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重点篇目重点句子翻译说课材料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远大的抱负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终了同“债”高祖常.繇咸阳,纵观同“尝”,曾经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交好,与……友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向来看不起,轻视(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趁机同“屈”,理亏,不安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将尽用眼睛示意坚持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生,亲生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整理,提起道歉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一同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通过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归属,归附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悬挂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同“掠掳”,抢人财物同“喜”同“懈”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宽而薄的丝带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交付委托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处死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再说规约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使……明白,知道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犒劳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同“纳”,接纳逐步同“拒”认为……正确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救活,使……活明告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带着,使……跟从谢罪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解脱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伐”意同“功”,功勋计持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同“佯”,假装服从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同“麾下”到……去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
是迁.也封……为王流放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使……停下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营垒项羽之卒可.十万。
史记重点句子归纳及翻译
史记重点句子归纳及翻译高祖本纪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译:曾经有远大的抱负,不跟老百姓一样做生产之事。
2.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译:高祖每次留在酒肆里喝酒,买酒的人就会增加,售出去的酒达到平常的几倍。
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就把记帐的简札折断,不再向高祖讨帐。
3.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译: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
4.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译:高祖就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不谦让。
酒喝得尽兴了,吕公于是向高祖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5.於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译:于是沛公站起身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把他请到上坐。
6.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译:杨熊逃到荥阳去了,秦二世派使者将他斩首示众。
7.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喜,秦军解,因大破之。
译:增设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因此大败秦军。
8.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译: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zhǐ)道旁投降。
9.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译: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
10.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译: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11.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史记选读重点篇目文言知识
传》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 7、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 猛士兮守四方!《高祖本纪》
1、愿枉车骑过之 2、公子过谢侯生 3、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过,访问 经过 错误、过失
1、所以不报谢者
感谢
2、公子过谢侯生
• 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假使(连词)
• 则楚易败也
就(承接连词)
• 请今进兵
请别人允许自己做某事
(表敬副词)
• 虞兮虞兮奈若何 你(代词)
• 莫能仰视。
没有谁(无定指代词)
• 然今卒困于此
可是(转折连词)
• 然今卒困于此 终于(副词)
• 江东虽小
虽(转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
• 乃引兵解而东归 向东(名词作状语)
辞别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道歉
1、五霸之伐也 2、其后秦伐赵 3、平伐其功
伐,功业 攻打 炫耀
1、所以不报谢者
报答
2、士不敢弯引而报怨 报仇
3、似报主知
报告
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答复
过: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行过夷门,见侯生
访问 经过
之:
此五霸之伐也 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辜负,对不起)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 拉 )
③相如引车避匿 (牵,拉,引申为掉转)
幸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则幸得脱矣 ③ 而君亦幸赦臣
(宠 幸) (侥 幸) (幸而,幸好)
顾
① 相如顾召御史书曰
史记常考文言文及翻译
一、原文及翻译
1. 原文:
昔者,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皆同姓而异宗,异宗而异氏,异氏而异族。
黄帝居轩辕之丘,颛顼居空桑之野,帝喾居陶唐之墟,尧居平阳之墟,舜居蒲坂之墟。
五帝之时,天下大治,百姓安乐。
翻译:
从前,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都是同姓而不同宗,不同宗而不同氏,不同氏而不同族。
黄帝居住在轩辕之丘,颛顼居住在空桑之野,帝喾居住在陶唐之墟,尧居住在平阳之墟,舜居住在蒲坂之墟。
在五帝时期,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2. 原文:
汤武革命,顺天应人。
汤放桀于南巢,武王伐纣,诛其罪恶,天下大定。
翻译:
商汤、周武王进行革命,顺应天意,迎合人心。
商汤将夏桀放逐到南巢,周武王讨伐商纣,诛灭其罪恶,天下大定。
3.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翻译:
孟子见到梁惠王,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难道有什么好处可以让我国家受益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益?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
”
二、总结
《史记》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其文言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加强对《史记》文言文的学习,掌握其基本句式、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还要关注历史背景、人物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
《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教师版)《高祖本纪》一.解释加点的词语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远大的抱负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终了同“债”高祖常.繇咸阳,纵观同“尝”,曾经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交好,与……友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向来看不起,轻视(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趁机同“屈”,理亏,不安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将尽用眼睛示意坚持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生,亲生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整理,提起道歉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一同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通过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归属,归附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悬挂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同“掠掳”,抢人财物同“喜”同“懈”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宽而薄的丝带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交付委托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处死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再说规约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使……明白,知道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犒劳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同“纳”,接纳逐步同“拒”认为……正确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救活,使……活明告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带着,使……跟从谢罪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解脱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伐”意同“功”,功勋计持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同“佯”,假装服从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同“麾下”到……去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
是迁.也封……为王流放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使……停下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营垒项羽之卒可.十万。
史记重点句子翻译
《孔子世家》1.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
孔子贫穷,又地位低下,等到成年后,曾经担任过季氏家中管仓库的小吏,把财物管理得准确公平。
曾经担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官,在他的管理下家畜繁殖,数量增多。
由此担任了掌管工程事务的司空。
不久之后离开鲁国,在齐国被排斥,在宋卫被放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围困。
2.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聪明洞察事理,对问题看得深刻,却让自己接近死地的人,是因为喜欢议论别人的是非。
博学善辩,见识广大却使自身危险的人,是因为喜欢揭发他人的丑恶。
做孩子就要一切为了父母,不要考虑自己,做臣子就要一切为了国君,不要考虑自己。
3. 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过了一会儿,孔子神色严肃认真,有所深思,又表情愉快地向上望了一会儿,表现出志向深远的样子。
说:我已经了解作曲者的风范了,他皮肤黑,个子高,昂首远望,像是在全天下称王,如果不是文王难道还会是谁作的曲呢!4.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闲,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孔子是一个贤能的人,他所指责非议的东西都切中了诸侯的弊病。
现在他久留陈蔡之间,两国大夫所施政推行的措施都不合他的心意。
5.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于是他们就一起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郊外,孔子一行人走不了,断绝了粮食。
随从的人都因为饥饿生病了,没人能站起身来。
孔子仍传习诗书礼乐不停。
子路生气地去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于困厄,小人困厄之时就会胡作非为。
”6. 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
《高祖本纪》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远大的抱负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终了同“债”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同“尝”,曾经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交好,与……友好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向来看不起,轻视
(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趁机同“屈”,理亏,不安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将尽用眼睛示意坚持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生,亲生
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整理,提起道歉
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一同
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
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通过
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归属,归附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悬挂
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同“掠掳”,抢人财物同“喜”同“懈”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宽而薄的丝带
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交付委托
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处死
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再说规约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使……明白,知道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犒劳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
同“纳”,接纳逐步同“拒”认为……正确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救活,使……活明告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带着,使……跟从谢罪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解脱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伐”意同“功”,功勋计持。
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解析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高祖本纪》一.解释加点的词语远大的抱负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同“债”终了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曾经同“尝”高祖常繇咸阳,纵观.交好,与……友好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看不起,轻视向来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引领入坐(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同“屈”,理亏,不安趁机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坚持将尽用眼睛示意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生,亲生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道歉整理,提起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一同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示众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通过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归属,归附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悬挂疑兵旗帜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同“懈”同“喜”同“掠掳”,抢人财物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宽而薄的丝带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委托交付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处死灭族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规约再说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使……明白,知道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犒劳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如果来,沛公恐不得有此今则.之。
沛公然其计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认为……正确同“拒”同“纳”,接纳逐步明告救活,使……活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谢罪项羽带着,使……跟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沛公从..逃脱,解脱归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计持,功勋,何以得主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约!“伐”意同“功”...1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同“佯”,假装服从..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同“麾下”到……去...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
是迁也封……为王流放..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使……停下.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营垒.项羽之卒可十万。
苏教版《史记》选修重点句子翻译
高二语文《史记》翻译《高祖本纪》1.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叹气曰:“嗟乎,大丈夫当这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诋毁者族,偶语者弃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项羽怨怀王不愿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史记选读》重点篇目重要句子 翻译
《史记选读》重点篇目重要句子翻译屈原列传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屈原起草(写作)法令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改动它,屈原不同意。
2.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
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3.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
4.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国君无论愚昧还是智慧,贤能还是没有才能,没有谁不想寻求忠臣来辅佐自己,举荐贤人来辅佐自己,但是亡国破家总是一个连着一个,而圣明的君主太平的国家却多少代也不出现,这是因为国君所任用的忠臣并不是真正的忠臣,所任用的贤臣并不是真正的贤臣。
李将军列传1.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匈奴人大举入侵萧关,李广凭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被任为汉中郎。
2.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自己又被匈奴人活捉,应当斩首,李广纳金赎罪,免去斩刑,降为平民。
管仲列传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智谋也。
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施政,齐桓公因他的辅佐而称霸,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完全控制了(匡正)天下,这是管仲的谋划。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我曾经多次做官却总是被国君贬斥,他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
项羽本纪1.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江东虽小,土地方圆千里,民众数十万人,也足以称王。
希望大王赶快渡河。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史记》重点篇目重点句子翻译
《史记》重点篇目重点句子翻译(一)《刺客列传》1、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
”译: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
”2、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译:为什么您还因为被欺侮的怨恨,要去触动秦王的逆鳞呢!3、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译:选择危险的行动想求得安全,制造祸患而祈请幸福,计谋浅薄而怨恨深重,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而不顾国家的大祸患,这就是所说的‘积蓄仇怨而助祸患’了。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译: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太残酷了,父母、家族都被杀尽。
如今听说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购买将军的首级,您打算怎么办呢?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原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译:燕王确实因大王的威严震慑得心惊胆颤,不敢出动军队抗拒大王的将士,情愿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子,比照其他诸侯国排列其中,纳税尽如同直属郡县职分,使得以奉守先王的宗庙。
6、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译:荆轲自知大事不能成功了,就倚在柱子上大笑,张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骂道:“大事之所以没能成功,是因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订立归还诸侯们土地的契约回报太子。
7、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译:唉!太可惜啦,他不讲究刺剑的技术啊,我太不了解这个人了!过去我呵斥他,他就以为我不是同路人了。
8、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译:从曹沫到荆轲五个人,他们的侠义之举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他们的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朗,都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名声流传到后代,这难道是虚妄的吗!(二)《廉颇蔺相如列传》1、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2021年整理)苏教版选修史记重点句翻译
苏教版选修史记重点句翻译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苏教版选修史记重点句翻译)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苏教版选修史记重点句翻译的全部内容。
史记重点句子翻译(一)《高祖本纪》1、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高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性情豁达。
他平时就有远大的抱负,不愿做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诈称“贺钱一万”,实际上他一个钱也没带。
3、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
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4、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这时候,沛公站起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并把郦食其请到上座.5、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沛公增加悬挂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破秦军。
6、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7、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再说,我之所以把军队退回驻扎在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后,共同制定一个规约.8、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纳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现在如果他来了,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
您应当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
史记重点原文与解析
史记重点原文与解析史记,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最重要的一部历史著作,由司马迁所撰写。
它以纪实和评说相结合的方式,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与人物。
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宝库”。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史记中的一些重要原文,并进行解析。
一、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第三篇,主要记录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生平事迹。
其中,记载了项羽起兵反秦,与刘邦相争,最终失败的经历。
其中一段重要的原文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曰:‘大贤士也,以解白圭于匡庐,将无虞矣。
’是时也,天下莫不翕然称赞之。
”这段原文揭示了项羽在刘邦出现之前,被视为英雄豪杰的形象。
项羽之所以舞剑示意,是希望刘邦能够认识到他的才华,与之联手共图天下大业。
然而,最终项羽失败了,刘邦成了刘项之争的胜者。
解析:这段原文突出了项羽的傲慢与自信,他曾以为自己能够战胜刘邦并成为霸主。
然而,他低估了刘邦的智谋和韬略,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这一事件也体现了史记的特点,即记录历史事实的同时,也给予读者深刻的启示。
二、司马迁自序史记以司马迁的自序作为开篇,司马迁在自序中表达了修史的初衷和写作风格。
其中一段重要的原文是:“夫人者,非不可传于后世也。
然人者,各有所长短,隐伏于其间者,不可不察也。
”这段原文意味深长,司马迁在自序中强调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的重要性。
他认为,历史上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优劣之处,我们不能只看到其光辉的一面,也要看到其隐藏的缺点和错误。
解析:这段原文所蕴含的思想观念深刻而重要。
司马迁主张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不偏袒任何一方,这体现了他写史的严谨态度和立场。
同时,这种观点也引导我们在研究历史时,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断发掘历史人物的优点和缺点,以更全面的视角来认识历史。
三、武王本纪武王本纪是史记中的第五篇,主要记录了周朝的建立者周武王的事迹。
其中一段重要的原文是:“有商之孽,兴师伐纣,告成禹追号曰武王,作周书,作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重点篇目重点句子翻译(一)《刺客列传》1、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
”译: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
”2、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译:为什么您还因为被欺侮的怨恨,要去触动秦王的逆鳞呢!3、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译:选择危险的行动想求得安全,制造祸患而祈请幸福,计谋浅薄而怨恨深重,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而不顾国家的大祸患,这就是所说的‘积蓄仇怨而助祸患’了。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译: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太残酷了,父母、家族都被杀尽。
如今听说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购买将军的首级,您打算怎么办呢?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原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译:燕王确实因大王的威严震慑得心惊胆颤,不敢出动军队抗拒大王的将士,情愿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子,比照其他诸侯国排列其中,纳税尽如同直属郡县职分,使得以奉守先王的宗庙。
6、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译:荆轲自知大事不能成功了,就倚在柱子上大笑,张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骂道:“大事之所以没能成功,是因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订立归还诸侯们土地的契约回报太子。
7、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译:唉!太可惜啦,他不讲究刺剑的技术啊,我太不了解这个人了!过去我呵斥他,他就以为我不是同路人了。
8、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译:从曹沫到荆轲五个人,他们的侠义之举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他们的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朗,都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名声流传到后代,这难道是虚妄的吗!(二)《廉颇蔺相如列传》1、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2、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
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
3、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译: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4、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译:蔺相如料定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城补偿给赵国,就让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国。
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译: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
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散布一些恶言恶语,您却怕他,躲着他,怕得太过分了。
平庸的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7、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译: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
”8、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9、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译:廉颇听到这话,解衣赤背,背着荆条,通过门客引导到蔺相如家门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三)《项羽本纪》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译: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
2、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
译: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
3、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译: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4、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译: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5、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译: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6、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译: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藉,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
7、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译: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
8、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译: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
9、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译: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四)《高祖本纪》1、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译: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性情豁达。
他平时就有远大的抱负,不愿做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
译:父老们受秦朝苛虐法政的苦已经很久了,(秦朝统治时)非议国政的灭族,相聚而语的处以死刑。
3、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译:沛公要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做丞相,秦宫所有的珍宝都归他所有。
4、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
译:怀王,是我家叔父项梁拥立的,他没有什么功劳,凭什么能主持定约呢!平定天下的,就是各路将领和我项籍。
5、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
译:我听说皇帝的尊号,贤能的人才能据有,光有虚名而无实际的人是不应把持皇帝之位的,我可不敢坐上皇帝这个位置。
6、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译:丰县是我生长的地方,我是不能忘记的,我只是因为当初丰县人跟着雍齿反叛我而帮助魏王才这样的。
(五)《魏公子列传》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译:公子的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
2、臣修身絜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译: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坚持操守,终究不能因我看门贫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礼。
3、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译:侯先生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帽,就径直上了车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想借此观察一下公子的态度。
4、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译:我所拜访的屠夫朱亥,是个贤能的人,只是人们都不了解他,所以隐没在屠夫中罢了。
5、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译:魏王很害怕,就派人阻止晋鄙不要再进军了,把军队留在邺城扎营驻守,名义上是救赵国,实际上是采取两面倒的策略来观望形势的发展。
6、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译:我赵胜之所以自愿依托魏国跟魏国联姻结亲,就是因为公子的道义高尚,能热心帮助别人摆脱危难。
如今邯郸危在旦夕,早晚就要投降秦国,可是魏国救兵至今不来,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再说公子即使不把我赵胜看在眼里,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你的姐姐吗?7、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
译:公子为这件事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王赶快出兵,又让宾客辩士们千方百计地劝说魏王。
8、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译:我对待侯先生算是够周到的了,天下无人不晓,如今我将要死难可是侯先生竟没有一言半语来送我,我难道对待他有闪失吗?9、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译:我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报仇雪恨的心志积蓄了三年之久,从魏王以下的群臣左右都想为如姬报仇,但没能如愿。
10、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
译:公子到那里即使两符相合,验明无误,可是晋鄙仍不交给公子兵权反而再请示魏王,那么事情就危险了。
1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译:我只是个市场上击刀杀生的屠夫,可是公子竟多次登门问候我,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谢您,是因为我认为小礼小节没什么用处。
如今公子有了急难,这就是我为公子杀身效命的时候了。
12、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
译:魏王恼怒公子盗出了他的兵符,假传君令击杀晋鄙,这一点公子也是明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