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填空:
《颅囟经》保存至今的最早儿科专著,被称为“幼科之宗”。
扁鹊,最早的儿科医生。
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书中将小儿病理生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钱乙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首创儿科五脏辩证体系。
北宋董汲寒凉疗法;南宋陈文中儿科温补学派创始人。
元代曾世荣《活幼心书》大成。
明代万全的儿科著作《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痘疹心法》《片玉心书》《片玉痘疹》育婴四法,二有余三不足。
陈复正号飞霞《幼幼集成》。
体重:一岁10千克,6岁20千克。
出生时体重约为3kg,出生后的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0.7kg,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
0.5kg,1周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kg。
【计算公式】(1)≤6个月体重(kg)=3+0.7*月龄(2)7~12个月体重(kg)=7+0.5*(月龄-6)(3)1岁以上体重(kg)=8+2*年龄。
身高:出生时身长约为50cm,一岁75厘米。
出生后第一年生长最快约25cm,其中前3个月增长12cm。
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
2周岁后至青春期前身高增长比较平稳,每年约7cm2~12岁【身高公式】(2-12岁)身高(cm)=70+7*年龄。
囟门:前囟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
后囟出生时就已经闭合,未闭合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2~4个月内闭合。
牙齿: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先下颌后上颌,约在2~2.5岁出齐20颗乳牙。
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一课恒牙,恒牙在28~32颗之间。
【2岁内乳牙数计算】乳牙数=月龄-4(或6)。
运动发育:发育顺序: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进展。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勃勃,发育迅速。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三不足二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肝常有余,心常有余。
小儿病因:先天因素、外感因素、乳食因素、情志因素、意外因素、其他。
五色主病白:寒证、虚证;;红:热证;黄:脾虚、湿浊;青紫:寒证、痛证、瘀证、惊痫;黑:寒证、痛证、瘀证、水饮。
查舌:新生儿舌红无苔,哺乳儿为乳白苔。
正常小儿指纹: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之上。
察指纹辩证纲要: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问个人史:包括胎产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家族史、遗传史。
小儿基本病理脉象:浮、沉、迟、数、有力、无力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有力主实证,无力主虚证。
口服给药剂量:婴儿60-100ml,幼儿及幼童150-200ml,学龄期儿童200-250ml。
常用外治法:涂敷法、敷贴法、熏洗法、罨包法、热敷法、擦拭法、药袋疗法。
婴儿喂养方法分为母乳喂养(一般在10-12个月时断乳为宜),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分为补授法和代授法。
母乳喂养优点:1.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
2增强免疫,降低婴儿死亡率或患病率。
3.喂哺简单。
4.增进母子间的情感交流。
5.母亲产后哺乳可产生催乳激素,促进子宫收缩而复原;可抑制排卵,有利于计划生育;减少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率。
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氮质血症为常见临床表现。
变证:邪陷心肝(高血压脑病)、水凌心肺(严重循环充血)、水毒内闭(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为特征。
麻疹:分期疹前期(初热期)、出疹期(见形期)、收没期(恢复期)。
紫癜病因病机:感受外邪,气阴不足。
本病因感受风热、异气,内因为气阴亏损。
病位在心肝肾脾。
早期多为风热伤络,血热妄行,属实证;病久由实转虚或素体亏虚,则多见虚症,或虚实夹杂证。
名解:
稚阴稚阳:指小儿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需要不断的生长发育,充实完善。
纯阳:指三岁以下小儿禀受父母先天之气,真元未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生机旺盛,好比旭日初升。
易虚易实小儿一旦患病则正气易虚而邪气易实,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易寒易热:在小儿疾病过程中,由于“稚阳未充”,阳气易损而出现阴寒之证,又由于“稚阴未长”,阴液易劫而表现为热的证候。
麻疹黏膜斑:口腔黏膜近白臼齿处出现约1mm大小的灰白色斑点,周围有红晕。
胎黄:最重要的新生儿疾病。
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大类,是指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的病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胎疸”。
病理性黄疸: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3周后仍不消退,甚或持续加深,或消退后复现,均为病理性黄疸;鹅口疮是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为特征的一种口腔疾患,又因其色白如雪而称“雪口”。
口疮:是以口颊、唇舌、齿龈、上颚等处出现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口腔疾患。
溃疡之发生于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若满口糜烂,色红疼痛者,则称口糜。
“疳”含义:疳者甘也,小儿恣食肥甘,病因;疳者干也,气液干涸,病机;形体羸瘦,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局限性或弥散性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临床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为主要特征。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动作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伴有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特征。
多发性抽搐症: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为特征。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急性起病,临床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氮质血症为常见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症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白蛋白自尿中丢失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为特征。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健全,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稚阳未充,稚阴未长:阴,是指体内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物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
说明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传变迅速:小儿在疾病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变化多端,其主要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吐舌:舌吐唇外,缓缓收回--心经有热;弄舌:舌伸出唇外,来回拌动,掉转不灵---心气不足或智力低下;舔舌:时用舌舔口唇,口唇四周灰暗或有脱屑、作痒—脾经伏热;胎粪:新生儿生后3-4天内所排大便,常呈暗绿色或赤褐色,粘稠无味,称为胎粪,超过24小时不排,需查是否有先天畸形或肛门闭锁。
补授法:每日母乳喂养的次数照常,每次喂完母乳后加喂一定量的代乳品,直到婴儿吃饱的方法。
代授法:一日内有数次完全喂代乳品代替母乳的方法。
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定为围生期。
这一时期小儿死亡率最高;14.溢乳:又叫漾乳,小儿哺乳后乳汁自口角溢出,多为哺乳过量或过急所致,并非病态。
肺炎喘嗽:是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涎上壅为主要特征的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小儿常见病。
积滞: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
临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
疳证:疳证是
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
临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
夜啼:夜啼是指婴儿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
惊风四证:即痰、热、惊、风,主要描述急惊风的症状。
也概括了急惊风的病机;惊风八候:搐、搦、颤、掣、反、引、窜、视,描述惊风的症状。
一旦出现意味着惊风的发生,但多少与急慢强弱可以不同癫痫:癫痫是以突然仆倒,昏不识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惊掣急啼,喉中发出异声,片刻即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癫痫持续状态:一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或者虽有间歇期,但意识不能恢复,反复发作连续30分钟以上者,称癫痫持续状态。
急惊风:起病急,抽搐有力,为全身性抽搐,痰、热、惊、风四证俱备。
慢惊风:起病缓,抽搐无力,有时仅为局部抽搐,以全身虚寒证为主。
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尿频:是以小便频数为特征的疾病。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多见于婴幼儿,尤以6个月-3岁最常见麻疹:感受麻疹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以发热恶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畏光羞明,口腔两颊近臼齿处见麻疹粘膜斑,周身皮肤按序布发麻粒样大小的红色斑丘疹,皮疹消退时皮肤有糠麸脱屑和色素沉着为特征。
幼儿急疹:感受幼儿急疹时邪而致以突然发热,3-4天体温骤降同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小丘疹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疹形似麻疹,又于婴幼儿期发病,又叫“奶麻”;风疹:感受风疹时邪所致的以发热,咳嗽,全身皮肤出现细沙样玫瑰色斑丘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猩红热:感受猩红热时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皮为特征。
水痘:由水痘时邪引起的一种发疹性传染病。
以发热,皮肤粘膜分批出现瘙痒性丘疹、疱疹、结痂为主要特征。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是由腮腺炎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
紫癜: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特征,可伴有其他出血倾向,属血证范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
简答论述:
小儿年龄分期: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40周,称为胎儿期。
围生期:孕期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
新生儿期:从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到出生后满28天。
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
幼儿期:从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
学龄前期:从3周岁到6-7周岁(进入小学前)。
学龄期:从小学开始(6-7岁)到青春期前。
青春期:10-18岁。
儿科用药原则: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处方用药精简灵活、注意顾护脾胃、重视先证而治、掌握用药剂量。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鉴别诊断: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征①黄疸出现和消退时间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6天最重,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周消退;②胆红素水平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 (12.9mg/dL早产儿小于257) ③一般情况:良好;*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征①黄疸出现和消退时间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内)消退迟(超过2~3周),或退而复现早产儿4周②胆红素水平发展快,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5μmol/L ;程度重,总胆红素>221μmol/L 早产儿 257③一般情况:常伴有其他症状;溶血性、败血症、肝炎、先天胆道闭锁。
小儿感冒的特点及原因:其特点是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原因:a.因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之后,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而内生痰液,痰壅气道,则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此为感冒夹痰;b.小儿脾常不足,脾运失司,乳食停积,故易夹滞,出现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有呕吐,泄泻;c.小儿神气怯弱,热扰心肝,易致心神不安,睡卧不安,惊惕抽风,此为感冒夹惊。
咳嗽: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杏苏散;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桑菊饮加减;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清燥救肺汤加减。
肺炎喘嗽(1)常证风寒闭肺—辛温开肺—华盖散加减;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止咳化痰—麻杏石甘汤加减;痰热闭肺—清热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阴虚肺热—养阴润肺,兼清余热—沙参麦冬汤加减;肺脾气虚—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人参五味子汤加减(2)变证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邪陷心肝—平肝熄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
儿童哮喘的诊断要点:1多有儿童湿疹、过敏性鼻炎史;2有反复发作的特点;3常突然发作,发作之前,多有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证候。
4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呼气延长;5实验室检查,血象嗜酸粒细胞增高,X线肺纹理增多。
泄泻:常证: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加减;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伤食泻—消食化滞运脾和胃—保和丸加减;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疳证:概念: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
临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
“疳”含义:疳者甘也,小儿恣食肥甘,病因;疳者干也,气液干涸,病机;形体羸瘦,症状。
疳气证候:形体略瘦,面色少华,毛发稀疏,食欲不振,或多食多便,精神欠佳,性急易怒,大便干稀不调,舌质略淡,苔薄微腻,脉细有力。
治法:调脾健运。
主方:资生健脾丸;疳积:形体明显消瘦、四肢枯细、肚腹膨胀、饮食异常,消积理脾,肥儿丸(3)干疳:形体极度消瘦、精神萎靡、杳不思食,补益气血,八珍汤。
疳证鉴别诊断vs.厌食: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
无明显消瘦,无精神异常;vs积滞:不思乳食,脘腹胀满,大便酸臭,无明显消瘦,无精神异常。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急性起病,临床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氮质血症为常见临床表现。
分证论治1急性期常证:风水相搏—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湿热内侵—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变证:邪陷心肝—平肝泻火清心利水—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水凌心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水毒内闭—通腑降浊解毒利尿—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恢复期、阴虚邪恋—滋阴补肾兼清余热—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气虚邪恋—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
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症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白蛋白自尿中丢失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为特征。
分证论治:肺脾气虚—益气健脾宣肺利水—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化气行水—偏肾阳虚: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偏脾阳虚:实脾饮加减;肝肾阴虚—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知柏地黄丸;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化湿清热—六味地黄丸加黄芪。
诊断要点:(一)单纯型肾病1、大量蛋白尿:定性+++以上,24小时尿蛋白定量>0.05g/(kg.d)2、低蛋白血症:A低于30g/l,
总蛋白也明显下降:3、高脂血症:胆固醇>5.72mmol/l 4、不同程度的水肿:重时胸水、腹水甚阴部水肿。
(其中以1、2必备)(二)肾炎型肾病具备上述四条外还具有以下四项中一项或多项者:1、血尿:两周内三次尿沉渣RBC>10个/HP2、持续高血压或反复出现:并排除激素所致者。
用激素前学龄儿≥130/90mmHg,学龄前>120/80 mmHg。
3、持续性氮质血症:BUN>10.7mmol/l,并除外因循环量不足所致。
4、总补体或C3反复降低。
麻疹初热期有发热、咳嗽、喷嚏等类似感冒的表现,但发热渐高,目赤多泪,畏光羞明,于发病2到3天时,口腔出现麻疹黏膜斑。
发热3到4天后进入见形期,此期高热起伏,咳嗽加剧,纳呆嗜睡,分批出疹。
皮疹先于耳后、发际,渐遍及全身,最后达手心与足心,约3到4日出齐,并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疹退后皮肤见脱屑及色素沉着,体温渐降全身症状随之好转。
整个病程约10到14天。
部分患儿在见形期可出现麻疹闭肺。
麻毒攻喉、邪陷心肝等逆险证侯。
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鉴别表病名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病原麻疹病毒风疹病毒人疱疹病毒6型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潜伏期 7-21天 14-21天 7-14天 1-7天;初期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泪水汪汪,麻疹粘膜斑轻度发热咳嗽流涕,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突然高热,一般情况好发热,咽喉红肿疼痛,或伴腐烂;发热与皮疹关系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热更高。
发热1-2天出疹高热3-4天出疹发热1-2天出疹,出疹时高热;皮疹特点暗红色斑丘疹,出疹顺序依次为头面、颈、躯干、四肢、最后手足心见疹,约3-4天出齐。
3-4天退疹淡红色斑疹,顺序依次为面部、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
2-3天退疹玫瑰红色斑丘疹,较麻疹细小,颈及躯干部多见,1天出齐。
1-2天退疹细小红色丘疹,皮肤猩红,自颈、腋下、腹股沟处开始,1-2天出齐。
3-5天退疹;特殊体征麻疹黏膜斑无无环口苍白圈,草莓舌,帕氏线;周围血象前三个皆为病毒感染,表现为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升高第四个为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恢复期疹退后有细小脱屑及色素沉着疹退后很少有脱屑,无色素沉着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疹退后有脱屑、蜕皮,无色素沉着。
水痘初起类似感冒,发热1天左右皮疹透发,红色斑疹→丘疹(红晕)→疱疹→结痂,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常伴瘙痒,躯干分布为主,皮疹分批出现呈向心性分布,易形成溃疡而疼痛,同一时期丘疹、疱疹、结痂并见。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肿的特点:腮肿可见于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漫肿,边缘不清;局部疼痛,咀嚼及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皮肤不红触之微热;稍硬,有弹性;颊内腮腺管口红肿;并有颌下腺和舌下腺肿大。
过敏性紫癜:病史:上感,食物,药物;紫癜特点:鲜红或深红色红斑为主,压之不褪色,多高于皮肤,大小不等,可伴丘疹,荨麻疹,环形红斑,神经血管性水肿等;分布特点:双下肢为主,对称性分布,伸侧居多重者延及臀部四肢以至全身。
分批出现;伴发症:消化道症状:腹痛,呕吐(血),便血等;关节症状:关节肿痛肾病变:肾炎(血尿)肾病理化检查:血小板出凝血时,血管收缩时间正常,尿常规(肾病变)。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体征(1)紫癜特点:皮肤粘膜瘀点瘀斑,以点状出血为主或伴青紫瘀斑,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2)分布特点:全身分布,四肢头面相对多(3)伴发症:粘膜脏器出血(4)理化检查:血小板明显减少,出血倾向→2-3万↓出血时延长,血管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
紫癜:分证论治风热伤络:实证为主+风热+过敏→疏风散邪→连翘败毒散;血热妄行:实证+内热+过敏/血小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气不摄血:虚证+心脾两虚+血小板减少→益气摄血→归脾汤;阴虚火旺:虚证+阴虚+过敏/血小板→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大补阴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