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塑料件检验规范(修订)

合集下载

注塑件产品检验标准【完整版】

注塑件产品检验标准【完整版】

1、本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制定出适应本厂的产品检验标准,使质检员检验物料时能按照其标准把关,而采取的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2、本规范用来规定注塑与五金物料的具体检验要求、项目、方法及来料抽样方案,使其能够达到生产的要求,并且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

3、本规范定义产品外观品质的基本要求,并确立允收/拒收之准则, 使公司的产品要求和供应商的来料要求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

一、应用文件:1.依据MIL-STD-105E II抽样计划表(国家标准GB2828-2003,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取一般抽样检验水平II。

AQL定为CRITICAL= 0,MAJOR =1.0及MINOR =2.5。

2.依据产品规格书、样板。

3.有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二、检验工具:1.胶带:3M600思高原装测试胶带2.游标卡尺:0~150mm,精度0.02mm3.千分尺:0~25mm,精度0.01mm4.推拉力计:NK500, 指针式5.标准光源灯箱6.外观检验菲林7. 塞规0.02-1.0mm三、检验环境:照度:飞利浦4000K,800~1200LM,显色指数Ra≥80日光灯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无色盲视线与被检物表面角度:45±15°丝印、移印、喷涂表面检验温度:23±2℃,相对湿度50±5%。

外观与结构检查时间:A面5~6秒/PCS,B面:3~4秒/PCS,C面:3~4秒/PCS 检验项目1、包装标识的确认;2、产品外观检验;3、结构尺寸检验;4、结构配合的检验;5、丝印、移印、喷涂表面检验。

缺陷类别及定义:缺陷检查项目代码:外观缺陷判定面定义:A面:使用中经常会被看到的并经常触摸到的面,如勺柄。

B面:使用中经常会被看到的表面,但比较少触摸到的面,如铲的上表面C面:使用中较少会被看到的表面,但比较少触摸到的面,如铲的下表面D面:装配或加工后(喷油、丝印、电镀),被包装或覆盖,而看不到的表面,如装配后的勺键头与勺柄内孔装配组件不良缺陷定义缝隙: 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

塑料件检验规范 精品

塑料件检验规范 精品
二、 范围
凡成型品均适用之
三、 检验条件 3.1 目视:正常视力 1.0~1.2 3.2 照明度:80~100W 烛光 3.3 检验距离:光源距产品 40~60cm,视觉距产品 35~45cm,目视角度 35°~45°视界
角。 3.4 检验时间:7 秒/次 四、 检验面之区分 A 区:正前方及上方 B 区:左右两侧 C 区:底部 D 区:内部 五、 缺点定义 5.1 严重缺点 CR 5.2 主要缺点 MA 5.3 次要缺点 MI 六、 内容 6.1 缺点定义
顺兴达电迅器材有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司
胶件标准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SXD-P013A 文件版本:A 版 次:1 总 页 数:5 发布日期:2006/09/25 生效日期:2006/09/25
批准
审核
作成
胶件标准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版 本: 页 码:
SXD-P013A A 1 1/5
一、 目的
1.1 确保产品出货品质能达成客户需求 1.2 做为达成品质政策之需求
不允许 不允许
毛屑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1、不允许 2、依 客户要求
目视
MA
不计
目视 MI
1 、 L≦ 15mmW ≦1mm,允许 1 条 直尺 MA 2、依客户要求
气泡
不允许
缺料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ф0.5mm,允许 3 点,但不影响功

黑点 卡
MA
1、不允许 2、依 客户要求
目视
MA
顶白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计
目视 MI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一、目的及适及范围(一)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建立和规范塑料件制品的检验方法,对塑料件产品生产及出厂的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以保证检验结果一致性和全面性及准确性、特制定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

(二)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的塑料件的检验与验收。

二、术语(一)翘曲(弯曲,变形):主要是因为成型品的收缩不均,而造成成型品内部形成应力,一旦脱模,成型品内部应力松弛就造成形状的改变。

(二)缩水(塌坑、平面凹陷):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是在成型品表面呈现凹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材料在冷却因化时,体积收缩引起的,常见于肉厚较厚的部位。

(三)流痕(波纹、流纹):是熔融材料,在射入成型空间时,由于温度下降急冷固化,造成材料的粘度增高,降低流动性。

尤其是在成型品表面,材料的固化速度最快,在受到后续树脂的推动下,会形成以浇口为中心,垂直于射出方向的波纹。

(四)缺料(短射):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是射出的熔融树脂,在射入模穴中对于模穴的某一角落无法完全充填,而造成不满模的情况。

(五)气泡(空孔):是成型品内部产生空隙的现象。

对透明的成型品而言,严重影响成型品外观。

这是由于成型品在料厚部份中心处冷却最慢,所以材料会在中心部产生空孔。

另外熔融材料若含有水份或挥发性气体,则也会在靠近成型品表面有空孔或气泡的产生。

(六)喷痕(喷流、冷料):是材料在射出时,从浇口进入模穴中,熔融材料呈曲折的带状固化现象,在成型品的表面会形成蛇行状的流痕。

其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材料射入模穴时,材料的温度过低或冷却太快,使材料的前端迅速固化。

接着受到随后进入的热材料压缩,而造成明显的流动纹路。

这种不良现象,在侧面浇口较容易发生。

(七)熔接缝(结合线、合胶线):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是熔融材料在合流的部份,由于流动的树脂前端无法完全合流,所产生的条纹,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八)断裂(裂痕):塑料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注塑件检验规范

注塑件检验规范

文件名称:注塑件检验规范受文件编号:实施日期:20年11月01日页码:1 控1.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全过程能严格把关,特制定出此适用于本公司的塑料件标准。

2.适用范围适用公司所有注塑件检验。

3.权责3.1 品管部:负责公司所有注塑件品质管控。

4.术语4.1缺料:由于供料不足、融料填充流动不良,充气过多及排气不良等原因导致填充型腔不满,塑件外形残缺不完整或多型腔时个别型腔填充不满之不良。

4.2缩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之不良。

4.3毛边:由于合模不良,间隙过大,塑料流动性太好,加料过多使塑件沿边缘出现多余薄翅之不良。

4.4气泡:由于融料内充气过多或排气不良而导致塑件内残留气体,并呈体积较小或成串的空穴之不良。

4.5烧焦:由于塑件分解或料中可燃性挥发物、空气等在高温高压下分解燃烧,燃烧物随融料注入型腔,在塑件表面呈现黑点、黑条纹、或沿塑件表面呈炭状烧伤现象。

4.6冒胶:由于胶料过多、压力过大等原因造成产品孔内胶料凸起,堵塞胶孔之不良。

4.7流纹:由于融料沿模具表面不是平滑流动填充型腔,而是成半固化波动状态沿型腔表面流动或融料有滞流而造成产品表面出现纹路不良。

4.8破裂:由于塑件内应力过大、脱模不良、冷却不匀、塑料性能不良或塑件设计不良及其他弊病(如变形)等原因,造成塑件表面及进料口附近产生细裂纹、或开裂、或在负荷和溶剂作用下发生开裂等现象。

4.9异色:由于颜料或填料分布不均,塑料或颜料变色造成塑件表面的色泽不匀。

或原料用错 /色粉色母粒配错造成产品与样本/要求不符。

4.10变形: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产品外形与要求不符之不良。

4.11斑纹: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塑件表面沿料流方向出现银白色光泽的线状条纹或云母片妆斑纹(水迹痕)之不良。

4.规范内容4.1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美国军方抽样标准 MIL-STD-105E 单次正常抽样计划,检验水准为一般检验Ⅱ级,允收水准为:CR 缺陷,AQL=0; MA 缺陷,AQL=1.5; MI 缺陷,AQL=2.5;4.2未纳入本规范之检验项目,另行协商处理;4.3检验方法:4.3.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视力:具有正常视力 1.0---1.2视力和色感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1 目的及适及范围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塑料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塑料件的检验与验收。

2 参照文件本检验规范参照《产品设计图纸》。

3 内容3.1 术语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7)滋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8)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9)断裂:塑料理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0)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象。

11)油丝:油痕,加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式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样。

12)污垢:光滑面上的污迹,通常在不干净的环境中造成。

3.2 检验方法3.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视力:具有正常视力 1.0---1.2视力和色感;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目测距离:眼睛距离产品40-----50CM直视为准;观察时间:<10秒 (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3.2.2尺寸及尺寸的配合的检验方法使用游标卡尺、各种量规进行测量。

3.2.3实配用端子等其他零件实配对接。

3.3 不合格类别划分B类: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C 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3.4 检验标准3.4.1 塑件的检验标准(表1) 3.4.2 轻重不良的区分(见表2)关于塑件的外观A 、B 、C 面检验的方法: 所有的塑件都应分为外观的A 、B 、C 面 A 、B 、C 面划分图例:A 、B 、C 面示意图注: A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

注塑件通用检验规范

注塑件通用检验规范

注塑件通用检验规范--01(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注塑件通用检验规范福建神州电子有限公司文件类别:检验规范文件标号:SZPG-2010-01更换:发布日期:版本:C页数:1、检验依据进料检验规范;技术图纸;检验样板;原材料规格书2、抽样方案按,一般检查水平II进行抽样检验3、质量合格水平按AQL值:严重缺陷(CRI)AC=0;RE=1,主要缺陷(MAJ)=;轻缺陷(MIN)=4、检测工具及检测条件检测工具游标卡尺、色差计、厚薄仪、点线规污点卡投影片、漆膜划格仪、硬度测试仪、3M600胶带、医用纯酒精(乙醇95%)、耐磨仪、扭力计检测条件1)照度要求:要求在自然光或照度为400~500Lux的近似自然光下检验,如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下。

光源位于被检查表面正上方450范围内,距被测物表面约500~550mm.。

2)检验员要求:要求检验员作业时位于被检查设备的正面,视线与被检查表面呈450~900角进行检验。

检验员须具有正常色感,视力或矫正视力应不低于,检验时不能使用放大镜。

3)不同等级面的检验要求表一不同等级面的检验要求检验条件A级表面B级表面C级表面检查时间(S)1053300~350检查距离(mm)是否旋转上下左右旋转不旋转不旋转1505、注塑件检验规范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无特殊要求的注塑件(包括喷漆后注塑件)来料检验。

判定总则1)可接收的等级面缺陷不能影响产品的正常装配和功能,否则仍判不合格。

2)有封样或图纸上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其对应的缺陷优先按其限度样板或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判断。

3)对某一缺陷判定有歧异,或者出现本规范中未定义的缺陷时,由IQC工程师进行仲裁判定并签订限度样品。

4)对同时存在轻缺陷和重缺陷的物料,判断是取重缺陷的AQL值。

5)同一表面不能聚集过多,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缺陷允收表规定的缺陷数N。

(完整版)塑料件检验规范(修订)

(完整版)塑料件检验规范(修订)

Q/YKZXXXXXXX有X 限公司企业标准Q/YKZ18-2012塑料件检验规范2012-08-01 实施2012-07-31 发布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厂生产的塑料制品、外协塑料配件以及二次加工件制品(软喷、丝网印、涂漆)的检验规范,其它通用件可参照执行。

一、检验依据各有关标准及零部件按图纸上的技术要求、工程样板。

正常抽检一次抽样方案按GB/T2828.1-2003(见附表1、2)。

相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二、检验项目1. 外观检查1.1 缺陷定义1.1.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

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塑料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1.1.2 飞边(毛刺):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1.1.3 银丝: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

这些气体大多为塑料粒子的湿气,某些塑料粒子吸收湿气,因此制造前应加入一道干燥工序。

1.1.4 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

1.1.5 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

1.1.6 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稍的另一端(母模面)。

1.1.7 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1.1.8 分层: 由于原料污染或混入异物或不同塑料混杂。

1.1.9 流纹:由于成形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

1.1.10 熔接痕:产品在成型过程中,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1.1.11 细碎划伤: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1.1.12 硬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1.1.13 凹痕缩水: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或尺寸小于设计尺寸(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塑料件质量验收标准(新)

塑料件质量验收标准(新)



不同方向跌落时,外壳不破裂, 宽:315mm
内胆发热盘装配处及出水嘴不 高:487mm
断裂。
跌落实验
日 期:
文件编号 W1-ZC001 版 本 号 A2
色号 外壳:P9WG0312 内胆:P9WG0312
尺寸 重量
理论重量:
4104g
实际重量:
4203.6g
符合装配要求
编 制:
日 期:
图片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 9. 内胆与外壳唇边配合间隙≤3mm。
目测、卡尺、塞规、手感、黑点卡 检验方法
备注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程完整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程完整

第 1 页共页
第 2 页共页
第 3 页共页
A、B 、C 面示意图
注: A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

如:产品的上盖、前端及接口处
B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

如:产品的侧

C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

如:产品底面
D 面:指产品结构的非外露面。

如:产品的内表面及内表面的结构件说明:
1.接受的水平是基于表面工艺和表面分类的基础上的。

这种标准应用于每个独立的表面上。

当缺陷位于产品的LOGO 、产品名称或图标的40mm 内时,应重新审核决定此是否达到了影响标识、产品名称或图标的程度。

2 .在实际执行时依照检验标准的条款或参照产品的封样
表—1表—2注塑件检验标准二次加工件
(喷涂)检验标
注: 同一表面上漆点颗粒与针孔总数不得大于 4 个; 划伤与毛尘总数不得大于4 个
轻重不良区分
表--3
注:被判定不合格批量制品,由委托方视不良情况进行修复后,方可移交重新检验。

塑胶件检验规范

塑胶件检验规范

塑胶件检验规范塑胶件通用检验规范一:目的:使塑胶件检验时有所依据二:范围: 本规范对所有塑胶产品都适用三:检视方法:1. 照明:目视检测应依工厂的常态照明(500-800LUX)为宜.2. 位置:将待检测物件置于检测者30-50CM之间,应以正面对检测者垂直于表面45º角进行检测. 四:枪壳检验要求1. 颜色------根据业务下的产品需求单,和标准色板或客户确认的颜色样品进行比对,目视不允许有明显2. 外观2-1:一般ABS塑胶产品表面不允许有明显黑点,缺料,料花,烧伤, 顶白,缩水,毛边,印痕等不良2-2: PA6+30%GF的塑胶产品表面不允许有跑纤,烧伤,缺料,露纤等不良2-3:包胶(TPE或PVC)产品表面不允许有气泡,起皮,脱皮,脱胶等不良 2-4:喷银漆产品,表面可以有些轻微的黑点,顶白,混色,因可以遮盖住。

而缩水和气纹或跑纤等都无法盖住,反而会更明显,必须控制。

2-5:需软喷产品,表面可以有些轻微的缩水,气纹,因可以掩盖住一点,但是顶白,料花,混色,黑点无法盖住反而会更明显,必须控制。

3. 组合------产品和工程提供的相关配件进行整机组合,锁紧螺丝,检测不允许有明显间隙及断差等不良4. 功能------产品和相关配件组合,锁紧螺丝后,不允许有结构影响装配,并且每个零件不允许有任何干涉,检视组合间隙需均匀,不能有断差。

5. 结构------根据工程最后一次送样的产品进行比对结构,或者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纸进行结构比对,不允许有差异,检视重点部位结构(见图)5-1:组装电机处不允许有毛边,缺料等不良(易造成擦铁,噪音等不良)5-2:组装开关及拨叉处不允许有毛边,缺料,尺寸偏小等不良(易造成摩擦,有滞感,档位不清楚等不良)5-3:组装配件处,不允许有变形,缺料,毛边,顶针高出等不良,组合需松紧适当,不允许有太松,不能有明显间隙及断差。

例如:五:电器外壳系列检验要求1. 外观: 1-1:产品表面不允许有料花,缩水,缺料,混色等不良1-2:如侧面或两面需印刷的产品表面不允许有油污,指印,缩水等不良1-3:产品上盖螺丝柱盲孔不允许堵孔,变形,缺料,毛边,孔径需一致(易造成打螺丝时,容易打滑或打不到位)2(组合:2-1:电池包上下组合不允许有明显色差,断差,间隙等不良2-2:组合后的电池包和枪壳装配,检验无明显滞感,间隙,松紧适当。

塑料件质量验收标准(新)

塑料件质量验收标准(新)

W1-1/2/3 内胆 检验指导书


审 核:
日 期:
有限公司
1. 产品清洁无污点、无毛刺、无批峰、 1. 产品在离水泥在地面高 1.5m 长:453mm
无破损、无收缩和无明显流痕及溶接
线。
2. 外观面无明显划痕,划痕≤5 条,长度 2. 产品易于装配。
3. 产品符合装配及使用要求。 ≤6cm,划痕手感必须没有凹凸感为合


处不同方向跌落时不破裂,发 宽:315mm
热盘装配处及出水嘴不断裂。 高:478mm
跌落实验
批 准: 日 期:
文件编号 W1-ZC001 版 本 号 A2
色号:P9WG0312
尺寸 重量
理论重量:
1987g 实际重量:
1960.2g
符合装配要求
备注
编 制: 日 期:
图片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审 核:


不同方向跌落时,外壳不破裂, 宽:315mm
内胆发热盘装配处及出水嘴不 高:487mm
断裂。
跌落实验
日 期:
文件编号 W1-ZC001 版 本 号 A2
色号 外壳:P9WG0312 内胆:P9WG0312
尺寸 重量
理论重量:
4104g
实际重量:
4203.6g
符合装配要求
编 制:
日 期:
图片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 9. 内胆与外壳唇边配合间隙≤3mm。
目测、卡尺、塞规、手感、黑点卡 检验方法
备注 编 制:
审 核: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注塑件外观检验规范更新

注塑件外观检验规范更新
编号:PG-WI-PZ-08编号:PG-WI-PZ-08-A 版本: 版本:A/0 页码: 页码:第 1 页 共 3 页
注塑件检验规范
1.0 目的 为了规范注塑产品的抽样方案、接收水准、检验项目、可靠性测试等,特制定本规范。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塑料件的检验与试验。 3.0 内容 3.1 入库检验 3.1.1 抽样方案:采用 MIL-STD-105E 单次抽样方案和固定数目抽查二种方式。 3.1.2 允收水准:按正常检查水准(即Ⅱ级),AQL 值为 MA=1.0,MI=2.5。 3.1.3 检验项目:外观、结构、试装。 首检确认 3.2 首检确认 3.2.1 抽样方案:采用固定数目抽查 3PCS/次。 3.2.2 允收水准:AQL=0。 3.2.3 检验项目:外观、颜色、结构、试装。 3.2.4 确认时机:应在批量生产前,或每日开机、修模、停机、修机时进行。 3.3 IPQC 巡检 3.3.1 巡检频率:每个机台 1 次/2 小时。 3.3.2 抽样方案:采用固定数目抽查 5 啤/次。 3.3.3 允收水准 AQL=0; 3.3.4 检验项目:外观、颜色、结构、试装。 3.3.5 注意事项:已装箱和正在啤的产品都要抽查。 3.4 目测方法 在正常日光或日光灯管照射下 (40W 或 60W 日光灯管灯) 眼睛距离产品 , (40—50) cm,观察 (3-5) 秒/面。 结构/ 3.5 结构/尺寸检查 对照图纸或样品用量具测量尺寸,或与配合件试装。 3.6 缺陷分类与验收标准如下



顶伤

油 拉 断 缩 尺 试 结
痕 毛 裂 水 寸 装 构
√ √ √ √
4.0 相关定义 4.1 A 面:在正常的产品使用中的第一面。如:产品的正面。 4.2 B 面:在正常的产品使用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侧面。 4.3 C 面:在正常的产品使用中不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底面和里面。 4.4 油丝:油痕,油污(包括脱模式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样。

塑胶成型件检验规范

塑胶成型件检验规范

塑胶成型件检验规范1、目的规范塑料成型件外观检验标准,确保经IQC检验之部品符合产品品质要求。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塑胶产品检验。

3、职责3.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检验人员执行。

3.2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质量部主管协调处理。

3.3若出现本标准中未涉及的项目,应立即通知质量工程师修改或解释本标准。

4、抽样方案按照MIL-HKJ-888抽样检验计划执行,一般检查水平Ⅱ,AQL:MAJ=0.65 MIN=2.5。

5、相关检验标准5.1等级面划分标准A级面: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

B级面: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看到。

C级面:一般看不到,但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

5.2检验条件a)光源要求:室内高效能日光灯两光源(照明度约1000流明)。

b)目测距离:A级面为300mm B等级面为500mm C等级面为1000mm。

5.3缺陷分类5.3.1致命缺陷:对使用者、携带者有危害,伤害性命或潜在不安全是我卫生性、环保性缺陷。

5.3.2严重缺陷:影响或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或功效。

5.3.3轻微缺陷:不影响产品的性能或功效,但对外观有一定影响。

5.4塑胶产品(含丝印产品)缺陷定义1)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

2)毛边: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3)银丝: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

这些气体大多为树脂内的湿气,某些树脂易吸收湿气,因此制造前应加入一道干燥工序。

4)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

5)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

6)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稍的另一端(母模面)。

7)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

8)断印: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9)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0.3mm,也被认为有漏印。

塑料件检测规范

塑料件检测规范

杭 州 保 登 電 子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HANGZHOU PAUDEN ELECTRIC & TECHNOLOGICAL CO . ,LTD塑料件检测规范2009-09-xx发布 2009-10-xx实施杭州保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杭州保登電子科技有限公司HANGZHOU P A UDEN ELECTRIC & TECHNOLOGICAL CO . , L TD审批页(含修订)编制/修订原因说明:原章节号现章节号修订(内容)说明修订人/时间审核意见/日期:编制:吴锦山会审意见/日期:审批意见/日期:备注:1、 本检测规范按照相关的审批流程组织审批,在此处写明审批流程:编制(品保部)→审核(品保部主管)→会审(研发部)→审批 (品保部经理)、公司总经理以上2、 此包括新编文件和文件修订之审批,对于文件修订必须说明原因及修订内容。

塑料件检测规范1.0 内容及适用范围1.1 本规范规定适用于检验公司产品使用的塑料件。

1.2 本规范规定了公司燃气产品所使用的塑料件的验证项目、验证方法、不合格分类及判定。

2.0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UL 94GB/T14486-93 工程塑料模塑塑料件尺寸公差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GB 1035-70 塑胶耐热性(马丁)试验方法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GBT 1634.1(2004)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3.0 验证项目、技术要求、验证方法与手段及不合格分类序号 验证项目技术要求 验证方法 验证手段不合格分类标准依据1 外观塑件表面有良好的光泽,且无裂纹、变形、毛刺、边锋、缩痕、壁厚不均等现象。

塑胶件检验规范

塑胶件检验规范

1.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对塑胶件机壳或其他塑料件进行鉴定,使注塑车间巡检、终检、来料检验有章可循,达到品质控制的目的。

2.要求2.1所有来料产品均需用标签标识清楚产品名称、物料代码、计划单号、数量、生产日期等;2.2需对产品外观,尺寸、强度进行检测;2.3需进行实物装配检测。

3.适用范围本标准仅用于塑料件终检,巡检,来料检验的检测。

4.检测仪器5.封样,色板,色差仪、游标卡尺、塞尺、点规投影片。

6.检测方法5.1. 照明标准:目视检验时应将样品放置在冷白色日光灯火光照充足环境中。

5.2. 目视角度:目视眼光与所检产品平面应在45-90度间来回,裸视1.0以上(包含矫正)。

5.3. 目视位置:眼睛距离待检产品或组件在30-45cm间(大约一臂长)。

5.4. 检测速度:机壳:外观检查10cm2/s,内部结构检查5cm2/s,小制件约3秒钟左右。

5.6.检查面之区分:5.6.1.A面:指使用时为正面或前缘。

5.6.2.B面:指使用时为侧面部位。

5.6.3.C面:指使用时底部或后方,机器内部塑料件6. 品质水准及抽样水准品质水准:CRI:AQL=0; MAJ:AQL=5.0%; MIN:AQL=10%抽样水准:依MIL-STD-105E,单次抽样采用“ GENERAL INSPECTIONLEVELS”中第二档次,并且一个主缺点与两个次缺点相当。

7.名词定义凹痕:因撞击或压力造成的凹洞或变形。

刮伤:因硬物作用于表面,致使表面材料掉落或被取代,其长度大于其相对的深度与宽度。

斑点:明显附着于产品外部无法去除,与之间颜色存在色差。

欠注:材料注入(未填满)模中产生的注模不完整的现象。

缩痕:材料收缩不均匀造成的表面不连续,下陷或褶皱。

熔接痕:熔料在模腔中流动汇合性能较差从而形成间隙:组合件间之缝隙。

烧焦:由于熔体破裂或成型条件不当造成塑件表面出现糊斑或碳化现象。

顶白:制件在顶出过程中由于顶针位置设计不好或脱模不良造成制件产生残余应力而发白的现象。

塑料制品检验标准(修改版)

塑料制品检验标准(修改版)

塑料制品检验标准1.目的本规范旨在定义我司塑胶制品品质标准,为产品设计者提供达到产品图纸图面要求的系统,为质检员提供塑胶制品检验与判定的参考依据,同时是模具及塑胶制品采购商对我司品质要求认知的准则。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及外购塑胶制品。

3.职责本规范由品质部和技术部负责制定,品质部负责实施和维护。

4.定义4.1缺陷严重缺陷(CR):发生危险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或存在严重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产品的使用功能丧失等,主要缺陷(MAJ):产品的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或显著的降低其实用性质次要缺陷(MIN):不影响产品的实用性但影响产品外观的缺点。

4.2 塑胶制品外观缺陷4.2.1欠注———射胶量不足,制件缺料或不饱满。

4.2.2 毛边———分模面挤出的塑胶。

4.2.3缩水———材料冷却收缩造成的表面凹陷。

4.2.4凹痕凸起—制件受挤压、碰撞引起的表面凹陷和隆起。

4.2.5融接痕——塑胶分支流动重新结合的发状细线。

4.2.6水纹———射胶时留在制件表面的银色条纹。

4.2.7 拉伤———开模时分模面或皮纹拖拉制件表面造成的划痕。

4.2.8划伤———制件从模具中顶出后,非模具造成的划痕。

4.2.9 变形———制件出现的弯曲、扭曲、拉伸现象。

4.2.10 顶白———颜色泛白,常出现在顶出位置。

4.2.11异色———局部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缺陷。

4.2.12斑点———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点状缺陷。

4.2.13油污———脱模剂、顶针油、防锈油造成的污染。

4.2.14烧焦———塑胶燃烧变质,通常颜色发黄,严重时炭化发黑。

4.2.15断裂———局部材料分离本体。

4.2.16开裂———制件本体可见的裂纹。

4.2.17气泡———透明制品内部形成的中空。

4.2.18色差———实际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差异。

4.2.19修饰不良—修除制件毛边、浇口不良,过切或未修除干净。

4.4表面等级4.4.1我司均使用罗马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编码指示塑胶制品不同等级的表面或区域,表面的重要程度用罗马数字分类区分,最终使用者目视频率用英文字母排列区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7修边不良:产品边缘处因人工修边而产生缺口等不规则形状。
1.1.18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1.1.19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飞边造成不通。
1.1.20断裂:塑料件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1.21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象。
1.1.22粘膜:模具温度过高,而产生塑料粘模具上,产品表面凹凸
1.1.13凹痕缩水: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或尺寸小于设计尺寸(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1.1.14颜色分离:塑料生产中,流动区出现的条状或点状色痕(通常由于加入再生材料引起)。
1.1.15碰伤: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
1.1.16油斑:油痕,加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式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样。
D
E
G
J
M
P
Q
500001及其以上
D
E
H
K
N
Q
R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主表)表2(GB/T2828.1-2003/ISO2859-1:1999)
样本量字码
样本量
接收质量限(AQL)
0.010
0.015
0.025
0.040
0.065
0.10
0.15
0.25
0.40
0.65
1.0
1.5
2.5
4.0
6.5
1.3.7轻重不良面的区分
A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上盖、前端及接口处
B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侧面
C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如:产品底面
D面:指产品结构的非外露面。如:产品的内表面及内表面的结构件
1.3.8A、B、C、D面划分图例
1.3.9
1.3.9 塑料件外观检验要求:产品颜色符合规定要求,色彩一致,表面光洁,无气泡、缩孔、划痕、飞边、杂质等缺陷。
1 2
1 2
2 3
1 2
2 3
3 4
2 3
3 4
5 6
3 4
5 6
7 8
5 6
7 8
10 11
7 8
10 11
14 15
10 11
14 15
21 22
14 15
21 22
21 22
30 31
30 31
44 45
44 45
G
H
J
32
50
80
0 1
0 1
0 1
1 2
1 2
2 3
1 2
2 3
3 4
2 3
3 4
2.2.3用扭矩螺丝刀对自攻螺钉相应扭力完全旋进、旋出10次来回,不得有打滑,发白(扭矩见表5)
2.3.跌落测试:手持式机器,取整套塑料件装整机,安装上侧手柄,应能承受3次从1m高处跌落到地面每次跌落时应选择不同的点来冲击,测试结束后,塑料件应不影响安全、功能、明显的外观缺陷。
3尺寸检验
3.1机壳尺寸检验:
1.2.5针孔: 由于喷涂产生的气泡破裂,产生的小孔。
1.2.6漏噴:该喷没喷的部位。
1.2.7喷花:涂膜厚度不均匀的部位。
1.2.8杂物:涂膜表面因杂点,毛尘引起凹凸点。
1.2.9泛白:涂膜表面呈气雾状。
1.2.10碰伤、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1.2.11虚喷:涂膜厚度过薄,可看见基材底色的部位。
1.2.12断印、重影、倾斜、移位: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1.2.13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0.3mm,也被认为有漏印。
1.2.14字体精细偏差、墨迹不均:印刷过程中油墨干湿不均、印刷力度不一等原因。
1.2.15错印、错字、丝印字体不可辩认:对样板不符
1.3.3目测距离: 眼睛距离产品30-50cm直视为准,视线与被测物表面45土15°
1.3.4观察时间:<10秒 (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1.3.5外观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
1.3.6外观检验标准
1.3.6.1塑料件外观检验标准(注塑件检验标准见表3)
1.3.6.2二次加工件外观检验标准(二次加工件外观检验标准见表4)
D
E
51~90
B
B
C
C
C
E
F
91~150
B
B
C
D
D
F
G
151~280
B

281~500
B
C
D
E
F
H
J
501~1200
C
C
E
F
G
J
K
1201~3200
C
D
E
G
H
K
L
3201~10000
C
D
F
G
J
L
M
10001~35000
C
D
F
H
K
M
N
35001~150000
D
E
G
J
L
N
P
150001~500000
5 6
3 4
5 6
7 8
5 6
7 8
10 11
7 8
10 11
14 15
10 11
14 15
21 22
14 15
21 22
21 22
K
L
M
125
200
315
0 1
0 1
0 1
1 2
1 2
2 3
1 2
2 3
3 4
2 3
3 4
5 6
3 4
5 6
7 8
5 6
7 8
10 11
7 8
10 11
14 15
10 11
1.1.23色差:指实际产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1.2缺陷定义(二次加工件制品)
1.2.1漆点颗粒:涂层厚度比周围涂层厚的部分。
1.2.2垂流:涂层后由于局部喷漆量过大,产生下垂形成条状物。
1.2.3皱皮:由于涂膜的流平性不良,涂层处产生的皱褶。
1.2.4分界线不清: 一种或两种不同颜色的涂料边界线互相交错。
3.1.3取后盖进行装配检验,机壳配合错偏量不大于0.3mm
3.2后盖尺寸检验:
3.2.1 取机壳进行装配检验,后盖配合错偏量不大于0.3mm,抽样形式为在每批次中产品,只有一个穴号抽取2-3pcs,产品两个穴号(两个穴号以上)则每穴需抽取2pcs。
3.3手柄及手柄盖
3.3.1分别用合格的与其内部相配套的零件装配检验,要求松紧适度
Ac Re
A
B
C
2
3
5
0 1
0 1
0 1
1 2
1 2
2 3
1 2
2 3
3 4
2 3
3 4
5 6
3 4
5 6
7 8
5 6
7 8
10 11
7 8
10 11
14 15
10 11
14 15
21 22
14 15
21 22
30 31
21 22
30 31
44 45
30 31
44 45
D
E
F
8
13
20
0 1
0 1
0 1
AQL=4.0
1.2缺陷级别判定
1.2.1按缺陷严重程度分为严重缺陷,主要缺陷、次要缺陷
1.2.2 严重缺陷是指危及消费者安全的缺陷,即可能会有危险性及不安全因素;主要缺陷是指所有削弱产品性能、功能或损坏货品正常外观的缺陷;次要缺陷是指不会降低产品设定之使用性能或关系到预期之产外观的缺陷
1.3缺陷级别判定(缺陷级别区分 表6)
3.1.1定子档、刷握(碳刷架)槽分别用标准塞规检验(合格定子、刷握进行装配检验),松紧适度。轴承室、左右机壳配合错偏量不大于0.3mm,抽样形式为在每批次中产品,只有一个穴号抽取2-3pcs,产品两个穴号(两个穴号以上)则每穴需抽取2pcs。
3.1.2对于能够180°旋转的机器,装好手柄不借用工具能实现180°旋转功能,但不允许360°旋转。
四包装要求
1.1依照规定要求、不得有影响质量防护和缺漏的问题
1.2包装方式须符合规定要求
五经上述检查合格后的产品,由检验员贴上合格标识后流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六附表
1.1 样本量字码表1
1.2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主表)表2
1.3 注塑件检验标准表3
1.4二次加工件检验标准表4
1.5螺丝孔扭矩表5
1.6 缺陷级别区分表6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样本量字码 表1(GB/T2828.1-2003/ISO2859-1:1999)
批量
特殊检验水平
一般检验水平
S-1
S-2
S-3
S-4
I
2~8
A
A
A
A
A
A
B
9~15
A
A
A
A
A
B
C
16~25
A
A
B
B
B
C
D
26~50
A
B
B
C
C
1.2.16色差:指实际产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1.2.17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