发展和创新1) 培育特色产业根据特色小镇的资源禀赋和特点,培育发展相应的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2) 引进优秀企业和项目通过引进优秀企业和项目,提升特色小镇的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3)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支持特色小镇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2.3 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1) 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加强特色小镇的道路交通建设,提升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和流动性。
2) 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特色小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和可持续性。
3) 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完善特色小镇的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2.4 文化和旅游发展1) 挖掘地域文化资源通过挖掘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特色小镇。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七大要求和政策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七大要求及政策一、《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2016.7.1)发布部门: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政策点评:该《通知》属于一样性、纲领性文件。
政策要点:建设目标:2020年1000个。
原那么:“突出特色、市场主导、深化改革”。
领域:“休闲旅行、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漂亮宜居”。
培育要求:“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漂亮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利完善的设施效劳,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责任主体:县级政府,(镇政府负责实施工作)。
资金支持:发改委支持特色小镇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给予奖励。
二、《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2016.8.3)发布部门:住建部村镇建设司政策点评:该《通知》要紧论述特色小镇推荐流程及选拔标准政策要点:推荐数量:依照经济规模、建制镇数量、最近几年来小城镇建设工作及升级支持政策确信。
推荐材料(4样):1.大体信息表2.工作情形报告及PPT(还能够提供视频材料)3.整体计划4.政策支持文件。
推荐程序:省(区、市)组织专家评估、考核-报住建部村镇建设司-住建部村镇建设司、财政部农业司复核+现场抽查。
候选要求:近5年无重大平安生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重大生态破坏、重大群体性社会事件、历史文化遗存破坏现象。
三、《关于加速漂亮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10.8)发布部门:发改委政策点评:该《意见》对特色小镇建设的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部署政策要点:整体要求:创新探讨,因地制宜,产业建镇,以人为本分类施政:大城市周边重点镇:增强与城市进展的功能配套与统筹计划,进展成卫星城;远离中心城市的中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效劳带动周边农村。
人材+劳动力吸引:鼓舞外出农人回籍,强化校企合作,依托职业院校等建设培训基地培育人材。
商业环境:鼓舞“双创”,吸引创业者、风投资本、孵化器等以构建创新生态圈,深化商事仲裁、负面清单治理等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W+时政试题任你刷,精准、面广、新鲜。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加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建设,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
A.农民生活圈
B.农民活动圈
C.农民行政圈
D.农民生产圈
参考答案:A
【解析】:完善城乡布局结构: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增强城镇地区对乡村的带动能力。
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加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发挥多重功能,提供优质产品,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来源:365时事政治网。
365时事政治网,让您时政不再丢分。
加入会员,给我们更好服务您的机会,就是给您增加上岸的保障。
学时政,就上1670时事政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