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7指南

合集下载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XXXX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XXXX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XXXX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纳米技术”重点项目XXXX年度项目申请指南建议书为了继续保持中国在纳米技术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促进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XXXX,纳米技术重点项目围绕上述主要任务),批准和支持了43个研究项目(包括10个青年科学家项目)。

根据“十三五”期间的专项实施计划和相关部署,XXXX重点纳米科技项目将重点关注纳米制备和加工新技术。

纳米级表征和标准;纳米生物医学;纳米信息材料和器件;能源纳米材料和技术;将继续部署环境纳米材料和技术,并将优先支持28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将支持1-2个项目)。

申请人应针对重要支撑方向,进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的集成设计,组织项目申请,每个项目的目标应涵盖所有评估指标。

鼓励围绕重大科学问题或重要应用目标组织项目,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

鼓励组织以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基地为基础的项目。

项目实施期一般为5年。

一般项目下的科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4个,每个项目包含的单元数量控制在4个以内。

计划支持青年科学家的项目不超过10个,总预算不超过5000万元。

青年科学家可以参考重要的支持方向来组织项目申请,但不受研究内容和评估指标的限制。

21.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1.1新型纳米结构材料研究内容:发展新型纳米金属结构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原理和技术,实现纳米金属结构材料的多层次构建;研究了纳米结构的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结构稳定性、疲劳、磨损、腐蚀等诱发行为,建立了纳米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探索纳米金属结构材料的工业应用。

评估指标:结构特征尺寸实现50%;有机光子集成器件的尺寸大于15厘米× 15厘米。

1.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内容:宏观尺度纳米组装体系——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宏观尺度制备方法和组装原理,以及界面对物质和能量传输规律的影响;宏观纳米结构单元和组件的应用、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开发应用于空间技术领域的纳米复合材料。

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

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

“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 陈弘达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2 刘新厚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3 崔平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
研究所
研究员
4 吴玲国家半导体照明联盟研究员
5 李晋闽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6 沈波北京大学教授
7 张劲松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8 黄小卫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
9 闫晓林 TCL集团研究员
10 郭太良福州大学教授
11 徐科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
研究所
研究员
12 米绪军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研究员
13 邓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4 段炼清华大学教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度拟立项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度拟立项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6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项目
负责人
中央财政经费 (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年)
1
2016YFA0200100
纳米碳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及重大科学前沿
北京大学
张锦
*
2
2016YFA0200200
石墨烯宏观体材料的宏量可控制备及其在光电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上海科技大学
宁志军
*
41
2016YFA0204100
二维催化材料的表界面调控及C1分子高效转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邓德会
*
42
2016YFA0204200
电荷空间分离技术同步光催化降解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废水的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
邢明阳
150.00
5
43
2016YFA0204300
生物-化学复合纳米催化剂体系应用基础研究
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纳米靶向药物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陈雨
*
38
2016YFA0203800
面向三维集成的阻变存储器纳米尺度效应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吕杭炳
*
39
2016YFA0203900
二维原子晶体的能带工程及其电子和光电器件研究
复旦大学
包文中
*
40
2016YFA0204000
高稳定性、全光谱、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材料探索和器件实现
天津大学
马建国
2500.00
5
23
2016YFA0202300
半导体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与器件特性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9年度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9年度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为继续保持我国在纳米科技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并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组织专家编制了“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的总体目标是获得重大原始创新和重要应用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力争在若干优势领域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如纳米尺度超高分辨表征技术、新型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纳米能源与环境技术、纳米结构材料的工业化改性、新型纳米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等。

保持我国纳米科技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在若干重要方向上起到引领作用;培养若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衔接,带动和支撑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国家级纳米科技科研机构和创新链的建设,推动纳米科技产业发展,带动相关研究和应用示范基地的发展。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部署7个方面的研究任务:1.新型纳米制备与加工技术;2.纳米表征与标准;3.纳米生物医药;4.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5.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6.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7.纳米科学重大基础问题。

2016年至2018年,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围绕以上主要任务,共立项支持98个研究项目(其中青年科学家项目24项)。

根据专项实施方案和“十三五”期间有关部署,2019年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将围绕新型纳米制备与加工技术、纳米表征与标准、纳米生物医药、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等方面继续部署项目,拟优先支持6个研究方向,国拨总经费1.0亿元(其中,拟支持青年科学家项目2~3个,国拨总经费不超过1000万元)。

申报单位应根据指南支持方向,面向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进行一体化设计。

鼓励围绕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或重要应用目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全链条组织项目。

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4“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国制造2025》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

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面向国家在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对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的迫切需求,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瞄准全球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抓住我国“换道超车”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为核心,以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为重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跨界技术整合,构建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示范的全创新链,并进行一体化组织实施。

培养一批创新创业团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本重点专项按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4个技术方向,共部署35个研究任务。

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6 - 2020年)。

2016年,本重点专项在4个技术方向已启动15个研究任务的27个项目。

2017年,拟在4个技术方向启动15个研究任务的37-74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为8.38亿元。

凡企业牵头的项目须自筹配套经费,配套经费总额与国拨经费总额比例不低于1:1。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

除特殊说明外,拟支持项目数均为1-2项。

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4年。

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须涵盖该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参研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

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指南中“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2个项目。

“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落实《国家

“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落实《国家

“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国家“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国制造2025》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

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突破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的基础理论,取得原创性技术成果,超前部署研发下一代技术;攻克增材制造的核心元器件和关键工艺技术,研制相关重点工艺装备;突破激光制造中的关键技术,研发高可靠长寿命激光器核心功能部件、国产先进激光器,研制高端激光制造工艺装备;到2020年,基本形成我国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的技术创新体系与产业体系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撑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

本重点专项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要求,围绕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的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关键工艺与装备、创新应用与示范部署任务。

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6-2020年)。

2016年,本重点专项在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2个方向已启动实施27个项目。

2017年,38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为6.4亿元左右。

凡企业牵头的拟在2个方向启动19-项目须自筹配套经费,配套经费总额与国拨经费总额比例不低于1:1。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

除特殊说明外,拟支持项目数均为1-2项。

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4年。

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该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参研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

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指南中“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项目。

2个项目将采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2个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

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联合申报协议.doc

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联合申报协议.doc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联合申报协议甲方:XX大学乙方:XX大学甲乙双方联合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项目名称”,共同承担该项目的研发工作。

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双方共同协商,就“项目名称”项目研发工作中所涉及的任务分工、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经费分配方式等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任务分工第二条本协议所称知识产权,包括依法享有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的版权、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

第三条项目研发过程中所涉及各方已有的知识产权归原产权持有方所有,合作方有责任对任何其他方保密。

第四条项目研发过程中新产生的知识产权按各方贡献大小分配,即各方独立完成研究工作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各方独立所有;双方共同完成研究工作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各参与方共同所有,任何一方未经合作方同意不得擅自向其他方公开。

第五条经费分配方案:按国家下拨经费的百分比确定,甲方??%;乙方??%。

第六条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议履行过程中,如发生纠纷,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未果时向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第七条本协议经双方盖章后生效。

第八条本协议一式6份,双方各执1份,4份用于项目申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XX大学(盖章)乙方: XX大学(盖章)法定代表人:课题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课题负责人:2006年10月19日2006年10月19日注意:法定代表人是指大学的校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研究所的所长签名或签名章,不是课题负责人!若参与单位超过两家,建议与参与单位分别两两签订联合申报协议。

也可在本协议中增加丙方、丁方……但盖章非常耽误时间!!打印协议时,请删去本段注意事项。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重点研发专项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需求,针对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力争形成一批新技术,研发一批新产品,转化一批新成果。

重点研发专项分为技术研发类和成果转化类。

一、重点支持领域(一)高新技术领域1.未来产业(I)人工智能。

类脑智能、脑机交互与混合智能、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机器视觉检测、量子计算、区块链系统平台、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VR/AR创新应用等关键技术。

(2)未来网络。

毫米波与太赫兹通信、天地大尺度可靠信息传输、北斗与新一代通信技术融合、多模态智慧网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内生安全、网络空间安全智慧治理、新一代通信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技术。

(3)前沿新材料。

先进金属材料、尼龙新材料、陶瓷材料、高端超硬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新型石墨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煤化工材料、新型耐高温材料等关键共性技术。

(4)氢能与储能。

高效低成本制氢、高密度可逆储氢、长距离大规模运氢、快速安全加氢装备和稳态长寿命动态高功率燃料电池,以及金属燃料电池储能、大规模锂(钠)电池储能等关键技术。

(5)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

人车路云协同感知、车联网自动驾驶、交通系统智能化指挥控制等关键技术。

2.战略性新兴产业(1)微纳电子与光电子。

光网络关键器件、微纳光学器件、高性能激光器、微型连接器、光电探测器、高可靠功率器件、新型射频和基带芯片等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2)新型电子材料。

电器装备、电子及通信设备、激光器、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

(3)智能制造。

高精度高可靠性数控机床、工业互联网、行业软件、柔性制造机器人、危险恶劣环境作业机器人、精准可控3D/4D仿生打印、数字李生与智能工厂等关键技术。

(4)高端装备。

仪器仪表、空分设备、运输设备、锚具、预应力等关键技术。

(5)核心基础件。

高端装备用高性能轴承、齿轮及减速器、液压气动元件、高性能传感器、超高速永磁电机、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器等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7个重点专项国拨经费一览

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7个重点专项国拨经费一览

序号所属专项1纳米科技2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3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4纳米科技5新能源汽车6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7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8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9精准医学研究10深地资源勘查开采11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12新能源汽车13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14高性能计算15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16地球观测与导航17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18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19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20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21新能源汽车22地球观测与导航23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24云计算和大数据25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26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27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28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29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30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31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32七大农作物育种33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34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35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36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37地球观测与导航38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39深地资源勘查开采40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41七大农作物育种42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43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44纳米科技45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46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47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48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49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50地球观测与导航51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52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53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54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55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56云计算和大数据57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58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59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60地球观测与导航61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62地球观测与导航63干细胞及转化研究64干细胞及转化研究6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66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67干细胞及转化研究68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69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70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71干细胞及转化研究72干细胞及转化研究73干细胞及转化研究74干细胞及转化研究7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76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77纳米科技78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79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80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81干细胞及转化研究82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83干细胞及转化研究84纳米科技85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86纳米科技87纳米科技88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89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90纳米科技91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9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93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94纳米科技95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96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97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98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99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100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101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02纳米科技103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104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10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106纳米科技107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108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109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110干细胞及转化研究111纳米科技112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113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114干细胞及转化研究115云计算和大数据116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117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118纳米科技119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120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121高性能计算122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123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24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125深地资源勘查开采126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27海洋环境安全保障128全球变化及应对129全球变化及应对130全球变化及应对131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132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33智能农机装备134深地资源勘查开采135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36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137云计算和大数据138全球变化及应对139全球变化及应对140全球变化及应对141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142全球变化及应对143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44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145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146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47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148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149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150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151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152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53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154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155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156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57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158全球变化及应对159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160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61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162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64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165智能农机装备166智能农机装备167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68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169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170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171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172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73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174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7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176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177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78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179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180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81精准医学研究182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183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184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18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186干细胞及转化研究187精准医学研究188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189中医药现代化研究190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91中医药现代化研究192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193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194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195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96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97海洋环境安全保障198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199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00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01七大农作物育种202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203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204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05云计算和大数据206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207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208智能农机装备209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10干细胞及转化研究211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12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13新能源汽车214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15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16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217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218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19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21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22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223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24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25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26全球变化及应对227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228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229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30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31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232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233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34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235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36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37干细胞及转化研究238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239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40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41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42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43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244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245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246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47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48云计算和大数据249云计算和大数据250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251精准医学研究252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53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54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55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256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257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58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59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260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61干细胞及转化研究262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263七大农作物育种264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65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266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67精准医学研究268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269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70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271网络空间安全27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73海洋环境安全保障274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75精准医学研究276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77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78网络空间安全279精准医学研究280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281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282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283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284海洋环境安全保障285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286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287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288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289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290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291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292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293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94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95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296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297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298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299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300网络空间安全301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302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303精准医学研究304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305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306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307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308精准医学研究309精准医学研究310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311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312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313智能机器人314数字诊疗装备研发315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316全球变化及应对317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318新能源汽车319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20智能机器人321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322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323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324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325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26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327精准医学研究328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329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30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31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32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333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334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335数字诊疗装备研发336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337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38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339数字诊疗装备研发340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41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342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343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44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45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46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47数字诊疗装备研发348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49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50深地资源勘查开采351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352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353全球变化及应对354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355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356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357全球变化及应对358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59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360数字诊疗装备研发361精准医学研究362精准医学研究363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64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65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366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367智能机器人368精准医学研究369精准医学研究370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71高性能计算372智能机器人373地球观测与导航374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375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76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77数字诊疗装备研发378精准医学研究379精准医学研究380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381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82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83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84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85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86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387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88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389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90高性能计算391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392高性能计算393高性能计算394高性能计算395数字诊疗装备研发396高性能计算397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98高性能计算399中医药现代化研究400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401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402中医药现代化研究403高性能计算404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40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06海洋环境安全保障407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08海洋环境安全保障409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10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11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12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413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14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41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16数字诊疗装备研发417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418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419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420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421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42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23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24纳米科技425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26海洋环境安全保障427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428精准医学研究429纳米科技430纳米科技431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43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33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34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35纳米科技436纳米科技437纳米科技438纳米科技439纳米科技440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41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44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43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44数字诊疗装备研发445纳米科技446精准医学研究447精准医学研究448精准医学研究449数字诊疗装备研发450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451数字诊疗装备研发452数字诊疗装备研发453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454数字诊疗装备研发455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先进轨道交通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云计算和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先进轨道交通云计算和大数据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先进轨道交通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网络空间安全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新能源汽车云计算和大数据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智能农机装备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新能源汽车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智能农机装备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智能农机装备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深地资源勘查开采智能农机装备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智能农机装备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智能农机装备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智能机器人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智能机器人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智能机器人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智能机器人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智能机器人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智能机器人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智能机器人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智能机器人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数字诊疗装备研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6年度拟立项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6年度拟立项项目
段宣明
*
6
2016YFA0200600
纳米结构的超高分辨表征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杨金龙
4264.00
5
7
2016YFA0200700
光电转换体系中物理化学性质的跨尺度表征与测量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魏志祥
*
8
2016YFA0200800
功能纳米结构与理化性质关联跨尺度表征测量及应用验证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刘景富
*
32
2016YFA0203200
复合微污染水质快速、原位在线风险识别,安全转化纳米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逯乐慧
*
33
2016YFA0203300
新型纤维状储能器件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复旦大学
彭慧胜
3087.00
5
34
2016YFA0203400
有机手性纳米材料的多级次集成与功能协同
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纳米靶向药物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陈雨
*
38
2016YFA0203800
面向三维集成的阻变存储器纳米尺度效应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吕杭炳
*
39
2016YFA0203900
二维原子晶体的能带工程及其电子和光电器件研究
复旦大学
包文中
*
40
2016YFA0204000
高稳定性、全光谱、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材料探索和器件实现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徐科
*
12
2016YFA0201200
精确自组装纳米标记分析方法在前列腺癌早期检测与预后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重点专项2017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重点专项2017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发文字号】国科发资[2016]304号【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发布日期】2016.10.10【实施日期】2016.10.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6〕3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14个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

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组织申报要求及评审流程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任务(或课题)。

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任务(或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1个任务(或课题)负责人。

2. 项目的组织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研发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

项目申报单位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签署诚信承诺书。

从指南发布日到预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30天。

2017年度重点研究专题项目指南

2017年度重点研究专题项目指南

附件2:2017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专题项目指南一、医疗手术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概述: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医疗手术机器人通过整合机器人、计算机导航定位、大数据、多传感器融合、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医学工程、生物材料等最新技术,为临床手术提供了诊断治疗的新手段和新理念。

总体目标:本重点研究专题针对“人机自然协同、精确安全操作”的临床需求,瞄准国际医疗机器人技术研究前沿,围绕人-机-环境交互机构及机器人机构的构型创新设计、动态环境多模态智能感知、人机协同混合智能控制、多模医学图像的配准融合、个体化手术规划、手术循证医学评价与临床决策方法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探索医疗机器人结构与驱动、感知与交互、智能与控制、系统集成及评价的新原理和新方法,为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支撑。

研究方向:(1)机器人-人-环境交互机构设计与驱动、力学行为解析与刚度调控(2)动态非结构环境下的环境感知、手术规划与人机交互(3)机器人手术循证医学评价与临床决策方法二、肠道菌群调控新策略及其对重大疾病防控的研究概述:肠道菌群是人体第二基因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与人体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因素”。

它们能促进肠上皮细胞的分化与成熟、激活肠道免疫系统、调节宿主能量存储与代谢,甚至参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因此,在人体各系统的发育及功能调控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肠道菌群分布与功能稳态的维持和破坏,与宿主的健康和疾病存在密切关系。

针对肠道菌群开展相关研究,对于提高重大疾病的防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总体目标:本重点研究专题将揭示肠道菌群的多组学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筛选、挖掘肠道菌参与重大疾病致病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代谢通路(代谢产物及分子机制),以及天然药物对肠道菌群的作用及临床干预新策略,确认肠道菌特异性疾病诊断标记物,为开发基于肠道菌群的新型治疗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most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most

附件3“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继续保持我国在纳米科技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并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发〔2005〕44号)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组织专家编制了“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的总体目标是获得重大原始创新和重要应用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力争在若干优势领域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如纳米尺度超高分辨表征技术、新型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纳米能源与环境技术、纳米结构材料的工业化改性、新型纳米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等。

保持我国纳米科技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在若干重要方向上起到引领作用;培养若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衔接,带动和支撑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国家级纳米科技科研机构和创新链的建设,推动纳米科技产业发展,带动相关研究和应用示范基地的发展。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部署7个方面的研究任务:1.新型纳—1—米制备与加工技术;2.纳米表征与标准;3.纳米生物医药;4.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5.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6.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7.纳米科学重大基础问题。

2016年至2018年,“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围绕以上主要任务,共立项支持98个研究项目(其中青年科学家项目24项)。

根据专项实施方案和“十三五”期间有关部署,2019年“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将围绕新型纳米制备与加工技术、纳米表征与标准、纳米生物医药、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等方面继续部署项目,拟优先支持6个研究方向。

同一指南方向下,原则上只支持1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可同时支持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7年度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7年度项目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 所
叶甜春
3799
5
18
高密度交叉阵列结构的新型 2017YFA0206100 存储器件与集成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 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宋志棠
2678
5
19
2017YFA0206200
磁纳米异质结构的非易失性 和可编程自旋逻辑器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韩秀锋
2920
5
20
2017YFA0206300
浙江大学
仇旻
*
15
2017YFA0205800
表面等离激元高效光-热转换 机理及原型器件
清华大学
罗毅
*
16
2017YFA0205900
高时空分辨微纳电极阵列与 神经信息光电调控检测系统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 所
蔡新霞
2831
5
17
2017YFA0206000
X射线衍射光谱与成像纳米器 件及集成基础研究
袁荃
419
5
断基的 于研 基究 因编辑技术调控肿瘤
38 2017YFA0208100 免疫微环境的功能性纳米材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汪铭
453
5
39
2017YFA0208200
料人工光合作用高效纳米催化 体系
南京大学
金钟
458
5
40
2017YFA0208300
原子尺度纳米催化剂的结构 调控及小分子高效活化研究
5
2017YFA0204800
控新型纳米材料高效结构优化 、功能预测及材料设计
6
2017YFA0204900
单分子器件的精准制备和原 位高灵敏测量技术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7指引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7指引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为继续保持我国在纳米科技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并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组织专家编制了“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的总体目标是获得重大原始创新和重要应用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力争在若干优势领域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如纳米尺度超高分辨表征技术、新型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纳米能源与环境技术、纳米结构材料的工业化改性、新型纳米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等。

保持我国纳米科技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在若干重要方向上起到引领作用;培养若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衔接,带动和支撑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国家级纳米科技科研机构和创新链的建设,推动纳米科技产业发展,带动相关研究和应用示范基地的发展。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将部署7个方面的研究任务:1.纳米科学重大基础问题;2.新型纳米制备与加工技术;3.纳米表征与标准;4.纳米生物医药;5.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6.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7.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

2016年,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围绕以上主要任务,共立项支持43个研究项目(其中青年科学家项目10项)。

根据专项实施方案和“十三五”期间有关部署,2017年,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将围绕新型纳米制备与加工技术;纳米表征与标准;纳米生物医药;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等方面继续部署项目,拟优先支持28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拟支持1—2个项目)。

申报单位针对重要支持方向,面向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进行一体化设计,组织申报项目,每个项目的目标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鼓励围绕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或重要应用目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全链条组织项目。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8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1.新式纳米制备与加工技术1.1 碳纳米管有序宏观体功能化及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研究内容:以碳纳米管有序宏观体为基,并经过合金化和多功能化方法拓展其性能;发展规模化制备技术,研制出在高温、低温、腐化等条件下有重要应用的宏观有序纳米功能资料;研究其电、声、热效应及构效关系,发展有关器件,实现重点应用。

核查指标:面向碳纳米管有序宏观体的重点科学问题及其在国防等领域的重要应用,实现高温(>2000 K )、低温( <77K)、腐化(包括海水、盐雾等)条件下应用的宏观有序纳米功能资料;发展 2-3 种合金化和多功能化的方法;成立在上述极端环境下的构效关系和无效规律;在2000 K 下强度达到室温的 80%,77 K 下韧性保持80%,海水、盐雾等腐化环境下寿命提高 10 倍,热导率达到500 W/(m?K) ,在 2-18 GHz 频段内衰减大于10 dB;发展出 3 种以上基于碳纳米管有序宏观体功能资料和器件,实现极端条件下的重点应用。

1.2 新式纳米结构器件和集成系统的制造技术与应用研究内容:发展对纳米结构的定域定向精准调控和制造技术,打破传统制造技术的限制;发展绿色印刷制造技术用重点纳米资料和器件,成立以固体、液体平和体为模板的新看法绿色印刷制造方法;成立功能纳米资料的高精度图案化的制造技术,实现超高矫捷微纳传感器及集成微系统的规模制造和应用。

核查指标:打破传统印刷技术精度极限,以绿色印刷方式实现不同样样功能纳米资料的高精度图案化,印刷精度达100 纳米;印刷制备一批性能优异的微纳光电功能器件,并在智能包装、触控显示、发光器件等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制造现场快速检测微纳传感器及集成微系统,纳米结构最小尺度达到 10 nm, 一次修筑面积大于85 cm2 (? 4 英寸 ),一致性优于95%,检测限达到 ppb 量级,响应时间达到秒量级,在 3 个以上地市级或省级监测站进行现场检测考据并形成技术规范和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为继续保持我国在纳米科技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并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组织专家编制了“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的总体目标是获得重大原始创新和重要应用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力争在若干优势领域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如纳米尺度超高分辨表征技术、新型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纳米能源与环境技术、纳米结构材料的工业化改性、新型纳米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等。

保持我国纳米科技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在若干重要方向上起到引领作用;培养若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衔接,带动和支撑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国家级纳米科技科研机构和创新链的建设,推动纳米科技产业发展,带动相关研究和应用示范基地的发展。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将部署7个方面的研究任务:1.纳米科学重大基础问题;2.新型纳米制备与加工技术;3.纳米表征与标准;4.纳米生物医药;5.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6.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7.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

2016年,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围绕以上主要任务,共立项支持43个研究项目(其中青年科学家项目10项)。

根据专项实施方案和“十三五”期间有关部署,2017年,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将围绕新型纳米制备与加工技术;纳米表征与标准;纳米生物医药;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等方面继续部署项目,拟优先支持28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拟支持1—2个项目)。

申报单位针对重要支持方向,面向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进行一体化设计,组织申报项目,每个项目的目标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鼓励围绕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或重要应用目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全链条组织项目。

鼓励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基地组织项目。

项目执行期一般为5年。

一般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4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控制在4个以内。

拟支持青年科学家项目不超过10个,任务总经费不超过5000万元。

青年科学家项目可参考重要支持方向组织项目申报,但不受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限制。

1. 新型纳米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1.1 新型纳米结构材料研究内容:发展新型纳米金属结构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原理与技术,实现纳米金属结构材料的多级构筑;研究其力学性能、理化性能、结构稳定性及疲劳、磨损、腐蚀等使役行为,建立纳米结构-性能关系;探索纳米金属结构材料的工业应用。

考核指标:实现结构特征尺寸<50 nm的纳米金属结构材料可控制备和多级构筑技术;研究极小尺寸(特征尺寸<10 nm)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变形与失效规律;材料屈服强度-均匀延伸率之积提高>30%,疲劳寿命和磨损率分别提高10倍;实现2-4种纳米金属结构材料在轴类部件工业应用的关键技术。

1.2 有机纳米光子学材料的可控组装与器件集成研究内容:具有光开关、光调制、光电耦合等特定光子学功能的有机晶体纳米材料的可控自组装方法;发展可调谐宽光谱有机微纳激光阵列,以及结构、组成可控的大面积光子学集成器件的加工技术。

考核指标:有机纳米材料的结构与光子学功能的构效关系;激发态动力学过程对材料光子学行为的调控机制;有机纳米材料在柔性光子和光电子集成器件中的应用。

有机微纳激光阵列的发射波长在400-800 nm范围可调;有机光泵浦激光阈值<60 nJ/(cm2·pulse);有机微纳电控光开关响应时间<3 ns,光控开关器件增益>10000;有机纳米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40 cm2/(V·s)的同时,荧光量子产率>50 %;有机光子学集成器件尺寸>15 cm × 15 cm。

1.3 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实用化研究内容:宏观尺度纳米组装体系-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宏量制备方法和组装原理,界面对物质、能量传输规律的影响;宏观尺度纳米结构单元及组装体的应用及其稳定性与服役性能;发展应用于空间技术领域的纳米复合材料。

考核指标:优化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实用化设计, 建立功能可调的宏观尺度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与构效关系;宽频段电磁波吸收特性的超黑表面复合涂层,涂层在铝合金等材料表面附着力满足ISO等级1,断裂延伸率≥5%,对入射光吸收能力>99.5%,减少反射等噪声信号,实现空间在轨实验和检测;制备面向航天飞行器隔热防火应用的轻质、高强材料,其密度<0.1 g/cm3,轻质网状泡沫材料可压缩>50 %,室温下导热系数<0.03 W/(m·K),燃烧等级达到难燃或不燃。

1.4 高迁移率有机半导体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调控研究内容:新颖共轭分子自组装基元的设计合成;维数可控、大面积、高有序有机半导体纳米结构的自组装方法和技术;综合性能优异的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与调控;高迁移率有机半导体纳米功能材料在柔性电子器件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高迁移率有机半导体纳米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方法;调控有机纳米功能材料的半导体性能的技术;综合性能优异的空穴迁移率>50 cm2/(V·s)的p-型半导体、电子迁移率>15 cm2/(V·s)的n-型半导体、以及空穴迁移率>5.0 cm2/(V·s)和电子迁移率>5.0 cm2/(V·s)的双极性有机半导体纳米功能材料;有机半导体场效应器件的集成技术,其集成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 3.0 cm2/(V·s)。

2. 纳米结构的表征与检测技术2.1 新型纳米材料高效结构优化与功能预测研究内容:发展高效的全局结构和反应路径优化搜寻以及性能评估理论和计算方法;实现对新型纳米光催化材料、相变纳米记忆存储材料、低维自旋电子器件材料等的结构、生长机理、稳定性及物性的优化与准确预测。

考核指标:优化搜索周期短于1周(168小时),并行任务数超过100,1000个以上纳米体系的快速结构及相变路径预测,同期实现50个以上体系催化活性动力学高效评估;筛选预测3种以上新型可见光光解水、低碳能源转化催化材料的结构,生长机理和稳定性;预测2种以上新型相变纳米记忆存贮材料、低维自旋电子器件材料的稳定结构及生长机理。

2.2 单分子器件的原位高灵敏测量技术研究内容:高精准、高稳定性、高度集成的单分子异质结构筑-方法,研究单分子尺度的新奇物理化学现象及其调控规律。

考核指标:实现单分子异质结的可控精准构造,单分子水平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质的高灵敏检测,并将测量灵敏度推进到单电子、单光子极限水平,实现纳秒级时间分辨率,实现信噪比大于1000的整流/开关比,实现1000个单分子器件集成阵列的演示;与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理论新方法结合,实现电学、光学、磁学等外场对单分子新奇效应的调控,建立器件中分子物性的综合测量技术。

2.3 纳米基元结构及其基本物理相互作用的高分辨谱学表征技术研究内容:发展和应用高空间分辨和时间分辨的力学、电学和光学测量技术,在原子和分子尺度上研究纳米结构基元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原子和分子间基本物理相互作用及过程。

考核指标:在单键水平测量原子、离子、分子间(弱)相互作用,达到原子尺度、空间取向分辨、小于10皮牛力的测量精度,揭示组装体系中分子间作用力的特征及本质;确定纳米基元结构中点缺陷的原子配位、构型以及电子态特征,实现原位飞秒时间分辨的谱学测量、原子结构分辨的电学表征;亚分子尺度的稳态和激发态探测,实现分子内电荷、自旋的轨道分布成像;揭示单原子催化反应中分子化学键演化的基元步骤。

3. 纳米医学诊断新方法与纳米药物研制3.1 病原体的纳米检测及体外诊断新方法研究内容: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调控;荧光纳米材料标记检测技术和方法;病原体(如流感病毒)快速检测及感染机制研究。

考核指标:1-2种用于病原体快速检测的荧光纳米材料的规模化(克级)制备方法,实现材料化学组成、尺寸、结构(能级)、和性质(荧光性质、表界面性质、能量转移和跃迁)的精准调控;复杂生物样品中1-2种特定病原体检测技术,检测灵敏度达到单个病毒颗粒水平;1-2种病原体感染机制研究的动态示踪方法;2-3种使用纳米材料标记的临床检测试剂和试剂盒。

3.2 纳米技术在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研究内容:发展临床应用的术中分子影像技术,研发针对恶性肿瘤(如胃癌、乳腺癌、肝癌)等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纳米材料、分子影像技术与装备。

考核指标:建立不含有毒重金属无机纳米材料标记的快速检测技术和方法,针对恶性肿瘤(如胃癌、乳腺癌、肝癌)等重大疾病,实现高灵敏、高组织穿透的原位检测和实时示踪,灵敏度达到单分子或单细胞水平;发展1-2种安全有效的近红外发光纳米材料和相应的分子影像检测技术与装备,满足临床分子影像与手术导航的要求;实现纳米技术在人体分子影像与临床应用的突破。

3.3 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体外检测用纳米材料、器件及技术研究内容:研发针对恶性肿瘤(如肺癌、胰腺癌)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测的、可替代活检的临床血液与体液等纳米检测技术和方法,如捕获与分离痕量生物质用的纳米材料、微流控等生物测控器件及技术。

考核指标:针对待测物中痕量的特定细胞(包括循环肿瘤细胞、细胞团等)、外泌小体、蛋白质、核酸等的检测灵敏度达到单细胞或单分子水平;发展1-2种痕量细胞定量纳米分离检测等新技术,满足重大疾病早期检测与术后监测、恶性肿瘤转移机制研究等的需求。

研制3-5种采用纳米材料或器件、经CFDA批准的临床用检测试剂和试剂盒。

3.4 抗肿瘤新型纳米药物及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乳腺癌等临床治疗中存在的转移和耐药两大难题,采用肿瘤特异性靶向、调控肿瘤微环境和阻断肿瘤转移信号通路等策略,实现纳米药物抗肿瘤转移和耐药理论的新突破;开展抗肿瘤纳米药物的规模化制备、在线质量控制、制备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等原创性关键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建立原创性抗乳腺癌等药物的纳米输送技术,揭示纳米药物抗肿瘤转移和耐药的作用原理与分子机制,建立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的抗癌纳米药物规模化制备技术;研发3种以上注射级纳米材料获得生产许可, 采用纳米技术提高10个抗癌候选药物的成药性,1-2种具有抗肿瘤转移或耐药功效的纳米新药获得CFDA临床试验许可。

3.5 纳米材料类酶效应及其在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研究内容:设计和构建新型纳米酶并研究其生物效应与原理,发展细胞内氧化-还原微环境检测与调控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与纳米生物传感和造血组织成像等技术相结合,研究血液系统重大疾病的关键问题,如白血病的难治性与耐药性等,发展以新型多肽、抗体、适配体等为基础的纳米生物诊疗技术和纳米类酶诊疗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