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3(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1. 引言1.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近年来在农业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种养结合模式,其将传统的稻田种植与渔业养殖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要点与效益进行深入分析。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合理选择种养结合的模式,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种养组合方式,比如稻鱼共生、稻鸭共生等;其次是科学施肥和保护作物,合理利用养殖废弃物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再者是有效防治病虫害,采用生态农业方法,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效益分析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
从经济效益来看,该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生态效益方面,可以保护水土资源、减少农药残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在社会效益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稳定和和谐发展。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种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概念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指利用稻田、鱼塘和其他农作物结合种养,相互促进,形成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
这种技术以生态化、高效化、多功能化为特点,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核心理念是“三位一体”,即农业、养殖和种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一种互补协调的生态系统。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将传统的稻田农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
通过在稻田中养鱼或虾,可以有效利用水稻生长周期中的沼气、有机肥、废弃物等资源,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稻田生产力,并且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概念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规划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规划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具有“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的显著特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优质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产业现状目前,稻渔综合种养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
在一些地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产量和质量不稳定。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稻田的水利设施、防逃设施等不够完善,影响了养殖效果。
3、产业化程度不高大多数养殖户以个体经营为主,缺乏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市场竞争力较弱。
4、品牌建设不足优质的稻渔产品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市场认可度和附加值有待提高。
二、发展目标1、短期目标(1-2 年)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稻渔综合种养条件;建立一批示范基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2、中期目标(3-5 年)提高产业化程度,培育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经营主体;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一批知名的稻渔产品品牌;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3、长期目标(5 年以上)实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使其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重点1、优化种养模式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探索和推广适合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如稻虾共作、稻鱼共生、稻蟹共养等。
2、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量和质量。
3、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稻田的水利设施、防逃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4、培育经营主体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培育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稻渔综合种养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2019年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议书-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方案
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议书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方案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2)项目主管单位:(3)项目建设单位:(4)建设地点:(5)建设期限:(6)建设规模:XX县XXX田园综合体项目是一个以乡村振兴、生态种值、产品开发为宗旨,集美丽乡村建设、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生态人居环境建设、高端农林畜牧业开发、生态农业产品推广、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打造为目标的综合性建设项目。
项目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乡村振兴工作中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要求,实现乡村建设的“生存、生产、生活”的“三生”建设宗旨,切实对当地的人文、地理、生态进行全面的整理研究,确保农业相关产品优质高产,将农业生产、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以田园景观和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为核心,以综合开发为手段,以村容绿、村业兴、村民富为目标,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题的乡村发展平台,融合了生产与生活生态、一产与二产三产,包含了农业生产交易、田园休闲体验、乡村生态居住等功能。
在保障乡村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融合乡村的产业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
(7)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围绕一、二、三产业展开进行二期工程的建设,其中第一产业以生产性农业为辅助以设施农业及观光农业,对现有土地及农作物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规划,实现现代化农业的整体全面实施,提高原有的谷物、小杂粮、瓜果蔬菜、中药材等农作物的种植、生产效率,推荐农作物、经济作物、花卉作物新品种及设施农业的开展,打造农业观光的局面;第二产业实现农产品深加工、奶制品加工、中草药深加工及手工艺品制作的规划布局及业态培育,对第一产业作出有力的保障,实现高效农业及可持续、高附加值农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围绕一、二产业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化挖掘发展,对东双山、西双山村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从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村民素质及乡村旅游观光服务体系进行全面的规划,对村内、村外进行基础设施完善、形象美化、功能提升。
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议书
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议书标题: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议书引言概述:田园综合体项目是一种将农业、休闲旅游、文化艺术等多种元素融合的综合性发展项目。
本文旨在提出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建议,以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一、农业发展1.1 引进现代农业技术: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
1.2 推广有机农业:加强有机农业的推广,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1.3 发展农业产业链:打造农产品的加工、包装、销售等一体化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二、休闲旅游2.1 开发农家乐项目:建设农家乐项目,提供农村旅游、农事体验等服务,吸引游客,增加农民收入。
2.2 丰富旅游项目:结合田园风光,开展采摘、农耕体验、乡村民俗展示等项目,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2.3 建设休闲设施:在田园综合体内建设休闲设施,如休闲步道、游泳池、健身房等,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活动。
三、文化艺术3.1 举办农民艺术展:组织农民参与艺术创作,举办农民艺术展览,展示农民的才华和创造力。
3.2 开展文化活动:组织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文化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3.3 建设文化交流中心:建设文化交流中心,提供文化交流、学习、展示的场所,促进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四、环境保护4.1 推动生态农业:倡导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
4.2 建设生态景观:在田园综合体内建设湿地公园、花海、森林公园等生态景观,提供自然教育和休闲空间。
4.3 引导环保意识: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乡村环境。
五、产业融合5.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5.2 促进农旅融合:鼓励旅游企业与农民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5.3 引入文创产业:引入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农村文化和田园风光,推动文创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海盐县稻田综合种养试验示范效果分析
稻田综合种养是指在单一的水稻种植环境中引入水产养殖,浙江省的稻田养殖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
海盐县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东濒杭州湾,全县陆地总面积534.73平方公里,水稻种植面积24万亩,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现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规模近1万亩,规划发展目标至2020年达到1.5万亩的种养总规模。
一、示范点综合种养情况2019年在海盐县选取6个稻田综合种养示范点,示范点种养情况见表1。
二、示范点实施效果通过一年的实施,示范区635亩共收获稻谷和水产品468720千克,其中稻谷324560千克,水产品144160千克,示范基地产量、产值明细见表2。
1.稻虾模式经济效益共收获商品小龙虾32160千克,平均亩产105千克,亩产值4865元,总产值149万元;水稻平均亩产525千克,亩产值1541元,总产值47万元;总成本138万元,亩成本4525元(设施折旧1338元、苗种886元、饲料353元、租金800元、人工等其他成本1148元),总利润58万元,亩利润1902元。
2.稻鳅模式经济效益亩产泥鳅400千克,单价35元/千克,亩产值14000元;小计稻鳅亩产值15500元,总产值387.5万元,除去每亩成本9780元(设施投入年均1815元、苗种成本3980元、饲料1885元、租金800元、其他1300元),每亩净收益5700元,总净收益142.5万元。
3.稻鳖模式经济效益亩产鳖150千克,单价70元/千克,亩产值10500元;小计稻鳖亩产值11976元,总产值95.8万元,除去每亩成本7150元(鳖种3500元、饲料1550元、租金1100元、人工肥料等1000元),每亩净收益4825元,总净收益38.6万元。
三、小结与讨论1.海盐县稻田综合种养以种稻为主,开挖沟坑面积不超过10%,稻田综合种养应以经济价值高的水产品如小龙虾、泥鳅、甲鱼等为宜,水产品产值可达到总产值的90%以上。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实施方案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实施方案一、背景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是指在稻田中同时种植稻谷和养殖水产品,通过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实现农业发展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
这一产业形式能够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保护水域环境,提升生态效益。
针对我国农村发展的需求,制定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1. 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提高农田综合效益。
2. 增加农户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状况。
3. 保护水域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三、实施措施1. 选址和土地准备在选择适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区域时,需要考虑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以及交通便利等因素。
选址完成后,进行土地准备工作,确保稻田和养殖区域的合理划分和规划。
2. 水域管理充分利用水域资源是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核心。
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需求,同时注重水域的环境保护。
定期疏通引水渠道,确保稻田和养殖区域的灌溉和养殖需要。
3. 作物种植在稻田中选择适合的稻谷品种进行种植,合理施肥、防除病虫害,确保稻谷生长的健康和产量的提高。
同时可以在田间留出一定的空间,栽种沼气作物或其他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进一步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
4. 养殖管理选择适合养殖的水产品品种,建设养殖设施,确保水产品的健康成长。
养殖过程中注意饲养管理,合理投喂,防止水体污染和疾病传播。
同时,开展科学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养殖技能。
5. 销售与推广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将产出的稻谷和水产品推向市场,提高农户收入。
同时,通过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高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吸引更多农户参与。
6.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
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技术培训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为农户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四、预期成效1. 农田综合效益提高,稻田生态系统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2. 农户收入增加,农村经济得到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建议书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我们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向贵部门提出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的建议。
通过该项目,我们将致力于推动农业发展与林业生态保护的良性结合,为地方农民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当前,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传统农业模式下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而林业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资源,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保护价值,可以与农业相结合,实现多元化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同目标。
因此,我们提出了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的建议。
本项目的目标是在现有农田基础上,通过引入林业要素,改善农田环境,提高农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并在林业发展中注重生态保护,实现农业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二、项目内容及措施1.林果种植:在农田中引入优质水果树苗,如柑橘、苹果等,通过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2.竹木养殖:在农田缺少灌溉条件的地区,可选择适宜的竹木品种进行养殖,提供农田的生态保护和经济收益。
3.温室蔬菜种植:在有限的农田中利用温室种植蔬菜,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产量。
4.农田生态修复:通过种植花草、培育农田微生物等方式,修复农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和农田生产力。
5.生态旅游:利用林地和农田的自然资源,开发农田生态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增加农民收入。
以上措施将通过科学规划、技术指导和政府支持来实施,同时,我们将积极推行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引导农民走上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三、预期效益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的实施,我们预期达到以下效益:1.提高农田生产效益:通过引入林业要素,提高农田利用率,增加农田产量和农民收入。
2.促进林业发展:通过在农田中引入林果种植和竹木养殖等方式,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增加林业贡献率。
3.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通过修复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和水体质量,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实施细则
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实施细则一、项目背景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诸多优点。
为了规范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的实施,提高项目的效益和可持续性,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项目目标1、实现水稻和水产品的优质高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项目实施地点选择1、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稻田。
2、稻田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无重金属等污染。
3、交通便利,便于生产资料的运输和产品的销售。
四、种养模式选择1、稻鱼共作模式在稻田中开挖鱼沟、鱼凼,养殖鲤鱼、鲫鱼、草鱼等鱼类。
2、稻虾共作模式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通过合理的田间工程改造,为小龙虾提供栖息和生长环境。
3、稻蟹共作模式在稻田中养殖螃蟹,注意防逃设施的建设。
五、田间工程建设1、田埂加固田埂要加高加宽,一般高度在 50 厘米以上,宽度在 30 厘米以上,确保田埂坚固不漏水。
2、开挖鱼沟、鱼凼鱼沟一般宽 50 80 厘米,深 30 50 厘米,鱼凼面积占稻田面积的 5% 10%,深度在 1 15 米。
3、进排水设施设置独立的进排水渠道,进水口和出水口要用滤网进行过滤,防止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
六、水稻种植管理1、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抗倒伏、抗病虫的优质水稻品种。
2、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保证水稻的通风透光。
3、施肥管理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基肥选用有机肥,追肥要控制用量,避免对养殖的水产品造成影响。
4、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如安装杀虫灯、释放害虫天敌等。
必要时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七、水产养殖管理1、苗种选择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苗种。
2、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模式和稻田条件,合理确定放养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影响生长。
【优质】家庭农场水稻种植项目建议书-精选word文档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家庭农场水稻种植项目建议书篇一: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提示: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专业编制写: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建议书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申请报告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环评报告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规划设计咨询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页眉中公司网址,查找联系方式,工程师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实施方案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下,传统农业方式面临许多挑战,如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经济模式,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实施方案。
二、产业模式与规划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采用种植水稻与养殖水产品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合理规划农田与水产养殖场的空间组合,实现资源互补、优化生态环境的目标。
具体规划方案如下:1. 农田规划:选择适宜耕种水稻的土地,合理划分田块,确保田地灌溉供水充足,同时考虑丰富种植品种,提高产出多样性。
2. 水产养殖规划:建设合适大小的水生态养殖池塘或网箱养殖场,确保水体质量良好,满足养殖需求。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确保养殖效益。
3. 产业链整合规划:在种植与养殖环节之间,建立良好的协同机制,实现产业链的协调与优化。
例如,在水稻收割后,将秸秆作为养殖底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技术支持与培训为了确保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顺利实施,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与培训措施:1. 种植技术支持:通过引进新品种、优化施肥技术、推广高效耕作技术等措施,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农田生态环境。
2. 养殖技术支持:提供优质种苗、养殖管理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提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和养殖效益。
加强水生态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养殖场水质问题。
3. 农户培训与示范:开展相关培训课程,提高农户对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认知和操作技能。
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展示成功的案例和技术,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实施需要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具体措施如下:1.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文件,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提供政策引导和扶持。
例如,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和市场准入支持等。
2. 资金投入与贷款支持:增加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并提供贷款支持,降低农民的资金投入压力。
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8 新农村 2019.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作研究·乡村产业·
化运营的较少,能达到“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 范区”创建面积要求的经营主体更是凤毛麟角。 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低,表明养殖所需资源分 散、集中度不够,难以在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形成 合力和集聚效应,对稻田养殖区域化布局、标准 化生产、产业化运营、社会化服务等构成制约。
(3) 三次产业融合度不高 全省从事综合 种养的主体与二三产业融合度较低,与乡村旅游 业发展的契合度不高,品牌较少,知名度不高, 流通渠道不宽,产品附加值增幅不大。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实施方案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种生态、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稻渔综合种养不仅能够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
二、项目目标1、提高稻田的综合产出效益,实现稻谷和水产品的双丰收。
2、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项目实施地点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稻田作为实施地点,面积不少于_____亩。
四、项目实施内容1、稻田改造开挖鱼沟、鱼坑:在稻田四周及中间开挖鱼沟,宽_____米,深_____米;在稻田一角开挖鱼坑,面积为稻田面积的_____%,深_____米。
加高加固田埂:田埂加高至_____米以上,加宽至_____米以上,并夯实加固,防止漏水和垮塌。
安装进排水设施:在稻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安装过滤网和控制闸,保证进排水顺畅和水质安全。
2、品种选择水稻品种: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倒伏、抗病虫的水稻品种,如_____等。
水产品种: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养殖条件,选择适合稻渔综合种养的水产品种,如鲤鱼、鲫鱼、泥鳅、小龙虾等。
3、种苗投放水稻种植:按照当地的水稻种植季节和技术要求,进行育秧、插秧等作业。
水产品投放:在水稻插秧后_____天左右,投放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水产品种苗。
投放密度根据品种和稻田条件而定,一般鲤鱼每亩投放_____尾,鲫鱼每亩投放_____尾,泥鳅每亩投放_____尾,小龙虾每亩投放_____尾。
4、田间管理水位管理:根据水稻和水产品的生长需要,合理调节稻田水位。
水稻生长前期,水位保持在_____厘米左右;水稻分蘖期,水位保持在_____厘米左右;水稻孕穗期至灌浆期,水位保持在_____厘米左右;水产品生长旺季,水位保持在_____厘米以上。
施肥管理: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农业养殖项目建议书.doc
农业养殖项目建议书【篇一:农业开发项目建议书范本】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区所在位置王坡乡下观村地处平山县东北部山区,天台山南麓,距平山县城22 公里,总面积 1.5 平方公里,是下观水库移民村。
全村辖 2 个村民组,28 户,110 人。
共有丘陵地1600 亩,耕地200 亩。
2009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 元,村集体没有固定收入,是平山县较为贫困村之一。
项目区地处下观水库北岸下观村二队自然庄,现有丘陵地900 亩,多年来,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区至今尚没有通水泥路和动力电,丰富的丘陵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本项目旨在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核桃生产和散养鸡养殖,增加群众收入,加快发展步伐。
2、项目区农业资源情况项目区地质由于历经多次的地壳运行和长期的剥蚀堆积,形成了南邻水库,东西北三面,北高南低簸萁状的地貌轮廓。
地貌属山地类型,低山、丘陵、海拔500-600 米的低山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季节性强,光照充足,降水量偏少,夏暑冬寒,温差较大。
受大气环流分布的制约表现为春暖夏热秋爽冬寒。
年平均气温12.7 度。
年平均降水量560 毫米,分布不均,7--9 月份降雨占全年降雨量70%. 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 —2750 小时,日照率为60% ,全年无霜期130 —190 天。
项目区地处滹沱河流域南甸河支流,现有下观水库一座,水资源以地下水、降雨和库存水为主,较为丰富。
项目区植被丰富,没有工矿企业,生态环境优良,适合核桃生长发育和散养鸡养殖,是绿色食品的理想生产基地。
3、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条件较差。
通往项目区的道路由天台山旅游路桃林村南向东,途径二队自然庄,止于东岭,全长 4.5km ,仍然是泥土路,宽 2 至 4 米不等,蜿蜒曲折,坎坷不平,拖拉机都难以通行,特别是每年三伏多雨季节,更是无法通行,经常断交。
只有拓宽硬化,才能为立体农业建设奠定基础。
稻虾综合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要求
稻虾综合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要求1. 引言稻虾综合种养是一种集稻作与虾养两种产业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的优点。
为了推动稻虾综合种养的规范化发展,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稻虾综合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求,包括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效果等方面。
2. 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必要性稻虾综合种养是一种复合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对生态环境、水质要求较高。
通过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 统一种养管理标准,提高生产效益;- 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 - 探索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最佳种养技术; -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 - 提供经验和指导,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3. 标准制定3.1 调研与比较在制定标准之前,应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比较,了解国内外相关标准和经验。
可以参考已有的国家和地方标准,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形成本地适用的标准。
3.2 制定工作方案制定标准的过程应当科学、系统,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应包括以下要素: - 目标和任务:明确制定标准的目标和任务; - 参与机构:确定参与制定标准的机构和责任人; - 资金和时间计划:确定资金和时间的投入计划。
3.3 制定技术标准制定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标准时,应包括以下内容: - 稻田和虾塘的规划和设计;- 稻虾共生养殖技术和管理要点; - 水质和环境监测与管理; - 疫病防治措施;- 种养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4. 标准执行4.1 建设示范基地根据制定的标准,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示范基地。
基地的规模应适当,能够满足展示、演示和教育的功能。
4.2 专业培训和指导为基地的工作人员和农户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使其熟悉标准和技术要求,掌握操作技能。
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培训和指导,也可组织技术交流会议。
4.3 规范管理基地的管理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种植和养殖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 疫病防治工作的实施; - 水质和环境监测与管理; - 员工和农户培训及指导。
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促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思考
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促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思考摘要:稻鱼综合种养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方式,既有利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也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循环发展,推进养殖业、种植业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新时期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本文立足实际,就稻渔综合种养方式以及发展策略做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稻渔综合种养;特点;发展途径与传统种植、养殖模式相比,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收、提质、环境友好、发展可持续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的稻渔结合种养模式[1]。
尽管该种种养模式具有增产增收、绿化环境、节约资源等多种作用,但是在实际推广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多问题,如种植养殖人员对稻鱼综合种养概念不了解、种养目标不明确、种养质量效益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以及人员首先要明确稻鱼综合种养的特点特征,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类有效资源、采取科学手段积极调整种养策略,促进综合种养效益提高。
下面联系实际,首先就稻鱼综合种养的特点特色做简要分析。
1稻鱼综合种养特征特色1.1以生态经济学原理、生态循环农业为理论依据稻鱼综合种养的发展依据为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生态循环农业原理,在此理论的支持下,该种种养模式将水产养殖、水稻种植有机结合,构建了种植业与养殖业共生互促的系统,并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如在该种养系统中,鱼儿等的排泄物可作为水稻生长的营养物质,而水稻田也能对水产养殖产生一定的促进、推动作用,通过两者间的互相补充、利用,有效减少了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中的物力、财力投入,为农民创造了更大的盈利空间;同时水产养殖还具有一定的生态环保功能,如降低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在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也提升了食品食用的安全性,更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2]。
1.2 具有更为环保的生产工艺与传统种植、养殖方式相比,稻鱼综合种养在生产工艺上取得了很大创新,有很大不同。
如,传统稻田养殖,一般选择低洼田地,而这些田块对水稻生产的能力相对较弱。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效益分析及推广建议
稻田养鱼是我国传统的综合性种养方式,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一种特殊经济品种为主导的稻 渔综合种养方式出现在大众眼前。稻,以 “以稻养鱼,鱼肥养稻”为基本原则,在提高稻田产量 的同时提高经济收益,是一种鱼肥、粮高、增收、环境 友好、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综合性产业[1]。
收稿日期:2019-05-23 作者简介:刘文玉(1981—),男,江西吉安人,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 方向为农作物栽培、淡水养殖和技术推广。E-mail: 49573111@。
2 稻鱼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建议
2.1 加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以及产业模式创新 确立产业化发展的主导模式,树立“稳粮增收,以
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生态保育型种植技 术,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1.2 经济效益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能够实现水稻增产,水产品经济 效益提升,是一种以经济品种为主导,以标准化生产、 规模化开发、产品化经营和品牌化运作为特征的综合种 养模式,具有专业化、具体化、标准化等特征,是一条 安排合理、平稳运行的经济产业链,能够为广大农民 群众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2]。全国调查表明,稻 渔综合种养比单种水稻每667 m2均效益增加90%以上, 稻鱼共生互促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每667 m2均增 加产值524.78元,采用新模式的增加产值都在1 000元 以上,如稻-小龙虾模式,每667 m2均增加产值1 456.28 元,效益增加258%;稻-蟹模式每667 m2均增加产值 2 484.33元,效益增加351%,且水稻产量每667 m2增加了 510~690 kg。采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生产的水稻天然、 绿色、无污染,深受市场欢迎,为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 经济效益。 1.3 社会效益
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项目书
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项目书好啦,今天咱们聊聊一个非常接地气的项目——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把稻田和鱼池搞在一起,既能种稻谷,又能养鱼,甚至还能养虾。
怎么说呢?这就像是一个“生态小乐园”,两者搭配起来,相得益彰,既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能促进农业和渔业的双赢。
大家可能会想,怎么把稻田和鱼池搭配得那么巧妙,哎,说实话,这就是大自然的智慧了!你看啊,鱼在水里游来游去,不但能帮忙吃掉一些害虫,还能给稻田带来一些天然的肥料,帮助水稻更好地生长。
简直是“天作之合”嘛,谁能想到两种看似不相关的东西,搭在一起居然能这么和谐。
说到这个项目,咱们得从头说起。
咱们选了个好地方,地理位置好、气候适宜,水源也相当充足,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搞“稻渔综合种养”。
试想一下,水稻在田里摇曳生姿,微风拂过,稻香四溢;而水面上,鱼儿在欢快地游动,偶尔溅起一阵水花,仿佛在跟你打招呼。
你看看这画面,是不是有种回归自然的感觉?而且啊,这种“稻渔”模式不光是美景,它还特别能挣钱哦!通过合理的管理,既能收获美味的稻米,又能捞到不少鱼和虾,甚至还可以卖一些水草和土壤肥料,真的是“一举多得”。
不过,咱们不能光讲美好,还得考虑怎么去做。
因为稻田和鱼池的管理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水质得保持得好,鱼可不是随便养的。
水温、酸碱度,甚至水里的氧气含量,都得精心调控。
你想啊,鱼可不像人,吃了坏水可不行,得确保它们能有一个清新又舒适的环境。
然后,稻田的水位也得控制好,太高了怕淹了稻秧,太低了又怕鱼儿没地方游。
所以说,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支持。
别看它看起来很简单,背后其实有不少“门道”。
不过,放心啦,咱们可是有经验的农民朋友和技术人员,他们都会定期检查,保证稻田和鱼池的环境都保持在最佳状态。
说完了管理,再说说这个项目给咱们带来的好处。
最直接的,当然是经济收益啦。
稻渔综合种养不仅能让稻田增产,鱼虾的收入也是不小的。
稻虾综合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要求
稻虾综合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要求稻虾综合种养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发展这种生产方式,我们需要建立稻虾综合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
以下是建设该基地的要求:一、基地选址稻虾综合种养基地选址应满足以下要求:1. 地理位置要具备优势,如交通便捷、水土优良等。
2. 基地周围环境要清洁卫生,没有工业企业或其他污染源。
3. 稻田和虾塘的距离适宜。
虾塘与稻田相互依存,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来避免相互干扰。
二、基地规划基地规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具备如下要求:1. 稻田和虾塘占比应适当,可根据基地对当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确定。
2. 营建虾塘使用的材料应来源于绿色环保材料。
3. 根据显示所需要的环境要求,建设一些必要的设施和配套设备,如水源处理、电力供应、污水处理、光照等。
三、基地管理基地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1.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虾苗种植、养殖过程、生产等环节的监管。
2. 对虾塘进行管理和维护,及时清理水生动植物,定期增氧,保证虾塘水质的稳定。
3. 对作物进行科学管理,实施化肥和农药的科学使用。
4. 加强对基地环境的监控,保证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四、基地宣传为了进一步推广稻虾综合种养生产方式,需要加强宣传,具体措施包括:1. 建立基地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最新的科技知识和养殖技术。
2. 和当地村民合作,向他们宣传种养技术,加强培训,提高当地村民的技术水平。
3. 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制定科学防疫措施和政策支持,统一标准化,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通过以上规划要求,我们建设出一些高质量的稻虾综合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
这种生产方式对于当地的发展和改善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符合当今追求经济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趋势。
同时,这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和学习机会,可以推动全国农业的革新和路线转型,为中国的农业增长注入新动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黄梅县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二)项目实施单位和负责人1、项目实施单位:湖北红马生态农业养殖有限公司2、项目地点:黄梅县濯港镇太白湖3、项目负责人:赵新成(三)项目建设规模新建高标准化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2000亩,运用“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既种稻又养虾,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虾共赢。
项目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经销。
预计年产小龙虾40万斤,产值600万元;优质稻200万斤,产值280万元,综合经营收入880万元。
(四)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一年(五)项目总投资本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500万元。
其中110万元用于基地租金;120万元用于基地开挖建设;130万元用于水、电、路及涵闸基础设施建设;80万元用于网具、水电、人工费;60万元用于购买苗种、饲料和肥料。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一)“三农”问题已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
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
(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沿湖开发。
县委县政府把推进“三化三区”建设作为黄梅“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行动纲领,进一步明晰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和发展格局。
不断加大“太白湖、龙感湖”建设开发力度。
依托水域资源优势,抢抓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机遇,成立项目专班,超前谋划项目,并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全面推进“两湖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和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实现水产大县向水产强县跨越,得到了“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支持。
县政府还把发展小龙虾产业列为《黄梅县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三年(2016——2018年)规划》,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对上对外对接,让此项目早日挤进国家、省规划盘子。
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优势特色明显,适得其势,正当其时。
(三)项目区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非常适于“稻虾共作”。
项目区所在地濯港镇,地处黄梅县腹地,属长江冲积洲地质,其地理位置独特,北有丘陵,南有湖面,东有后湖相依,南有梅济港相环,西有太白湖相抱,三面环水,拥有8.6万亩田地和8万亩水面,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镇。
历史上曾是黄梅县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万亩粮田人民富,一湖锦鳞千家殷”的美誉。
太白湖濯港镇地段以前多是低洼田地,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生产效益很低。
全县“一港一路”工程和“两湖”农业产业示范区项目建设,斥巨资疏通了湖区水系,完善了主干路网,使太白湖区万亩低湖田田通水、池通路、旱能灌、涝能排,既可种稻又可养鱼养虾。
昔日荒芜地,今日“聚宝盆”。
项目选在此地,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土质肥沃,水质纯净,无任何污染源,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完全具备稻田龙虾养殖的自然和气候条件。
(四)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消费人群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健康原生产品认识的加深,居民消费将从生存型向健康、享受型转变。
“稻虾共作”作为相生相克的生态养殖模式,无需喷洒农药和施用化学肥料,其生产的稻谷自然成了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尤其是味香、口感好、无污染的优质小龙虾和绿色生态大米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市场潜力巨大。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需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项目所在地水源涵养较好,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完善,沃野百顷,水碧天蓝,是“稻虾共作”理想之地。
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项目,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项目建成后,可为全县人民提供更多更好健康营养的绿色生态米,洁净鲜活、质优味美的优势特色小龙虾,引领全县人民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全县绿色食品生产培育典型,树立样板。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增收的需要。
我县水源丰富,地域广阔,农业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农业模式相对落后,生产效率较为低下,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流,导致农业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当前农业增收难、农民致富难的根本症结在于没有找到科学有效的生产方式,长期困于传统农业单种单收,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农业要增产,农民要增收,农村要发展,必须突破传统农业的藩篱,建立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
“稻虾共作”项目的实施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效集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引导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目前,我县“稻虾共作”种养大多处于以农庭为主体的分散经营方式,单打独斗,小敲不闹。
小规模粗放式生产经营,致使农民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难以抵御生产经营带来的各种风险。
提高单位土地经济附加值和单位劳动产值成为农业发展最紧迫的课题。
加之农业的专业化生产与社会化服务滞后矛盾突出,专业化生产过程中所需资金、技术、信息、加工、销售等社会化服务明显滞后,严重制约了农业专业化现代化进程,影响了农民参与市场的竞争力和应变力。
尤其是水产养殖、加工、销售之间缺乏对接融合,生产链和供应链断裂,普遍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只有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市场化品牌化经营,将小田小块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开发利用,强化科技推广,才能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投资风险与对策(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虽然水产品售量逐年增长,但市场开发成本也在增加。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拓展市场。
凭借小龙虾生态水产品优异的品质和良好的信誉来保持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
同时,打好生态绿色食品牌。
严格按照绿色、优质、健康食品的标准,全程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不使用除草剂,遵循自然规律,施用有机肥料,采用人工除草,生产生态大米,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最小投入换得最大效益。
(二)生产成本面临上升压力。
随着种养基地面积的不断扩大,生产资料价格在上涨,劳工需求量在增加,劳动力成本在提高,农业生产进入了高成本阶段。
但我县本地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留守妇女和身体尚好的老人,愿意到企业打短工,劳动力成本总体看还比较低廉。
一方面通过科学种养提高产品质量,让过硬的绿色食品占领市场。
另一方面,争取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政策扶持,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三)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主要是病虫害。
“稻虾共作”是相生相克的生态链,稻田的环境恰恰是小龙虾的最佳栖息场所,龙虾的天然食料是嫩嫩的小草、浮游生物、有机碎屑、青苔等。
稻子所生的病虫,包括大自然中的蚊子幼虫皆是小龙虾的饵料,而且小龙虾在稻田中爬行活动能给养殖活水通气,因此稻田几乎不生细菌之类的病。
五、项目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一)流转湖田2000亩,计划投资110万元;(二)田块改造、清塘整修(50亩一块),计划投资80万元;(三)新开挖环形虾沟、护筑岸埂及围拦设置,计划投资80万元;(四)苗种、饲料、肥料费,计划投资60万元;(五)碎石路修筑,计划投资30万元;(六)沟渠涵桥等水利排灌设施建设,计划投资60万元;(七)网具、水电、人工费,计划投资80万元以上总投资500万元。
其中:自筹资金332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2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48万元。
六、综合效益分析“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时节,辅以人工措施,种稻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改善稻谷、小龙虾品质的一种生产形式。
此模式要求稻田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按照科学适用、资源利用、效益联动的原则,连片集中,合理布局,稻田以50亩为单位建成标准化池坝,坝脚开挖4米宽的沿坝环形沟渠作为小龙虾活动区域,田间开挖1.5米宽的十字形小龙虾活动通道,根据小龙虾的自然特性,在稻谷收割后,引入太白湖水源,通过注水提高水位使小龙虾进入稻田,进食稻田野生草料、稻田桔杆、稻田虫类以及水草和水面浮生物,配合麦麸、豆饼等绿色生态饲料进行养殖。
每年中稻收割前后投放幼虾,第二年的3月下旬至6月下旬收获成虾,同时补投幼虾;6月初整田、插秧,11月再收获一次亲虾。
如此循环轮替,变以往的“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虾共赢。
“稻虾共作”作为一种科学种养模式,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一)经济效益显著。
它不仅可以增加粮食单产,而且可以新增小龙虾产品。
以一亩水田为例,如果单种水稻单产不过1100斤,收入约1600元;单养小龙虾单产不过160斤,收入2400元左右。
如实施“稻虾共作”,土壤肥力提高,杂草减少,节地、节肥、省工、省药,亩平纯收入可达4000多元,亩平能多增收1000元以上。
(二)社会效益巨大。
它能充分用足时空、互利共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稻虾双收、增产增效,粮食安全、产品优质,在产业上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在产品上符合市场对优质稻米和龙虾的需求;同时,它充分利用稻田资源,拓展龙虾养殖发展空间,发挥稻田增产增效潜力,尤其是低洼湖田和部分灌溉条件较好的稻麦轮作区改为稻虾种养区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
通过“稻虾共作”模式的推广应用,使传统种养模式向优质、高效、立体、生态种养模式转变。
(三)生态效益良好。
稻田养虾,相应加高、加固了田埂,开挖沟渠大大增加了蓄水能力,有利于防洪抗旱。
小龙虾将稻田中的杂草作为饵料食用,能除掉田中杂草,减少甚至不用除草剂,避免杂草与秧苗争肥、争光,增强稻田增肥保肥能力。
小龙虾吃食了螟虫类幼虫和蛹,能够降低螟虫类越冬基数,水稻的病虫害明显下降,农药使用量大大减少,稻田中天敌蜘蛛、青蛙明显增加。
小龙虾的排泄物又可作为稻田的天然有机肥料,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形成小龙虾、生态稻米连环式种养良性生态体系,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四)带动效果明显。
稻虾共作”综合种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单位产出,而且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是一种先进的养殖模式。
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吸纳太白湖周边乡镇百余名农村富余劳力就地打工,得到劳务报酬,而且可以辐射带动有条件的农户开展以家庭为主体的“稻虾共作”稻田综合种养,由红马生态农业养殖有限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服务。
届时,红马公司作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将辐射带动全县3万亩低湖田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预计小龙虾产量可达3000多吨,稻虾综合产值可达两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