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振动原理
压路机的振动原理
压路机的振动原理
压路机的振动原理是利用压路机的振动系统产生高频振动,通过振动力将道路上的颗粒松散并排除空隙,从而达到压实道路的目的。
压路机的振动系统主要由振动轴、偏心重锤(振动轴)、振动齿轮和压路机的机身等组成。
当压路机的发动机驱动振动轴旋转时,振动轴上的偏心重锤(振动轴)也会跟随旋转。
由于偏心重锤(振动轴)与振动轴的位置不同,所以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离心力。
通过振动齿轮等结构将偏心力传递给机身,使整个压路机产生振动。
当振动轴旋转时,偏心重锤(振动轴)会在轴向上作周期性的上下振动,通过机身传递给道路面。
压路机振动时,偏心重锤(振动轴)会以很高的频率在道路上产生快速振动,这种高频率的振动会产生剧烈的冲击力,使道路上的颗粒松散并填补空隙。
同时,振动还能促使道路材料向侧面紧密连接,提高道路的密实性。
压路机的振动系统通常可以调节振动频率和振幅,以适应不同道路材料和施工要求。
通过合理调节振动参数,可以提高压实效果,确保道路的均匀、致密和稳定。
谐波齿轮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谐波齿轮是一种新型的传动机构,因其结构独特、工作原理先进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谐波齿轮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谐波齿轮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一、谐波齿轮的结构组成1. 主轴部分谐波齿轮的主轴部分通常由谐波波发生器、柔性轴和静止波发生器组成。
谐波波发生器是用于产生谐波运动的部件,它与柔性轴紧密连接,能够将谐波波传递给静止波发生器。
静止波发生器的作用是将谐波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驱动输出轴工作。
2. 输出轴部分输出轴部分包括输出轴、柔性轴和输出轴的定位结构。
柔性轴在谐波齿轮中起到传递力矩和减小震动的作用,能够有效保护输出轴和传动系统。
输出轴的定位结构则保证了输出轴的稳定性和精度。
3. 其他部分谐波齿轮通常还包括壳体、轴承、密封件等辅助部件。
壳体是整个传动系统的保护罩,能够阻挡外部污染物和颗粒,保护内部部件。
轴承和密封件则起到支撑和密封作用,确保谐波齿轮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二、谐波齿轮的工作原理1. 谐波波发生器的作用谐波波发生器是谐波齿轮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弹性变形产生谐波振动,将谐波能量传递给静止波发生器。
谐波波发生器通常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其内部结构设计合理,能够确保谐波波的准确产生和传递。
2. 静止波发生器的作用静止波发生器接收谐波波发生器传递过来的谐波能量,通过内部结构的设计和转动运动,将谐波转化为旋转运动。
静止波发生器的设计和加工精度对谐波齿轮的工作效率和精度影响很大,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
3. 输出轴的工作原理输出轴是谐波齿轮将谐波运动转化为实际工作输出的部件,它通过接收静止波发生器传递过来的旋转运动,实现输出轴的旋转。
输出轴的设计和加工精度直接影响着谐波齿轮的输出精度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
4. 谐波齿轮的优点谐波齿轮相比传统的齿轮传动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噪音小、结构紧凑、重量轻、精度高等。
这些优点使谐波齿轮在各种精密传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工业机械、航天航空、机器人、医疗设备等领域。
齿轮泵的振动标准
齿轮泵的振动标准齿轮泵振动标准概述齿轮泵的振动是指其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振动,主要由泵内齿轮与泵体的相互作用力引起。
振动不仅会影响齿轮泵的工作性能,还会对其寿命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合理的齿轮泵振动标准,对振动进行评估和限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振动频率范围齿轮泵的振动频率主要分布在低频范围(通常小于500Hz),这是由于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决定的。
在运转过程中,齿轮与泵体的相互作用力会导致泵体的周期性振动。
此外,如果齿轮泵存在不平衡、不对中等问题,也会产生高频振动。
常见的振动频率范围为10Hz到500Hz。
振动幅值标准振动幅值是衡量齿轮泵振动程度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振幅越大,说明齿轮泵的振动越强烈。
在制定振动标准时,需要结合实际工况和使用要求,对振幅进行合理的限制。
通常情况下,齿轮泵的振动幅值应不大于0.1mm。
振动波形标准齿轮泵的振动波形通常为简谐波或近似简谐波。
理想的振动波形应具有对称性好、波动平稳、无突变等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齿轮偏心、安装误差等,会导致波形出现不对称或波动不平稳。
因此,在制定振动标准时,应对波形进行合理的要求和限制。
振动加速度标准齿轮泵的振动加速度是衡量其振动速度的重要指标。
加速度越大,说明齿轮泵的振动速度越快。
过大的振动加速度会对齿轮泵和周围设备造成冲击和疲劳损伤。
因此,在制定振动标准时,应对加速度进行合理的限制。
通常情况下,齿轮泵的振动加速度应不大于10m/s^2。
振动位移标准齿轮泵的振动位移是衡量其振动范围的指标。
位移越大,说明齿轮泵的振动范围越广。
过大的振动位移会导致齿轮泵运转不平稳,产生噪音和机械磨损。
因此,在制定振动标准时,应对位移进行合理的限制。
通常情况下,齿轮泵的振动位移应不大于0.2mm。
振动速度标准齿轮泵的振动速度是衡量其振动快慢的指标。
速度越大,说明齿轮泵的振动越剧烈。
过大的振动速度会对齿轮泵和周围设备造成冲击和疲劳损伤。
齿轮传动时振动力计算公式
齿轮传动时振动力计算公式
在机械传动中,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传动方式。
然而,在齿轮传动中,由于齿轮间的啮合和运动,会产生振动力。
了解和计算这些振动力对于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
齿轮传动的振动力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齿轮的传动比、齿数、齿宽等参数。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振动力:
F = (K1 * K2 * K3 * K4 * K5 * K6 * K7 * K8 * K9 * P * V) / (m * Z * B)
其中,F代表振动力,K1至K9代表与齿轮传动相关的系数,P代表传动功率,V代表传动速度,m代表齿轮质量,Z代表齿数,B 代表齿宽。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相对复杂,涉及到齿轮啮合的动力学和振动学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经验数据来确定这些系数的具体值,以便更准确地计算振动力。
通过计算齿轮传动的振动力,我们可以评估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果振动力过大,可能会导致传动系统的噪声、振动和损坏。
因此,在设计和优化齿轮传动时,我们需要合理选择齿轮参数和传动方式,以尽量降低振动力的影响。
齿轮传动的振动力计算是传动系统设计和优化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
准确计算振动力,我们可以评估传动系统的性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振动力的影响。
这将有助于提高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其正常运行。
齿轮知识点图解总结
齿轮知识点图解总结一、齿轮的种类齿轮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齿轮包括直齿轮、斜齿轮、蜗杆齿轮、锥齿轮等。
下面通过图解的方式一一介绍各种齿轮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1. 直齿轮直齿轮是最常见的一种齿轮,齿轮的齿直立于齿轮轴线,传动时齿轮之间是平行传动。
直齿轮的特点是传动效率高、噪音小、结构简单,适用于大部分机械传动系统。
2. 斜齿轮斜齿轮的齿轮齿呈斜面,传动时齿轮之间是斜交传动。
斜齿轮的特点是传动平稳、噪音小、传动力矩大,适用于需要高精度传动的场合。
3. 蜗杆齿轮蜗杆齿轮是由蜗杆和蜗轮组成的一种齿轮,蜗杆一般是螺旋状的,蜗轮是蜗杆的齿轮。
蜗杆齿轮的特点是传动比大、传动效率低,适用于需要大传动比的场合,如减速箱。
4. 锥齿轮锥齿轮是齿轮的齿面呈锥面的一种齿轮,传动时齿轮之间是交叉传动。
锥齿轮的特点是传动平稳、传动力矩大,适用于需要变速和转向的场合。
二、齿轮的工作原理齿轮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依靠齿轮之间的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
当两个齿轮啮合时,齿轮的齿会相互嵌合,由驱动齿轮传递动力给被动齿轮,从而实现转动。
下面通过图解的方式介绍齿轮的工作原理。
1. 齿轮的啮合齿轮的啮合是指齿轮之间的齿相互嵌合,使得齿轮可以传递动力和运动。
啮合是齿轮传动的基础,它决定了齿轮传动的稳定性和精度。
2. 齿轮的传动齿轮的传动是指驱动齿轮传递动力给被动齿轮,从而实现齿轮的转动。
传动过程中,齿轮的齿相互嵌合,使得动力从驱动齿轮传递到被动齿轮,从而实现齿轮的运动。
三、齿轮的设计要点齿轮的设计是齿轮制造中的关键环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齿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齿轮的设计要点包括模数、齿数、齿宽、啮合角、齿形等方面。
下面通过图解的方式介绍齿轮的设计要点。
1. 模数模数是齿轮齿数和齿轮齿距的比值,它决定了齿轮的齿形和啮合性能。
模数越大,齿轮的传动能力越大,但重量和成本也会增加。
2. 齿数齿数是指齿轮上的齿的数量,它决定了齿轮的传动比和传动精度。
齿轮啮合谐振原理
齿轮啮合谐振原理
齿轮啮合谐振原理指的是在齿轮传动系统中,当啮合处的齿数满足一定的条件时,会发生齿轮的共振现象。
具体原理如下:
1. 齿轮啮合产生的振动频率与啮合点的齿数有关。
对于正常的齿轮传动,啮合点的齿数之比可以用公式:速比=转数比=齿
数比来表示。
如果啮合点周围的齿数比接近整数或分数,那
么齿轮啮合时产生的振动频率将与整数倍或近似倍数的自然频率相接近。
2. 当啮合频率与齿轮系统的自然频率接近时,就会发生共振现象。
在共振状态下,齿轮传动系统会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增加振幅,引起较大的振动。
这种振动不仅会影响传动的稳定性和精度,还会导致噪声和振动的增加,对装置的工作效果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3. 防止齿轮啮合谐振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齿数比,避免啮合频率与自然频率接近;增加齿轮的重量或刚度,提高齿轮的固有频率,使其远离外界干扰频率;增强齿轮传动系统的阻尼,降低振动的能量传递,减小振幅;采用隔振措施,利用隔振材料或隔振装置来减缓振动的传播。
总之,齿轮啮合谐振原理是指当齿轮传动系统的啮合频率与自然频率接近时,会发生共振现象,影响传动的稳定性和精度。
为防止谐振,需选择合适的齿数比、增加齿轮的刚度、增强系统的阻尼和采用隔振措施。
齿轮转动的原理
齿轮转动的原理
齿轮转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运动形式,其原理基于齿轮之间的相互啮合作用。
齿轮通常由多个齿数不同的齿轮组成,分别安装在不同的轴上,通过轴上的固定或者转动连接方式将这些齿轮连接起来。
当齿轮开始转动时,每一个齿轮上的齿将会与其它齿轮上的齿接触和嵌入,这种相互的齿与齿之间的啮合关系,使得齿轮之间产生了力的传递和转动的效果。
在齿与齿的接触面上,两个齿轮上的齿互相传递着力。
当力传递到一个齿轮上时,这个齿轮会受到作用力的作用而转动。
由于齿轮上的齿数不同,不同齿数之间的传力比例也不同,这就导致了齿轮之间具有不同的转速和转矩关系。
在齿轮传动中,较大齿数的齿轮称为“驱动齿轮”,较小齿数的齿轮称为“从动齿轮”。
驱动齿轮通常由外部力源提供驱动力,而从动齿轮通过与驱动齿轮的啮合,实现了动力的传递和转动。
齿轮传动还具有改变转速和转矩的功能。
当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例不同时,可以实现不同速度和力矩的转换。
一般情况下,驱动齿轮转速较快,从动齿轮转速较慢,同时从动齿轮转矩较大,驱动齿轮转矩较小。
总之,齿轮转动的原理是基于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通过齿与齿之间的力传递和转动效果,实现了力的传递、转速和转矩的
改变。
这种机械传动方式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机械制造、汽车、航空等。
阻尼齿轮原理
阻尼齿轮原理
阻尼齿轮是一种用于减小或消除机械系统中齿轮传动所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的装置。
它通过引入一种阻尼介质来实现这一目的,阻尼介质可以是液体、气体或者黏稠的润滑剂。
阻尼齿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摩擦力和粘滞阻力来耗散转动能量。
当机械系统中的齿轮传动发生振动或冲击时,阻尼齿轮中的阻尼介质会产生摩擦力和粘滞阻力,对齿轮的运动进行阻碍。
这样一来,齿轮传动中的能量就会在阻尼介质的耗散作用下逐渐减小,振动和冲击也会逐渐减弱。
为了实现有效的阻尼效果,阻尼齿轮通常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
例如,在齿轮的齿槽中设计有特殊形状的凸起或凹陷,以增加齿轮与阻尼介质之间的接触面积。
这样一来,摩擦力和粘滞阻力就会增加,阻尼效果也会得到提高。
阻尼齿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它可以用于减少机械设备的振动和噪音,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阻尼齿轮还可以用于防止机械系统中的冲击载荷对设备和零部件产生破坏。
在工程领域,阻尼齿轮常常被应用于重型机械和高速运动的设备中,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
总结起来,阻尼齿轮利用摩擦力和粘滞阻力来耗散齿轮传动中的振动和冲击能量,以达到减小振动和冲击的目的。
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和合理选择阻尼介质,阻尼齿轮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谐波齿轮原理
谐波齿轮原理
谐波齿轮是一种以谐波振动原理工作的齿轮机构。
它由内齿轮、柔性齿片和外齿轮组成。
内齿轮是一个大齿轮,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刚度,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外齿轮是一个小齿轮,由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柔性齿片则连接内齿轮和外齿轮,通常由橡胶或弹簧钢制成。
谐波齿轮的内齿轮和外齿轮的齿数之比通常为1:3。
当谐波齿轮工作时,内齿轮和外齿轮通过柔性齿片相互作用。
由于内齿轮和外齿轮的齿数之比,当内齿轮作旋转运动时,外齿轮的转动速度将是内齿轮的三倍。
柔性齿片的作用是将内齿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外齿轮的谐波振动。
柔性齿片会在内齿轮的驱动下弯曲,当内齿轮离开柔性齿片时,柔性齿片会回弹,将外齿轮带动向相反方向运动。
谐波齿轮具有紧凑结构、精密传动和高传动比的特点,在精密仪器、机械传动装置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齿轮受力综合分析
齿轮受力综合分析齿轮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元件,主要用于将一个轴上的动力或运动传递给另一个轴。
齿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转矩,因此齿轮的强度和刚度是十分重要的。
齿轮传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的作用,会受到不同方向的力和力矩的作用,因此齿轮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各种力和力矩的综合作用。
齿轮的受力综合分析就是针对齿轮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力和力矩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保齿轮能够安全、稳定地工作。
下面将介绍齿轮受力综合分析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1. 齿轮轴向力对于两个相啮合的齿轮,轴向力是沿着齿轮轴线方向上的力。
轴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齿轮在传递动力时所受的载荷和加速度,以及齿轮位置和啮合角度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齿轮所受的轴向力都会导致轴承的不必要负荷,因此在设计和制造齿轮时需要考虑这一因素。
齿轮切向力是指沿齿轮齿向方向的力,它与齿轮的强度和刚度密切相关。
齿轮工作时,由于啮合处的弯曲应力和拉伸应力的作用,会产生齿面接触处的切向力,这对齿轮的耐磨性和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齿轮时需要根据切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制定相应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3. 齿轮弯曲应力齿轮在工作时会产生弯曲应力,主要集中在齿根和齿尖处。
由于齿轮的齿根处和齿谷处是应力集中部位,因此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位置的强度和刚度。
4. 齿轮振动齿轮振动是指齿轮在工作时由于啮合错位或不平衡造成的振动。
振动会导致齿面磨损加剧,甚至引起齿面的破坏。
因此在设计齿轮时需要考虑振动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消除或控制。
综合以上因素,在设计齿轮时需要根据所要传递的动力和转矩大小、啮合角度、齿数等因素,结合材料强度和制造工艺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以确保齿轮能够在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下工作。
齿轮泵的振动分析及解决办法
齿轮泵的振动分析及解决办法摘要:主要介绍齿轮泵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情况,并根据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
为日常的生产维护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齿轮泵振动故障分析1、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齿轮泵主要应用于化工与工业等众多场合中,起到增压、计量、输送和抽吸流体的作用。
齿轮泵分为内啮合和外啮合两种结构,黄陵矿业2×300MW机组中风机油站用齿轮泵为KCB型,属于外啮合齿轮泵在火力发电厂中齿轮泵被应用在各大风机油站输送润滑介质。
齿轮泵在输送润滑介质的过程中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
齿轮泵主要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泵体、泵盖、安全阀、轴端密封等组成。
泵体、泵盖和齿轮构成的空间就是齿轮泵的工作腔。
两个齿轮的轮轴分别装在泵两侧端盖上的轴承孔内,主动齿轮的轮轴一端伸出泵体,配以连轴器由电机驱动。
运转时由主动轴带动从动轴旋转,使油液从吸入口吸入,随着旋转当两个齿轮的轮齿逐渐分开时,吸入式的容积增大,压力降低,便将吸入口内的油液吸入泵体内,齿轮的不断旋转使吸入的油液不断的被挤往出油口,从而油液被排入油管路中。
泵体上装有安全阀起超载保护作用,安全阀的全回流压力为泵额定排除压力的1.5倍,当排出的压力超过规定压力时,输送液体可以自动顶开安全阀,使高压液体返回吸入口。
也可在允许排出压力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另外调整。
但注意本安全阀不能作减压阀的长期工作,需要时可在管路上另行安装。
KCB系列齿轮油泵的主传动齿轮是斜齿园柱齿轮,而我们现场的齿轮泵主传动齿轮是四个斜齿轮组成的人字形齿轮组全系列齿轮油泵是用三爪式弹性联轴器与电动机组成的热油泵机组。
本系列齿轮油泵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维护方便,运转平稳,使用安全可靠。
[1]KCB型齿轮泵的齿轮经过热处理后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与轴一同安装在可更换的轴套内运转。
泵内全部零件的润滑均在泵工作时利用输出介质而自动达到。
泵内有设计合理的泄油和回油槽,使齿轮在工作中承受的扭矩力最小,因此轴承负荷小,磨损小,泵效率高。
齿轮动力学——精选推荐
(一)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扭转振动模型若忽略传动轴的扭转变形,只考虑齿轮副处的变形,则得到最简单的扭转振动模型,如图1所示。
其中r b1、r b2为主从动齿轮的基圆直径,k v 为齿轮副的综合啮合刚度,并且考虑齿轮副的啮合阻尼系数c v 以及齿廓误差e 的作用,主动轮上作用与转动方向相同的驱动力矩T 1,从动轮上作用与转动方向相反的阻力矩T 2图1 齿轮副的扭转振动模型啮合线上的综合变形δi 可写为:1122i b b i r r e δθθ=--(1)设重合度小于2,啮合齿对为i ,法向啮合力可以表示为:()()()11221122i vi i vi i vi b b i vi b b i i i iF F k c k r r e c r r e δδθθθθ⎡⎤==+=--+--⎣⎦∑∑∑ (2) 式中:i 为参与啮合的齿对序号,i =1,2;k vi 、c vi 为齿对i 在啮合点位置的综合啮合刚度和阻尼系数。
主、从动齿轮的力矩平衡方程为:12111222b b J T r F J T r F θθ=-=- (3)将(2)带入(1)中得到:()()()()111112211221222112211222b vi b b i vi b b i i b vi b b i vi b b i iJ r k r r e c r r e T J r k r r e c r r e T θθθθθθθθθθ⎡⎤+--+--=⎣⎦⎡⎤---+--=-⎣⎦∑∑ (4)由此式可看出,即使主动齿轮转速以及传动载荷恒定,由于时变综合刚度k v 的变化,也会使从动轮的转动出现波动,即造成齿轮的圆周振动。
为了方便讨论时变综合刚度k v 对振动方程(4)的影响,定义啮合线上两齿轮的相对位移x 为:1122b b x r r θθ=- (5)不考虑齿轮传动的效率,齿轮的静态啮合力为:12012b b T T F r r ==(6)将式(5)、(6)带入方程(4)中,则可将其简化为一元微分方程:e v v d m x c x k x F ++= (7)式中,m e 称为系统的当量质量:12222112e b b J J m J r J r =+ (8)激振力为:0d vi i vi i iiF F c ek e =++∑∑ (9)根据方程(9)可以将一对齿轮的振动视为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如图2所示。
齿轮振动原理
齿轮的振动机理一、齿轮的力学模型分析如图1所示为齿轮副的力学模型,其中齿轮具有一定的质量,轮齿可看作是弹簧,所以若以一对齿轮作为研究对象,则该齿轮副可以看作一个振动系统,其振动方程为式中x—沿作用线上齿轮的相对位移;c —齿轮啮合阻尼;k(t)—齿轮啮合刚度;T1,T2—作用于齿轮上的扭矩;r2—齿轮的节圆半径;i—齿轮副的传动比;e(t)—由于轮齿变形和误差及故障而造成的个齿轮在作用线方向上的相对位移;m r—换算质量。
图1 齿轮副力学模型m r=m1m2/(m1+m2)(1-2)若忽略齿面摩擦力的影响,则(T-iT1)/r2=0,将e(t)分解为两部分:2e(t)=e1+e2(t)(1-3)e1为齿轮受载后的平均静弹性变形;e2(t)为由于齿轮误差和故障造成的两个齿轮间的相对位移,故也可称为故障函数。
这样式(1-1)可简化为(1-4)由式(1-4)可知,齿轮的振动为自激振动。
该公式的左侧代表齿轮副本身的振动特征,右侧为激振函数。
由激振函数可以看出,齿轮的振动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为k(t)e1,它与齿轮的误差和故障无关,所以称为常规振动;另一部分为k(t)e2(t) ,它取决于齿轮的综合刚度和故障函数,这一部分可以较好地解释齿轮信号中边频的存在以及与故障的关系。
式(1-4)中的齿轮啮合刚度k(t)为周期性的变量,由此可见齿轮的振动主要是由k(t)的这种周期变化引起的。
k(t)的变化可用两点来说明:一是随着啮合点位置的变化,参加啮合的单一轮齿的刚度发生了变化,二是参加啮合的齿数在变化。
例如对于重合系数在1-2之间的渐开线直齿轮,在节点附近是单齿啮合,在节线两侧某部位开始至齿顶、齿根区段为双齿啮合(图2)。
显然,在双齿啮合时,整个齿轮的载荷由两个齿分担,故此时齿轮的啮合刚度就较大;同理,单齿啮合时啮合刚度较小。
图2 齿面受载变化图3 啮合刚度变化曲线从一个轮齿开始进入啮合到下一个轮齿进入啮合,齿轮的啮合刚度就变化一次。
齿轮的原理和应用有哪些
齿轮的原理和应用有哪些齿轮的原理齿轮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装置,它由多个齿轮组成,通过齿与齿的啮合传递动力和转动运动。
齿轮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原理:齿轮是通过齿与齿的啮合来传递动力的机械装置。
当两个齿轮啮合时,大齿轮驱动小齿轮转动,同时也改变了扭矩和转速的大小。
2.力学原理:齿轮的原理基于力学原理,主要包括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
在齿轮传动中,齿轮间的力和力矩要保持平衡,以确保传递的动力正常、高效。
3.啮合原理:齿轮的啮合是指两个齿轮齿齿之间的接触和运动。
啮合的原理取决于齿轮的齿数、模数和压力角等参数,以确保齿轮的正常运转和传递力的平稳。
4.齿轮传动的原理:齿轮传动是指利用齿轮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转动运动的机构。
通过合理选择齿轮的参数和组合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转速和扭矩。
齿轮的应用齿轮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装置,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一些齿轮的应用:1.车辆传动系统:齿轮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其他车辆的传动系统中,如发动机传动、变速箱传动等。
通过合理选择齿轮的参数和组合方式,实现不同速度和扭矩的转换。
2.工业生产设备:齿轮在各类工业生产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机械加工设备、输送设备、包装设备等。
通过齿轮的传动,实现设备的稳定运转和高效工作。
3.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中,齿轮被广泛应用于伺服驱动、精密定位和位置控制等方面。
齿轮传动能够提供精准的运动控制和力矩传递。
4.风力发电设备:齿轮在风力发电设备中被用于传递风能驱动发电机转动。
通过齿轮传动转换风轮的转速和扭矩,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
5.高速列车和飞机:在高速列车和飞机中,齿轮常用于传动系统和起落架等。
通过齿轮的传动,实现高速运动和复杂机构的运行稳定。
6.数控机床:数控机床中的运动传动多采用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能够提供高精度的转速和位置控制,保证加工质量。
总结:齿轮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装置,其原理基于力学和啮合原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应用于各个领域。
简述谐波齿轮减速装置的工作原理
简述谐波齿轮减速装置的工作原理谐波齿轮减速器是一种利用柔性齿轮传递动力和减速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谐波振动的特性。
谐波振动是一种周期性的振动,其频率是整数倍于基频的振动。
谐波齿轮减速器通过利用谐波振动的特性,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传递动力和减速。
谐波齿轮减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输入轴、输出轴、柔性齿轮和波发生器。
输入轴通过柔性齿轮与波发生器相连,输出轴则通过另一组柔性齿轮与波发生器相连。
波发生器是谐波齿轮减速器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椭圆轮的变形和转动来产生谐波振动。
在工作过程中,输入轴的旋转运动会使波发生器发生椭圆轮的变形,从而产生谐波振动。
这种振动会传递给与之相连的柔性齿轮,使其发生弹性变形。
当输入轴继续旋转时,柔性齿轮上的齿会与固定齿轮相互啮合,从而传递动力和减速。
最后,输出轴通过柔性齿轮的变形和转动来输出动力和减速后的运动。
谐波齿轮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1. 输入轴旋转:当输入轴开始旋转时,波发生器也会随之发生旋转。
2. 波发生器变形:波发生器内部的椭圆轮会因为输入轴的旋转而发生变形,产生谐波振动。
3. 柔性齿轮变形:谐波振动会传递给与波发生器相连的柔性齿轮,使其发生弹性变形。
4. 齿轮啮合:当柔性齿轮变形后,其上的齿会与固定齿轮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和减速。
5. 输出轴运动:最后,柔性齿轮的变形和转动会使输出轴输出动力和减速后的运动。
谐波齿轮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谐波振动的特性,利用柔性齿轮的变形和转动来传递动力和减速。
相比传统的齿轮传动装置,谐波齿轮减速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传动精度高等优点。
因此,在一些需要精确控制和大扭矩输出的领域,如机床、机器人、航天器等,谐波齿轮减速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齿轮传动噪音产生原理
齿轮传动噪音产生原理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传动方式,但它也存在着噪音问题。
齿轮传动噪音产生的原理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所决定的:
1. 齿轮间的啮合冲击
当齿轮传动时,齿轮之间会发生啮合冲击,这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和振动,从而产生噪音。
2. 齿轮的不平衡
齿轮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误差或材料不均匀等原因,齿轮的质量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平衡,这会使齿轮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振动和噪音。
3. 齿轮的磨损
齿轮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磨损,特别是对于工作负荷较大的齿轮,磨损更为明显。
磨损会使齿轮的啮合精度降低,从而产生噪音。
4. 齿轮的润滑
齿轮在传动过程中需要进行润滑,润滑不良会使齿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从而产生噪音。
综上所述,齿轮传动噪音的产生原理与齿轮的啮合冲击、不平衡、磨损和润滑等因素都有关系。
要减少齿轮传动产生的噪音,需要在制造过程中提高齿轮的加工精度和平衡性,加强齿轮的润滑管理,以及及时更换磨损的齿轮等措施。
- 1 -。
齿轮箱振动信号频谱分析与故障诊断
齿轮箱振动信号频谱分析与故障诊断发布时间:2022-01-24T05:46:58.26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30期作者:许遥[导读] 可以系统的对齿轮故障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齿轮问题进行很好的概括,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203摘要:齿轮箱故障诊断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只有实现故障自动化诊断和智能诊断才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出故障点,本文主要对齿轮传动装置典型故障进行分析,为建立自动诊断和智能诊断奠定基础,通过查找资料,可以系统的对齿轮故障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齿轮问题进行很好的概括,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齿轮箱;震动信号;频谱分析;故障诊断引言许多机械设备的变速传动设备都是齿轮箱,一旦齿轮箱在运转过程中发生故障则很容易给机器或者机组的正常运作带来重要影响,情况严重的还可能会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有效监测齿轮箱的运行状态,提高故障诊断效率,确定故障类型、具体位置,并尽快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维护设备正常运行,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
在1960年以后,美国为了对航空航天与核能等核心设备进行故障监测,美国科研中心成立了故障监测与诊断预防小组,自此引领世界各地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的潮流。
另一方面,上世纪60年代末期,计算机行业的逐渐发展成熟,机械设备由原来纯机械化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大型机器组结构更加复杂,各种设备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应运而生。
新世纪之初,故障诊断技术已经渗透到机械行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企业的重视,在机械设备需要24小时运行的场合,设备一旦发生急停或者失效将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保证设备能够稳定的运行,必须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之前采取一些有用技术来提高失效设备的诊断。
此外,笔者所在企业,大功率中高速柴油机则是公司主流配套产品,相应的齿轮减速箱、倒顺等设备占有很大比例,比如在船用齿轮箱项目,中高速四冲程柴油机通过齿轮箱驱动螺旋桨,使螺旋桨获得较大的功率,从而保证船舶能够快速航行。
齿轮啮合仪工作原理
齿轮啮合仪工作原理
齿轮啮合仪是一种用于测试齿轮啮合性能的仪器。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齿轮啮合时产生的声音和振动信号。
齿轮啮合仪首先将待测试的齿轮装上仪器的夹持装置上,并使其与齿轮啮合仪中的参考齿轮啮合。
然后,通过控制电机转动齿轮,使其进行旋转。
当齿轮旋转时,它会产生啮合声音和振动信号。
齿轮啮合仪中的传感器会捕捉到这些声音和振动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会经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然后发送到连接的计算机或显示屏上。
计算机或显示屏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
它会根据信号的频率、振幅等特征,判断齿轮的啮合性能。
如果齿轮存在啮合不良、偏斜、噪音过大等问题,则会通过计算机或显示屏显示出来,以便进行修正或更换。
总的来说,齿轮啮合仪通过监测齿轮啮合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和振动信号,来评估齿轮的啮合性能。
这种测试方法准确度高、速度快,并且能够帮助及时发现齿轮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摆动齿轮原理
摆动齿轮原理
摆动齿轮是一种机械装置,通过齿轮的摆动运动将输入的动力转换成输出动力。
摆动齿轮由两个相邻的齿轮组成,一个齿轮被称为驱动齿轮,另一个被称为从动齿轮。
驱动齿轮通常由电机或其他动力源提供驱动力,而从动齿轮则通过齿轮的摆动运动转化为输出动力。
摆动齿轮原理基于齿轮的轮齿间啮合关系以及摆动运动的传递。
当驱动齿轮开始旋转时,它的齿轮齿将与从动齿轮的齿轮齿相互啮合。
由于驱动齿轮的运动,从动齿轮受到力的作用而开始摆动。
这种摆动运动将驱动齿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从动齿轮的摆动运动,进而将动力传递给与从动齿轮相连的其他机械装置。
摆动齿轮原理的实质是利用齿轮的传动作用和姿态变化,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摆动运动,并将动力传递至需要的地方。
通过合理设计齿轮的大小、齿数和齿轮间的啮合关系,可以实现不同速度比例的传动效果。
同时,摆动齿轮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以满足特定的运动要求。
摆动齿轮原理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机械工程、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以及工业生产线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整,摆动齿轮可以实现高效的动力传递和运动控制,为各种工程和生产过程提供可靠的动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的振动机理一、齿轮的力学模型分析如图1所示为齿轮副的力学模型,其中齿轮具有一定的质量,轮齿可看作是弹簧,所以若以一对齿轮作为研究对象,则该齿轮副可以看作一个振动系统,其振动方程为式中x—沿作用线上齿轮的相对位移;c —齿轮啮合阻尼;k(t)—齿轮啮合刚度;T1,T2—作用于齿轮上的扭矩;r2—齿轮的节圆半径;i—齿轮副的传动比;e(t)—由于轮齿变形和误差及故障而造成的个齿轮在作用线方向上的相对位移;m r—换算质量。
图1 齿轮副力学模型m r=m1m2/(m1+m2)(1-2)若忽略齿面摩擦力的影响,则(T2-iT1)/r2=0,将e(t)分解为两部分:e(t)=e1+e2(t)(1-3)e1为齿轮受载后的平均静弹性变形;e2(t)为由于齿轮误差和故障造成的两个齿轮间的相对位移,故也可称为故障函数。
这样式(1-1)可简化为(1-4)由式(1-4)可知,齿轮的振动为自激振动。
该公式的左侧代表齿轮副本身的振动特征,右侧为激振函数。
由激振函数可以看出,齿轮的振动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为k(t)e1,它与齿轮的误差和故障无关,所以称为常规振动;另一部分为k(t)e2(t) ,它取决于齿轮的综合刚度和故障函数,这一部分可以较好地解释齿轮信号中边频的存在以及与故障的关系。
式(1-4)中的齿轮啮合刚度k(t)为周期性的变量,由此可见齿轮的振动主要是由k(t)的这种周期变化引起的。
k(t)的变化可用两点来说明:一是随着啮合点位置的变化,参加啮合的单一轮齿的刚度发生了变化,二是参加啮合的齿数在变化。
例如对于重合系数在1-2之间的渐开线直齿轮,在节点附近是单齿啮合,在节线两侧某部位开始至齿顶、齿根区段为双齿啮合(图2)。
显然,在双齿啮合时,整个齿轮的载荷由两个齿分担,故此时齿轮的啮合刚度就较大;同理,单齿啮合时啮合刚度较小。
图2 齿面受载变化图3 啮合刚度变化曲线从一个轮齿开始进入啮合到下一个轮齿进入啮合,齿轮的啮合刚度就变化一次。
由此可计算出齿轮的啮合周期和啮合频率。
总的来说,齿轮的啮合刚度变化规律取决于齿轮的重合系数和齿轮的类型。
直齿轮的刚度变化较为陡峭,而斜齿轮或人字齿轮刚度变化较为平缓,较接近正弦波(图3)。
若齿轮副主动轮转速为n1、齿数为Z1;从动轮转速为n2、齿数为Z2,则齿轮啮合刚度的变化频率(即啮合频率)为(1-5)无论齿轮处于正常或异常状态下,这一振动成分总是存在的。
但两种状态下振动水平是有差异的。
因此,根据齿轮振动信号啮合频率分量进行故障诊断是可行的。
但由于齿轮信号比较复杂,故障对振动信号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由于幅值调制和频率调制的作用,齿轮振动频谱上通常总是存在众多的边频带结构,给利用振动信号进行故障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幅值调制与频率调制齿轮振动信号的调制现象中包含有很多故障信息,所以研究信号调制对齿轮故障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从频域上看,信号调制的结果是使齿轮啮合频率周围出现边频带成分。
信号调制可分为两种:幅值调制和频率调制。
1.幅值调制幅值调制是由于齿面载荷波动对振动幅值的影响而造成的。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齿轮的偏心使齿轮啮合时一边紧一边松,从而产生载荷波动,使振幅按此规律周期性地变化。
齿轮的加工误差(例如节距不匀)及齿轮故障使齿轮在啮合中产生短暂的“加载”和“卸载”效应,也会产生幅值调制。
幅值调制从数学上看,相当于两个信号在时域上相乘;而在频域上,相当于两个信号的卷积,如图4所示。
这两个信号一个称为载波,其频率相对来说较高;另一个称为调制波,其频率相对于载波频率来说较低。
在齿轮信号中,啮合频率成分通常是载波成分,齿轮轴旋转频率成分通常是调制波成分。
图4 单一频率的幅值调制若x(t)=Asin(2πf c t+φ)为齿轮啮合振动信号,a(t)=1+Bcos2πf Z t为齿轮轴的转频c振动信号,则调幅后的振动信号为x(t)=A(1+Bcos2πf X t)*sin(2πf c t+φ)(1-6)式中A—为振幅;B—幅值调制指数;fz—调制频率,它等于齿轮的旋转频率。
上述调制信号在频域可表示为|x(f)׀=Aδ(f-f c)+1/2ABδ(f-f c-f Z)+1/2AB(f-f c+f Z)(1-7)由此可见,调制后的信号中,除原来的啮合频率分量外,增加了一对分量(f c+f z)和(f c一f z)它们是以fC为中心,以fz为间距对称分布于两侧,所以称为边频带(图1-7).对于实际的齿轮振动信号,载波信号、调制信号都不是单一频率的,一般来说都是周期函数。
由式(1-4)可知,一般情况下,k(t)e2(t)可以反映由故障而产生的幅值调制。
设y(t)=k(t)e2(t)(1-8)则k (t)为载波信号,它包含有齿轮啮合频率及其倍频成分,e2(t )为调幅信号,反映齿轮的误差和故障情况。
由于齿轮周而复始地运转,所以齿轮每转一圈,e2(t )就变化一次,e2(t )包含齿轮轴旋转频率及其倍频成分。
在时域上,y(t)=k(t)e2(t)(1-9)在频域上,S y(f)=S K(f)*S e(f)(1-10)式中,,S y(f),S k(f)和S e(f)分别为y(t),k(t)和e2(t )的频谱。
由于在时域上载波信号k(t)和调幅信号e2(t)为相乘,在频域上调制的效果相当于它们的幅值频谱的卷积。
即近似于一组频率间隔较大的脉冲函数和一组频率间隔较小的脉冲函数的卷积,从而在频谱上形成若干组围绕啮合频率及其倍频成分两侧的边频族(图5)。
由此可以较好地解释齿轮集中缺陷和分布缺陷产生的边频的区别。
图6(a)为齿轮存在局部缺陷时的振动波形及频谱。
这时相当于齿轮的振动受到一个短脉冲的调制,脉冲长度等于齿轮的旋转周期。
由此形成的边频带数量多且均匀。
图6(b)为齿轮存在分布缺陷的情形。
由于分布缺陷所产生的幅值调制较为平缓,由此形成的边频带比较高而且窄。
并且,齿轮上的缺陷分布越均匀,频谱上的边频带就越高、越集中。
图5 齿轮频谱上边频带的形成图6 齿轮缺陷分布对边频带的影响2.频率调制齿轮载荷不均匀、齿距不均匀及故障造成的载荷波动,除了对振动幅值产生影响外,同时也必然产生扭矩波动,使齿轮转速产生波动。
这种波动表现在振动上即为频率调制(也可以认为是相位调制)。
对于齿轮传动,任何导致产生幅值调制的因素也同时会导致频率调制。
两种调制总是同时存在的。
对于质量较小的齿轮副,频率调制现象尤为突出。
频率调制即使在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均为单一频率成分的情况下,也会形成很多边频成分。
若载波信号为Asin(2πf c t+φ)调制信号为βsin(2πf Z t)则频率调制后的信号为f(t)=Asin[2πf c t+βsin(2πf Z t)+φ](1-11)式中A—振幅;f c—载波振率;f z—调制频率;β—调制指数,等于由调制产生的最大相位移;φ—初相角。
上式可以用贝塞尔(Besser)函数展开,得到调频信号的特性:调频的振动信号包含有无限多个频率分量,并以啮合频率f c为中心,以调制频率f z为间隔形成无限多对的调制边带(图7)。
图7 频率调制及其边带相位调制具有和频率调制相同的效果。
事实上,所有的相位调制也可以看作频率调制,反之亦然。
对于齿轮振动信号而言,频率调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齿轮啮合刚度函数由于齿轮加工误差和故障的影响而产生了相位变化,这种相位变化会由于齿轮的旋转而具有周期性。
因此在齿轮信号频率调制中,载波函数和调制函数均为一般周期函数,均包含基频及其各阶倍频成分。
调制结果是在各阶啮合频率两侧形成一系列边频带。
边频的间隔为齿轮轴的旋转频率fz,边频族的形状主要取决于调制指数β。
3.齿轮振动信号调制特点齿轮振动信号的频率调制和幅值调制的共同点在于:①载波频率相等;②边带频率对应相等;③边带对称于载波频率。
在实际的齿轮系统中,调幅效应和调频效应总是同时存在的,所以,频谱上的边频成分为两种调制的叠加。
虽然这两种调制中的任何一种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边频都是对称于载波频率的,但两者叠加时,由于边频成分具有不同的相位,所以是向量相加。
叠加后有的边频幅值增加了,有的反而下降了,这就破坏了原有的对称性。
边频具有不稳定性。
幅值调制与频率调制的相对相位关系会受随机因素影响而变化,所以在同样的调制指数下,边频带的形状会有所改变,但其总体水平不变。
因此在齿轮故障诊断中,只监测某几个边频得到的信息往往是不全面的,据此做出的诊断结论有时是不可靠的。
三、齿轮振动的其他成分齿轮振动信号中除了存在啮合频率、边频成分外,还存在有其他振动成分,为了有效地识别齿轮故障,需要对这些成分加以识别和区分。
1.附加脉冲齿轮信号的调制所产生的信号大体上都是对称于零电平的。
但由于附加脉冲的影响,实际上测到的信号不一定对称于零线。
附加脉冲是直接叠加在齿轮的常规振动上,而不是以调制的形式出现,在时域上比较容易区分,如图8所示。
在频域上,附加脉冲和调制效应也很容易区分。
调制在谱上产生一系列边频成分,这些边频以啮合频率及其谐频为中心,而附加脉冲是齿轮旋转频率的低次谐波。
图8 将齿轮箱振动信号分解出附加脉冲产生附加脉冲的主要原因有齿轮动平衡不良,对中不良和机械松动等。
附加脉冲不一定与齿轮本身缺陷直接有关。
附加脉冲的影响一般不会超出低频段,即在啮合频率以下。
齿轮的严重局部故障,如严重剥落、断齿等也会产生附加脉冲。
此时在低频段上表现为齿轮旋转频率及其谐频成分的增加。
2.隐含谱线隐含谱线是功率谱上的一种频率分量,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加工过程中带来的周期性缺陷。
滚齿机工作台的分度蜗轮蜗杆及齿轮的误差。
隐含谱线具有如下特点。
(1)隐含谱线一般对应于某个分度蜗轮的整齿数,因此,必然表现为一个特定回转频率的谐波。
(2)隐含谱线是由几何误差产生的,齿轮工作载荷对它影响很小,随着齿轮的跑合和磨损它会逐渐降低。
3.轴承振动由于测量齿轮振动时测点位置通常都选在轴承座上,测得的信号中必然会包含有轴承振动的成分。
正常轴承的振动水平明显低于齿轮振动,一般要小一个数量级,所以在齿轮振动频率围,轴承振动的频率成分很不明显。
滑动轴承的振动信号往往在低频段,即旋转频率及其低次谐波频率围可以找到其特征频率成分。
而滚动轴承特征频率围比齿轮要宽,所以,滚动轴承的诊断不宜在齿轮振动围进行,而应在高频段或采用其他方法进行。
当滚动轴承出现严重故障时,在齿轮振动频段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特征频率成分。
这些成分有时单独出现,有时表现为与齿轮振动成分交叉调制,出现和频与差频成分,和频与差频会随其基本成分的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