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你被轻视、被抛弃的时候,不要抱怨,也不要畏缩,惟一的选择就是发愤而起。
奋进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在学校的教室里、宿舍中、花坛旁、操场上,常常能看到一些学生聚在一起畅谈理想、描绘未来。他们的话仿佛长了翅膀,一会儿上九天摘星,一会儿下海底戏龙。真是无所不谈,无所不敢谈。
可是,这样的畅谈往往只限于学习好的学生,学习差一点的一般不愿意或不敢插嘴。虽然他们心里也充满了种种奇思遐想,但只怕一时不注意说出来,遭别人白眼,被认为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即使别人不这么想,自己也会感到唐突、冒失。因此他们不是借故走开,就是局促不安地呆在那里。
可怜啊,只因成绩不如别人就失去在人面前畅谈理想的勇气,这不是太怯懦了吗?
别人说你“不行”,你也就自认为不行,因此局促不安、畏缩不前,这就使“不行”成为定论。假如你反其道而行之,发愤图强,勇往直前,“天鹅”总有一天会成为你的囊中之物。
古今中外的许多杰出人物,往往在最初之时,与你一样,被打上“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烙印。但他们不自卑、不气馁,发愤而起,终于洗刷掉这灰色的烙印。
童第周就是其中一个。童第周小时候有一天,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从此后童第周就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贯注到他的求学中去。他决心要考取当时很有名气的宁波效实中学,他一丝不苟地进行备考,一家人也全都动员起来,支持他。童第周终于考取效实中学,可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一天深夜,教数学的级任陈老师办完事情回到学校,发现在昏黄的路灯下有个瘦小的身影在晃动,陈老师想:“深更半夜的,谁还不回寝室就寝呢?”陈老师带着疑问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童第周正在借着路灯光演算习题。“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寝室休息呢?”“陈老师,我要抓紧时间把功课赶上去,我不要倒数第一名。”陈老师望着童第周瘦小的身躯,关心地劝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远,童第周又站在路灯下捧着书本读了起来。陈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气,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期末考试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关注的对象。他终于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绩都达到了70分,其中几何得了满分,引起了全校的轰动。
后来童第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感慨地说:“在效实的两个‘第一’,对我一生有很大影响。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斯维德伯格,瑞典科学家,出生于耶夫勒,父亲造纸厂老板。他少年时代在当地公学里读书,学习成绩不好,每门功课只勉强及格;而且他不遵守课堂纪律,有时弄得老师上不
成课。校长恨铁不成钢,对他谆谆教诲,但他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就是听不进一句话。一天校长正在讲课,斯维德伯格却在下面大声叫嚷。校长火了,指着他父亲的造纸厂,毫不留情地痛斥他:“瞧着吧,20年后,这个造纸厂就倒闭在你的手里!”于是他低垂着头,涨红了脸,心里愤懑极了。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冲出了教室,他再也不愿见到这位使他当众受辱的校长。第二天,他悄悄转学了。
生来就有一股犟脾气的斯维德伯格,从此下决心发奋读书,非以优异成绩洗刷耻辱不可。他一改往日懒散的作风,常常天一亮就捧书苦读,直至深更半夜,平均每天读书16小时。经过一番刻苦努力,他终于考上了乌普萨拉大学,并相继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成为著名的科学家。1926年他发明了超速离心机,应用于高分散系胶体物质的研究,为此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斯维德伯格的成功,难道不是得力于他的发愤图强吗?
有些学生对此经常这样说:“人家都是天才,像咱这样的恐怕发愤也没有用。”果真如此吗?
对杰出人物的成功,你只知道从天才的角度寻找原因,然而,他们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洒下的汗水有多少,你知道吗?他们咬紧牙关奋力拼搏的那种滋味你尝到过吗?他们在奋斗的征途上,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的那种坚韧毅力在你身上产生过吗?自认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请问,你发愤了没有,拼搏了没有?
也许你努力了,而学习成绩仍不够理想,但你可曾想到你身上还有巨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一个普通人之运用了其能力的10%,还有90%的潜力尚待开发。另一位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则认为,人的能力只利用了6%,还有94%的潜力没有被利用。前苏联科学家伊凡·叶夫莫雷夫也说:“如果我们迫使头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甚至把苏联的百科全书从头至尾背下来,或完成几十门大学必修课。”
应该问问问自己,你身体内部、心灵深处的潜能发挥出了多少,还有多少在那里沉睡。不用发挥出全部的潜能,发挥出其中的一半,也没人敢否认你可能成为第二个斯维德伯格。
当然,能够达到斯维德伯格所达到的高度的毕竟是少数。但是,他们身上那种奋发进取的精神我们可以学到,那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在我们身上同样可以产生。只要有了这种精神、这种决心,即便达不到那样令人仰慕的高度,也不会落得个一事无成吧。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