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2单元 夜归鹿门歌 Word版含答案 (1)
夜归鹿门歌-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原卷版)
![夜归鹿门歌-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4b3384561252d381eb6e94.png)
第二单元第7课夜归鹿门歌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线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无聊寂寥纰缪荒谬了如指掌B.坼裂金柝拓片万钧柁风驰电掣C.浩瀚诰命桎梏残酷皓首穷经D.喧哗渲染烜赫炫目故弄玄虚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A.栖息恓惶心扉脉博妄自菲薄B.幽静优雅轩辕渡口渡日如年C.熟谙喑哑熟稔谂知戎马倥偬D.宠爱庞大栋梁平心宣宾夺主3.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渔梁渡头争渡喧喧:喧闹B.忽到庞公栖隐处栖隐:栖息隐居C.岩扉松径长寂寥岩扉:石门D.惟有幽人自来去幽人:隐居者,这里指庞公4.下列对《夜归鹿门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开头两句,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听到山寺报时的钟声,望见渡口争渡的人们。
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比较,让人感知到诗人洒脱的胸怀。
B.诗歌的三、四句,写世人回家,诗人却离家去鹿门,两种归途的比较,表露了诗人的隐逸自得之志趣和对世俗的厌恶。
C.诗歌的五、六句,写在攀登鹿门山的路上,月光照着树林,美妙无比,诗人陶醉在这景色中,表现出隐逸的情趣。
D.诗歌的七、八句,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尘世隔绝,与山林做伴。
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
,。
,,,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①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②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朗的点染③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④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⑤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⑥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A.①③②⑤④⑥B.②④⑤⑥①③ C.④②③⑤⑥① D.⑤①⑥②③④6.阅读《夜归鹿门歌》,回答问题。
(1)阅读并分析第1、2句: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2)阅读并分析第3、4句:这种比照暗示着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3)阅读并分析第5、6句: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4)阅读并分析第7、8句: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5)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本诗描绘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的隐逸情怀。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2.2 夜归鹿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 Word版含答案 (1)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2.2 夜归鹿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 Word版含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c24ca03deff9aef8941e06b3.png)
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新提升·跟踪训练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语句空缺部分。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_________。
(3)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人尽说江南好,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
(7)未老莫还乡,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老病有孤舟(3)凭轩涕泗流(4)游人只合江南老(5)画船听雨眠(6)垆边人似月(7)还乡须断肠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2~3题。
岁暮归南山①孟浩然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
②北阙:指帝宫。
③青阳:指春天。
2.这首诗是诗人在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心情很苦闷。
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
2-2 夜归鹿门歌(试题+答案+解析)
![2-2 夜归鹿门歌(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2bb4d3daef5ef7bb0d3c1c.png)
课时作业(八)(对应学生用书P36) 一、基础题1.下列诗句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山寺钟鸣昼已昏,渔粱渡头争渡暄。
B.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C.鹿门月照开烟处,忽到庞公栖隐树。
D.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解析:A项:暄—喧,C项:树—处,D项:唯—惟。
答案:B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山寺钟鸣昼已昏...____________________(2)岩扉..松径长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已黄昏(2)石门二、课内阅读阅读《夜归鹿门歌》,完成3~4题。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3.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应抓住“山寺”“渡头”“喧”等词思考答案。
答案:诗的前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望着渡头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
这悠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4.“忽到庞公栖隐处”中的“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据句意,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表达效果。
答案:“忽”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陶醉其中,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2.2+夜归鹿门歌+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2.2+夜归鹿门歌+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1cb9ceeb14e852458fb5751.png)
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人随沙岸向.江村向:奔向。
B.须.行即骑访名山须:一定。
C.虎鼓.瑟兮鸾回车鼓:弹奏。
D.游人只合.江南老合:应该。
解析:B项,须:等待。
答案:B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云霞明灭或.可睹一食或.尽粟一石B.我欲因.之梦吴越相如因.持璧却立C.且.放白鹿青崖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春水碧于.天青,取之于.蓝解析:A项,或:副词,有时。
B项,因:介词,依据/副词,于是,就。
C项,且:副词,暂且,姑且/连词,并且。
D项,于:介词,表比较,比/介词,自,从。
答案:A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渔梁渡头争渡喧.喧:吵闹。
惟有幽人..自来去幽人:幽怨的人。
B.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澈。
云青青..兮欲雨青青:深绿色。
C.亲朋无一字.字:文字。
戎马..关山北戎马:借指战争。
D.游人只合.江南老合:应当。
还乡须断肠..断肠:形容非常伤心。
解析:A项,“幽人”指隐居者,诗人自指。
B项,“青青”意为“黑沉沉的”。
C项,“字”指书信。
答案:D4.对下列诗歌思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归鹿门歌》描述了诗人从岘山附近的南园家中,夜归鹿门隐居别业时一路所见的情景,表达了他远离尘世时孤独寂寞的心情。
B.《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对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憎恶封建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表达了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C.《登岳阳楼》表达的是忧国伤时之感和身世凄凉之叹。
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颔联写洞庭的浩瀚无边。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尾联写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D.《菩萨蛮(其二)》表面称叹、歌颂江南美景,实际是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反衬出游子有故乡而不能归返的苦衷。
人教版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夜归鹿门歌》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夜归鹿门歌》同步练习.doc](https://img.taocdn.com/s3/m/6533e4606edb6f1aff001f76.png)
人教版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夜归鹿门歌》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
1. 下列有关课内诗歌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采用了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诗人借此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B . 《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抒情诗,重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重在肯定诸葛亮积极进取的北伐精神C . 《夜归鹿门歌》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前者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我”却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后者侧重写“我”夜归之后的隐居生活,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者的形象D . 《阁夜》一诗被誉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2. 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是一首七言律诗,该诗语调流畅,语言质朴,韵味悠长。
B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歌行体诗,诗题也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C .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苏轼评价王维的话。
D . 《长恨歌》是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因为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为名。
3. 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夜归鹿门歌》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诗人通过夜归鹿门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自己的隐逸情怀。
这首诗的特点,用“寂寥”二字可以概括,隐士生活,景色清幽,心境恬静。
B .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夜归鹿门歌课后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夜归鹿门歌课后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03d2363cb52acfc789ebc957.png)
夜归鹿门歌一、练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山寺.(shì)渔梁.(liánɡ)悸.动(jì)B.庞.公(pánɡ) 栖.隐(qī) 血.红(xiě)C.岩扉.(fēi) 澹.澹(dàn) 泡.桐(pào)D.寂寥.(liáo) 幽.人(yōu) 押解.(jiè)答案 D解析A.“寺”读sì。
B.“血”读xuè。
C.“泡”读pāo。
2.下列诗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渔粱渡头争渡喧B.唯有幽人自来去C.岩扉松径长寂廖D.山寺钟鸣昼已昏答案 D解析A.粱-梁。
B.唯-惟。
C.廖-寥。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情,是,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
也是,去水边品茗。
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②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答案 C解析语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可根据“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和后文“天空淡月一弯”可推出第三个空为③,故排除B、D两项。
另外,“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与①搭配较为妥帖,故排除A项,选C项。
二、练模拟4.(2019·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观鱼潭李白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
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
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①。
[注] ①《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桤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点题,“碧”“清”写潭水之碧绿清澈,“木落”暗点诗人迟暮之心。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2单元 第2课《夜归鹿门歌》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2单元 第2课《夜归鹿门歌》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b4543ee87101f69f31952e.png)
格言C、纠葛疆局赞叹临渊羡鱼D、糟粕画像保幛退而结网2、下列各句,有一句含有两个错别字,请选出。
( )A、这个单元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
这些文章或评论一位作家,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B、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讨某些问题,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监赏的认识。
C、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题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翻比较。
D、不妨参照这些文章的写法,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也做一点分析和论说,这对于提升我们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能力,当会大的禆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年终岁末,各地电视台晚会渐多,明星们的身份直线_____。
②迄今为止,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入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中国教育服务方面的_____将对今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走向21世纪的中国,最重要的不是梦回汉唐,而是“更生自新”,不是从废墟上_____起古老伦理信条,而是做历史进步的推动者。
④苏州河像大病初愈的老人,需要精心__,千万不能把各种额外的负担加到他的身上。
A、攀升承诺开掘保护B、飙升承诺拣拾看护C、飙升诺言开掘看护D、攀升诺言拣拾保护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年愈不惑的二月河,创作了《康熙大帝》,终于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B、2005年春节晚会的节目精彩纷呈,看到黄宏、巩汉林表演的小品《装修》时,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陈水扁上台后,一直采取两面手法,争取时间与空间,伺机逐步走向台独。
此次“加注”之举,使他的台独措施由过去的暗度陈仓,发展到现在的明目张胆。
D、加入WTO后,一旦外国企业大规模进入我国,人才的竞争不可避免,那时临渊羡鱼就为时已晚。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动物园总数至少有900家以上。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第6~7课春江花月夜 夜归鹿门歌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第6~7课春江花月夜 夜归鹿门歌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030eb1240c844769eaeecc.png)
第6~7课 春江花月夜 夜归鹿门歌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芳甸.(di àn) ②宛.转(w ǎn) ③汀.上(tīnɡ) ④纤.尘(xi ān) ⑤皎.洁(ji ǎo) ⑥潇.湘(xi āo) ⑦栖.隐(qī) ⑧岩扉.(fēi ) ⑨寂寥.(li áo) 2.辨形组词①⎩⎪⎨⎪⎧ 宛(宛转)婉(婉约) ②⎩⎪⎨⎪⎧ 皎(皎洁)洨(洨河) ③⎩⎪⎨⎪⎧ 畔(江畔)衅(挑衅) ④⎩⎪⎨⎪⎧ 砧(砧板)沾(沾湿) ⑤⎩⎪⎨⎪⎧ 喧(喧闹)暄(寒暄) ⑥⎩⎪⎨⎪⎧庞(庞公)宠(宠爱)⑦⎩⎪⎨⎪⎧ 寥(寂寥)廖(姓廖) ⑧⎩⎪⎨⎪⎧ 径(石径)刭(自刭)二、词语积累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滟滟..随波千万里:波光荡漾的样子 ②江流宛转..绕芳甸:辗转 ③月照花林皆似霰.:雪珠 ④应照离人..妆镜台:此处指思妇 ⑤愿逐月华..流照君:月光 ⑥渔梁渡头争渡喧.:喧哗 ⑦岩扉..松径长寂寥:石门 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3)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4)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5)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课外名句(1)“问月”名句①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2)孟浩然名句①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留别王维》②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题义公禅房》③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诗歌之部+第2单元+夜归鹿门歌+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诗歌之部+第2单元+夜归鹿门歌+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b9290b3968011ca30091c7.png)
[基础巩固层次(A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导学号:46162025】赡.养(zhān) 趑.趄不前(zī) 栖.隐(qī) 夙.兴夜寐(sù) 冻馁.(něi) 暴殄.天物(tiǎn) 禅.让(chán) 惴.惴不安(zhuì) 岩扉.(fēi) 残羹冷炙.(zhì) 祓.除(bá) 殒.身不恤(yǔn)【答案】 “赡”应读shàn ,“禅”应读shàn ,“祓”应读f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山寺钟鸣昼已昏.昏.君蔽于所昵 B.⎩⎨⎧人随沙岸向.江村秋天漠漠向.昏黑 C.⎩⎨⎧余亦乘.舟归鹿门乘.犊车,从吏卒 D.⎩⎨⎧岩扉松径.长寂寥少时,一狼径.去 【解析】 A 项,名词,黄昏;形容词,糊涂。
B 项,副词,朝着;动词,靠近。
C 项,都为动词,乘坐。
D 项,名词,小路;副词,径直,直接。
【答案】 C3.对下面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寺钟鸣昼已昏”,是说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已黄昏。
B .“鹿门月照开烟树”,是说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
C .“岩扉松径长寂寥”,是说石门及松间小路经常静悄悄的。
D .“惟有幽人自来去”,是说只有清闲之人才会常来这里游玩。
【解析】 D 项,“幽人”,是隐居者,诗人自指。
句意是说,只有我这个隐居者独自来来去去。
【答案】 D4.名句默写。
【导学号:46162026】(1)________________,渔梁渡头争渡喧。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2)人随沙岸向江村,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夜来风雨声,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春晓》)(3)______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夜归鹿门歌》+同步练习1+.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夜归鹿门歌》+同步练习1+.doc](https://img.taocdn.com/s3/m/addf57d7998fcc22bdd10d3e.png)
《夜归鹿门歌》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山寺钟鸣昼已昏.昏.君蔽于所昵B.人随沙岸向.江村秋天漠漠向.昏黑C.余亦乘.舟归鹿门乘.犊车,从吏卒D.岩扉松径.长寂寥少时,一狼径.去解析:选C A项,名词,黄昏;形容词,糊涂。
B项,副词,朝着;动词,靠近。
C 项,都为动词,坐。
D项,名词,小路;副词,直接。
2.对下面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寺钟鸣昼已昏”,是说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已黄昏。
B.“鹿门月照开烟树”,是说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
C.“岩扉松径长寂寥”,说是石门及松间小路经常静悄悄的。
D.“惟有幽人自来去”,说是只有清闲之人才会常来这里游玩。
解析:选D D项,“幽人”,是隐居者,诗人自指。
句意是说,只有我这个隐居者独自来来去去。
3.名句默写。
(1),渔梁渡头争渡喧。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2)人随沙岸向江村,。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夜来风雨声,。
(孟浩然《春晓》)(3),忽到庞公栖隐处。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参考答案:(1)山寺钟鸣昼已昏野旷天低树(2)余亦乘舟归鹿门花落知多少(3)鹿门月照开烟树待到重阳日二、诗歌鉴赏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其二)[唐]贯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①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②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xī 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
②柘(zhè):一种树。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一、二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安恬的田园之景,诗人颂扬村民勤劳智慧之意俱在其中。
B.三、四两句诗描绘了美好和谐的农家生活,寄托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
C.后四句塑造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四种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可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夜归鹿门歌 Word版含答案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夜归鹿门歌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1c67016bd97f192279e935.png)
第7课夜归鹿门歌这首诗虽歌咏归隐的恬淡闲适,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
至情至性孟浩然孟浩然是一个在古代读书人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一心希望仕进,然而始终难偿所愿,最终以布衣终老。
我们看中国的历史,许多有所表现的人物都有过一官半职,或是曾经在科场上获得过功名。
然而从情理上看,这些人都只能是少数,历史上更多的人,其命运都与孟浩然相同。
从孟浩然的诗作看,他毫无疑问是希望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的。
在唐代,中了进士并不意味着马上可以做官(尚需通过吏部的一个考试后方能获得官职),但进士这个荣誉,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分量。
白居易27岁时中了进士,在同一批中举的人里年纪最小。
当时流行的做法是,新科进士要到大慈恩寺里的大雁塔题名,白居易这样记录此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骄傲之意,溢于言外。
白居易可以说得上是幸运儿了,孟浩然显然缺了这些运气。
他有志用世,却一直得不到命运的垂青。
在他的诗集里,像“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些句子,就是蹭蹬生涯里低落心情之表现。
《新唐书》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孟浩然来京城之后,与张九龄、王维等人交好,王维私底下邀请孟浩然到宫禁内的翰林院做客,不料唐玄宗突然来访,孟浩然惊慌之下,匿藏到床下。
王维不敢隐瞒,如实告诉玄宗。
玄宗说:“我一早就听过他的名字了,何须藏起来?”于是孟浩然出来拜见玄宗。
玄宗请他读自己的诗,当听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两句时,玄宗不高兴了:“你并没有求仕,我也没有弃你,你为何污蔑我?”于是将孟浩然“放还”,不予取用。
在这个可疑的故事里,却隐藏着一个事实,那就是孟浩然性情率真,不会谄媚他人。
当他面对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唐玄宗时,还会念出“不才明主弃”这种不讨人喜欢的诗句,如此举动,与他平时那些至情至性的表现是一致的:晚年时,孟浩然背部生疮,在即将痊愈的时候,恰逢老友王昌龄来访,他不顾有病在身,纵情与友宴饮,导致毒疮复发而去世。
【诗歌】高中语文第7课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高中语文第7课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795a71f790c69ec3d4bb75df.png)
【关键字】诗歌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shàn 剡溪嬗变讪笑舢板B.jī木屐赍助及笄跻身C.mínɡ瞑目冥思酩酊香茗D.zhé折本谪居海蜇蛰伏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须行即骑访名山须:一定。
B. 惟有幽人自来去幽人:幽怨的人。
C.渔梁渡头争渡喧喧:喧闹。
D.云青青兮欲雨青青:深绿色。
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__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B.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C.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D.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收获。
,,,。
,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① 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② 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③ 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④ 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⑤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⑥ 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A.②⑥⑤④①③B.③⑥②⑤①④C.④③①⑥②⑤D.⑤③④⑥①②6.简要概括德国救援车辆从来没有因堵车而误事的原因。
(不超过24字)德国交通法规定,如果遇到正在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或急救车,“所有道路使用者必须立即让路”。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2单元+夜归鹿门歌+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2单元+夜归鹿门歌+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bd00c2cf18583d048645920.png)
[基础巩固层次(A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导学号:46162025】赡.养(zhān) 趑.趄不前(zī) 栖.隐(qī) 夙.兴夜寐(sù) 冻馁.(něi) 暴殄.天物(tiǎn) 禅.让(chán) 惴.惴不安(zhuì) 岩扉.(fēi) 残羹冷炙.(zhì) 祓.除(bá) 殒.身不恤(yǔn)【答案】 “赡”应读shàn,“禅”应读shàn,“祓”应读f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山寺钟鸣昼已昏.昏.君蔽于所昵 B.⎩⎪⎨⎪⎧人随沙岸向.江村秋天漠漠向.昏黑 C.⎩⎪⎨⎪⎧余亦乘.舟归鹿门乘.犊车,从吏卒 D.⎩⎪⎨⎪⎧岩扉松径.长寂寥少时,一狼径.去 【解析】 A 项,名词,黄昏;形容词,糊涂。
B 项,副词,朝着;动词,靠近。
C 项,都为动词,乘坐。
D 项,名词,小路;副词,径直,直接。
【答案】 C3.对下面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寺钟鸣昼已昏”,是说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已黄昏。
B .“鹿门月照开烟树”,是说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
C .“岩扉松径长寂寥”,是说石门及松间小路经常静悄悄的。
D .“惟有幽人自来去”,是说只有清闲之人才会常来这里游玩。
【解析】 D 项,“幽人”,是隐居者,诗人自指。
句意是说,只有我这个隐居者独自来来去去。
【答案】 D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浩然在《夜归鹿门歌》中描写黄昏时人们在渡口抢渡回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浩然在《夜归鹿门歌》中描写庞公栖隐之处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2)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阅读提升层次(B)](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
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2单元 夜归鹿门歌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2单元 夜归鹿门歌 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18bb574c850ad02de80416d.png)
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一、注音庞.公(pánɡ)栖.息(qī)岩扉.(fēi)寂寥.(liáo)喧.嚷(xuān) 垆.边(lú)皓.腕(hào) 凝.霜(nínɡ) 乾坤..(qián kūn)戎.马(rónɡ) 涕泗..(tì sì) 凭轩.(xuān)二、解释词义1.岩扉.松径长寂寥门2.亲朋无一字.书信3.皓.腕凝霜雪洁白4.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应5.还乡须.断肠必定三、积累名句1.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2.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3.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4.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6.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7.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8.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9.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10.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11.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3.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14.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一、基础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B)A.崇.高/作祟.殷.红/赝.品调.适/调.和B.傍.晚/滂.沱赈.灾/诤.言湖泊./停泊.C.韬.略/滔.天砧.板/嗔.怪如法炮.制/炮.火连天D.瞥.见/蹩.脚悚.然/耸.立方兴未艾./自怨自艾.解析:A项,chóng/suì、yān/yàn、tiáo;B项,bàng/pāng、zhèn/zhèng、pō/bó;C项,tāo、zhēn/chēn、páo/pào;D项,piē/bié、sǒng、ài/yì。
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C)A.度难关涕泗流幽暗B.寒喧迢迢戎马C.下榻画船谙熟D.愁绪滞留人才倍出解析:A项,度—渡;B项,喧—暄;D项,倍—辈。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二单元第7课夜归鹿门歌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二单元第7课夜归鹿门歌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f35e85f121dd36a22d8217.png)
第7课夜归鹿门歌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
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
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
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笔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孟浩然这个人布衣一生,身世简单,但总让后来人捉摸不透。
比如他的隐居问题,有人说他是为隐居而隐居,为一种精神追求、效法古人而隐【课内挖掘】错失良机的孟浩然孟浩然40多岁时才到京师游历,他曾在太学作诗,满座宾客都感慨佩服,无人能及。
一次,大诗人王维邀请他到内署,忽报唐玄宗到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显示自己才华的时机,但孟浩然却惊慌地躲到床底下。
王维实话实说,玄宗大喜道:“我听说过这个人,但从来没见过,他为什么要害怕得躲起来呢?”下令叫孟浩然出见。
这原本是能让他平步青云的大好时机,但他又没好好把握。
当皇帝问他的诗时,他朗诵的又是怨天尤人之诗,到了“不才明主弃”一句,唐玄宗很不高兴地说:“你自己不想做官,我何尝抛弃过你,为什么要诬蔑我呢?”于是孟浩然被放还,一生未受重用。
[适用话题]可用于“把握机遇”“抉择”“追求”“酒香未必不怕巷子深”“识人要全面”等话题。
【课外应用】孟浩然与他的山水田园诗黄海峰提起孟浩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与王维齐名,世以“王孟”并称。
同时他们也同样有着隐士情怀。
可以说,孟浩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隐者。
孟浩然的才华从杜甫的“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解闷十二首》其六)可见一斑。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夜归鹿门歌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夜归鹿门歌](https://img.taocdn.com/s3/m/89f0ecdc1a37f111f0855b07.png)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夜归鹿门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门扉.(fēi)栖.身(xī)剖.析(pōu)追本溯.源(sù)B.庇.护(bì)恐吓.(hè)寂寥.(liáo)莘.莘学子(xīn)C.殷.红(yīn)翘.首(qiáo)刹.那(chà)少不更.事(gēng)D.幽.人(yōu)广袤.(mào)喧.哗(xuān)卓.有成效(zhuó)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山寺钟鸣昼已昏...昼已昏:指黄昏时分B.渔梁渡头争渡喧.喧:吵闹C.鹿门月照开烟树...开烟树:指月光下原先烟雾缭绕中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D.岩扉..松径长寂寥岩扉:山岩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唐朝的王维和孟浩然是我国最早写山水田园诗的诗人。
B.“初唐四杰”是指唐朝四位著名诗人王维、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C.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岑参、高适、王昌龄,他们的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
D.唐代诗人中,作品最能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的是李白的诗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1.0%,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3个百分点,成为促进今年经济增长的最强支撑。
B.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
C.今年,全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房价依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D.2021年,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其考量内容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大类30项。
古代诗歌《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及答案(河南平顶山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
![古代诗歌《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及答案(河南平顶山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https://img.taocdn.com/s3/m/229e2b5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1.png)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A.前四句主要使用对比手法,写山的静,渡头的“喧”,以及诗人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心境。
B.“开”字精妙生动,写出朦胧迷离的林木被月光照映,暮霭消散、树影变得清晰的景象。
C.诗人将心志与情感融入自己的行动与周围景物中,在平淡中见出优美,情感抒发委婉微妙。
D.后四句从视听、动静、虚实等方面进行描写,描绘了远离尘世、只有山林松径相伴的隐居环境。
(2)请结合全诗,赏析诗句“惟有幽人自来去”。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
解答时,要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诗人情感进行分析。
【解答】(1)D.“虚实”错,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
五六句写月光照耀,夜登鹿门山的情景,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
最后两句写庞公隐居之所,岩壁门外,松径寂寥,只有诗人与山林相伴,与尘世隔绝,诗人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后四句并无“虚实”描写。
故选D。
(2)“惟有幽人自来去”的意思是,在庞公曾经栖隐的地方,只有隐士自在来去。
这里的“幽人”指诗人自己。
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
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
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营造了清幽静谧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恬淡超脱的心境。
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自来去”一词,体现了诗人对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写出诗人在隐居之地寂寥的生活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一、注音庞.公(pánɡ)栖.息(qī)岩扉.(fēi)寂寥.(liáo)喧.嚷(xuān) 垆.边(lú)皓.腕(hào) 凝.霜(nínɡ) 乾坤..(qián kūn)戎.马(rónɡ) 涕泗..(tì sì) 凭轩.(xuān)二、解释词义1.岩扉.松径长寂寥门2.亲朋无一字.书信3.皓.腕凝霜雪洁白4.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应5.还乡须.断肠必定三、积累名句1.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2.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3.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4.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6.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7.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8.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9.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10.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11.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3.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14.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一、基础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B) A.崇.高/作祟.殷.红/赝.品调.适/调.和B.傍.晚/滂.沱赈.灾/诤.言湖泊./停泊.C.韬.略/滔.天砧.板/嗔.怪如法炮.制/炮.火连天D.瞥.见/蹩.脚悚.然/耸.立方兴未艾./自怨自艾.解析:A项,chóng/suì、yān/yàn、tiáo;B项,bàng/pāng、zhèn/zhèng、pō/bó;C项,tāo、zhēn/chēn、páo/pào;D项,piē/bié、sǒng、ài/yì。
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C)A.度难关涕泗流幽暗B.寒喧迢迢戎马C.下榻画船谙熟D.愁绪滞留人才倍出解析:A项,度—渡;B项,喧—暄;D项,倍—辈。
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渔梁渡头争渡喧.(喧闹)B.戎马..关山北(战马,借指战争)C.凭.轩涕泗流(凭借)D.未老莫.还乡(不要)解析:C项,凭:倚靠。
4.下列诗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B)A.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B.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C.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D.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解析:B项,拆—坼。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5~6题。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清人仇兆鳌在《杜诗详注》说:“‘昔闻’‘今上’,喜初登也。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一注释的理解。
答案:(示例)我认为此诗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之情,而是写作者的沉郁之感。
从全诗最后两联的叙述中,可看出诗人漂泊天涯、凄凉落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的感触。
6.《金玉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眼前。
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意即“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高得多”。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案:(示例一)同意。
理由:①孟浩然诗的意象仅限于云梦泽、岳阳城,而杜甫诗的意象则拓展到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在内。
②杜甫诗中“坼”“浮”两字炼得好,广袤千里的吴楚两地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这湖水之上缓缓行进,这景象何等恢弘!(示例二)不同意。
理由:①孟诗写秋日洞庭湖的波澜壮阔,声势浩大,展现的是诗人渴望得到提携重用、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杜诗写洞庭湖包笼天地星宿、接纳世间万物的雄阔气势,展现的是诗人胸怀天下、心系国家安危的情怀。
二者角度不同,各有千秋。
②孟诗中“蒸”写出湖丰厚的蓄积,“撼”写出湖的澎湃动荡,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充满活力。
和杜诗中“坼”“浮”两字的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言之成理即可)(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8题。
章台夜思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7.“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其作用。
答案:“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一个“怨”字,赋予“清瑟”人的情感,清冷的琴瑟撩人幽怨,让人彻夜难眠,就好像风雨绕弦使人生出无尽悲哀。
这样写,既为“思”设计了背景,渲染了气氛,又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8.本诗的题目为“章台夜思”,有人认为这首诗全篇未现一个“思”,却“秋思”不断,令人回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答案:(示例)同意。
本诗以“夜思”为题,全篇虽未现一个“思”字,却选取了一系列引人“思”情的意象,如“清瑟”“遥夜”“孤灯”“残月”“故人”“秋雁”等,展现了“思”的意境。
诗的三、四联更是直接描写“思”的内容:时当秋节,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
诗人将自己的无限秋思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怀人思乡之情。
三、语言运用9.仿照例句,续写下文。
张诂曾说,“浩然属襄阳”,我们可以联想到孟浩然的“山形观水胜,襄阳美会稽”。
我说,“子美属泰山”,我们可以联想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乐天属杭州”,我们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东坡属岭南”,我们可以联想到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海南人伯畴是明代状元,人称“海南才子”,能诗善文。
传说有一天,他路过一家酒店。
店老板热情欢迎,客气有加,求伯畴给酒店写几句吉利话。
伯畴答应,挥笔而就下面的诗: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边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老板说:“您给我写首诗管用吗?”伯畴说:“我这是字谜诗,其实是四个字。
”老板恍然,万分感谢。
说起来,这也是一个绝妙的广告运作。
这四个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有、好、酒、卖中国古代隐士名气不小陶渊明最有名郑胜玲谁在深山更深处?自然是隐士了。
香港汇报报刊文称,说起中国的隐士,似乎陶渊明当排第一,就像元曲里说的:“……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就连一向看不起隐士的鲁迅先生也说“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
但我却不以为然。
陶翁20多岁时开始出仕,之后时仕时隐,隐隐仕仕,且做的都是些小官。
41岁(按当时年龄计算已经算是老年了)时还出任彭泽县的县令,想想还是不爽,于是谢任,自此彻底归隐田园。
做官做到老年才归隐,能算得上第一隐士吗?陶翁有如此美名,皆源于他那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及《归去来辞》太有名了。
另一位有些名气的隐士是宋代的林逋。
林先生倒是未曾做过官,当然他是不屑做官,一个人在杭州的小孤山上种梅养鹤。
揽清风赏明月,宠“梅妻”护“鹤子”,水清浅处疏影横斜,月黄昏时暗香浮动。
观庭前花开花落,看天外云卷云舒,活脱脱一个神仙。
只可惜他隐的不是地方,隐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能隐得住吗?越隐名气越大,越隐拜访的人越多,最后连皇帝都知道了他,在他死后,赠给他个谥号“和靖先生”,试想,有哪个隐士能像林先生“隐”得这样轰动?隐士大都先仕而后隐,不然百姓一个,已落至尘埃,何须去隐?但凡做隐士的男人当初没有不想“仕”的,因为“仕”在当时是体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想当年姜老太公,七八十了还没有放弃这个追求,天天提溜个鱼竿到渭水边琢磨事。
还别说,最终还真“钓”出了一番功名。
唐代山水诗派的大腕孟浩然,刚出道时很清高,就想一生做个“隐士”,漫游江河,放情山水。
但隐着隐着隐不住了。
36岁时到洛阳求仕,“居三年无所得”。
40岁时,到长安应试,“考试落第,继续谋求仕进”。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临洞庭》是他献给张九龄的一首“入仕”的“敲门砖”。
虽然诗的后几句有些露骨和肉麻,但“敲门砖”都能弄得如此气势磅礡,不让老孟当官天理不容,可他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夙愿。
明代的唐寅,科考遭冤,从此便与官场无缘。
20多岁就对人生有了彻悟:“……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由此他便给自己的人生定了位: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唐寅36岁时搬进了桃花坞,从此他在“桃花坞里桃花庵”,成了“桃花庵里桃花仙”。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在花下眠”“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时的唐寅可以说把花花世界看了个透,按说对名利二字应该很漠然了。
但不然,这时皇帝的一个叔叔(还不是皇帝)—一个想阴谋篡权的王爷(当然唐寅当时并不知道他的阴谋)的一声召唤,他还是别妻弃女一路奔波投靠了王爷。
本来想捞个一官半职,没想到王爷只是让他当“毛延寿”——为送给皇帝的美女们画像。
后来王爷事发,唐寅差点受到牵连,九死一生才逃回桃花坞。
这时他才算彻底死了“功名”之心。
他去世时的“绝笔诗”可谓大气:人生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唐寅一生虽然形式上没有“隐”,但如果不是“晚节”上的那点瑕疵,倒真不失为一大隐士。
那么,究竟有没有真正的隐士呢?当然有,在哪呢?在深山更深处,真正的隐士就是那些“隐于野”的“小隐”。
你看——“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的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地谈今论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