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方法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

(神话传说、信仰、人权取代神权、科学主义、人本主义认识方式)

2.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在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作用:1.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思想指导。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回溯与反思,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构建,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与规范,提升社会的自我认识能力,使人类文明发展行进在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上。3.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标志着人们在认识社会和提升自我认识方面的进步。4.社会科学研究以其超前性和预见功能,引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3.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

基本内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

功能定位: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5

客观性原则:人类社会。主体性原则:人自身的内在要求。整体性原则: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发展性原则:揭示社会的运动与变化,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

1.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

(先进性;世界观、历史观在方法论上的体现;)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结构功能主义)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

(开放性;经济全球化和心的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

2.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发挥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3.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1.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科学理论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中来。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是宝贵财富,只有总结正反的经验才能深刻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既要重视总结别人的经验、过去的经验,更要重视总结自己的经验、现实的经验,在不同时空的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经验是具体的、零碎的、偏于感性的认识。总结经验的任务,在于经过思考,把这些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

总结经验,要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反映论要求我们坚持观察的客观性,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

3.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调查研究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调查研究要客观、周密和系统,掌握全部材料的总和。要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搜集材料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历史的和现实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正面的和反面的,主要的和次要的,越丰富越好。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综合,抓住本质,抓住规律,抓住全局。

三、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1.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真理性,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作为检验理论是非的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我们应当辩证地加以理解。要把实践标准的两性统一起来,坚持正确的认识,纠正错误的认识,未被证实的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和探索,防止主观盲目性和思想僵化。

2.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一方面不断为我们提供新的经验和心的认识工具,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实践所提供的经验和认识工具又总是有限的,从而又限制着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这种状况决定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只能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可能是绝对的统一。人的认识作为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发展过程。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永无止境,人们在实践中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永无止境。

3.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坚持科学必须破除迷信。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解放不合时宜的思想认识,在新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最可贵的品质。

第二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一、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1.生产力系统

实体性要素:劳动者(主体性、能动性)、以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运筹性要素:劳动的分工、协作和生产管理。)

2.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本质和特征,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分配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又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反作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得到贯彻和体现。

3.上层建筑系统

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作为一个系统,包括政治上层建筑(由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制度组成)和思想上层建筑(又称意识形态,由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所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政治…以思想…为指导,思想…受到政治…的影响和制约。国家政权是核心力量。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一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以该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为指导建立起来的。

4.人口系统

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5.自然环境系统

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由自然资源和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一般状态,是某一地区某一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气候与人类社会有密切的关系,)条件两大类要素构成。在当代,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

二、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按照一定的结合方式而构成社会形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历史。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通常把社会形态区分为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

1.社会有机体(社会系统)

生产力其决定作用,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构成社会有机体的骨骼;血肉则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诸因素。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社会系统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和自身形态,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机整体。

2.经济社会形态

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对社会形态的划分,经济…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线索。

3.技术社会形态

以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对社会形态的划分。

两者划分相辅相成,全面揭示人类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既要从经济社会形态视角考察其社会性质,又要从技术社会形态视角考察其发展水平;既要提出坚持或变革社会制度的任务,又要提出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目标追求,都是以两种社会形态理论作结]

三、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结构性原则

3.层次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