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
关于科学家的励志故事大全

【导语】世界因为有了科学家们的智慧和付出才有了现在的科技化⽣活。
下⾯是整理分享的关于科学家的励志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顿的故事】 ⽜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顿⼩时候很喜欢动物。
有⼀次,他的朋友送给他⼀只狗和⼀只猫,⽜顿收到礼物⾮常⾼兴,⽆微不⾄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房间,⽜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个⼤⼀个⼩,有⼈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两个洞呢,⽜顿回答说:“狗从猫洞⾥能过去吗?” ⽜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爸爸就去世了。
两岁时,妈妈⼜改嫁到邻村。
⽜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
他从不乱花钱,的爱好就是搞⼀些⼩⼯艺,把零⽤钱聚起来,买了锯⼦、钉锤等⼀类⼯具,⼀放学就躲在房⼦⾥敲敲打打。
⽜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
有⼀次煮鸡蛋,⼼⾥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
还有⼀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
当他感到肚⼦饿时,已暮⾊苍茫。
他步出书房,⼀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
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么⾛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即回头,⼜⾛进了书房。
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把吃饭的事忘得⼀⼲⼆净,⽴即⼜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丁肇中的故事】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祖籍中国⼭东省⽇照市,1936年1⽉27⽇⽣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的。
1956年丁肇中⼊美国密执安⼤学学习,1960年获硕⼠学位,1962年获博⼠学位。
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亚⼤学⼯作。
1967年起任美国⿇省理⼯学院物理系教授,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
丁肇中主要从事⾼能实验物理、基本粒⼦物理、量⼦电动⼒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等⽅⾯的研究。
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希特各⾃独⽴地发现了J/ψ粒⼦。
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组利⽤美国布鲁克海⽂国家实验室的质⼦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
著名科学家的励志故事简短

著名科学家的励志故事简短著名科学家,他们为人类的进步付出了巨大的功劳,而他们背后的励志故事也激励着我们。
你听说过哪些科学家的故事呢?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了著名科学家的简短励志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篇1钱学森,杭州人,是全世界著名的火箭专家,是我国“原子弹之父”、“导弹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
1911年出生于上海,后来出国留学,1938开始对火箭进行研究。
1955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后,用他所学的专业和知识为祖国服务。
他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9年我国建国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为他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钱学森从美国回来时,对接待他的人所说的一句话。
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是艰难的,当他在美国得知祖国于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时,他的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愿望:早日回到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于是他向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明,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
金布尔听后大为震惊。
他认为:“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还大声喊道:“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钱学森只不过是要回国,美国人怎么会发那么大的火那么着急呢?因为他知道钱学森是个人才,他的知识和能力要是为中国服务,很可能对美国产生威胁。
他有一个恶毒的想法就是:我们美国得不到的,也不能让其他国家得到。
于是金布尔马上通知了移民局,不准让钱学森全家离开美国。
美国海关果然禁止钱学森回国并扣留了他的所有行李。
但后来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钱学森突然遭到联邦调查局的非法拘留,被送到移民局看守所关押起来。
如果不是钱学森的老师和校友大力帮助,恐怕他是难以得到自由的。
但那以后,钱学森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他不断受到移民局的迫害,行动处处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特务的监视,不许他离开洛杉矶,还定期查问他。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生活是自己选的,即使错了也要忍着走下去。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科学家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科学家励志故事: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是人类历史中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论等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爱因斯坦在科学思想上的贡献,在历史上也许只有牛顿和达尔文可以媲美。
同时,爱因斯坦还以极大的热枕关心社会进步,关心人类命运,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名族压迫和种种种族歧视,并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综观爱因斯坦的一生,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他的一生崇尚理性,努力使科学造福于人类,把真、善、美融为一体科学家励志故事大全故事。
199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于美国。
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活动,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得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科学家励志故事:弗莱明与青霉素弗莱明出生在苏格兰的亚尔郡,他的父亲是个勤俭诚实的农夫,生了八个孩子,弗莱明是最小的一个。
由于家道中落,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十六岁便要出来谋生;在二十岁那年,承受了姑母的一笔遗产,才可以继续学业。
二十五岁医学院毕业之后,便一直从事医学研究工作。
在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 (Penicillin 的原意是有细毛的) 。
从这时开始,弗莱明便对盘尼西林作系统的研究,到了1938年,盘尼西林才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盘尼西林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
弗莱明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他不尚空谈,只知默默无言地工作。
科学家诺贝尔的励志故事(最新12篇)

科学家诺贝尔的励志故事(最新12篇)名人故事:诺贝尔篇一感情的十字架诺贝尔认为自己长相丑陋,不会得到真正的爱,加上工作的繁忙,对母亲的依恋等,他很早就下决心献身科学,在创造发明中寻求心灵安慰。
虽然他富有且名满天下,一生中许多时间住在繁华热闹的巴黎,但却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人们对他的内心世界、他的个人生活不甚了解,只知道他是个孝子,一个古怪、孤独的富翁。
实际上,诺贝尔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自己的烦恼、苦闷、失落。
在60多年的岁月中,他曾义无反顾地排除障碍,向科研领域进军,建立起巨大的工业王国。
然而,他也曾陷入感情的漩涡,备尝爱情的酸甜苦辣。
1876年,诺贝尔与一位在花店工作的女士莎菲娅·赫斯在维也纳邂逅。
莎菲娅出身寒微,所受教育很少,但是开朗、单纯、漂亮。
认识诺贝尔后不久她便辞去了工作,诺贝尔在巴黎给她买了房子、请了家庭教师,希望她专心学习、提高自己。
他把莎菲娅当做未婚妻,并准备带她去见自己的母亲。
然而,莎菲娅却无意去了解巴黎、了解法国文化、了解诺贝尔的事业,对学习也很快失去了兴趣,她只希望诺贝尔与她长相厮守。
这使诺贝尔很苦恼。
诺贝尔意识到,莎菲娅身上没有一条符合母亲的标准。
自己的家庭、事业与莎菲娅之间有着太大的距离,他决定中断关系,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轨道。
但再见莎菲娅时,他又犹豫不决,舍不得与她一刀两断了。
他们就像被不同的欲望驱使着的两个孤独的灵魂,互相依恋,又在奋力寻求爱情的庇护,哪怕这种慰藉很短暂、代价很昂贵!莎菲娅天真、任性、随意,经常欠账,诺贝尔不得不经常为她付账;她游历于上层人士喜欢的许多地方,俩人之间经常为一件事互相指责、猜疑、大发脾气、争吵不断。
诺贝尔的精力在衰退,头脑变得迟钝,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1879~1884年间,他甚至没有什么实验成果和专利申请。
对于这位以工作为最大乐趣,以发明为荣的人来说,没有工作安慰,又平添许多感情上的烦恼,心底的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有时他把这种坏心情发泄到莎菲娅身上,他痛感莎菲娅并不是他渴望的爱人,除了金钱,自己也不是莎菲娅的需要,但他仍然舍不得放弃她。
科学家励志故事(10篇)

科学家励志故事(10篇)科学家励志故事(精选篇1)暑假里,我读了《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里面讲述了很多中外科学家成功成才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
在现代数学史上,陈景润的名字是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他成功地证明了“1+2”这个我们现在看来很平常的问题。
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了。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他在仅有6平方米的小屋里坚持埋头研究,经过无数个日夜、几度寒暑的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然而陈景润付出的努力也是惊人的,他用掉的演算草稿纸可以装满几个麻袋,也终于积劳成疾。
后来虽然他身体不好,依然锲而不舍地耕耘着。
陈景润在其他著名问题的研究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陈景润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做出那么大的贡献,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想想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又是多么优越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好好学习,努力刻苦地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的腾飞做贡献!科学家励志故事(精选篇2)我读完了《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
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首先是前言和目录它上面写了即将为我们讲述的名人·科学家的名字。
“铁路之父”詹天佑·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大师竺可桢·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华罗庚·“科学巨星”牛顿等他们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动,也让我知道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科学的力量。
尤其是为科学献身的布鲁诺让我非常感动。
他的全名叫乔尔丹诺·布鲁诺,1548年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
他从小勤奋好学,对文学·逻辑学和辩论学都有所涉猎。
当他阅读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后,他立即被深深吸引了。
他决定摒弃宗教思想,追随科学真理,他的行为引起了教会的强烈不满。
在当时的社会,天文学也是存在争议的科学。
由于布鲁诺坚持信奉哥白尼学说,宗教不满他的叛逆,1519年布鲁诺被捕了,他被送到罗马受审。
关于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有哪些

关于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有哪些(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作文,如传统节日作文、西方节日作文、国际节日作文、24节气日作文、纪念日作文、其他节日作文等等,想了解不同作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essays, such as traditional festival essays, western festival essay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essays, 24 solar terms essays, memorial day essays, other festival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tay tuned!关于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有哪些关于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有哪些7篇关于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有哪些?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精选9篇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精选9篇科学家小故事演讲稿700字篇一邓稼先,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的名字。
他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经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经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仅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此后的8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祖国要求他制造原子弹时,他义无返顾地同意;当苏联单方面撕毁和约,撤除相关人员时,他自我带头攻关,并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
数学家华罗庚之后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当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时,他并没有因成功而放弃工作,而是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
按照方案,最终最终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
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5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的李鹏同志专程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
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中国“两弹”之父。
当他生病时,他还一向想着工作,正因为祖国有他这样的好儿子,我们国家科技武装技术才能如此的先进。
他的精神一向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篇二事后回想起来,韩春雨觉得,自己和NgAgo的首次相遇,就像一部“无厘头”的喜剧。
科学家名人的成功励志小故事

科学家名人的成功励志小故事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成功来自他们的博学与创新精神。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了科学家名人的成功励志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科学家名人的成功故事篇1德国着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
高斯在还不会讲话时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时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
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
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
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
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
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
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
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
“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
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

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每一个科学家都是一位勇士,一起来看看那些勇士们的小故事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德莱斯发明了自行车现在,自行车像潮水一样,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
但很少有人知道,发明自行车的是德国的一个看林人,名叫德莱斯(1785—1851)。
德莱斯原是一个看林人,每天都要从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发明一种交通工具的欲望。
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轮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吗!就这样,德莱斯开始设计和制造自行车。
他用两个木轮、一个鞍座、一个安在前轮上起控制作用的车把,制成了一辆轮车。
人坐在车上,用双脚蹬地驱动木轮运动。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问世了。
1820xx年,德莱斯第一次骑自行车旅游,一路上受尽人闪的讥笑,……他决心用事实来回答这种讥笑。
一次比赛,他骑车4小时通过的距离,马拉车却用了15个小时。
尽管如此,仍然没有一家厂商愿意生产、出售这种自行车。
1839年,苏各兰人马克米廉发明了脚蹬,装在自行车前轮上,使自行车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
此后几十年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如风帆自行车、水上踏车、冰上自行车、五轮自行车,自行车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以后随着充气轮胎、链条等的出现,自行车的结构越来越完善。
德莱斯还发明了绞肉机、打字机等,都能减轻劳动强度。
现在铁路工人在铁轨上利用人力推进的小车,也是德莱斯发明的,所以称它为“德莱斯”。
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玻尔的兴趣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们在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大的发现。
在这些发现中,最杰出的两项成果是相对论和最子力学。
量子力学的创立者是玻尔。
玻尔是丹麦人,父亲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家庭条件非常优越。
玻尔的父亲有三个很好的朋友:一个是物理学家,一个是家,另个是语言学家。
他们四个人常常在周五的晚上聚在一起,谈论物理、哲学、文学等很多领域的问题。
每当他们谈论的时候,小玻尔都会坐在边上,静静地倾听。
2023科学家经典励志故事大全

2023科学家经典励志故事大全科学家经典励志故事:莫瓦桑发明人造金刚石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科学家,进化论的`创始者,他生前常说,他的《物种起源》等著作和学说是“集体的产物”。
在一封信中他曾这样写道:“我清楚地看到,如果没有那些可钦佩的观察者所搜集的大量材料,我决写不出那本书来。
”事实上,他和华莱士的交往便是科学家这种谦虚无私精神的体现。
华莱士是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旅行家,比达尔文小14岁,他和达尔文一样,进行着科学考察的活动,曾到南美的巴西、马来半岛等地做生物考察,采取动植物标本,在同一个课题上进行研究和写作。
其间,他读过达尔文的《一个植物学家的航行日记》,也和达尔文有过几次通信,讨论交流研究心得,不过两人都没有提及他们各自的独立研究和正在写作的具体内容。
1858年6月18日,正在努力撰写《物种起源》一书的达尔文,收到了华莱士寄来的一篇关于进化论的手稿----《论变种无限地离开其原始模式的倾向》。
达尔文惊诧得目瞪口呆,他说:“我从从未见过有这种更加令人惊奇的偶然巧合。
......他现在采用的学术名词,甚至也和我的书稿中各章题名相同......”如果是这样的话,进化论的优先权将归于华莱士了,达尔文再发表著作,就有抄袭和剽窃之嫌达尔文这时思想斗争十分激烈。
要知道达尔文已经从事20多年的研究了,当他环绕全球作科学考察时,华莱士还是一个刚入学接受启蒙教育的小学生。
达尔文由于旧病复发,加上孩子们身体不好,使得写作时断时续,进度很慢,才让华莱士后来居上。
但他不愧是品德高尚的人,他决定退避三舍,成人之美,建议华莱士赶快将论文发表出来,同时为了避嫌,他打算中断自己的写作,让华莱士独享荣誉。
但是,华莱士也是品德高尚的人,他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不仅果断地放弃了优先权,而且满怀敬意地对人说:“当我还是一个匆忙急躁的少年时,达尔文已经是一个耐心的、刻苦的研究者了,他勤勤恳恳地搜集证据,来证明他发现的真理,却不肯为争名而提早发表他的理论。
科学家颜宁励志事迹故事

科学家颜宁励志事迹故事颜宁将是杰出青年女性科学家的榜样,科学家颜宁事迹同学们了解多少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科学家颜宁励志事迹故事2024年(精选1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科学家颜宁励志事迹故事(精选篇1)某年,不到30岁的颜宁回到清华大学,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授、博导,她在医学院独立建设并领导了一个实验室,开始了她的独立研究之路。
此前7年,颜宁在普林斯顿大学一直致力于蛋白质结构研究,正因为这段经历,她决定向结构生物学中最难的领域——膜蛋白(即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开炮”。
“人体的遗传靠的是DNA,而各种功能的实现则要靠蛋白质。
如果说DNA决定了一部机器是汽车而不是马车,那么实现这部机器功能的发动机、轮子和方向盘就是蛋白质。
”颜宁告诉记者,人得病是某种蛋白质出了问题,通过解析膜蛋白结构,就能明确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进而着手研究修复的办法,最终达成治病的目的。
在人类基因组的2万多个基因中,约有30%编码的是膜蛋白;而在FDA批准上市的药物中,一半以上以膜蛋白为作用目标。
很多基础生命活动,都需要膜蛋白的参与:作为“载体”帮助营养物质分子完成跨膜转运;作为“受体”,帮助传导各种细胞信号;作为“通道”,精细调控小分子与离子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
然而,对于数量如此庞大、功能如此重要的膜蛋白,科学家对它们的精微结构和工作机理却一直知之甚少。
科学家绝非对膜蛋白视而不见。
相反,世界范围内有许多研究膜蛋白结构的科研小组,但由于膜蛋白不容易提取、提纯等问题,这些小组要么长期艰难跋涉,要么中途改弦易辙。
当然,也有极少数团队能有斩获,颜宁领导的研究小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回国前,颜宁计划用3至6年研究出一个膜蛋白结构,而如今,她的科研团队用了不到5年时间,就成功解析了5个重要膜蛋白的结构,并初步揭示其工作机理。
“大家在科研领域的出色表现向世界证明,在中国同样能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有些成果甚至比海外实现得更快更好。
名人励志故事5篇

名人励志故事5篇1. 史蒂夫·乔布斯:从零到亿万,创新与坚持的传奇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者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起伏和传奇色彩。
乔布斯1955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在养父母的抚养下成长。
虽然他从小对电子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他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学生。
他不喜欢学校的教育方式,常常自己在家里拆解电子设备,探索它们的工作原理。
1972年,乔布斯进入里德学院(Reed College)就读,但因学费昂贵,他在半年后便辍学。
然而,他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旁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如书法课。
书法课的学习后来对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字体和排版的细节上。
1974年,乔布斯回到家乡,结识了同样对电子产品有着浓厚兴趣的朋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
两人志趣相投,很快开始合作。
1976年,他们在乔布斯的车库里创办了苹果公司,并推出了第一款个人电脑Apple I。
这款产品虽然没有大获成功,但却让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看到了个人电脑的潜力。
1977年,苹果推出了Apple II,这款产品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成为第一款在大众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的个人电脑,标志着苹果公司的正式崛起。
乔布斯的创新理念和对产品细节的苛求使得苹果公司迅速成长为科技行业的领导者。
然而,苹果公司并非一直顺风顺水。
1983年,乔布斯邀请时任百事可乐公司总裁的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加入苹果,希望他能帮助公司进一步发展。
但由于管理理念上的分歧,乔布斯与斯卡利的关系逐渐恶化。
1985年,乔布斯被迫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
这一事件对他打击巨大,但他并未因此放弃。
离开苹果后,乔布斯创立了NeXT公司,继续追求他的计算机梦想。
虽然NeXT 的产品在商业上未能大获成功,但却对后来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乔布斯还收购了当时濒临破产的动画工作室皮克斯(Pixar)。
科学家名人励志小故事作文_优秀作文

科学家名人励志小故事作文科学家名人励志小故事作文1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大家一定熟知,然而,作为这样的一个伟大科学家,他有时也不开窍。
牛顿小时候养有两只猫,一只大,一只小。
牛顿为了让猫自由出入,在门上开了两个洞,也是一个洞大,一个洞小。
一天他的邻居见到他,对他说:你何必要开两个洞,只要开一个大洞不就行了。
牛顿听了,恍然大悟,连声称赞道:说得对,真是高见!可我怎么也想不出你这个好主意来。
牛顿一辈子打光棍……英国天才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16421727)从小就迷上了书,迷上了宇宙,没有时间去修边幅。
往往是领带不结,袜带未系,马裤也不扣钮扣。
他的这些不修边幅行为,竟然使他在情场失意,终生未娶。
牛顿年轻的时候也谈过恋爱。
有一次,这位年轻的科学家热情奔放地向一位相识的姑娘求婚。
能得到这样一位青年学者的钟情,姑娘自然感到幸运。
牛顿轻轻地握着她的手,含情脉脉地望着这位漂亮的少女,她羞涩地低下了头,两朵红云飞上了脸颊。
然而,正在这热恋的时刻,牛顿的思想忽然跑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满脑子尽是些符号、公式,完全忘记了身边的情人。
他的手抓着情人的一个手指,误为捅烟斗的捅条,硬往他的烟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起来。
牛顿这才从数1 / 4学王国里跳出,明自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赶紧向她道歉说:亲爱的,饶恕我吧!我知道,这是不行了。
看来,我是该一辈子打光棍的。
牛顿的一生真应着了他的话,他一辈子是光棍。
科学家名人励志小故事作文2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就辍学了。
但他从小就痴迷于数学,辍学在家一直坚持自学,千方百计搜寻数学方面的书刊研读。
后来他在一所中学当事务员。
一次,他在朋友那里借到一本《学艺》杂志,上面刊登了苏家驹教授的一篇论文。
华罗庚发现者篇论文中有错误,就想写一篇纠正文章,但又考虑到苏家驹是大名鼎鼎的教授,自己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会不会被人认为是班门弄斧呢?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请教王维克老师。
王老师鼓励他说:“圣人也会有错误。
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精选简短

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精选简短或许在我们的脑海中,科学家是一群和我们不一样的人。
他们过着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有着不一样的思想。
然而,从他们身上所经历的许许多多事情中可以看出,他们也是很普通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的信念,他们的坚持。
1、《科学家的故事》——居里夫人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
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
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
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
她就是居里夫人。
2、《科学家的故事》——杨瑞恩荷兰有位名叫杨瑞恩的眼镜匠,每天都忙着磨镜片。
有一天,调皮的孩子们把磨好的镜片带到二楼去玩。
有个孩子把两片镜片叠起来看东西,惊奇地大叫着:“多奇怪呀,那么远的钟楼怎么跑到眼前来了?”孩子们轮流看着,一个个都惊奇地叫起来。
杨瑞恩听到孩子们的叫嚷,跑到楼上来,拿过重叠的镜片一看,顿时惊呆了:明明是在远处的钟楼,怎么会一下子跑过来了呢?孩子们的意外发现,引起了杨瑞恩的研究兴趣。
经过不断的钻研和改进,他终于发明了望远镜。
3、《科学家的故事》——牛顿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
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
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
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
世界名人霍金的励志故事(最新5篇)

世界名人霍金的励志故事(最新5篇)霍金的励志小故事篇一在研究学习期间,霍金得了一种怪病,是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
这种病使行为本来就不灵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这种病迅速恶化。
霍金非常苦恼,以至于他认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然而,霍金并未放弃正常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他在这时结婚了,五年后他成了三个孩子的父亲。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奋。
他曾梦到自己被处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
他认为,"我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其他人",要做点儿善事,以回报社会对他的恩惠。
勤奋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学界。
黑洞是一种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天体,也就是说,它的密度很大。
这种天体是一种从理论上推测出来的天体。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国科学家提出了黑洞的问题。
他认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吸住自身发出的光线,而使我们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团"。
然而,这种科幻般的预言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
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时,一位德国科学家借助广义相对论重新预言了黑洞的存在。
他发现,质量等于太阳质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径只有2.95千米;而相当于地球质量的黑洞,直径只有0.9厘米了。
到20世纪30年代末,一位美国科学家研究恒星演化时,再次研究黑洞问题。
他认为,在恒星燃尽时,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会无休止地坍缩下去,最终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名人故事篇二霍金像神仙一样有着各种非常预见性的预言,那么霍金对中国的预言是什么呢?早前有报道称,霍金说中国在未来或受到外星人的攻击。
而后来,霍金又预言,全球世界,包括中国,将在20某某年灭亡。
霍金预言:20某某年人类必须逃走!他说在20某某年的时候,地球将有一场大的灾难,人类无法避免,能做的只有逃离地球。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一片哗然,那么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样的呢?人类要往哪里逃?霍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他称他计算出在20某某年,将会有一个行星撞击地球,根据行星撞击的速度和角度,非常有可能对地球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因为这次的行星撞地球的威力是平时的100倍,相当于3000多颗核弹同时撞击地球!3000多颗核弹是什么概念呢?现在各个国家都在研制核武器,研究出来却不使用,那是因为一旦使用核武器,那就是毁灭。
霍金的励志事例(通用9篇)

霍金的励志事例霍金的励志事例(通用9篇)霍金是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霍金的励志事例,欢迎阅读。
霍金的励志事例篇1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
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与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与为何在这里的问题。
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霍金的励志事例篇2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与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
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
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与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
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
科学家诺贝尔的励志故事优秀4篇

科学家诺贝尔的励志故事优秀4篇名人故事:诺贝尔篇一【概述】:1945年,伟大发明---“青霉素”。
弗洛里和弗莱明、钱恩分享了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
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10年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
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
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虽然这离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但弗洛里还是非常高兴。
一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实验室大门外的街上散步,见路边水果店里摆满了西瓜,“这段时间工作进展不错,买几只西瓜慰劳一下同事们吧!”想着,他走进了水果店。
这家店里的西瓜看样子都很好,弗洛里弯下腰,伸出食指敲敲这只,敲敲那只,然后随手抱起几只,交了钱后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只被挤破了的西瓜。
这只西瓜虽然比别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几处瓜皮已经溃烂了,上面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
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忽然对老板说:“我要这一只。
”“先生,那是我们刚选出的坏瓜,正准备扔掉呢?吃了要坏肚子的。
”老板提醒道。
“我就要这一只。
”说着,弗洛里已放下怀里的西瓜,捧着那只烂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几只好瓜也抱走吧,这只烂瓜算我送你的。
”老板跟在后面喊。
“可我抱不了那么多的瓜啊,再说,要是把这只打烂了怎么办?”“那、那我把刚才的瓜钱退给您吧!”老板举着钱追了几步,但弗洛里己走远了。
老板摇了摇头,有些不解地望着这个奇怪的顾客远去的背影。
科学家努力成功的励志故事简短一点

科学家努力成功的励志故事简短一点每一位科学家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们自身的不懈努力。
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科学家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家努力成功的故事篇1童第周是我国著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他出生在浙江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
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儿书。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
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
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
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
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
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
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
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
我并不比别人笨。
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
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
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学生在国外被同学瞧不起。
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需要把青蛙的卵的外膜剥掉。
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耐心和细心。
教授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
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
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
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
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
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一定能办到。
科学家努力成功的故事篇2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
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
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关于爱迪生的励志故事5篇

关于爱迪生的励志故事5篇爱迪生的励志故事篇一爱迪生小时候就热爱科学,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动手试一试。
有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妈妈:“母鸡为什么卧在蛋上不动呢?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过一些日子,蛋壳里就会钻出鸡宝宝来。
“听了妈妈的话,爱迪生感到新奇极了,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人卧在上边行不行?他决定试一试。
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一个窝,在下边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要亲眼看一看鸡蛋是怎样孵成小鸡的。
天快黑下来了,还不见爱迪生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
找来找去,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
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身上、头上沾有不少草叶。
家里人见了,又生气又好笑,问他:“你在这儿干什么呢?〞“我在这儿孵蛋啊!小鸡快要孵出来了。
〞“孵什么蛋,快点出来!〞爸爸大声喝道。
“母鸡能孵蛋,我要看看怎样孵出小鸡来。
〞“不行,不行!快回家!〞爸爸又喝斥道。
妈妈却没有责怪和取笑他,因为她知道这孩子的性格,微笑着说:“人的体温没有鸡的体温高,你这样孵是孵不出来的。
〞爱迪生虽然没有孵出鸡来,但是通过这次孵蛋活动增长了知识。
还有一次,爱迪生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心想,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能不能给人加上翅膀?他突然又想到,气球没翅膀也能飞上天,那么在人的身体里充上气行不行?于是全找来一种能产生气体的药粉,让一个小伙伴喝了下去,看看他能不能像气球一样飞起来。
可是过了一会儿,小伙伴肚子疼了起来,大声哭喊,差点儿送了命。
为了这件事,爸爸狠狠揍了他一顿,还说不准他以后搞什么实验了。
可是爱迪生还是不服气,说:〞我不做实验,怎么会知道人能不能飞起来呢?爱迪生的励志故事篇二童年故事爱迪生真正上学的时间是很短的,在上学的时候因为喜欢问一些在当时的老师看来比拟奇怪的问题,并被认为是“低能儿〞而被赶出了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
现在,自行车像潮水一样,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
但很少有人知道,发明自行车的是德国的一个看林人,名叫德莱斯(1785—1851)。
德莱斯原是一个看林人,每天都要从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发明一种交通工具的欲望。
他想:如
果人能坐在轮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吗!就这样,德莱斯开始设计
和制造自行车。
他用两个木轮、一个鞍座、一个安在前轮上起控制
作用的车把,制成了一辆轮车。
人坐在车上,用双脚蹬地驱动木轮
运动。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问世了。
1817年,德莱斯第一次骑自行车旅游,一路上受尽人闪的讥笑,……他决心用事实来回答这种讥笑。
一次比赛,他骑车4小时
通过的距离,马拉车却用了15个小时。
尽管如此,仍然没有一家厂
商愿意生产、出售这种自行车。
1839年,苏各兰人马克米廉发明了脚蹬,装在自行车前轮上,
使自行车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
此后几十年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
的自行车,如风帆自行车、水上踏车、冰上自行车、五轮自行车,
自行车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以后随着充气轮胎、链条等的
出现,自行车的结构越来越完善。
德莱斯还发明了绞肉机、打字机等,都能减轻劳动强度。
现在铁路工人在铁轨上利用人力推进的小车,也是德莱斯发明的,所以称
它为“德莱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们在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大的发现。
在这些发现中,最杰出的两项成果是相对论和最子力学。
量子力学
的创立者是玻尔。
玻尔是丹麦人,父亲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家庭条件非常优越。
玻尔的父亲有三个很好的朋友:一个是物理学家,一个是哲学家,
另个是语言学家。
他们四个人常常在周五的晚上聚在一起,谈论物理、哲学、文学等很多领域的问题。
每当他们谈论的时候,小玻尔都会坐在边上,静静地倾听。
时间长了,他逐渐能够理解父亲和朋友们谈话的内容,偶尔玻尔也会插上几句,使得那个物理学家很惊讶。
他发现小玻尔对于物理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对物理学现象及原理的理解上很有天分。
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小玻尔开始萌生了要成为物理学家的理想。
刚上小学时,一次父亲带他和弟弟去教堂里玩,他们登上教堂的塔顶,父亲发现玻尔一直盯着上面的大钟看,于是问玻尔:“你对钟感兴趣吗?”
“嗯,爸爸,我想去看看钟的结构,可以吗?”玻尔问。
“去吧,小心点!”父亲叮嘱道。
然而,急于四处游玩的弟弟有些不高兴了:“钟有什么看头,一点儿学问都没有。
”
“所有的东西都有学问,你要相信这一点。
”父亲及时纠正了儿产的偏见。
一会儿后,玻尔回来了,他确实获得了知识:他发现钟上的指针转动是因为后面的齿轮相互啮合转动造成的。
玻尔很兴奋地告诉父亲他的发现,玻尔不仅努力认识不知道的事物,更亲自动手来获得知识。
他很喜欢自己修理东西,家里需要修理的东西,他都会拿去自己试试。
有一次,玻尔自行车的飞轮坏了,他自己动手修理:他把轮子卸下来,换掉坏的飞轮,然而在安装新的飞轮时,却总安不合适,轮胎不知怎么回事总是歪的。
玻尔拆下、装上试了好几次,还是不成功,但玻尔没有气馁,还是继续摸索,继续尝试。
然而,从旁边经过的母亲见了,已经有些心疼儿子,想叫修理工来解决问题,却被父亲阻止了,父亲说:“让孩子自己干吧,相信他会修好的,而当他自己动手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那种喜悦是令他难忘的。
”
果然,经过仔细的观察、分析,小玻尔在数次尝试之后,终于将车子修好了。
他很高兴,而且对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自信。
就是这样,玻尔越来越显示出他特有的智慧。
1903年,他以优
异的成绩进入哥本哈根大学,攻读理论物理。
不久留学英国,师从
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
在那里,他终于创立了自己的原子结构理论,并且大胆提出电子跃迁的能级假设。
玻尔的研究—经公布,就轰
动了整个科学界,1922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玻尔终于实
现了小时候就定下的理想。
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对定
比定律的争论长达9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
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
明者。
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天功为己有。
他真诚地对
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难,我是
很难深入地研究这个定比定律的。
”
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这就是宽容。
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
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营养。
这种宽容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