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与聚醚材质的差别(新)
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是两种常见的聚合物材料,它们在化学结构、性质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进行详细介绍。
一、聚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是由酸酐和多元醇经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聚合物。
其化学结构中含有酯键,因此其命名中包含“酯”字。
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可以根据所选用的酸酐和多元醇种类进行调节,从而获得不同分子量的产品。
1. 特点:聚酯多元醇具有良好的可溶性、成膜性和柔韧性。
其分子链中的酯键能够提供较好的强度和耐久性,使其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下保持稳定性。
此外,聚酯多元醇还具有较好的耐化学性能,对酸、碱和溶剂的腐蚀能力较低。
2. 应用:聚酯多元醇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弹性体等领域。
在涂料中,聚酯多元醇可以作为主要成膜物质,提供良好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在胶粘剂中,聚酯多元醇可以增加黏合强度和黏合速度。
在弹性体中,聚酯多元醇可以提供良好的拉伸和弯曲弹性,使得产品具有较好的柔韧性。
二、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是由环氧化合物和多元醇经缩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
其化学结构中含有醚键,因此其命名中包含“醚”字。
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可以通过所选用的环氧化合物和多元醇种类进行调节,以获得不同分子量的产品。
1. 特点:聚醚多元醇具有优异的柔软性、弹性和耐寒性。
其分子链中的醚键能够提供较好的柔韧性和弹性,使其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此外,聚醚多元醇还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较高的流动性,便于加工和制备。
2. 应用:聚醚多元醇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材料的制备中。
聚醚多元醇可以与异氰酸酯发生反应,形成聚氨酯弹性体。
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撕裂性和耐油性,广泛用于制作橡胶制品、密封材料、弹性体制品等。
三、比较与应用选择1. 性质比较:聚酯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在柔韧性、强度和耐久性方面相对较好,适用于高温和高湿环境;聚醚多元醇在柔软性、弹性和耐寒性方面相对较好,适用于低温环境。
2. 应用选择: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来制备涂料、胶粘剂、弹性体和聚氨酯材料等产品。
TPU-聚酯-聚醚-应用分析及区别(共24张)

其他材料还有稳定剂、润滑、填料和颜料等
软段:大分子二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形成了材料的软段。大分子二元醇的链段越长,TPU就表现的柔软性越好。选择
聚醚、聚酯还是聚己内酯的大分子二元 醇对于TPU的化学性质的耐水解性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聚酯型的,TPU具有较 好的抗UV,氧化性和耐化学性。而聚醚型的则具有很好的耐低温和水解性。聚己内酯型的是这些性质的组合,但是其价 格更高。
第2页,共24页。
TPU//聚酯//聚醚//型性能(xìngnéng)分析
T PU简介
•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U,简称TPU),又称PU热塑胶,是一种由低聚物多元醇软段与二异氰酸酯-扩链剂硬段构成的线性 嵌段共聚物。
• 结构图解:
TPU软段
TPU硬段
A:低聚物多元醇 ---大分子多元醇 等 (聚酯多元醇 或者 聚醚多元醇)
• 三、耐微生物分解:聚酯型软质热塑性聚氨酯与潮湿的土壤长时间接触,会被微生物侵蚀,而聚醚型软 质或硬质热塑性聚氨酯以及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或硬质热塑性聚氨酯通常不会受到微生物侵蚀。
第14页,共24页。
TPU//聚酯//聚醚//型性能(xìngnéng)分析
T P U 材 料 对 比 (五)
• 四、TPU 原材料聚醚聚酯 成本比较 • 聚醚类聚氨酯弹性体照比聚酯类聚氨酯弹性体在价格方面要高出很多,其主要原因为:
B:多异氰酸酯
---各类族类
C:扩链(交联)剂 ---小分子多元醇 等
• 本页总结:TPU的硬段与软段由何种高分子材料构成,决定TPU 的各项性能。
第3页,共24页。
TPU//聚酯//聚醚//型性能(xìngnéng)分析
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是两种常见的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材料。
一、聚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是一种由酸酐和多元醇经酯化反应得到的聚合物。
它的分子链中带有酯基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和耐化学性。
同时,聚酯多元醇还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强度,使其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1. 特性和应用聚酯多元醇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是一种非常稳定的材料。
它的主要特点如下:(1)耐热性:聚酯多元醇能够承受较高的温度,不易熔化和变形。
(2)耐化学性:聚酯多元醇对酸、碱和一些有机溶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3)机械强度:聚酯多元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不易破裂和变形。
聚酯多元醇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塑料及纤维等领域。
它的高温耐性和耐化学性使其成为高温涂料和耐化学腐蚀塑料的重要原料。
同时,聚酯多元醇还被广泛用于制备强度较高的纤维材料。
二、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是一种由环氧乙烷和一种多元醇发生缩合反应产生的聚合物。
它的分子链中具有醚键结构,因此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耐候性。
聚醚多元醇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能与其他化合物充分溶解,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1. 特性和应用聚醚多元醇的主要特点如下:(1)柔韧性: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链中含有醚键结构,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
(2)耐候性:聚醚多元醇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能够抵抗紫外线、高温和湿度等外界环境影响。
(3)亲水性:聚醚多元醇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充分溶解。
聚醚多元醇广泛应用于制备聚氨酯、粘合剂、涂料和油墨等。
它的柔韧性和耐候性使其成为制备弹性体和耐候性涂料的重要原料。
同时,聚醚多元醇还可以与其他材料进行混合,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结论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是两种常见的聚合物材料,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聚酯多元醇具有优异的耐温性和耐化学性,广泛应用于高温涂料和耐腐蚀塑料等领域。
聚醚多元醇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候性,被广泛用于制备弹性体和耐候性涂料等。
聚酯型TPU与聚醚型TPU可以混合在一起进行加工吗?

聚酯型TPU与聚醚型TPU可以混合在一起进行加工吗?
可以肯定的是聚酯型TPU与聚醚型的TPU不可以共混。
原因如下:
1、聚酯型TPU与聚醚型的TPU混合起来就会出现分层现象
聚醚类TPU内的醚基与聚酯类TPU内的酯基的极性不同,以及分子结构存在差异,而导致醚基一般在酯基树脂中的兼容性差,所以将两者混合起来就会出现分层现象。
2、聚酯型TPU与聚醚型的TPU兼容性亦较差
这与醚键的分子间作用力有较密切的关系,此外,聚酯的结晶性一般比聚醚的结晶性强很多,故其兼容性亦较差.但并不是所有的醚类都这样.因为PTMG(聚四氢呋喃)的结晶性和聚酯的结晶性差不多,因此用PTMG合成的聚醚类TPU与聚酯类TPU的兼容性就稍好一些,在合成过程中是可以进行合成的,只不过其加工后的各项物理性能还是会大大下降,得不偿失,故亦没有必要进行该项共混.
由此可见,醚类与酯类是不能混合在一起进行加工的,这是由于二者的分子结构差异,分子内聚能差异,分子间作用力差异,结晶性差异及其二者分子的不兼容性所决定的.当将其二者进行共混加工时在试件表面将会出现明显的纹路,会有混浊现象产生.即便是可以勉强混合在一起进行加工.加工后的成品各种物理性能也还是会大大下降.尤其是不能用于加工特别透明的配件,在大批量的生产中亦会有很大难度,在生产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切勿将二者误混。
聚酯和聚醚TPU的性能比较

在原料化学配比一定的情况下,改变柔性链段的长度,对于不同软段类型弹性体性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软段分子量增加也即降低了硬链段的比例。由于醚键内聚能较低,键的旋转位垒较小,随着聚醚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链更柔顺,软段比例增加,故强度下降,弹性增加,永久变形增加。而对于聚酯二醇来说,软段长度对强度的影响并不很明显。这是因为分子中存在极性酯基,聚酯软段的分子量增加,酯基也增加,抵消了软段增加、硬段减少对强度的负面影响。另外,聚酯型聚氨酯的耐水解性能随聚酯链段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酯基增多的缘故;聚醚型聚氨酯的耐水解性能随聚醚链段长度的增加而提高。五、价格比较ﻫ聚醚类聚氨酯弹性体照比聚酯类聚氨酯弹性体在价格方面要高出很多,其主要原因为①聚醚类聚氨酯弹性体具备良好的耐水解性能、耐低温性能、耐弯曲性能。②构成TPU软段的聚醚类多元醇与聚酯类多元醇相较之下,其生产原料价格较高。③聚醚类多元醇生产工艺照比聚酯类多元醇要复杂很多。④聚醚类多元醇在反应过程中各工艺条件较难控制。⑤在生产聚醚类多元醇时,对生产设备的要求较高,同时,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ﻫ六、结论
聚酯和聚醚TPU的性能比较
———————————————————————————————— 作者:
———————————————————————————————— 日期:
ﻩ
聚醚型TPU与聚酯型TPU之间所存在的差异ﻫTPU的软质段可使用多种的聚醇,大致上可分为聚醚系及聚酯系两种。ﻫ聚醚型(Ether):高强度、耐水解和高回弹性,低温性能好。
软段的分子量对聚氨酯的力学性能有影响,一般来说,假定聚氨酯分子量相同,其软段若为聚酯,则聚氨酯的强度随作聚酯二醇分子量的增加而提高;若软段为聚醚,则聚氨酯的强度随聚醚二醇分子量的增加而下降,不过伸长率却上升。这是因为聚酯型软段本身极性就较强,分子量大则结构规整性高,对改善强度有利,而聚醚软段则极性较弱,若分子量增大,则聚氨酯中硬段的相对含量就减小,强度下降。ﻫﻫ3、力学性能比较:
聚酯与聚醚材质的差别

聚酯与聚醚材质的差别聚醚型TPU与聚酯型TPU之间所存在得差异TPU得软质段可使用多种得聚醇,大致上可分为聚醚系及聚酯系两种。
聚醚型(Ether):高强度、耐水解与高回弹性,低温性能好。
聚酯型(Ester):较好得拉伸性能、挠曲性能、耐摩损性以及耐溶剂性能与耐较高温度。
软质段得差异,对物性所形成得影响如下:抗拉强度聚酯系> 聚醚系撕裂强度聚酯系> 聚醚系耐磨耗性聚酯系> 聚醚系耐药品性聚酯系> 聚醚系透明性聚酯系> 聚醚系耐菌性聚酯系< 聚醚系湿气蒸发性聚酯系< 聚醚系低温冲击性聚酯系< 聚醚系1、生产原料及配方差异(1)聚醚型TPU得生产原料主要有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PTMEG)、1、4—丁二醇(BDO),其中MDI得用量约在40%左右,PTMEG约占40%,BDO约占20%(2)聚酯型得TPU生产原料主要有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4—丁二醇(BDO)、己二酸(AA),其中MDI得用量约在40%,AA 约占35%,BDO约占25%2、分子质量分布及影响聚醚得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遵循Poisson几率方程,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而聚酯二元醇得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则服从Flory几率分布,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
软段得分子量对聚氨酯得力学性能有影响,一般来说,假定聚氨酯分子量相同,其软段若为聚酯,则聚氨酯得强度随作聚酯二醇分子量得增加而提高;若软段为聚醚,则聚氨酯得强度随聚醚二醇分子量得增加而下降,不过伸长率却上升。
这就是因为聚酯型软段本身极性就较强,分子量大则结构规整性高,对改善强度有利,而聚醚软段则极性较弱,若分子量增大,则聚氨酯中硬段得相对含量就减小,强度下降。
3、力学性能比较:聚醚、聚酯等低聚物多元醇组成软段。
软段在聚氨酯中占大部分,不同得低聚物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制备得聚氨酯性能各不相同。
极性强得聚酯作软段得到得聚氨酯弹性体及泡沫得力学性能较好。
聚酯与聚醚材质的差别

聚醚型TPU与聚酯型TPU之间所存在的差异TPU的软质段可使用多种的聚醇,大致上可分为聚醚系及聚酯系两种。
聚醚型(Ether):高强度、耐水解和高回弹性,低温性能好。
聚酯型(Ester):较好的拉伸性能、挠曲性能、耐摩损性以及耐溶剂性能和耐较高温度。
软质段的差异,对物性所形成的影响如下:抗拉强度聚酯系> 聚醚系撕裂强度聚酯系> 聚醚系耐磨耗性聚酯系> 聚醚系耐药品性聚酯系> 聚醚系透明性聚酯系> 聚醚系耐菌性聚酯系< 聚醚系湿气蒸发性聚酯系< 聚醚系低温冲击性聚酯系< 聚醚系1、生产原料及配方差异(1)聚醚型TPU的生产原料主要有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PTMEG)、1、4—丁二醇(BDO),其中MDI 的用量约在40%左右,PTMEG约占40%,BDO约占20%(2)聚酯型的TPU生产原料主要有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4—丁二醇(BDO)、己二酸(AA),其中MDI的用量约在40%,AA约占35%,BDO约占25%2、分子质量分布及影响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遵循Poisson几率方程,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而聚酯二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则服从Flory几率分布,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
软段的分子量对聚氨酯的力学性能有影响,一般来说,假定聚氨酯分子量相同,其软段若为聚酯,则聚氨酯的强度随作聚酯二醇分子量的增加而提高;若软段为聚醚,则聚氨酯的强度随聚醚二醇分子量的增加而下降,不过伸长率却上升。
这是因为聚酯型软段本身极性就较强,分子量大则结构规整性高,对改善强度有利,而聚醚软段则极性较弱,若分子量增大,则聚氨酯中硬段的相对含量就减小,强度下降。
3、力学性能比较:聚醚、聚酯等低聚物多元醇组成软段。
软段在聚氨酯中占大部分,不同的低聚物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制备的聚氨酯性能各不相同。
极性强的聚酯作软段得到的聚氨酯弹性体及泡沫的力学性能较好。
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实用版】目录1.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的定义与分类2.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3.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的性质与特点4.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的应用领域5.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的发展前景正文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是两种常见的聚合物材料,它们在化学结构和性质上有所不同,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
下面将从定义与分类、制备方法、性质与特点、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
一、定义与分类聚酯多元醇是由多元酸和多元醇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油性和耐磨性。
聚醚多元醇则是由多元醇和环氧乙烷等通过醚化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弹性。
二、制备方法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酸解法、醇解法和酸醇法等。
酸解法是用酸对聚酯进行水解,生成聚酯多元醇;醇解法是用醇对聚酯进行醇解,生成聚酯多元醇;酸醇法是将酸和醇混合使用,对聚酯进行水解和醇解,生成聚酯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则主要有醇解法和环氧乙烷法等。
醇解法是用醇对聚醚进行醇解,生成聚醚多元醇;环氧乙烷法则是将环氧乙烷加入聚醚中,通过醚化反应生成聚醚多元醇。
三、性质与特点聚酯多元醇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耐油性和耐磨性,适用于制作各种耐热、耐油和耐磨的制品。
聚醚多元醇则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弹性,适用于制作各种柔软、弹性好的制品。
四、应用领域聚酯多元醇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泡沫、弹性体、涂料等领域。
聚醚多元醇则主要应用于聚氨酯泡沫、弹性体、涂料、胶粘剂等领域。
五、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在环保、节能、降耗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醚型TPU与聚酯型TPU之间所存在的差异TPU的软质段可使用多种的聚醇,大致上可分为聚醚系及聚酯系两种。
聚醚型(Ether):高强度、耐水解和高回弹性,低温性能好。
聚酯型(Ester):较好的拉伸性能、挠曲性能、耐摩损性以及耐溶剂性能和耐较高温度。
软质段的差异,对物性所形成的影响如下:抗拉强度聚酯系> 聚醚系撕裂强度聚酯系> 聚醚系耐磨耗性聚酯系> 聚醚系耐药品性聚酯系> 聚醚系透明性聚酯系> 聚醚系耐菌性聚酯系< 聚醚系湿气蒸发性聚酯系< 聚醚系低温冲击性聚酯系< 聚醚系1、生产原料及配方差异(1)聚醚型TPU的生产原料主要有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PTMEG)、1、4—丁二醇(BDO),其中MDI 的用量约在40%左右,PTMEG约占40%,BDO约占20%(2)聚酯型的TPU生产原料主要有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4—丁二醇(BDO)、己二酸(AA),其中MDI的用量约在40%,AA约占35%,BDO约占25%2、分子质量分布及影响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遵循Poisson几率方程,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而聚酯二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则服从Flory几率分布,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
软段的分子量对聚氨酯的力学性能有影响,一般来说,假定聚氨酯分子量相同,其软段若为聚酯,则聚氨酯的强度随作聚酯二醇分子量的增加而提高;若软段为聚醚,则聚氨酯的强度随聚醚二醇分子量的增加而下降,不过伸长率却上升。
这是因为聚酯型软段本身极性就较强,分子量大则结构规整性高,对改善强度有利,而聚醚软段则极性较弱,若分子量增大,则聚氨酯中硬段的相对含量就减小,强度下降。
3、力学性能比较:聚醚、聚酯等低聚物多元醇组成软段。
软段在聚氨酯中占大部分,不同的低聚物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制备的聚氨酯性能各不相同。
极性强的聚酯作软段得到的聚氨酯弹性体及泡沫的力学性能较好。
因为,聚酯制成的聚氨酯含极性大的酯基,这种聚氨酯内部不仅硬段间能够形成氢键,而且软段上的极性基团也能部分地与硬段上的极性基团形成氢键,使硬相能更均匀地分布于软相中,起到弹性交联点的作用。
在室温下某些聚酯可形成软段结晶,影响聚氨酯的性能。
聚酯型聚氨酯的强度、耐油性、热氧化稳定性比PPG聚醚型的高,但耐水解性能比聚醚型的差。
4、水解稳定性比较: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用碳化二亚胺进行保护后,耐水解性有所提高。
聚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和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在高温下的耐水解性最好。
聚酯易受水分子的侵袭而发生断裂,且水解生成的酸又能催化聚酯的进一步水解。
聚酯种类对弹性体的物理性能及耐水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随聚酯二醇原料中亚甲基数目的增加,制得的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耐水性提高。
酯基含量较小,其耐水性也较好。
同样,采用长链二元酸合成的聚酯,制得的聚氨酯弹性体的耐水性比短链二元酸的聚酯型聚氨酯好。
5、耐微生物性比较:聚酯型软质热塑性聚氨酯与潮湿的土壤长时间接触,会被微生物侵蚀,而聚醚型软质或硬质热塑性聚氨酯以及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或硬质热塑性聚氨酯通常不会受到微生物侵蚀。
四、产生差异原因的分析1、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是在分子主链接构上含有醚键、端基带有羟基的醇类聚合物或齐聚物。
因其结构中的醚键内聚能较低,并易于旋转,故由它制备的聚氨酯材料低温柔顺性能好,耐水解性能优良,虽然机械性能不如聚酯多元醇基聚氨酯,但手感性好。
体系粘度低,易与异氰酸酯、助剂等组分互溶,加工性能优良。
2、聚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主要是由二元羧酸和二元以上醇类化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生成的产物,其结特征是在分子主链上含有酯基、在端基上具有羟基的大分子醇类,分子量一般为500~3000。
由聚酯多元醇为基础的聚氨酯材料,通常都具有力学机械性能好,耐油、抗磨性能优越等特点,但它们的耐水解性能较差,低温柔顺性差,其制品的手感,尤其是低温时的手感不如聚醚多元醇基聚氨酯柔软。
聚酯多元醇的内聚能大,室温下多为蜡状固体,加热熔融后的粘度较大,它们与聚氨酯合成中所用的其它原料组分的互溶性远不如聚醚多元醇好。
3、柔性链段在原料化学配比一定的情况下,改变柔性链段的长度,对于不同软段类型弹性体性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软段分子量增加也即降低了硬链段的比例。
由于醚键内聚能较低,键的旋转位垒较小,随着聚醚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链更柔顺,软段比例增加,故强度下降,弹性增加,永久变形增加。
而对于聚酯二醇来说,软段长度对强度的影响并不很明显。
这是因为分子中存在极性酯基,聚酯软段的分子量增加,酯基也增加,抵消了软段增加、硬段减少对强度的负面影响。
另外,聚酯型聚氨酯的耐水解性能随聚酯链段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酯基增多的缘故;聚醚型聚氨酯的耐水解性能随聚醚链段长度的增加而提高。
五、价格比较聚醚类聚氨酯弹性体照比聚酯类聚氨酯弹性体在价格方面要高出很多,其主要原因为①聚醚类聚氨酯弹性体具备良好的耐水解性能、耐低温性能、耐弯曲性能。
②构成TPU软段的聚醚类多元醇与聚酯类多元醇相较之下,其生产原料价格较高。
③聚醚类多元醇生产工艺照比聚酯类多元醇要复杂很多。
④聚醚类多元醇在反应过程中各工艺条件较难控制。
⑤在生产聚醚类多元醇时,对生产设备的要求较高,同时,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六、结论综上所述,聚醚型TPU具有高强度、耐水解和高回弹性,低温性能好的优点。
通常用于软泡、硬泡,硬质塑料和表面涂料、高回弹软质泡沫的加工生产。
而聚酯型TPU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挠曲性能、耐摩损性以及耐溶剂性能,不易氧化和耐较高温度等优点。
主要用于软泡、硬泡、低密度半硬泡、软质涂料、弹性体和胶粘剂、实芯和微孔弹性体的生产。
聚醚型TPU与聚酯型TPU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软段构成物分别为聚醚型低聚物多元醇及聚酯型低聚物多元醇,而TPU的软段成份又主要影响到热塑性聚氨酯的低温柔软性和长期耐老化性。
就目前看来,我们Ever Tech在原料选用上聚酯类TPU使用较多,而对于聚醚类TPU很大部分还停留在样品料测试阶段。
许多商品热塑性聚氨酯都是聚酯型的,这种热塑性聚氨酯的耐磨性、抗撕裂性以及拉伸和撕裂强度都优于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在油、脂和水中的溶胀性也比较小。
但其在耐水解性、耐微生物降解性和低温性、柔顺性等方面却不具备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的优势,因此在对上述性能要求较高时,推荐使用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
七、加工过程的差异性比较1、干燥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聚氨酯是极性聚合物,当其暴露在空气中时会慢慢吸湿。
用吸湿的TPU料粒熔融加工成型,水在加工温度下气化,使得制品表面不光滑,内部产生气泡,物性降低,因此为了保证制品的性能和防止熔融加工时水分气化引起的气泡,在TPU加工之前,一般需要对料粒进行干燥处理。
我们在前面TPU酯类与醚类水解稳定性比较的时候也已作过分析,由于聚酯易受水分子的侵袭而发生断裂,且水解生成的酸又能催化聚酯的进一步水解,通常情况下,在同等条件时,聚酯类TPU比聚醚类TPU的含水量要高出很多,因此在干燥过程中要对聚酯类TPU尤为注意,要注意将其彻底烘干,严格对烘干条件进行控制。
2、保压阶段聚合物熔体在注塑时,无论是预塑阶段还是注射阶段,熔体都要经受内部静压力和外部动压力的联合作用。
保压阶段,聚合物熔体将受到高压作用,在此压力下,分子链段间的自由体积要受到压缩,由于分子链间自由体积减小,大分子链段的靠近使分子间作用力加强即表现粘度提高,另外,由于聚醚类TPU其醚键内聚能较低,键的旋转位垒较小,从而导致增强分子链的紧密链段间的作用较小,所以在压缩时,分子链相对位移较大,于是粘度表现了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
另外,由于聚醚类TPU其分子链较聚酯类TPU而言要柔顺许多,故其永久性形变较难形成,因此在对聚醚类TPU加工过程中进行保压时,与聚酯类TPU相较而言,聚醚类TPU要控制较长的保压时间。
3、加工时间由于在一般情况下,分子量增加使分子链段加长,分子链重心移动越慢,链段间的相对位移抵消机会越多,分子长链的柔性加大,缠结点增多,链的解脱和滑移困难,使流动过程阻力增大,需要的时间和能量也增加,表现出粘度对剪切的敏感性。
而通常情况下聚酯类TPU 照比聚醚类TPU的分子质量要大,故其加工成型所需时间也会较长。
4、加工温度由于通常情况下聚酯类TPU照比聚醚类TPU的分子质量分布较宽,故其加工过程中所需温度较高。
由于聚醚类TPU的氮氧键较易断裂,因此需要相对较低的温度便可实现对其的加工。
5、压力由于聚酯类TPU其分子内聚能较大,其分子结构中的氮氧键亦较难断裂,故对其加工即破坏其分子键亦需要较高温度及压力。
6、冷却由于聚酯类TPU内磨擦较大,分子内聚能较大,故使其冷却即使其恢复正常状态较困难,因此需要较长的冷却时间。
7、流动性由于聚醚类TPU醚键内聚能较低,键的旋转位垒较小,随着聚醚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链更柔顺,其分子链具有高度的柔顺性,故表现出很好的流动性,而聚酯类TPU则稍逊。
八、各种共混后加工现象的分析两种或多种聚合物能否共混及其共混后共混体系的性能与许多因素有关,最重要的因素是各种聚合物之间的兼容性。
而其共混体系的兼容性又与它们各自的溶度参数、极性、表面张力、结晶能力、粘度等诸因素有关。
现对此展开以下各项分析:1、酯类与醚类的共混由于聚醚类TPU内的醚基与聚酯类TPU内的酯基的极性不同,以及分子结构存在差异,而导致醚基一般在酯基树脂中的兼容性差,所以将两者混合起来就会出现分层现象,另外还与醚键的分子间作用力有较密切的关系,此外,聚酯的结晶性一般比聚醚的结晶性强很多,故其兼容性亦较差。
但并不是所有的醚类都这样,因为PTMG(聚四氢呋喃)的结晶性和聚酯的结晶性差不多,因此用PTMG合成的聚醚类TPU与聚酯类TPU的兼容性就稍好一些,在合成过程中是可以进行合成的,只不过其加工后的各项物理性能还是会大大下降,得不偿失,故亦没有必要进行该项共混。
由此可见,醚类与酯类是不能混合在一起进行加工的,这是由于二者的分子结构差异、分子内聚能差异、分子间作用力差异、结晶性差异及其二者分子的不兼容性所决定的,当将其二者进行共混加工时,在试件表面将会出现明显的纹路,会有混浊现象产生。
即便是可以勉强混合在一起进行加工,加工后的成品各种物理性能也还是会大大下降,尤其是不能用于加工特别透明的配件,在大批量的生产中亦会有很大难度,在生产过程中亦要尤其注意切勿将二者误混。
2、聚醚类TPU与PEBAX的共混因为PEBAX本身即为聚醚与聚酰胺的嵌段共聚物,对于醚类基团所具备的各项物理及化学性质亦具有一定的兼容性,这是由于PEBAX 内的醚类基团在起作用。
因此与TPU-Ether亦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将其二者进行共混加工亦是可以进行的,并且在PEBAX中加入适量的TPU,还可改善其在低温及室温下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