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发展不平衡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发展不平衡问题.txt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就算是一坨屎,也有遇见屎壳郎的那天。所以你大可不必为今天的自己有太多担忧。经济学所讲的平衡,是指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处于一种结构合理、相对协调的状态,此时系统功能达到了最优。不平衡则是指相反的一种状态。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在运动发展中旧的平衡被打破,不平衡出现,再通过矛盾的不断解决使新的平衡得以实现。所以,不平衡是绝对的、长期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成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加剧等方面。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其原因有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会的、体制与机制的、政策与措施的等很多方面。改革开放前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包括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国家对东北和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主要项目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当时东北的经济总量与东部差别不大。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1992年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强化,东部地区具有地理位置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投资环境优势,成为吸引和利用外资的主要区域。由于投资效益最高,国内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向东部地区,形成了东部地区快速发展之势,迅速拉大了其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差距。
改革开放的前30年,我国实际实施的是不平衡发展战略,即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地区,实现共同致富。开放政策的路径是由点到线再到面,即由四个特区,到沿海14个开放城市,再到内陆。沿海省份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占尽了政策优惠、区位优势,率先发展起来。等到优惠政策惠及内陆地区,区域发展差距已经拉开。可以说,今天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是过去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结果。
我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和不科学的认识是导致今天产生不平衡的思想原因。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之前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后的正确抉择。但实际上,我们把发展片面理解成了经济总量的增长,片面追求GDP的数量扩张。由于对发展的不科学、不全面的认识导致发展方针的偏差,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方式长期无法转变,结构不合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生态的矛盾不断加深,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出现内外失衡,内部失衡表现为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外部失衡表现为“双顺差”。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根本性问题。1984年以后我国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发展加速,三农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工业化重点在城市推进,城市的定位视野窄,没有做城乡一体化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局限于自我发展的圈子里,辐射功能、带动功能、聚集功能、龙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城市的功能不全、基础设施没有向周边乡镇延伸,户籍制度阻碍了城乡人口流动,使我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先是采取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际执行的结果是要素收入高于劳动收入占比,突出效率优先了,公平原则没有兼顾,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正确认识发展不平衡问题
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待这一现象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认识。既不能放任各种不平衡发展,对不断拉大的不合理差距熟视无睹,也不能抽肥补瘦,搞平均主义。既不能因不平衡的客观存在产生消极负面情绪,怀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也不能过分强调发展不平衡的合理性。
一是要看到发展不平衡的存在是有客观性、合理性、积极性的一面。只要我们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就必然出现发展不平衡问题,产生区域、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外部性”问题,这些是市场机制失效的具体表现,也意味着政府宏观调控的不可或缺。我们要看到,改革开放后期不平衡的产生和存在与改革开放前的不平衡是不可等同的,这是在经济持续30年的快速发展、人均GDP已超过3千美元、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的基础上出现的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在各地区、城乡、全体居民实力大增,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基础上的相对不平衡,同改革开放前一穷二白、物资匮乏、资源短缺的不平衡不可同日而语。
从积极的角度看,发展不平衡能够形成竞相发展的局面,导致活力倍增,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正是当初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建立了“四个”特区,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僵化局面,整个经济开始有了活力。珠江三角洲的搞活和率先改革开放带动了其他地区的比学赶超,虽然地区差距出现了,但是起到了满盘皆活的效果。没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不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就难以做到人尽其才,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二是要看到当前的发展不平衡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孕育着严重的后果,危及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得不到改善,差距过大,会进一步造成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中,发达地区资本过剩、人才过剩、人口过密,出现城市病。而欠发达地区则相反,易产生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更弱。分化的结果是整个经济体结构功能下降,发展速度下滑。城乡差距过大会加剧城乡矛盾,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萎缩,对于构建内生型经济增长方式、扩大消费需求不利,也不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会使一部分低收入者生存成为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既要正视和承认发展不平衡这种客观现实,又不能以此否定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对发展不平衡这一严峻问题视而不见是错误的,但也不能因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问题而否定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目前出现的发展不平衡说明我国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改革还不到位,开放还不全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不是相反。
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是要彻底消除各种差距,而是要把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协调发展。发展不平衡问题是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能通过有力的政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