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美国的中国形象(下)

合集下载

中美两国民族性格比较

中美两国民族性格比较

中美两国民族性格比较邓小雄[摘要]由于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以及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中美两个民族的性格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从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行事稳重因循守旧与乐于冒险勇于创新;内向与外向;爱面子与讲实惠四个大方面对中美两国民族性格进行比较。

了解中美两国民族性格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美国;民族性格;比较;差异前言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

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其中宗教、历史、文化等因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特别是文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各种交往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成为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影响到一个国家、民族或个人的发展。

了解不同国家的民族性格,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中美两个民族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了解两个民族的性格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群体意识比较强烈。

中国人注重整体价值,强调个人应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群体利益始终高于个体利益,由此便形成了重义轻利的传统公私义利观念。

轻视个人利益,强调群体利益,这种心态树立起了大多数中国人对家族、社会、国家强烈的义务感和使命感,自觉担负起各种社会职责,形成参与意识和忧患意识。

这种家国一体的群体意识使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群体得以稳定地发展和壮大。

但群体意识忽视和压抑了个性发展,个人缺少自由发展,缺少独立思考,因此中华民族虽然人数众多,但顶尖人才却相对过少。

中国人的群体意识与历史上的小农生产方式、重农抑商政策、地理环境和重要人物有关。

小农生产使人们对集体有很大的依赖性。

历朝历代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增长缓慢,人们之间的连结易趋于稳定,不会出现明显的分化与差异。

中国的地理环境自成完整的体系,宜合不宜分,民族间强调的是群体的和谐。

孔子、孟子和董仲舒等儒家学派大师强调“天人合一”、“大一统”等思想,对群体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探究引言好莱坞电影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产业之一,其制作和传播的影片不仅在美国本土受到瞩目,同时也被海外观众广泛接受和喜爱。

然而,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中国形象屡屡受到争议和质疑。

本文旨在探究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如何被呈现,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以期从更广泛的角度熟识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形象的塑造。

一、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的演变1. 中国形象的早期呈现早在上世纪初,好莱坞电影开始尝试将中国元素引入到电影中,通过刻画中国人的形象来吸引观众。

然而,这一阶段的中国形象往往被夸大和刻板化的描绘,以满足当时美国观众对“玄妙东方”的好奇心理。

2. 中国形象的转变与多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逐渐多元化。

从严肃的历史剧、爱情片到战争片、动作片,中国形象开始呈现出更加真实和立体的特征。

电影《红高粱》、《卧虎藏龙》等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刻板印象,而是展示了中国人的情感、智慧和心里世界。

3. 对中国形象的新定义与挑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好莱坞电影开始尝试更加深度地了解中国,以更准确地呈现中国形象。

例如电影《功夫熊猫》中所描绘的中国功夫文化和漫画电影《大圣归来》中呈现的中国神话故事,都体现出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理解和尊重。

二、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原因分析1. 文化的差异好莱坞电影是美国本土文化的产物,其制作和创作团队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较大。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其观念、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这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在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中国形象屡屡带有西方观众的主观认知和刻板印象。

2. 市场的需求好莱坞电影是一项商业活动,其制作和推广需要思量到观众的需求和口味。

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观众数量使得好莱坞电影期望通过呈现中国形象来吸引中国观众的注意。

这也导致了一些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过于商业化和符合传统观念。

三、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影响1. 误导观众认知好莱坞电影作为全球观众较为熟识的电影品牌,其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对于西方观众对中国的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docx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docx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现如今,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下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全球化就开始迅速发展并给世界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全球化最显著的一个影响就是它使得货物的流通越来越频繁,人口流动以及人口迁移也越来越频繁,伴随着人口流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不同文化的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碰撞和发展。

而人们思想交流的同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发生了变化,不同文化间的共同点也越来越多。

而对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这两种比较典型且差异较大的两种文化,也渐渐地在各自的文化中看到对方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英国和美国作为两个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它们的文化也由小范围的影响逐渐扩大到更广的地区。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也已经不再是那个闭关锁国,只知道自己按照固有模式发展的国家了,英美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对中国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影响具体体现在许多不同的方面。

例如在生活方式上,无论是衣食住行中的哪一个方面,我们都会发现英美文化的影子,从英美国家的餐厅到英美国家的品牌再到英美的国家的建筑或者是装修风格,都体现出了英美文化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而对于英美文学的传播方面,虽然就大学生层面来说,很多人对英美文学的认识还不够深。

然而,曾经有一项调查指出,在图书方面,多年以来我国对欧美国家的进出口比例超过100比1,这说明了我国引进了大量的欧美优秀的文学著作给中国读者,我们有很多很好的英美文学的资源可供我们选择,而这些资源却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在英美文化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地向外扩散,彰显它独特的魅力。

虽然由于历史的一些因素,使得很多人对于中国文化不大了解甚至有偏见,然而,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有了孔子学院,很多国家也掀起了学汉语的热潮,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了解和学习更多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

中国在西方的形象研究综述(下)

中国在西方的形象研究综述(下)
8 tp / w r d u . q c m a 2 1 0 1 / 0 1 7 h m h t :/ o l c p q . o / / 0 0 5 l 0 0 5 t
① [ 麦奎尔著, 崔保国、李琨 译: ‘ 英]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清华大
学出版社, 20 年7 0 6 月,第4 7 0 页 。 0 、4 8

种非介入性研 究,内容分析从描述 的层 面着 力来研
究 国家形 象 ,其理 论解 释性 不够 。传播 学形 象研 究 探讨 了西方媒 体 中的 国家 形象 ,提 出 了 “中国威胁 论 ”、 “ 国崩溃论 ”和 “ 中 中国妖魔论 ”的论 点,这 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我国国家形象所面 临的问题 。然 而, 目前的研究 多数止于 单纯 的描述 ,未 能对 中国国 家形象的成 因进行深层次 的分析 ,这也是传播学形象 研究亟待解 决的重要 问题 。 四、形象研究的国际关系学视角
播的戏剧化情境》,
‘ 现代传播》, 19 年第3 99 期。
②③⑨ [ 沃纳. 美】 赛佛林、小詹姆斯. 坦卡德著 , 郭镇之等译:
‘ 传播理
论:起源、方法 与应用》, 华夏出版社 . 19 年l 月, 第2 1 6 、2 8 99 O 6 、23 9 页。 ④ 施 拈 《 死亡 日记 > 一个媒 介事 件豹 构建和 伦理 分析 》, 《 代传 < : 现

探 索与争 鸣 ・
新 闻知识 (0 0 0 ) 2 1 .8
中国在西方 的形象研 究综述
冉 继军
曾湘琴 、胡志华、冉继 军 则运 用荷兰学者 凡・ 迪克的新 闻话语 分析法和框架理 论分别对2 0 年美 国 03
国 家 身 份 差 异 性 的认 知直 接 导 致 了 中美 在 文 化 和 安全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呈现多种多样。

从历史上看,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刻画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转变。

尽管在一些早期的电影中,华人形象给人以负面的印象,但近年来的电影作品中,华人形象开始多样化和积极向上。

20世纪初的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主要表现为“鬼魂人物”。

《Ghosts》(1915)就是一部典型的例子。

这些形象常常被戴上面具,并在剧中扮演一些神秘和恐怖的角色。

这样的刻画给人一种恐惧和陌生感,暗示华人是可怕的“异类”。

在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电影中,华人形象开始呈现为“虎妞”(China doll)。

这些角色通常是典型的亚洲女性,被塑造得柔弱、温顺、需要被保护。

她们是白人男性主角的情人或配角。

这样的描写使人们将华人视为“外国异族的女性”,给人一种依附和性化的形象。

到了50年代和60年代的电影中,华人形象开始随着华人社区的日益增长而多样化。

在《金瓶梅》(The World of Suzie Wong)等电影中,华人形象展现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面貌,如妓女、艺术家、移民工人等。

这些角色的刻画虽然较为真实,但仍受到种族和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逐渐呈现多元化和积极向上的趋势。

《黑豹》(Black Panther)中的亚瑟王、《功夫梦》(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中的李梅亭等角色都是积极向上的形象,他们坚强、智慧、勇敢,并且不再被局限于传统的刻板形象。

虽然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呈现已经逐渐多元化,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电影中的华人角色仍然被定义为“亚洲人”的代表,缺乏个性化和独立性。

华人形象在电影中的描绘仍然会受到一些刻板印象和偏见的影响,如华人是商人、算命师、功夫高手等。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正逐渐多样化和积极向上发展。

这反映了美国社会对多元文化的认可和接纳。

未来,随着华人导演和演员们在电影界的继续努力,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具有积极意义和丰富内涵的华人形象出现在银幕上。

成长中的美国的中国形象

成长中的美国的中国形象

成长中的美国的中国形象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步发生着变化,从历史上来说这种变化有时造成了美好的中国形象,而有时造成畏缩的中国形象。

但是纵观全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逐步走向正方向的中国形象。

在美国曾经被称赞、被颂扬、被歌唱。

但中国形象也曾经被蔑视、被诋毁、被蹂躏。

但是随着我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形象总的方向是美丽的,正如那睡醒的雄狮,强大、自信、而又时刻透露着温柔。

标签:中国形象,美国,变化世界飞速发展,中国也有睡狮觉醒。

中国以崭新的形象的毅力于世界,不再是任人成为“东亚病夫”的模样。

中国的形象在全球经历几起几浮,终于以全新面貌站在了全球人的面前。

而中国在美国的形象也同样经历不同时期的变化。

说到美国不得不谈到欧洲。

美国虽然是一个大熔炉国家,美国文学虽然是独立的,但是美国尤其是建国初期的美国,依然不能摆脱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影子。

异国形象是一个谈论很久的话题。

在文学研究中尤其是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有不少关于异国形象的言论。

“它是异国的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的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

”中国形象在全球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化。

如在欧洲,中欧历史的交流的源远流长,商贸是最初的开始点。

中国蚕丝在那是的欧洲甚是风靡,但是那时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对中国的称呼也略有不同,如“塞里丝(Seres)”、“契丹(Ca-thay)”。

13世纪随着法王路易九世派遣传教士向蒙古进行传教,虽然失败但是传教士威廉却为培根的拉丁文著作《著作全篇》提供了有关中国的资料。

而后一部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有影响的表现中国形象的书籍出现。

但是18世纪之前中国一直以一种模糊、类似不切实际的形象出现。

直到这是整个欧洲掀起了“中国热”的狂潮。

中国的文学、丝绸、茶叶器皿、园林建筑以及中式室内装饰都让欧洲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程度不亚于前几年中国人对欧美风的追寻。

可见当时中国是美好的形象出现在欧洲的。

但是19世纪的到来这一切都发生了转变。

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

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

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一、导言史景迁(Jonathan Spence)在考察欧美作家描摹中国的小说时,将其分为六类:其一是书写在中国内部的中国人,如赛珍珠(Pearl S. Buck)刻画中国农民,英国作家厄内斯特?布拉马(Ernest Bramah)写倒霉而幽默的凯?龙(Kai Lun),荷兰汉学家高罗佩(Robert Van Gulik)撰写狄公办案传奇等;其二是写在中国的西方人,如约翰?赫赛(John Hersey)小说《一块卵石》(A Single Pebble, 1956)的叙述者美国工程师,白修德(Theodore Harold White)笔下的美国飞行员英雄,畅销书詹姆斯?克莱威尔(James Clavell)的《大班》(Tai-Pan)和罗伯特?爱列根特(Robert Elegant)的《王朝》(Dynasty)里面的西人形象;其三是描写海外中国人的世界,如著名人物形象恶魔傅满洲(Fu Manchu)和华人探长陈查理(Charlie Chan),保尔?斯科特(Paul Scott)笔下的中国女子蒂娜?张(Tina Chang),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描写的金山华人和移民女性等;其四是把中国作为政治声明的焦点所在,如马尔罗的《人的命运》,布菜希特的《四川好人》等;其五是虚构地描写中国的学者,如赫尔曼?黑塞的《玻璃珠游戏》,哥兹沃西?洛兹?狄金森(Goldsworthy Lowes Dickinson)的《中国人来信》,卡内蒂的《迷惘》等;其六是描写一种主观想像的中国,如卡夫卡的《万里长城》、谢阁兰的《勒内?莱斯》、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

史景迁的类型学划分,同样适用于解读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

作为"世俗神话"的美国电影,当然不会放弃中国形象这一经久不衰的刺激,而作为"他者"的中国与中国人,对于个人/文化意义上美国"自我"的构成,可谓必不可少的想象源泉。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2006年01月27日15:24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作者:龙凤剑客选自:sina论坛美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一样,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概念至今还是非常的模糊。

初来北美大陆的中国人,很多是当年被运来修筑横跨东西两岸的美国铁路线的苦工。

那些中国人基本上大字不认多少,还留着清朝的大辫子。

所以中国人的形象一开始,就和又粗又黑的大麻花一样的辫子联系起来。

尽管当时没有一个美国人有本事修筑跨东西海岸的铁路线,而中国苦工却以坚忍不拔的个性和巨大的生命代价,修好了这个对于美国经济有着重大历史影响力的铁路线,但中国人反而在美国,给人以贫弱、呆板、没有文化的形象。

在修完这段“不可能”的铁路后,美国政府脸一黑,以“抢夺美国人饭碗”为理由,大肆驱赶华工,并不支付部分工资和遣散费。

随后美国政府出台了历史上唯一的一个、针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反移民法案 - “排华法案”。

留在美国的华人没有钱再回国,于是华人成了流浪儿,在美国可以被白人随便殴打甚至杀死,而白人不会获罪。

从那时起,中国人的形象就是一个卑躬屈膝、拖着长辫子、可以任意被人欺负的形象。

到了好莱坞年代,中国人在美国电影中是毫无地位的。

当时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曾经写过一部关于中国农民生活的小说“大地”,后来改编成电影获得成功,影星路易斯-雷纳因为出演其中的中国女性而夺得奥斯卡奖,但是这类角色,没有中国人什么事,男女主人公或主要配角基本是白人。

不过这部电影总算是没有太贬低中国人,但其中的农村生活让许多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是清贫的,需要美国人来拯救的对象。

很多美国传教士到了中国,就是出于这种悲天悯人的拯救中国人的心态。

不过他们中间很多人也办了不少大学,不管这些传教士办校的初衷如何,这些大学后来成为中国五四运动后推动新文化教育一股不小的力量。

后来中国人的形象开始出现了分化。

一种是柔弱、美丽和需要白人拯救的中国女性,电影“苏丝黄的世界”让很多美国男性对东方女性产生了遐想。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解读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解读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解读一、不同时期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一)19世纪至20世纪间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在美国文学中,出现中国形象的文学作品最早是在19世纪时期,中国以本土华人劳工的形象出现在他们的作品当中。

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对中国形象进行了丑化和抹黑。

19世纪至20世纪间,中国形象一直以负面为主。

主要原因为1848年加州发现金矿,其后大量的中国人进入加州做劳动力,但由于美国人的种族歧视已经根深蒂固和排华运动正在进行等多种原因,中国形象被严重黑化。

比如有作者的文学作品中出现华人劳工形象,对其描述为使用阴谋诡计和没有时间观念的中国佬。

(二)20世纪以后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在美国文学作品中如此黑化与不堪的中国形象直到20世纪左右开始得到改善,中国的形象在美国以及世界发生了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人民对战争产生了巨大的恐惧,西方人民的优越感和自信心被严重打击。

此时美国作家为了安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试图从神秘的东方和中国文化中寻找希望。

比如,在1925年厄尔.比格斯创作了一系列的侦探类小说,而小说中的主人公正是一名中国人,该主人公被赋予了聪明睿智、正义凛然和幽默风趣等特质。

该系列书出版后,得到了较为不错的反馈和美国人民的喜爱。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快速增强,一部分美国作者怀着傲慢与偏见的态度,再次抹黑中国形象。

但其中,也有客观全面描写中国形象的美国作家。

他们在作品中,客观描述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因此整体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彼得海斯勒是美国文学界的代表,他深入中国生活了数十年,对中国有较多的接触与深入的研究,他的作品所描述的中国也较为客观与全面。

他笔中的中国既有善良团结和包容的一面,但也存在排外和消极的一面。

二、不同类型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美国文学有大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游记以及戏剧,在这些文学作品中都出现表现中国形象的描述。

框架理论视域下美剧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研究

框架理论视域下美剧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研究

框架理论视域下美剧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研究一、简述美剧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影视作品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而在其中中国形象的建构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本文将从框架理论的视域出发,探讨美剧中中国形象的建构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框架理论,简单来说框架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时所依据的基本概念和观念体系。

而这些概念和观念又是由社会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因此当我们研究一个事物时,就需要了解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美剧中中国形象的建构过程,并探讨其中的文化差异和认知误区。

A.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影视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受众。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文化也逐渐走向世界。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美国电视剧中对中国形象的建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互动,以及美国观众对中国的认识和看法。

本文将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美国电视剧中对中国形象的建构。

框架理论认为,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是由其自身的认知框架所决定的。

因此本文将首先分析美国观众的认知框架,然后再探讨美国电视剧中对中国形象的建构方式和特点。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美国观众对中国的认识和看法,为今后中美文化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本文也将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

B. 研究目的和问题《框架理论视域下美剧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研究》这篇文章我们要探讨的主要是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深入理解美剧中的中国形象是如何被构建出来的,以及这种构建背后的心理机制和社会影响。

具体来说我们想要了解的是,美剧编剧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选择和处理关于中国的元素,如何通过这些元素来塑造角色、推动剧情,以及营造特定的氛围或者主题。

同时我们也会关注这种构建方式对观众的影响,包括他们对中国的看法、态度,以及可能的行为模式。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

西方在认识自我的同时解读中国,在解读、构建他们眼中的中国的同时重新认识自我。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哲人形象1. 在13世纪,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将一个富庶、文明、繁荣的契丹蛮子国(古时对中国的称呼)展现在西方人面前,令他们叹为观止。

2. 14世纪中期,英国座椅上的旅行家曼德维尔在其虚构的小说《曼德维尔游记》中再次用这一想象中美丽神奇的传奇国度,强化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向往。

此后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看到中国的皇帝仁慈、公正、勤勉,富有智慧与德行。

通过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研究,他们发现这是由于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哲人——孔子,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创立了一个开明的君主政体。

四书五经赋予中国皇帝以贤明、旷达,使他们用知识、用爱而不是用暴力来治理国家和人民,于是一个西方关于中国的正面套话“哲人王”便诞生了。

当然,不管是17世纪的哲人王康熙,还是20世纪的哲人王毛泽东,都被西方人涂上了浓重的想象色彩和理想化色彩,目的是为了利用中国形象来改造自身。

18世纪的启蒙主义者用它抨击暴政、挑战神学;20世纪的西方人则,试图用它来拯救被战火和功利燎焦的灵魂。

中国佬西方人对中国的美好印象到了19世纪来了一个大逆转,中国由开明、富饶、发展、繁荣一变而为专制、贫困、停滞、腐朽,中国人由聪明、勤奋、坚强、质朴变成愚昧、奸诈、怯懦、保守,西方的中国观由钦佩、狂热、仰视转为批判、憎恶、蔑视。

1.英国著名的《笨拙》杂志在1858年4月10日上刊登了一首诗,题为《一首为广州写的歌》,诗中对中国佬约翰极尽丑化谩骂之能事,声称约翰牛逮着机会就会好好教训中国佬约翰。

2.在一篇题为《中国佬约翰》的小说中,哈特有这样一段描述:“持久的卑微意识——~种在嘴和眼睛的线条中隐藏着的自卑和痛苦。

……他们很少笑,他们的大笑带有超乎寻常的、嘲笑的性质——纯粹是一种机械的痉挛,毫无任何欢乐的成分——以至于到今天为止,我还怀疑自己是否曾经见到过一个中国人笑。

外国人眼中的四种中国形象

外国人眼中的四种中国形象

外国人眼中的四种中国形象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世界各国对中国越来越关注。

中国在国际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皮尤全球态度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对22个国家公众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中国在国际上实际上有四种不同的形象。

中国在国际上实际上有四种不同的形象:不好不坏、坏、好、超好。

事实上,西方国家未必就一定对中国没有好感,而对中国没有好感的有许多是中国的邻邦。

中东国家:“不好不坏”的中国在皮尤全球态度项目2010年的民意测验中,中东国家对中国的评价褒贬各半。

虽然参加民意测验的中东三国有超过半数的人对中国有好感,也有接近半数的人对中国没有好感。

黎巴嫩的公众56%对中国有好感,而42%没有好感。

在约旦,53%对中国有好感,而46%没有好感。

埃及的公众52%对中国有好感,但43%没有好感。

中东各国对中国的暧昧态度或许与中国在中东的政策有关。

自从1992年与以色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在中东的政治争端上一直基本保持低调。

当问到中国是合作伙伴还是敌人的时候,中东国家大都选择“两者都不是”。

当然,在“合作伙伴”和“敌人”之间,中东国家更倾向于把中国当作是“合作伙伴”而不是“敌人”。

在埃及,28%的公众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15%认为中国是敌人。

在黎巴嫩,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的占35%,认为中国是敌人的占10%。

在约旦,47%的公众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13%认为中国是敌人。

中东国家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态度与对中国军事崛起的态度截然相反。

大多数人欢迎中国的经济崛起,但对中国的军事崛起普遍表示担忧。

埃及和黎巴嫩人中认为中国的经济强大对他们国家是一件好事的都占54%,而约旦人有71%持有类似观点。

但三国都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中国的军事强大对他们本国是件坏事。

具体说来,这样的人在埃及占55%,在约旦占56%,在黎巴嫩占59%。

在中东地区,埃及对中国的态度值得注意。

埃及不仅是一个中东国家,也是一个非洲和阿拉伯国家。

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的中美国家形象构建

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的中美国家形象构建

家形象构建的过程。 本研究运用 BFSU Collocator1.0、Antconc3.2
和 BFSUPowerConc1.0语料库工具对所收集的语 料进行研究分析,同时运用 CharterisBlack[3]提出的 隐喻识别标准,将研究分为三大步骤:隐喻识别、隐 喻理解、隐喻阐释。第一步,隐喻识别。找出引起语 义张力即非词语字面含义的词语表达。先抽取部分 文本并细读,将一些具有语义张力的词语表达称为 候选隐喻。第二步,隐喻理解。将这些词语放在语 料库中搜索其相应的语境上下文,根据上下文判断 该词含义 是 否 为 隐 喻 性 含 义[5]。 隐 喻 是 以 词 为 表 达方式、用语境来突显内涵的语用现象。[6]第三步, 隐喻阐释。通过上下文分析具体词语,若该词具有 隐喻性,则将其称为隐喻关键词。
二、分析
从表 1至表 6的分析数据可以得出隐喻回鸣值 的高低。从表 1、表 2和表 5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国
收稿日期:2018-04-12 作者简介:诸葛湘君(1993-),女,河南开封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57·
2018年 12月 第 33卷第 4期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NANUNIVERSITYOFENGINEERING(SOCIALSCIENCEEDITION)
关键词:批评隐喻分析;中国;美国;政治语言;国家形象;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318(2018)04-0059-04
认知语言学于 20世纪 70年代末成为语言学界 研究主流,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研究成 果。批评隐喻分析也在同时期成为人们研究的关注 点,它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及当时社会背景,来 说明隐藏在文字后的思想意识,进而揭示语言和意 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1]最早提出将两者结合在 一起的是 Meadows[2],将之形成明确批评隐喻理论 的是 CharterisBlack[3]。批评隐喻分析与语料库、语 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多门学科相结合,能揭示话语 群体的意图和观点,分析话语群体的做法。恰当地 使用隐喻能有效激发和唤起听众的内心情感,影响 听众的选择。隐喻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人们解 释隐喻使用者的政治立场、态度和信念,分析隐喻使 用者所构建的政治形象。

浅析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浅析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浅析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王璐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在世界文化史上,多元文化碰撞和互相渗透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人类文化交流中,西风东渐和东风西渐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但在研究实践中,前者是中国学者谈论较多的话题,而后者无论是从事研究的人数还是所取得的成果相对来说要少的多,这与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不相宜。

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由一系列处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截然相反的关于中国与中国人的形象特征构成,这些印象特征像保留剧目一样,是基本固定的。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就像在不同的演季中一样。

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挑选其中一个侧面的精神特征,将其表现出来.关键词:美国文学中国形象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中对中国进行的描写有很多,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心目中的中国形象。

很多美国人和美国的文学作品都用异域眼光来打量这块陌生土地和这块土地生活的人们,也写下大量的关于中国形象描写的作品,展现了对中国的经济的、政治的、生活的、文化的、民族的等各方面的不同观点和评论。

1.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的发展轨迹特征从美国的整个中国观历史的沿革看,美国人在早期承袭不少的欧洲人关于中国形象的见识,当然也包括偏见。

欧洲文学尤其是旅行游记以及传入美国的中国商品和美国人亲临中国观感共同构成了早期的美国人关于中国的认识基础。

美国人长期以来关于中国的印象是中美关系研究重要的领域,是文化互识的现象,美国文学之中的中国形象是一种文化跟一种文化之间的体察认知,虽然不乏偏见和鄙视的情况存在。

美国对于中国的认识是经历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的,这种变化体现在文学作品以及新闻的报道中。

在19世纪的后半叶开始,美国的文字叙述里关于中国的形象描写就已经相当的可观。

通过这些中国各种着述我们会发现,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关于中国观察和记述是有中国人不察独特的地方。

很大一部分主要是对于基层的社会记录,而多数所见和所闻都显得更加的别致和细腻,这些都能成为补充中文记载缺漏参考的资料。

老美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听完美国人的说法,真的是没有想到!

老美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听完美国人的说法,真的是没有想到!

老美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听完美国人的说法,真的是没有想
到!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是特别强大的。

1、国土辽阔,资源相对丰富。

中国拥有居世界第三位的广阔国土,不但陆上土地风光秀丽且地势也易守难攻。

资源也很丰富,以煤、稀土为代表的15种矿产储量居世界一二位。

石油居第六位,天燃气居第八位。

水资源居第六位,森林居第六位,草地居第二位。

再加近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海洋资源,可以说祖先留给我们的资源真的很丰富。

2、人口够多且国民智商很高,受教育度较高。

不久前,英国一研究报告表明,东亚三国人种智商很高,排名居世界前列,都高过白人。

除了犹太人,国人应能排第二位。

而国民智商高则是一个民族成功的基础。

3、经济实力较强大。

经几十年的奋斗,中国GDP已是世界第二(PPP第一)。

外汇储备第一,第一工业国,富豪数第二,世界五百强第二,
第一专利国,第一科技论文产出国,外贸第一,军费第二,武器出口第三。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ppt课件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ppt课件
1973年英使马噶尼访华,巩固了这种形象 ,中国在西方的眼中不在神秘
中国影像
卧藏龙中的江湖、儒道与情欲
李安的文化观念中,东方文化是群体主义 的,东方人格意味着隐忍克己,追求某种 遥远的境界;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的,西 方人格则意味着敢作敢为,追求自由的实 际享乐,这种文化冲突也可以看作是“超 我”和“本我”的冲突。然而,在这两者 之间,有没有一个绝对的准绳用来评价孰 是孰非呢?这就是《卧虎藏龙》所探讨的 主题。
毛姆与中国的两面
毛姆(Somerest Maugham)是 20世纪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 他的许多作品都以异国东方为场景, 融入了他在一战期间周游世界的见 闻。
他以中国为背景的散文《在中国屏 风上》和小说《面纱》提供了大量 有关中国的思考,如中国的弃婴问 题、悲剧性的柔美景观、黑暗却奇 异的杂货店,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 的贫苦农民。在毛姆的笔下,中国 的美与丑奇异的共存,并为它所观 察到的人生提供了最佳的背景。
停滞的中国
《神探夏洛克》是BBC广播公司2019 年的大热剧。
然而,在该剧第一季第2集《 The Blind Banker 》中运用的中国元素, 却让当代中国人匪夷所思。唐人街、 招财猫、秘密社会(黑莲教)、象形 文字(苏州码子)、杂耍艺术……从 中显现的中国图像不仅是鸦片帝国的 延续,也是江湖黑帮、堕落邪恶的 “黄祸”观念在西方人心中留下的中 国烙印。
这种二元论述,包括诸如自由与奴役的话语、 进步与停滞的话语、理性与感性的话语……东 方作为启蒙大叙事的否定面出现或他者出现, 变成专制奴役、停滞封闭、愚昧堕落的象征, 由此确立西方现代性自我的意义与价值。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
考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目的不仅在于揭开西方理 解中国的种种内在机制和自身需求,更重要的目标 则是重新认识中国。

美国媒体眼中的华人形象及其成因1820—1948

美国媒体眼中的华人形象及其成因1820—1948

14基金课题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美国华人研究的主题内容和范式变迁(1990—2016)”成果,项目编号:2016PY;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美国华人研究理论范式变迁(1990—2016)”成果,项目编号:SISUYZ201601美国媒体眼中的华人形象及其成因(1820—1948)程 玲(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 400031)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美国媒体眼中早期华人移民形象、排华法案颁发前的中国劳工形象、二战前后《时代》等刊物关注的华人形象,来揭示美国媒体报道的内容虽然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建立在此内容上的美国的华人形象未必是正确、真实、全面的,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偏见以及美国自身利益主导其对近代华人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美国媒体;华人形象;成因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1-0014-03一、引言美国的中国观察者通过在报刊上发表有关居留美国的华人的情况和遥远的中国发生的事情,在美国政府和民众心中塑造了一个绝大多数美国人无法亲身经历的中国形象。

美国的中国形象构建影响了美国对华的政治决策。

本文聚焦1820—1948年,综述美国媒体报道的早期华人移民形象、排华法案颁发前后的中国劳工形象、二战前后《时代》等刊物对华人的刻意美化,揭示美国媒体在报道中国形象时虽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建立在此信息上的美国的华人形象未必是正确、真实、全面的,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偏见以及美国自身利益主导其对近代华人形象的塑造。

二、美国媒体笔下的华人形象(1820—1948)(一)美国早期华人正面形象(1820—1848)早期美国华人的异域风貌填补了美国社会的好奇心,美国媒体呈现正面的华人形象。

1848年以前,在美的华人星星寥寥,仅几十人。

其中引起媒体轰动的有中泰混血的连体兄弟昂和昌以及到美国的第一位华人女性梅阿芳。

1829年到达美国的连体兄弟昂和昌虽来自泰国,但他们的父亲是华人,母亲也是中泰后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查理形象
• 1926年《没有钥匙 的住宅》(The House Without a Key)公映以来, 二十年代有两部、 三十年代有二十部、 四十年代有二十四 部陈查理电影公映, 最后一部于1949年 完成。
• 从1926年到1949年,美国有4家电影公司拍摄了40多部 以中国侦探陈查理为主角的系列影片,其时间跨度之长, 规模之大,大概只有日后的《007》系列可与之媲美。
• 陈查理是夏威夷警署内的一名华人探长,他头脑聪明,屡 破奇案,不断挫败各种犯罪团伙和黑色势力,成为银幕上 正义的化身。
• 与那些孔武有力、说着粗口,依靠拳头加手枪的美国侦探 不同,陈查理穿着讲究、彬彬有礼。他破案时从来不带武 器,完全是凭借过人的机智化险为夷。
中西爱情的悲剧套路: 1933年《严将军的苦茶》
• 《严将军的苦茶》(The Bitter Tea of General Yen, 1933),讲述一中国军阀与 一美国女传教士在上海的罗曼史,最后严 将军也是服毒自尽。
中西爱情的悲剧套路: 1935年《上海》
• 《上海》(1935)稍有新意,男主人公为一混血 儿,其父是被放逐的俄罗斯贵族,其母为满洲公 主,女主人公是一美国姑娘。但故事结尾处他们 将面临的悲剧并未发生,上一代人的悲剧拯救了 他们的命运。
• “想象一个人,细高干瘦而且阴险,双肩高耸, 长着莎士比亚式的额头,撒旦式的面孔,头发奇 短的脑壳,还有真正猫绿色的细长而夺人魂魄的 眼睛。如果你愿意,那么赋予他所有东方血统残 酷的狡猾,集聚成一种大智,再赋予他一个富裕 国家的所有财富,尽管那个国家根本不知道他的 存在。想象一下那个可怕的生灵,于是黄祸的化 身傅满洲博士,你心中就有了一个形象”。
• 也出现了正面刻画中国人的电影,并且影 响不小。
1、中西爱情的悲剧套路:1919年《娇花溅血》
• 1910年以后追求娱乐的 电影工业开始把东方人 以恶棍形象搬上屏幕, 如《国家》(Patria, 1917)等,但此十年间 最重要的影片无疑是大 师格里菲斯(D. W. Griffith)的《残花泪》 (Broken Blossoms, 1919,又译《娇花溅 血》)。
第五讲 美国的中国形象(下): 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
一、1905年以前
• 1896年至1905年间出现的中国与中国人形象大多 见于纪录片,其主题或是重要的地理场所,或是 中国人的举止习惯。
• 重要的地理场所:如1898年现场拍摄的《香港政 府建筑》、《上海警察局》、《上海街景》等七 部影片,以及1902年拍摄的《北京前门》和《天 津街景》等。
• 记录中国人的举止习惯:如《李鸿章凭吊格兰特 公墓》(1896)、《中国人队列》(1898)、 《唐人街风景》(1903)和《中国洗衣店在工作》 (1904)等。
二、1905-1949年
• 爱情题材有两种结局,悲剧与喜剧:真正 的中西方爱情不会有好结局;若是主人公 被证明是西方血统,就是喜剧。
• 这一时期美国电影上形成了两个鲜明的中 国人形象:傅满洲与陈查理。
中西爱情的悲剧套路: 1919年《红灯笼》
• 《红灯笼》(The Red Lantern,1919), 表现一位中国混血姑娘与一位美国传教士 之子的爱情悲剧,并反对中国的义和拳运 动,在故事结尾处女主人公服毒自尽。
中西爱情的悲剧套路: 1919年《武先生》
• 《武先生》(Mr. Wu, 1919),电影描画一 位中国富家小姐被一位来自英国的花花公 子抛弃,她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父亲武先生 绑架了那个花花公子,将英国人的母亲诱 惑到自己的房间几行非礼,后误服女仆端 上的毒药命归黄泉。
• 《东便是西》(East is West, 1930):一 位美国官员之子与一位中国女子共坠爱河, 惹来一系列风波,后来得知她本来是一位 美国传教士之女,小时候被人偷走抱养, 这突变的新身份将使新娘毫无阻碍地进入 美国西海岸社会。
2、从傅满洲到陈查理
• 1913年,英国人阿瑟·沃德(Arthur Ward,笔名 Sax Rohmer)塑造的恶魔形象傅满洲在美国开始 流行。
• 原来当两人准备结婚之际,男主人公的朋友劝阻 他们不要重演父辈的悲剧,他母亲曾因那桩婚事 自杀身亡。于是年轻的情侣不再公然对抗种族偏 见,断绝关系后天各一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黄种人变白种人,皆大欢喜:1916年《打破桎梏》
• 1916年拍摄了《打破桎梏》(Broken Fetters), 又名《黄与白》(Yellow and White)。
黄种人变白种人,皆大欢喜: 1930年《神之子》
• 《神之子》(Son of the Gods, 1930): 一位富有的中国人爱上美国少女,因种族 偏见而抑郁寡欢,最后男主人公不过是中 国人的养子,实际上还是美国人,于是故 事仍以喜剧形式收尾。
黄种人变白种人,皆大欢喜: 1930年《东便是西》
《娇花溅血》
《娇花溅血》剧情
• 故事讲述一位嗜食 鸦片的单身华人爱 上白人少女白花, 少女之父是残暴成 性的职业拳师,常 对亲生女儿拳脚交 加,发泄比赛失败 后的抑闷。
• 父亲发现女儿在黄种人的阁楼后怒不可遏,强 行把女儿带回家打得她奄奄待毙,华人赶来目 睹此景开枪打死拳师,最后在香消玉殒的白花 身旁自尽。
• 它讲述一名中国少女被卖给一位中国富商,一名 美国艺术家与中国少女在赌场邂逅相遇并坠入情 网。为了拯救少女,艺术家将所有财产推上牌桌, 试图用赢到的赌资赎出钟情的女子。乘赌场老板 间争斗之际,艺术家帮少女获得自由。
• 原来这位少女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驻上海前领 事的千金。父亲死后,她由一位中国富人收养。 于是两人毫无障碍地结成百年之好,并在中国作 蜜月旅行。
• 同一时期,美国新闻记者兼作家厄尔·比格 斯(Earl Derr Biggers)创造了东方福尔摩 斯——“模范少数族裔”侦探陈查理:“这 个人很胖,可走起路来却步履轻如女人, 他生着孩子般的圆脸,白净的皮肤,短而 密的黑发,斜挑的眉头,上吊的双目,他 从奈佳小姐身边走过时,谦恭而彬彬有礼 地向她鞠躬致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