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
社会科学方法论范文
社会科学方法论范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科学的精神和逻辑思维的运用。
社会科学追求客观的真理,通过系统的观察、实证研究和推理来认识社会现象,从而增进人类社会的理性认识。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问题定义的重要性。
在研究中,问题定义是研究的起点,也是研究的核心。
科学的问题定义需要基于对已有研究的综述和分析,从实践问题中提取出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并确保问题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一个好的问题定义有助于指导后续研究的整个过程。
其次,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数据是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也是验证研究假设的主要手段。
社会科学研究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两种类型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收集和分析数据,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同时,社会科学方法论要求研究者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进行透明和可重复性的报告,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再次,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研究结果的解释和归纳。
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仅是汇集和呈现数据,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解释和归纳,从中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和理论。
研究者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理论框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将其归纳为一般性的结论和理论。
通过研究结果的解释和归纳,社会科学可以逐步发展出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理论性认识。
最后,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科学伦理的遵循。
社会科学研究需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隐私,确保数据的安全和机密性。
同时,研究者应该正直、公正和诚实地进行研究,不夸大研究结果的意义和价值,不进行数据的篡改和捏造。
只有遵循科学伦理,社会科学研究才能获得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指导原则,它包含了问题定义、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解释和归纳以及科学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科学方法论旨在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促进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真实认识和科学理解。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社区治理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社区治理中的应用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发展方法论是指导工作的理论基础,用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维去看待社区环境品质提升,更具科学性与完整性。
本文首先从社会系统研究法中的三大原则来看待社区规划的宏观应用,其次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主体活动,提炼出五个社区治理维度建设应用看法,在通过以实践为基础来探讨社区治理中活动的开展与实践思路,最后以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世界眼光看待国内外社区治理发展应用及看法。
通过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可指导社区环境品质提升。
关键词:社区治理;马克思主义;规划;居民一、“社会系统研究法”在社区规划的时代背景下的应用“社会有机体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具体体现,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把社会系统称为社会有机体,他们认为社会有机体的内部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推动社会系统的发展,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
”对于社区规划的应用体现在时代背景下社区规划的形态的演变,随着社会转型下社会阶级分化,社会流动加速,社会冲突负责化,公共领域和市民意识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系统研究方法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科学方法,然而社区规划治理在坚持系统研究法下,调整政治举措,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中的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性三个原则中体现。
一、整体性:将社区治理重心下移,各项会议上提出要求社区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础下移,许多的资源、服务和权利下移给基层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做到让群众感受到社会环境的变化。
二、开放性:学科转型,城市重大转型期催生大量新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和技术范式,设计的学科结合更全面完整,社区治理所接触到的行业开放性会更广泛。
三、结构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标准化到多元化、为人规划到与人规划中来。
在其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法扎根我国国情和地方实践积极探索。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主体活动”社区治理的指导应用人是社区历史发展的主体,对于社区治理中来说,一切治理举措都是围绕着主体来进行开展的,在社区治理的举措演变中一直体现了社会共同体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结课论文
论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的异同及相互借鉴[摘要]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的两大主干门类,它们在方法上存在着诸多异同点。
本文对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指出社会科学应借鉴自然科学方法,自然科学也应借鉴社会科学方法。
最后提出为适应科学与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但要在研究方法上相互借鉴,而且要进一步走向结合。
[关键词] 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异同;借鉴0. 引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的两大主干门类。
自然科学方法是关于获得和发展自然科学知识的一般方法,而社会科学方法则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歧的基本点在于:自然科学的事实、陈述和评价标准都是客观的、实证的、普遍性的“事实”;社会科学的理论、事实及评价标准都只是反映研究者主观的、倾向性的“观点”,而非客观的事实。
自然科学理论是描述性的实证型的理论;社会科学则是由价值判断组成的规范型理论[1]。
两者的研究方法既具有一定的区别,又具有一定的联系。
同时,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还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使科学研究更好地造福人民,造福祖国。
1. 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的异同1.1 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的差异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各具特殊性,是有区别的,其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2]。
(1)主体参与性的差异。
自然科学方法本身一般不考虑人的能动性、参与性,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没有人和人的意识活动参与的自发力量,而社会科学方法则要考虑人的能动性、参与性。
因此,社会科学方法比自然科学方法带有强烈的主体性。
(2)研究方法根本属性的差异。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根本属性是为了确定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定量分析,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根本属性是为了确定研究对象性质方面的定性分析。
(3)实验方法的差异。
实验方法有利于简化和纯化有关因素,对复杂的自然现象进行粗估分析,创造一些自然状态下不易得到或得不到的环境和条件,成功地捕获一些稍纵即逝的环境机制,使研究对象在一定时候多次重复出现,使模型和模拟方法的使用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实践的研究方法,对于指导社会科学研究,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复杂化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本文首先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包括其历史背景、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和特点等。
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还将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当代的价值体现,包括在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当代社会的应用进行实证分析,以进一步验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要义,进一步推动其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为构建更加科学、全面、深入的社会科学研究体系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一观点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即要深入剖析社会现象背后的物质利益关系,理解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理解社会历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强调了社会科学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阶级分析方法:阶级是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变革的基本范畴。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我们从阶级的角度去分析社会现象,理解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和社会地位,揭示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这一方法对于理解当代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关系以及阶级斗争的新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及你自己现所在学科的特点,谈谈自然科学与社会
韦伯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首先,韦伯对于以社会、历史为对象的学科理解源自狄尔泰。
由于人的生活具“时间的结构”特性,即人的每一瞬都含着过去、未来对其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人类生活的内在结构”,如感觉经验、情感、思想、记忆、欲望等等,“生活的意义”便油然而生。
又由于诸个人间的联结互通,“社会的生活样式”便从其“个人生活样式”不断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中出现了。
因而人类生活具有“意义”是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本质所在。
所以,韦伯的研究对象是由价值关联——经验实在与价值观念的联结——而产生意义的“文化事件”,是无限实在中因其意义而值得研究的有限部分,是我们无限接近实在的一条途径。
“文化事件”具双重个别性,即文化生活虽是普遍的,但其仍旧是处于一个又一个地个别地形成的联系状态中,因而其价值关联及意义也具特殊性,因此不适用于自然科学精确的一般性规律,而需要去理解社会行动以作出“相配的”因果解释。
理解的过程中会结合运用两种不同的理解样式,一种是合理的,即数学的、逻辑的,另一种则是神入的,两者在于领会社会行动的意义而不属于心理学范畴。
而由于社会行动在过程、结果中复杂的动机情态,所以韦伯在理解上侧重于社会行动的目的。
其次,研究工具中所谓的“理想类型”,是为了理解文化现象之个别的实在而有选择性地构建出的中介、图式,其本身并非实在,因而不期求在实在中得到它的证明,同时其目的也不在于“类概念”似的尽可能扩充完善其自身。
所以它具有着相对性,即随多元角度下侧重的不同、所选材料的不同,同一研究对象的理想类型也各式各样。
另一方面,它也具有着暂时性,即理想类型会随着对实在认识的无限趋近而不断地被更改。
由此韦伯批判性地反思了当时人文社科中存在的自然主义偏见下认知的实在化,尤其是将认知的历史实在化指向了黑格尔、马克思哲学。
接着,韦伯的原则是价值无涉,即科学范畴止步于存在、权衡,而价值判断则越出了前者的边界达至了应当、决定,二者间不具有必然的、逻辑的联系而分属绝对异质的问题层面,不应在研究、课堂中混淆,但同时也不反对个人在研究之外申明或实践自己的理念、态度。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不是呆板、拘谨、僵化、过时的理论,而是在实践的不断发展中日益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社会发展面临变革的关键时期更加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
社会发展进步到今天也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但是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化,它都遵循一定的社会发展规律,并不是漫无目的、自由自在的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能够指导我们抓住社会发展的运动规律。
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哲学基础、当代价值三个方面来论述,在阐述当代价值时浅谈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的实践运用,从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强大生命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当代价值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到今天还没有建立起全面、系统、完整的方法论结构体系。
所以,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系统建构进程,促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在新的历史条件和起点上,积极进行理论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
那么,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我们首先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只有当我们明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建构。
(一)探究社会科学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中,出现了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
实证主义方法论对社会现象开展的是实证研究,这一方法论建立在“社会类似论”[1]基础之上,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归为一类现象进行总体研究。
实证主义经过不同学派学者的研究发展,经历了很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由诠释到逻辑实证主义到证伪主义再到定量和定性研究。
实证主义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论文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工业区位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学生姓名: xxx学号: xxx学院:xxx专业:xxx内容摘要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位置的理论,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土地和区位的选择对厂商而言意义非凡,所以针对工业区位的研究一直在进行。
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在批判继承前人积极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和创新的科学方法论,包含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等,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个人的学习思维能力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有广泛的指导作用,当然,对工业区位论的研究也不例外。
本文着重论述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对工业区位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工业区位理论ABSTRACTThe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is the study of industrial layout and site location theory,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conomic activity, the choice of land and loc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anufacturers, so for industrial location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Marx's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is a scientific methodology based on critically inheriting the positive achievements of the predecessors. It includes practice-based research methods, social systems research methods, social contradictions research methods and social process research methods. Observation, analysis, problem-solving methods, 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 learning to improve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has a broad guiding role, of course, the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is no excep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guiding role of social system research methods and social contradictions research methods on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KEY WORDS: Research methods of social system Research method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目录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 (1)(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1)(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2)二、工业区位理论介绍 (3)(一)理论简介 (3)(二)经典工业区位理论介绍 (3)三、基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工业区位理论研究 (4)(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对理论研究的指导 (4)(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对理论研究的指导 (6)四、结论与启示 (6)前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于人类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结课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结课论文题目:关于双“11”流行背后的思考院(系):研究生院专业:计算机技术学生姓名: XXX班级: 14级09班学号: XXXXXXXXXXXXX指导教师:摘要:在互联网高度发达和普及的今天,网络购物日益成为一种重要并且不可替代的购物方式。
2014年双“11”天猫销售额到达571亿元,电商市场持续繁荣。
基于此,我们通过研究像双“11”购物狂欢节此类现象,分析网络经济流行原因、发展趋势,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寻找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策略。
引言2014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毫无疑问的成为了一场盛大的电商盛宴,网络经济再掀高潮。
事实上,各大电商平台,这一天的成交额都收入翻倍或者大幅增长,涨势惊人。
针对这一局面,我们需要客观、实事求是的分析它带来的效益,也不应回避所产生的问题,这一点对实现网络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双“11”的产生、发展、趋势概况从2009年开始,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本年度11月11日进行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
从而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称为双“11”购物狂欢节。
双“11”的重要性因为联系到购物节而受到人们持续的关注。
2009年,提天猫商城双11销售额为0.5亿元;经过2年发展,2013年,数据显示,这一年网路购物节,天猫以350亿元交易额成功收官,这个数字,大概是2012年美国网络星期一交易额的两倍。
等到今年2014年,11月11日,活动开场仅到第3分钟,阿里的平台成交额已突破10亿元人民币;14分钟02秒,突破50亿元;38分钟28秒,交易额冲上100亿元;最终,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的交易总额为571亿元人民币,再创新高。
双“11”已经变为名副其实的网络购物狂欢节,对电商企业,商家,消费者以及物流企业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2、双“11”网络购物节流行的原因及优势2.1、有效的网络宣传和正确的官方决策在新媒介时代下网络议程设置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它目前虽不及传统媒介影响,但对媒介受众中网络人群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论如何推进公平分配——基于中国国情的研究所在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联系方式:论如何推进公平分配——基于中国国情的研究XX(XXX,XXXX XXXXXX)摘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关于公平分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总结了前人对于公平分配的研究方法及成果,随后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分配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多个政策建议。
关键字:公平分配;和谐社会;税费改革一、引言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的基础,没有公平的分配,社会的和谐也就难以实现。
社会公平分配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争论的焦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从改革开放开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引进,贫富差距问题日益加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一社会问题更是愈发严重。
贫富差距的拉大引发了阶级的分层和对立,甚至导致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人们对于公平分配有着强烈的诉求,当前形势下对公平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公众“仇富”心理,有效引导公众理性认知。
这一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深化对于分配公平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建言献策。
二、文献综述关于公平分配的问题有过很多学者做过研究,但是关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富公平问题,由于中国国情的独特性,相关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国内。
田野(1997)认为,分配公平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指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避免高收入与低收入者之间的个人收入差距过大,避免由于少数人收入畸高形成两级分化;二是指收入分配法则的公平,收入分配以人们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大小为主要依据,贯彻公正与社会正义原则,不凭权力、人情关系和投机进行分配。
孙晓春(2008)认为,分配公平是基于人们对公平分配的理解,通过合理的分配原则和制度安排,使每一个社会成员获得其应得份额,从而获得公平的对待。
公平分配是社会生活永恒的道德难题。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论文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探究的是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进行,以及如何评价社会科学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一些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论文,供参考。
1. 罗伯特·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霍兰德的《美国社会科学方法论史》一书中,认为韦伯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奠基人,其所提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会对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分析和评价,探究其对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贡献和限制。
2. 社会科学的范式变革:从正统到后正统社会科学的范式变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方法论和理论被提出来,受到不同学派的追捧和批评。
本文将对社会科学的范式变革进行追溯和分析,旨在揭示从正统到后正统的发展趋势,以及其中蕴含的矛盾和冲突。
3. 社会科学研究的三重困境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着许多困境,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方法论上的困境。
本文将分析社会科学研究的三重困境,即理论困境、数据困境和评价困境,试图找到解决这些困境的途径。
4. 去中心化与社会科学研究在信息时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受到了挑战,传统的中心化研究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研究的需要。
本文将从去中心化的角度探讨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模式,并分析其优缺点和未来前景。
5. 多元方法的社会科学研究多元方法是一种以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多层次研究方式,其主旨是对社会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解释。
本文将从多元方法的角度探讨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角,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以上这些论文涉及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论述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有助于拓宽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路和视野,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价值。
【完整版毕业论文】马克思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关于发展的科学。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由各种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所组成的一个方法论整体, 其中各种方法既互相联系, 具有整体性, 又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 表现出可分性。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包括人们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应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工作中, 所形成的以获得正确认识为主的认识方法和以改造世界为主的实践方法。
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是方法论中最高层次的方法, 它们各自又包括较低层次的许多方法。
认识方法即思想方法, 总的说就是实事求是的矛盾分析方法。
它包括观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收集材料的经验方法和对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等整理材料得出科学结论的逻辑思维方法, 亦即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去粗取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方法。
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总的就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仑包括抓典型、点面结合、抓中心环节带动其它等具体工作方法。
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是紧密联系的。
第一, 从最高层次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来讲, 它们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
人们只能根据改造世界的一定阶段的不同任务和目的来区分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
认识方法依赖于实践方法, 在于“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
只有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多次实践, 才能揭示客观事物的联系, 建立起逻辑思维的规则。
正如列宁所说“人的实践活动必须亿万次地使人的意识去重复各种不同的逻辑的格, 以便使这些格能够获得公理的意义”,成为正确的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则。
同样, 实践方法也必须依赖于认识方法。
第二, 构成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低一层次的各种方法之间也是密切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论文(3000字)
论社会矛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不能因此而将和谐社会简单地理解为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
马克思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43页)。
和谐社会的目标不是人为设计的,更不是固定不变的。
从哲学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因为没有立足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对其内涵的科学把握也同样需要建立在矛盾基础上。
从矛盾视角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和谐的因素,使得矛盾的双方乃至多方在矛盾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最终表现为双赢或多赢的动态的和谐状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日益凸现,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多变性和反复性,由此构成了以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的社会矛盾的多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类型和性质,正确把握其发展规律及特点,正确选择化解社会矛盾的路径和方法,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和无矛盾的社会,如何从社会矛盾的角度去评判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和水平?如果可以为和谐社会制定一个可操作的标准,那么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指标:其一是矛盾的表现形式;其二是解决矛盾的能力;其三是预测矛盾的能力。
其一是矛盾的表现形式。
主要是指矛盾的性质和对抗程度。
我们应防止出现对抗性的矛盾,要及时化解容易激化的矛盾,决不能积累矛盾和激化矛盾。
半个世纪前所界定的人民内部矛盾,已因各自的利益差别而逐步转为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
经济领域中,是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带来的多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以及分配不公、失业与就业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论文2(3000字)
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对于具体的社会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既不同于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作为一般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在积极扬弃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其核心是具体的社会实践观)为基础,通过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人文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方法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建构而成的。
作为总体上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在19世纪中期已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而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则至今尚未被系统地建构起来。
尽管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看法所存在的严重偏差无疑是主要原因。
人们习惯认为,既然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研究社会历史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方法论,那么就没有必要研究和建构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诚然,历史唯物主义是迄今以来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方法论,但它只是一种一般的哲学方法论,而不是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法论,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一般的哲学方法论,它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问是一种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它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
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两种方法论,它们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但历史唯物主义对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只具有总体而间接的指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则具有直接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联结历史唯物主义和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中间环节和桥梁,因而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来直接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看法是偏颇的。
【完整版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方法论论文
浅谈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认识摘要:通过学习本学期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门科目,本人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通过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信息后,本文将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结合的一些认识加以阐述。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方法当说到对社会科学方法的理解,我觉得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一定是有所不同的。
从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革新变化,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构建出了理性的知识结构和严格的方法论原则。
相较而言,社会科学却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始终为自身的不确定性而苦恼着,社会科学的学者们力求依照科学研究的方法而归纳提炼出社会科学某一领域的规律、定式,这是广大研究者所一直追寻的。
但是,“拿来主义”的可适用性是取决于“拿来”的具体内容的。
那么,社会科学研究者应以何种方式开展研究呢?我认为,我们在做社会科学研究的时候,不能够再延续原来的思路,按照自然科学那种方法来搞社会科学了。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不一样。
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现象,大家面对共同的世界,共同的外延,那是确定的,容易形成共识。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精神现象,用黑格尔的话说,叫做精神现象学。
社会科学既然研究精神现象当然就没有严格的确定性可言。
至少是确定性不明显,不像自然科学的确定性那么明显。
由此我想到,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有独到之处,不能套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首先,应该明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之间关系,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人们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以人文社会问题作为对象性基础,研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特殊性问题,提升人们的方法论自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选用方法,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使人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是解释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社会研究是为了发现和解答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论文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及学习心得学生姓名:xxx学号:xxx学院:xxx专业:xxxx论文成果:一、社会科学(一)社会科学的内涵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首先必需了解什么是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探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现象,揭示各种不同社会现象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们对人类本身的行为所形成的社会活动进行相识之后所建立的学问体系,是以理论形式反映人们对社会存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相识。
概言之,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探讨对象的科学。
简言之: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探讨对象的学科,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追求统一性、一样性、简洁性、必定性等特征。
(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社会科学的探讨对象、相识主体、理论形式都与自然科学有着巨大的区分,可以这样说,社会科学在以上几个方面都比自然科学要困难得多。
在探讨对象方面,自然科学基本上以类事务为探讨对象,社会科学则经常以特性事务为对象,社会现象充溢着偶然性、不行测性。
在相识主体方面,自然科学家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探讨自然现象的,社会科学家却必需以参加者的身份来探讨社会现象,其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其地位、利益甚至其情感、好恶都要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同一社会现象,具有不同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社会科学家就会作出不同的判定和说明。
最终,社会科学理论难以公理化(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并且社会科学的真理具有较强的历史性与地域性。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本身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依托于社会科学。
方法一词是指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相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活动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及其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按其不同层次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详细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探讨方法的理论。
主要探讨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探讨的一般方法,既探讨社会科学一般探讨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探讨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结课论文在讨论社会科学方法的时候,我们最不可避免的要回答的问题就是:社会科学究竟是否可能?也就是说,在研究社会现象的过程中,真的存在所谓的社会科学方法吗?如果存在的话,那么这种方法能像自然科学方法那样给我们提供正确的预测控制社会现象变化和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吗?在整个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激发了人们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热情,形成了一股列宁称之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
但是西方不少学者甚至著名的思想家却都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大名鼎鼎的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其《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写道:“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命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别的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进程。
”“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拙劣的方法——不能产生任何结果。
”“由于纯粹的逻辑理由,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
”他所谓的纯粹的逻辑理由就是:人类历史的进程是受着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的,而人类本身不能用合理或科学的方法来预告我们科学知识的未来增长,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所以历史决定论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历史决定论不能成立。
总之,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人们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责汇成一片。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
在自然界,其规律的表现有其齐一性、规则性和重复性的特点,人们对它的研究也不会影响其存在的形态和性质。
因此,在科学认识的范围内,自然科学可以较为准确地对自然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
但在社会领域,社会规律的呈现具有多样性、非规则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点,而且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本身就是干预社会和改造社会的一种行为,它会深刻影响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因此,社会科学的成果具有或然性的一面,其预测常常会出现“测不准”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我们需要肯定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功能和价值是确定无疑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第一,社会历史领域规律性、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的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第二,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统计学意义,它是或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课题研究论文: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
139866 社会其它论文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马克斯?韦伯对当代社会科学和社会思想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而这种贡献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的方法论学说。
由于社会科学是有别于自然科学的一系列学科,因此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任务便是对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说明和规定。
和众多哲学家一样,韦伯亦试图调节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矛盾,将文化事件作为社会科学的对象,因其具有价值和意义两个基本要素,在和研究者的价值关联中使研究对象实在变的更为重要。
同时从理解的角度论述其理想类型,将方法论描述的更为充分。
相比而言,韦伯和马克思仍有不同之处与相似之处,而在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其方法论依旧有自己的局限性。
一、韦伯方法论产生的思想渊源首先是称为“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形态。
以霍布斯和笛卡尔为首的物理代表,构造了相应的自然主义社会形态。
自然主义是指社会科学家盲目模仿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语言,用自然实体、自然因素和自然规律来解释人类社会。
大约自16、17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一直左右着人类全部的思想主义,自然主义成为近代社会科学的主要潮流。
其次,从18世纪开始,产生了对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批判,以意大利思想家维柯、英国哲学家洛克、贝克莱和休谟为代表的想象科学、主观主义、怀疑主义。
维柯认为笛卡尔的知识论单纯的指向了数学和物理学,忽视了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在批判的同时,确定自己的方法论原则。
维柯认为,我们能够确切知道的只是我们认知者本人所创造或制造出来的东西,历史是人创造的,所以我们可以认识历史,而大自然不是我们创造的,因此我们人类的理性是不能获得对于物质实在的清楚认识,而历史学的方法是想象,通过想象,研究历史和文化事件,也能给人以象笛卡尔给数学和物理一样确凿有效的知识。
因此他以想象科学来批判自然主义。
同时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的主观主义也是对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心里学的一种总结。
二、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简单介绍韦伯对当代社会科学和社会思想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是其方法论学说。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初探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初探班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班学院:材料学院姓名:学号:时间:2011年11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初探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班科学方法论常常被定义为使科学研究得以正确进行的理论,它应该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成就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由于自然科学方法及社会科学方法发展的交叉与渗透趋势。
长期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直进行着彼此间的渗透和结合。
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门稍低于哲学层次的统一的科学方法论正在成为独立的学科。
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各种理论的发展,是一种“互为体用”的关系。
各种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成为科学哲学家们反思的材料;科学哲学的发展,又可以回过头来引导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方向。
社会现象涉及的因素极多,尤以偶然性因素为多,呈现为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状态,因而难以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严格的实验、精密的测量和数学计算,揭示因果联系,获得规律性的理论认识,并能做出科学的预测。
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所面对的各个难题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研究者不可能摆脱人的价值观念。
因此,社会科学有其独特的性质:一、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二、说明性与理解性的统一。
三、批判性、规范性与建构性、创新性的统一。
四、真理性与可错性的统一。
五、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的统一。
正是社会科学有以上几个独特的性质,确定了它在科学体系中的独特地位。
从实践角度来看,社会科学之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科学的认识和理解社会现象的实质和规律,合理的评价其价值和意义,正确的预见和规划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过程,从而能够有效的指导人们的行动,追求最佳的效益。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法论,既不同于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作为一般哲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是在积极扬弃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其核心是具体的社会实践观)为基础,通过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建构而成的,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论文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工业区位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学生姓名: xxx学号: xxx学院:xxx专业:xxx内容摘要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位置的理论,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土地和区位的选择对厂商而言意义非凡,所以针对工业区位的研究一直在进行。
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在批判继承前人积极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和创新的科学方法论,包含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等,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个人的学习思维能力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有广泛的指导作用,当然,对工业区位论的研究也不例外。
本文着重论述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对工业区位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工业区位理论ABSTRACTThe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is the study of industrial layout and site location theory,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conomic activity, the choice of land and loc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anufacturers, so for industrial location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Marx's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is a scientific methodology based on critically inheriting the positive achievements of the predecessors. It includes practice-based research methods, social systems research methods, social contradictions research methods and social process research methods. Observation, analysis, problem-solving methods, 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 learning to improve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has a broad guiding role, of course, the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is no excep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guiding role of social system research methods and social contradictions research methods on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KEY WORDS: Research methods of social system Research method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目录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 (1)(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1)(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2)二、工业区位理论介绍 (3)(一)理论简介 (3)(二)经典工业区位理论介绍 (3)三、基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工业区位理论研究 (4)(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对理论研究的指导 (4)(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对理论研究的指导 (6)四、结论与启示 (6)前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于人类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论文
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规律,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的理论基础。
社会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当前,我国政局基本稳定,社会基本和谐,但仍然存在不安定的隐患、不和谐的因素影响社会协调。
所以在社会高速发展中要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否正确处理好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对我们正确处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具有重大的意义。
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质,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关系,进而采取有力措施,使社会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和无矛盾的社会,怎样从社会矛盾的角度去判断社会的和谐程度?倘若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制定一定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可以表述为一是矛盾是如何变现的,是以何种形式表现的;二是我们如何利用社会和谐的关系来解决矛盾。
三是我们如何测定矛盾的发生。
一是矛盾是如何表现的,是以何种形式表现的。
如果从矛盾视角将我国当前社会与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加以对比,就会发现有以下几点不同。
首先是矛盾表现形式不同。
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表现为显性、易察觉;而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矛盾是隐性的,不易发现的。
其次是矛盾表现强度不同。
当前社会的矛盾是比较强烈的,有时局部甚至表现为冲突式的矛盾;而后者的矛盾则是比较弱化的和缓和的。
第三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矛盾面前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这一点可以视为二者的本质区别。
当前社会人们在矛盾面前,多是处于被动地位,即被动地去解决矛盾;而在未来的和谐社会中,人们更多的是处于主动地位,即能够掌握有效机制进行预测,控制和解决矛盾。
二是我们如何利用社会和谐的关系来解决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学生姓名:李恩宇学号:03010016所在院系:商学院专业:应用经济学教师:王芳老师2011年12月16日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商学院应用经济学李恩宇 03010016摘要: 波普尔在扬弃方法论自然主义、历史决定论、传统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人文科学理解论等基础上建构了以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猜测) 反驳法和第三世界理论为前提, 以方法论约定主义、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和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基础, 以境况分析法、客观理解法和渐进技术法为内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
波普尔正是依凭其独特而新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推进了西方科学方法论、行为理论以及理解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关键词: 第三世界理论; 方法论个人主义; 境况分析法; 客观理解法; 波普尔一、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理论前提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是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前提; 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推广、运用与延伸的结果。
波普尔提出的第三世界或世界理论是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形成的关键, 也是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直接的理论前提。
1. 证伪主义方法论与猜测反驳法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规律, 而由培根开创并加以系统描述的归纳的科学方法从17世纪到2 世纪几乎成为所有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归纳的科学方法是一种以收集特殊例子的观察现象为基础而建立普遍陈述的方法,它强调了观察与实验在普遍陈述或科学规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只有它才能提供可信知识。
波普尔否定了归纳的科学法论,提出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
他在5科学发现的逻辑6中认为, 归纳法只能告诉人们以过去, 而不能告诉人们以未来, 因而从这只天鹅是白的这一特殊的单称观察陈述不能使我们在逻辑上必然得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普遍陈述, 但是从这只天鹅是黑的这一特殊的单称观察陈述却能够使我们在逻辑上必然得出并非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这一陈述。
这一证伪过程在逻辑中是一个否定后件的假言推理过程, 可以写作: [ (Ty P) # ~ P] y ~ T, 读作: - 如果P可从T 推导出, 而且如果P是假的, 那么T也是假的因此, 在逻辑意义上普遍的经验陈述虽然不能证明, 但可以通过反驳它们的一系列尝试而得以检验, 科学规律虽然不能最终被证实, 但却可以被证伪。
这就是波普尔所谓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
波普尔在客观知识或科学知识进化论中将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某一程序, 并进一步将这一程序简化为P1y TTy EEy P2 图式, 即科学发展的四段式。
这一图式表明: 科学的发展就是由问题( P1)出发, 进而针对新问题提出尝试性或猜测性理论(TT) , 各种理论竞争和批判, 并接受经验检验( EE) , 筛选出逼真性更高的理论, 新理论又被证伪或反驳, 又出现新问题( P2), 这样一个无限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的过程。
这是一个不断地试探和除错的试错过程。
波普尔将体现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的科学方法称为试错法或猜测)反驳法。
2. 第三世界理论波普尔在客观知识波普尔思想自述与自我及其大脑中提出了第三世界理论。
他说,第三世界是概念东西的世界, 即客观意义上的观念的世界它是可能的思想客体的世界: 自在的理论及其逻辑关系、自在的论据、自在的问题境况等的世界,即第三世界就是自在陈述的世界, 或思想内容的世界, 实际上是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
波普尔认为第三世界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为自主性两大特点。
首先, 第三世界是客观实在的。
因为第三世界的客体是某种客观的逻辑内容、某种客观的含意或某些理论的内容等, 它们可以为我们批判与论证, 因而第三世界除了包括陈述或理论之外, 还包括问题和论证, 尤其是批判的论证。
其次,第三世界是人为自主的。
第三世界 (包括人类语言) 是人类的产物, 而且它的大部分东西(包括语言) 都是人类活动无计划的产物。
第三世界本质上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而它们一旦被人类创造出来, 就具有其自己固有的或自主的规律, 而这些规律产生了出乎他们初衷和他们无法预见到的结果。
很明显, 波普尔试图从制造或再创造对象本身的意义上来理解第三世界的对象, 他将第三世界的对象理解为一个兼具批判性与创造性的过程。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就体现在理解第三世界对象的过程中。
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强调科学研究是一个猜测与反驳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反驳或批判。
这种批判性的可能性基于矛盾的可能性, 矛盾的可能性则基于存在一系列不能都为真或都为假的陈述。
在第一世界与第二世界中如果没有陈述, 也就没有矛盾, 但在波普尔界定的第三世界中却存在这样的陈述, 或者说第三世界本身就是由这样一些陈述所构成的。
因为第三世界本身就具有非物质性与客观性的矛盾, 这正是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因此, 第三世界理论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形成的关键与基础。
二、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方法论约定主义、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以及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是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1. 方法论约定主义波普尔认为, 尽管逻辑实证主义者公开拒斥形而上学问题, 但事实上他们还是暗中持有某种科学方法论的, 因为他们将方法论本身作为一种经验科学, 研究科学家的实际行为或科学的实际程序。
波普尔称这种观点为方法论自然主义或科学的归纳理论。
他不同意这种方法论自然主义, 而主张方法论约定主义。
他的方法论约定主义源于他的划界标准, 最终源于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 因而这种方法论约定主义实际上是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化。
波普尔的方法论约定主义认为, 科学方法论的规则是约定的, 因而它们不同于纯逻辑的规则, 是经验科学的游戏规则, 与弈棋的规则十分相像。
而对弈棋规则的研究结果可以称做弈棋的逻辑。
同样,对科学游戏(科学发现)的规则的研究结果, 可以称作科学发现的逻辑。
由于科学方法论的规则是一种相当明显的约定, 因而科学方法论并不是什么深奥的真理。
然而科学方法论在许多情况下, 可以帮助我们弄清逻辑境况,甚至解决某些迄今已证明不好对付的广泛的问题。
2. 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波普尔认为科学方法的统一性问题实质上是有关自然科学(主要是物理学)的方法能否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或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波普尔根据人们对物理学方法可应用性的观点, 将科学方法的统一性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分为两大对立的学说, 即反自然主义与泛自然主义。
如果反对将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 则这种观点就是反自然主义; 反之, 如果赞成将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 则这种观点就是泛自然主义。
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有针对性地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批判。
波普尔主要抓住了历史决定论的反自然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 如整体主义、实验条件的可变性以及概括的局限等来展开对它的批判。
波普尔对于历史决定论的泛自然主义的批判主要是在区别规律和趋势、预言和预测的过程中展开的。
波普尔在批判历史决定论的反自然主义与泛自然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
在波普尔看来, 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的理论指的是理论的或概括性的科学(不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采用同样的方法, 即演绎的因果解释、预测以及检验。
3. 方法论个人主义在继承马克思的反心理主义立场以及积极扬弃穆勒等人的方法论心理主义的基础上, 波普尔创建了不同于传统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来反对和颠覆方法论本质主义, 并将它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6中认为, 自然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多半是抽象的对象, 是理论的结构。
这些理论结构被用解释我们经验的这些对象, 因而它们是建立某些模式的结果, 尤其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目的是解释某些经验。
这是从假说出发通过回归或演绎来进行解释的方法。
波普尔认为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模式这一事实, 不仅说明了方法论本质主义,而且推翻了方法论本质主义。
他说:模式经常如此被采用这一事实, 说明了(并且推翻了)方法论本质主义学说。
依据每个人以及他们的态度、期望、关系等情况来建立和分析社会学模式这个设定可以称为- 方法论个人主义。
因此,波普尔所谓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就是依据每个人以及他们的态度、期望、关系等情况来建立和分析社会学模式的设定。
波普尔认为这种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设定在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体现为零点法。
他说: 事实上,有充分的理由认为, 社会科学不但不如物理学那么复杂, 而且具体的社会情况一般说也不如具体的自然情况那么复杂, 因为, 社会情况多半(若不是全部的话) 有着理性的因素, , 这使我们能够把人们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建立一些比较简单的模式, 并把这些模式作为近似值来使用。
这样,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方法上的最重要的区别是,不是程度问题(如进行实验的特殊困难与应用数量方法的困难), 而是性质问题,在社会科学中可以采取所谓的逻辑构成法或理性构成法或零点法,这是一个建立模式的方法, 与其他建立模式的方法不同在于, 它所建立的模式是一种理想型的理性模式, 即零点理性模式。
三、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境况分析法与客观理解法两大基本方法以及渐进技术法等。
1. 境况分析法波普尔的境况分析法直接源于经济学的零点法或零方法, 是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运用与推广的结果, 其实质就是运用证伪主义原则对人的行为与科学理论作客观的理解。
零点法就是所谓的逻辑构成法或理性构成法,即建构模型或模式的方法。
具体而言, 首先它以一切有关的个人都完全合乎理性(或都拥有完备的知识) 作为基本假定; 其次, 它从这一基本假定出发建构一个模型行为; 最后, 它以这一模型行为作为零坐标, 用人们的实际行为与这一模型行为相比较, 来估计实际行为与模型行为所具有的偏离。
而境况分析法就是建构社会境况(尤其是制度境况) 模型。
社会境况模型就是所谓的境况逻辑, 境况分析就是以境况逻辑为零坐标来解释与分析人们的实际行为。
境况分析法实质上就是证伪主义原则或猜测反驳法的具体运用。
运用境况分析法来说明人的行为, 就是把一个人的行为解释为一次解决问题的尝试。
因而境况分析就是一种说明人的行为的理论。
这种理论将主要包括对问题及其背景所作的推测性重建, 即境况的重建。
因而这种理论很可能是可检验的, 因而很可能是科学的理论在波普尔看来, 境况分析的一个任务就是把行为者看到的境况和境况本身(两者当然都是推测性的) 区分开来。
在许多情况下, 我们可以客观地( 虽然是推测地) 重建境况本身和行为者所感觉、所理解的那个大不相同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