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6++核糖体与核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6 核糖体与核酶
6.1核糖体的形态结构
核糖体(ribosome)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ribonucleoprotein partical),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细胞内数量最多的细胞器。
在大肠杆菌中有几万个,占细胞干重的40%,在真核细胞中可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个。
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核糖体RNA(rRNA), 占60%, 蛋白质(r蛋白质), 占40%。
6.1.1 核糖体的类型
按存在部位分:
细胞质核糖体: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
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核糖体和叶绿体核糖体。
按生物类型分两种:
原核细胞的核糖体:沉降系数为70S,分子量为2.5x103KDa,由50S和30S 两个亚基组成。
真核细胞的核糖体:沉降系数是80S,分子量为3.9-4.5x103KDa,由60S和40S两个亚基组成。
6.2 核糖体的生物发生(Biogenesis)
在细胞内,核糖体是自我装配的。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核糖体合成和装配过程各不相同。
核糖体的生物发生包括蛋白质和rRNA的合成、核糖体亚基的组装。
6.2.1 核糖体基因
1. rRNA基因的扩增
在染色体上增加rRNA基因的拷贝数:细菌的E.coli的基因组中有七套rRNA 基因;典型的真核生物细胞含有几百到几千个18S、 5.8S和28S rRNA基因的拷贝,5S rRNA基因的拷贝数多达50,000个。
2. rRNA基因的选择性扩增
①两栖类卵母细胞rRNA基因扩增
基因扩增是通过形成几千个核进行的,每个核里含有几百拷贝的编码18S、5.8S和28S的rRNA基因,最后卵母细胞中的这些rRNA基因的拷贝数几乎达到50万个。
②卵母细胞中rRNA基因扩增机制
滚环复制(rolling circle replication)
卵母细胞中rRNA基因扩增的机制,有人认为归因于从染色体上分离出来的环状DNA分子,这种环状DNA中含有rRNA基因。
由于环状DNA能够通过滚环复制的方式进行复制,因而能够产生大量的rRNA基因。
3. 18S、5.8S和28S rRNA基因的转录和加工
①组织:真核生物18S、5.8S和28S rRNA基因为一组串联在一起,5S的rRNA基因则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
②转录
人、老鼠等前rRNA为45S;不同种的生物,前rRNA的长度范围在34S~45S之间;在转录单位中除了三个rRNA基因外,还包括一些间隔区;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I参与这三个rRNA基因的转录;
③前体rRNA的加工与修饰:
前体rRNA有两个独特的特点:一是含有大量的甲基化的核苷,另一个就是具有很多假尿苷(pseudouridine)。
在前体rRNA加工过程中,rRNA的甲基化可能起指导作用。
5S rRNA的合成和加工:真核生物的5S rRNA基因与其他三种rRNA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它是由核仁以外的染色体基因转录的,然后运输到核仁内参与核糖体的装配。
5S rRNA基因是由RNA聚合酶Ⅲ转录的,内部启动。
5S rRNA 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加工,或者根本不需要进行加工。
原核生物rRNA基因
原核与真核生物的rRNA基因在组织结构上的差异。
重复频率低:如E.coli,只重复了7次;细菌的5S rRNA与16SrRNA 、23S rRNA基因组成一个转录单位,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是:16S-23S-5S。
核酸酶RNaseⅢ将16S-23S-5S rRNA 前体切割成单体;细菌中的rRNA转录单位除了三种rRNA外,同时有几种tRNA 分子。
6.2.2 核糖体的装配
1. 原核生物核糖体的装配
小亚基的rRNA和蛋白质的装配关系: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和rRNA在大小亚基中均有一定的空间排布。
核糖体在组装过程中,某些蛋白质必须首先结合到rRNA上,其他蛋白才能组装上去,即表现出先后层次。
根据同rRNA结合的顺序,将核糖体蛋白分为两种:
①初级结合蛋白(primary binding protein)
这些蛋白质直接同rRNA结合, 其中同16S rRNA结合的初级蛋白有14种, 它们是: S3, S4, S17, S20, S6, S15, S8, S18, S9, S11, S12, S13, S7, S1。
同5S rRNA结合的有11种。
②次级结合蛋白(secondary binding protein)
这些蛋白质不直接同rRNA结合, 而是同初级结合蛋结合。
它们是: S10, S16, S2, S6, S21, S14, S19。
2. 真核生物核糖体装配模型
①80S前体颗粒形成
45S rRNA+5S rRNA+蛋白质
45S rRNA 到41S rRNA
②大小亚基前体形成:
大:32S rRNA和5S rRNA 小:20S的前体rRNA;
③小亚基成熟与运送:
20S rRNA到18S rRNA
④大亚基成熟与运送
32S rRNA到28S rRNA+5.8S rRNA
6.3 核糖体的功能
1. 核糖体的RNA结合位点
2. 与mRNA结合的位点:SD序列
3. 蛋白质合成中各位点的协同性
4. 多聚核糖体(polysome)
6.4 Ribozyme and Antisense RNA
1. 核酶(ribozyme)
2. 反义RNA(Antisense RNA)
6.4.1 真核细胞中的小分子RNA(small RNA)
大小:100~300 bases。
由RNA聚合酶Ⅱ或RNA聚合酶Ⅲ所合。
某些像mRNA一样可被加帽。
类别:scRNA(small cytoplasmic RNA)和snRNA(small nuclear RNA)。
snRNPs(small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颗粒,核小核糖核蛋白;一个snRNA,~10个蛋白质;有些蛋白质是某一snRNP所特有,有些则是各种snRNP 所共有。
snRNPs分类:由于snRNA富含脲嘧啶核苷,分类时把它分为U1、U2、……等。
6.4.2 Antisense RNA
反义RNA分类
◆I类:直接作用于其靶mRNA的SD序列和/或编码区;Ⅱ类:与mRNA
的SD序列的上游非编码区结合,从而抑制靶mRNA的翻译;III类:直接抑制靶mRNA转录的RNA。
6.4.3 核酶Ribozyme
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化学本质是核糖核酸(RNA),却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与蛋白质酶相比,核酶的催化效率较低,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催化酶。
1. 几个基本概念
①间隔序列(space sequence) :编码基因间的序列。
②内含子(intron):基因内的间隔序列。
③外显子(exon):成熟RNA中的基因序列。
2. 核酶的发现
1980s,Thomas Cech等在研究四膜虫的26SrRNA前体加工时发现:26S rRNA前体可进行自剪切(self- splicing)。
3. 核酶的类型
根据核酶的结构和催化反应可分为3种类型:
①RNA和蛋白质复合物:催化切割tRNA
核糖核酸酶P (ribonuclease P),是一种核糖核蛋白, 含有一个单链RNA 分子(长为375个核苷)和一个分子量为20kDa的多肽。
②具有催化活性的小分子RNA
③Ⅰ、Ⅱ型内含子
4. 特点:都涉及磷酸二酯键的切割或连接,底物是RNA 。
5. 核酶的作用机制
①核剪接(nuclear splicing):剪接发生在细胞核中,从pre-mRNA中切除内含子,加工成熟的mRNA被运送到细胞质。
3个主要特点:在pre-mRNA中内含子与外显子间有特征性序列,即GU-AG 规则;需要snRNA参与,形成剪接体;形成套索结构。
剪接体(Spliceosomes):在剪接过程中形成的剪接复合物称为剪接体;主要组成:蛋白质与小分子的核RNA (snRNA),包括U1, U2, U4, U5, U6。
GU-AG 规则;前体RNA中参与内含子剪接的两个特殊位点,即在内含子和外显子交界处有两个相当短的保守序列: 5'端为GT,3'端为AG,
②I 组内含子剪接
结构特点:内含子转录后可以形成9个由碱基配对形成的特定二级结构, 分别命名为P1至P9, P1和P7是保守的。
需要游离的鸟苷。
存在的细胞器:核、线粒体、叶绿体。
基因:前体rRNA、mRNA和tRNA
③Group II intron splicing
结构特点:内含子转录后可以形成6个发夹环。
附合GU-AG规则;不需snRNA参与,不形成剪接体;形成套索;存在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基因:前体m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