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消防月消防安全题库

消防月消防安全题库1、常开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 D )功能。
A.自检B.复位C.现场警报D.信号反馈2、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 B )和相互作用是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
A.一定强度的引火源B.一定的点火能量C.引燃温度D.引燃能量3、当建(构)筑物内某一个被监视现场发生火灾时,( D )探测到火灾产生的烟雾、高温、火焰及火灾特有的气体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立即传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
A.火灾报警装置B.火灾警报装置C.火灾报警器D.火灾探测器4、当企业灭火人员不能接近火场时,应根据着火对象及火场实际,果断地在火势蔓延方向采取必要的堵截措施。
下列( D )措施不能阻止火势蔓延。
A.关闭防火门B.设置水枪阵地C.降下防火卷帘D.打开门窗通风5、下列燃烧产物中,( B )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A.H2OB.COC.CO2D.SO26、《消防法》规定,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 B )。
A.考核上岗B.持证上岗C.培训上岗D.定期上岗7、消防技术标准根据制定的部门不同,划分为( B )。
A.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C.规范和标准D.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8、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疏散要求,以下( C )表述错误。
A.制定安全疏散计划B.分组实施引导C.寻找场所未着火房间躲避D.安全疏散时要酌情通报情况,做到有序疏散9、对初期灭火要领表述错误的是( D )。
A.灭火人员在使用灭火器材时,要利用最近的室内消火栓进行初期火灾扑救B.离火场最近的人员,应根据火灾的种类正确、有效地利用附近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进行报警和灭火C.灭火时要考虑消防水枪的有效射程,应尽可能靠近火源,压低姿势,向燃烧物喷射D.灭火人员最好不要动用室内消火栓,以免造成财物损失10、常用的简易灭火工具不包括( A )。
A.消火栓、灭火器B.水桶、水盆C.泥土、拖把D.锅盖、棉被11、高层建筑火灾,由于( B )的作用,火势通过电梯井、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途径迅速向着火层上层蔓延,甚至出现跳跃式燃烧。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第十二条机关、团体、企业、应当履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立消防档案;按照国家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设置重点防火标志;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消防演练;的消防安全职责;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第三十五条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第三十九条消防器材、装备和设施,不得用于与消防和抢险救援工作无关的事项;二、公安部61号令第五条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第六条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第七条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单位,前款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第二十五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其他消防安全情况;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二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第二十六条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检查的内容应当包括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防火巡查情况;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一级消防工程师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 新教材精讲 第一篇(1) 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消防职业道德

第一篇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学习内容第一章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第二章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概述第一章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部门规章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规范性文件(关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的通知)(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的原则:“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这是我国做好消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从无数火灾中得出的教训。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1.在总则中规定,任何单位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任何单位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2.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3.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①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②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③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④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管理人建档案,每日巡查,岗前定期培训和演练建筑工程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其他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要审核、完工验收其他工程备案抽查备案时间:建设单位取得施工许可7个工作日内公众聚集场所营业前,县级以上……申请消防安全检查相关机构受理申请10个工作日内检查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消防产品符合国标行标:强制认证新研发产品:技术鉴定合格监管主体: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场所备注S>2 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公共会馆S>1.5 民用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交通站S>1 宾馆、饭店、商场、市场花钱地方S>0.25 影剧院,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营业性室内健身、休闲场馆,医院的门诊楼,大学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寺庙、教堂社会福利S>0.1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室内儿童活动场所,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中小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校的集体宿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集体宿舍教育养老S>0.05 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卡拉OK厅、夜总会、游艺厅、桑拿浴室、网吧、酒吧。
第3讲第一篇第一章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三)

第二节相关法律7部相关法律:《城乡规划法》、《建筑法》、《质量法》、《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立案标准与刑罚【2016年】某建筑进行内部装修,一名电工违章电焊施工作业,结果引发火灾,造成3人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该电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下列定罪中,正确的是()。
A、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消防责任事故罪D、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答案】B【解析】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2017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下列事故中,应按重大责任事故予以立案追诉的是().A.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导致发生死亡2人的火灾事故B.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导致发生重伤4人的事故C.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导致发生直接经济损失60万元的事故D.安全生产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导致死亡2人的事故【答案】B【解析】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A选项属于消防责任事故罪。
C选项属于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D选项为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2018年】某服装生产企业在厂房内设置了15人住宿的员工宿舍,总经理陈某拒绝执行消防部门责令搬迁员工宿舍的通知。
某天深夜,该厂房发生火灾,造成员工宿舍内的2名员工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陈某犯消防责任事故罪,后果严重,应予以处()。
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C.五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D.三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答案】A【解析】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指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犯消防责任事故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节部门规章9部部门规章:《火灾事故调查规定》、《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专业技术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第十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立消防档案;按照国家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设置重点防火标志;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消防演练;的消防安全职责。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车通道。
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第三十五条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
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严禁谎报火警。
第三十九条消防器材、装备和设施,不得用于与消防和抢险救援工作无关的事项。
二、公安部61号令第五条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六条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山东省消防条例》(2011年最新版)[1]
![《山东省消防条例》(2011年最新版)[1]](https://img.taocdn.com/s3/m/c4ed2453a8956bec0975e323.png)
《山东省消防条例》(2011年最新版)发布者:zhangdongsheng 发布时间:2011-6-7 15:19:18 阅读:808次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0号)《山东省消防条例》已于2011年1月14日经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山东省消防条例》公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1年1月14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等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并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消防工作。
第五条维护消防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消防宣传教育、消防队伍建设、消防志愿服务、消防公益捐赠等公益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都有权举报、控告或者劝阻。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每年11月为全省消防安全宣传月,11月9日为全省消防安全活动日。
第二章消防安全职责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对消防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是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十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第一节消防法相关知识(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知识
消防法规的渊源
1、公安部单独下发的规章; 例如:《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公安部106号令)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107号令)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108号令) ----------以上3部规章是为了配合新消防法的 实施而制定并与新消防法同时实施。
消防法规的渊源
新中国消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知识
消防法规的渊源
2、国家行政管理通用法律 这类法律是所有的国家行政
机关在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中都 应遵守和执行的法律。 如《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知识
消防法规的渊源
3、与消防违法行为处罚相关的法律 这类法律都与消防违法行为处罚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知识
消防法规的渊源
(六)消防技术标准 1、含义:是规定社会生产、生活中保障消防安全的 技术要求和安全极限的各类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总和。 技术标准本身不具备法律意义,它是由国家赋予 普遍约束力和法律意义的那部分规范、标准,才构成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一部分。 因为,对于违反消防技术标准的行为,最终要依 靠消防法律、法规中的法律义务、责任相关规定,来 追究违法行为者的法律责任的。
从惨痛的一幕幕画面讲起
......
2005年6月10日:汕头市潮南区华南宾馆特大火灾 ,造成31人死亡,26人受伤。
现场描述: “只见二楼的KTV包厢窗口冒出一 股浓烟,片刻工夫火势就迅速蔓延至整个楼层, 并很快殃及三四层的客房……” ;“有5人因从 高楼跳下,导致颅脑出血、胸腹破裂,骨折、呼 吸循环衰竭,其中4人直接死亡,1人转送汕头市 中心医院途中死亡。 ……”
关。消防违法行为处罚一般都是行政处 罚,其中一些也同属于治安的行政处罚, 而针对造成群死群上或重大财产损失等 严重后果消防违法行为的,则有刑事处 罚。
常用消防法律法规

常用消防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消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确定及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由公安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八)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九)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十)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十一)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3、火场总指挥的权限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应当优先保障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
火灾现场总指挥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有权决定下列事项:(一)使用各种水源;(二)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三)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四)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五)为了抢救人员和重要物资,防止火势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火灾现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施等;(六)调动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有关单位协助灭火救援。
消防法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的学习

03 消防组织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消防组织建设,根据经济 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加强消防技术人才培 养,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国 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消防装备, 承担火灾扑救工作。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 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02 火灾预防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应 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 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由应急管理部门本级人民政府备 案。
02 火灾预防
第十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 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 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 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 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02 火灾预防
第二十三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消防安全规定 。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二十四条 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 须符合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 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 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认证合格后,方可生产、销 售、使用。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目录,由国务院应急管理 部门制定并公布。 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应当按照国 务院应急管理部门规定的办法,经技术鉴定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方 可生产、销售、使用。 依照本条规定经强制性产品认证合格或者技术鉴定合格的消防产 品,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公布。
北京市消防条例(最新版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北京市消防条例(1996年9月6日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1998年9月17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2002年3月29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修正 2011年5月27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消防安全责任第三章火灾预防第四章宣传教育第五章消防组织第六章灭火救援第七章监督检查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及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森林、军事设施、铁路、民航、矿井地下部分的消防工作,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第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制定消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消防安全职责,将消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加。
第五条市和区、县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公安派出所依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依法处理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指导辖区内的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与公安派出所应当在人民政府和公安机关领导下明确职责范围,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消防监督工作。
第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依法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单位消防安全职责,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
有固定经营场所的个体工商户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本条例关于单位消防安全职责的规定。
消防安全培训课件1(消防法律责任)课件

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的概念
刑事责任是指因违反刑事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消防安全领域,刑事责任通常涉及到重大 火灾事故和涉嫌纵火等严重违法行为。
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预防措施的落实
通过培训,使居民了解并 掌握预防火灾的措施,如 定期检查电器、不乱丢烟 蒂等。
提高火警应对能力
培训中教授火警发生时的 正确应对方法,如拨打火 警电话、使用灭火器等。
减少人为火灾事故
通过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 意识和技能,降低因人为 疏忽导致的火灾事故发生 率。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安全培训课件1(消防法 律责任)课件
目录
• 消防法律责任概述 • 消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 消防法律责任的种类 • 消防法律责任的认定与追究 • 消防安全培训的意义与作用 • 消防安全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01
消防法防法律责任是指在消防工作中 ,相关单位和个人因违反消防法 律法规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
告、罚款、拘留等。
免责事由与抗辩事由
免责事由
在某些情况下,责任人可以免除或减轻其火灾法律责任。 例如,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等非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
抗辩事由
责任人可以提出抗辩事由来减轻或免除其法律责任。例如, 责任人可以证明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或者 火灾是由于他人的过错引起的。
举证责任
在追究火灾法律责任的过程中,举证责任由提出主张的一 方承担。如果责任人提出抗辩事由,则需要提供相应的证 据来支持其主张。
因果关系的认定
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与结果的客观联系和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程 度,以确定因果关系的存在。
消防法律法规知识

北京市消防条例(最新版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北京市消防条例(1996年9月6日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1998年9月17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2002年3月29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修正 2011年5月27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消防安全责任第三章火灾预防第四章宣传教育第五章消防组织第六章灭火救援第七章监督检查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及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森林、军事设施、铁路、民航、矿井地下部分的消防工作,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第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制定消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消防安全职责,将消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加。
第五条市和区、县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公安派出所依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依法处理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指导辖区内的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与公安派出所应当在人民政府和公安机关领导下明确职责范围,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消防监督工作。
第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依法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单位消防安全职责,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
有固定经营场所的个体工商户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本条例关于单位消防安全职责的规定。
2019.5.1—新《消防法》解读

条 款
修改前
修改后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规定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
第 十 一 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 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 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 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审核。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 对审核的结果负责。
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住房和 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住房和 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对审查的 结果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或 者申请批准开工报告时应当提供
人民政府依法决定。
解读:本条主要是配合58条、59条关于“三停”的执法主体 的变化。同时授予作出“三停”决定的部门或者机构的强 制执行权。
其他修改条款: 将第四条、第十七条、第二十四条、第五十五条中的“公
安机关消防机构”修改为“消防救援机构”,“公安部门” 、“公安机关”、“公安部门消防机构”修改为“应急管理部 门”;
一、修改背景及意义
此次《消防法》修改,适应了国家机构改革和行政职能调 整的需要,对于甲醛消防法治建设、推动消防事业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新修改的《消防法》调整完善了应急管理部 门及消防救援机构、公安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消 防工作职责,构建了新的消防监管体系;修改了相关机构 名称,体现了中央关于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确立了国家 综合性消防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法律地位。
五 十
(三)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二)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
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擅自 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擅自投
投入使用的;
入使用的;
八 (四)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后经公安机关消 (三)本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其他建设工程验
条 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 收后经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
基于消防安全责任制构建消防监督管理体系_1

基于消防安全责任制构建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发布时间:2022-10-08T05:40:25.60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6月11期作者:吴德清[导读]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我国消防工作的总方针。
吴德清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消防救援大队 361000摘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我国消防工作的总方针。
在这一总方针的指导下,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专门成立防火监督处、法规和社会消防工作处等多个机构领导全国的社会消防管理工作。
社会消防管理工作蓬勃发展,让火灾预防深入人心,能使绝大多数火灾隐患被排查消除,大量初起火灾被早期监测出来并成功扑灭。
消防工作越来越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消防队伍的出警率也随之降低,更减少了因火灾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以及因灭火过程造成的经济消耗和环境污染。
社会消防管理工作的主要作用是防患于未然,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或者将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大大降低由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可见,防火部门社会消防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消防安全;责任制构建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引言消防监督工作是我国消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果消防管理工作出现懈怠的情况,无法及时发现消防隐患,在面对消防事故的时候难以做出正确的措施,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发展。
消防管理以及消防技术的提升只是一方面,消防监督工作作为消防预防工作的重点,能够针对各种火灾隐患进行提前处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只有提高消防监督工作的效率才能够保障消防工作的质量,及时发现各单位的消防隐患,避免出现严重的消防火灾事故,有效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
1提升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效能的重要性分析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当下,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在消防管理工作中,尽职尽责,提高工作效能,有助于强化公民的消防意识,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氛围,进而降低火灾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发展。
积极把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质效,可在整体上提高消防部门工作效率,强化部门认识,使其主动进行管理模式的更新和完善,主动改进以往工作松散等弊端,从而将自身作用最大化,为社会稳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消防安全知识(精选100问)

消防安全知识为了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本文详细介绍消防法律法规常识、火灾基础知识、火灾预防、火场自救逃生、日常消防管理等内容。
Q1、什么是火灾?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火灾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为以下六类:(1)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2)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3)C类火灾:气体火灾。
(4)D类火灾:金属火灾。
(5)E类火灾: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6)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Q2、什么是易燃易爆危险品?易燃易爆危险品是以燃烧、爆炸为主要危险特性的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毒性物质和腐蚀性物质中的部分易燃易爆化学品等。
以下列出几类典型易燃易爆危险品:(1)爆炸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如苦味酸受铜、铁等金属撞击,立即发生爆炸。
(2)易燃气体: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3)易燃液体:如汽油、乙醇、香蕉水、医用碘酒等。
(4)易燃固体:如红磷、三硫化二磷(不含黄磷和白磷)、樟脑(合成)等。
(5)易于自燃的物质:如白磷、发火钡合金、赛璐珞碎屑、潮湿的棉花等。
(6)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如金属钠、碳化钙等。
(7)氧化性物质:本身未必可燃,但通常因放出氧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具有强烈的氧化性、易燃甚至爆炸的危险性。
如过氧化钠、高锰酸钾等。
Q3、对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有何规定?《消防法》规定,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法律法规
消防法律法规:是作为法律体系的组成 部分,它的调整对象是在消防过程中形成的 各种社会关系。 目的:主要是为依法管理提供依据,规 范社会生活中各种消防行为,预防火灾和减 少火灾的危害,保护人身、财产的安全,维 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 利进行。
(四)消防规章
2.其他部委规章
其他部委规章指由公安部和其他部委联合下发的规 章,也可以是除去公安部以外的各部委单独或联合 下发的规章制度。 例如:公安部、劳动部、国家统计局下发的《火灾 统计管理规定》;公安部、工商管理局下发的《集 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国家计委、财政部联 合下发的《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等。
(四)消防规章
3.地方政府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省 会、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的人民政府批准或颁布。 如:《北京市消防安全责任监督管理办 法》;《上海市消火栓管理办法》等等。
(五)规范性文件
消防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是指未列
入消防行政管理法规范畴内的、由国家机
法必须通过一定国家机关制定为具体形 式的法律规范,才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二、消防法规的渊源(按阶位排列)
我国消防法规的法源主要有: (一)宪法 (二)消防法律 (三)消防法规 (四)消防规章 (五)规范性文件 (六)消防技术标准
(一)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由国家最高权
(1)适用范围
规定了维护管理建筑消防设施的技术要求,
并提供了方法。
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建筑消防设
施实施的维护管理。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
1 范围
4 总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消防控制室 8 检验检查
3 术语和定义
6 巡视检查
7 检测检查
9 检查测试工具和设备 10 故障处理程序 11 档案
二、法的基本职能
2、保护性职能:这是在不合法行为基 础上产生的,反映了社会关系异常情 况。 另外,从社会作用来看,法律具有: (1)阶级统治的职能 (2)实现社会公共职能的工具,用以 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
四、法的分类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 规、5、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
行政法规的颁布和
实施对消防监督管理
和具体工作有着实际
和深远的影响。
(三)消防法规
2.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消防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省会、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 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相 抵触的情况下,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规范性文件。如:《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 《北京市消防条例》等。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主要内容 1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4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5 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 7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 8 防烟、排烟和通风、空气调节 9 电气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 其裙房: 1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 服务网点的住宅); 2 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公共建筑。
《刑事诉讼法》、《安全生产法》、《产品质 量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城市规划 法》、《建筑法》、《森林法》、《草原法》 等。
与消防行政管理相关的法律
(二)消防法律
3.国家行政管理的通用法规
这些法律是所有的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 理和行政执法中都应当遵守和执行的法律。
主要包括:《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 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 《行政监察法》和《国家赔偿法》等。
关制定颁布的有关消防行政管理工作的通
知、通告、决定、指示、命令等规范性文
件的总称。
(六)消防技术标准
消防技术法规:是指国家主管部门
制定颁布的涉及消防安全技术方面的规范
性文件的总称。是规定社会生产、生活中
保障消防安全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极限的各
类技术规范标准的总和。
(六)消防技术标准
消防技术法规的名称大多有“规范”二字, 因而消防技术法规亦称消防技术规范。另外, 消防技术规范大多以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形 式颁布,因而亦称之为消防技术标准。
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法律、
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都不得与宪法有抵
触。它是制定其他一切法律规范的依据,也
是消防法规的基本法源。
(一)宪法
在宪法中所包含的消防行政机关的执法:
关于国家行政机关活动的基本原则的规范 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组织和职权的规范; 关于公民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享有的权 利和应尽的义务的规范等。
(三)消防法规
1.行政法规
国务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 高行政机关。 消防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批准或颁布的有关消 防工作的法规。
与消防监督管理有关的行政法规有:《森林防火条 例》、《草原防火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条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等。
(三)消防法规
(二)消防法律
消防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全国 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或颁布实施的。
(二)消防法律
1.消防专门法律
《消防法》是我国目前
唯一的正在实施的具有
国家法律效力的专门的
消防法律,是消防工作
的基本法。
(二)消防法律
2.与消防行政管理相关的法律
与消防行政管理相关的法律中都有直接涉
及到消防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刑法》、
一、消防法法规的涵义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
以《消防法》为核心,其他消防 法规、消防规章和技术规范为补
充的较为完整的消防法规体系。
二、消防法规的渊源
消防法规的渊源,也称为消防法规的法 源,是指消防法规来源于其他哪些法律法规 和它由哪些规范组成的。 法律渊源是执法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如法律、法令、条例、章程、决议、命令、 习惯等。
(四)消防规章
消防行政规章(亦称部门规章),是由国
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 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 权限内制定和发布的命令、指示、规章等。
消防规章可由公安部单独颁布,也可由公
安部会同别的部门联合下发。
(四)消防规章
10、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 格。
11、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 于标准参考型考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 .9 层及9 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 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 的公共建筑;
3 .建筑高度大于24 m 的单层公共建筑;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 .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 5 .厂房; 6 .仓库; 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8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 9 .可燃材料堆场; 10. 城市交通隧道。 (3)目的 为了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 产安全
消防技术法规按适用范围或效力等级的不 同或制订的部门不同,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和地方标准几个层次。根据其性质可分为
规范和标准两大类。
(六)消防技术标准
在消防工作实践中,常用到标准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主要内容:
共分十二章,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厂房 (仓库),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与 可燃材料堆场,民用建筑,消防车道,建筑构造,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防烟与排烟,采暖、通风和 空气调节,电气,城市交通隧道等。
其他规范(标准)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等等共有100多部。
复习题
1、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核心,
三、法的基本职能
法的基本职能是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 人们的行为。 1、调整性职能: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把人 们的行为指引一定的方向上去,其中心问题 是如何确定权利和义务。分为: (1)静态调整:反映社会关系的静止状态。 如 对财产所有权的确认,对公民权利和义 务的确认。 (2)动态调整:反映社会关系的运动状态。 如合同制度、产品分配制度等。
以消防法规和消防技术规范为补充,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
2、《消防法》是我国唯一的、专门的消防法律,是消防工作的基 本法。 3、《黑龙江省消防条例》属于地方性消防法规。 4、《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属于消防行政规章。 5、《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规章是由公安部单独下发的。 6、消防技术标准根据制定的部门的不同,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
一、法基本概念
一、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 件决定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经 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法的五个特征:
1、由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
2、按照一定的程序制订的、修订的; 3、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4、体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意志; 5、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
(3)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