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总结报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任务来源及依据

1、本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2、本项目勘察设计合同;

6、省交通厅《初步设计评审意见》(粤交基函[2009]779号);

7、省交通厅《关于****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粤交基[2009]627号);

8、沿线地方政府有关的函件、文件、规划资料等;

9、交通部部颁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项目走廊带内中段属海湾区平原地貌,地形平坦,起伏小;南段及北段为残留有隆起的残丘和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南段相对高差约130米左右,植被发育,自然山坡坡度约20~40;北段地形切割较强,相对高差约150m,植被发育,全线南段及中段河流沟涌较多,地表水系发育,北段仅以鱼塘和水库为主。

2、不良地质

淤泥、淤泥质土在项目区域普遍分布,埋深0~40米,厚度2.1~39.6米,其力学性质差,对路基填方稳定性及沉降较大影响,对摩擦桩有负摩阻的影响,桥基施工中易产生缩径、塌孔等不利影响,本路线范围内无液化砂土及其它不良地质现象。

3、气象水文

项目区域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夏季潮湿,多台风暴雨,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C,极端最低气温1°C,极端最高气温37°C,以6~9月最热,1~2月最冷,年平均降雨量1964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最大风速记录有29 m/秒和33m/秒(百年一遇)。

项目区域属于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大门河、鸡啼门水道等。

4、工程地质评鉴

(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高速公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估报告》路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滨海平原区:地表覆盖层较厚,分布有深厚软土层、砂层,对路基及桥台填方工程的稳定性和沉降影响较大,基岩中~微风化带埋深较大,岩体多较破碎,岩体中差异风化及球状风化体严重,对桥基设计和施工岩面判断有一定影响。

(3)低山丘陵地貌区:岩体节理较发育,存在不利结构对开挖边坡及隧道围岩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三)工程规模

本项目路线长30.316km,全线共设置互通立交5处,分别为机场西互通、三灶互通、红旗互通、乾务互通、金台互通。本项目段共设特大桥15782m/4座、

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精神,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项目的设计指导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

把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切有效方法和措施,保证公路设施自身安全、车辆行驶安全以及行人安全等。

(2)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应本着“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原则,在尊重地区特性的前提下,将公路自身的平纵线性、路基宽度、构造物及沿线设施等与沿线自然特征及人文景观融为一个有机整体。

(3)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

在路线方案研究中,结合用地情况和占用农田情况进行多方案论证、比选,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耕地、保护土地资源的路线方案。

(4)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

公路建设应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对社会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部位,应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方案论证,尽量少干扰居民村落及学校,保护名胜故迹等人文景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5)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新的理念

路线平纵技术指标的合理运用在本项目显得十分重要,贯彻《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的精神,重点作好路线总体设计和路基设计。

(6)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

在设计方案确定中,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不盲目以前期投资控制工程方案,不追求工程造价的节省。

2、路线设计原则

本项目路线线形设计结合路网规划、城市规划、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条件,在满足各种规划及交叉净空要求前提下,充分考虑公路功能、安全、经济以及环保因素,尽可能做到平、纵、横的协调统一和沿线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具体设计原则如下:

(1)本项目所处区域经济较发达,沿线各种规划、厂房、居民地、水利、公路等设施密集,部分路段线路大范围调整余地不大,路线设计应以局部精细化设计为主,灵活运用指标减小与现有建筑物、规划的干扰,以减小拆迁和避绕重大设施。

(2)根据项目特点及难点,项目路线方案的研究以解决原初步设计选址线存在的或出现的矛盾冲突为出发点,从减小干扰、减小拆迁、节约用地、降低项目实施难度、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拟定比选方案。

(3)路线布设时,一般应满足区域经济、村镇、区域路网、水利水电设施等规划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对地块、地形、厂区、居民区、村庄的分割,少占耕

地、鱼塘,减少拆迁,远离环境敏感区,最大限度地减轻噪声、废气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4)合理地运用路线平、纵面技术指标,设计中注重平、纵线形的配合,力求路线平面顺适,纵坡连续均衡,横向合理,视觉良好,使行车安全舒适。互通式立交区和大型构造物前后一般采用较高的平、纵面技术指标;受地物限制走廊空间狭窄受限、地形狭窄、自然横坡陡的路段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对低的技术指标。

(5)路线线位由平、纵、横三面综合设计确定,避免路线过于迂回弯曲。

(6)尽量使公路线形、桥涵、隧道、立交和沿线设施与自然景观协调。对周围环境实行“最大限度保护的原则”,减少人工痕迹,尽可能地减轻工程实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7)严格控制填挖高度,尽量避免大填大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8)勘察设计中重视工程地质选线,路线布设尽量绕避软土及鱼塘、不稳定边坡等不良地质地段。

(9)勘察设计中重视大桥、隧道、互通式立交等大型构造物的选址论证,充分考虑构造物的场地条件及施工条件,减少工程建设难度,降低工程投资。

3、平纵面设计

本路段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指标,设计速度10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6m,分离式路基宽13m。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在不过多增大工程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

针对本项目部分路段地形复杂、地面横坡较陡的特点,在纵面设计结合横断面、土石方平衡等综合考虑,在满足设计水位、被交路净空等要求的前提下,采用适度的技术指标,尽量降低填挖高度,以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对全线的纵断面结合被交道路净空、互通式立交设置、构造物建筑高速、最低填土、边坡高度等情况,进行了全线的优化调整。同时考虑到本项目设计速度为100km/h,在工程规模增加不大的情况,尽量增大竖曲线的取值,以满足视觉最小半径的要求。

优化后纵断面共设变坡点27个,最大纵坡2.98%/1处,坡长800米,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型为16000/1处;凹型为10000/1处,竖曲线占路线总长29.61%。

(二)路基、路面及防护排水设计

1、路基

(1)路基标准横断面

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10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度26米,其中行车道宽2×7.5米,中央分隔带2.0米,左侧路缘带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