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智能互联节能式电饭锅设计
![智能互联节能式电饭锅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a569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1.png)
智能互联节能式电饭锅设计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产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智能互联节能式电饭锅作为智能厨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研发对于提升家庭饮食的便捷性和绿色环保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旨在探讨智能互联节能式电饭锅的设计原理、功能特点以及对节能减排的贡献。
关键字:智能;互联;节能;电饭锅;设计1、引言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能源消耗问题日益凸显,节约能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
而电饭锅作为家庭厨房中最常用的电器之一,在节能减排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通过引入智能互联技术,结合节能设计,可以使电饭锅在工作过程中更加高效,从而提高节能效果。
2、智能互联节能式电饭锅的功能特点2.1智能互联功能智能互联节能式电饭锅可以通过与手机、智能家居设备等进行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语音助手控制电饭锅的开关、温度、时间等设置,随时了解烹饪过程和状态。
2.2节能高效智能互联节能式电饭锅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具有快速加热、节能省电的特点。
它可以根据米饭的种类和数量,智能调整加热功率和烹饪时间,确保烹饪效果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
2.3多功能烹饪智能互联节能式电饭锅通常具有多种烹饪模式,包括煮饭、蒸煮、炖煮等多种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烹饪模式,实现多种食材的烹饪。
2.4智能保温智能互联节能式电饭锅配备了智能保温功能,可以在烹饪完成后自动转入保温状态。
它可以根据米饭的情况智能调整保温温度和时间,保持米饭的口感和温度,避免过度蒸煮和粘底。
2.5安全可靠智能互联节能式电饭锅在设计上注重安全性能。
它通常具有防干烧、过热保护、漏电保护等多重安全保护功能,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总之,智能互联节能式电饭锅通过智能化的设计和技术,提供了更方便、高效、安全的烹饪体验,并且能够节约能源,满足人们对于健康、时尚和智能生活的需求。
3、智能互联节能式电饭锅的设计原理与方法3.1 智能控制系统设计3.1.1 传感器选择和布置在设计智能电饭锅的控制系统时,需要根据工作原理和需要监测的参数选择适当类型的传感器。
电饭煲设计报告
![电饭煲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f42c1e6edb6f1aff001fd7.png)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电饭煲这一家用电器已经越来越普及,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电饭煲在功能方面也在不断的进步。
在材质方面,也有早起的简单的有机塑料,不锈钢等材质逐渐发展成由不同的材质制成的电饭煲。
在造型方面,其造型也是各种各样,从低端到高档的,不同的电饭煲的造型以及气质截然不同。
然而,虽然电饭煲的造型各种各样,但低端的电饭煲的造型却仍然以圆柱状的外形为其主要的造型,因此,此次的课程设计我以低端的电饭煲为模板来对其进行仿生的设计。
关键词:电饭煲,造型,仿生目录摘要 (II)1 设计选题分析 (2)1.1 选题背景 (2)2 调研报告 (3)2.1 设计调研的目的 (3)2.2调研的实施 (3)1.对市场上各个商家的电饭煲占有率及其各种风格进行分析: (3)2.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几种品牌的电饭煲风格分析: (4)3.几种主要的按键造型分析: (7)4.电饭煲色彩色彩分析: (8)5. 电饭煲材质分析: (9)6. 电饭煲基本功能分析: (9)2.3调研总结 (9)3 设计分析 (11)3.1电饭煲设计分析 (11)1. 电饭煲设计之造型分析: (11)2.色彩的选定方案分析: (12)3.2展板展示 (13)3.3 工程图展示: (16)4设计小结 (17)1 设计选题分析1.1 选题背景经过20多年的市场推广,电饭煲已成为中国家庭普及率最高的小家电产品之一。
而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电饭煲生产销售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饭煲的功能方面在逐渐的完善,在功能方面,电饭煲已经能够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而且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可以说在功能方面已经基本达到了成熟的程度。
但其在造型方面的房展却还有很大的空间。
虽然市场上存在这各种各样的造型的电饭煲,而且在其外形方面,现在市场上的电饭煲的主要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但具体到其造型方便却又是各种各样。
1.2 选题意义:通过对市场上现有的各种造型的电饭煲的分析,对电饭煲的外形进行一定的设计。
电饭煲创新设计
![电饭煲创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210344767f5acfa1c7cd44.png)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电饭煲创意设计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专业教育技术学学号0918020059学生姓名江海洋指导教师姓名王霄指导教师职称工程师指导教师单位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工程技术学院2013 年 5 月 11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位论文写作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写作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电饭煲创意设计摘要本设计研究内容为电饭煲创新设计,内容涉及电饭煲的创新功能、外形、材质、技术等。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介绍了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是产品现状调查,分析了目前电饭煲的市场状况、品牌结构、电饭煲安全标准等;第三部分是设计定位,主要介绍了设计思路、设计概念以及产品的功能和用户的定位;第四部分是进行灵感搜集,对电饭煲创新设计,提出草图方案,并确定最终方案;第五部分是为选定方案做出三维模型、渲染效果图展示等。
现代意义上的产品创新是全方位全层次的,不再局限于外形创新上,而是进入了标准创新的时代。
谁掌握了领先的设计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缺乏创新者将永远处于世界的底层。
用户与产品的多重关系决定产品必将服务于人,而用户体验也必将成为产品的设计方向和意图。
家用电饭煲结构设计分析
![家用电饭煲结构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03520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6.png)
家用电饭煲结构设计分析摘要:本文对家用电饭煲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加热方式、控制方式、智能控制电路设计结构组成、内胆材质、功能多样性、容量大小、能耗与节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类型电饭煲的比较,本文旨在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和使用电饭煲的建议,并为电饭煲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饭煲;设计;控制;功能;能耗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家电产品的品种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多。
其中,家用电饭煲作为一种重要的厨房电器,具有煮饭、保温、定时等多种功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将重点探讨家用电饭煲的结构设计,分析其各项性能指标,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购买和使用建议。
二、家用电饭煲的工作原理米饭一出锅,里面的水分就会从液体变成气体。
当一个物质从液体转变成气体时,它会被-某种形式的物质所吸附,称为“潜热”。
在此期间,气温将保持在沸点。
直到所有的水份都被蒸干,锅内才会重新升温。
电饭锅内装着一个测温器,还有一个电子元件,一旦感应到水温升高,就会立即中断加热。
三、加热方式1. 底盘加热:底盘加热是通过在电饭煲底部加热来实现对内胆的加热。
这种加热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势,但加热均匀度相对较差,容易出现底部米饭烧焦的情况。
2. IH电磁加热:IH电磁加热是通过电磁场对内胆进行全方位加热,实现了更好的加热均匀度。
这种加热方式虽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但能够提供更好的烹饪效果,特别适用于对米饭口感要求较高的家庭。
四、控制方式1. 机械式控制:机械式控制是利用机械式定时器对加热时间和温度进行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优势,但精度相对较低。
2. 电子式控制:电子式控制是利用电子芯片对加热时间和温度进行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具有精度高、功能丰富的优势,但操作较为复杂,需要用户了解一定的电子知识。
五、智能控制电路设计1、显示电路设计在智能电饭煲中,显示装置是一个关键部分,主要用于展示烹饪流程的基本状态和操作状况,也方便于用户简单的操作,是人机数据交流的重要窗口。
智能电饭煲毕业设计论文剖析
![智能电饭煲毕业设计论文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49085f5acfa1c7aa00cc2d.png)
毕业论文题目智能电饭锅控制板的设计与制作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级08161学生姓名林天保指导教师候进旺答辩日期2011年5月14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电子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8161班同学:林天保一、毕业论文课题智能电饭锅控制板的设计与制作二、毕业论文内容和目标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的电饭锅大部分采用固定功率的方法加热,能派利用率低、功能单一的这些问题。
设计采用公司价格低廉的型号单片机作为徽控制器,进行电饭煲智能控制器的设计与研制。
通过检侧用户设定的功能和沮度传感器采集回来的数据来控制本设计的显示器件、蜂鸣器以及继电器的工作状态系统具有快煮、慢煮、煲粥汤、预约、保温、炯蛋糕等功能侧试结果表明控制餐运行可靠三、参考资料1、模拟电子技术;2、数字电子技术;3、单片机接口技术;四、毕业论文课题时间:2010 年12 月30 日至2011 年05 月14 日五、进度安排:周次工作内容预定目标及检查方式1 布置任务收集资料、方案设计2 电路图的绘制3 电路图仿真4 软件编制与硬件调试5 软件编制与硬件调试6 编写说明书7 编写说明书六、备注:1、本任务书一式三份,教研室、指导教师和学生各执一份;2、学生须将此任务书按装订要求进行装订。
指导教师:侯进旺教研室主任:林天保:智能电饭锅控制板的设计与制作目录引言 (4)第一章电饭煲智能控制的概述 (5)1.1 电饭煲智能控制设计背景 (5)1.2 电饭煲智能控制设计思路 (5)1.3 电饭煲智能控制工作原理 (5)第二章电路设计 (7)2.1 电源电路 (7)2.1.1 电源电路工作原理 (7)2.1.2 电源电路硬件构成 (9)2.2 显示电路 (10)2.2.1 数码管显示电路工作原理 (10)2.2.2 数码管显示电路硬件构成 (12)2.3 功率控制电路 (13)2.3.1 单片机控制大功率电路工作原理 (13)2.3.2 单片机控制大功率电路硬件构成 (14)2.4 电饭煲智能控制及其附属电路 (14)2.4.1 键盘电路工作原理及构成 (15)2.4.2 讯响电路工作原理及构成 (16)2.4.3 工作指示电路工作原理及构 (17)第三章电饭煲智能控制电路主要器件性能 (18)3.1 AT89C51内部结构及管脚说明 (18)3.2 74LS245芯片 (26)3.3 MOC3020芯片 (27)3.4 双向可控硅BTA12 600B (28)第四章程序设计 (29)4.1 程序设计流程图 (29)4.2 程序源代码 (29)心得体会 (45)致谢 (46)附图(系统原理图和系统PCB板图) (47)参考文献 (49)电饭煲的智能控制摘要:随着节约型社会的形成,单片机技术在许多领域中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家用电饭煲设计毕业论文
![家用电饭煲设计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778c2633687e21af45a99f.png)
家用电饭煲设计毕业论文目录1前言 (23)1.1研究容 (23)1.2研究方法 (23)1.3课题背景 (23)1.4选择电饭煲作为研究对象的突出意义 (13)2产品现状调查 (14)2.1市场概况 (14)2.2品牌结构 (14)2.3产品类型 (25)2.4行业标准 (15)3设计定位 (16)3.1设计思路 (16)3.2设计概念 (16)3.3功能定位 (18)3.4消费者定位 (18)4设计对象分析 (8)4.1消费者的期望分析 (8)4.2消费者的需求分析 (8)4.3消费群体及方式分析 (10)5产品思考 (32)5.1文化思考 (32)5.2界面思考 (123)5.3造型思考 (13)5.4功能思考 (14)5.5材料应用思考 (15)5.6产品种类思考 (15)5.7色彩运用思考 (15)6草图分析 (28)6.1草图分析 (28)7选定方案分析 (32)7.1造型分析 (213)7.2各部件的结构分析 (14)7.3人机界面分析 (25)7.4功能分析 (26)7.5色彩方案分析 (28)7.6材料分析 (28)8工程图 (31)8.1外形三视图 (31)8.2爆炸图 (31)设计总结 (32)参考文献 (32)翻译 (313)英文原文 (313)中文译文 (31)致谢 (25)1 前言1.1研究容本课题的研究容主要有:家用电饭煲的种类和功能,家用电饭煲的技术,家用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家用电饭煲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家用电饭煲应有的主要功能和附加功能,家用电饭煲造型的优化设计,家用电饭煲的色彩应用,家用电饭煲对消费者心理学方面的影响。
1.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包括:市场调研和分析,实地考察,对各类电饭煲进行功能分析,设计初步定位,绘制草图,分析草图并优选方案,根据优选方案重新定位并再次绘制和优选草图,确定最终方案,根据人机工程学确定产品尺寸,进行建模和效果图的绘制等。
1.3课题背景“民以食为天”,小小的电饭煲承载着千家万户的饮食需求,经过20多年的市场推广,电饭煲已成为中国家庭普及率最高的小家电产品之一。
产品设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产品设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4fac8483d049649b66585a.png)
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姓名:姚彩学号:******** 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工业设计设计题目:小家电设计专题:家用电饭煲设计指导教师:陈功学号:副教授2008年 6 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年级工业设计04 学生姓名姚彩任务下达日期:2008 年3 月26 日设计(论文)日期:2008 年3 月26 日至2008年6月10 日设计(论文)题目:小家电设计设计(论文)专题题目:家用电饭煲设计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在对家用电饭煲的市场、客户、使用方式等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出产品概念和设计概念,从电饭煲的功能、结构、防止溢出、易清洁等要求出发,设计一款具有中式特色的家用电饭煲,完成产品造型设计,同时对产品的结构、操作界面等做改良设计,功能更贴近生活和用户需求。
设计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造型简洁大方,所设计的电饭煲应具有易用性好、安全、易清洁、热效率高等特点,设计应符合电饭煲相关产品的相关强制性规定,设计进度应参考“毕业设计大纲”进行。
设计论文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应体现毕业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体现产品的发展趋势,符合产品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2、正文力求章节分明,文句畅通,数字准确,图表清楚,字数约20000字。
其中,设计调研部分不得超过全文的1/3。
3、论文要求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输入、修改、排版和输出,格式规范。
4、毕业论文应在规定时间内认真独立完成。
文献翻译要求1、外文文献必须为近5年发表的、未翻译的论文或专著,可以复印或打印。
2、文献内容应与设计内容相关,译文字数不少于3000汉字, 语句翻译应力求准确流畅。
3、翻译文献应在规定时间内认真独立完成,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输入、修改、排版和输出。
参考文献要求:1、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引用过的文献资料。
2、参考文献中专著不少于5部,论文不少于15篇。
工程图设计要求:1、工程图为A1幅面图纸一张(或折合成A1幅面)。
浅谈家用电饭煲结构设计分析
![浅谈家用电饭煲结构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c87fb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c.png)
浅谈家用电饭煲结构设计分析摘要:本论文对家用电饭煲的结构设计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我们研究了电饭煲的加热方式、控制方式、内胆材质、容量大小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接着,我们分析了不同设计方案对电饭煲性能和用户体验的影响。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关键词:家用电饭煲;结构设计;加热方式;控制方式;内胆材质一、引言家用电饭煲是一种用于烹饪米饭的家用电器,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烹饪体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家用电饭煲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其结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
本论文旨在探讨家用电饭煲的结构设计,通过深入分析其加热方式、控制方式、内胆材质、容量大小等方面,提出一些优化建议,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二、电饭锅的工作原理1、加热原理家用电饭锅采用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方式,通过加热盘对锅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加热盘由一组金属片组成,当电流通过时,金属片会因电阻作用而产生热量,从而对食物进行加热。
电饭锅的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线路组成。
温度传感器位于锅底,用于检测锅内食物的温度,并通过加热线路控制加热盘的功率,以达到控制食物温度的目的。
2、控制原理家用电饭锅采用电脑芯片进行程序控制,从而实现多种烹饪功能。
当选择不同的烹饪模式时,电脑芯片会根据预设的程序,控制加热盘的功率、加热时间和保温时间等。
电饭锅的开关键用于启动或关闭加热功能,而保温功能则由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线路共同控制,使食物在加热完成后自动进入保温状态。
三、电饭锅结构组成电饭锅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用于烹饪各种美食。
以下是电饭锅的结构组成及主要部件:1.底部电饭锅的底部通常由外壳和加热元件组成。
外壳采用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制成,具有防水、防漏电等功能,同时提供电饭锅的稳定支撑。
加热元件通常由金属片或加热管等材料制成,分布在底部,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对食物进行加热。
2.中部电饭锅的中部通常由内胆和保温装置组成。
内胆用于承载食物并确保烹饪效果,通常由金属或陶瓷等材料制成,具有导热性好、耐腐蚀等特点。
一款全自动电饭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款全自动电饭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7dcb6b07804d2b160a4ec039.png)
一款全自动电饭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现在的电饭煲正在向集煮饭、煲汤、保温于一体的方向发展,虽现在的电饭煲有预约煮饭功能,但由于预约时间过长而影响了米的口感,本文设计的全自动电饭煲融合嵌入式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不仅实现了煮饭的远程智能化控制,同时保证了煮饭的良好口感。
1 全自动电饭煲的工作原理
设计的电饭煲在未工作时处于待机状态,当SIM900A模块接收到用户手机发来的短信或GPRS的控制指令后,将指令发送到STM32F103单片机,单片机对指令进行解析,然后控制电饭煲自动漏米、淘米、煮饭的整个过程,并且实时采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电饭煲的工作温度,同时能够根据电饭煲的工作状态智能报警,保证了电饭煲的可靠稳定工作,系统的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2 机械结构设计
本系统对普通电饭煲进行全新机械结构改进,从储米器、淘米机构、煮饭器等3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如图2所示。
装置的顶端为储米器,一次性最大可储存5 kg的米量。
压力传感器可精确地测出所需煮饭的米量,由电磁阀控制米和水的进出,淘米机构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进行淘米操作,淘洗结束后,将米和适量的水送入煮饭器,然后由传送带将煮饭器从空闲位置运送到指定的工作位置进行煮饭,同时机械手在电机的带动下将电饭煲锅盖自动放置到煮饭器上,装置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自动完成。
3 硬件电路设计
装置的硬件电路由主控电路、SIM900A无线通信电路、传感器电路、继电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电源电路、报警电路等构成,硬件电路如图3所示。
电饭煲设计报告范文
![电饭煲设计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cc3a0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7.png)
电饭煲设计报告范文设计报告:电饭煲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饭煲作为厨房中一种重要的工具,不仅仅是简单的煮饭设备,更成为了一种美食烹饪的利器。
本设计报告旨在设计一款功能齐全、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的电饭煲。
二、设计目标1.功能齐全:电饭煲具备煮饭、蒸煮、炖煮等多种功能,满足用户不同的烹饪需求。
2.易于操作:电饭煲具备简单明了的操作界面,用户可以轻松掌握使用方法。
3.安全可靠:电饭煲具备多重安全保护措施,如过温保护、漏电保护等,确保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三、设计原理1.热能的转化:电饭煲通过加热元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热能将水加热至煮开后蒸煮食物。
2.恒温控制:电饭煲内部装有温度传感器,根据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恒温控制,保证米饭煮熟后不过煮。
3.安全保护:电饭煲内部装有漏电保护装置,当出现漏电现象时,会自动切断电源,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
四、设计方案1.外观设计:电饭煲采用圆形设计,外部采用不锈钢材质,具备耐高温、抗腐蚀的特点。
操作面板简洁,设置不同功能按钮和可调温度开关,方便用户选择和调节。
2.加热系统:电饭煲内部采用电热管进行加热,具备快速加热和均匀加热的优势。
加热系统具备过温保护功能,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会自动切断电源,防止过热。
3.控制系统:电饭煲内部装有微型计算机控制芯片,实现对温度、时间等参数的灵活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面板设置不同的烹饪模式和时间,同时也具备延时启动和保温功能。
4.安全保护:电饭煲内部装有漏电保护装置,当检测到漏电现象时,会自动切断电源,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性。
另外,电饭煲还具备高压自动保护功能,当内部压力超过安全标准时,会自动释放压力,防止发生爆炸。
五、设计实现1.硬件实现:根据设计方案,选用合适的硬件元件,如加热管、温度传感器、电路板等,并进行组装和连接,形成电饭煲的硬件系统。
2.软件实现:编写相应的控制软件,实现电饭煲的各种功能。
软件应具备简洁易懂的操作界面和稳定可靠的控制算法。
毕业设计87电饭煲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87电饭煲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44b078f46527d3240ce0b3.png)
电饭煲系统的设计摘要:电饭煲是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本系统采用MCS8051单片机自动检测、调整加工程序、计算加工定时时间。
加热完成后,单片机自动启动报警驱动程序,驱动蜂鸣器报警,既而实现自动或人工切断电路,系统停止工作。
整个工作过程均通过传感器总成实时安全防护、自动故障检测,确保安全。
关键词:电饭煲,MCS8051单片机,定时,报警。
一、引言电饭煲工艺介绍电饭煲是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
现在已经成为日常的家用电器,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大背景下,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智能电饭煲主要由电源部分和控制电路组成,主控电路与热敏电阻形成反馈回路,主控电路实现两种功能,一是采集热敏电阻反馈回来的温度值,二是依据用户选用的工作方式,对继电器的工作方式的改变来对电热盘加热的控制。
控制方法大至为:当电热盘温度达到当前的要求后,继电器的开关打开,以切断电热盘的电源,当下降到一定的温度范围后通电加热,闭合继电器,以使电热盘始终保持在适合的温度范围以内。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如下:电饭煲总框架图二、硬件设计1.8051单片机主控制器本机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该单片机具有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无论在国内,国外其应用都相当广泛,已经成为工业标准产品,尤其适合于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领域。
MCS-51单片机是在一块芯片中集成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功能的I/O线等一台计算机所需要的基本功能部件。
如图2-1所示。
其主要资源如下:●8位CPU.即,MCS-51单片机是8位微机,能以8位二进制数为一字节进行处理数据;●片内带震荡器,其震荡频率为fosc=1.2—12MHz;●128B片内RAM;●4KB片内程序存储器ROM(8031无);●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64KB;●片外数据存储器PAM寻址范围64KB;●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4个8位并行I/O接口:P0,P1,P2,P3;●1个全双工串行I/O接口,可多机通信;●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T0/T1;●中断系统有5个中断源;●111条指令,含乘法,除法指令;●位操作功能强(位操作指令17条);●片内采用单总线结构;●用单一电源+5V.8051单片机采用40引脚的双列直插封装方式。
毕业设计(论文)-现代生活小家电家用电压锅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现代生活小家电家用电压锅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20d2e9b90d6c85ed3ac60f.png)
摘要本设计课题研究内容为家用电压锅设计。
内容涉及家用电压锅的产品本土化设计,种类,功能,技术,工作原理,材料等。
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分别介绍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课题背最及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产品状况调查具体分忻家用电压锅前的市场状况、品牌结构、产品类型和行业标准;第三部分设计定位,主要介绍作者的设计思路、设计概念、产品的功能定位及消费者定位:第四部分设计对象分析.通过探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进一步明确消费者需要怎样的产品:第五部分产品思考.以人机交互为线索。
讨论了文化,按作界面、功能设置,材料应用、色彩运用等因素对一件产品的影响:第六部分为草图分析.主要对设计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为优选方案提供依据;第七部分对选定方案分析.从造型.结构、人机界面、功能、色彩、材料多个角度讨论方案的合理性;第八部分为产品工程图。
设计自始至终以人为设计的核心,从人机交互出发研究产品的合理性,力求在制造、销售、消费三者之间创造一种和谐的关系。
关键词:家用电压锅:功能:造型:AbstractThe design of the research content for the household electric boiler design. The content relates to a household electric cooker product localization design, type, function, technology, working principle, material.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eight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content,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part product survey specific analysis of household voltage pot before the market condition, brand structure, type of product and industry standards; the third part design, mainly introduced the design ideas, the author the design concept, product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consumer orientation: the fourth part design object analysis.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change of consumer demand. To further clarify the consumers need to how products: fifth part product thinking to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s a clue. Discuss the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interface, function setting, material application, use of color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impact of a product: Part sixth for sketch analysis. Mainly on the design schemes are analyzed, compared, and provide basis for optimum scheme; seventh part of the selected scheme analysis. From modeling. Structure, man-machine interface, function, the color, material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rationality of scheme; eighth part for engineering drawing.Design of from first to last with factitious core design, from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based on the reasonableness of products, strive to manufacturing, sales, consumption among the three tocreate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Key words: electrical voltage pot: function: modeling: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研究内容 (1)1.2研究方法 (1)1.3课题背景 (1)1.4选择电压锅作为研究对象的突出意义 (2)第二章产品现状调查 (3)2.1市场概况 (3)2.2品牌结构 (3)2.3行业标准 (5)第三章设计定位 (5)3.1设计思路 (5)3.2设计概念 (6)3.4消费者定位 (7)第四章设计对象分析 (7)4.1消费者的需求分析 (7)4.2消费群体及方式分析 (8)第五章产品思考 (9)5.1文化思考 (9)5.2界面思考 (10)5.4功能思考 (11)5.5材质思考 (12)5.6产品种类思考 (13)第六章草图分析 (13)6.1草图分析 (13)第七章选定法案分析 (15)7.1造型分析 (15)7.2各部件的分析 (16)7.3功能分析 (17)7.4人机界面分析 (17)7.5材质分析 (18)第八章工程图 (19)8.1外形三视图 (19)第九章产品细化 (19)9.12D深入设计 (19)9.23D渲染设计 (20)第十章设计总结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3)第一章前言1.1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家用电压锅的种类和功能.家用电压锅的技术-家用电压锅的工作原理,家用电压锅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家用电压锅应有的主要功能和附加功能,家用电压锅造型的优化设计。
关于智能电饭煲的毕业设计论文
![关于智能电饭煲的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0d209886529647d272852d9.png)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单片机在智能电饭煲中的应用的实现。
电饭煲是一种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的新型多功能烹饪器具。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电饭煲也同其它家用电器一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手动到半自动、全自动以及到现在的智能化产品的过程。
但因为价格较高,所以它不能为普通家庭所接受。
微电脑或电脑控制的智能电饭煲符合现代人的要求,人性化的界面设计,使得人们一眼看出当前工作状态,让您更安心,各种烹调过程全部由电脑自动控制,并且大多的智能电饭煲采用太空“黑晶”内胆,超硬耐磨,恒久美观,所有的这些特点符合现代人的省时、省力、耐用的观念做出一种价格低廉、体积又小的人性化的电饭煲是市场所需求的。
本设计以凌阳科技公司的8位单片机SPMC65P2404A为核心。
该电饭煲控制器模拟煮饭专家加热曲线对煮饭过程进行控制,具有多种煮饭模式,并实现了智能控制功能。
该设计的电路结构简单,所用器件较少,达到了减小体积,节约成本的目的,实现了电饭煲的低成本、高性能。
SPMC65P2404A良好的性能和合理的资源非常适合于智能电饭煲。
关键词:智能电饭煲凌阳单片机SPMC65P2404A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 in the realization of intelligent electric cooker. electric cooker is a kind of energy into heat of new-type multi-functional cooking utensils. 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ast-changing today, electric cooker are with other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as experienced from simple to complex, from manual to automatic and semi-automatic, until now the process of the intelligent product. But because the price is higher, so it cannot be accepted for ordinary families. Microcomputer or computer control conforms to modern people's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electric cooker, human interface design, make people see the current work of the state, make you more secure, various cooking process by all the computer automatic control, and most intelligent electric cooker using space "black crystal" bladder, superhard wear-resisting, enduring beautiful, all of these features conforms to modern people's save time, energy, and durable idea made a low price, volume and small humanized electric cooker is market demand. The design of sunplus technology company in the 8-bit microcontroller SPMC65P2404A as the core. The electric cooker controller simulation curve of cook cooks experts heating process control, has a variety of cooking mode, and realized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function. The design of the circuit structure is simple, USES the device less, reached &reduce volume and cost objective, realized the low-cost, high-performance electric. SPMC65P2404A good performance and reasonable resources is very suitable for intelligent electric cooker.Key words: Intelligent electric cooker Sunplus microcontroller SPMC65P2404A目录1 绪论 (1)2 智能电饭煲可实现的功能 (3)2.1 电饭煲煮饭过程介绍 (3)2.2 功能介绍 (3)2.3 总体方案介绍 (4)3 凌阳单片机的硬件及软件编程环境 (6)3.1凌阳SPMC65系列单片机简介 (6)3.2凌阳单片机的硬件 (9)3.3软件编程环境 (10)4 系统硬件设计 (21)4.1系统硬件设计 (21)5 系统软件设计 (25)5.1主程序流程 (25)5.2子程序介绍 (25)6 结论 (27)谢辞 (29)参考文献 (30)1 绪论自从1955 年东芝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电饭煲的发展已经过了50 年,到现在,电饭煲已经成为了现代家庭必备的生活电器之一。
全自动电饭煲设计
![全自动电饭煲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0326faaef8941ea76e050d.png)
摘要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化操作变成现实。
电饭煲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是人们煮米饭的主要工具,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微电脑模糊控制技术的自动电饭煲;另一种是采用机械控制的普通电饭煲。
普通电饭煲外接本文介绍的控制器后,能够定时自动接通电源,让家中无人做饭的双职工下班一回家就能吃到喷香的米饭。
本文以SH69P42 单片机为核心,通过热敏电阻把温度信号转变成电压信号,再经A/D 转换把电压信号变成的数字信号,然后由CPU 处理进而去控制继电器,达到对发热盘的温度控制工作。
本电饭煲采用波浪式起伏加热模式,通过微电脑控制,模拟人工炊煮。
轻轻按下六个按键,便能完成煮饭、快煮、煮粥、煲汤、保温五大烹调功能和一个预约功能,给消费者带来便捷的生活享受。
关键词:SH69P42 单片机;调功;传感器;吸水点;沸腾点;焖饭点引言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
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其实电饭煲背后的原理并不复杂,只要我们懂得一点点物理便可以了解。
当饭煮好的时候,电饭煲内的水便会蒸发,由液态转为气态。
物体由液态转为气态时,要吸收一定的能量,叫做“潜热”。
这时候,温度会一直停留在沸点。
直至水分蒸发后,饭煲里的温度便会再次上升。
电饭煲里面有温度计和电子零件,当它发现温度再次上升的话,便会自动停止煮饭。
电饭煲是一种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的新型多功能烹饪器具。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电饭煲也同其它家用电器一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手动到半自动、全自动以及到现在的智能化产品的过程。
但因为价格较高,所以它不能为普通家庭所接受。
做出一种价格低廉、体积又小、带语音功能的人性化的电饭煲是市场所需求的。
分析原理:一、电饭煲的组成(1)锅体:分内锅、外锅。
内锅体用来盛装欲烹制的食物,常以铝合金、搪瓷或不锈钢制作,外锅体起安全保护和保温的作用。
(2)电热器件:通常为金属管式,大多铸于铝制发热板里,发出的热由发热板均匀地加热内锅体底部。
PROE设计论文电饭煲
![PROE设计论文电饭煲](https://img.taocdn.com/s3/m/666fc00f6bd97f192279e97e.png)
摘要自井深大的东京通讯公司发明的第一台电饭煲开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电饭煲的性能以及外形一直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所以我们也就不得不设计出更人性化的电饭煲外形,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使用Pro/E软件设计很有优越性,参数化技术的最早应用者,在目前的三维造型软件领域中占有着重要地位,Pro/Engineer作为当今世界CAD/CAE/CAM领域的新标准而得到业界的认可和推广。
是现今主流的CAD/CAM/CAE软件之一,特别是在国内产品设计领域占据重要位置。
使得了设计的准确性,定会设计出更人性化的产品,服务于人民群众。
选此题的目的主要是可以把PRO/E的功能都可以运用到,也可以结合电饭煲的工艺性,利用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
分析电饭煲制作工艺,能和前面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起很好的巩固作用。
我认为我可以做出合格的毕业设计。
此次毕业设计主要针对于电饭煲Pro/E模型、模具设计及制作工艺分析,通过分析电饭煲套装各件尺寸、倒圆角及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对电饭煲Pro/E设计步骤展开,对其完成电饭煲Pro/E模型、模具设计并完成工程图。
在设计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缺点和疏漏,诚请老师给于批评和指正。
谢谢!Pro/e的历史1. Pro/e公司简介1985年,PTC公司成立于美国波士顿,开始参数化建模软件的研究。
1988年,V1.0的Pro/ENGINEER诞生了。
经过10余年的发展,Pro/ENGINEER已经成为三维建模软件的领头羊。
目前已经发布了Pro/ENGINEER WildFire6.0(中文名野火6)。
PTC的系列软件包括了在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等方面的多项功能,还包括对大型装配体的管理、功能仿真、制造、产品数据管理等等。
Pro/ENGINEER还提供了全面、集成紧密的产品开发环境。
是一套由设计至生产的机械自动化软件,是新一代的产品造型系统,是一个参数化、基于特征的实体造型系统,并且具有单一数据库功能的综合性MCAD软件。
电饭锅实验论文
![电饭锅实验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7e3acdaa00b52acfc7cab9.png)
电饭锅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与组装摘要:按加热工作原理,电器炊具可分为电阻式、红外式、感应式和微波式,电饭锅属于电阻式。
本实验要求了解保温式自动电饭锅的工作原理,并对温控电路的设计思想有一定的认识。
关键字:电饭锅温控电路温度红灯绿灯电热丝实验目的:1.掌握电饭锅工作原理。
2. 学会设计电饭锅温控电路。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温控元件的种类、特性及温控电路的应用实验原理:1.保温式自动电饭锅的工作温度曲线:A是煮饭起点,此时锅内的温度是T A ,煮饭开始后,温度沿AB曲线上升至T B,红灯亮,T B的温度一般为103±2℃,这时锅内已是饭熟水干,应该停止升温,这一功能是由限温开关来完成的。
此后锅内的温度沿BC曲线下降,黄灯亮,当降到T C时,即要阻止温度继续下降,又要阻止温度再次上升,要使温度维持在T C附近,T C为75±5℃,这一功能是由保温开关来完成的。
电饭锅工作曲线2.电饭锅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主要有外壳 3、内锅 2、电热盘 4、磁钢限温器7和双金属片保温器6、指示灯9等部件组成。
保温室自动电饭锅的结构图3、磁钢限温器:它是电饭锅的限温元件。
在常温下,按下限温开关的按键1,使永久磁钢16与感温磁钢15吸合,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此时开关闭合,电热丝通电。
由于感温磁钢的磁化强度随着本身的温度升高而减小,当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时,感温磁钢的磁化强度急剧下降到零,永久磁钢与感温磁钢吸合力随着内锅温度上升而减小,当温度上升到T B时,两磁钢间吸合力小于内簧弹力与永久磁钢重力之合力,永久磁钢下落,使动触点离开静触点,从而切断煮饭电流,达到限温的目的。
动静触点一经分离,即使环境温度下降到使感温磁钢恢复磁性后,也不会自动恢复到互相接触的状态。
磁钢限温器的结构及安装图4、双金属片保温器:双金属片由膨胀系数不同的合金片热轧而成,上层合金片称主动层,膨胀系数大;下层合金片称被动层,膨胀系数小。
在常温下,双金属片处于平直状态,动静触点紧密接触,电饭锅接通电源后,电热盘开始发热,温度升高,双金属片受热使主动层比被动层长,从而产生弯曲变形,瓷柱2下移的同时还要向左倾斜,使动触点14上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电饭煲控制器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表、资料均已作明确标注,论文中的结论和成果为本人独立完成,真实可靠,不包含他人成果及已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毕业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青岛农业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设计)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设计)。
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该毕业论文(设计)或与该论文(设计)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单位署名为。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电饭煲自动煮饭控制器摘要在信息和科技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电,而与之共同发展起来的电器已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成了不可替换的部分。
随着各种电器的发明和运用问题也就接踵而来,像漏电,短路等各种问题。
所以在这篇论文中我将以电饭煲为例向大家着重介绍,各个元件的功用和检测方法;电饭煲自动控制原理及与它相关的各部位原理图,进而帮助大家从专业的角度去了解家用电器以及对它们做出合理的保护关键字:电饭煲,电饭煲自动控制原理图,元器件的功能Automatic rice cooker cook controlABSTRACTIn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age , our life has been inseparable from power。
But the common electrical appliances which appeared with the developing of age have become an irreplaceable part in daily life. With the invention and application of various electrical appliances, various problems will come one after another, like leakage, short circuit problems and so on. So in this paper, I will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you, which is about the various components func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s of electrical appliances according cooker ; Controlling principle and its relevance diagram site .Depending on them ,you can make a correct elect by the professional point of view to understand the appliances and make reasonable protection for them.Keywords: rice cooker, automatic control schematics, component to explain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第一章绪论 (1)1.1引言 (1)1.2电饭锅研究现状 (1)1.3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3)第二章电路分析 (4)2.1课题的要求 (4)2.2元器件简介 (4)2.2.1 电阻 (4)2.2.2 电容 (5)2.2.3 二极管 (5)2.2.4 三极管 (7)2.2.5 变压器 (9)2.2.6 电磁继电器 (9)2.2.7 晶闸管 (10)2.3 电路设计 (11)2.3.1电路 (11)2.3.2工作原理 (11)第三章实验与分析 (12)3.1学习目的 (12)3.2主要器材 (12)3.3实验步骤 (12)3.3.1电路 (12)3.3.2印刷电路板 (13)3.3.3电路图分析 (13)第四章总结与展望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第一章绪论1.1引言家用电器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生产双桶洗衣机、单门电冰箱和冷风型空调器,而现在,人们使用的是全自动洗衣机、多温电冰箱和变频空调器等,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日新月异。
家用电器的迅速发展必然反映到教育事业中来,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有的开设家用电器专业,有的开设家用电器课程,许多高等院校也都相继开设了家用电器课,为家用电器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节能、高效、环保的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
人们不但对家电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其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
是一种能自动将饭煮熟,并能保温的电热炊具,式普及率最高的厨房电器之一;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
现在已经成为日常家用电器,电饭煲的发明缩减了很多家庭花费在煮饭上的时间。
而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是由日本人井深大的东京通讯工程公司发明于1950年代。
学校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精神、为满足电工类相关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在老师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我们电饭煲自动煮饭控制器这个论文,它主要涵盖了应用电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维修电工、家用电器原理与应用等知识1.2电饭锅研究现状图1-1 电饭锅外观图图1-1是一幅电饭锅外观图。
电饭锅,也叫电饭煲,是“保温式自动电饭锅”的简称;是一种以煮饭为主的新型电热炊具,它的热效率在80%以上,具有用电省、速度快、安全、卫生的优点.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电饭锅,尽管品种繁多,外观造型竞相媲美,内煲容积各不相同,功率也大小不等,但是它们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却相差无几.额定功率大致在350到1550瓦之间,内煲容积大约在0.6到6.5立升之间.普通家用电饭锅所采用的电源电压都是交流有效值为220伏的市电电压。
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
现在已经成为日常家用电器,电饭煲的发明缩减了很多家庭花费在煮饭上的时间。
而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是由日本人井深大的东京通讯工程公司发明于1950年代。
其实电饭煲背后的原理并不复杂,只要我们懂得一点点物理便可以了解。
当饭煮好的时候,电饭煲内的水便会蒸发,由液态转为气态。
物体由液态转为气态时,要吸收一定的能量,叫做“潜热”。
这时候,温度会一直停留在沸点。
直至水分蒸发后,饭煲里的温度便会再次上升。
电饭煲里面有温度计和电子零件,当它发现温度再次上升的话,便会自动停止煮饭。
从构造上讲,电饭锅有内锅和外锅体(简称锅体).内锅是一铝制煲状容器,可以从锅体内取出自如.因为铝是热的良导体,它和发热盘接触良好时,易于传热,吸收发热盘产生的热能,用于烧饭或煮炖.锅体用于盛放内锅.内锅锅沿恰好座落在锅体上,底部与发热盘紧密接触,内锅外壁与锅体内壁间有一约5毫米厚的空气隙.因空气隙处于不完全封闭状态,对流缓慢,可减少发热盘和内锅工作时的能量散失.锅体正面(有商标的一面)有指示灯,以显示煲的工作状态,指示灯是利用氖泡中的稀薄气体--氖气的辉光放电的原理制成的.起辉电压60到80V,产生橙色的光,再透过红色或黄色的透明塑料薄片透出红色或黄色的色光.指示灯的下面是一按键开关,它和磁钢限温器联合控制主电源开关的开启与闭合.锅体配有电源连线插孔,可以看到一圆盘形发热盘,也叫电热盘.发热盘的正中开有直径为45毫米的圆孔,用于安放装在发热盘正中的限温器.发热盘从外表看是一带孔的铝盘,铝盘内部有一“”形电热管,电热管通过铸铝固定在发热盘的内部.电热管的“”形开口处为两根引出电极,从发热盘的底部引出.电热管的表层是一空心紫铜管或空心铁管,内部有一螺旋弹簧状的镍铬合金电阻丝,电阻丝与空心管之间有一耐温导热固体绝缘层,使电阻丝固定在空心管内部且与管壁绝缘.不可忘记,整个电热丝与发热盘体间是相互绝缘的.发热盘是一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当电流通过电热丝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而产生的热能供铝盘所吸收,使整个发热盘的温度升高,通过内锅与发热盘的紧密接触,把热量以传导的方式传递给内锅,提供烧饭或煮炖所需的能量.把锅体倒置,拧开底板螺钉,打开底盖,可以看到底盘内的一切,里面有电源连接器,超温熔断器、杠杆式主电源开关、控温器和磁钢限温器以及整个内部电路。
1.3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3.1研究目的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精神,为满足电工类相关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遵循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着重加强实践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原则,与专业课的理论教材相配套,作为理论教材的扩展和延伸。
对这次论文总结了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实用性,考虑到电工类相关专业学生的不同层次基础不同,在内容的前后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论文精选了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本课题知识的深化问题。
第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构思和创新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第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等手册、图册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第四、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面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第五、实践教学时培养学生能力最好和最直接的环节,从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3.2 研究意义本论文共四章。
第1章介绍了电饭煲的研究现状,第2章介绍了电路分析,第3章介绍了实验与实训,第4章介绍了总结与展望。
本课题立足于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主动适应数额会发展需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着重加强实践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原则,与专业基础课、理论课教材相配套,作为理论教材的综合和总结。
本论文集设计应用、制作、实践操作、训练等能力培养为一体,体系新颖,内容可选择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