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b值DWI扫描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动态增强MRI联合DW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42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2月 第4卷第23期前列腺癌(PC)是男性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不易被患者察觉,随着病情进展则会出现尿频、夜尿增多、骨痛等症状,待临床确诊时多已发展至晚期,失去最佳的手术时机,进而影响预后质量,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尤为重要[1]。
MRI是临床较为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因其具有分辨率高、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特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2]。
其中弥散加权成像(DWI)可定量分析组织结构及细胞特性,动态增强MRI可定量分析肿瘤血管渗透性方面参数,两者在前列腺癌诊断鉴别中具有独特优势[3]。
本研究探讨经腹与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5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尿频、夜尿增多等症,PSA在4μg/L以上,患者或家属自愿配合参与相关检查,且排除MRI检查禁忌症、对比剂过敏、已确诊为前列腺癌或临床资料不全者。
患者年龄51~70岁,平均(65.32±3.68)岁,PSA水平4.1~168.8μg/L,平均(76.38±13.48)μg/L。
1.2 方法选择西门子1.5T磁共振扫描仪,梯度场强40Mt/M,切换率150T/(m·s),T1W1扫描参数:恢复时间(TE)为11ms,重复时间(TR)为440ms;T2W2扫描参数:恢复时间(TE)为85ms,重复时间(TR)为3600ms;矩阵320×224,层厚5mm,层间距1mm,视野25mm,于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进行扫描。
DWI采用横轴面扫描,参数同上。
动态增加MRI扫描前需采用高压注射器于肘前静脉注入2mmol/kg轧喷替酸葡甲胺,注射速度2mL/s,于轴位TSE T2W1上横断面进行增强扫描,利用三维傅立叶转换技术采集扫描数据,(TE)为2.3ms,重复时间(TR)为5.0ms翻转角10°,FOV为40mm,层厚3mm,矩阵288×192。
MRI高b值DWI结合多期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302Chin J Lab Diagn, February ,2021, Vol 25 » No. 2文章编号:1007 —4287(2021)02 —0302 —02M R I高b值D W I结合多期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张得新〃,梁妍1’2,王岩〃(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021 ;2.吉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吉林长春130021)随着核磁共振技术与仪器的日益先进,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可以 分别显示肿瘤细胞水分子的扩散程度的变化和肿瘤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
两者联 合应用可以挺高前列腺疾病的定性诊断能力及前列腺癌的诊断率•更好的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发生在全球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男性癌症发病率仅次于肺癌[1],我国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位明显升高,位于男性癌症的第六位[2]。
1目前前列腺癌的主要诊断方式前列腺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早期诊断极为困难。
目前 其诊断方式有前列腺癌诊断标志物血清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穿刺(TRUS)、直肠指诊与M RI检查•其中P S A由于其在低浓度(4-10 ng/ml)时缺乏特 异性,造成一些患者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在2012年指南中不再建议将P S A检测作为前列腺癌常规筛查手段[31。
T R U S活检是目前前列腺癌确诊的主要依据,但是其随机采样的方法,不仅受操作者技术及经验的影响,而且还容易遗漏较小的肿瘤,进而延误治疗,而且还有一定几率引起感染、直肠脓肿等并发症[4]。
直肠指 诊也同样受检查医师的技术及经验影响,有一定的主观性。
M RI检査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式,有着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公认最好的影像学检查[5],由于3.0T M R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我们可以通过高b值DWI 与DCE-MRI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上,为影像诊断提供更多更细致准确的信息,提高前列腺疾病的定性诊断能力及前列腺癌的诊断率。
磁共振T2WI与DWI联合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磁共振T2WI与DWI联合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磁共振T2WI和DWI联合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磁共振T2WI和DWI分别在前列腺组织的形态和代谢方面提供了丰富信息,结合可增强MRI能够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和定位准确性。
联合成像可有效区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提高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联合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表现出优越性。
未来发展方向应侧重于进一步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对微小病灶的检测能力,以实现更准确的诊断。
磁共振T2WI与DWI联合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重要性巨大,有望成为未来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关键词:磁共振T2WI,DWI,前列腺癌,联合成像,临床价值,诊断,优势,研究结果,应用前景,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磁共振T2WI成像是MRI的常用序列之一,通过T2加权序列的信号特征可以对前列腺组织的形态结构进行清晰展示,有助于发现前列腺癌的存在及其外观特征。
扩散加权成像(DWI)则可评估生物分子水的扩散,从而显示组织的微观结构和功能信息。
磁共振T2WI与DWI联合成像可综合利用两种技术的优势,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和灵敏度。
磁共振T2WI与DWI联合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磁共振T2WI与DWI联合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探讨其联合应用的优势和临床研究结果,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磁共振T2WI 和DW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特点,验证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诊断支持。
本研究还将探讨磁共振T2WI与DWI联合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前景,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可以为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做出积极的贡献。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定量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MRI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 定量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何瑶彭梦晗李丹黄博豪刘建民[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100]以提高诊断准确率:①闭孔疝。
与肠套叠声像图表现有相似之处,腹部横切均可显示“靶环征”,但闭孔疝距腹壁较远,包块位置较低。
②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也存在呕吐、腹痛等临床表现,但超声检查腹部无包块。
③小儿急性单纯阑尾炎。
阑尾炎在横切面上呈“靶环征”样结构,直径与肠套叠相比相对较小,纵切面显示有增粗的、低回声的盲管样阑尾存在。
当阑尾套入肠套叠时呈环状、偏心性低回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局部肠壁血流增加[10]。
④肠道肿瘤。
肠道肿瘤也可出现“假肾征”或“靶环征”,但肠壁薄厚不一,形态多不规则,中心部回声较强;而肠套叠中心部呈“假肾征”或“靶环征”强回声区,相对较大,多数较稳定,鞘部形成的外圆轮廓相对完整、光滑。
⑤阑尾周围脓肿。
右下腹存在包块,但无“套筒征”或“靶环征”[11]。
⑥正常胃肠道。
正常肠道层次清晰、完整,壁薄厚均匀,有时也可出现“靶环征”,从静止图像上难以与肠套叠相区分。
通过动态观察,正常胃肠道所致的“靶环征”会随蠕动消失,形态不固定,而肠套叠所致“靶环征”形态,不会消失、固定不变[12]。
综上所述,彩超诊断小儿肠套叠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可将其作为鉴别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1]向东洲,王康太,涂昊,等.以肠套叠为首发表现的小儿肠道疾病临床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9,40(4):332-336.[2]刘锋,邢扩,牛会忠.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及水压灌肠治疗效果比较[J].腹部外科,2019,32(1):60-63.[3]崔小木,曾焕华,黄灿斌,等.空气灌肠,经腹壁彩超与CT 平扫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19,17(10):124-126.[4]黄杰,陈荣开,李功祥.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8(7):182-184.[5]王军屏,崔建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腹痛患者诊断及鉴别的临床价值[J].河北医药,2018,40(13):45-49.[6]董娟,李绍东.需手术治疗的小儿小肠套叠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9(8):563-566.[7]闫玉玺,刘庆华,刘小芳,等.小儿继发性肠套叠超声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35(1):91-94.[8]吴伟,石静,杜隽,等.儿童小肠套叠与回结套叠的超声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9,25(3):289-293.[9]张宏,李勇芳,韩美蓉.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失败54例原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8):1268-1269.[10]武静,朱向明,张霞.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6):595-597.[11]石贻玲.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小肠套叠患儿治疗时机及方案选择的评估价值[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39(2):135-138.[12]程任捷,唐文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0例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7):967-969.(收稿日期:2021-02-15)【摘要】目的探讨MRI 动态增强扫描(DCE-MRI )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 )定量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探讨前列腺癌3.0T磁共振DWI 超高b值的运用价值并与Gleason评分对比
探讨前列腺癌3.0T磁共振DWI 超高b值的运用价值并与Gleason评分对比目的探讨前列腺癌3.0T磁共振DWI 超高b值的运用价值并与Gleason评分对比分析。
方法常规采用 3.0T磁共振采用b值为800,1500,3000s/mm2检查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筛选28例前列腺癌确诊患者,通过不同b值下对比度的对比,作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将超高b值扩散加权ADC值与临床Gleason评分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1)b=800,1500,3000s/mm2对应的对比度相应增加,通过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F=14.842,P=0.000,P<0.05),各组对比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在b=3000时,所测得癌区的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线性负相关(r=-0.871,P=0.000,P<0.05 )结论在DWI多b值扫描中,超高b值可以获得更高的对比度,对微小病灶有明显的优势,ADC值可以用来预测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
标签:前列腺癌超高b值对比度ADC值Gleason评分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所上升,据报道,2012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9.92/10万,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
在临床实际中,Gleason评分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1]。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无创的对活体组织水分子扩散运动敏感的功能成像技术[2],目前已经越来越多运用到前列腺癌诊断上,特别是3.0T磁共振的普及和超高b值DWI广泛应用。
回顾性分析28例确诊前列腺癌患者病例,通过3.0T磁共振DWI不同b 值应用对比探讨超高b值的运用价值,并将超高b值与Gleason评分对比分析,分析二者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06月—2014年06月在本院3.0T 磁共振行常规MR、DWI扫描的前列腺癌疑似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排尿困难、尿潴留等,PSA 显著升高(≥10ng/ml)。
3.0T MR高b值DW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3.0T MR高b值DW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比较3.0T MR 不同b值DWI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使用GE3.0T MR对38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DWI检查,b 值分别为1 000 s/mm2和2 000 s/mm2,观察两种b 值的DWI 表现,测量兴趣区的ADC 值并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b=1 000 s/mm2和b=2 000 s/mm2时获得的ADC值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7%和70%,正确率分别为88%和75%(P<0.05)。
癌组织ADC值比良性组织低(P<0.05)。
结论 3.0T MR高b值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标签:表观弥散系数;扩散加权成像;前列腺癌[中圖分类号] R737.2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127-0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的发现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亦有一定的局限性。
前列腺3.0T MR高b值DWI成像具有潜在优势,但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
因此,本研究评估3.0T MR高b值DWI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1年9月,经病理证实且行3.0T MRI DWI检查的前列腺癌患者38例,年龄45~80岁,平均(66.4±6.8)岁。
1.2?方法采用GE Signa HDX 3.0T磁共振扫描仪的单次激发EPI序列行DWI成像,TR/TE,4 500~5 000 ms/70~90 ms,视野(FOV)30 cm ,层厚3.0 mm,层间距0.5 mm,激励次数(NEX)2.0,取层面选择、相位编码、频率编码3个方向,b 值采用1 000 s/mm2和2 000 s/mm2。
将数据传输到GE ADW4.4 工作站,通过functool2软件进行后处理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
磁共振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磁共振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周雁玲;郑国良;陈其锋【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2(022)008【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前列腺癌及3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了MR常规扫描、DWI和DCE-MRI扫描,测量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观察病灶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MRI特征,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T曲线),SI-T曲线分成3型:Ⅰ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仍持续增高;Ⅱ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平台期;Ⅲ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下降期.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间差异.结果经DCE-MRI检查,2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7例病灶区呈Ⅲ型曲线,2例呈Ⅱ型曲线,1例呈Ⅰ型曲线;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26例呈Ⅰ型曲线,4例呈Ⅱ型曲线,1例呈Ⅲ型曲线.前列腺癌组与BPH组的SI-T曲线类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例前列腺癌病灶于DWI上为高信号,于ADC图上呈明显低信号,ADC值为(1.18±0.08)×10-3 mm2/s,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于DWI、ADC图上均呈等信号,ADC值为(2.67±0.09)×10-3mm2/s;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央叶和外围叶于DWI、ADC图上均呈等信号,ADC值分别为(1.87±0.07)×10-3 mm2/s、(2.64±0.11)×10-3mm2/s.除前列腺增生的外围叶与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外围叶和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和DWI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达80%以上.结论 DCE-MRI、DWI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2种方法联合应用提高了MRI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准确率.【总页数】5页(P1363-1366,1373)【作者】周雁玲;郑国良;陈其锋【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放射科广东中山 528415;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放射科广东中山 528415;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放射科广东中山 5284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7;R445.2【相关文献】1.磁共振DWI结合T2W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J], 杨红莉2.3.0 T磁共振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唾液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J], 郑宁;王光彬;齐先龙;辛顺宝;刘文娟;邵硕;李蕊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探讨 [J], 李远章;黄杰灵;邓立维4.磁共振DWI结合T2W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J], 王化敏;夏黎明;金红花;程若勤;杨卫;汪杜5.高b值DWI扫描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杨兴胜;李维;李丰华;傅伟琪;周旭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态增强MRI联合DWI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动态增强MRI联合DWI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林文聪;熊伟坚【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前列腺癌(P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PC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DCE-MRI联合DWI诊断PC的临床价值.结果:46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为PC有24例(52.17%),良性下前列腺增生(BPH)有22例(47.83%);MRI平扫PC为T2WI上局灶性低信号,T1WI略低信号,髂骨及盆腔淋巴结转移T1WI信号高低不均,PC癌灶、髂骨及盆腔淋巴结转移DWI呈较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呈较明显低信号;PC组患者病灶ADC 值低于BPH组,EADC值高于PC组(P<0.05);PC组中TIC曲线Ⅲ型占62.50%,明显高于BPH组的13.64% (P<0.05),BPH组中TIC曲线Ⅱ型占63.64%,高于PC 组的25.00% (P<0.05);PC组患者峰值时间(Tmax)低于BPH组,最大增强斜率(MSI)、信号强化率(SER)高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峰值强度(SI peak)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平扫诊断准确率(73.07%)低于MRI 平扫+DCE-MRI+DWI(9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可有效鉴别与诊断前列腺疾病,对PC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率,同时获得较全面的参数信息,灵敏度与特异性高.【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5)009【总页数】4页(P1294-1297)【关键词】前列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作者】林文聪;熊伟坚【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韶关512000;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韶关5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737.25近年来,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成为男性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研究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癌诊断中采取DWI成像技术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于2018.10~2019.10期间我院接收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DWI成像技术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进行诊断,金标准为病理检查结果,对2种诊断技术的诊断效果。
结果:与DWI成像技术相比,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提升诊断准确率(P<0.05)。
结论:前列腺癌诊断中采取DWI成像技术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诊断价值均较高,尤其是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2者可以结合诊断,有效提升其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前列腺癌;DWI成像技术;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在临床上作为一种恶性肿瘤较为常见,治疗时机极为关键,尽早诊断对治疗效果提升和预后改善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前列腺癌诊断中常用影像学技术,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DWI成像技术、超声技术、CT扫描技术等均为常用技术,每项技术均各有优势,而其中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和DWI成像技术优势更为明显,本研究这两种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于2018.10~2019.10期间我院接收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41例,年龄最高者为82岁,年龄最低者为52岁,平均年龄为(68.18±3.56)岁,所有患者前列腺PSA特异性抗原均显示提升的结果,16例患者在4~10ng/ml,25例10~100ng/ml以上。
通过肛门直肠指检显示存在前列腺结节,经B超检查结果结节呈现低回声;所有患者在本次诊断前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手术治疗在诊断30d均完成,病理结果已经获得。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DWI成像技术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进行诊断,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通过平扫序列、增强序列对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前指导患者膀胱适当充盈,取患者仰卧位体位进行扫描,对前列腺横状位、矢状位、冠状位实施扫描,180mm×180mm为视野,3mm层距,384×384矩阵,120s扫描时间,以上为常规SE序列;实施动态增强扫描,双反角序列,1.39msTE,4.09msTR,15度翻转角和2度翻转角,260mm×260mm视野,192×153矩阵,进行6次激励,0.7mm层距,3.6mm层厚,20层层数,增强扫描序列参数为1.69msTE,5msTR,192×138分辨力,其他参与相同于双反角序列,35期扫描【1~2】。
3.0T磁共振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3.0T磁共振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目的探讨3.0T MRI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意义。
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48例前列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48例前列腺増生患者为对照组。
两组均依次给予MRI常规扫描、不同b值DWI检查。
比较两组诊断结果。
结果①当b值依次为800、1 000、1 500、2 000 s/mm2以及2 500 s/mm2时,观察组ADC值分别为(0.871±0.165)、(0.843±0.138)、(0.693±0.130)、(0.621±0.123)、(0.534±0.105);对照组ADC 值分别为(1.396±0.287)、(1.256±0.249)、(1.134±0.225)、(1.084±0.208)、(1.041±0.186);两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中,当b 值≥1 500 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敏感度显著高于800 s/mm2以及1 000 s/mm2(均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3.0T MRI高b值(b≥1 500 s/mm2)DWI可明显改善前列腺癌诊断准确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3.0 T 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high b value weighted imaging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prostatic cancer. Methods 4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ostatic cancer admitted conveniently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le 4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plasia of prostate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both groups used the MRI routine scanning,and DWI examination of different b values,and the diagnosis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①When the b values were respectively 800,1 000,1 500,2 000,2 500 s/mm2,the ADC valu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0.871±0.165),(0.843±0.138),(0.693±0.130),(0.621±0.123),(0.534±0.10)and (1.396±0.287),(1.256±0.249),(1.134±0.225),(1.084±0.208),(1.041±0.186),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P<0.05);②when the b value ≥1 500 s/mm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sensitivity degree of DWI in diagnosis of prostatic cancer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800,1 000 s/mm2(all=58.3%),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P<0.05). Conclusion The 3.0T MRI high b value(b≥1 500 s/mm2)DWI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diagnosis accurate rate of prostatic cancer.[Key words] Prostatic cancer;Magnetic resonance;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目前,前列腺癌已經成为威胁我国男性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老年群体是高发人群。
3.0TMR超高b值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月 第3卷第3期前列腺癌是导致男性患者死亡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上升,而正确有效的诊断能够让医生更好的选择治疗方案,有效地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病情。
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是目前唯一反映活体组织扩散的无创的成像检查方法,DWIb值的合理应用能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本研究探讨了3.0T MR超高b值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应用价值,现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自2017年5月—2018年7月收治的24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58岁至94岁之间,平均年龄76.8岁。
临床表现有排尿困难,尿储留,血尿等。
24例前列腺癌患者均在本院穿刺或手术病理得到确诊,所有病例均在穿刺或手术治疗前进行MRI检查。
1.2 方法本次研究使用Philips公司Ingenia 3.0T全数字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常规MRI 检查及横断面DWI检查,检查前嘱咐患者适度充盈膀胱,患者仰卧,扫描范围包括整个前列腺以及两侧精囊,b值分别为1000s/mm²,2000s/mm²,扫描参数为:TE63ms,TR7721ms,NEX为1,FOV(视野)为300×400mm,TH(层厚)4mm,SP(层距)0.4mm,矩阵120×156。
检查之后将所有图像传输到工作站进行处理,由两名医师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下达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b值分别为1000s/mm²,2000s/mm²时前列腺癌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及阳性预测值。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从检查结果可以发现,b值为1000s/mm²时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以及阳性预测值低于b值为2000s/mm²时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以及阳性预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MRI平扫、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常规MRI平扫、DWI联合动态增強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目的分析常规MRI平扫、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 PC)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接收的60例疑似前列腺癌(PC)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常规MRI平扫、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MRI)。
并对比病理诊断结果,评价诊断准确率。
结果经病理证实42例前列腺癌,其中11例B期,占26.2%;19例C期,占45.2%;7例D1期,占16.7%;5例D2期,占11.9%。
所有确诊患者合并前列腺增生。
其余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前列腺炎10例;确诊38例,准确率为90.5%。
结论MRI平扫、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可明显提升前列腺癌确诊率,减少误诊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保障,建议临床采纳并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RI plain scan,dynamic enhanced scanning combined with DWI in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PC)value. Methods In 60 cases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of suspected patients with PC as the object of study,diagnosis of epidemic conventional MRI plain scan,dynamic enhanced scanning and DWI.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diagnosis,evaluation of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Results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42 cases of PC,That is,11 cases of B period,accounting for 26.2%;19 cases of C period,accounting for 45.2%;7 cases of D1 period,accounting for 16.7%;5 cases of D2 period,accounting for 11.9%. of all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Remaining for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10 cases with prostatitis;diagnosis of 38 cases,the accuracy rate was 90.5%. Conclusion MRI plain scan,State enhanced scan combined with DWI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of PC,reduce the risk of misdiagnosis,and provide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clinical treatment,it is recommended to adopt and promote clinical.[Key words] PC;MRI;DWI;Dynamic enhanced scan从目前情形来看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地域性,其中美国居首,中国等亚洲国家次之。
多b值DWI在前列腺癌MRI诊断的应用价值研究
多b值DWI在前列腺癌MRI诊断的应用价值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多b值DWI在前列腺癌MRI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20例前列腺癌患者,视为研究组,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取同期20例非癌症患者,视为参照组,均行MRI诊断,使用多b值DWI序列及增强灌注扫描,对比纯扩散值D与灌注分数f差异。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组A、组B、组C的纯扩散值D均低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差异。
研究组患者的组A、组B、组C的灌注分数f均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系差异。
结论前列腺疾病应用MRI诊断中,b值优化组合可有助于提取患者的前列腺灌注与扩散信息。
关键词:b值;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前言前列腺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常采用影像学手段进行评估。
近年来,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1],其中多b值DWI序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本文将以我院40例试验者为对象,探究多b值DWI在前列腺癌MRI诊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涉及对象为20例前列腺癌患者,视为研究组,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取同期20例非癌症患者,视为参照组。
研究组,男、女分别为13例与7例;年龄在45~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71±4.32)岁。
参照组,男、女分别为12例与8例;年龄在43~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89±4.45)岁。
纳入标准:资料齐全;均经病例活检、影像学诊断确诊疾病;认知正常;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器官实质性疾病;不配合研究者。
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分析,结果可见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设备为simens Viro 3.0TMR成像仪。
行b值DWI序列扫描,前列腺局部行冠状位、轴位压脂自旋回波,调节回波链是14,控制层厚为4mm,层间距为1mm,调整体素是1.0mm*1.0mm。
3.0T磁共振多b值DWI及动态增强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 YI N Xu e - j u n , L I U L i n , NI U F u — y e , e t a l / / Ch i n a Di g i t a l Me d i c i n e . 一 2 0 1 7 1 2 ( 6 ) : 7 9 t o 8 1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 T o s t u d y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DW I( d i f u s i o n we i g h t e d i ma g i n g ) a n d DC E — MRI( d y n a mi c c o n t r a s t
t r e a t e d f r o m F e b r u a r y 2 0 1 5 t o F e b r u a r y 2 0 1 6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e r e s e l e c t e d . A l l o f t h e s u b j e c t s r e c e i v e d t h e DW I a n d DC E — MRI
e x a mi na t i o n.Thr o ug h t he p a t hol og i c a l e xa mi na t i on. t he r e we r e 4 6 c a s e s wi t h p r o s t a t i c c a nc e r a n d 3 8 c a s e s wi t h pr os t a t i c h yp e r p l a s i a . Ba s e d O U t h e pa t ho l og i c a l e xa mi n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t he s e ns i t i v i t y,s pe c i ic f i t y a nd a c c u r a c y ba s e d Ol l DW I a nd D CE—M R I l va e s e v a l u a t e d. The AD C va l ue a nd s i gn a l c u r ve t y pe s f o r pr os t a t i c c a nc e r a n d pr o s t a t i c h y pe r p l a s i a pa t i e nt s we r e c o m pa r e d R e s u l t:The s e ns i t i vi t y , s pec i i f c i t y a n d a c c u r a c y ba s e d o n DW I a nd D CE—M 1 K1 wa s 91 . 3 0 % ,8 4. 21 % a nd 88. 09 % :t he AD C v a l ue f o r pr os t a t i c c a nc e r pa t i e nt s
高b值DWI扫描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高b值DWI扫描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討磁共振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前列腺癌及5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了磁成振成像(MRI)常规扫描、DWI(b=0、800、1500 s/mm2)和DCE-MRI扫描,测量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观察病灶常规MRI、多b值DWI和DCE-MRI特征,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I-T曲线),曲线分成3型:Ⅰ型为上升型;Ⅱ型为平台型;Ⅲ型为速升速降型。
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间差异。
结果大多数前列腺癌在低和高b值的DWI图像上都呈高信号,大多数前列腺增生病灶在低b值的DWI 图像上呈高信号,但是在高b值的DWI图像上呈等或低信号。
前列腺癌患者癌结节进行测量并进行标准差计算ADC值为(0.83±0.15)×10-3mm2/s,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增生结节进行测量ADC值并进行标准差计算ADC值为(1.34±0.13)×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两者强化特征而描述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具有明显差异,前列腺增生结节曲线类型多数为平台型,前列腺癌主要表现为速升速降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b值DWI、DCE-MRI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提高了DCE-MRI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前列腺疾病;高b值;弥散序列;动态加强序列Clinical value of high b value DWI scanning and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diagnosis of prostatic disorders YANG Xing-sheng,LI Wei,LI Feng-hua,et al. Department of Radiology,Liaoning Province Panjin City Liaohe Oil Field General Hospital,Panjin 124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high b valu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and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in prostatic disorders. Methods A total of 52 prostatic cancer and 57 prostatic hyperplasia patients confirming by aspiration biopsy or surgical pathology all receiv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conventional scan,DWI (b=0,800,1500 s/mm2)and DCE-MRI sc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value of lesion was tested,conventional MRI,DWI and DCE-MRI features were observed. Signal intensity-time curve (SI-T curve)was drawn and divided into 3 types:type Ⅰas rising type,type Ⅱas flatbed type and type Ⅲas rapid rising and descending type.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tissues and lesions. Results Most prostatic cancer showed high signal on DWI with lower and higher b value. Most prostatic hyperplasia showed high signal on DWI with lower b value,but showed equal or lower signal on DWI with high b value. The average ADC value was (0.83±0.15)×10-3mm2/s in prostaticcancer patients,and average ADC value of was (1.34±0.13)×10-3mm2/s in prostatic hyperplasia patients,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ime signal intensity curve types described by two strengthen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 Prostatic hyperplasia was mainly in flow type,and prostatic cancer was mainly rapid rising and descending type,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High b value DWI and DCE-MRI show characteristic imaging performances,and combining application of the two examination methods will increase accuracy rate in diagnosing prostatic cancer.【Key words】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rostatic disorders;High b value;Dispersion sequence;Dynamic reinforcement sequence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
磁共振DWI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DWI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人群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并准确诊断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目前磁共振是前列腺病变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由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前列腺的两种主要病变,常规T2WI、T1W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两者的鉴别有一定的局限性,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是最有发展潜力和临床应用价值的成像方法。
本文探讨1.5T MRI下DWI技术结合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Pca鉴别诊断的价值。
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病例为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经GE1.5T MRI行前列腺常规增强及DW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50例Pca及BPH患者。
其中Pca28例,年龄58-83岁,平均年龄71.04岁,BPH 22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06岁。
1.2 MRI检查使用GE公司HDe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装置,體部八通道相控阵线圈进行扫描。
DWI扫描参数:扩散敏感系数(b值)800s/m2,回波时间(TE):65ms,重复激发时间(TR):5000ms.扫描视野(FOV):28x28cm,激励次数8,层厚4mm,层间距1mm. 采集图像传送到GE ADW4.4工作站,使用Functool软件对B值为800s/m2时前列腺病变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进行3次测量,每次测量的ROI面积大于20mm2,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该ROI的ADC 值。
3讨论3.1 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目前,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学者的肯定。
有研究表现DWI信号特点以及ADC值对中生带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癌增生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定量参数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探讨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定量参数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探讨发布时间:2021-12-30T07:27:12.2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2期作者:王芳[1] 彭云[2][导读]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病患诊断中应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DWI定量参数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住院部从20王芳[1] 彭云[2]乐山市中医医院(614000)[摘要]目的探究前列腺癌病患诊断中应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DWI定量参数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住院部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80例前列腺癌病患进行探究,依托随机数字法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
甲组40例采取DCE-MRI,乙组40例采取DCE-MRI联合DWI定量参数,观察二组病患在诊断时效能情况。
结果乙组与甲组在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乙组优于甲组(P<0.05)。
结论对前列腺癌病患进行诊断过程中,选取DCE-MRI联合DWI定量参数能够较为准确诊断出前列腺癌,在诊断方法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DWI定量参数;前列腺癌;诊断效果前言: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于男性生殖系统。
发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则会出现小便异常、精液带血等症状[1]。
采取有效诊断方式,能够极早发现病灶,对改善病患病情有着重要影响力。
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肿瘤微血管特性可以定量分析,通过细胞组织结构以及特性,应用DWI技术可以对病变组织产生反应。
对前列腺癌病患诊断时,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定量参数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住院部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80例前列腺癌病患进行探究,依托随机数字法方式,分为甲组40例和乙组40例。
甲组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9.5±4.8)年;乙组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7.5±3.5)岁。
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价值
19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5月 第4卷第9期部位的检出率较X线检查,和文献[8]结果相吻合,说明双源CT检查对足背、股骨内踝等部位的痛风结石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使医生掌握患者病情及预估临床疗效、预测预后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双源CT检查在诊断痛风中存在以下缺陷:(1)较低的管电压(70kV);(2)X线穿透能力较弱,极易出现伪影问题;(3)双源CT检查在诊断痛风过程中所获取的扫描质量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综上所述,双源CT痛风结石检查对痛风的诊断效果较X线检查高,体现在敏感度、特异性、诊断符合率等方面,同时能够及时检出痛风结石部位,促使医生掌握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拟定最佳治疗方案。
所以,认为双源CT检查对于痛风患者而言,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
介于相关报道较少,再加上本次研究样本量少、结局指标不完善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建议今后继续探究双源CT技术的推广价值,以期丰富研究成果,尽最大努力完善痛风患者临床诊断方案,从而提升我国痛风患者临床诊治水平,降低痛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性。
【参考文献】[1]陈松,黄泽和,陈广,等.双源CT对北部湾地区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5):446-448.[2] Hillary W. Garner, Daniel E. Wessell. Current status of ultrasound and 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gout[J]. 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18, 38(6):1339-1344.[3]徐小丽,李林泽,田新,等.高频超声在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9,41(17):2660-2663.[4]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11):892-899.[5]韩晓凤.双能量CT与高频超声诊断痛风性关节炎63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5):134-136,[6] Safi Alqatari, Roberta Visevic, Nina Marshall,etal. An unexpected cause of sacroiliitis in a patient with gout and chronic psoriasis with inflammatory arthritis: A case report[J].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2018, 19(1):235-240..[7]唐星.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痛风诊断的临床价值[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5):31-32+35.[8]李应平.双源C T痛风结石检查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及准确度、特异度探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6):1919-1920.虽然前列腺癌的发病有着较强的地域性,但我国前列腺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极大的影响着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结合DWI技术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月 第3卷第3期前列腺疾病分为良性及恶性,前者常见前列腺增生,后者常见的是前列腺癌。
不同性质的前列腺疾病,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因此鉴别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结合DWI技术,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以及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优势,是前列腺疾病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1]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41例男性患者,年龄53~87岁,前列腺癌16例,前列腺增生 25例。
1.2 设备、扫描序列及参数1.2.1设备机型 Skyra 3.0T静音磁共振,具备Tim 全景矩阵技术,软件版本:NUMARIS/4。
扫描安全无辐射、高舒适度,更高质量、更为细腻的临床图像。
高扫描速度,可进行大范围全身检查,多种特殊磁共振成像技术。
1.2.2平扫序列T2_SAG_FH T2_FS_COR T2_TSE_TRA_P2 T1_TSE_ TRA T2_FS_TRA T1_vibe_dixon_ tra ep2d_diff_b50_1000_tra1.2.3增强序列T1_VIBE_TRA_DYN T1_VIBE_TRA_+C T1_ VIBE_COR_+C T1_VIBE_SAG_+C1.2.4参数T2:TR=3070ms TE=108ms FOV read=260mm FOV phase =100% Slice thickness=3.5mm Averages=2 Phase oversampling=90%T1:TR=450ms TE=9.5ms FOVread=360mm FOV phase =100% Slice thickness=5mm Averages=1 Phase oversampling=100%DWI:TR=4200ms TE=57ms FOVread=350mm FOV phase =63.2% Slice thickness=3.5mm b-Value=50-1000 Averages=2-51.3 方法盆腔平扫后行动态增强扫描,采用横断位四期动态扫描,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用药计量0.1mmol/kg,注射速度2.5ml/s,TR:5.08mm TE:1.77mm FOVphase:100% FOV:260mm Averages:1 Slice thickness:3.5mm。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分析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9-11-18T15:07:15.3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9期作者:张文馨李学栋敖晶[导读]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良性前列腺疾病,而前列腺癌则为常见的恶性前列腺疾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第六师医院影像科新疆五家渠 831300)【摘要】目的:观察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入我院收治的6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同时选取期前列腺正常者22例,时间为2015年7月-2018年7月,借助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对所有人员进行扫描,观察比较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分组患者与前列腺正常组者的影像检测结果。
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明确诊断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病例分别为37例(59.68%)、25例(40.32%)。
前列腺癌组在b=50s/mm2、b=800s/mm2的信号强度值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正常组的信号强度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癌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比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正常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能够尽早发现并诊断前列腺癌,值得应用。
【关键词】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测;DWI;前列腺癌【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035-02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良性前列腺疾病,而前列腺癌则为常见的恶性前列腺疾病。
对于不相同的前列腺疾病而言,临床中所进行的治疗也不尽相同,所以,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定十分关键[1]。
对2015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患者实施分组,现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收治的6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7月-2018年7月,年龄范围:53岁~83岁,平均(68.99±9.3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b值DWI扫描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討磁共振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前列腺癌及5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了磁成振成像(MRI)常规扫描、DWI(b=0、800、1500 s/mm2)和DCE-MRI扫描,测量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观察病灶常规MRI、多b值DWI和DCE-MRI特征,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I-T曲线),曲线分成3型:Ⅰ型为上升型;Ⅱ型为平台型;Ⅲ型为速升速降型。
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间差异。
结果大多数前列腺癌在低和高b值的DWI图像上都呈高信号,大多数前列腺增生病灶在低b值的DWI 图像上呈高信号,但是在高b值的DWI图像上呈等或低信号。
前列腺癌患者癌结节进行测量并进行标准差计算ADC值为(0.83±0.15)×10-3mm2/s,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增生结节进行测量ADC值并进行标准差计算ADC值为(1.34±0.13)×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两者强化特征而描述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具有明显差异,前列腺增生结节曲线类型多数为平台型,前列腺癌主要表现为速升速降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b值DWI、DCE-MRI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提高了DCE-MRI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前列腺疾病;高b值;弥散序列;动态加强序列Clinical value of high b value DWI scanning and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diagnosis of prostatic disorders YANG Xing-sheng,LI Wei,LI Feng-hua,et al. Department of Radiology,Liaoning Province Panjin City Liaohe Oil Field General Hospital,Panjin 124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high b valu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and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in prostatic disorders. Methods A total of 52 prostatic cancer and 57 prostatic hyperplasia patients confirming by aspiration biopsy or surgical pathology all receiv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conventional scan,DWI (b=0,800,1500 s/mm2)and DCE-MRI sc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value of lesion was tested,conventional MRI,DWI and DCE-MRI features were observed. Signal intensity-time curve (SI-T curve)was drawn and divided into 3 types:type Ⅰas rising type,type Ⅱas flatbed type and type Ⅲas rapid rising and descending type.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tissues and lesions. Results Most prostatic cancer showed high signal on DWI with lower and higher b value. Most prostatic hyperplasia showed high signal on DWI with lower b value,but showed equal or lower signal on DWI with high b value. The average ADC value was (0.83±0.15)×10-3mm2/s in prostaticcancer patients,and average ADC value of was (1.34±0.13)×10-3mm2/s in prostatic hyperplasia patients,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ime signal intensity curve types described by two strengthen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 Prostatic hyperplasia was mainly in flow type,and prostatic cancer was mainly rapid rising and descending type,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High b value DWI and DCE-MRI show characteristic imaging performances,and combining application of the two examination methods will increase accuracy rate in diagnosing prostatic cancer.【Key words】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rostatic disorders;High b value;Dispersion sequence;Dynamic reinforcement sequence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
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方法有很多种,直肠指检(DRE)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但是当能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术前诊断的金标准是前列腺穿刺活检,但其是有创性的检查,而且穿刺所取的组织少,不能反映整个前列腺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漏诊率;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但是有些早期前列腺癌患者PSA往往没有明显升高,因此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仍存在困难[2]。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随着高场强磁共振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为前列腺疾病检查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前列腺疾病在各序列中的表现,探讨高b值DWI、DCE-MRI 联合应用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前列腺疾病行MRI检查患者109例,PSA为4~10 ng/ml,其中前列腺癌52例,前列腺增生57例,检查后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
年龄51~86岁,平均年龄(71.34±5.88)岁。
1. 2 检查方法使用GE1.5T HDx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MRI检查。
使用8通道相控阵体线圈扫描,包括常规横轴位T1WI,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2WI,DWI(b=0、800、1500 s/mm2),DCE-MRI检查: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0.1~0.2 mmol/kg,注射流率为2.5 ml/s。
注药同时立即启动第二期扫描,连续扫描15期。
1. 3 图像后处理DWI后处理及观察指标:观察前列腺良恶性病灶在不同b 值的DWI上信号特点,然后进行ADC值测量。
DCE-MRI后处理及观察指标:在Functool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在病灶区域划定感兴趣区,生成并绘制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Ⅰ型为上升型,Ⅱ型为平台型,Ⅲ型速升速降型。
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之间的差异。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DWI影像表现前列腺癌病灶在b=800、1500 s/mm2时,均为高信号;前列腺增生病灶在b=800 s/mm2时,一部分为高信号,一部分为等信号,在b=1500 s/mm2时呈等或低信号。
2. 2 ADC值在b=1500 s/mm2时,前列腺癌平均ADC 值为(0.83±0.15)×10-3mm2/s,前列腺增生病灶平均ADC 值为(1.34±0.13)×10-3mm2/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超高b值MRI的诊断效能(b=1500 s/mm2):灵敏度:64.91%(37/57),特异度:94.23%(49/52),阳性预测值:92.50%(37/40),阴性预测值:70.01%(49/69)。
2. 3 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曲线特征比较根据两者强化特征而描述的两者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具有明显差异,前列腺增生结节曲线类型多数为平台型,前列腺癌主要表现为速升速降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4 DWI(b=1500 s/mm2)、DCE-MRI及二者联合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異度、准确度分别为:78.6%、81.0%、79.8%,83.3%、61.9%、72.6%,90.5%、88.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